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洪秀全演义》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洪秀全演义是晚清小说家黄世伸的代表作,也是清代历史演义的一部少有的 佳作。它曾在晚清广泛传播,并对晚清种族革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迄今对此作品的研究仍略嫌租陋,故笔者试从创作意图、史料来源、情节与史实 的出入、史料加工处理方式、艺术特色、版本、传播影响等方面,对此小说做一较系 统的考察和探讨,以求小补于当前研究之阙。 关键词:黄世仲;洪秀全演义;史料来源;艺术特色;版本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s t o r yo f h o n gx i u q u a ni so n eo fh u a n gs h i z h o n g r e m a r k a b l ew o r k i n g s ,w h o saf a m o u sw r i t e ri nq i n gd y n a s t y ,a n di sa l s of i r s t r a t eh i s t o r ys t o r yq i n g d y n a s t y i th a db e e na f f e c t e dt h er a c i a lr e v o l u t i o ni nl a t ed y n a s t y b yt h e l i m i t a t i o no ft h ep a s tr e s e a r c hw o r k ,i nt h i sp a p e r ,it r ym yb e s tt os t u d y t h i sb o o kf r o mt h ea u t h o r p u r p o s e st ow r i t et h eb o o k ,t h es o u r c e s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s t o r i e sa n dt h eh i s t o r i e s ,t h em e t h o d so fp r o c e s s i n g t h eh i s t o r i e s ,t h ea r ts u c c e s s ,t h ee d i t i o n s ,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a f f e c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肪ps t o r yo fh o n gx i u q u a n :h u a n gs h i z h o n g :p u r p o s e st ow r i t et h e b o o k ;t h em e t h o d so fp r o c e s s i n gt h eh i s t o r i e s 广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 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伊之j 悔日期:心1 年月6 日 f 广州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授权广州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广州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 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n 1 年占月日 日期:帅歹月 ) 日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意义 第一章绪论 洪秀全演义是活跃于晚清的小说家黄世仲的代表作,写的是自1 8 5 1 金田起 义起到天京告破前夕,共十余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起义的故事。作品虽具有明显的 “褒洪贬清”的倾向性,但艺术上的一系列成功的特点,使它仍不失为一部难得的历 史演义小说。 作者黄世仲( 1 8 7 2 - - 1 9 1 2 ) ,广东省番禺县蒋塘司( 今广州市芳村区) 人。名世 仲,讳谟,字小配,别号禺山世次郎、棣荪,笔名有棣、老橡、荪、棠、黄帝嫡裔、 世界一个人、世次郎、禺世次郎、世等。少年时曾就读于佛山学院,后因家道中落, 约于1 8 9 3 年赴南洋谋生。随于1 9 0 3 年加入革命派在新加坡的机关组织中和堂,开始 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事业。1 9 0 5 年1 0 月,世仲在香港加入同盟会,进 入革命派阵营的领导层,先后任香港分部交际员、庶务员,负责联络会党与工商学界。 并于1 9 1 1 年广州起义前夕,以同盟会支部联络员身份在广州设立机关,组织指挥民 军起义。广州光复后,先后担任民团总局局长、军团协会副会长、军政府枢密处参议 等要职,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1 9 1 2 年5 月被冤杀。“1 自1 9 0 3 年投身革命的十余年间,世伸在躬行革命党人具体事务的同时,通过给 革命机关报和自办的的多种报纸撰稿,发表了数目丰夥的政论、谐文和小说,以犀利 的文笔和饱满的热情鼓吹革命。尤其他的代表作洪秀全演义,自报刊连载及其单 行本出版以来,在海内外反复出版并广泛传播,在政治、文学方面,皆有较深刻的影 响。 经各学者努力。到目前为止,有关黄世仲生平的研究已基本完备,但作品研究却仍嫌糙陋, 对于洪秀全演义而言,更缺少系统、通盘的考察。小说研究的关注度与其艺术成就和影响极 不匹配。可以说,针对黄世仲的代表作洪秀全演义做专门的、细致的考察,合符当前研究的 需要,这正是作者选取此课题的原因。 【”方志强黄世仲大传d 阅香港:夏菲尔置际出版公司,1 9 鲫1 - 3 0 1 1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研究成果回顾 有关黄世仲的研究,主要是在黄世伸身故( 1 9 1 2 年5 月) 后才逐渐开始的。迄 今黄世仲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其生平及政论;一是研究其文学创作 及文论。考虑到本课题的需要,此处仅就洪秀全演义这部作品的研究作一总结。 洪秀全演义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2 0 世纪初年代至2 0 世纪5 0 年代末 该时期的研究,主要系对洪秀全演义版本、作者及最初出版情况等方面的简 单考实和介绍,或针对作品的创作意图、艺术特点做简要评点。现将其主要成果概略 于下: 最早对洪秀全演义作出评价的,是1 9 0 6 年为之作序的章炳麟。他在序中评 价说: 次郎( 引者按即世仲别号) 为此,其遗事既得之故老,文亦适俗。自兹以往, 余知尊念洪王者,当与尊念葛、岳二公相等,昔人有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 洪王朽矣,亦思复有洪王作也。嘲 所谓“遗事既得之故老”,即指内容有依凭;所谓“文亦适俗”,即指语言浅近可 读。这算是对洪秀全演义最早的评价。其时洪秀全演义尚在创作中途,正连 载于少年报上c s ,以章氏孤傲的性情,仍能给面子作序,说明他对黄世仲的这部 小说是比较欣赏的。 第一次正式将洪秀全演义收入书目的,是1 9 3 3 年出版的孙楷第的中国通 俗小说书目,书中说: 洪秀全演义,二集二十九回,存石印本,北京图书馆,番禺黄小配撰, 有丙午( 光绪三十二年) 章炳麟序,又自序。题“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六年”,则 清宣统元年也。阳 孙楷第所见的这个即有章序又有自序的本子,今国图似已失存,其所藏诸种石印 本,或有自序而章序,或有章序而无自序。此处孙楷第未能考实黄世仲的生平情况, 且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六年”为宣统元年,实当为光绪三十年( 1 9 0 s ) 。 伫1 黄世仲( 洪秀全演义- 章序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 9 8 4 1 , 嗍郭天样黄世仲年谱长编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1 1 4 - 1 2 1 州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d 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 9 8 2 8 8 2 第一章绪论 1 9 3 4 年,谭正璧出版了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该书中有“黄小配”词条,对黄 小配其人作了较模糊的介绍: 黄小配,字不详,广东番禺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约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前 后在世,著有洪秀全演义二集二十九回嘲 谭正璧更正了阿英“宣统元年”自序之说,然未说明此书何处有藏,且将黄世仲 的字“小配”当作了他的名,显系资料掌握不足所致。 1 9 3 7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阿英的晚清小说史,其第七章对黄小配及其作品 亦作了简单介绍; 关于反康、梁的小说固多,能赶上李伯元描写的,可以说是绝无此外,以 康,梁为题材的,有黄小配大马扁十六回。小配,禺山人,所著小说有廿 栽繁华梦( 一名( ( 粤东繁华梦) 四十回、宦海升沉录( 一名袁世凯) 二 十二回,洪秀全演义四集五十四回。小配后期著作,颇富于革命思想,鬣洪秀 全演义尤为特出之作。瑶大马扁) ) 之诋康有为,从小配思想体来看,是有它的 必然的。 显然,阿英在这里充分肯定了洪秀全演义在艺术上的成功,并已注意到黄世 仲小说的创作意图问题,指出黄世仲的上述三部作品具有反康梁保皇派的性质。 此后数年内,有关黄世仲及其创作的介绍,未能有突破。直到1 9 4 3 年,冯自由 的革命逸史第二集,登载了 作者黄世仲一文,人们对黄世仲 的了解,才有了标志性的进展。该文第一次对黄小配的生平作了较权威、详实的介绍, 为此前所无。因冯自由与黄世仲皆为香港同盟会主要干部,彼此颇熟近,故该文系黄 世仲身后,有关其生平及创作的最可信的资料。文中关于洪秀全演义的最初发表 及连载、单行本的问世及海外流传情况的介绍,为后来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了重要线 索。 至1 9 4 5 年,杨世骥在该年出版的文苑谈往第一集中,在冯自由介绍的基础 上,对黄世仲的生平情况作了理顺,而更重要者,在于他提出了六十四回本的存在, 他在文苑谈往中说: 洪秀全演义,是世仲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此书于光绪乙巳年( 1 9 0 5 ) 连续登载香港有所谓报及氍少年报,凡五十四回而止,越年,香港中国日报社 啷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嗍上海:光明书局,1 9 3 4 1 7 4 1 嘲阿英晚清小说史第七章嗍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7 1 2 6 3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始发行完整的六十四回本。卷前有章炳麟及世仲自己的序文,并附有例言二 十二条,世仲撰此书的目的在宣扬民族思想”1 。 然世骥此说,颇有可疑之处,因再无旁人见过六十四回本,亦未见于各私人及图 书馆藏书目。 自此至五十年代末,黄世伸及其作品的介绍,大体都是以上研究和介绍基础上的 重复引述。 二、2 0 世纪6 0 年代初至2 0 世纪7 0 年代末 与6 0 年代前相比,此后二十年的研究更加深入,对黄世仲生平及其作品的版本、 艺术特色有了更多的发掘。 1 9 6 1 年4 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北大中文系1 9 5 5 级所编中国小说史稿 中,对黄世仲及洪秀全演义作了较细致的介绍,说明它具有“反清的种族革命思 想,但它又不局限于此,同时也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内容”,并指出作品“在 艺术上有一定成就,全书充满了爱国激情和悲壮气氛,叙述详略得宜。”8 1 1 9 6 1 年l o 月3 0 日,阿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黄小配的小说辛亥革命 文谈之四一文,对黄世仲的小说创作予以相当高的评价,文中说: 黄,j 、配( 世仲) 是辛亥革命时期最可称的小说作家。主要有宣传种族革命的 洪秀全演叉势,抨击保皇党的氍大马扁,和揭露清官腐朽的廿载繁华梦势。 这几部小说,在当时都收到了很大的政治宣传效果,从艺术造诣上说,也是放之 晚清第一线作品中而无愧色的 文中也提到洪秀全演义的版本问题,指出“坊问流行的有1 0 续1 7 4 回足本, 实则后1 2 0 回皆他人续书,非小配作”,这应该是研究者对洪秀全演义续书的首 次披露。 1 9 6 1 年11 月,宋平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黄世伸的几种革命历史 小说”的文章嘲,首次将“革命小说”与“历史小说”揉合在一起,提出“革命历史 小说”的概念,并将黄世仲的几部历史演义小说归入此类。文中还指出: 洪秀全演叉1 9 1 4 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发行,题为绣像洪秀全演 义( 1 9 3 6 年,上海春明书店所印行的,题为民族,j 、说洪杨豪侠全集) 川杨世骥文苑谈往( 第1 集) h 叼上海:中华书局,1 9 4 5 ,7 1 7 2 i s 引自:方志强黄世仲大传【m 】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1 9 9 9 4 8 3 4 8 5 唧方志强黄世仲大传嗍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1 9 9 9 5 5 7 5 5 8 4 第一章绪论 此处所提供的春明书店1 9 3 6 年本,为此前研究者所未及n ”。文中又指出陈开 演义、岑春煊、五日风声也系黄世仲所作,为发明黄世仲小说提供了新的线索。 此后有关洪秀全演义及其作者的研究,又因中国大陆政治动荡的影响而停滞 不前。直至1 9 7 9 年,在随笔丛刊第一辑中“,才登载了李育中的t 洪秀全演义 ,作者黄小配一文,该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基本上综合了此前有关黄小配生平研究 的主要成果。 三、2 0 世纪8 0 年代至今 从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黄世仲及其创作的研究,日趋丰富和细致,由于研究论 文和著作数目太多,此处不逐一介绍。 考究黄世仲的生平、发明其作品与艺术特点,是研究的两个主要关注方面。而研 究者中,又以王俊年、颜廷亮、赵明政、陈华新、欧阳健等关注较多,费力较勤。至 1 9 9 9 年3 月,终于出现了一部黄世仲研究的集成性的大作,即方志强先生殚精竭力 编撰的著作黄世仲大传“”,它对黄世仲的生平事迹、创作情况、作品艺术风格特 点,作了最周全的介绍和最细致的梳理,为后来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 础。 在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大量研究的奠基作用和直接刺激下,二十一世纪初黄世仲及 其小说研究渐趋全面和深入。出现了申友良的报王黄世伸“”和郭天祥的黄世伸 年谱长编两部有份量的专著及一批论文。 综观黄世仲的研究,从阿英、孙楷第的初次涉猎,到今天的多人关注,经历了一 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至目前为止,黄世仲生平的研究基本完备,但作品研究却仍嫌糙 陋,对于洪秀全演义而言,更缺少系统的、通盘的考察。小说研究的关注度和力 度,与其艺术成就和影响极不匹配。可以说,针对黄世仲的代表作洪秀全演义做 专门的、细致的考察,合符当前研究的需要。 1 3 研究思路 本文以1 9 8 6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洪秀全演义排印本为准,从以下方面入手,对 f 嘲今台中图书馆有春明书店民国3 6 年( 1 9 3 7 ) 奉 1 l l 】方志强黄世仲大传咖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1 9 9 9 5 8 1 t i 习方志强黄世仲大传咖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1 9 9 9 删申有良| 报王黄世仲嗍北京:中国杜科出版社,2 0 0 2 5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洪秀全演义进行研究: 其一,洪秀全演义的创作意图。这是决定作者史料加工处理方式的根本内因。 笔者主要从黄世仲革命经历和舆论宣传生涯入手,探寻其宣传种族革命的创作意图得 以产生的原因,并考察此创作意图在作品情节内容上的体现,及此创作意图实现的效 果如何。 其二,洪秀全演义的史料来源、与史实的差异,及与此两方面密切相关的史 料加工处理方式。笔者由小说序言和正文中所提及的几本书入手,探讨这几本书的真 伪与存佚情况;对至今尚存的书,就其内容与小说情节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与小 说之间,是否存在被参考与参考之关系。同时,因此数书本身与史实存在出入,且其 内容尚不足笼盖小说全部情节内容,故笔者又参考了现当代有关太平天国革命及晚清 历史的有关研究成果作为补充,对小说与历史事实的出入作一考察。在前两者的基础 上,进一步说明小说的史料加工处理方式。 其三,洪秀全演义艺术上的特点。此部分主要是立足于文学理论的基础上, 对作品审美特征的把握,然限于篇幅,此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仅作存目。 最后,笔者对洪秀全演义的版本、传播、影响和定位问题,作一简要的阐论。 之所以将此数方面内容置于一章,是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有着较紧密的内在联系。 以上是本文研究的最主要思路,至于更具体的论证思路,及内容架构的更细致的 考虑,此处不再赘述。 6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洪秀全演义的创作意图 作为反满情绪郁积,改良与革命思潮迅速生发与蔓延的背景下的晚清小说作品, 洪秀全演义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及反清种族革命的性质。这一点从一开 始就为学界所注意。早在三十年代,阿英就指出,小配后期著作“颇富于革命思想, 洪秀全演义尤为特出之作川“1 。尔后1 9 4 3 年,冯自由首次披露了黄世仲的革命 者身份和经历,并指出其“倾心民族主义川埘。随着黄世仲生平研究的深入,其作为 资产阶级革命鼓吹手和从事者的身份进一步被发掘,人们对世仲鼓吹革命的创作意旨 有了更清晰的认识。1 9 6 1 年,宋平首次将洪秀全演义归入“革命历史小说”的 范畴呻1 ,说明洪秀全演义不仅具有历史演义的特征,更具有鼓吹和宣传种族革命 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追求。自此,革命历史小说便成为近代历史说部的一个新的类 别,为大多学者所接受。而洪秀全演义,则成为此类小说的一个艺术性与革命性 结合成功的典范。 这种鼓吹反清种族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旨,作为洪秀全演义的最主 要的创作意图,己为学界所公认,然又因缺乏具体论证而流于笼统和随意。笔者认为, 要想较充分有力地论证此创作意图,至少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为什么黄世仲会 有这样的创作意图。= 、此种创作意图在小说中情节内容上的体现。三、此创作意图 实现的效果如何。 2 1 创作意图探因 显然,了解洪秀全演义的创作是如何酝酿的,创作前后的时局背景如何,及 作者在此时局背景下思想状态和社会活动,对于探明其创作意图产生的原因,是必要 的。 黄世仲生于1 8 7 2 年,其时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刚过去不到十年,革命对岭 阿英晚清小说史 m 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7 吣1 冯自由革命逸史( 第2 集) m 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4 3 方志强黄世仲大传明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1 9 9 9 5 7 6 7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南震动之余波尚在。而世仲恰好出生在在番禺县,与洪秀全的家乡花县毗邻。可以想 知,其父祖辈于洪秀全的事迹与传闻,自然是颇详熟的,然世仲自谓“童时与高曾祖、 父老谭论洪朝”,且“每有所闻,辄笔记之”“”,或有夸张之处。然少年时因反复闻 说太平军事,而至于对太平天国将领心生神往,而潜生为其作文立传的欲望,是顺理 成章的,它对后来洪秀全演义的创作,确乎起到情绪酝酿和心理准备的作用。 自1 8 4 0 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相继侵入中国。广州作为中国沿海的极重要 门户,首当其冲,成为外帝国主义侵害最惨烈的地区;同时广东又历来是清王朝横征 暴敛的重要地区,每次战败后的赔款,都以广东摊派最多。在帝国主义与满清政府的 双重压迫下,广东民众生活之艰难苦痛,较其它省份更剧烈,从而对清廷之失望,较 中国其他地区更决绝。与之相应,广东汉民族民气在积弱中崛起,成为反帝、反满的 旗帜性阵地。如三元里人民抗英运动、洪秀全起义、陈开起义,及后来孙中山领导的 资产阶级革命等一系列斗争,或抗侮图存,或反满自立,一时主导了近代中国革命的 潮流。与这种历史氛围相对应,洪秀全在广东民间的形象,绝非恣行邪教之“发逆”、 “乱匪”,而是伸张种族大义的英雄。无疑,这种对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领袖的英 雄式的认同,是世仲以太平天国革命为题材进行创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大体地说来,广东汉民族民气的强悍,仅作为一种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世仲 的成长。至于世仲种族革命思想的逐渐成型与挥发,则并非在广州,而在南洋和香港。 1 8 9 3 年,世仲2 1 岁,因家境窘困,与兄伯耀同往南洋谋生。“初至吉隆坡,充某 赌馆书记”,凭笔墨为生活,并开始与各工界团体往来,“华侨各工界团体以其能文, 多礼重之”“”,如此者数年。吉隆坡为清廷势力所不及,西人及华人学生较多,言论 与思想上较自由,因而对开阔世仲眼界、开明其思想有较大意义。其时的文字锻炼, 及与工界团体的接触,对世伸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新闻工作,无疑起了准备的作用。此 外不可忽略的是,此时的新加坡,正是革命派与保皇派争夺海外支持的一个重要阵地, 这与世仲的思想的转变与成熟有着重大干系。 1 8 9 6 年,戊戍变法失败,光绪被幽禁,康、梁逃亡海外,于美洲、南洋等地致力 于“勤王保皇”宣传与筹备活动,得到海外许多爱国商人的支持,时居新加坡的侨商 邱菽园便是其中之一。1 8 9 8 年,邱菽园创办天南新报以为舆论机器,声援康派 保皇思想;同时在新加坡成立保皇会,自任会长,捐款资助康氏的勤王保皇活动。天 呷黄世仲洪秀全演义自序 h 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4 4 【l s l 冯自由革命逸史( 2 )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4 1 8 第二章洪秀全演义的创作意图 南新报创办前一年,世仲便已自吉隆坡前来新加坡谋生,作为一个关心时事的知识 分子,他对天南新报及保皇党的活动,当有所接触。但世仲内心于保皇实无好感, 故对此报纸及保皇派的活动,并未投入过多关注。 然而在1 9 0 1 年后,天南新报的保皇色彩开始淡化。原因是邱蔽园与康有为因 起义策略、经费使用等意见相左而渐生嫌隙,加上清政府又以逮捕邱氏家乡族人相要 挟,邱氏遂于1 9 0 1 年1 0 月2 2 曰在天南新报上发表论康有为一文,公开与 康有为绝交,一个月以后,更辞去报社总理一职c i g 。自此,天南新报渐渐走出康 氏保皇派的局限,世仲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关注天南新报,并在报上投稿的。 1 9 0 2 年7 月1 8 日,世仲在天南新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政论作气论。自此一 发而不可收拾,接连发表政论与时评。其政论所展现的酣畅的笔风和淋漓的才气,立 即引起了该报的注意,7 月2 9 日,在发表初篇政论短短十日后,世仲即正式进入天 南新报社,作为该报主笔。而其时正是康有为保皇派和孙中山革命派,为争夺海外 华人势力支持,而展开激烈论争的时期,世仲革命思想的确立,正是在两派论战交锋 的过程中完成的。 1 8 9 8 年戊戍变法失败后,康、梁流亡日本。孙中山闻此消息,极力争取康有为、 梁启超,欲借重其影响,共同完成反清革命之大业。1 8 9 8 年l o 月2 6 日,康、梁抵 日本未十日,孙中山便请宫崎寅藏代为致意,向康有为表示欲赴东京亲见慰问、并商 以后合作问题。“然康得清帝之眷顾,以帝师自居,目革命党为大逆不道,深恐为所 牵累,故托事不见。”此后孙中山等又多次努力,试图说服。然康有为终不愿负光 绪知遇之恩,坚持勤王保皇的立场,合作之门从而关闭。两派既不能和衷共济,则必 因宗旨之不同,而成水火。随之而来的是,两派为各自之发展壮大,争夺海内外舆论 与财力支持的的斗争被提上日程,并在2 0 世纪最初的几年内达到白热化。其时新加 坡作为华裔云集之地,自然成为争夺焦点之一。 世仲在新加波与革命派的接触,当在入主 天南新报之前几个月。约在1 9 0 1 年底至1 9 0 2 年上半年间,孙中山密友、革命派的重要领袖尤列便在新加坡等地创立 了兴中会的外围组织中和堂。并添设各种革命书报,以“开通民智”,向农工人士“发 挥反清复明之宗旨”瞰1 ,其中兴中会于1 9 0 0 年在香港创办的机关报中国日报,亦 p g 张克宏黄世仲与天南新报棚黄世仲与新亥革命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暨黄世仲投身革命百周年嗣 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2 0 0 1 :2 4 3 - 2 5 0 嗍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 h q 台北:台湾世界膏局1 9 5 4 4 1 t 2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华侨与辛亥革命d 田北京:中田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1 2 5 6 9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发行之列。世仲当即在此时接触到中和堂和中国日报。未几即与尤列结识,随 于入主天南新报之前后,加入中和堂,开始“倾心民族主义,尤喜读香港中国 日报,恒不去手。”。”并“益好读欧美新思想论著关注中山先生言论、革命取 向政论旨趣渐弃维新,而与中山思想若诸音符之协耳。”。”这种族革命思想的影 响,于世仲发表在天南新报的一些政论中,已有明显的反映。 如1 9 0 2 年9 月1 5 日发表的拟清之汉臣张广泗、柴大纪合传说中,评张、 柴二人之死,“乃二子不明满汉之界所分,而欲以功业毅然自立”,故二人“谓之愚人 亦无不可也。”开始申明种族之界限。 9 月2 0 日发表的国债危言中指出,国债过重,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汉人, 因还债全凭“剥尽汉人”来实现,“实无伤满人分毫也。”其对满人之反感与批判已显 而易见。 9 月2 3 日、2 6 日接连发表的国民说中,更是直接地呼唤国民“举义旗”以 攘大敌: 夫满人之于中原,犹外府耳,任职舍死生于其手,今又重之以行柏,益之以 外息,则十八省之州县,不为齑粉,四百兆之人类,不为刍狗者几何也。彼波兰、 埃及、波亚、菲律宾之近史,岂未之闻耶? 夫波兰、埃及,波亚、菲律宾之国民, 何尝不举义旗以抗大敌哉? 然事卒无济者,直以不能慎图于始,而徒为竭蹶于终 耳。前事不忘,后事可鉴。此亦中国后来之问题,而国民目前之炯镜也。噫,二 百余年,昔既灭于他人,今复强凌于外国,有国民之责者,幸知重焉,吾当五体 投地而项礼焚香者欤! 嘲 9 月3 0 日发表的说群中,竞以“若群”之称呼,不点名地对革命派群体提出 期望和建议: : 吾所以殷殷然为若群告者,独以种族危亡,问不容发,其责望于若群甚非浅 鲜耳。安得大英雄大豪杰,起而提倡之、表率之,使若群之精神性质即舍,而若 群之势力自膨胀而益坚,自兹而往,吾深望若群之百折不磨也。自兹而往,吾又 恐若群之一蹶而不振也。翘首望之,尤不禁抚膺惜之。嘲 1 0 月2 4 日发表的论平满汉之难中再指明,满汉不可能平等,汉人欲求解放, 嘲冯自由革命逸史( 2 )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1 郭天样黄世仲年谱长编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4 3 剀郭天祥黄世仲年谱长编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4 9 伫川郭天样黄世仲年谱长编: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5 0 嘲郭天祥黄世伸年谱长编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5 1 1 0 第二章洪秀全演义 的创作意图 唯有倒满而取代之: 故国计愈亟者,民智愈开,莫不思二百年桎梏之余生,受压制于他族千斤铜 闸之下,为之气冲天,足顿地,而翻然悔恨者夫悔恨之心生,即愤激之心亦由 是而生,举从前界限之严,压力之重,必谋有以撼之,摧之以求底于平硼 由上边的几篇政论可见,从1 9 0 2 年7 月入主保皇派报纸天南新报始,至同 年的9 、l o 月止,短短两三个月内,世仲便已成长为宣扬种族革命的斗士。尤列显然 也意到了这一点,即于1 9 0 2 年冬,迫不及待地推荐世伸出任香港中国日报记者。 1 9 0 3 年4 月,世仲离开新加坡前往香港,正式开始在中国日报的工作,从此成 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舆论制造的主力战将。 他甫至香港,便与岭南报主笔胡衍鄂嘲,就1 月2 8 日洪全福起义因走漏消 自成而失败之事,展开激烈论战。胡衍鄂对起义失败冷嘲热讽,攻击革命排满为大逆 不道。世仲“著论斥之,持矛刺盾,异常透辟,双方文战月余始息。”此次论战, 在香港民众中造成极大影响,一时“粤垣志士纷纷投稿为中国日报声援,而革命 书报在粤销场为之大增。”“于民族主义阐发,收效非鲜。”跚1 未几( 按约于是年春夏间) ,世促又在中国日报发表长篇政论文辩康有为政 见书,对康有为此前抛出的“只可立宪,不可行革命”的论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 批驳。该文犀利激越,驳论有力,读者反响热烈,于宣传种族革命道理有很大的鼓动 作用,故中国日报旋即发行此文之单行本。此单行本之出版,“在章炳麟驳康 书之前”嘲,因此其份量和影响,堪称与章炳麟的驳康有为书不相轩轾。 进入中国日报后所发起的这两场气势如虹的论战,标志着世仲反清种族思想 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成熟。此后世仲的政论,即此种族与民主革命思想的延续和不 断完善。 如果说保皇派与革命派的激烈论战,让世仲有了以文字鼓吹革命的使命感的话, 那么世仲创作洪秀全演义引发的直接机缘,则来自于刘成禺历史著作太平天国 战史。而太平天国战史的撰写,又源自孙中山的授意。孙中山之所以授意撰史, 与保皇、革命两派争夺海外阵地的斗争直接相关。 鲫郭天祥黄世仲年谱长编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5 5 脚】胡衍鄂,即胡汉民之兄,世仲之死,与胡汉民、陈炯明、孙中山等有莫大关系,参见方志强黄世仲大传) 例郭天样黄世仲年谱长编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7 2 刚冯自由革命逸史( 第2 集)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6 8 p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华侨与辛亥革命d 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1 1 6 2 p q 冯自由革命逸史( 2 ) 叫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4 6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争夺海外支持者的竞争中,保皇派走的是“勤王”路线,将拯救光绪帝这一万 乘之主的崇高感,赋给海内外支持者,故一时支持者颇夥。孙中山反击的方式是,强 调种族界限,指出保皇派所勤之王,为异族夷种,而非汉家正脉,故海内外华人当行 之事不在勤王,而在“驱逐鞑虏”、“反清复明”,恢复汉家天下。因海外华人多为汉 族,故孙中山此论的提出,亦颇合海外华人的内心诉求。两派主张各有千秋,决定胜 负手的关键,在于海外华人的帮会组织的倾向。 海外华人帮会组织,最初源自清初反清复明的各种帮会组织,如三点会、天地会、 三合会或哥老会等,彼此间难以细分,而皆以“反清复明”,恢复“洪武”朱氏汉室 为宗旨,故一般统称“洪门”会党组织。后因清政府严酷镇压,在国内无生存的空间, 遂有一部分洪门人士流亡海外,吸纳侨众,从而在海外得以发展壮大。1 8 6 4 年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后,一部分太平天国起义将士纷纷逃往海外,并加入此组织,在他们的 积极活动的带动下,洪门会党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在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时达到鼎 盛。其中又以北美洲、南洋会党最众。单就北美洲而言,洪门会党组织便有几十个山 堂,美洲“华侨列籍堂内者占十之八九”,会众约2 0 余万。嘲 正因为北美洲洪门会党组织的庞大规模与势力,两派都清醒地认识到,能否借重 此种力量,足以决定两派的前途。事实上保皇派已先行一步,在洪门的领袖中培植了 部分亲保皇派分子。情势紧迫,孙中山于1 9 0 3 年1 0 月亲赴檀香山,竭力与洪门各山 堂领袖接触沟通,以扭转劣势。1 9 0 3 年1 1 月2 4 日,在檀香山洪门山堂“致公堂” 领袖钟水养帮助和亲自主持下,孙中山正式加入洪门,并得以镇封为“洪棍”之职( 洪 门职位在海外分为三级:元帅称“洪棍”;军师称“白纸扇”;将官称“草鞋”。) 咖保 皇派闻讯大惊,急设法多方阻祟刁难,然终无济于事。自此孙中山开始一步步改造洪 门的组织与章程,吸纳革命党人入会,使之逐渐蜕去保皇的成色,而向种族革命靠拢, 而保皇派遂江河日下。 孙中山授意刘成禺撰写太平天国战史,便在孙中山加入洪门的前一年,其时 孙中山急于接近洪门,以赢得其同情与支持。为获取洪门各领袖及会众的好感和同情, 孙中山采取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一即由革命党人来撰写太平天国战史,一改洪 秀全等太平军将士“发逆”乱匪之罪名,而赋以英雄之光华,从而赢得洪门会党中太 平天国遗裔及其他会众的好感。正是出于此考虑,孙中山结识刘成禺不久,即于1 9 0 2 口3 】任贵祥孙中山与华侨 m 】鸟鲁木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8 7 1 p 川任贵样孙中山与华侨 h 日乌鲁木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8 7 3 第二章洪秀全演义 的创作意图 年某日,嘲约成禺前来商讨撰写太平天国战史之事,并郑重嘱托道。“: 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只有清廷官书,难征文献。曾 根先生所著满清纪事,专载太平战事,且多目击。吾欲子搜罗遗闻,撰著成 书,以满清纪事为基本,再参以欧美人所著史籍,发扬先烈,用昭信史,为 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此亦犬养先生意也。吾子深明汉学,能著此书,吾党 目下尚无他人,故以授子”。口灯 刘成禺知此事之意义重大,即行着手准备。他根据孙中山、曾根俊虎及犬养毅提 供的书籍,参考英日各书、中国野史及官书,进行编撰,迅速于1 9 0 3 年写成,全书 共十六卷。其时孙中山刚加入洪门后不久,正亟需该书为统正洪门会众思想,使加强 种族革命之信念服务,遂迫不及待地在东京祖国出版社印行前六卷,孙中山亲自为之 做序。序中有云: 满清窃国二百余年,明逸老之流风遗韵,荡然无存士大夫又久处异族笼络 压抑之下,习与相忘,廉耻道丧,莫此为甚。虽以罗,曾,左、郛号称学者,终 不明春秋大义,日陷于以汉攻汉之策,太平天国遂底于亡岂天未压胡运欤? 汉 子孙不肖应使然欤? 抑当时战略失宜有以致之欤? 洪朝亡国距今四十年,一代典 章伟绩概付焚如,即洪门子弟亦不详其事实,是可忧也汉公搜辑东西太平遗书, 抄译成册,中土秘本考证者不下数十种,虽当年遗老所见所闻异辞,文献层征大 备,史料官书可据者录之,题日太平天国战史,洵洪朝十三年一代信史也 太平一朝,与战相终始,其他文艺官制诸典不能蔚然成帙;又近时官书伪本流行, 关于太平战绩,每多隐讳。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其 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洪门诸君子手 此一编。亦足征高曾矩镬之遗,当世守其志而勿替也予亦有光荣焉洲 序中所言“洪门诸君子手此一篇,亦足征高曾炬镬之遗,当世守其志而勿替也。” 很明白地说明上文所指出的太平天国战史撰写的目的所在。事实上,该书也的确 在洪门中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孙中山对此书甚为满意,因此在檀香山加入洪门后不久, 孙中山即招刘成禺前来,入主大同日报笔政。 大同日报本保皇派领袖康有为弟子欧榘甲所创,为檀香山洪门会党一致公党 f 3 5 具体日期不能确定,仅知在2 月中旬孙、刘初次晤面之后。 t 3 6 1 李吉奎孙中山与刘成禺田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社会科学版) ,2 0 0 0 ( 3 ) :3 p 刀曾根先生即曾根俊虎犬养先生即犬养毅皆孙中山在日本之友人商谈时亦俱在场 p s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第一卷) p 哪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2 5 8 - 2 5 9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机关报,其言论带有明显的保皇色彩。孙中山加入洪门后,即着手改组此报。于是 欧榘甲被赶走,刘成禺应命而来,“自是大倡革命排满,放言无忌,美洲华侨革命思 想之激荡,刘之力为多焉。”啪1 未几,刘成禺亦被封“洪棍”,可见太平天国战史 作为宣传种族革命理念的史书,具有为洪门修史的性质,在洪门会党中有笼络人心的 重大作用。 了解了海外洪门会党的支持对于孙中山革命派的重要性,及太平天国战史对 于鼓动和改造洪门会众的意义后,再来看洪秀全演义的创作意图,便有了更准确 更清晰的视角。我们完全可以推想,1 9 0 5 年开始的洪秀全起义的创作,其意也 在于对洪门弟子乃至于天下汉人进行种族革命道理的宣讲,甚至于得到孙中山的某种 授意。即便未曾授意,世仲出于对满清政治的失望、种族革命的向往,也势必将种族 革命的理念融于其创作中。因此洪秀全演义的发表和出版,不仅相当程度上取材 于太平天国战史,而且在宣传效果上,与后者有异曲同工之用或更甚之。正如章 炳麟所指出的,太平天国战史虽“文辞骏骤,庶足以发潜德之幽光,然非里巷细 人所识”,而洪秀全演义则有文辞“适俗”的好处1 。言下之意,洪秀全演义 于宣传种族革命,在效果上较太平天国战史更具有平民的普及性,从而影响更广 更深。 颇有意味的是,1 9 0 5 年6 月4 日起,世仲在有所谓报上连载洪秀全演义 后不久,即于是年l o 月中旬,孙中山批准黄世仲作为香港第一批会员,加入刚成立 的同盟会香港分会,并于乘船赴越南西贡的匆忙行途中,在香港做短暂停靠,亲自在 轮船上为世仲等主持入会宣誓仪式。未几世仲便当选为同盟会香港分会之交际员,进 入革命派领导层。显然,世仲对对孙中山的提携是知恩图报的,甫加入同盟会香港支 会未几日,世仲就于1 0 下旬开始发表了康有为、明夷、呆人、慎人、北 海南海、为,母猴也、先生,牛也、爱亲恶罗、康庄大道、长素、伪革 党、保太子等一系列谐文,支持孙中山,讽刺和批判康有为。“”孙、黄之间的这 种示好与回报,正好发生于洪秀全演义开始连载之同年,令人不能不说洪秀全 演义的连载发表,适当其时地契合了孙中山种族革命的主张及以各种形式宣讲种族 革命的迫切需要。 洪秀全演义在革命派中的反响,亦证实了上边的观点。1 9 0 6 年,章炳麟在 冯自由革命逸史( 4 ) e w 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4 3 1 3 0 - 1 3 1 ( 4 0 1 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章炳麟序【h q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4 h u 郭天祥黄世仲年谱长编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 1 0 2 。 1 4 第二章洪秀全演义 的创作意图 日本与孙中山亲密合作,共举种族革命大旗,并主持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之时,欣 然为尚未成书的洪秀全演义作序,而民报亦刊登了洪秀全演义的广告, 由此可见革命派对洪秀全演义的重视。在1 9 0 7 年香港同盟会机关报中国日报 发行洪秀全演义单行本后,该书于南洋、美洲、港澳获得了巨大反响。据冯自由 回忆,是书“出版后风行海内外,南洋美洲各地华侨几于家喻户晓。且有编作戏剧者, 其发挥种族观念之影响,可谓至深至巨。”冯秋雪亦说:“此书出版后,在省港澳门 风行一时,几于家喻户晓,在鼓吹种族革命作用上,可与甲辰问东京出版之太平天 国战史,后先辉映。”这都说明洪秀全演义顺应了种族革命潮流、对种族革命 起到了催波促澜的作用。 以上就1 9 0 5 年开始洪秀全演义创作前后,世仲的思想发展状态和社会活动, 及社会历史背景做了简单的清理。通过上边的清理,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世仲在创作 洪秀全演义时,必然将反清种族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包蕴于笔端,揉 合于其情节设置与人物塑造之内。而这种创作意图,在作品也确乎得到了充分体现。 2 2 创作意图之体现 此处须先就种族革命与民主革命两个概念作一界定。本文所指之种族革命,即汉 民族推翻满族政府的革命;本文所指的民主革命,指为平民求得自由、平等权利的革 命。因中国的平民,以汉族为绝大多数,因此民主革命,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种族革命, 故本文以种族革命一以概之,并不将二者截然分开。 种族革命的创作意图,在洪秀全演义中有充分的体现。其体现可分为明暗两 方面。明的一面,即在小说中,或以叙事人口吻,或借书中人物之口吻,直接阐明其 种族革命的主张和道理。暗的一面,则为体现在战役选择、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等上 面的褒贬和详略的不同。 关于创作意图的明的方面,在世仲小说自序及正文中,有多处体现。世仲在洪 秀全演义自序中,即力挽成王败寇之说,为洪秀全正名: 昔贬洪王日“匪”曰“逆”者,皆戕同媚异忘国颂仇之辈,又狃于成王败寇 之说,故颠倒是非,此皆媚上之文章,而非史笔之传记也。 1 4 2 参见王政所撰民报政论家之太平天国观剖析,载近代中国 专题研究从刊 m 1 冯自由革命逸史( 2 )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4 6 m 方志强黄世仲大传咖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1 9 鲫5 8 7 5 9 3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并指出此书之创作,在于“传汉族之光荣”,使“吾同胞观之,当知虽无老成, 尚有典型,祖宗文物犹未泯也。” 例言中复指出,此书之撰写,“全从种族着想”,故“与通鉴不同”; 此书之主人公洪秀全,“则实力从国家种族思想下手者”,故与宋江之仅“图作寨主” 不同。 这种种族色彩,在小说中浓重的体现。如他在书中第一回,即借冯云山之口说明 “种族之界不辨,非丈夫也! ”而书中更直接采用各类史料中所载太平军檄文,来说 明满清政府腐朽与罪恶。如第九回中借胡以晃讨清檄文,历数满清之罪: 窃以朝上奸臣,甚于盗贼;衙门酷吏,无异豺狼。皆由利己殃民,剥闰阎以 充囊橐;卖官鬻爵,进谄佞以抑贤才。以至上下交征,生民涂炭。富贵者,稔恶 不究;贫穷者,含冤莫伸;言之痛心,殊堪发指! 即以钱漕一事而论,近加数倍, 三十年之税,免而复征,重财失信。加以官吏如虎之伥,衙役凭官作势,罗雀掘 鼠,挖肉敲脂,民之时尽矣! 强盗四起,嗷鸿走鹿,置若罔闻。外敌交攻,割地 赔钱,视为闲事,民之苦极矣! 朝廷恒舞酣歌,粉乱世而作太平之宴;官吏残良 害善,讳涂炭而陈人寿之书。萑苻布满江湖,荆棘遍于行路,火热水深,而捐抽 不息;天呼地吁,而充耳不闻! 在第十四回中所拟石达开讨清檄文中,复罗列清廷对汉人的拊压与迫害: 自昔皇汉不幸,胡虏纷张,本夜郎自大之心,东方入寇;窃天子乃文之号, 南面称尊。阳借靖乱之名,阴售并吞之计。而乃蛮夷大长,既窃帝号以自娱;种 族相仇,复杀民生以示武:扬州十日,飞毒雨而漫天;嘉定三屠,匝腥风于遍地。 两王入粤,三将封藩,屠万姓於沟壑之中,屈贰臣於宫阙之下,若宋度欷欧於南 浙,故秦泥不封於西函。呜呼! 明祚从此亡矣! 国民宁不哀乎? 递其守成之世, 筹永保之方,牢笼汉人,荣以官爵,十已倪之辈,雍,乾以还,入仕途而锐气消, 颂恩泽而仇心泯,罹於万劫,经又百年。然试问张广泗何以见诛? 柴大纪何以被 杀? 非我族类,视为仇雠。稍开嫌隙之端,即召死亡之祸。若夫狱兴文字,以严 刑惨杀儒林;法重捐抽,藉虚衔网罗商贾。关税营私以奉上,漕粮变本以欺民, 斯为甚矣。m 于第二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表面处理与装饰技术方案
- 城市照明设施联网管理方案
- 申通快递运输合同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考题及答案
- 室外P10全彩色LED显示屏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猪场租赁与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维护合同
- 离婚协议:子女监护权、教育资助及财产分配模板
- 停薪留职期间员工薪酬及福利调整及权益保障服务协议
-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离婚赔偿协议范本:财产分割与子女就业支持协议
- 危重患者转运及安全管理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1a-2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史学论文写作教程(第2版)课件 第一章 论文的选题;第二章 论文的标题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梁式转换层悬挂式施工和贝雷梁施工技术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艾青诗选】批注
- 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
- 2025年度工业园区物业收费及服务标准合同范本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6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