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3(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3(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3(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字词解释邹忌修( 身高 )八尺有(通“又”表示整数外有零数 )余,而( 表并列,并且 )形貌昳丽( 光艳 )。朝( 早晨 )服( 穿戴 )衣冠,窥( 照 )镜, 谓(对说 )其( 他的 )妻曰:“我孰( 谁 )与( 和 )城北徐公美?” 其( 他的 )妻曰:“君美甚( 很 ),徐公何(怎么)能及( 比得上 )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的)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相信自己 ),而( 表承接 )复问其( 他的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第二天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指客 ):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如,比得上 )君之( 主谓之间,不译 )美也。明日( 指上文旦日的后一天 ),徐公来,孰(通“熟”,仔细 )视之( 指徐公 ),自以为( 认为 )不如;窥镜而( 表修饰 )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躺着 )而(表修饰 )思之( 代这件事情 ),曰:“吾妻之(主谓之间,不译 )美(以为美 )我者,私( 偏爱 )我也;妾之美我者,畏( 害怕 )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想要)有求于( 对 )我也。” 于是入朝( 朝廷 )见威王,曰:“臣诚( 确实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 的 )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 皆以( 认为 )美于( 比 )徐公。今齐地( 土地 )方( 方圆 )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 近臣 )莫( 没有谁 )不私王,朝廷之(的)臣莫不畏王,四境之(的)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指前面的内容 )观之( 代“王之蔽” ),王之(主谓之间,不译 )蔽(受蒙蔽 )甚矣。”王曰:“善。”乃( 于是 )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当面指责 )寡人之(的)过( 过错 )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讽刺)于(在)市朝(公共场合 ),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 不时 )而( 表修饰 )间( 偶尔 )进;期年( 满一年 )之(助词,不译)后,虽( 即使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听说)之(指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皆朝( 朝见 )于( 到 )齐。 此所谓战胜于( 在 )朝廷。二、课文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三、和课文内容有关的1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正面例子:(1)唐朝的魏征敢于直谏唐太宗,从而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势。(2)春秋曹刿敢于直谏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2我国历史上谏难、纳谏更难的反面事例:(1)商朝大臣比干,力谏商纣王不要虐待人民,被剖心而死;(2)春秋时,吴国大臣伍子胥劝说吴王夫差杀死越王勾践,以免后患,夫差不听,伍子胥被迫自杀。(3)战国时楚国屈原深受楚怀王信任,遭到朝中陷害,怀王疏远,一生遭两次流放,投汨罗江自沉。(4)西周厉王暴虐无道,压迫人民,人民不满,大臣召公劝谏周厉王为政必须注意老百姓意见,周厉王不听劝说,激起民愤,后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3名句积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闻过即改,从谏如流。(贞观政要)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4主题思想: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了国君必须广开言路,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能兴国。5体会人物形象:邹忌:足智多谋、精细聪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深谙君王心理、善于辞令的谋臣。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修明政治、明智果断的贤君。 6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道理:(1)邹忌通过自己家庭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了国君只有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能兴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