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四时田园杂兴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四时田园杂兴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四时田园杂兴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四时田园杂兴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四时田园杂兴|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提高诵读、理解、借鉴、运用古诗词的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学习、积累、创编古诗词。【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欢迎同学们来到我们的古诗园,现在就让我们漫游其间,再次领略古诗独特的魅力。2、图文对照,感知美名(1)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积累了众多的名句,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看图猜诗。(出示图片,学生猜诗)(2)看得出,你们积累了不少古诗,相信在积累古诗的同时,你们一定也认识了许多诗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像李白、杜甫、王维、陆游、白居易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同学们把这些美称及作者和他们的作品用线连起来。(课件出示,学生连线)诗仙 杜甫 望庐山瀑布诗圣 陆游 游子吟诗神 王维 草诗佛 白居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魔 孟郊 示儿诗囚 李白 春夜喜雨二、出示诗题,理解诗题1、同学们的积累够丰富,作为奖励,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乡村旅游一番,孩子们,让我们出发吧。(播放一组配乐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图片)2、孩子们,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师: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有一种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的 “田园诗”。今天法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近田园诗,走进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去感受他笔下的田园生活。(师生一起板书诗题,学生齐读诗题。)3、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孩子们,回想一下,平时遇到一首新诗,我们是怎样学习的?(知作者,解诗题;名诗意,悟诗情;)有哪位同学通过预习理解了诗题(生回答)。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有谁搜集到了有关他的资料(生汇报),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他的资料,请同学们看一看(课件出示,一生朗读)。了解了作者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作品,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中,用心品味。(听范读。)三、明诗意,悟诗情1、请同学们自由吟诵一遍古诗,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夏天)2、请一名同学朗读古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找,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乡村的男女老少)3、他们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借助课后的注释来理解诗句大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一会儿大家一起解决。4、学生交流不懂的地方及读懂的诗句,弄懂古诗大意。5、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哪几幅乡村生活美景图呢?(男耕女织图、孩子种瓜图)6、出示“男耕女织”图(1)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师:男的女的各管其事、各忙各的,这就是“村庄儿女各当家”呀。(2)如果你是诗人,见到这样的情景,你会对村庄儿女们说什么? 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7、出示“儿童种瓜图”结合图片及诗句,你看到了一些怎样的孩子?(天真、可爱、勤劳、好学)鼓励个性化朗读后两句诗。8、这么勤劳朴实的村庄儿女,这么聪明好学的孩子,怎能不引起范成大的兴致,怎能不让他喜欢呢?“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这首诗就随兴而生了。(是配乐读)9、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首是吧。(生配乐读)10、面对这么恬静的田园,面对辛勤劳作的村庄儿女和天真可爱的孩子,耳旁又响起了这首诗。(生配乐背诵)四、补文拓视野1、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各十二组。刚才我们所学的就是夏日田园杂兴中的一首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的场景。 2. 出示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 师:孩子们,读读这首夏日田园杂兴,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1)通过读,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比较两首诗写作的不同。4、师:孩子们美丽的田园风光,不仅可以用诗的形式呈献给大家,词同样能让我们领略的田园风光别具一格的美。读一读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在这首词中你又会看到怎样的景象,你又会感受到怎样的田园风情。5、探寻“西江月”的创作特点。五、学生创作1、课件出示为学生准备的自然美景,请学生用诗或者词的形式把自己心中的美展示给大家。2、学生创作。3、交流作品六、吟唱诗词1、师:孩子们,你们写的诗太美了,简直让我陶醉,美好的诗词令人沉醉,如果再给他们配上优美的旋律,更会使人神往,不信,你们听(播放歌曲四时田园杂兴,学生欣赏)2、学生听旋律,学唱古诗。七、总结 感谢诗人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