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药效学ppt课件.ppt_第1页
药理学药效学ppt课件.ppt_第2页
药理学药效学ppt课件.ppt_第3页
药理学药效学ppt课件.ppt_第4页
药理学药效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harmacology,南阳医专,1,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2,作用、作用机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理学(Pharmacology),2019/12/15,3,教学目标,1.熟悉药物的基本作用概念: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类型。2.熟悉药物作用主要特点,药物作用的两重性。3.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掌握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4.了解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4,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二)药物作用类型(三)药物作用的主要特点1.选择性2.两重性二、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1.剂量的概念2.量效曲线三、药物作用机制1.药物受体作用机制2.药物的其他作用机制,5,一、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1.药物作用(action):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2.药物效应(effect)(宏观):是药物引起机体器官原有机能的改变,指药物作用的结果。,二者稍有区别。如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阻M-R,而其效应则是扩瞳。,6,7,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NA,-R,药理效应:机体原有的器官功能活动改变。兴奋:功能增强抑制:功能降低,7,(二)药物作用的类型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局部作用:指药物未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呈现的作用。吸收作用:(又称全身作用)指药物吸收入血后血流到机体组织器官所呈现的作用。,8,1、选择性:指药物对某些细胞组织具有较大的亲和力,或是机体的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敏感性有差异所导致的现象。药物的选择性取决于药物的结构,靶器官的结合部位,特殊受点,使之亲和力大,反应性高。如:高强心苷、缩宫素、甲状腺摄碘低阿托品、广谱抗生素,(三)药物作用的主要特点,9,10,两重性,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停药反应耐受性药物依赖性,对因治疗对症治疗,2、两重性,10,指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治疗作用分为对因和对症治疗。预防作用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又称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一)防治作用,对因治疗对症治疗,11,2)对症治疗(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临床中,妥善处理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的关系的遵循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12,治疗剂量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1.副作用,“是药三分毒”“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特点,危害不大,患者可耐受治疗作用与副作用可相互转化是药物固有的作用,可预知,产生的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二)不良反应,13,14,2.毒性反应用量过大、过久或机体过于敏感,引起的药物对机体产生的损害。,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点:反应比副作用大,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可预料和避免的。,15,急性毒性:用药后迅速发生的毒性反应。特点: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在体内逐渐蓄积而发生的毒性反应。特点: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器官功能;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16,慢性毒性反应-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用于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妊娠第3周至第3月末是应用阿斯匹林、安定、华法林及苯妥英钠等药物的最危险时期新药上市前必须严格进行“三致”实验,17,反应停(沙利度胺)“孕妇的理想选择”?,1957年10月1日联邦德国一家制药公司将反应停正式推向了市场。治疗癫痫抗过敏妊娠呕吐(镇静安眠),18,例:60年代初,德国镇静药沙利度胺(反应停)作为控制母亲妊娠早期反应的治疗药物,造成胎儿短肢畸形在欧洲的流行,社会为之震惊。,19,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Allergy),特点:反应的性质与给药剂量、途径、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不易预知,常见过敏体质的病人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或其他代谢产物,也可能是制剂中的杂质反应的程度可轻可重结构相似的药物可有交叉过敏反应。,20,4.后遗效应停药后残留药物引起的生物效应,苯巴比妥催眠次晨头晕、困倦长期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持续数月,21,7.耐受性8.继发反应:是在药物治疗作用之后出现的一种继发反应。如四环素导致肠道二重感染,6.停药反应:指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病情发生变化的情况。如:长期服用普萘洛尔,停药次日血压即急剧升高,5.特异质反应:特异质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异常增高。遗传性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磺胺后可致溶血,22,23,9.药物依赖性(drugdependence)长期连续用药,产生习惯性和成瘾性,精神依赖性(psychicdependence)-习惯性有用药欲望(如:安定),躯体依赖性(physicaldependence)成瘾性可产生戒断症状(杜冷丁,毒品),应严格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3,几乎所有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频率有所不同,24,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与药物有关,与机体有关,与长期用药有关,停药反应依赖性,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n),25,近半个世纪国外发生的重大要害事件年代药物毒性表现受害人数53非那西丁肾损害、溶血2000人,死亡500人56三苯乙醇(降脂药)白内障、阳痿、1000人56反应停海豹样畸胎1万人,死亡5千人67氨苯唑啉肺动脉高压70%用药者60异丙肾气雾剂(过量)心律失常、心衰死亡3500人63氯碘喹啉脊髓变性、失明7856人,死5%33已烯雌酚下代阴道腺癌300人68心得宁角膜、心包、腹膜损害2257人,26,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乙双吗啉(抗癌,牛皮癣)白血病壮骨关节丸肝损害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反应苯甲醇(消毒防腐)儿童臂肌挛缩症,27,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必须权衡,正确应用,28,二、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主要术语1.剂量:即用药的分量2.无效量:剂量太小不出现药理效应.,(一)剂量的概念,3.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4.极量:最大治疗量5.治疗量: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29,6.最小中毒量:是指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7.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称为安全范围。意义:表示药物的安全性,其距离愈大愈安全,30,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关系示意图,作用强度,无效量,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中毒量,致死量,安全范围,治疗量,31,(二)量效曲线用图解说明,以药理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长尾S型曲线1、量反应量效曲线2、质反应量效曲线,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32,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弱有的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如血压升降、平滑肌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的反应。量反应量效曲线:(图1-1),量效曲线,1、量反应量效曲线,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33,阈剂量:亦称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浓度)效能: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效价强度:指引起一定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效价越高。举例:利尿药(图1-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34,效应,A,图1-1量反应型量-效曲线,对数浓度,B,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Emax,EC50,35,图1-2几种利尿药效价强度与效能比较,A,B,C,D,36,质反应: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质反应量效曲线:(图1-3),2、质反应量效曲线,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37,质反应量效关系曲线,38,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一半实验动物产生药理效应的剂量。是反映药物治疗效应的重要参数。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是反映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治疗指数(TI):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意义:是药物安全性指标,比值越大,药物的安全性越高,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39,治疗指数用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少的药物安全性大,但治疗指数仅适合于治疗效应和致死效应量效曲线相平行的药物。,40,药物作用机制:是阐明药物为何起作用及如何起作用的有关理论。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意义:有助于阐述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是药效研究的重要内容。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大多数药物是通过与受体结合而产生作用。本课重点介绍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三、药物作用机制,一、药物受体作用机制二、药物的其他作用机制,41,(一)药物受体作用机制1、受体概念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类功能蛋白质,能识别、结合某些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药物等,并通过信息放大系统,引起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结合位点或受点:受体与配体大分子中一小部分结合的部位。,42,受体概念,43,2.受体的特性:(1)特异性:受体对其配体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并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配体特异结合。(2)灵敏性:受体只需与很低浓度的配体结合就能产生显著的效应。(3)饱和性:受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故配体与受体具有饱和性,作用于同一受体的配体之间存在竞争现象。,44,(4)可逆性: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配体与受体复合物可以解离或被其他结构相似的配体所置换。(5)多样性:同一类型的受体可广泛分布到不同的细胞而产生不同效应,受体多样性是受体亚型分类的基础。,45,3、受体学说占领学说:受体必须与药物结合后才被活化并产生效应,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被药物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当被占领的受体数量增多时,药物效应随之加强。4、两个条件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应具备的两个条件(占领学说):,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相结合的能力。,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46,5、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占领学说):激动剂:指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能兴奋受体产生效应。拮抗剂(阻断剂):指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很强,但没有内在活性,不能引起效应,但能阻断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与激动剂有对抗作用。,47,拮抗剂的分类:(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1)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与受体的结合,降低亲和力,而不降低内在活性,可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2)非竞争性拮抗剂不与激动剂竞争受体,但与受体结合后,可使激动剂亲和力和内在活性降低,即不仅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抑制其最大效应。,48,5、受体的类型6、受体的调节受体的数量、亲和力及效应力受到多种因素(生理、病理或药物等)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分类:1)向上调节:受体数目增多、亲和力增大或效应力增强。超敏现象:向上调节的受体对再次用药非常敏感,药物效应增强。撤药反应或反跳现象的原因之一。,49,2)向下调节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降低或效应力减弱。受体脱敏现象:向下调节的受体对再次用药反应迟钝,药物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