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理论、经验与治理.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理论、经验与治理.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理论、经验与治理.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理论、经验与治理.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理论、经验与治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金融学专业论文)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理论、经验与治理.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捅矍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不时受到货币危机的困扰。特别是发生在 新兴市场中的货币危机,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很大的破坏,造 成经济增长停滞,或负增长;国际储备急剧减少;本币大幅贬值: 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倒闭。货币危机的不断爆发引起了经济学家和 政策制订者的极大关注,而1 9 9 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刺激了这 方面的研究,使得货币危机理论成为国际经济学中最受关注的地热 点之一。货币危机理论是一个浩大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将主要 集中于以下问题。 在新兴市场中的公司通常面临资本和信用约束,尤其当货币危机 发生时,外部资本流入突然逆转,问题会更加严重。那么,本国的货 币政策能抵消这种外部信用的紧缩吗? 一种观点从成熟经济体的标 准信用渠道理论推断,认为应该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而另一种观点 认为,应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坚守固定汇率。究竟哪种方法更优, 则需要理解货币政策影响资本流入逆转的机制和后果。 本文通过引入c a b a l l e r o 和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2 0 0 4 年发展起来的 “信用渠道和保险动机模型”来分析货币危机中货币政策抵补外部 资本紧缩的机制,从而回答上述问题,并对新兴市场国家采取正确 的货币政策防范货币危机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总结治理货币危机的 经验。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结了货币危机的理论文献,并对其进行评述。第一节 回顾了货币危机理论,其理论主要有:国际收支危机模型、金融危 机的多重均衡模型、金融危机的道德风险模型、银行挤兑和流动性 危机模型以及羊群行为理论。第二节评述货币危机理论发展的内在 逻辑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使用c a b a l l e r o 和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2 0 0 4 年提出的“信用 渠道和保险动机模型”解释了在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中,货币政策抵 补外部资本紧缩的机制。模型的分析开始于从c a b a l l e r o 和 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2 0 0 2 年的观察:新兴市场的信用约束同时存在于公 司层面和国家层面。一个公司可用的抵押物是有限的,因此受限于 国内和国外借贷。另外,国家作为整体,其国际抵押物是有限的, 因此,国内公司从国外借款时有限的。当危机发生时,中央银行可 以选择注入一定量货币( 无摩擦的)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温和的危机中,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提高借款者的资产净值;而 在严重的危机中,扩张的货币政策不能提高借款者的资产净值,因 而不能使其摆脱危机。 第3 节,模型从保险激励( 即谨慎投资,缩小投资规模) 的角 度,分析了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对公司在危机前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其思路是:为了满足在期0 决定的最大化总消费( 预期的) ,需要什 么水平的汇率0 ( 期1 ) 。得出在群 0 ( 1 ) 上式是货币市场均衡的对数表达形式,。为国内货币供给,。是 利率水平。国内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资产中的国内货款和国内储备 构成,其对数形式分别以d 和r 表示: m = d 十r ( 2 ) 假设国内货币利率和价格水平满足国际套利的条件,价格水平 满足购买力平价条件: p = p + + 5( 3 ) 其中p 为国外价格水平的对数,假定它的值保持不变,s 为以 国内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的对数,即汇率的对数。国内利率 和国外利率之问满足无抛补的利率平价条件: i = i + ; ( 4 ) 其中i + 为国外货币的利率,;表示预期和实际汇率的变化率。假 定不存在不确定性且汇率固定,s :j ( 固定) ,s = o ,i :f + 。假设政 府的赤字融资要求国内贷款以一个稳定的速度增睦,且i 8 、矽保持 不变。将( 2 ) 、( 3 ) 、( 4 ) 式代入( 1 ) 式可得, r + d p 一j = 一a ( i 8 ) ( 5 )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国外价格及利率水平固定的情况下,d 以“ 的速度增长会使r 以相同的速度下降。显然,该国将最终会耗尽其 外汇储备,其固定汇率也会终解体。 假设投机者购买了政府的国际储备,政府由此不得不放弃固定 汇率制度而让汇率自由浮动。为了找到固定汇率解体的时间,我们 必须引进影子汇率的思想,即投机过后外汇储备耗尽时货币市场达 到均衡的汇率。投机后外汇市场满足以下条件, d j = 一口( i )( 6 ) j = 口z + d ( 7 ) 假定投机的规模为a r ,在投机攻击的过程中它的值为负值。根 据等式( 7 ) ,在投机过后汇率会以的速度上升,因此利率平价就会 使国内货币的利率上升。在一个可预见的投机攻击过程中,国内货 币的利率会上升以弥补预期的货币贬值。因此在攻击发生时货币市 场上会出现两种情况:( 1 ) 高能货币的供给会下降,下降的幅度等 于攻击的大小;( 2 ) 国内货币的需求会因为利率由于贬值的预期上 升而下降。在攻击发生时,货币市场的余额要求货币供给量的下降 正好与货币需求的下降相匹配。因此, a r = - 伐g 。由于国内贷款遵 从d 。= d o + 。,国际储备符合r 。= r 0 一u 。,在攻击发生的时刻t ,储备 将降为零,那么攻击发生时条件变为- a r = r 。一p t = 仪址,整理可 得攻击的时问为, t :r o - g a f 8 1 式( 8 ) 表明,初始储备的数量越大,信贷扩张的规模越大,固定 汇率体系崩溃所需的时间越长。 1 2 金融危机的多重均衡模型 这类模型认为,对应着同样的实际经济基础具有多个均衡的金 融资产价格,当某些负面的消息使外国投资者情绪或预期发生变化 时( 如贬值的预期增加) ,投资者抛售其持有的金融资产可以导致金 融资产的市场价格由一个无危机的均衡跳跃到一个存在危机的均衡 上去。这类模型的基本特点就是危机的发生不是由实际经济基础的 变化引的,危机的发生具有自我实施性( s e l f - f u l f i i i i n g ) 。由于投 资者无法根据实际经济的变化来预计货币攻击的发生,而投资者整 体的情绪和预期又具有易变性,因此危机的发生很难预测。 1 9 9 2 1 9 9 3 年的欧洲货币危机与以前发生的货币危机不同,这 些欧洲国家的信贷并没有快速扩张,而且在危机发生两年后,这些 国家货币的币值又恢复到了危机发生前的水平。这表明货币危机在 基本实际经济状况健康的情况下也能发生。基于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o b s t f e l d ( 1 9 9 4 ,1 9 9 6 ) 等人提出了货币危机的第二代模型。 在标准的第一代模型中,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行为都是线性的。 前者表现为一个固定速度增长的信贷政策,后者则表现为一个固定 的货币需求函数。这两种线性行为和投枧产生的可预见获利机会一 起,决定了一个可预见的投机攻击时刻。第二代模型的一个特性就 是引入了政府或私人行为的非线性,具体而言就是研究了政府政策 对私人行为变化的反应,或政府在汇率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之间进 行权衡时所发生的情况。一些最近的模型表明,即使政府政策和固 定汇率目标一致时,一些视市场状况而定的政策也会引发投机性的 货币攻击,还有模型表明市场预期的变化也能改变政府的目标权衡 并导致自我实施性的危机。新模型还承认经济体系可以长期处于一 个无投机攻击的均衡上,此时虽然投机者观察到了获利的机会,但 。没有去寻求这个获利机会。在此情况下,任何能协调投机者预期或 行为的事情都可突然引发一场货币危机。 这类模型强调了政府行为的非线性所产生的多重均衡,这种非 线性可表现为多神情况。o b s t f e l d ( 1 9 9 4 ) 给出了两种这类情况:一 是私人投资者对汇率的预期恶化了政府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权衡; 另外一个例子是,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加了政府债务偿还的负担。在 前一种情况下,私人部门的贬值预期提高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和产生 了工资上涨的要求,而政府为了避免由此造成失业率上升而不得不 让向这些要求尉服而让其货币贬值。在后一利”隋况下,更高的利息 增加了政府的未偿还债务,引起了政府将会求助于通货膨胀政策的 担心。在以上两种情况下,私人部门的预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实施 性。当然,危机的发生与否与外汇市场的结构有关,如果投机商的 规模较小且合作程度不够,则央行仍有能力捍卫固定汇率。如果货 币市场中存在着一个大交易商攻击固定汇率,那么整个经济体系就 会遭受到攻击。不过,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没有说明投机者行动的 协调机制是怎样形成的。 1 3 金融危机的道德风险模型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资本借款市场上可能存在着道德风险。 但是,如果政府向金融市场中借贷交易一方或双方免费提供了还款 保险,那么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道德风险也可以存在,因为免费保 险的存在减轻了投资者风险承担的水平,由此诱发投资者投资于大 于社会最优水平的风险项目。道德风险会引起银行和外汇市场的双 重危机。 k r u g m a n ( 1 9 9 8 ) 认为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保险可能是一些国家, 特别是亚洲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他认为在金融中介具有免费 保险且又监管不严的情况下,金融中介机构具有很强的扩张倾向而 很少考虑投资项目的贷款风险。在国内机构无法从国际资本市场融 资的情况下,国内投资需求过度只会造成国内利率的上升,而不至 于引发投资过度。但如果资本项目放开,国内的金融中介机构可以 在世界资本市场上自由融资,那么由政府保险引发的道德风险就可 能导致经济的过度投资。c o r s e t t i 等( 1 9 9 8 ) 也认为道德风险是亚 洲金融危机发生国家出现过度投资、对外过度借款和大量经常项目 赤字的原因。只要能从将来政府的拯救行动中得到弥补,外国投资 者就会向国内的因过度投资导致的资金缺口提供资金。因此,在由 道德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危机发生前不一定要存在着的高额的 财政赤字。国外贷款人拒绝再为其国内机构债务提供资金的可能性 就可能迫使政府介入,为其国内部门的未偿外债提供担保。由此可 能使政府不得不求助于铸币收益,预期的通货j 彭h - k 就司能引发危机。 m d o o l e y ( 1 9 9 7 ) 在一个更广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了,新兴市场化 国家的政府为其国内机构提供免费保险是如何引发外资的涌入和迅 速流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d o o l e y 的模型也是建立在政府政策的 不一致性上,不过政策冲突源自于信贷受到约束的政府为自我保险 而持有外汇储备,与政府为其居民的金融债务提供保险的愿望,后 者使投资者产生了获得政府储备的激励。在政府提供了免费暗含保 险( i m p l i c i ti n s u r a n c e ) 的情况下,国内机构的行为将会使其投资 项目的预期回报率高于市场回报率,从而使国内机构获得了额外的 收益。而国内机构之间发行外国债务的竞争会使它们与国外投资者 分享一部份额外的收益,这将具体表现为国内机构发行外债的市场 期望收益率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 在政府因免费保险而产生的或 有债务小于其外汇储备的这段时间内) 会有所提高。这种收益差诱使 外国私人资本的流入,只要国外投资者还可获取高于市场的收益率, 就不存在攻击政府储备资产的激励。投资者会持有国内机构发行的 高收益债券,并允许政府增加国际储备。当免费保险给政府带来的 或有债务刚好等于政府的储备资产时,投资者会行使保险期权。在 投机攻击后的均衡点上,政府的净国际储备又回到了零。国际储备 的损失可能会使政府放弃其管理汇率的承诺。 d o o l e y 还认为,新兴市场化国家吸引国际私人资本流入进而引 发投机性货币攻击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政府必须拥有正的净 国际储备,以保证投机攻击中拥有可供支出的净储备资产;第二, 政府用这些净储备为国内居民的债务提供隐蔽或公开的保险合同的 承诺必须值得信赖;第三,私人投资者能够参与因政府免费保险而 产生损失的交易。 首先,那些拥有相当多外债存量的中等收入国家之所以没有受 到攻击,是由于它们没有足够的资产存量以支持一个可信的保险承 诺。1 9 8 9 年之后,国际利率水平的下降一方面导致国际资本流向发 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使许多负债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资本利得,从 而产生了其向国内企业提供免费保险的基金。另外,新兴市场化国 家在转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国际援助、财政改革、债务重组和私有 化等都成功地增加了政府的保险基金。 其次,大多数的新兴市场化国家都对固定汇率体制的稳定具有 很强的信用承诺。这就意味着政府更有可能选择为其或有债务承担 义务,而不是利用通货膨胀或违约的办法减少或有债务的价值。如 果市场预期政府会选择通货膨胀或直接违约等方法的话,那么就不 会发生资本流入和货币危机了。 最后,在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体系中,政府的免费保险很 难被国内外投资者所利用。东亚和墨西哥等一些新兴市场化国家的 金融自由化改革使国外投资者能自由买卖国内的金融资产,并使现 有管制架构的有效性下降。 1 4 银行挤兑和流动性危机模型 r a d e l e t 和s a c h s ( 1 9 9 8 ) 认为,东南亚国家的实际经济还不足以 导致其金融市场的崩溃,危机的发生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具有内在 的不稳定性。为了说明这种危机与实际经济无关,他们强调了流动 性困难( i i i i q u i d i t y ) 和无偿还能力( i n s o l v e n t ) 之间的区别。所谓 无偿还能力是指企业的净值( 即企业的未来收入) 不足以偿还其未来 的债务;而流动性困难是指企业缺少现金来履行其偿债义务,虽然 从长远来看企业具有偿还债务的净值。如果借款人有偿还债务的能 力,但缺乏相应的流动性资产而且无法从金融市场上筹集新资金来 偿还到期债务,那么它就会发生流动性危机。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 市场不能或不愿向处于流动性困难的企业提供新贷款。 假设每个债权人的规模太小而不能独自提供处于流动性困难中 的债务人所需的全部借款。如果债权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提供这样的 贷款,债务人就能摆脱困境,但如果只有一个债权人愿意提供贷款 而其它人都不借款,那么流动性危机就会发生。在这样的市场均衡 中,没有一介人愿意向处于流动性困难中的企业借款,原因是每个 贷款人都会理性地预期到没有其他贷款人愿意提供这样的贷款。这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设某个债务人欠很多债务人的 债务总额为d ,这项债务要求债务人在笫一期归还本息od ,在第二 期归还( 1 + r ) ( 卜o ) d 。另假设债务人拥有一项回报为q 但只能在第 二个时期才能收回的投资项目,o ( 1 h ) 大于债务偿还金额的现值0 d + ( 1 + r ) ( 卜e ) d ( 1 + r ) = d 。很显然,由于其投资项目所产生的现 金流和债务偿还的现金流在期限上不匹配,因此在第一个时期末, 债务人将会由于缺少偿还债务的现金流od 而面临流动性困难。如 果此时因为债务人违约而引发其它债权人同时要求偿还债务,那么 债务人的投资项目就可能因为缺乏资金而被迫放弃,项目的残值 q d 。 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个具有偿还能力但陷于流动性困难的债务 人会在第一个时期新借入l 的贷款,用它偿还第一个时期的应付债 务0d 并在第二个时期偿还( 卜0 ) d + l 。因此,在l = ed 的情况下, 第二个时期应偿还的总债务为( 1 + r ) 0d + ( 1 + r ) ( 卜0 ) d = ( 1 + r ) d ,根 据假设这个值小于q 。然而如假设每个贷款人所能提供的贷款入 0 。产出决定于期1 的冲击程度。在期2 ,产出的最大值为爿t ,但 是如果公司被冲击那么产出只有a k ( n f 。 这意味着公司将借入尽可能多的资金进行再投资。如果公司在期l 遭 遇财务约束,那么危机发生,所以0 三2 等1+ f ( 3 ) 那么完好的公司有足够的能力从国外借入资金满足所有受冲击 的公司的融资需求。这种情况叫做“水平区间”,因为资金的供给( 来 , 自完好的公司处) 在边际上是具有弹性的。另一种情况, 当扣 j 1 等,而w k 2 那就是说,完好的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源满足受冲击的公司的需 求。这种情况叫做“垂直区间”,因为资金的供给在边际上缺乏弹性。 2 2 水平区间( 温和的危机) :标准的信用渠道 完好的公司有包括国内贷款、货币、以及国际抵押物构成的资产 组合。套利的无差异条件要求国际利率f 同时也是国内贷款利率。汇 率也能通过这个无差异条件决定。由于持有货币的收益必须等于 l + 彳,且给定e ,= 1 ,国内利率为0 ,根据利率平价条件则期1 的汇率 为: 已= l + ( 4 ) 这等于说假定汇率对货币注入无反应。总的再投资决定于所有受 冲击的公司的总资源: o h k :w 一十a k + m :_ w - f + a k + m 2 w ,0 h 图1 代表b 的均衡决定。纵轴是e l 价格,而横轴显示国内再投资。 对于矗:l + f ,完好的公司对受冲击的公司提供国际流动性是由弹性 的。然而在w ”点,完好的公司使用完国际流动性,供给曲线变得垂 直。在国内金融市场的另一面,只要汇率小子等于,受冲击的公司 需求所有能获得的国际流动性。然而他们通过持有货币和国内抵押物 在国内借款中是受约束的。对国际流动性的需求在某点向下转,有效 需求是m 一+ a k 。图一代表了两种情况:水平均衡( a ) 和垂直均衡( b ) o l 圈二 ( b ) w ”贷款 这个图显示了垂直区间里当国际流动性短缺的时候,e 如何高于 + 。j 。注意邑从未超过,受冲击公司的再投资的边际产出。然而,需 求有很大的变化,当日从。? 变动到。这种情况下, :m_+-akei 1 + 彳 ( 7 ) 2 7 一 + 7 l l , w 可以看到货币注入在垂直区间和水平区间有很大的区别。从( 6 ) , 我们注意到期1 注入货币没有作用。这是由于经济存在国际流动性的 短缺,并且再配置国内流动性没有实际影响。像前面一样,受冲击公 司的净值是, w n + a k + m 。 已t 那就是说,信用渠道仍然是活跃的,并且净价值决定了期1 的再 投资量。但是现在汇率对货币注入是过度反应的。从方程( 7 ) 可以 看到货币注入被汇率的贬值完全抵消。此时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2 4 讨论:新兴市场的信用渠道 图2 中的( a ) ,( b ) 归纳了水平和垂直视角的区别。在它们向下 倾斜的部分,需求等于坐。 在水平情况下,受冲击公司的国内净价值的增长( 由于扩张的货 币政策引起) ,使e i 不受影响。在垂直区间,同样的增长对均衡投资 没有作用,只提高铀 心7 l 贷款 圈 贷款 在水平区间中,近似于发达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的情况,w ”充足且 国内流动性与国外流动性没有区别。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经 济在温和的紧缩。与之相反,垂直区间看起来对发展中经济面临的严 重危机有更好的描述。 对这里的分析要强调一点:可能有其他的机制使得注入货币不是 在水平区间上的扩张( 比如,债务可能美元化) 。但是在垂直区间里, 毫无疑义:注入货币是被汇率的贬值完全抵消的。 3 货币政策与保险不足的关系 目前为止所有的分析都是期1 ,b 状况下,且w “已经被给定。但 是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对期0 的决定有什么冲击呢? 通过分析可以看 到:预期中央银行在垂直危机的期1 紧缩货币,实际上造成私人部门 改变在期0 的决定,从而在期1 产生一个更小的w “。通过支撑期1 的汇率,中央银行会造成私人部门在期0 过度借债,并且对危机保险 不足。相反的,扩张的货币政策给私人部门更多对危机保险的激励并 减少在期0 的借债。 3 1 私人部门在期0 的决定和才 在期0 ,私人部门决定从外国投资者处借入多少和实际投资多少。 借款合同规定公司在期2 的还款为厂”,取决于期l 的状况w g 6 ,西。 由于从贷款来的资金在期0 的投资中使用,并且由于外国投资者是风 险中性的,期0 的预算约束为: “幻百赢丽k 1 吲) 广+ 在g 状况下的期l ,所有公司都赢利, a k + 一f g ) 七巡 在b 状况下一半的公司受冲击,他们的赢利为, ( ( a k + 厂m + 喾) , e ll 十? l 而另一半完好的公司盈利为, a k 十( w 一,8 ) _ 1 了+ m l + 7 组合这些表达式构建以下公司在期0 的问题。私人层面( p r i v ) : 一v s 卜坝肌吖g + 蚧扣佃曾,箐川+ 秒 s f if g ,f bs w c ( 。) i 赢k 1 一万) 厂。+ 万,勺 这里厂g :w ,户 w 。只要在期。投资七于国内比投资到国际市场更 有利,并且只要保留部分资源以吸收期1 的生产冲击比使用所有的资 源在期0 投资更有利,那么从私人部门计划可以明显的看出,e ? 是唯 一的影响期0 决定的均衡价格。以下作更仔细的说明: 由于f = w ,我们需要考虑增加,6 和减少女之间的平衡。在期0 建 设一个边际上更大的工厂增加( 预期的) 期2 利润, ( 1 叫4 + 万三( 彳+ 以参 ( 9 ) 建这个更大的i e 厂需要公司在期0 筹集额外的c ( 七) i 危机的概率 为石,所以为了在期。获得额外的。,( 七) ,厂6 必须提高,丛塑生垒坠鱼 公司提高厂6 的成本是:只有更少的资源吸收期i 的冲击。预期 利润的下降归因于只有更少的资源, 万t 蒜,华 上式可以被简化为: + 8 7 ( ) c ( 女) ( 1 + ) ( 1 0 ) 式( 9 ) 和( 1 0 ) 方程化了k 的晟优诜择。并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 建一个更大工厂的收益是随尊递减的;( 2 ) 投资的边际成本是随簟 递增的。由于这两个原因,女对e ? 也是递减的。 1 在期1 的投资融资决定是建造一个( 真实的) “p e s o ”资产的工 厂,而成本是在b 状况下只有更少的“d o l l a r ”资产。这是因为,从 投资k 带来的产出只能被用作国内抵押物,因此它的价值受汇率的影 响。另一方面,建这个工厂,这个公司不得不提高,o ,意味着在b 状况下国际流动性减少。直觉告诉我们,印起作用的理由是:它改变 了投资融资的期限。一个贬值更多的e ? 给公司更小的动机增加, 更大的动机增加,6 。这就是随e ? 减少的原因。 3 2 消费最大化的簟 我们现在问:为了满足在期0 决定的最大化总消费( 预期的) , 需要什么水平的汇率曾。以下将得出在 的情况下,私人部门一般 过度借款并过度投资的结论。 首先考虑期0 的决定,( 七,s ,厂6 ) ,最大化的总消费。实现这个过 程,简单的从p r i v 中替代e ? 。如果我们把市场出清条件从:( 7 ) 中的 e ? 带入私人层面( p r i v ) ,就会得到: 总体( a g g ) : 唑,。羽叫( a k + w - 卢m ( 警+ 竿) s g ,6 w c 7 ( t ) 志 ;,“+ ( ,一”) ,8 l k 和厂6 之问的平衡与在p r i v 中有所不同。扩大工厂规模的收益是, ( i - z ) 爿+ 万晏( 4 + 口) 对e ? ,这个收益是严格低于私人部门的估计。在成本方面,借入 更多债务的成本是, c 弛) ( 1 + ) 对e ? ,成本严格高于私人部门的估计。 小结:如果e ? ,那么私人部门在期0 的决定包含了过度借债 和过度投资。 一 直觉告诉我们,造成在期0 过度投资的原因是私人部门低估了b 状况下的国际流动性。在总水平上,从期t 到期2 ,资源在b 状况下 总是产生一个的收益。另一方面,公司会看到在期1 没有资源的成 本正比于岔。z :3 授e b ,私人部门的投资决定不会造成预期期2 总 消费的最大化。 3 3 预期到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对于消费最大化的产出,私人部门总是偏向过度借债和过度投 资。因此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去评价影响汇率的政策。特别的,私 人部门的投资倾向被中央银行试图稳定才的政策所加重。更一般的, 由于中央银行能通过m 的选择来影响e ? ,即能通过货币政策减少过度 借债的问题。 结论:如果危机在期1 发生,而私人部门预期货币供应增加,那 么女将在期0 减少并且期2 的预期消费会增加。换句话说:预期中央 银行:i 生垂直区间的期1 紧缩货币,实际上引起私人部门改变期0 的决 定,因此在期1 会有一个更小的w ,”通过支持期1 的货币,中央银行 引起私人部门在其0 过度借债,并且对危机保险不足。相反,扩张货 2 7 币给私人部门对危机保险的动机并减少期0 的借债。 4 债务的美元化 大多数新兴市场的外部债务不是以发行国的货币来计价的。如果 债务是由一个国家自己的货币来计价时,那么外部债务与总产出的匹 配将是有效的。因此,如果发展中国家可以或能够在外国借入他们本 国的货币,他们能从外国投资者处有效的获得本国货币贬值的保险。 “原罪”的文献中,如h a u s m a n n ( 2 0 0 1 ) 1 ,强调在市场供给面上的困 难,而c a b a l l e r o 和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 2 0 0 3 ) 刻画了需求面的问题, 特别是在缺乏临时可获得的外部债务时。在当前的分析中,把外部债 务美元化简单的理解为:可临时获得的债务更少,以至于户更高并 且更接近于厂s 。 新兴市场信用渠道的文献已经表明,对国内负债的美元化会扩大 紧缩效应。在c a b a l l e r o 和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的模型中,汇率的贬值 确实也会减少国内资产相对于负债的价值。但c a b a l l e r o 和 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的模型与先前理论的区别是:美元化也许在温和的危 机( 水平危机) 中有资产负债表效应,但是在严重的危机( 垂直危机) 中却没有。然而对先前一节讨论的保险因素来说,美元化并不是无害 的,它将导致私人部门的保险不足与过度投资。 : 4 1 在严重危机中的美元化 为了讨论国内债务的美元化,引入一个国内消费者集合,他们在 期0 借款给公司。假设公司到了期1 危机状态下,有一些美元债务。 受冲击的公司的投资被给定为: o k :w ”+ a k + m - e l b ( 1 1 ) e l 从( 1 1 ) 得出:贬值减少国内资产如和m 的美元价值,而不改变美 元债务q 6 4 的价值。另外由于货币的扩张造成汇率贬值,它可能恶化 资产负债状况。但是,像在第2 节里讨论的,这个分析不考虑在严重 。一 一一 1 h a u s l l a d 。ru p a n i z z aa n des t ejn “w h yd oc o u n t r i e sf 1 0 a tt il ew a yt h e yf l o a t ? ”j o u r n a l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e c o n o m i r sd e c e m b e r 2 0 0 1 2 8 危机下的总国际流动性短缺。因此在总的水平上,受冲击的公司的投 资仍然是: o k :2 w ”( 1 2 ) 将( 1 2 ) 代入( 1 1 ) ,得到一个新的表达式,汇率是m 的函数: ,6 :o k + m h w ”+ 6 “ e 代表有美元化债务的均衡汇率。这个汇率的表达式需要与当国内 债务美元化以p e s o 来表示时作对比,6 ,: 钟,p :a k + m - b p 从这两个表达式,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美元化条件下,货币扩张对汇 率的影响: o e 段m ) 。南 8 纵m ) ( 1 3 ) ( 1 3 ) 的第一个含义是:扩张的货币政策总是使汇率贬值。中央银行 如果考虑公司的资产负债头寸( 如在( 1 1 ) 中) 将紧缩货币并坚守汇 率。但是由于在垂直危机中,起重要作用的约束是( 1 2 ) ,中央银行 选择了错误的政策。 ( 1 3 ) 的第二个含义是:在严重的危机中,相对于非美元化经济中的 汇率,美元化的经济中舶汇率将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更小。这是一种基 于害怕浮动的市场,这是对一个给定的货币政策的均衡考虑的结果, 并不是对中央银行何时采取美元化政策的额外考虑。准确的结论是: 汇率贬值在美元化的经济中更为矛盾,因此更容易产生国内信用紧 缩,造成投资需求减少到与有限的国际流动性相符的程度。 4 2 美元化使事前保险不足 从前面部分保险不足的结果得到:如果中央银行在期1 考虑到保 护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可能会在垂直区间选择支持汇率。但是坚挺 的汇率曹造成公司低估危机的严重一h - ,导致融资j r 6 更高。根据这个 道理,中央银行支持汇率的负面效果是:外部债务将持续增多。在一 个有多种货币表示债务的模型中,这种效果将引起过多的债务的美元 化。1 c a b a l l e r o 和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的理论挑战了标准的观点( 美元化 是危机恶化的关键因素) ,认为美元化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并且是 通过对私人部门保险不足的负面激励来产生作用的。 5 政策约束和政策的选择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中央银行面临支持汇率的压力。对国内债务 美元化是其中的一种情况( 在这里,无论是市场决定或中央银行决定 并不重要) 。通货膨胀的可信性问题是另一个。这里从讨论通货膨胀 的可信性开始,然后转到可选择的政策工具。在严重危机与温和危机 中失败的货币政策的成本是不同的。对后者来说,正如在标准的 m u n d e l l f l e m i n g 模型中,成本是中央银行失去反周期的工具来烫平 波动。另一方面,对于前者来说,成本主要是一个“保险”因素,即 中央银行失去一个相对便宜的工具来引导私人部门采取足够的提前 措施去抵御危机。在标准的框架中,对货币政策失败的自然反应是寻 找另外的反周期政策工具( 比如,财政政策) 。在垂直危机的环境中, 自然的反应是去寻找另外可用选的保险机制。在这节的第二部分将讨 论这个可选性。 5 1 有限的通货膨胀可信性 有限的通胀可信性在模型中有两个效果。第一,一个带有长期高 通胀历史的中央银行不能承担在危机中汇率贬值所造成的通胀后果。 这是现在对新兴市场的中央银行“害怕浮动”的普遍解释。2 然而, 根据上面我们已经提出的理由,在垂直危机中收缩货币的预期将加深 1 c a b a l l e r e ,r ja n da 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e x c e s s i v ed e l l a rd e b t :u n d e r i n s u r a n c ea n d d o m e s t i cf i n a n c i a iu n d e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j o u r n a lo f f i n a n c e a p r il ,5 8 ( 2 ) ,p p 8 6 7 8 9 3 ,2 0 0 3 1 c a v o ,g a ,a n dc ,m r e in h a r t g c o n o m jc s ,2 0 0 3 3 0 私人部门保险不足的问题,因而恶化危机。 第二个由有限的通胀可信性引起的问题是:在危机中,一个中央 银行扩张货币的政策对真实的资产负债可能只有有限的作用。那就是 说在危机中,中央银行通过增加真实货币余额会有更好的结果。然而 一个有限的通胀可信性的央行将创造通货膨胀,同时对真实货币余额 只有有限的作用,进而对持有国际流动性的期望回报只有有限作用。 为了清楚理解,注意直到现在,这里假设有长期的通货膨胀( 价格水 平) 可信性,以至于不管在期l 采取的货币政策,e ,保持为1 。但是假 设不管什么时候货币在危机中贬值,它都将最后转化为e ,。 具体来说,假设:岛是一个鲁的递增函数,有e :( 1 ) = 1 。在一个垂 直区间里,一个受冲击的公司卖出m 单位的货币和a k 单位的国内抵 押物来为生产筹集资金。完好的公司以这些抵押为基础借出w ”。对 于一个完好的公司,货币价值为比国内抵押物a k 少的1 e 2 。因此定义 借出国际流动性的回报是: 一:丝! 1 2 丝一1 完好的公司用国际抵押物购买货币的回报是旦一1 。由于这个回报必 乞 须等于借出国内抵押物n k 的回报,根据利率评价条件: 旦一1 = 巳 当e 2 :1 ,我们先前显示了期0 的投资k 是一个q 的递减函数。模型显 示在期1 坚守汇率会加重私人部门在期0 过度投资。相同的,通过扩 张货币允许岛贬值,会减少过度投资的问题。 当e 2 是固定为1 时,一个与4 1 部分成立的相似的认为是:k 是一个旦 , 8 2 的递减函数。但是由于, 旦:m ( e 2 + a k e , 对政策目的来说重要的表达式是包含真实货币余额( 如m e ,) 一个扩张的货币政策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会提高真实货币余额, 丝 g 因此,一个只有有限通胀信用的央行将不得不采取额外的机制( 而且 成本可能会非常高) 去使私人部门对危机采取足够的保险措施。 5 2 激励保险的替代选择 不能提高真实余额产生所造成的问题是:一( 1 + 中) ( 社会私人 扩展) 保持高水平。因此持有国际流动性( 直到期1 ) 的收益被低估, 并且私人保险决定被扭曲j 就像在第4 部分讨论的,这些考虑对垂直 的环境是独特的,因为保险的问题只在总国际流动性约束存在时出 现。 这里有两个明显的事前政策能解决保险不足问题:对在正常时期 ( 期o ) 中的资本流入征税、在期0 要求持有最低国际流动性。下面 用事前税收与的关系用模型说明。 在总体( a g g ) 中的第一个规则条件是: c ( 后“) ( 1 ) = ( 1 - 万) 4 + 疗妻( 一+ 口) 反之对于私人部门层面p r i v e ,条件设定为( 9 ) 等予( 1 0 ) ,即用1 + f 代替e l 。 校准私人部门和消费最大化动机( 期o ) 是选择一个税收转移 政策的问题。假设中央银行对每单位的七征收r 单位的税收;这个税 收作为一个整体再归还与公司。那么对于私人部门第一个规则条件变 成: c 例l 确半_ ( 1 卅加圭( m 叁一 选择r 来校准私人部门与央行的动机产生各个水平的均衡i 。d则最有 税收解为: r ( 0 ) = 掣1 等+ c ( t “。) ( 1 + ) 】 一( 1 + 矗) 1 1 - i , 税收随a 一( 1 + 以) 增加。在中央银行不能执行反周期的货币政策的 经济体中,a - ( 1 十t ) 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因此需要依赖于资本控 制来纠正保险不足的问题。注意同样的问题能够由临时性的流动性需 求引起。这种征税方法给私人部门选择有效投资k 的动机,因此产生 有效的w 一厂6 。另一个方法是:中央银行直接命令每个公司对危机保 有一定的国际流动性,实现有效的w 一厂6 。 实际上,税收会造成很大的扭曲:税收自身的成本,执行成本, 逃税等。然而最重要的是,在严重危机环境中,失去货币政策的成本 不是不能管理总需求或国内信用紧缩的程度。而是使私人部门在期0 保险不足。由于这个原因,被迫实行资本管制的成本可以被看成是失 去货币政策的成本。 6 模型的主要结论 该理论认为在温和的危机中,国内约束和国际约束并不重要。分 析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标准信用渠道机制的框架。而许多最近关于危机 中货币政策的讨论明显假设这是相同的情景。在强调信用渠道机制的 文献中,增加借款者的净价值是对负面冲击最好的反应。c a b a l l e r o 和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加强了这类文献的结论:谈论 升或降利率是否是最优的货币政策存在模糊不清。其结果依赖于负债 的美元化程度和中央银行执行通胀的可信性的程度。 当信用约束存在于国家层面时,使用货币政策来增加借款人的资 产净值是失败的。理由是:货币政策只能规范国内机构向国内借款者 的借贷。因此当边际上的借款者是外国投资者时,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因为它不能改变国家的国际抵押物。 虽然在危机中扩张货币对产出只有j r i j , 的作用,但在资产价格上 有重要的一般均衡影响。在局部均衡中,一个扩张的货币政策会通过 增加国内流动性,提高公司的借款能力。但是在一般均衡中这个扩张 会转化成国内国外相对价格的提高,并不会增加国际流动性( 并不放 松国际约束) 。模型显示了国内价格的上升暗含了即期汇率的贬值。 实际上,贬值程度比由于标准利率平价机制引起的贬值程度还高。贬 值并不像一些信用渠道文献中认为的,弱化了资产负债状况。但是需 要关注的并不是公司层面的资产负债状况;汇率贬值只是国际约束变 得紧缩的一般均衡产物。 第二个重要的结论是考虑货币政策的起到保险作用,即使危机中 货币政策表现出重要性,对特定货币规则的预期会影响私人部门事前 的决定。因为对在危机中的货币政策预期会影响国内国外流动性的相 对价格,从而影响私人部门防范危机的保险决定。如果私人部门预期 央行会死守汇率,那么会预期更小的汇率贬值。相反,预期扩张的货 币政策,就会预期到更陡峭的汇率贬值。在后一种情况,私人部门会 贮藏更多的国际流动性和更少的国内流动性。 从这个视角,这个理论框架的认识与弹性汇率机制优于固定汇率 机制的文献是相同的。在模型中,一个弹性的汇率机制伴随一个反周 期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在危机中比死守汇率更好的私人部门保险动 机。更一般的说,货币政策对私人部门针对危机的反应有( 无意的) 影响。在危机中恶化限制央行放松国内融资约束的能力的政策,造成 私人部门事前轻率的投资行为。 简而言之: ( 1 ) 在危机中,国内货币的扩张能放松单个公司盼融资约束,但不 能放松整个经济体在危机中面临的总融资约束。 ( 2 ) 一个弹性的汇率体系伴随个反周期的货币政策,为私人部门 提供了一个比坚守汇率更好的保险动机,促使私人部门事前减少过度 借债的倾向。 该模型存在的问题是: 该模型缺乏真实的动态过程。在真实情况下,首先有融资条件紧 缩和外部借款成本上升的水平过程,然后掉入一个陡峭的垂直危机状 态下。个中心的问题是: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当供给还是水平的, 但又担心事件会引致国际流动性约束的恶化,如何在早期制定货币政 策。在这个时期,紧缩的货币政策将毁掉融资受约束的投资项目,但 却可以为垂直危机时期节约国际流动性。 第三章货币危机的经验总结与治理途径 显然,迄今为止,货币危机理论还仍属于一种发展中的理论, 远未走上成熟,例如国际收支危机模型所预言的投机攻击时间只是 在一种高度简化的环境中得出的,它还远远无法预言现实中的投机 攻击发生时间:预期模型虽然向我们揭示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不 稳定性,但是它没有解释经济是如何从一个均衡跳到另一个均衡的: 道德风险模型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说,有待用确切的经验证据来证 明其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模型都是在个案分析基础上得 出的事后解释,其理论预见性还有待未来的检验。尽管如此,货币危 机模型理论仍带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共识,以防范新兴市场货币 危机的再次发生。 1 关于国际最后贷款者 我们已经看到,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系统的信息失灵导致经济 的灾难性后果。为复苏经济,金融系统需要重新启动,以便完成将 资金导向生产性投资的工作。在工业化国家,中央银行可通过扩张 性货币政策或进行最后贷款1 来完成。 不对称信息观点认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并不具备 这种能力。因此为了应付发生在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就需要在国 际上存在一个最终贷款人。然而,即使存在这样一个最终贷款人, 最终贷款人的行为也会引起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增大发生金 融危机的可能。国际最终贷款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道德风险问题, 就可能把情况搞得更糟,这一点将在下一部分讨论。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体系有自己的制度特征,这就使得中 央银行很难推动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前文已经提到,许多新兴 市场经济国家的债务以外币计值。而且,他们过去有过不稳定的高 i 请见m i s hk i n ( 1 9 9 1 ,1 9 9 7 ) 关于扩张忖货币政策和最后贷款灿何防止不对称信息闷题失去控制,从而促 使经济恢复的讨论。 3 5 通货膨胀,债务合约的期限都很短,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又会引起预 期通货膨胀迅速攀升。 、 作为其制度特征的结果之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在 面临金融危机时无法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复苏。设想一下, 在一个具有上述制度结构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里,实行了扩张性的 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很容易引起高通胀预期, 和本币急剧贬值。我们已经看到,本币贬值导致公司和银行的财务 状况恶化,因为他们债务很大部分是以外币计值,由此债务负担加 重,净值下降。而且高通胀预期会使利率上升,因为贷款人补偿其 购买力的损失。我们也看到,利率上升引起利息支出增加,而同时 居民和公司的现金流入都下降了。这又使居民和公司的财务状况进 一步恶化了,银行业潜在的贷款损失也增大了。 在一个具有上述制度结构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里实行扩张性货 币政策,最终结果是居民、公司和银行的财务状况都受到了损害。 所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财务状况恶化,并使金融危机引起的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