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罗马三部曲》的和声技法及其音乐表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内容提要:罗马三部曲是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的代表作,同时也体现 了作者多重的艺术流派特征,其中的和声技法是其写作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文以雷斯庇基的交响诗三部曲罗马三部曲为文本,结合相关的 作曲技术对其和声技法及和声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以期更 好的了解这位作曲家的创作特征,同时也期望能对自己的音乐创作有所帮 助。 关键词:调式和声和弦和声色彩色彩性和声 c o n t e n ta b s 仃a c t ( ( t h et r i l o g yo fr o m a n ) ) i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k so fo t t o r i n or e s p i 曲i i te m b o d i e st h em u l t i p l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o ft h ea u t h o r t h et e c h n i q u eo f h a r m o n yi so n e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c h a r a c t e r si nh i sc o m p o s i n g t h i st h e s i s b a s e st h ea n a l y s i s s t u a y , s u m m a r yo ft h et e c h n i q u eo nt h es y m p h o n yo ft h e t r i l o g yo fr o m a nt og e t m o r ek n o w l e d g eo ft h ec o m p o s e r sc o m p o s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sa n dt og e tm o r e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o f t h em u s i c a lc o m p o s i n g k e yw o r d :m o d e ;h a r m o n y ;c h o r d ;h a r m o n y i cc o l o u r ;c o l o r e d ;c o l o u r f u l h a r m o n y i l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 独创- 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人 声明: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或撰写过 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人为获得南京艺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 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 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诲、- 私杪签字日期:y 勺年厂月为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京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南京艺术 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博士、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阔。本人授权南京艺术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隅、w 轧 签字日期:1 司年f 月喝 | 色 加 矽 m 哳 年 终叩 轻 嘲 参 阳 帷 字 第一章横向旋律特点 绪言 雷斯庇基( o t t o r i n or e s p i g h i ) ,1 8 7 9 年生于意大利的博罗尼亚( b a l o g n a ) ,1 9 3 6 年卒于罗马。作曲家从小学习音乐,1 9 0 0 年两次去俄国,在圣彼得堡帝国歌剧院任第 一小提琴手,同时在俄国大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的管弦乐法和作曲班上听课。里 姆斯基科萨柯夫对雷斯庇基的很多关于作曲以及管弦乐技巧上的指导,大大地影响了 他的音乐创作个性和音乐创作风格的发展。其后,雷斯庇基回国在博罗尼亚的穆格里尼 弦乐重奏团中拉琴,并以小提琴家和钢琴家的双重身份活跃在音乐舞台上。1 9 0 8 年作 曲家在德国的柏林旅行期间曾听过一段时间布鲁赫( m b m c h ) 的作曲课。1 9 1 3 年,雷 斯庇基在圣塞西莉亚( s a n t ac e c i l i a ) 音乐学校( 后来的罗马音乐学院) 任作曲教授, 在此他潜心研究了这里图书馆所集中的全意大利最丰富的音乐资料,此后一直在罗马定 居,1 9 2 3 年被任命为院长,后辞职,但是仍然担任作曲教授。在作曲家人生的最后十 年中,他经常在大西洋两岸的许多国家指挥演出,1 9 3 2 年被授予意大利皇家学院院士。 1 1 ( 第4 6 页,略有删减) 雷斯庇基的管弦乐罗马三部曲即交响诗“罗马的喷泉”、“罗马的松树”和“罗马 的节日”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罗马的喷泉”完成于1 9 1 6 年,“罗马的松树”完成于 1 9 2 4 年,“罗马的节日”完成于1 9 2 8 年,在这部交响诗三部曲中,每部交响诗的总谱上 都有雷斯庇基的亲自附注,附注叙说了罗马昔目的情景,雨音乐部分用不同乐器及和声 来描述古罗马周围的一些景致。整个作品富于浪漫色彩、生动地反映了罗马的风情,将 传统因素与现代音乐风格熔于一炉,既富有新意又美妙动听,正是这部罗马三部曲 使雷斯庇基闻名全世界。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雷斯庇基的作品,就不难了解其成功之处独特的和声语言以 及色彩斑斓的管弦乐配器手法。这些作曲技术显示了雷斯庇基超人的创造力,他的和声 充满色彩性,音乐富有描绘性,时而清新,时而嘈杂,时而热烈,时而感伤,有时还带 有一些神秘的宗教色彩。 本文分五个部分,通过对交响诗罗马三部曲中所运用的和声技法、相关的管弦 乐配器法以及相应的音乐表现作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对雷斯庇基在这三部作品中的和 声手法做出归纳和概括,以期对雷斯庇基的音乐作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期望 能对自己以及他人的音乐创作有所帮助。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横向旋律特点 横向旋律不仅是音乐内容和风格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和声写作的基础与依托,在 雷斯庇基罗马三部曲的旋律中,格里高利圣咏和各种交替调式旋律的运用较多。 第一节对格利高里圣咏的运用 在罗马三部曲中,雷斯庇基对格里高利圣咏的运用较为普遍。首先,作曲家要 塑造的艺术形象罗马,本身就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郁的城市;其次是作曲家本人 对格里高利圣咏的热爱。雷斯庇基对意大利的古代音乐非常感兴趣,甚至为小提琴和交 响乐队写过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以单声圣歌为素材的作品格利高利圣歌协奏曲 ( c o n c e r t og r e g o d a n o ) ( 1 9 2 1 ) ;再有,在圣塞西莉亚( s a n t ac e c i l i a ) 音乐学校( 后来 的罗马音乐学院) 任作曲教授期间,他潜心研究了这里图书馆所集中的全意大利最丰富 的音乐资料,获取了最丰富的圣咏素材。 谱例1 :罗马的松树之“地下陵墓旁的松树 p 3 8 第5 小节、第9 小节。 谱仍j1 此乐章表现的是“在陵墓入口处松树的树影下,可以昕到从昏暗的深处发出的悲伤 的赞美诗歌声。歌声转入庄严的颂歌,逐渐增强,并重又神秘的消失”【2 】( 第2 3 4 页) , 此处圆号奏出的主旋律即采用了b e 爱奥利亚调式的圣咏。 罗马的松树之“地下陵墓旁的松树”的第二个主题祷告”音调也是一段圣咏 的旋律。 谱例2 :罗马的节日之“竞技场”p 1 6 第7 小节p 1 9 2 苎二! 堂塑塞堡丝皇 剖同穹山b 尸;同山ik f 舟山ib i 。- - 。p l - 7 i i i 七每i - - 一 , k i 用h k 用m k m h k 1 1 ,5 ”l ,9i 7j i | l l 一目 竽9ei 一韦7 竽9p i 一目| ! p 竽i 二1 ,1 啊后善蠢k 善。毒h 譬# 三i i l 为i - 7 重ff 。 u 1 1 一 一 n o -善t 垂 # 善f 毒 三f 攀神一 - 量圭9 声誉5 车 ”量i9 事叫重 3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上例是罗马的节日之“竞技场”的中段。在嘈杂、喧闹的背景下,弦乐与部分木 管奏出圣洁的格里高利圣咏,木管、铜管、钢琴奏出模拟野兽冷酷的咆哮声,两者交织 在一起,两个极端的形象突出了音乐内在情感的张力。 谱倒3 :罗马的节日之“大赦节”p 3 5 第9 小节p 3 6 谱例3 谱例4 :罗马的节日之“大赦节”p 5 0 p 5 3 谱例4 谱例3 中,弦乐作为背景奏出朝圣者的行进音型,在此基础上,单簧管和大管相隔 八度奏出的是庄重、虔诚的祈祷主题的圣咏。谱例4 中,小号辉煌地再现了祈祷主题, 紧接着铜管乐器、管风琴和钢琴模仿出教堂钟声的音响效果。作者在此乐章的注释上写 道“在通往罗马的路上,朝圣者们边缓行边祈祷。终于,他们登上马里奥山顶,渴慕的 心灵和炙热的眼睛意识到前面就是圣城:罗马! 罗马! 他们将满腔热情倾注在欢呼的 赞美歌中,全罗马教堂的钟声齐鸣,向朝圣者致意”。【2 】( 第2 4 2 页) 由此可见这个乐 章本身就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第二节交替调式的运用 交替调式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和声思维复杂化的过程。交替调式由最初同主音大 小调之间的互相渗透,逐渐发展到同主音、同类型的调式交替( 混合调式) ,再到同主 音与平行调的相互混合交替,其实质是为了拓展调式、调性思维,丰富和声色彩的变化。 在雷斯庇基的罗马三部曲中,广泛采用了各种交替调式手法,如:同主音中古调式 混合交替、同中音调的交替、同主音大小调交替与平行大小调交替的综合运用等,从而 形成了独特的交替调式的旋律以及和声特点。 谱例5 :罗马的喷泉之黎明的朱丽亚喷泉,p 7 第3 小节- p 8 谱例5 4 第一章横向旋律特点 上例中,由双簧管吹出的这一段旋律主要呈现出e 弗里几亚调式的色彩,其中p 8 页的第2 、3 小节出现的是e 弗里几亚小六度与e 多利亚大六度的交替进行。雷斯庇基 在这一乐章的附注中写道:“一幅素雅的田园景色,在罗马黎明清新而湿润的雾气中, 牛群缓缓走过,又渐渐消失”,以e 弗里几亚调式为主要色彩的中古调式交替旋律 很自然的把听众带入到宗教色彩浓郁的古罗马时代,其中大、小六度的交替忽明忽暗, 形象地表现了“雾气中若隐若现的牛群缓缓走过”的田园景象。 罗马的喷泉之“清晨的特里顿喷泉”( p 2 1 2 2 ) ,长笛、单簧管、竖琴奏出的主 题表现了一群活蹦乱跳的海神的舞蹈场面。旋律与和声的进行同步,是由6 a 大调、6 a 混合利底亚、c 大调交替构成,这种交替调式的手法同时也形成了主题旋律的风格特征。 谱例6 :罗马的喷泉之“清晨的特里顿喷泉”,p 2 4 第3 、4 、5 、6 小节。 谱例6 上例中,依次在短笛和单簧管、独奏小提琴声部出现的旋律是从前面主题发展而来 的,采用了b a 大调和a 小调同中音调的交替,亦造成了主题调式交替的旋律风格 特点。 谱例7 :罗马的松树之“雅尼库伦的松树”p 5 9 第5 小节p 6 0 谱例7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h _h f 、_ u、7_iii l p 唧s - 一些 些 u 一t一, 一,t ,- 、_ ,j ,、i l j 母寸 一 一,弋岁 、,、 i l 一 。 ) 、一一夕 ,pb ,、:、 孺。粉。;声、牟蚓le 瞽聋b 亭 i 。 ul 口 止特 丹”if 目 f , 一髫幽 拶些 u 一,一,h w 寸 oh 一,、i 7 i u 可 印f 撕 、 一 i l ,一 l :i l 。1 1 一一 一一 99 、一_ , 上例是罗马的松树之“雅尼库伦的松树”中部的主题。这个主题的调性构思是以e 6 第一章横自麓律特点 大调开始,- 4 , 节后,通过4 g 和g 的半音变化引入e 小调,然后是e 小调的关系大调 g 大调,再通过b 和b b 的半音变化引入g 小调,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调性变化的单位都 是- d , 节,也就是说主题一共是四个小节,每一个小节的旋律是一个调性,和声是该调 性的主和弦,前两小节是同主音大小调的关系,后两小节也是同主音大小调的关系,而 前两小节和后两小节则是平行大小调的关系,整个调性的布局是完全对称的,这样的设 计使得调性色彩的变化富有韵律感,具有建筑上的对称美,巧妙的用调式色彩明暗对比 的“动”衬托了大提琴声部一直保持的e 大调主持续音所暗示的月光下的“静”,音乐气氛 一直处于明暗光线的恍惚迷离之中,仿佛在朦胧的月光下,依稀看到雅尼库伦山上古松 的身影。 7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和弦材料 和弦是和声材料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追求和弦材料自身的丰富多样是雷斯庇基和 声风格的重要因素。在雷斯庇基的罗马三部曲中,除一般常用和弦外,最具代表性 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节九和弦与高叠和弦 在传统和声中,三度叠置是构成和弦的基本原则,晚期浪漫派以来,随着作曲技术 的更新和发展,构成和弦的手段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和弦结构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态, 但在大量作品中,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传统的三度叠置为基 本结构原则,对和弦进行复杂化处理是雷斯庇基和弦材料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高叠和 弦是指以三度叠置为原则,向上叠置五次或五次以上得到的和弦,其形式有十一和弦、 十三和弦等等。在具体运用中,主要依靠其自身的音响特质来达到其表现作用,有时为 了突出其音响效果,也常常用高叠和弦的平行进行以及高叠和弦与主和弦对置的方法来 追求和声的色彩性。 一与主和弦对置的九和弦 谱例8 :罗马的喷泉之“黄昏的梅迪契喷泉 p 6 4 6 5 谱例8 8 第二章和弦材料 - * :7 一 u # r 恤 7 # # 一壬唔# # # 堆 o + f # # # 一# 壬唯# # 一# 垂 o * t j 。 司p i h jj 可如嗡育 u r。 o * 拓h 帚 j o l u 川厂、i 9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u 、 。7 li 7 i 厂上一1 毋 一 r 。六 j i j 一 、j ku 崔阶 。争 - 3嚣 j一、j k 1 6小 1 0 第二章和弦材料 d - f 6 a - b c 托的第四转位,其中两个减七小九和弦,一个省略九音的十一和弦,雷斯庇基 在这一段的标题中写道:“节日的大竞技场上乌云密布,然而今天是节日:尼禄万岁,! 囚禁野兽的铁门被打开,基督教圣咏的歌声和着猛兽的咆哮声在空中回荡。恬淡的圣歌 渐唱渐响,最后消失在万众的喧嚣声中”,显然上述谱例中的高叠和弦正是为了渲 染乌云密布,节日的大竞技场嘈杂喧嚣的气氛而设计的。 谱例l o :罗马的节日之竞技场p 2 3 第1 小节 谱例1 0 n x 厂。at 玉 z。* 落t 磊媳i “v 鐾群 ”f 垮 联9 , t 妒 3 妒33 o o 口_ 一,o 一 -, 一一 _ 一i 一一r e i jh - - fi _ j - ,h l l_v 一r | 、 上例中的第一小节的第一个和弦的纵向排列分别为:6 f b a b c _ b e g b b 是十一和弦, 音响复杂。 谱侧1 1 :罗马的节日之“主显节 p 1 0 7 第7 小节第二拍p 1 0 8 谱例l l 堕室苎查堂堕堡圭堂垡堕壅 2 t j 33 。雎峰自峰* b 石蕊* 体* 雁 * 体* 体 - u 33 。垂峰睡 弄。k ie j- 。i 一一一一 一 u 4h :b ; 弄 u n r 一置k t j l _ 一 、 u ,:i p , 蜘罐雌8 拿隹肇峰笮隹”善锤笮隹氅峰 i 锑 l 型d 目蚓甘叫 t j , o4 + t r r i i 事 垂垦垦垦垒 垂 手 千手平手 手 u 0 。 uir 善k 二 一 第二章和弦材料 上述谱例中,弦乐声部的音分别是e 4 g b d 4 a j c e q g ) ,这是一个省略九音含有 增十五度的十五和弦;其后面的和弦是4 f a c e 4 g = b - # d ,是一个十三和弦;后面和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弦同第一个和弦;上述和声背景的音响十分复杂,虽然整个乐章的音响效果都很嘈杂、 喧闹,但是各种复杂的高叠和弦、复合和弦、不同的叠置方式还是为“嘈杂”本身增加了 变化。 第二节四,五度叠置和弦 近现代音乐中通过应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改变了和弦三度叠置的结构原则, 扩大了和弦结构形态。在实践中,早在古典主义时期,由于某些和弦的排列位置或和弦 外音的应用,使局部和弦出现四度叠置或五度叠置的状况。在近现代的作品中,四五度 叠置的和弦应用得更为普遍,更为独立。罗马三部曲中的四五度叠置和弦主要用法 有:在三度叠置的和弦背景上,横向局部出现四度叠置和弦的分解进行,或间插在三度 叠置和弦之间;为了获得更加复杂的音响效果,常常与其它结构的和弦形成复合和弦。 一问插在三度叠置和弦的中间 谱例1 2 :罗马的喷泉之“中午的特雷维喷泉”p 4 8 第3 小节 a p r l + + + r l 。 l + l 生i # 墨f5 牟军善f 目竽 i 历f i t j 古 , 寻 鲁鲁垂岳垂 l u 兰 l 住p 第二章和弦材料 上述谱例中的第三小节,是一个四度的高叠和弦。b e a - d g ,第一次是增四度叠置, 往上都是纯四度叠置,音响复杂,前面几小节四度叠置为主的音响效果进行到这一高叠 和弦时紧张度达到一个高点,后面紧接着是环绕型的下行旋律( 短笛与长笛) ,以及由 其他木管与弦乐拨奏的三声部四度叠置和弦的平行进行伴奏声部。 三 为了“调配”出某种打击乐的效果 谱例1 4 :罗马的节日之“主显节”p 9 8 第4 、5 、6 、7 、8 小节 谱例1 4 m j t j 口 ppppp 矿 f 乍毒车#善善 嚣 上述谱例中,纵向的音为g - d a e ,构成五度叠置的和弦,这个和弦按照固定的节奏 型持续了较长篇幅,这是五度叠置的和弦作为纵向的音响效果存在,模仿或者“调配” 出某种打击乐的效果,从而暗示了主显节之夜的诺沃纳广场,人们正和着意大利民间舞 衄萨尔塔列罗的欢快节奏载歌载舞的场面。 第三节五声纵合性和弦 五声纵合性和弦,是指将五声音阶( 同宫系统的五个音) 中的三至五个音纵向结 合为和弦,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结构的和弦。从音程的角度分析,任何一种五声纵合性和 弦都没有特别刺耳的不协和音程( 小二、大七;增四减五等) ,唯一不协和音程也是较 为柔和的大二、小七,所以五声纵合性和弦既避免了过于刺耳的音响又有其独特的效果。 从作品中看,雷斯庇基运用五声纵合性和弦往往是为了与其它结构和弦的音响产生对比 或者为了获得五声性的音响风格。 一用于音响对比的五声纵合性和弦 谱例1 5 :罗马的喷泉之“黄昏的梅迪契喷泉”p 6 7 第l 、2 、3 、4 小节 谱例1 5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n 厂、一l 、7 厂、 u p p t 鹊s 一# 2 垂,i i 垂严pl i 车iif ,l l f 垂,1 一ff pl 1 乍eekl 一竽盲匕 叼zi iffi l ffi lf 严f ff 严 l l严l l严l l 广1 一 l 一 t j ij ii 一 1j 1i ju _ 一 i l 一 i i j 艘 一 友。冀箱, ;o 妄e 三 喜2 舌一一 上例中,中提琴声部的踏板和弦音分别为e a b d ,构成五声纵合性和弦,作为整 个音响的“底色”,效果独特,长笛和第- 4 , 提琴声部是e - a b d 的分解进行,象征着黄 昏中的鸟呜声。这些声部麸同构成了主旋律的背景,这是雷斯庇基非常有特点的一种用 法,那就是和声的层次音响的层次形象的画面层次一一对应,层次分明、栩栩 如生。上例此前的和声为属九结构和弦的平行进行( p 6 6 ) ,之后的和声为半减七和弦 o f a 。c e ( p 6 8 ) ,从而使得此处音响与前后获得了一定的和声色彩的对比。 谱例1 6 :罗马的喷泉之“黄昏的梅迪契喷泉 p 7 0 7 2 。 谱例1 6 。 芒一一e 一一e 一一 e 一一e 一一 # 一一仁一p e 一一 鼍叫叫l i 叫叫i 叫叫l 叫叫lu l 1 6 第二章和弦材科 上例和例1 5 相似,五声纵和性和弦先是队- b - d ,四小节后变成b g - a d ,仍然 是五声纵合性和弦,持续了七小节。钢片琴奏出相应的五声纵合性分解和弦。在运用五 声纵合性和声的篇幅较长时会产生五声性音响风格,特别是五声纵和性和弦的分解进 行,五声性音响特征会更加明显,而此段落之前的和声为省略三音的属七结构和弦 b d - a ,之后的和声为三度叠置的九和弦”c 一”e “g b d ,在音响风格上与前后形成对比。 二 为了形成五声性风格而使用的五声纵合性和弦 谱例1 7 :罗马的松树之“雅尼库伦的松树”p 5 5 谱例1 7 商,一一 矬 享l l f j b 。1 葺il b 。l 壬 t j 一 如 一 * 、 前咿。暑- - 一 i二j j 兰; 一圭 乇 ,士兰 j 姗” ff 一 匕ffef ,一 u 一一一目l i 一 刊 1 丁 1 7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上例是罗马的松树之“雅尼库伦的松树”的引子,这是由钢琴奏出的一个五声性的 华彩段落,所有的音都在b 宫系统的五声音阶以内,为全曲奠定了五声音调的基础, 而弦乐也是o d b 。g 4 c 乍这五个b 宫系统的音由低到高的叠置,这显然是作者有意在 表现一种五声性的风格。这种手法在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的作曲家作品中也是常见的。 第四节较为复杂的附加音和弦 在罗马三部曲中,雷斯庇基常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附加音和弦,这里仅举 几例。 谱例1 8 :罗马的松树之“波尔盖塞别墅的松树”p 2 4 第5 小节 谱例1 8 上述谱例中,纵向的和弦音是f 8 f a _ 6 b c ,这是附加增一度和纯四度的f - a c 大 三和弦,是雷斯庇基一种特殊的处理方法。该和弦除了增一度以外,还有小二度、大二 度、增四减五度音程,很显然这样的处理是为了获得强烈的不协和效果、音响也更为复 杂。 谱例1 9 :罗马的松树之“雅尼库伦的松树”p 6 7 谱例1 9 第二章和弦材料 。ef 一飞 o 特车#悼弄 f # 伊。暑。ifp u p b 童 1 i 卿 。l 产暑串高= b u 斟尊咿7 一魄蜡咿7 一 。抓 o 、 p 上述谱例中,第一个和弦的音为b e g - # a a 。c ,这是一个附加减八度的大九和弦的 第四转位,中提琴的两个声部4 a a 构成减八度的关系,虽然此处时值较短,但是音响 非常复杂,其后中提琴的用双弓奏法弱奏出的横向旋律也体现了这一特性音程,可能是 作者想找一种月光洒在松树上的感觉吧。这种处理方法和例1 8 相似,在雷斯庇基的作 品中常常会出现类似的结构比较自由的附加音和弦,主要是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的和声效 果。 前面谱例9 的p 9 第8 小节开始到p 1 0 第4 小节,是罗马的节日之“竞技场”的 一个小展开,除了低音提琴奏出的持续音b e 以外,各小节的和弦依次为f b a c b f , c b e # f g ,a c _ b e b a ,6 b _ b d _ b f _ b b b ,b d f _ b b ,c b e b g b b b c ,除了第二个和弦附加 增四度外,其余和弦中均附加极不协和的减八度音程,伴随着音区逐渐上升( 半音的模 进) ,音响的紧张度逐渐增强,恰如其分的表现了“竞技场”内乌云密布,角斗士将要展 开血腥厮杀时那种紧张、恐怖的气氛。 第五节各种结构的复合和弦 在近现代音乐中,和声纵向结构的一个新发展就是使用复合和弦,它由不同和弦同 时作纵向结合而构成。这种情况从古典时期起即己存在,但那时主要发生在持续音、和 弦外音与七和弦、九和弦的排列位置时,并且是有局限的,在一定时问内得到解决的。 近现代复合和弦是一种独立的、自由的、按照作品本身所需要的音响要求、织体层次、 和声语言的逻辑性和规律性而使用的和声处理方式。复合和弦的应用增加了和声的层 次、扩大了和声的空间,使和声音响、色彩和紧张度得到变化和加强。【3 】( 第4 8 2 页) 复合和弦在应用中不仅是指个别的复合和弦,也有和声进行中的复合和声层次。雷 斯庇基罗马三部曲中的复合和弦是多种多样的。 一三度叠置的和弦与四五度叠置的和弦的复合 谱例2 0 :罗马的喷泉之“清晨的特里顿喷泉”,p 3 2 第1 8 小节,p 3 3 第1 - 4 小节。 1 9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p 一一一 u l 山i i u l l u j i i u j i 3 333 e1 5 e量制 7 。警lf 习l 。 一i l i t j 广r广r 一 , r rr 2 2 u 厂 广r厂 - 广广r r 0 2 0 i 上述谱例是“清晨的特里顿喷泉”中的高潮部分,表现了想象中的海神和水仙们热烈 的舞蹈场景。中高音区乐器( 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小号、第- - d 提 琴、第- - d , 提琴、中提琴) 演奏的是一个g c d g 的四五度的持续音和弦( 做了音型 化处理) ,低音单簧管、大管、圆号以及大提琴、低音提琴的和弦分别是 f a d d f a c - 一a c f _ a c _ _ d f a c ( 两小节) ,形成了三度叠置和弦 与四五度叠置和弦的复合关系,后面两小节有所变化,圆号声部保持前面重要的复合因 素一双音f c ,同时兼顾上方的四五度和弦,低音单簧管、大管、大提琴、低音提琴 为了增加终止感,从属音g 进行到主音c ,所有声部都停在主和弦上。以上复合和弦 的处理方法突出了和声的张力,形象的烘托出舞蹈场景欢快、热烈的气氛。 谱例2 1 :罗马的喷泉之黎明的朱丽亚喷泉,p 9 第2 、3 、4 、5 小节 谱例2 l 第二章和弦材料 ,o i l , 一一 ,v e s p r e s s u o 一 _ 一 一遗 、u e 3 一一一一 7 r i 二r 、 9 ;孽一 崖马叫 l : 一l ,二一 一一一 一。二r 茹一 “厂 广 r 一 一 p ,一 、u 一 一odj 罩铡:型:77 - ;= 型:型一:型:型:;7 - 7 :枣= = u厂 厂厂厂 厂 厂厂厂 一 -一e七# 卜f严 、l - 。一 1 、1 v j 一 u t ,。一t ,i - - 一,i ,j 一- 2 1 妻室苎查堂堕堡主堂垒堡苎 、 一一-一 ur 、一p 一 一一一一一一_ 一一一 & 一f产ffffffp 一 严,ffff 一严一严 翩霉一一r;=千、 、u 5 一 侏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dp 一一d j一 叶广产f 广f 广1 产广产广产产严f 广广严亏产产产 一:= 2 = 、 d 工坚妒 一一 ! ! 一一 e一 u 1 - 一 - 一 一 ii n-_ i - h l _, il4ijj _ j、一5一 一 f i iii 。i妊日j- j t 暑一一一一一liii 。i。i u严广严frr | 厂广严广严广i b - j 寸i 。i 寸i ,i , 第二章和弦材料 此处的音响由两个层次构成:一个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以及后两 小节的大提琴以十六分音符均匀律动的织体奏出的“牛群”主题,纵向上为四度叠置;还 有一个是由木管,圆号演奏的牧歌主题( 三度叠置) ,3 、4 小节的牛群主题与牧歌主题 构成四度叠置和弦与三度叠置和弦的复合关系。这种复合和弦的处理方法并不是利用音 区上的距离,使纵向的两个和弦产生音响的层次,而是利用不同乐器组的音色以及相应 的织体使“牛群”主题“凸现”出来,同时“牛群”形象本身也显示出横向的色彩对比,描写 了雾气中牛群由远而近,而后又渐渐远去的效果,显示出作者对和声色彩的敏感以及作 为配器大师的精湛技艺。 谱例2 2 :罗马的节日之“十月节”p 8 2 第6 小节 谱例2 2 上例中,作为主旋律的和声背景,弦乐组分成两个和声层,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为三 度叠置结构的和弦,而第一、第二小提琴以及中提琴为四度叠置的和弦,两个和声层形 成了三度叠置与四度叠置的复合。 二两个三和弦的复合和弦 谱例2 3 :罗马的松树之“雅尼库伦的松树”p 6 9 第l 、2 、3 小节 谱例2 3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h 丘一瞬、 t , , - * 鲁一 i。厂、 l o j u i。i l :r 7 、二7 io*h ii b 一 ff - tl_l 一 p 1 p 。 关裂a l 。芸i 芸 u p 1 y p 3 州p 7 话、hpi|曜再 t j tl 一 ”l 、:! 卜弋= = = :少 tb 一fi ,。i i ”叠 生 。,k bp 一;己d : ” 墨、一二, 可 一 nh 1 u 上例中,和声分为三个层次,大提琴相隔十五度以及第一、第二小提琴相隔一个八 度,再加上大管的低音一共跨越五个八度奏出的持续音b ,为这一音响片断笼罩了一层 薄薄的雾气,在此背景之下,木管中的双簧管和英国管与长笛分成了上、下两个和声层。 第一小节分别是c e g 与b e _ b g _ b b ;a - c e 与o b - b d f ;f - a c 与b a _ b c b e :d - f - a 与 f _ b a c 的复合,后面两小节都是c - e g 与“e b g b b 的复合。这是雷斯庇基非常典型的 音响层次处理方法:一个持续音或者持续音和弦的音响背景,这是音响中“静”的因素; 两个色彩性的和声层次的复合,或者色彩性的和弦对置或者某种特定结构和弦的平行进 行,这是音响中动”的因素,这样动静结合的和声织体使得音响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对 应着的形象表现也具有油画般的立体感,而以此丰富的、立体的、动静结合的音响画面 为基础,再飘荡着一段动人的、略带伤感的优美旋律,这是雷斯庇基最喜爱的音乐表现 手段。而这样的旋律在横向上通常也是充满明暗色彩的变化,极富表现力的。 第二章和弦材科 三两个七和弦的复合和弦 谱例2 4 :罗马的松树之“雅尼库伦的松树 p 5 8 第l 、2 小节 谱例2 4 r 1 一n 1 一 r 1 一n 1 一 p , f 、-l ,二= = = 小 上例中第l 小节,和声分成两个层次,强拍进来的、音区较低的弦乐b 一4 d j f - # g ( 小 七和弦的第一转位) ,而后进来的弦乐以及钢片琴是两个小七和弦的平行进行接一个大 三和弦,后进行到与下方和弦统一。上方和弦分别是f b b d g ,b e _ b a c f , d - f _ b b d , 上下和声层的和弦根音关系分别为增一度、增二度、减三度,音响效果非常复杂。其后 的- d , 节,织体与前- d , 节类似,下方的长音和弦为4 f b 。d 一“g 一4 c ,这本身就是一个复 杂的以四度叠置关系为主的和弦,上方声部的和弦音与前一小节相同,由于下方和弦的 复杂变化,造成整个复合和弦的音响效果也异常复杂。 四复合和弦的平行进行 谱例2 5 :罗马的松树之“雅尼库伦的松树”p 5 6 第4 小节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这是一个由六部弦乐演奏的复合和弦的平行进行,和弦音自下而上分别是 a - e c 4 f b e ,b 。f 。d 4 g 。c ”f ,。c 3 g e 3 a 4 d “g 等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三度叠 置和弦与四度叠置和弦的复合,而横向上则是复合和弦的大二度关系平行进行。这种较 为复杂的复合和弦使得旋律在音响效果上显得非常厚重,暗示了昏暗中层层叠叠松树林 的影子,音乐带有一些阴郁的、欲语还休的气质。 五用不同乐器组,不同演奏法形成的复合和弦 谱例2 6 :罗马的松树之“波尔盖塞别墅的松树”p 9 第2 、3 、4 、5 、6 小节。 谱例2 6 屯 尹 , f 兹# 羹l “彰= = = = 一f o 一 6 k p l 。矿= = = = 一f 扫 “谚= = 一, 。 第二章和弦材辩 y y jj_ _l_ 嗲寸一a 扩一、 , 彳一、 、;、 u c ,b 打 盘,、 ? 一,一 u c r e s c 分 t j a 唧c 打 。 上例中,弦乐组的持续音和弦结构是属七和弦的第三转位,6 b c e g ,用颤音奏出, 作为旋律的背景音响。而长笛和短笛奏出的旋律则是一个四五度叠置和弦的分解进行, 两个和声层次处在同一音区上。这是雷斯庇基对复合和弦独到的处理方法。我们理解的 复合和弦通常是利用音区的距离使不同的和弦“上下”分离并且纵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 复合和弦音响,而雷斯庇基此处的用法是利用不同的乐器组的音色以及不同的演奏法, 将不同的和弦“前后”分离,一个作为远景的音响底色,一个作为近景的旋律主题凸现出 来,突出了整个音响的立体层次感。 六三重复合关系 谱倒2 7 :罗马的松树之“阿皮亚大道的松树”p 7 4 谱例2 7 上例中的和声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低音提琴是由b 谭构成的减五度的“脚步声”音 型,上方四个声部的弦乐是五度叠置和弦g d - a 的音型化处理,每个声部都有小二度 第二章和弦材料 的倚音,这个音型延续了四小节( 后两小节声部次第减少,渐渐隐去) 在此基础上,圆 号声部是一个用小三和弦的平行进行加厚的旋律。低音提琴、弦乐组( 不包括低音提琴) 、 圆号构成三个层次和声的复合关系。 七和声的分层写作形成和声层的对位关系 谱例2 8 :罗马的节日之“竞技场”p 4 第2 小节p 1 5 第4 小节 谱例2 8 xlp:p :产 t j吐i i 一 u i1 u l b 笤 7 一 l b 笤 7 一 9 ;5 “鬈毒l 暑i 暑 等7 一 。b 5 ;。、一一一一一一一 1一 :,惫# ”l 。 l 一七1 ,i i j 圣墨i r f 圣霞陈臣:硎。 畦。丰卜 u i j1 】ii l 毋一 u u 。 、,- 一一、 l 一一、 电叉 一 ii u b笤 7 一 ,- 芦 南京艺术学院硬士学位论文 掣g 7= t j li 一一一一一 一 lil1口 u i 一 嚣 in u 文 一 小 ,一 d白,_目, 一、,一 lili c , u 一_ n 第二章和弦材料 一 叫 一_ 一一1 一 u 7 剖 巴皇= 皇 酱纠 。车舞鲠蘸磊酲磊稼 药崤。 惟善# 霉芒零魂繇云i漆舔漆新云i溢国 u 一4 一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和弦和与五声性旋律在同一个a 宫系统五声音阶范围内。这是雷斯庇基很有特点的一 种用法,即用配器手段来获得某种特殊的和声色彩,这种手法的原理类似于视觉艺术中 的“视觉暂留,现象,姑且称之为“听觉暂留”,黄色和蓝色的快速交替能够得到绿色,而 。f b e 和a - c f 快速交替也能得到某种新的音响色彩,这种音响色彩又是统一在同一 个五声音阶范围之内的,具有某种五声意义的音响色彩。 第三章和声进行 第三章和声进行 功能性和声作为传统和声的主要进行方式,在雷斯庇基的罗马三部曲中虽不多 见,却也时有运用。扩大了的功能性和声进行的运用有时在宏观上控制调性,主、属持 续音或长时值的持续和弦有时起到明确调中心的作用;有时属到主的功能性进行运用在 终止式中,对曲式结构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除此以外,代表雷斯庇基色彩性和声特 征的和声进行主要有:各种结构和弦的平行进行、平行和弦的反向进行、各种色彩性的 和弦对置,以及多调性手法的运用 第一节各种结构和弦的平行进行 近现代音乐中的和声进行,打破了传统和声的功能性序列的规律,走向更广泛的和 声进行方式,从保持一定功能基础上的变化、扩充和发展,直至取消一切功能性因素的 自由进行。在和声进行中,最先打破传统的是平行进行的应用,从平行音程的使用,发 展至复杂结构和弦的连续平行进行。从德彪西起,平行进行成为印象派和声风格的特征 之一,并且影响了同时代与以后的作曲家。 平行进行是指相同的或基本相同( 如大、小三度) 的音程或和弦的连续进行。由于 同一类音程或和弦的连续进行,既具有纵向的和声效果,又是横向的线性进行,这使平 行的声部具有“声部层”或“和弦线”的意义。它既加厚了单声部线条,有和声意义,又有 进行的作用,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和声进行,它的特殊就是在进行中不改变和弦结构形 态,其中亦无独立的声部进行。在具体处理中,如速度较快、时值较短的平行进行,线 条性意义较强,如时值较长、速度较慢的平行进行,则和声的作用较为突出。平行进行 是罗马三部曲中重要的和声进行方式。 3 】( 第4 9 7 页) 一减三和弦的平行进行 谱例3 0 :罗马的喷泉p 1 9 第l 、2 小节 谱例3 0 ;掣l 6b 矗l 。l 1 l - l t 严1 f5 ,l f fi 一 日,f 廿一一d ” 333 333 3 一 掣 ,! :孑二一i 一。一 陟垂b 霉步霉;| b 。鲁涉霉:i :i :l h u 33 。享一一 3 33 3 f :一i 、 l 。仁b t 产t l l p 仁,b t k i p#j - 蠡b ”i ,9 墨 il eel 芦4 掣掣ff 竽。掣e 严目一5 一1 ji 、v jjj 3 3 j _ 一3 8 一一 譬 痪幽,9 拿。蓐 l i 、卜 ii 一 一争p 口仁口仁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上例中,木管分成四个声部,下方的长笛与双簧管三个声部构成半音下行的平行减 四六和弦的进行,上方的短笛声部采用环绕状的下行,与下方三个声部形成不同结构的 七和弦,弦乐组也分成四个声部与木管组对应。 二属七结构和弦的平行进行 谱例3 1 :罗马的松树之“雅尼库伦的松树 p 5 8 第6 小节 谱例3 l x 4 , 机,h ;1 孑孓- + 1 7 隶l ,h 一、 u ”厂rr 音_ 一 - 一一篇嚣r 一 u * f 叫彳1 _ ,;k 计# * 予2 。1 1 7 、f 璀、一 p | 三| 三|一一日一 u 、+ 。、1f r7 - 二7 - :y 僦3 ! i r 可1 b 印奔ml lr1_7r-rr rr1 r i c ,龇 一 。;“孑孓 j r 一正_ j l 压, - 一耳口一f fo目 第三章和声进行 p 皇 ” j 一;= 昌 、“ b 萨 歹一 r 7 。 p u p l 4l , - 。 打 孝,、 i竽h 6 善壬嚯差k q 产1 i# # # u一 - 一h th t 井 一 1 1j 一 、 u 7一 r j p o 9 , 唔嚯江_ 、厂、 9 :i享j j 1 ii 四 上述谱例中,长笛和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其实是两个平行声部的复合,长笛声部是 大三度双音的平行上行,单簧管、低音单簧声部是大四六和弦的平行上行,横向上各声 部均是一个分解的小六和弦,这样使得纵向和横向都获得了清晰的和弦结构,而这些木 管声部整体纵向上构成大属九和弦的平行进行。 四四度叠置和弦的平行进行 谱例2 6 中( p 9 第7 小节p 1 0 一1 、2 、3 小节) ,大提琴和中提琴声部共同奏出一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个大二度的双音持续音;双簧管的两个声部以及长笛、短笛的分解和弦构成了四度叠置 和弦的平行进行,分别是e - a d g ;d g - c - f ;v - a e - a ;g c f - b b ;f - b b e -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办贷款合同范本
- 干货产品代销合同范本
- 工厂开挖基地合同范本
- 健身业务合同范本
- 家庭酒馆配送合同范本
- 工厂对接酒店合同范本
- 木材成品销售合同范本
- 私人转让商铺合同范本
- 船舶制造设备更新提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
- 特价香蕉售卖合同范本
- 精选芭蕾舞男女演员之间的潜规则汇总
- JJG 856-2015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慢阻肺随访记录表格模板
- SF∕T 0124-2021 录像过程分析技术规范
- 四讲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PPT课件
- 益美高引风式冷却塔特点介绍
- 永磁涡流传动器的应用示范及产业化20150706
- 1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
- 手工焊接(电烙铁)课件
-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
- 复合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