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卡压综合症,【概述】神经卡压综合症属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为四周神经行径某部骨纤维管,少数为纤维缘受到压迫和慢性损伤引起炎性反应,产生神经功能异常。,1,【治疗措施】,以往治疗法:非手术治疗采用局部制动,注射皮质类固醇和服用NSAID(解热、镇痛、消炎)减轻卡压病变的炎性反应,缓解症状。但本病为缓慢进行性疾病,很少自愈。一般需手术切开骨-纤维通道,使神经得以减压松解。应注重避免手术粗暴,进一步损伤神经。现在治疗法:神经阻滞效果很好!肌松好,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作用时间长,效果确切。,2,【病因学】,病变多位于一些特定解剖部位,骨-纤维管,或无弹性的肌肉纤维缘、腱弓等神经通道要害卡压点,该处受压神经难以回避、缓冲。其病因可归纳成三大类:管内压迫:腱鞘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慢性损伤性炎症。管外压迫:骨疣、骨与要害损伤、韧带损伤。全身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粘液水肿、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Reynaud(雷诺)病、妊娠等可合并神经卡压征。,3,【病理改变】,神经卡压病变的致伤因素为神经缺血和机械性损害。急性短期的压迫可使神经缺血,受压轴索轴浆流受阻,缺氧,水肿。压迫严峻持久可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甚至远端轴索崩解,髓鞘发生Waller变性导致病变同侧大脑半球或脑干发生萎缩及锥体束走行区的信号异常。肢体活动时,处于狭窄通道内神经纤维在机械刺激下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并加重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但一般病理变化都在Seddon机能性麻痹阶段和Sunderland5级分类的第1、2级。大部分为可逆性损害。,4,【临床表现】,1.疼痛和感觉异常可按神经支配皮节发生感觉缺失或异常。2.夜间加重又称休息痛。3.疼痛可向近侧远侧同时放射,需与双重卡压鉴别。4.肌肉萎缩、无力、运动不协调。5.交感神经受累征表现为温度、颜色、发汗及营养障碍。6.卡压点的局限性压痛、放射。卡压点远近侧均有压痛称Vallex现象。7.Tinel征为卡压点的轻叩痛并有发麻感。神经根病EMG可显示纤维震颤和去神经电势,一般无传导速度减慢。四周神经受累可有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减慢。X线平片仅能发现骨增生和陈旧损伤征象。,5,各部位神经卡压综合征,(一)腕管综合征(二)腕部尺管综合征(三)旋前圆肌综合征(四)骨间前侧神经卡压综合征(五)桡管综合征(六)肘部尺管综合征(七)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八)梨状肌综合征(九)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十)腓神经卡压综合征(十一)跗管综合征(十二)趾底总神经卡压综合征,6,小针刀治疗外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资料与方法20042006年收治外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74例,男30例,女44例,年龄1568岁,病程1个月4年余。慢性劳损者50例,无明显诱因者20例,有外伤史者4例。临床症状各有不同,有单纯疼痛者,有合并感觉和(或)运动障碍者,共同特点是都有明显压痛点。X线检查未见异常。,7,诊断标准,长期慢性局部疼痛或感觉异常;明确的局部压痛点;可触及皮下结节或条索包块;局部肌肉僵硬,弹性差,但不影响肌体运动;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8,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熟知该部位的解剖结构,在外周皮神经受压部位找到明确的压痛点,先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然后选用不同型号的小针刀(按病变部位不同选择型号)。针刀口于皮神经、肌腱、韧带等受压的组织走行方向平行,与压迫组织垂直,由浅至深分层做纵向剥离,如遇到神经时有触电感,此时不要剥离,应轻提小针刀或向旁边移开少许至不出现过电感后再继续做纵向剥离,纵向剥离后到达最深层时做适当的横向剥离,剥离结束后出针。术后创可贴外敷针眼。嘱患者局部3天勿沾水,并每天做适当功能锻炼,防止再发生粘连、卡压此组织。,9,疗效评定标准,优: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良: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有时仍有不适;好转:症状与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症状与体征无变化。,10,结果,74例患者绝大部分只需治疗1次,最多治疗3次,每次间隔时间710天,其中优50例(67.5%),良19例(25.6%),好转例(6.9%);12个月后随访,有4例复发,经同法治疗后痊愈。,11,讨论,外周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一种软伤性疾病,以往分别称之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尺神经卡压综合征、腰背肌筋膜炎、软组织风湿症等。高氏1曾对软组织疾病提出卡压综合征的名称,董氏对这一疾病进行了系统研究后提出神经卡压综合征这一病名,并科学地提出了诊疗方案。神经系统中神经胞体通过轴突的逆运行运输获得营养,当神经远端受卡压时,轴突的逆行运输受阻,胞体的合成代谢机能受到损害,影响到正常的顺行运输,使近端轴突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而难以维持其胞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因而对外在压迫的敏感性增加,耐受力下降,这就是周围皮神经远端受压可引起近端组织压迫性病变的缘故。,12,开放手术的缺点,周围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常规疗法是开放手术,但其存在有明显的缺点,如:手术时间相对长,创伤大;手术中的出血和皮肤、筋膜、神经被膜等组织损伤,术后的创伤反应、水肿、组织液的渗出,将导致结缔组织增生并可形成瘢痕粘连,引起更加严重的卡压。,13,小针刀的优势,小针刀3是中医针灸的针和西医外科的刀两者融为一体的产物,应用小针刀松解粘连的软组织得到松解而缓解被卡压的末梢神经,阻断疼痛的传导,改善局部新陈代谢,促进无菌性炎症消退,并适当解除了瘢痕及粘连对血管神经的挤压和牵连,以恢复胞体的力学平衡,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从而解除临床症状、恢复功能;另一方面发挥针刀中医针灸经络学说之特点,利用针的作用,刺激局部穴位,对整体进行调节,能疏通经脉,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疗效。,14,【参考文献】,1高密金.小针刀治疗软组织疾病128例报告.福建医药杂志,1994,16(4):78.2董福楚.皮神经卡压综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国骨伤,2003,16(4):244-247.3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4-108.,15,腕管卡压治疗,腕管卡压治疗是中医针刺治疗和外科软组织松解术相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疗法,因此其作用原理集合和增强了两种疗法的共同长处。,16,一、针剌作用,松筋针。运用松筋针在经穴和病变局部刺入,并行运针法,有得气和循经感传的效应。松筋针刺入病灶,行运针手法得气所需时间很短,30秒至1分钟不等。出针后多数患者酸、胀、麻得气感可保留4小时或更长时间。,17,1.得气是针刺的关键,“得气”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和疏通经络。松筋针治疗刺激量大得气感更强,以运针法有纵行疏通剥离和横行疏通弹拨,针至病灶或骨面,所经结构有经脉、络脉、皮部和筋经等。松筋针治疗以其强烈的针感,不仅可以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也可用于治疗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可按病变部位取进针点,也可循经取穴定进针点。因此,对风、寒、湿邪和伤筋等所致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有更显着的疗效。,18,2.解除过大应力、减张作用,通过疏通弹拨使紧张的筋腱纤维、筋膜、腱膜、肌腱解除牵拉应力,恢复正常力平衡状态,松解关节周围损伤痉挛的肌肉等软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慢性无菌性炎症,松解紧张筋膜的神经出口,缓解对神经的压迫。松解深筋膜、纤维结缔组织、高压腔的关节囊或高压滑液囊等过高张力;减压消除涨应力使病变组织重构和调整。,19,3.松解软组织粘连和纤维化疤痕,解除病变局部血管神经的压迫和牵拉,消除物理致痛因素。同时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将积蓄的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和其他化学致痛性物质运至循环,在机体代谢中排除体外,使病变局部组织结构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及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疼痛随之而解。,20,4.恢复正常解剖生理状态,在恢复正常解剖生理状态和消除物理性和化学性致痛因素的基础上,消除病理性应力状态,使软组织病理性初始荷载减小或消除,疼痛进一步减轻,软组织生理功能恢复。,21,5.松解术的优势,5.松解术虽然产生新的损伤,由于循环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局部组织代谢恢复正常;针的刺激作用又可能激活胶原酶,使形成粘连和疤痕的胶原纤维分解。其碎片被细胞吞噬和溶解,进一步使粘连和疤痕发生有利于解剖结构恢复正常的改变,血管神经受到压迫和牵拉的情况得到改善,病理性应力消除,循环改善,软组织局部病灶治愈。,22,6.新伤愈旧创,通过针刀的人为创伤使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机制转变成急性创伤有利于组织恢复(如手术刀口的癒合),23,7.调整关节功能紊乱的作用,由于粘连和疤痕得到松解;肌紧张消除,加之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使椎间关节和椎间盘等连接结构的功能紊乱得到调整。使椎间关节和椎间盘等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恢复正常。,24,体会1,依据不同部位、各种软组织劳损颈肩腰腿痛的疼痛点(阳性点)。胸背及四肢解剖肌束、肌间隔、临床症状,中医经筋理论循经定点,在局麻下,使针在特定区域进入皮下沿浅、深筋膜平行疏通摆动(得气),当手下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在治疗过程中,根据针感反应,判断劳损性质,所出现的痛、酸、胀、麻等感觉,可以判断出症状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大小,浅深度等。以上四种反应感是筋膜劳损特有的反应感。反应感的轻重与症状轻重成正比,即症状愈重,针法进入病变区,针下感觉愈强烈。如针感反应范围越大,病变范围也越大。反之治疗后如针感反应减弱,症状趋向痊愈。如针法进入无反应区,为无筋膜劳损区。,25,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男87例,女33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23岁右拇指93个,左拇指27个,病程长者7年,短者4个月。,26,2治疗方法,首先在患指掌指关节处触及压痛之结节并做好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取2%利多卡因12ml做局部麻醉,然后手持小针刀(弯形)在所标记处刺入皮下至腱鞘表面中央,不能左右偏斜,顺肌腱走行方向进行钩割,此时可以听到钩割增厚腱鞘的喳喳声应当边钩割,边嘱病人做伸屈指活动,如患指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说明已达到治疗目的,出针,刀口不缝合,无菌纱布压迫包扎,完毕。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操作者要熟悉局部解剖关系,防止损伤血管、神经等;治疗后要加强功能锻炼。,27,3治疗结果,120例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者102例,2次治愈者18例,半年后随访疗效稳定,无一例复发,未发生其他并发症。,29,4讨论,屈指肌腱鞘炎是农村常见症之一,妇女尤为多见,且治疗比较困难,其病因为:掌骨颈和掌指关节掌侧的浅沟与鞘状韧带组成骨性纤维管,屈拇长肌腱、屈指深浅肌腱分别从各相应的管内通过,当局部过劳、血不经筋或受凉时引起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经筋而发病。另外手指经常屈伸,使屈伸肌腱与骨性纤维管反复摩擦或长期用力握持硬物,使骨性纤维管受硬物及掌骨头的挤压而发生局部充血、水肿、粘连,继之纤维管变性使管腔狭窄。此病以往多采用针灸、理疗、封闭等法治疗,只能临时减轻症状,不能彻底根治我们采用小针刀治疗可使局部粘连组织松解并解除对屈指肌腱的卡压,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使阻滞疏通、气血畅通则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30,针刀治疗腰肋韧带损伤例报道,.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病人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2.3岁,病程3天-5年,有明确腰部外伤史4例。1.2症状与体症:可有腰部扭伤史,也可无明确原因,有慢性劳损史,多见于男性。腰背部疼痛,喜暖怕冷,受凉及休息时加重,活动后缓解,腰背部活动受限,如双侧受损可呈鸭形步态,腰部前屈时加重,在第五腰椎横突外侧缘髂嵴处或十二肋下缘第一腰椎横突外侧有压痛,病程长者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拾物试验阳性。,31,2.治疗方法:,2.1针刀治疗;俯卧于治疗床上,以髂嵴或十二肋压痛点为进针刀点。2.1.1十二肋:在压痛点上缘处,刀口线和腰椎纵轴成15角,与进针刀处平面垂直刺入,达骨面,沿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2-3刀,遇有条索状结节切开,出针刀。2.1.2髂嵴;刀口线和腰椎纵轴成15角,针刀体与髂骨成900刺入,达骨面,沿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2-3刀,遇有条索状结节切开,出针刀。2.1.3注意事项:注意微创操作,避免伤及神经,不可刺入过深以免伤及内脏。但必须剥离病变部位,否则无效。2.2药物治疗;对于压痛剧烈者可予局部行枝川注射液治疗。2.3手法治疗:令患者过度弯腰2-3次即可。2.4一般一次针刀治疗即可见效,如仍有疼痛可于10天后再做,间歇期可行针刺、理疗。,32,3.结果,3.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日常生活及运动后无不适。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及运动后易复发。有效:症状与体征有改善。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3.2结果:本组20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全部临床治愈,治愈率100%,其中一次治愈(未做针刺治疗)12例,最长2个疗程。,33,4.典型病例:许xx,男,22岁,自由职业,半年前出现腰背部疼痛,在外院行针刺及局部强的松封闭治疗2月,效果不显,自觉腰部左侧疼痛剧烈,查腰部前屈活动受限,左侧髂嵴上缘压痛十分明显,深按可触及条索状结节,左第十二肋下亦有压痛,诊断:左腰肋韧带损伤,给予上述两痛点针刀治疗,并行髂嵴处枝川液注射治疗,术后手法治疗。术后第三天诉疼痛消失,压痛基本消失,一月后随访症状消失。,34,5.讨论,针刀医学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对软组织损伤后的病理改变的研究,对工具的改良和以西医解剖为基础的诊断、治疗,以中医整体观作为指导,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腰肋韧带损伤这一诊断,在临床上应用很少,多被诊断为腰背肌筋膜炎或腰肌劳损,未得到针对性治疗,保守治疗时而有效,但疗程较长,病情反复,西医治疗也无从下手,针刀医学对该病的解剖和病理有新的认识。腰背筋膜分三层,中层筋膜的上层明显增厚的部分称为腰肋韧带,上止于十二肋背侧下缘,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腰部两侧各一条,对维持人的直立起重要作用,损伤后,在韧带的起止点出现粘连、瘢痕和挛缩,造成腰部的动态平衡失调,在慢性期急行发作时,由于水肿刺激神经末梢使上述症状加重,依据上述理论,对上述粘连处进行针刀松解,可以起到根治的效果。通过上述病例的总结与观察,笔者认为针刀治疗腰肋韧带损伤疗效确切。,35,参考文献,1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第2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6,针灸针控位在针刀疗法方面的应用,摘要针刀是中西医结合的新型手术器械,什刀疗法是闭合性手术,对治疗部位看不见,摸不着,特别是对深部病灶只能凭解剖常识和临床经验进行治疗,容易造成误伤,我们采用针灸针对深部病灶探寻定位,指导针刀进行治疗,准确率高,方法简便,使针刀医学更进一步完善。,37,面肌痉挛针刀治疗法,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面部表情肌阵发性强力不自主痉挛性收缩,常因精神紧张及情绪过度刺激或工作疲劳过度而诱发本病发作,使患者痛苦难堪。本病在发作频率和强度上不断恶化并逐年加重。本病病因多数不明,少数人可能因精神上受到强烈的伤害性刺激,郁闷在心易激怒,有的可能是面神经炎的后遗症;面神经通路上受到某些病理性刺激所致,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本病大多数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等可使病情加重,睡眠时停止发作,在体检时病人情绪紧张或扣击痉挛部位可诱发发作。该病久治不愈,采用针刀非直视手术切断部分面神经,能使多数病人痊愈或不同程度缓解发作频率和强度,疗效确实,疗程短。与国外采取切开面部皮肤选择性切断面神经手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不留癫痕、效果更具把握性优点。国外采用开刀是一次性行为,疗效不易控制,切多了矫枉过正,引起面肌瘫痪,切少了达不到治疗目的。,38,针刀治疗原理,应用针刀切断面部表情肌的部分传人和传出神经纤维,能有效地降低引起面肌痉挛反射弧兴奋性的强度,抑制异常兴奋源,减弱异常兴奋性,尽量减少病理性刺激,特别是面肌自身兴奋性因长期痉挛性收缩而增强。应用针刀切断部分面神经分布区三叉神经感觉纤维,上述治疗措施使多数病人症状得到控制,起到事半功倍效果。,39,针刀治疗法,根据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的走向分布规律和病人罹难表现,用手指扣击面部表情肌敏感点,诱发痉挛,确定针刀进针点。眼部宜选择眼眶外周缘和颧弓上,口角痉挛宜在咬肌前缘处为好。因而神经在穿出腮腺前缘后,即呈更密集丛网交织形式越接近表情肌交织越密集月眼越小湖割面神经应尽量靠近这些部位;只有个别情况靠前面切割效果不理想时才能逐步向靠近腮腺边缘处切割。,40,面肌痉挛综合治疗措施要点,一、选择切断部分面神经:减少面神经冲动,降低面肌的兴奋性。二、选择切断部分相应的感觉神经:如切断眶下神经,眶上神经部分纤维,减少病理性刺激回传到中枢神经,减弱反射弧强化作用。三、心理治疗:使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正确对待社会上和家庭上所出现的种种麻烦和危机,以正常和健康的心态去迎接人生各种挑战,解除烦恼化解矛盾。必要时尚需要身边的亲人和同事给以积极配合。四、辅助药物治疗:适当使用肌肉松驰剂,如脊舒、鲁南贝特等;镇静安神中西药。五、辅助针灸法:采取腕踝针强刺激法,能起到有效地抑制面肌痉挛症状作用。可根据上述五个方面治疗措施协调配合,可收到最佳效果。,41,小针刀为主治疗顽固性头痛200例,摘要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一些顽固性头痛的发病机理是:()神经受到内外刺激后功能紊乱。()血管活性物质调节紊乱使血管舒缩异常。()头部骨骼肌紧张,微循环障碍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作者发现引起上述机理的因素大多数是头颈部软组织损伤及上颈椎小关节错位,椎体移位所致。用小针刀松解病变的软组织,药物封闭消除无菌性炎症,手法整复错位的颈椎,解除以上病理改变,使头痛得以治愈及缓解。三年期间共收治例,治愈率达64,有效率为97.5。,42,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最大年龄岁,最小年龄岁,平均年龄岁;男性例,女性例;最长病程年,最短者个月,平均病程二年;偏头痛例,占;丛集性头痛例,占;紧张性头痛例,占;三叉神经痛例,占;枕大枕小神经痛例,占外头部外伤后头痛叨例,占。体征及辅助检查:枕下颈后肌肉紧张,可触及痛性结节及索条,棘突偏歪,横突高低侧摆及颈部活动受限,例,占。线片上有改变,如环枕、环枢关节、钩突关节及关节突错位,椎体左右旋转、仰俯。前后及侧摆移位,生理曲度变直、成角、反张,以上颈段为主,例,占,、所见,间盘脱出、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占,例。,43,、治疗方法,.1小针刀松解疗法,颈后压痛点,尤其是痛性结节挛缩的肌肉韧带索条,在颈椎的棘突、横突及小关节部局麻后应用小针刀法给予纵行切开。剥离、疏通、松解深达骨面。在头顶领区、枕后枕下们及的疼痛敏感区及痛性结节。局麻后给予切开松解并在病变区沿血管及神经走向平行分离松解深达骨面。如不愈,隔夫再做一次。用利多卡因10ml加强的松龙mg分别由原针刀孔注人。用创可贴覆盖,局部按摩分钟。整脊手法,整复错位的小关节及移位的椎体。仰头摇正法用于上段颈椎。低头摇正法用于颈椎。如有椎体间隙变窄时可加颈椎牵引,每日一次,公斤,次为一疗程。,44,、治疗结果,3.1疗效评价痊愈:头痛消失一年内不发作。显效:头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偶见发作。有效:头痛有所减轻,发作次数稍减少。无效:头痛无改善。疗效分析与治疗效果见下表,45,、体会,.1偏头痛:偏头痛的机理现代一些学者认为神经受到内外刺激后功能紊乱引起血管活性物质调节紊乱,使血管舒缩异常及局部血管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所致1。发作期,颈部肌肉收缩作为前驱症状并不少见,而且大部分病人枕下及颈部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痉挛。枕下、预区上颈段都可触及痛点,痛性结节及索条。上颈椎线片有不同程度的小关节错位及椎体移位。用此疗法可使症状消除及缓解。刺激的神经有C2C3脊神经,上交感神经结节,三叉神经脊束核。这些神经及核团都是引起头痛的主要部位,故消除这些原发性神经紊乱因素,头痛便会消除。,46,2丛集性头痛,其病人多有上颈部酸胀痛,触诊有压痛点及痛性结节、索条。线片有关节错位及椎体移位。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可缓解及消失。其机理:是丛集性头痛神经无放电是原发的,血管的变化是继发的2。王明礼认为丛集性头痛出现的不完全Homer氏征是上交感神经不完全损害所致。有的学者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采用手术切除三叉神经感觉根得到满意的效果。根据以上依据三叉神经、枕神经及交感神经受刺激是其主要原因。而三叉神经脊束核、枕大、枕小神经及上交感神经节都在上颈椎部。故颈部软组织损伤,椎体关节错位是造成上述神经损伤及刺激的直接因素,解除这些致病因素,因而头痛得以解除。,47,紧张性头痛,其机理是长期精神因素(紧张、焦虑)或枕颈部劳损,导致头颈部骨骼肌的收缩使小动脉收缩缺血,组织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蓄积而致头痛。其部位多见于后枕部,颈部、两颗侧,头顶或全头痛。后颈部、肩肿内上部有压痛,可触及痛性结节及索条。线片见椎体及关节有错位。用小针刀封闭及手法治疗,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动脉痉挛,使局部无菌性炎症消失。并解除损伤组织对头部痛觉感受器的压迫牵拉作用,从根本上治疗疼痛。,48,三叉神经痛的小针刀治疗,摘要本文阐述了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通过对例三叉神经痛的观察治疗,认为其原发者可能是由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后与三叉神经相粘连而引发,其继发者可能是由于龋齿或齿槽骨化刺激或压迫三叉神经末梢激发了半月节内的神经元而产生。采用小针刀闭合性病点松解术,取得了法简、效速、价廉、安全可靠且无毒副作用的神奇疗效。明显优于其它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9,一、临床资料,例中,男例,女例;年龄最小岁,最大岁,平均年龄岁;病程年余;原发者例,继发者例;眼支例,上颌支例,下颌支例,三叉神经节部例。,50,二、临床表现及体征,、疼痛部位:仅限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内,多为一侧并以第、支最为常见,而第一支很少受累。故以面颊、上下颌等部位疼痛最明显。根据解剖部位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二、疼痛特点及性质:起病急骤,呈典型的陈发性剧痛,刺痛或呈现刀割样、烧灼样剧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分钟。、板机区或触发区: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内某个区域特别敏感,稍加触动即可引发,这些区域称为板机点。更有甚者冷风吹拂、声光刺激或身体移动带动头部即可引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即使在间歇期,病人也常不敢吃饭、不敢大声讲话、洗脸等,唯恐引发。、本病一般病程较长,多有无发作的缓解期,通常于数周或数月后发生。如果一旦发病,多次连续的发作相当频繁,而其发作间隔也逐渐缩短,到最后,一日之间可有数次或数十次发作。、神经系统检查常无异常发现。、排除其它引起颜面部剧痛的疾病,如牙痛、副鼻窦炎、偏头痛、舌咽神经炎、下颌关节炎及三叉神经瘤等。,51,三、治疗方法,检查痛点即为小针刀疗法治疗点。紫药水定点、局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戴消毒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咖电脑供货合同范本
- 社工项目合作协议合同
- 美国龙鱼买卖合同协议
- 澳门金管局协议书范本
- 高中法律顾问合同范本
- 街道清理项目合同范本
- 监理方的安全合同范本
- 网约车不签合同签协议
- 进口物流租赁合同范本
- 物业临停车位合同协议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
- 2026南方传媒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人保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申报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完整资料参考
- 乙肝梅毒艾滋知识培训
- 科技创新归纳
- 对接养老产业,打造智慧康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 2022医学课件医院医师绩效量化评估研究
-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质量考核标准
- PSP691U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南自)
- 重庆美的-Lc系列电控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