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感染的防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冯四洲,Allo-HSCT后面临的主要问题,GVHD感染CMV(巨细胞)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发病高峰,真菌感染,致病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着色真菌、足分支菌、孢子丝菌等。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属、隐球菌、曲菌(呼吸道外界)、毛霉菌、放线菌、奴卡菌属等。,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低倍镜),烟曲霉(SDA),黄曲霉(顶囊球形,小梗双层),移植后早期真菌感染特点,移植后1月内为早期峰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抗菌素的应用,粘膜的损伤,二线防御机能尚失,粒细胞缺乏,静脉插管,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其次为曲霉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期真菌感染的原因,持续存在的cGVHD(慢性移植物抗性组变)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调理功能降低网状内皮细胞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亚群缺乏,造血植入后宿主防御功能缺陷,造血植入后宿主防御功能缺陷,造血植入后宿主防御功能缺陷,移植后期真菌感染特点,发生时间:移植后2-3月及以后病原菌曲霉菌为主,念珠菌及其它霉菌危险因素:GVHD,皮质激素强烈预处理,移植前曲霉菌病CMV感染,移植物去T细胞脐带血移植,供受者HLA不匹配,近年真菌感染的变化趋势,早期真菌感染减少氟康唑预防,造血生长因子,allo-PBSCT非清髓性预处理移植后期侵袭性真菌感染增加替代供体增加,周血移植增加,免疫抑制剂更强后期峰延迟,Seattle异基因移植与自体移植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发生率(CID2002,34:909-916),非曲菌感染的变化趋势CID2002,34:909-916,Seattle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曲霉菌感染种类(1993-1998)CID2002,34:909-916,异基因移植曲霉菌感染危险因素,移植物排斥PBSCT早期低,晚期高GVHD预防方案包含皮质激素去除T细胞移植曾感染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脐带血移植(造血机制恢复慢),异基因移植曲霉菌感染危险因素,高龄住非层流病房使用非过滤水系统无关供者移植或HLA不匹配移植严重GVHD,采用皮质激素治疗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缺乏,移植前侵袭性真菌感染对HSCT的影响BiologyofBloodandMarrowTransplantation2004;10:494-503,Seattle资料(1992-2001年)2319例移植患者;无IA史2274例45例移植前有IA史者13例移植后发生IA生存率:IA+/IA-56%/77%(p=0.0001)100天TRM(死亡率):IA+/IA-3821(p=0.0001)HSCT前抗真菌治疗1月46VS639例发生IAp=0.001TBI/非TBI或非清髓TRM1631VS214,移植前有无侵袭性曲霉菌病者移植后侵袭性曲霉菌发生率比较BBMT2004;10:494,移植前侵袭性曲霉菌病对患者生存的影响BBMT2004;10:494,移植前侵袭性曲霉菌病对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率的影响BBMT2004;10:494,移植前抗真菌治疗时间对移植后侵袭性曲菌发生率的影响BBMT2004;10:494,具IA史者移植预处理方案对IA发生率的影响,Allo-BM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累积发生率(BMT1997;19:801),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与GVHD严重程度相关性(BMT1997;19:801),cGVHD严重性对晚期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BMT1997;19:801),aGVHD的严重性与深部曲霉菌感染发生率的关系Blood2002;100:4358,皮质激素的应用剂量与发生深部曲霉菌感染的关系Blood2002;100:4358,HSCT患者曲霉菌,接合菌,镰刀霉菌,分支霉菌感染后1年生存率CID2002,34:909,移植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生存率与发生时间的关系(Blood2002;100;4358),曲霉菌病死亡率ClinInfectDis2001;32:358,曲霉菌不同感染部位死亡率ClinInfectDis2001;32:358,治疗,患病可能性,0,体温(C),培养,+,组织,+,-7,0,7,14,21,28,35,42,49,56,63,-14,0.1,1,10,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病时间,粒细胞,经验用药,可能患病,预防用药,未患病,针对治疗,已患病,先发治疗,高度可疑,治疗策略,CourtesyofBenDePauw,MD,EORTC.,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基本预防,静脉插管,尿道插管的避免防止医护人员传播致病菌无菌饮食内源性致病菌的清除禁止鲜花与新鲜水果进入患者房间无菌层流病房静脉插管的护理,异基因BMT后氟康唑预防(n=134)与安慰剂组(n=131),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氟康唑与安慰剂对真菌感染预防作用(用至移植后30天)CurrOpinInfectDis2001;14:423,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氟康唑与安慰剂对真菌感染预防作用(用至移植后75天),异基因移植后伊曲康唑与氟康唑随机预防真菌感染(Blood2004;103:1527),30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Flu400mg/dPO或ivItra溶液2.5mg/kgtid/d或200mg/div用至移植后180d或GVHD停止治疗4周,异基因移植后伊曲康唑与氟康唑随机预防真菌感染(Blood2004;103:1527),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Blood2004;103:1527),多中心随机研究比较移植后氟康唑与伊曲康唑预防真菌感染的作用AnnInterMed2003;138:705,140例异基因移植患者随机分组Itra200mgivBid2,200mgivqd或口服液200mgBidFlu400mgiv或POqd研究终点至移植后100天,随机研究比较移植后氟康唑与伊曲康唑预防真菌感染的作用AnnInterMed2003;138:705,比较所有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难点,临床和X现表现大多缺少特征性严重基础疾病或治疗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掩盖疾病特点继发性真菌病常呈双重感染或复合菌感染普通痰标本很难确定致病菌,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表现,起病初25-33患者无症状早期症状:干咳、发热(用皮质激素者常无发热)、轻度胸痛胸膜摩擦音、咯血、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弥漫病变者)胸片表现多样、病程早期可无变化特征性改变: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病变伴空洞结节状影伴或不伴空洞,下叶弥漫性炎症影高分辨CT检查对早期诊断重要肺结节样病变围以密度变淡的晕圈(halosign),此由水肿或出血围绕缺血区形成肺结节样变边缘部分新月状透亮区,由组织梗死后收缩所致,HalosignD0-5,Air-crescentsignD10-20,Air-spaceconsolidationD5-10,侵袭性曲霉菌肺病CT影像改变Caillotetal.JClinOncol2001;19:253-9,Neutropenia,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曲霉菌感染,治疗后,侵袭性肺曲霉病的CT表现光晕征(晕轮告示),异基因移植后晚期曲霉菌肺炎,念珠菌病的CT表现治疗前后对比,肝脏CT,曲霉菌抗原检测在侵袭性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051015202530天,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滴度,0.5?,1.0,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难点,可选择药物少,不良反应相对多严重基础疾病,相当多病人为终末期感染继发性真菌病很难肯定原来细菌性感染是否控制和能否停用抗生素基础疾病常常不能停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真菌病合理抗真菌治疗疗程尚难确定,念珠菌血症的死亡率,确诊后48h内治疗,48h以后治疗,InternationalJournalofAntimicrobialAgents2000;15:83-90.,患者存活率%,确诊后治疗,经验性早期治疗,念珠菌血症经验性早期治疗临床效果,XIIISHAMCongress,March1994,Australia,抗真菌药物选择,多烯类两性霉素B(普通与脂质体)吡咯类药物咪唑类三唑类棘白菌素类,白念热带念近平滑念克柔念平滑念新生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巴西副球孢子菌卡氏肺孢子虫烟曲霉毛霉根霉镰刀霉,各种药物的抗真菌谱比较,真菌AMBFCZITZVCZPCZRCZCFMFAF,几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活性比较,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活性比较,三种最常用抗真菌药性能比较,两性霉素B,抗菌谱广几乎对所有的真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适合于各种侵袭性真菌感染(土曲霉菌,葡萄牙念珠菌例外)疗效与剂量相关肾毒性及其它输注反应,脂型两性霉素B,二性霉素B脂质体(L-AMB)二性霉素B胶状分散体(ABCD)二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ABLD),脂质体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组成的复合体,双层磷脂结构包裹两性霉素B杀菌机制与两性霉素B相同毒副反应较两性霉素B小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当疗效与剂量相关,脂型两性霉素B的药代参数CID2002;35:896,氟胞嘧啶,作用机制:干扰真菌细胞核酸的合成抗菌谱: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光滑念珠菌及少数曲菌与两性霉素B联合有协同作用蛋白结合率低,可进入脑脊液不良反应较多(肝、血液、神经)单用本品极易引起耐药性,两种吡咯类的特点比较,伏立康唑,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14甾醇去甲基酶,因而影响麦角固醇的合成适应:侵袭性曲霉菌病与念珠菌病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良反应发生率15%(口服),30%(静滴)不良反应:可逆性视觉障碍,棘白菌素类,抗真菌作用:对白念珠菌(包括Flu-R)、热带、克柔、球拟酵母作用强对曲菌属、卡氏肺孢子虫具抑菌作用,实验感染中亦有效对隐球菌属、镰刀菌、毛孢子菌、接合菌纲无效作用机制为真菌细胞壁成分1,3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使葡聚糖耗竭,不能合成细胞壁与其他抗真菌药无交叉耐药,卡泊芬净,适应证:侵袭性曲菌病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剂量:第一日70mg,此后每日50mg,静滴1h,疗程1个月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00mg。不良反应:发生率1%者有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肝酶增高,贫血,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皮疹,搔痒等实验检查可有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尿、蛋白尿、低血钙、低血钾等,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药物FDA批准,确诊治疗:根据病原菌用药,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比较两性霉素B及两性霉素B胶状分散体治疗曲霉菌疗效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2;35:35966,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比较胶状分散体AmB(6mg/kg)与AmB(1-1.5mg/Kg)治疗174例侵袭性曲霉菌疗效CID2002;35:359,脂型AmB(6mg/kg)与AmB(1-1.5mg/Kg)肾毒性比较CID2002;35:359,AmB分散体(6mg/kg)与AmB(1-1.5mg/Kg)毒性比较CID2002;35:359,随机研究比较脂质体AmB与AmB脂质复合物CID2000;31:115563,输注不良反应CID2000;31:115563,不同剂型肾毒性CID2000;31:115563,不同剂型疗效CID2000;31:115563,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AmB与脂型AmB作为一线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CID2002;35:8915,不同AmB治疗真菌感染疗效CID2003;37:41525,随机比较研究脂质体AmB与氟立康唑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NEJM2002;346,225,AmB应用累积剂量与急性肾衰的关系CID2001;32:68693,557,281,276,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5,9,曲霉感染,2%,3%,114,132,需要经验治疗比例,41%,48%,18,23,死亡,6%,8%,Harrassouetal.AntimicrobAgChemother.44.20001887,伊曲康唑两性霉素预防治疗研究,98例血液病患者锋克松治疗安全性观察,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患者特征,男53例,女45例,中位年龄29(766)岁。用药剂量102590mg,用药6(1-39)天,98例中短期内中止治疗5例,有5例患者只用药一次3例因病情恶化,第二天死亡1例病情恶化,自动要求出院终止治疗。1例换药,98例患者中考虑药物ADR停药13例,6例肾功能损害3例顽固性低钾1例周身皮疹1例腹胀,恶心,呕吐1例肝功能损害1例药物热,98例患者ADR分析,低血钾(14例未监测)52.38%:轻度(3.0-3.5mmol/l)21例。(25%)中度(2.5-3.0mmol/l)19例。(22.62%)顽固性低钾(2-3.0mmol/l时间较长)4例(4.76%),其它副作用,肾损害(8例未测)6例。(6.67%)肝损害(8例未测)10例。(11.1%)药物热4例(4.08%)恶心,呕吐5例(5.10%)皮疹3例(3.06%),应用锋克松时应注意补钾,关于低血钾:应用锋克松同时常规性补钾(静脉或口服),补钾量1-4g/d。44例低血钾病例中,40例临床表现较轻,加大补钾剂量后,短期内可以纠正。血钾降低出现的时间为3-6天。,应用锋克松时应注意补钾,病例总结中发现:两例患者在治疗开始的前几天内,血钾水平较高(大于4mmol/l),虽持续常规补钾(1.5g/d),7日后再测血钾时,已分别降到2.77和2.55,后经补钾6g/d,3-4天后恢复正常。,应用锋克松时应注意补钾,顽固性低血钾患者,我院补钾量(8-12gd),适当补充镁离子血钾水平在停止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锋克松与肾功能损害,关于肾功能损伤:6例肾功能损伤的病例中,2例与联合用药相关。1例联合用药环孢菌素A、去甲万古霉素;1例联合用药依替米星均加重了发生肾功能损伤的机率和程度。另有2例治疗前有血尿现象,接受治疗后肾功能损伤加重,锋克松用量超过1g脏器功能,本研究中只有3例总剂量达到1g以上:病例一用药20天,总剂量1.34g,无肝肾功损害。病例二用药39天,总剂量1.1g,有转氨酶升高(合用氟胞嘧啶),无肾功损害)。对锋克松大剂量应用时的安全性评价,还需作进一步观察。,锋克松用量超过1g脏器功能,1例累计治疗剂量2.59G,用药第29天CRE129umol/L,停药处理。7天后恢复正常。,锋克松与肝功能损害,肝功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经保肝治疗或停药后可恢复。其中1例7岁患者在6个月中,先后接受5个疗程的治疗(合计103天),累计剂量为2.99G,怀疑肝实质损害,停药后好转。,锋克松与其它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较轻,如腹胀,恶心,呕吐等经用止吐药可减轻症状。皮疹反应经用地塞米松后症状可逐渐消除。输液反应发生率较低,有6例在输注过程中发生发热,头痛等症状,暂时停止滴注,用解热镇痛药后,症状消失,可继续滴注。,锋克松应用体会,两性霉素B脂质体(锋克松)在本实验中显示出:质量稳定可靠。ADR较少、较轻而且比较容易纠正。在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行业安全培训课件
- 民法婚姻法课件
- 北京滴滴专车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具体成果
- 民族风动漫课件
- 民族观与宗教观
- 民族舞网课课件
- 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 民族理论第三章课件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企业布局
- 2025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解读
- 《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规范》(T-CNSS 013-2021)
- 2024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标志规范》
- 人事工作目标及规划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2024年3dmax模型制作与精修培训课件
- 咨询类合同合同范例
- Vue3系统入门与项目实战
-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作业指导书
-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1.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