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课件.ppt_第1页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课件.ppt_第2页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课件.ppt_第3页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课件.ppt_第4页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陈学东杨铁成艾志斌王冰二四年十二月,1设备维修模式与策略的变迁,三个阶段第一代维修模式事后维修(BMBreakdownMaintenance)(上世纪50年代前)坏了才修,不坏不修(故障后果轻微,且有备件的设备适用),第二代维修模式仅考虑时间的预防维修(PMPreventiveMaintenance)(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TBMTimeBasedMaintenance)不管坏与不坏,修了再说苏联:计划维修(PPMPlanningPreventiveMaintenance)按计划大、中、小修(我国过去也采用)美国:预防维修(PM)事后维修(BM)预防维修(PM)改善维修(CMCorrectiveMaintenance)维修预防(MPMaintenancePreventive)定期检修(减少非计划停车损失成本较高过度维修与维修不足)(适用于确定寿命周期或故障率显著增加的工作时间段),第三代维修模式(上世纪60年代出现,上世纪80年代至今天广泛使用)基于可靠性的维修(RCM)状态维修(CBMConditionBasedMaintenance)全员生产维修(TPM)(日本)全面计划质量维修(TPQM)适应性维修(AM)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ACM)风险维修(RBM)费用有效性维修(CEMCostEffectiveMaintenance)商业关键性维修(CCACommercialCriticalityMaintenance),可靠性分析理念,安全与经济性的统一计算机技术应用该修必修需要时随时修能不修就不修,检测法:振动检测油液分析红外检测声发射或超声波检测,图2RCM理论中的故障模型,同一个设备可能有不同的故障模型,RCM起源与改进国外1978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StanleyNowlan与HowardHeap)“民用航空飞机维修大纲”MSG3美国海军“海军航空兵RCM过程指导手册”(NAVAIR00-25-403)英国海军“面向RCM的海军工程标准”(NES45)1980年美国与欧洲的民用工业广泛应用RCM(核电站、火力发电厂)1996年美国自动化工程协会“RCM过程评审准则”(SAEJA1011)国内1979年民航与空军引进了RCM1992年GJB“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订要求与方法”近年来电力系统(北仑港、外高桥、大亚湾)、工程机械,RCM的社会基础1970年“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1974年“健康安全法”安全的工作环境(社会承受能力脆弱)一系列标准规范严重的失效事故,管理人员受到严惩所有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法规我国更侧重于经济效益,缺乏西方对RCM的社会需求,但近年有所变化,维修与资产完整性管理,基于风险的资产管理(RBAM),2RCM定义,RCM(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一种维修的理念,一种维修的策略,一种维修的模式依据可靠性状况应用逻辑判断方法确定维修大纲达到优化维修的目的,图3,图4RCM流程图,图5故障后果及维修工作分析流程图(第一步),图6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分析流程(第二步),3RCM故障与后果分类及处理原则,故障设备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状态功能故障明显功能故障潜在故障隐蔽功能故障故障后果:安全性和环境后果:人员伤亡与环境污染隐蔽性故障后果:暂无直接影响,导致严重的多重故障后果使用性后果:影响生产(产量、质量、销售服务与运行费用)非使用性后果:只影响直接经济费用,不影响安全处理原则:功能丧失与安全性环境性后果必须预防维修,否则改变设计或流程隐蔽性故障对操作人员不是显显而易见的预防维修为主事后维修(非使用性后果)使用性与非使用性根据效果费用决定状态维修预防维修改进设计,4RCM基本问题,JohnMoubray在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专著提出,已被广泛采用七个逻辑步骤功能:现行的使用环境下,设备的功能及其性能指标是什么?故障模式:什么情况下设备无法实现其功能?故障原因:引起各故障的原因是什么?故障影响:各故障发生时会现现什么情况?故障结果:什么情况下各故障至关重要?预防性措施:做什么工作才能预防各故障?被动维修对策:找不到适当的工作怎么办?,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2019/12/15,18,可编辑,5RCM信息基础,设备的工作原理、原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性能指标、任务剖面及工作环境;关键零部件及其失效模式;故障发生过程及后果;设计可靠性数据及现场使用数据;已有的维修记录,包括维修任务的执行情况、故障发生频率、检测方法、维修效果及费用等。,6RCM的三个分析阶段,失效分析阶段分别在设备、子系统、部件和零件级的水平上进行失效分析,表1故障模式的层次表,表2故障现象分析及维修方法,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阶段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相应的原因、结果、发生频率和严重性;,评估阶段应用逻辑过程对每一失效模式的维修要求进行评估,RCM逻辑判断通过一组标准的评价问题组成两个级别级别1(有4个问题)?操作者能否检出故障?故障是否导致不安全事故?单独的隐蔽故障率或隐蔽故障与其它故障相加是否导致不安全?故障对运行性能有无不利影响,级别2(有22个问题)区分后果,采取不同的维修策略产生五种类型,影响安全明显型影响运行的经济型不影响运行的经济型有隐蔽的安全问题非安全/经济型,7RCM主要研究内容,设备功能研究FMEA分析利用功能框图和完成任务的要求来发现设计中潜在的薄弱环节,分析寿命及任务剖面内的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及危害性,即对运动安全、任务完成、维修和保障的影响;RCM逻辑分析研究a通过失效模式分析,确定给定设备的关键元件;b对每个关键元件进行RCM逻辑判断,选择优化的维修方法,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设计或改进;c确定维修任务、设备和周期,建立维修分析所需数据,过错成RCM判断;d利用可获得的实际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数据,对维修过程进行优化。,8RCM技术关键,数据的获取失效模式、机理、原因分析(力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机理和人为因素)鉴定重要项目(故障对设备性能有严重后果的项目)和隐蔽项目(不易发现因而会成为隐患的项目)RCM逻辑分析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9RCM注意的几个问题,状态维修中,注意P-F间隔时间排除隐蔽功能故障至关重要若不改变设计,RCM只能保持固有可靠性,不能提供设备可靠性若不改变设计,RCM只能降低故障频率,不能改变故障后果RCM计划要根据后果不断修订,逐步改善不要轻易节省过程,不要轻易类比。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至关重要适合我国国情,10RCM前景,对设备故障模式、机理等能有较好的了解;改善安全性和环境完整性;有利于提高运行性能和维修成本效益;延长物项的使用寿命;增进了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部门之间的协作精神;可以最低费用保证最大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减少了维修条款(项目);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了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