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罗隐( 8 3 3 9 0 9 ) 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诗文数量多、质量高,颇具 研究价值,但是却一直受到后世冷落,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近年来,学者们对罗隐 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 j - t 艮大成果,但是学术界很多人认为罗隐的小品文较其诗歌而言, 思想价值更高,更富有战斗性,对罗隐的诗歌关注有限。罗隐近五百首诗歌,比较全面地反 映了罗隐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特征, 也是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罗隐专攻近体,尤擅七律,议论风发,语言浅切,但难免流于粗 疏。唐音癸签评论道:“罗昭谏酣情饱墨,出之几不可了,未少佳篇,奈为浮渲所掩。 然论笔才,自在伪国诸吟流上 。因此,本文将专论罗隐落第后诗歌的思想。从二十七岁至 五十五岁这段期间,罗隐都在为科举求仕奔忙,由于他性格孤傲狂放,诗文锋芒毕露,很不 被统治阶级看好,是导致他十举不第的重要原因。而屡遭黜落,又使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 行了更强烈的批判与抗争。科举成了他的心结,影响着诗人的生命历程,他没有像晚唐末期 一些诗人一样继承温、李以来的艳情诗创作,而是继承了中唐新乐府运动精神又区别于元白 “直录”式的记载,将自身遭遇和残酷的社会背景联系,通过宣泄怀才不遇的愤世之情,以 近体诗为载体来批判现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通读罗诗可以发现:罗隐自二 十七岁首举进士不第至三十六岁八举进士不第后东归故里的十年间,他困居在长安参加科考 八次。这期间罗隐创作了大量落第诗,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人才不得重用的现实,并抒 发自己困居长安屡试不第后的失意羞傀之情。从三十六岁至五十五岁入钱缪幕的二十年间, 罗隐曾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均遭等第罢举,大部分时间到处游走奔竞,以求赐予官职或讨得 生活之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度过了漫长的依托无主的游宦和漂泊生活。罗隐诗中更多 地反映了投献无门的苦闷、漂泊失意之感和羁旅之愁。随着年龄的增长,罗隐的心态也渐渐 成熟,对科举的热情也渐渐消退,心态也趋于达观。这期间罗隐的思想较前十年差异很大, 因此本文以罗隐落第后的心态变化将其诗歌分为前后两期来研究罗隐落第后的诗歌思想。诗 人的视野比较广泛,将诗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诗歌思想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具有 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罗隐,诗歌,落第,思想 s t u d yo nl u oy i n sp o e m so ft h o ug h t a f t e re x a m i n a t i o nf a i l e d a b s t r a c t l u oy i n ( 8 33 - 9 0 9 ) i sa ni m p o r t a n tw r i t e r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 l a r g en u m b e ro fh i sp o e m s ,h i g hq u a l i t y ,i th a sr e s e a r c hv a l u e ,b u t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 h a v eb e e nl e f to u ti nt h ec o l d ,d i dn o ta r o u s ee n o u g h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a c a d e m i c c o m m u n i t y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s c h o l a r sh a v et os t u d ym o r ea n dm o r el u oy i na n d a c h i e v e dg r e a tr e s u l t s ,b u tm a n yp e o p l et h i n kt h a tt h ea c a d e m i cl u oy i nt h a nt h e p o e t r yo f t h ee s s a y s ,t h ei d e a so fh i g h e rv a l u e ,r o m a n i an o tp a ye n o u g ha t t e n t i o nt o t h ep o e t r yi m p l i c i t l u oy i nn e a r l y5 0 0p o e m s ,am o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f l e c t i o no f t h ei d e ao fl u oy i n ,w i l lh e l pu sm o r ea c c u r a t e l y , am o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c r e a t i v ew r i t e r sm i n da n dh i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t i m e s ,b u t a l s os h o u l db eg i v e nm o r ea t t e n t i o n l u oy i n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t ow r i t et h el a s tv e r s e ,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s e v e nw o r d sa tt h er h y m ep o e t r y ,g o o dd i s c u s s i o n s ,l a n g u a g es i m p l e t r u t h ,t h e y a r e i n e v i t a b l yn o ts u f f i c i e n t l y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 t a n g y i ng u iq i a n c o m m e n t e d :“t h er i c hf e e l i n g so fl u oz h a o j i a n ,al o to fg o o da r t i c l e s ,b u tn o t s u f f i c i e n t l y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 o nt h et a l e n t so fm a n yap o e ti sh i g h e rt h a nt h ef i v e d y n a s t i e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b ed e v o t e dt op o e t r ya f t e rl u o y i n st h o u g h t s o fl u o d i f r o mt h e2 7 - y e a r - o l dt o5 5 一y e a r - o l dp e r i o d ,l u oy i ni na r to f f i c i a lf o rt h e i m p e r i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a n dt h eb u s t l e ,b e c a u s eo fh i sa r r o g a n tp e r s o n a l i t yw i l d ,s h a r p i d e o l o g i c a lp o e t r y ,n o tt ob eo p t i m i s t i ca b o u tt h er u l i n gc l a s s ,i st e nt i m e sh ec a nn o t a ni m p o r t a n tr e a s o nf o re x a m i n a t i o n s a n dt h ef a i l u r eo fr e p e a t e de x a m i n a t i o n s ,h e c r i t i c i s ma n dp r o t e s tad a r ks o c i a lr e a l i t i e s e x a m i n a t i o n so fh i sk n o t ,t h ei m p a c to f t h ep o e t sl i f e ,h ed i dn o tl i k et h el a t e t a n gd y n a s t yp o e t ,l i k et h e e n do ft h e s u c c e s s i o no fan u m b e ro ft e m p e r a t u r e ,s i n c ew e n sa n dl e e s p o e m se x p r e s s f e e l i n g s ,b u tt h es u c c e s s i o no f 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i nt h es p i r i to f s p o r t ,b u ta l s om i l l i o n f i o my u a n sa n db a i s “r e c o r d e ds t r a i g h t - t y p er e c o r d s ,a n dc r u e lt ot h e i ro w n e x p e r i e n c eo f t h es o c i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c o n t a c tc a nn o tb er e u s e dt h r o u g ht h ev e n tt h e r a g eo fl o v e ,t h el a s tv e r s ea sac a r r i e rt oc r i t i c a lr e a l i s m ,a n df o r mi t so w l lu n i q u e r e a l i s ms t y l e i 沁a dt h ep o e mc a nb ef o u n d :l u oy i n2 7 一y e a r o l dt h ef i r s tt i m es i n c e c a p i t a lt e s tt o36 - y e a r - - o l df a i l e dt h ee x a m i n a t i o na f t e rt h ef a i l u r eo ft h ee i g h t ht ot h e h o m ee a s to ft h ed e c a d e ,h et r a p p e di nc h a n g a nh o m eat o t a lo fe i g h tt op a r t i c i p a t ei n i m p e r i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 s h ew r o t e sag r e a td e a l l u o d ip o e t r y ,c r i t i c i s mo ft h e d r a w b a c k so ft h ei m p e r i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s y s t e m ,a sw e l la st h er e a l i t yo fh u m a n r e s o u r c e sm a yn o tb er e u s e d ,a n dt oe x p r e s st h e i ro w nh o m ec h a n g a n h a r d s h i pt e s t f a i l e dr e p e a t e d l yf r u s t r a t e df e e l i n ga s h a m e d 3 6 一y e a r - o l df r o mt h e 5 5 一y e a r o l dt o e n t e rq i a nl i u st w od e c a d e so ft h es h o g u n a t e ,l u oy i nt o o kp a r ti nt h et w oi m p e r i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at o t a lf a i l u r e ,r o a mm o s to ft h et i m e ,s og i v e nal i f eo f f i c eo rt h ef e e r e v i e w ,t r a v e l e dm o r et h a nh a l fo fc h i n a ,h en o w h e r et oj o i nt h et o u ra n dw a n d e r i n g l u oy i n sp o e mr e f l e c t sn om o r et oj o i nt h eb o r e d o m ,d r i f t i n gs e n s eo ff r u s t r a t i o n a n dh a r dt oe x p r e s st h eg r i e fj o u m e y w i t ha g e ,l u oy i nm e n t a l i t yh a sg r a d u a l l y m a t u r e ,t h ee n t h u s i a s mo ft h ei m p e r i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s y s t e mh a sg r a d u a l l yf a d e d ,t h e m e n t a l i t yh a st e n d e dt oc a l m l u oy i n t h o u g h tv a r y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o v e rt h ep r e v i o u s d e c a d ed u r i n gt h i sp e r i o d ,a f t e re x a m i n a t i o nf a i l e dc h a n g et h em e n t a l i t yo ft h e p o s tw i l lb ed i v i d e di n t ob e f o r ea n da f t e rt h et w op o e m st os t u d yo nl u oy i n sp o e m s o ft h o u g h ta f t e re x a m i n a t i o nf a i l e d b r o a d e rv i s i o no ft h ep o e tt op e np o e t r yi n t oa l l a s p e c t so fs o c i e t y ,i t si d e o l o g i c a lp o e t r ys h o w sav a r i e t yo ff e a t u r e s ,i so fg r e a t 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d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k e y w o r d s :l u oy i n ,p o e m s ,e x a m i n a t i o nf a i l e d ,t h o u g h t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本文已 经注明引用韵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凼鏊直太堂及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宅趟 e t 期:坦幺= ! 藉导教师签名:鲣 e t 期:趔2 :生:,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 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 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 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基i :芝! 受 指导教师签名: e l 期:2 塑;! :j 、e t期:至全1 21 笸:互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罗隐落第后诗歌思想研究 绪论 罗隐( 8 3 3 - 9 0 9 ) ,字昭谏,祖籍浙江新登县( 今浙江富阳县) ,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 重要的作家。罗隐“诗名于天下”,“少能诗,与族人虬、邺齐称,时人谓之三罗 ,“罗 昭谏为三罗之杰,调高韵响,绝非晚唐琐屑,当与韦端己同日而语。 ,清代李调元雨 村诗话卷下提到“五代自以韩僵、韦庄二家为升堂入室,然执牛耳者,必推罗江东 固。罗 隐在民间名声也很大,可谓“天下皆知罗隐”,五代史补卷一载罗隐久困名场,十分沮丧, 有卖饭媪劝日:“秀才何自迷甚焉? 且天下皆知罗隐,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 不如急取富贵, 则老婆之愿也 。唐末五代民间还流行所谓的“罗隐帽”。罗隐的才学还被一些王公大臣所 推崇。当时有人将罗隐与前辈诗人温庭筠、李商隐合称“三才子”,说他们三人先后受知于 宰相令狐绚。令狐绚之子令狐漓登进士第时,罗隐以诗贺之,“漓父绚日: 吾不喜儿得第, 喜得罗公一篇耳。其取重当世有如此。 。权倾一方的魏博节度使罗绍威酷爱罗隐诗,还 将自己的诗集名为偷江东集( 罗隐诗集原名江东集) ,十国春秋载“先是,隐 适魏,谒邺王罗绍威。将入境,先寓书叙家世,以绍威为从子。幕府吏皆怒日:隐一布衣, 而侄视大王,可乎! 绍威素重士,且日: 隐名震天下,王公大人多为所薄,今惠然肯顾, 得为从子,幸矣。遂拥旆郊迎,执礼甚恭,隐亦不让。比行,赠钱百万,仍以书抵武肃王, 称为季父 o 。吴越王钱缪评罗隐日:“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世应难继此才回。又如“温、 李俱善作骈语,故诗亦绮丽。隐之表、启不减两生,诗独带粗豪气,绝句尤无韵度,酷似宋 宋 薛居正旧五代史罗隐传,中华书局,1 9 7 6 年,第3 2 6 页。 圆 清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 6 6 册1 2 8 页。 清 薛雪一瓢诗话:“罗昭谏为三罗之杰,调高韵响,绝非晚唐琐屑,当与韦端己同日而语”,清 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4 年,第7 1 4 页。 郭绍虞选编、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第1 5 3 2 页。 宋 陶岳五代史补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 0 7 册6 4 7 页。 清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 6 6 册1 2 8 页。 o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 6 6 册1 2 8 页。 吴越备史罗隐传转自雍文华罗隐集校注附录,中华书局,1 9 8 3 年,第3 2 5 页。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不知尔时何以名重至此! ”此评虽然指出了罗隐诗歌的艺术上的缺陷,但可看出罗隐的 名气之大,影响之深。 罗隐的诗歌和散文都卓有成就,虽佚失严重,所幸存诗歌近5 0 0 首,加上谗书五卷、 两同书二卷、杂著3 0 余篇。但是,这样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并未引起文学界的足够重 视。罗隐身后遭遇了干载的冷落,直到鲁迅真正发现了罗隐: “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文放 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都是抗争和激愤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 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 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该评论见解精深,给谗书以极高的评价,道出 了罗隐小品文的战斗性和光芒。在唐末小品文三个代表作家中,鲁迅将罗隐推居首位,并单 独称赞,加之出自大家之口,文学界对罗隐小品文的关注逐渐升温。但是此种趋势却导致了 本不受重视的罗诗倍受冷落,相关研究评述认为罗隐诗思想价值不大,远逊于小品文。如游 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谈到罗隐诗歌时,内容少到百多字,对其小品文的评论 却占用了大量的篇幅 ;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罗隐的小品文作了很多 点评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晚唐讽刺性短文写得最好的当数罗隐( 8 3 3 9 1 0 ) ”,关于罗 诗,除西施一首外其余均未提及。其实,罗隐之谗书都是年轻时用来行卷的,无法 反映他后半生的思想,而诗歌却能反映作家一生的思想轨迹,可谓“篇篇皆有喜怒哀乐心志 去就之语 。清代的李慈铭作过很中肯的评价:“昭谏诗格虽未醇雅,然峭直可喜,晚唐中 之铮铮者;文亦崭然有气骨,如其诗与人也 。 认真解读罗诗,并比照其小品文,我们很容易发现,罗隐诗文俱佳,各具特色,罗隐的 诗歌更是“抗争和激愤之谈 。洪亮吉的北江诗话云:“七律至唐末早,惟罗昭谏最感 慨悲凉沉郁顿挫,实可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 o 。 此语道出了罗隐七言律诗的特征,对其人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罗隐的诗“好谐谑,感遇辄 发” ,较少雕琢,信手拈来,语言直露,甚至犹如白话,难怪称“隐才雄而粗疏” 。唐 清 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罗隐,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第3 8 4 页。 圆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1 年,第5 7 5 页。 卿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3 年,第1 8 8 页。 固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2 5 7 页。 卿 宋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前集卷2 4 ,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1 年,第1 6 3 页。 卿 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录文学卷八,商务印书馆1 9 5 9 年,第6 3 6 页。 回 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6 ,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3 年,第9 9 页。 锄 元 辛文房著孙映奎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卷9 ,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1 年,第8 1 7 页。 凹 宋 陶岳五代史补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 0 7 册6 4 7 页。 2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音癸签说他“罗昭谏酣情饱墨,出之几不可了,未少佳篇,奈为浮渲所掩。然论笔才,自 在伪国诸吟流上”,不仅肯定了罗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指出罗隐诗歌的特色,此评甚当。 袁行霈著中国文学史认为罗隐“其诗多通俗快露,讽谕时世之作,从讽慨中也反映了社 会的昏暗与动乱,因为多讽刺而少温厚,罗诗略嫌粗疏。其绝句在韵度上又稍逊律诗,但讽 刺更为尖锐 圆。乔象钟、陈铁民主编的唐代文学史说:“从艺术上看,他诗才较偏,只 擅近体,古体纤弱不足道。有些近体诗也缺乏锤炼,率意为之,流于滑易,格调意境不高” 。 因此,罗隐诗歌的思想性较之艺术性更具有研究价值。 “晚唐诗有两种:一沿白居易新体乐府的道路,诗中多寓讽刺,流为宋代以议论为诗; 一效温、李绮丽之体,而为香奁一类之作,流为五代之闺情词 。晚唐末期,一些诗 人,诸如韩俚、吴融、唐彦谦等继承了温、李以来的以写爱情题材为主的绮艳诗风,由于科 举和仕途上的缺少出路,他们寄情闺阁,转而从男女情爱方面寻找慰藉,诗歌思想性不强。 生活在同样的晚唐社会,罗隐的诗歌继承了中唐新乐府运动精神,又有别于元白以新乐府的 形式通过直接真实的反映时事,并客观描述具体人物、事件来行“谏官”之责,以补察时政, 达到“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自居易寄唐生) 的目的,是为其政治主张和政治理 想服务的。罗隐较少地以客观的方式来描述现实,虽多即事讽时之作,却不是元白“直录” 式的记载,是将自身遭遇和残酷的社会背景联系,通过宣泄怀才不遇的愤世之情,以近体诗 为载体来批判现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 诗人玉屑评论道:“如罗隐、杜 荀鹤辈,至卑弱,至今不能泯没者,以其自成一家耳” ,认为罗隐诗歌气格卑弱有失偏颇, “以其自成一家耳”是比较公允的。 罗隐“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峻拔” ,他自己也相当自负:“弱冠负文翰,此中听鹿 鸣。使君庭上榻,时辈仰前程 ( 南康道中) ,因此,他非常渴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以实 现“欲将刀笔润王猷,东去先分圣主忧”( 送郑州严员外) 的匡国济时的政治抱负。可是屡 试屡黜,“凡十上不中第 。,除了社会腐败的原因外,罗隐的性格也是导致他不被科举所容 的原因,很多史料都有记载:“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 固, “罗隐在科场,恃才傲物,尤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8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 4 8 2 册5 6 8 页。 圆袁行霈著中国文学史卷2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第3 4 8 页。 四乔象钟、陈铁民主编的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5 年,第5 0 8 页。 固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8 1 年,第2 8 7 页。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8 年,第1 2 2 页。 元 辛文房著孙映奎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卷9 ,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1 年,第8 1 7 页。 。吴越备史罗隐传转自雍文华罗隐集校注附录,中华书局,1 9 8 3 年,第3 2 5 页。 哪 宋 薛居正旧五代史- 罗隐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7 6 年,第3 2 6 页。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公卿所恶,故六举( 罗隐参加科考实十次) 不第国,“多不称意,穷愁感慨之间,言或讥 讽怒张,以故为时所黜”圆。十国春秋罗隐传记载了据说罗隐曾藐视权臣韦贻范,后遭 到谗毁之事:“隐以文章多气力,而性傲睨。常值韦贻范于舟次,素昧生平,隐直呼舟子日: “是何朝官,我脚尖夹笔,可敌得数辈! ”贻范惭恨,卒以此沮之” 。唐诗记事卷六九 载:“昭宗欲以甲科取罗隐,有大臣反对,奏日:隐虽有才,然多轻易,明皇圣德,犹横 遭讥,将相臣僚岂能免乎凌轹? 并举出讥谤之词华清宫为据,其事遂寝”。 可见,罗隐恃才傲物、偏好讥谤的性格,是不被当权者所容的,也是导致他“十上不中第 的重要原因。但是,屡次落第的打击,让罗隐更加尖锐、有力地批判社会的腐败黑暗, “隐 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诗文 凡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 回。“诗可以怨 ,罗隐将他自身遭遇发愤于诗以抒 哀怨,揭露科举制度的不合理和知识分子命运难以改变的现实; “不平则鸣”,罗隐在落第 后的诗歌是对不平的晚唐社会发出沉重的感叹及凄切的哀鸣。痴痴追求忠成幻灭,落第的打 击对诗人思想的影响最大,他大部分的诗歌创作都基于此,可以说,功名前程的断送,成就 了罗隐的文学事业,如果没有落第之痛,就没有罗隐的百首佳篇传承于世。本文拟从罗隐落 第后诗歌创作来分析他的思想,文章或多粗疏浅薄之处,尚祈方家批评指正。 国 宋 陶岳五代史补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 0 7 册6 4 7 页。 。 宋 撰人不详, 宣和书谱卷1 1 ,景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 1 3 册第2 6 2 页。 清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 6 6 册1 2 8 页。 固 宋 计有功撰唐诗纪事卷6 9 ,中华书局,1 9 6 5 年,第1 0 3 3 页。 4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罗隐生平论略 第一节罗隐生活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 唐宝厉初( 8 2 5 ) 开始,到唐王朝结束的八十年间,文学史家称为“晚唐”。这时期,以 宣宗大中末、懿宗咸通初( 8 5 9 8 6 0 ) 为界,又分为前期和后期两段,晚唐后期较之前期,素 有“小太宗 之称的宣宗驾崩,从此本已苟延残喘的唐王朝走向了彻底的瓦解崩溃;创造了 唐代文学最后繁荣局面的杜牧、李商隐等相继谢世,从此,唐代文坛再也没有出现领导潮流 的大家。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由盛世走向衰败。晚唐后期,朋党之争声 势减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愈演愈烈,社会危机已成不可收拾之势。司马光在资治通鉴 中曾描绘过晚唐这段历史:“于斯之时,阍寺专权,胁君于内,弗能远也;藩镇阻兵,陵慢于 外,弗能制也;士卒杀逐主帅,拒命自立,弗能诘也;军旅岁兴,赋敛日急,骨血纵横于原 野,杼轴穷竭于里阊 圆。赋税苛酷,灾害频仍,战乱连连,民不聊生,农民铤而走险,武装 反抗不断。大中十三年( 8 5 9 年) 十二月,懿宗即位仅数月,浙东就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 义;咸通九年( 8 6 8 年) ,又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庞勋起义,虽然最后起义失败,但却拉开了唐 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乾符元年( 8 7 4 ) ,王仙芝起义;翌年,( 8 7 5 ) 爆发了王郢海上起义, 以及黄巢大起义。黄巢大起义声势浩大,历时十年,虽然最终失败,但却根本上动摇了李唐 王朝的统治基础。 社会政治危机总爆发的局面下,李唐王朝再不能调节危机的政治。自懿宗至哀帝, 皇帝多为荒淫昏聩之辈,内受制于宦官,外受制于强藩,完全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沦为任 人摆布的傀儡。如懿宗( 8 6 0 - 8 7 3 ) 极度奢侈荒淫,“好音乐宴游,殿前供奉 乐工常近五百人,每月宴设不减十余,水陆皆备,昕乐观优,不知厌倦,赐与动及干缗。曲 江、昆明、灞沪、南宫、北苑、昭应、成阳,所欲游幸即行,不待供置,有司常具音乐、饮 。 元 辛文房著孙映奎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卷9 ,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1 年,第8 1 7 页。 圆 宋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卷2 4 4 ,中华书局,1 9 6 5 年,第7 8 8 0 7 8 8 1 页。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食、幄帘,诸王立马以备陪从。每行幸,内外诸司扈从者十余万人,所费不可胜纪”囝。又“奉 佛太过,怠于政事”、“数幸诸寺,施与无度” 。他宠爱的同昌公主薨,懿宗“杀翰林医官韩 宗劭等二十余人,悉收捕其亲族三百余人系京兆狱 。对于一些直谏之臣,他“既不用其策, 不舍其过,或鞭挞市朝,囚禁园苑,深埋沟壑者,不知其数,乞食道路者,不记其名” 。任 用误国的奸相路岩和韦保衡,政治日益下滑。结果懿宗在位十四年,荒纵失德,臣下晏安宠 禄,内盗迭兴,南诏再乱,农民纷纷起义,唐室大坏。这期间,懿宗曾因黄巢大起义及藩镇、 宦官争利两次仓皇逃离京城。 僖宗( 8 7 4 8 8 7 ) 是个十二岁的昏童,朝政由宦官把持,统治更加黑暗。自僖宗以来, 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卅i 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起 义不断。昭宗即位后也处在宦官和藩镇的内外夹攻中。光化三年( 9 0 0 ) ,昭宗被宦官囚禁并 劫往风翔。后虽籍朱温之力铲除了宦官,最终又被朱温杀害,另立1 3 岁的昭宣帝。天祜四年 ( 9 0 7 ) ,朱温废宣昭帝自称帝,国号“梁”,唐朝结束。“唐末后半个世纪的时代特征表现为 唐王朝彻底灭亡的过程,整个时代完全是一种末世的衰乱氛围” 。 ( 二) 文坛概况 在这样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中,“晚唐文人虽然希翼有所作为但又无能为力的矛盾心 理,使他们沉溺于个人的小天地,抒发悲观、绝望的末世情怀。此时诗歌思想的主要倾向是 追求淡薄情思与隐士境界,追求清丽、绮艳的诗风,文学创作相对衰落” 。但是,此时也涌 现出了一些现实主义文学家,如皮日休、罗隐、陆龟蒙、杜荀鹤、黄滔等,他们深受儒家积 极入世思想的影响,置身于昏暗动乱的年代,流转于社会的底层,对黑暗社会和民生疾苦有 深切的感触。他们的作品大多直面现实,指陈时病,关心民瘼,大胆抗争。在诗歌创作方面, 受到元、白讽谕精神的影响,创作出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在散文创作方面, 继承了韩、柳以来的古文传统,又结合时代特征有所创新,创作出了许多形式自由灵活、短 小精悍,思想性极强的小品文。这些文章主张“剥非、“补失 和指陈时病,具有强烈的现 实主义特色和抗争精神,“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o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 5 0 ,中华书局,1 9 5 6 年,第8 1 1 7 页。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 5 0 ,中华书局,1 9 5 6 年,第8 0 9 7 8 0 9 8 页。 唧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 5 2 ,中华书局,1 9 5 6 年,第8 1 5 9 8 1 6 0 页。 鲫 唐 刘允章宣谏书,全唐文卷8 0 4 ,中华书局,1 9 8 3 年,第8 4 4 9 页。 卿邹春秀罗隐论稿,安徽师范大学2 0 0 4 年,第2 页。 四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 0 0 3 年,第2 4 8 页。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1 年,第5 7 5 页。 6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科举背景 由于唐王朝政治腐败,礼治大坏,科举制度也随之越来越混乱腐败,“进士科当唐之晚 节,尤为浮薄,世所共患”。人才的取舍由宦官、权臣所把持,徇私舞弊现象严重,据唐 语林记载:“崔瑶知贡举,以贵要自恃,不畏外议。榜出,率皆权豪子第 圆,这种腐败现 象必然导致士人仕途的艰难:“自大中、咸通之后,每岁试礼部者千余人。其间有名声,如: 何植、李玫、皇甫松、李孺犀、梁望、毛浮、具麻、来鹤、贾随,以文章称:温庭药、郑涣、 何涓、周铃、宋耘、沈驾、周系,以词翰显:贾岛、平曾、李淘、刘得仁、喻坦之、张乔、剧 燕、许琳、陈觉,以律诗传:张维、皇甫川、郭邵、刘庭辉,以古风著。虽然,皆不中科。 由于公道益衰,当时盛行行卷、干谒之风,举子们到处请托奔竞,巴结逢迎,投靠达官权贵, 以博得青睐,士风败坏,科场极其黑暗。然而,在唐末,一般的士子若要实现人生价值,只 有科举一条出路,因此应试举子也越来越多,加之未第士子的日益积压,使得科场竞争愈加 激烈和残酷。 第二节罗隐人生阶段的分期 罗隐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七岁以前为其人生的第一阶段,罗隐交游读书, 生活较为平静。从二十六岁进京赴举到五十五岁东归钱缪的三十年间,罗隐为科举求仕四处 奔忙,是罗隐人生的第二阶段,即中间阶段。五十五岁后在钱缪幕任职直到终老是第三个阶 段。本文主要研究罗隐人生的中间阶段,此阶段又可以咸通九年( 8 6 8 ) 罗隐八举进士不第而 归江东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以下简称为前期、后期) 。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已卵( 8 5 9 ) ,罗隐 首举进士不第,至咸通九年罗隐归江东十年间,参加科举考试是罗隐最神圣的使命,是他最 大的奋斗目标,他怀着这样的心态困居在长安十年,八次参加科考。这期间罗隐也曾到外地 游走,但主要活动是在京师。咸通九年,罗隐第八次落第后凄惶东归,我们将此阶段称为前 期,罗隐此时的诗歌主要批判科举弊端以及人才不得重用的现实,并抒发了自己困居长安屡 试不第后的失意羞愧之情。 咸通九年后,罗隐暂时放弃了科举一第,渴望做官的愿望和经济生活所迫,罗隐到处游 元 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2 9 选举二,中华书局,1 9 8 6 年,第2 7 6 页。 。 宋 王谠唐语林卷3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8 年,第7 9 页。 圆 唐 康骈剧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 9 5 8 年,第6 1 页。 7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走奔竞,以求依托,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此期间罗隐仅两次入京师参加进士考试,可见他 对科举的热情也渐渐消退。罗隐度过了漫长的依托无主的游宦和漂泊生活,诗歌中更多地反 映了投献无门的苦闷、漂泊失意之感和羁旅之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罗隐的心态也渐渐 成熟,表现了一种达观的态度,我们把这一阶段视为第二阶段的后期。 8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罗隐前期落第之后诗歌思想研究 罗隐人生第二阶段的前期,可以说是在科考中度过的,十年来罗隐困居长安,八次赴考 均遭黜落,“十年恸哭于秦庭,八举摧风于宋野 ( 投湖南王大夫启) ,寒饿相接,处境之难 不可名状,但是始终不能仙桂折枝,他认识到科举制度已经遭到破坏、失去公正,一次又一 次的碰壁促使他写下了许多批判科举弊端,抒发落第失意、感伤不遇之情的落第诗,这些都 是诗人用血泪和生命为人才受到排挤、压抑而呐喊,与黑暗的科举制度相抗争! 第一节批判科举弊端以及人才不得重用的现实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8 5 8 ) 秋,抱着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雄心壮志,2 6 岁的罗隐踏上了科 举求仕之路,但是事与愿违的是: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已卯( 8 5 9 ) ,罗隐首举进士不第,此后 罗隐一第落落、极其不顺。 由于普通的庶族士子首举进士中第的很少,一般都辗转科场多年,所以前几次的落第并 没有对罗隐造成太大伤害,但是数年的追求终归破灭,会在人的心理形成很大的思想压力。 威通三年( 8 6 2 ) 罗隐已年届而立,正月的省试中他第四次名落孙山,在投所思这 首诗中罗隐忧苦地写道: 憔悴长安何所为? 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诗人之“旅魂 开始怀疑自己偃蹇的穷困命运。他乡的山水“满川碧嶂”, 正如自己的 科举之路阻力重重,不能遇到像伯乐一样赏识自己的人给以知遇,本希望郢匠一斧,雕琢成 才,结果却秦医错过,不可救药。壮志难酬,有家难归,数年辛苦只落得凄惶憔悴,可见不 公允的科举考试对有才之士的摧残之深。五代诗话卷五载: 裴筠婚萧楚公女,言定未几,便擢进士第。罗隐以一绝刺之,诗曰:“细看月轮真有 9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意,已知青桂近嫦娥”。 一些人因与权臣间的裙带关系可轻易猎取功名,而真正的有识之士却因为没有权卿援引 遭到埋没,一般的寒士想凭自己的真本事、堂堂正正地金榜题名谈何容易,科举制度已遭到 破坏,何有公道可言! 因此罗隐尖锐地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苦: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滞长安。 风从昨夜吹银汉,泪拟何门落玉盘。 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锦鳞颓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西京崇德里居 这首诗是作者滞留在长安的住所时所作,落第的噩耗对于滞留异乡、贫病相交的诗人无 疑是雪上加霜。然而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有明确的认识,是因为“进乏梯媒”,无论自己再怎么 努力,“却被闲人把钓竿”,揭示了科举制度是权豪们在背后操控的腐败现实。再如江边有 寄: 江边旧业半凋残,每轸归心即万端。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听村笛酒楼寒。 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 同病同忧更何事? 为君提笔画渔竿。 为了实现理想,自幼饱读诗书的罗隐抛弃家乡旧业迸京赴举,蹭蹬多年一无所获,穷愁 潦倒的艰难处境勾起了游子的乡愁,为了月桂折枝,应举前的农渔生活已荒残,不禁让他感 慨万端。然而,“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 ”若是生在圣代,像罗隐这样的大才一 定会受到重用,而如今通往仕途之路是多么艰辛啊,这是对朝廷不能唯才是举、任人为贤的 强烈讽刺,即使学富五车,一般的贫儒想要通过正当途径步入仕途是何等之难! 再来看这首 书怀: 钓船抛却异乡来,拟向何门用不才。 日晚独登楼上望,马蹄车辙满尘埃。 此诗言简而意深,首句与长安秋夜中“遥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意近,第二 句与曲江春感中“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意近,诗人抛弃了家乡旧业西入 京师,本想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找到用武之地,岂料当权者根本不能选贤任能,回首多年奔忙 国 清 王士祯编五代诗话卷五,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8 9 年,第2 1 9 页。 1 0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历程,罗隐己感到疲惫不堪了。 即使这样,为何罗隐依旧会重返科场? 首先,唐代科举制的确立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世族独揽政权的格局,为出身庶族的中下 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供了入仕参政的机会。科举应试是参政的先声,是通向仕途的第一道 必经门槛,读书应举、入仕做官顺理成章地成为知识阶层的必由之路。其次,由于深受儒家 思想影响,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就是步入仕途,而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使读书做官 的观念进一步强化。晚唐社会虽然黑暗,但罗隐像其他大部分知识分子一样都没忘记匡时济 世之志、致君尧舜之责。他怀着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假诗文以求进, 力图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仕途。入仕不仅仅关乎士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考取功名,方可施展 才华、腰金佩玉、光耀门楣。这种意识早已根深蒂固,令万千士子执迷不悔、至死不渝。另 外,参加科举考试已成为晚唐社会的一种潮流,进士们除了可以位极人臣、登显据要外,还能 参与一系列宴集游赏活动,如曲江游宴、杏园探花、雁塔题名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 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这些风光和显耀对读书人尤其是庶族出身的子弟具有极大 的诱惑力,所以就不难理解“五湖归后耻交亲( 东归) 的失意羞愧了。罗隐历经科举沧 桑,深识个中滋味,但面对仕途之诱惑终究不能自主,期待着金榜题名的偶然。 多年的失败让罗隐心理蒙上了阴影,落第似乎形成了心理定势,让信心慢慢减退: 此去蓬壶两日程,当时消息甚分明。 桃须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 岛外音书应有意,眼前尘土渐无情。 莫教更似西山鼠,啮教愁肠恨一生。 出试后投所知 此诗真切地表达了罗隐出试后忐忑不安,矛盾复杂的心情,诗人用东方朔、洪崖神仙事比喻 士子取第须达官权要奖引方可,而像罗隐这样的贫儒,加之屡试不第的经历,对自己落第的 事实早有预感。 在诗人所有揭露科举制度弊端的诗作中,最具批判性、最尖锐的莫过于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能源控股集团所属辽能股份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关IQC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涂装电泳知识培训心得
- 2025华晋焦煤井下操作技能人员招聘100人(山西)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上半年安徽交控集团所属交控资源公司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安全培训菏泽课件
- 安全培训英文翻译课件
- 涂料色卡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涂料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露天矿山寒冬安全培训
- 学生意外事故证明范文2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答案
- 个人三轮电动车转让合同
- 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医疗护理员五级理论知识考核试题
- 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词语(1-6年级)
- 08SG520-3 钢吊车梁(H型钢 工作级别A1~A5)
- CJJ166-2011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 2024年4月自考08368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试题
- 幼儿园拍照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