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教案.docx_第1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教案.docx_第2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教案.docx_第3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教案.docx_第4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考纲要求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考点一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近几年高考中频频涉及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题目难度一般较小。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识记教材中典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征、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会“拆分”比对结构模板,“合成”确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1)明确三类结构模板结构正四面体形平面形直线形模板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0928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6个)共平面,键角为120;苯分子中所有原子(12个)共平面,键角为120;甲醛分子是三角形结构,4个原子共平面,键角约为120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4个)共直线,键角为180(2)对照模板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需要结合相关的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如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若一条直线与某平面有两个交点时,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该平面内;同时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定性词语(如最多、至少)。(3)“还原”氢原子,根据规律直接判断如果题中给出有机物的结构是键线式结构,首先“还原”氢原子,避免忽略饱和碳原子,然后根据规律进行判断:结构中出现1个饱和碳原子,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结构中出现1个碳碳双键,则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子共面;结构中出现1个碳碳三键,则分子中至少有4个原子共线;结构中出现1个苯环,则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面。如:某有机物结构为以碳碳双键为中心,根据乙烯、苯、乙炔、甲烷的结构,可以画出如图所示结构可以得出结论:最多有4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多有1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最多有21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2学会用等效氢法判断一元取代物的种类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叫等效氢,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等效氢的判断方法:(1)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分子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2)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故该分子有两类等效氢。3注意简单有机物的多元取代物(1)CH3CH2CH3的二氯代物有、四种。(2)的二氯代物有、三种。(3)的三氯代物有、三种。角度一选项中同分异构体的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2017海南,8B)(2)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2017全国卷,8B)(3)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2016海南,12B)(4)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2016全国卷,9C)(5)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2016全国卷,8D)(6)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2015福建理综,7C)角度二常见物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2(2019海南,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B.C.D.答案B3(2019全国卷,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10种C12种D14种答案C解析C4H8BrCl可看成是C4H10分子中的2个H被1个Br和1个Cl取代得到的产物。C4H10有正丁烷和异丁烷2种,被Br和Cl取代时,可先确定Br的位置,再确定Cl的位置。正丁烷的碳骨架结构为,Br分别取代1号碳原子和2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Cl均有4种位置关系,异丁烷的碳骨架结构为,Br分别取代1号碳原子和2号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Cl分别有3种和1种位置关系,综上可知C4H8BrCl共有12种结构,C项正确。4(2016全国卷,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答案C解析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可看成是丁烷C4H10中的两个H原子被两个Cl原子取代,C4H10有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两种,正丁烷中2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6种结构,异丁烷中2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3种结构,共有9种。5(2015全国卷,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解析由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及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这一性质可知,该有机物属于饱和一元羧酸,其分子组成可表示为C4H9COOH,丁基(C4H9)有4种结构,所以该有机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6(2014新课标全国卷,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答案A解析A项,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和(CH3)4C;B项,戊醇可看作C5H11OH,而戊基(C5H11)有8种结构,则戊醇也有8种结构,属于醚的还有6种;C项,戊烯的分子式为C5H10,属于烯烃类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CH2=C(CH3)CH2CH3、CH2=CHCH(CH3)2、,属于环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D项,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其属于酯或酸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OOCH2CH3、CH3CH2COOCH3、CH3CH2CH2COOH、(CH3)2CHCOOH。7(2014新课标全国卷,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C解析推断有机物一氯代物的种数需要找中心对称轴,四联苯是具有两条对称轴的物质,即,在其中的一部分上有几种不同的氢原子(包括对称轴上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四联苯有5种不同的氢原子,故有5种一氯代物。8(2013新课标全国卷,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A15种B28种C32种D40种答案D解析从有机化学反应判断酸、醇种类,结合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由分子式C5H10O2分析酯类:HCOO类酯,醇为4个C原子的醇,同分异构体有4种;CH3COO类酯,醇为3个C原子的醇,同分异构体有2种;CH3CH2COO类酯,醇为乙醇;CH3CH2CH2COO类酯,其中丙基CH3CH2CH2有2种(正丙基和异丙基),醇为甲醇;故羧酸有5种,醇有8种。从5种羧酸中任取一种,8种醇中任取一种反应生成酯,共有5840种。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一般书写顺序为官能团类别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一一考虑,避免重写和漏写。2注意相同通式不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组成通式可能的类别典型实例CnH2n烯烃、环烷烃CH2=CHCH3、CnH2n2炔烃、二烯烃、环烯烃CHCCH2CH3、CH2=CHCH=CH2、CnH2n2O饱和一元醇、醚C2H5OH、CH3OCH3CnH2nO醛、酮、烯醇、环醚、环醇CH3CH2CHO、CH3COCH3、CH2=CHCH2OH、CnH2nO2羧酸、酯、羟基醛、羟基酮CH3CH2COOH、HCOOCH2CH3、HOCH2CH2CHO、CnH2n6O酚、芳香醇、芳香醚题组一选主体、细审题、突破有机物结构的判断1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A10个B9个C8个D6个答案A解析解本题时若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会灵活转动CC键,则易判断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苯环、碳碳双键分别能确定一个平面,即,转动处的碳碳单键,使苯环所在的平面与碳碳双键所在的平面重合时,该有机物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0个,故A项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a)和CHO(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C化合物(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答案C解析A项,根据乙烯的空间构型可知,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错误;B项,用键线式表示有机物结构时,考生容易忽略饱和碳原子的共面规律,饱和碳原子只能与另外两个相连的原子共平面,故a与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错误;C项,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但d和p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正确;D项,羟基上的氧原子一定在苯环所确定的平面上,但羟基上的H原子可能不在苯环所确定的平面上,错误。题组二共线、共面、同分异构体的判断3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A6种B5种C4种D3种答案C解析本题易因不会巧妙利用结构的对称性而出错。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就意味着苯环上只有一种类型的H原子。则整个结构需要高度对称,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C项正确。4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则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A10种B11种C12种D13种答案C解析有机物与碳酸氢钠反应后增加一个Na原子,则说明有机物中含有一个羧基,与金属钠反应后增加两个Na原子,则说明有机物中还含有一个羟基。除去官能团羧基中的碳原子还余下四个碳原子。余下的碳原子可构成两种碳链,然后按“定一议一”来判断:用1、2表示一种官能团,用、表示另一种官能团,有248种;、有314种,综上所述共有12种。5有机物C4H9ClO的同分异构体中(不考虑羟基与氯原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9种C10种D12种答案B解析有机物C4H9ClO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其分子中含有羟基,该有机物可以看作Cl取代丁醇中氢原子形成的。丁醇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OH、CH3CH2CH(CH3)OH、(CH3)3COH、CH3CH(CH3)CH2OH,共4种。其中CH3CH2CH2CH2OH分子的烃基中含有4种等效H,不考虑羟基与氯原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时,其一氯代物有3种;CH3CH2CH(CH3)OH分子的烃基中含有4种H原子,不考虑羟基与氯原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时,其一氯代物有3种;(CH3)3COH分子中的烃基中含有1种H,其一氯代物有1种;CH3CH(CH3)CH2OH分子的烃基上含有3种等效H,不考虑羟基与氯原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时,其一氯代物有2种,根据分析可知,有机物C4H9ClO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共有33129种,故选B。6分子式为C5H10O3且符合条件: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能生成22.4L气体。则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10种C12种D14种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能生成22.4L气体,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羟基。先分析碳骨架异构,有CCCC与2种情况,然后分别对2种碳骨架采取“定一议一”的方法分析,其中碳骨架为CCCC时共8种结构,碳骨架为时共4种结构,总共12种同分异构体。7已知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二氯代物有7种BB分子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的B分子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5种DB分子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A项,按照对称性可知A的二氯代物是,有6种,错误;B项,B分子中有CH3,不可能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错误;C项,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应含有羧基,故苯环上的支链可能为CH2COOH,有1种;CH3、COOH,有邻、间、对3种结构,共有4种结构,错误;D项,B分子中苯环、羰基分别能确定一个平面,再结合单键可以旋转,则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正确。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思维模型(1)思维要有序,避免重复或漏写:首先确定同分异构体的官能团种类,然后判断碳链(要注意除去官能团中含有的碳原子)的结构,最后确定官能团的位置。确定官能团位置时,要注意结构的对称性,尤其是中心对称的情况,避免重复。(2)掌握“定一议一”方法,避免重复。若有两个官能团,先根据对称性确定一个官能团的位置,然后确定另一个官能团的位置。如(2018全国卷,11B改编)螺2.2戊烷()的二氯代物超过两种是正确的。(3)在判断芳香烃的一氯代物时,要注意限制条件,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还是支链上的一氯代物。考点二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及应用1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1)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不多于4的烃是气体,烃的密度都比水小。(2)烃、烃的卤代物、酯类物质均不溶于水,低级醇、酸溶于水。(3)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各类有机物的同系物熔点、沸点升高,同分异构体的支链越多,熔点、沸点越低。2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物质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烃甲烷只有CH键,正四面体分子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平面分子,官能团是与X2、H2、H2O、HX加成;被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发生加聚反应苯平面分子,碳碳键性质相同在催化剂存在下:与X2、HNO3发生取代反应;与H2发生加成反应烃的衍生物乙醇官能团为OH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被催化氧化生成醛、酸;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乙酸官能团为COOH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3.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突破(1)糖类性质巧突破葡萄糖分子含有羟基、醛基两种官能团,因此它具有醇、醛两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利用此规律就能轻松“吃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单糖、二糖、多糖的核心知识可用如下网络表示出来。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2)油脂性质轻松学归类学性质:油脂是酯,可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形成的酯,因此纯净的油脂无色且不溶于水(常见食用油脂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能发生水解反应(若烃基部分存在不饱和键,则还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对比明“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指的是氢化、硬化、皂化,氢化指的是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油脂;通过氢化反应,不饱和的液态油转化为常温下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硬化;皂化指的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应。口诀助巧记:有三种较重要的高级脂肪酸需要熟记,油酸(C17H33COOH)、软脂酸(C15H31COOH)、硬脂酸(C17H35COOH),其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后两种则是饱和脂肪酸,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软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饱(和)十七烯,另外均有一羧基。(3)盐析、变性辨异同盐析变性不同点方法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析出特征过程可逆,即加水后仍可溶解不可逆实质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结构、性质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结果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相同点均是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4.有机反应类型归纳反应类型反应部位、反应试剂或条件加成反应与X2(混合即可反应);碳碳双键与H2、HBr、H2O,以及与H2均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加聚反应单体中有或CC等不饱和键取代反应烃与卤素单质饱和烃与X2反应需光照苯环上氢原子可与X2(催化剂)或HNO3(浓硫酸催化)发生取代酯水解酯基水解成羧基和羟基酯化型按照“酸失羟基、醇失氢”原则,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氧化反应与O2 (催化剂)OH(CH2OH氧化成醛基、氧化成羰基)酸性K2Cr2O7、酸性KMnO4溶液、苯环上的烃基、OH、CHO都可被氧化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CHO被氧化成COOH燃烧型多数有机物能燃烧,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还原反应得氢型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或部分芳香族化合物和H2的加成反应去氧型RNO2RNH2置换反应羟基、羧基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5.化学“三馏”把握准(1)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却为液态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用这一操作可分离、除杂、提纯物质。(2)对于沸点比较接近的多种液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用蒸馏方法难以单一蒸出分离,这就要借助于分馏。分馏和蒸馏一样,也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严格控制温度,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操作。但分馏要安装一个分馏柱(工业装置为分馏塔)。混合物的蒸气进入分馏柱时,由于柱外空气的冷却,蒸气中高沸点的组分被冷凝回流入烧瓶中,故上升的蒸气中含沸点低的组分的相对量较多,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3)干馏是把固态有机物(煤炭)放入密闭的容器中,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炼焦就属于干馏。干馏属于化学变化,蒸馏与分馏属于物理变化。6三个制备实验的比较制取物质仪器除杂及收集注意事项溴苯含有溴、FeBr3等,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分液,然后蒸馏催化剂为FeBr3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右侧导管不能(填“能”或“不能”)伸入溶液中右侧锥形瓶中有白雾硝基苯可能含有未反应完的苯、硝酸、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分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苯导管1的作用:冷凝回流仪器2为温度计用水浴控制温度为5060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乙酸乙酯含有乙酸、乙醇,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后,分液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右边导管不能(填“能”或“不能”)接触试管中的液面1有机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的关系(1)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2)在NaOH的醇溶液中并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在浓H2SO4和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或硝化反应等。(4)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发生的是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5)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则发生的是烯烃、炔烃、芳香烃或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2辨别材料,分析纤维(1)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膜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2)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棉、麻、丝、毛属于天然纤维,人造棉、人造丝、锦纶、腈纶属于化学纤维,其中人造棉、人造丝又属于人造纤维,而锦纶、腈纶属于合成纤维。3反应条件,对比归纳由已知有机物生成、产物的反应试剂及反应条件。(1)BrCH2CH2CH2OH:CH2=CHCH2OHNaOH、醇,加热;BrCH2CH=CH2浓H2SO4,加热。(2):Cl2,光照;液溴,Fe粉(或FeBr3)。(3)CH2=CHCH2OH:BrCH2CHBrCH2OH溴水;CH2=CHCHOCu或Ag,加热;CH2=CHCH2OOCCH3乙酸,浓H2SO4,加热。(4)CH3CHBrCOOCH3CH3CH(OH)COOKKOH溶液,加热;CH3CHBrCOOH稀H2SO4,加热。4糖类水解产物判断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角度一有机物结构、性质判断1(2019全国卷,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答案D解析甲苯中含有甲基,根据甲烷的结构可知,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A错误;乙烷相当于2个甲基连接而成,根据甲烷的结构可知,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错误;丙炔的结构简式为H3CCCH,其中含有甲基,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错误;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H2C=CHCH=CH2,根据乙烯的结构可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正确。2(2018全国卷,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大多数酶是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果糖属于单糖。3(2018全国卷,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答案C解析与氯化氢的反应是发生在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产物是氯代苯乙烷,C项错误;“铁粉”“液溴”是苯乙烯()在苯环上发生溴代反应的条件,A项正确;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D项正确。角度二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判断4(2019全国卷,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答案B解析2苯基丙烯分子中苯环的侧链上含有碳碳双键,它能与稀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褪色,A项错误;类比乙烯,2苯基丙烯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B项正确;2苯基丙烯分子中含有甲基,故该分子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C项错误;2苯基丙烯属于烃,不易溶于水,D项错误。5(2016全国卷,10)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A项,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正确;B项,异丙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苯大,故其沸点比苯高,正确;C项,由于异丙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而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构型,故饱和碳原子和与其相连的三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错误;D项,异丙苯与苯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正确。角度三有机物中元素守恒的简单计算6.(2015全国卷,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A11B23C32D21答案C解析根据乌洛托品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6H12N4,碳原子来自HCHO,氮原子来自NH3,发生的反应为6HCHO4NH3C6H12N46H2O,根据原子守恒,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7(2015全国卷,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答案A解析1mol分子式为C18H26O5的羧酸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说明该羧酸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则C18H26O52H2O羧酸2C2H6O,由原子守恒可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A项正确。1(2019玉溪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素B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乙醇、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D解析A项,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B项,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错误;C项,油脂的液态油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错误;D项,甲烷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与卤化氢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正确。2(2019银川市高三质量检测)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3B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C乙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均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包括CH3CH2CH2CH2Cl、CH3CH2CHClCH3、(CH3)2CHCH2Cl、(CH3)3CCl,共4种,故A错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醇与碳酸钠不反应,互溶不分层,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溴水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错误;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是高分子,而淀粉、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3(2019宣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会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苯环上的溴代产物有2种B1mol乙与H2发生加成,最多消耗3molH2C多巴胺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D甲、乙、多巴胺3种物质均属于芳香烃答案C解析甲()在苯环上的一溴代产物有2种,还有二溴代产物等,故A错误;乙()中的苯环和羰基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乙最多可以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多巴胺()分子中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共平面,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则侧链上的碳原子可能处于苯环所在平面,故C正确;甲、乙、多巴胺中除了含有C和H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元素,均属于烃的衍生物,故D错误。4(2019河北省中原名校联盟高三3月联考)某有机物X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分子式为C9H12O3BX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面CX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D1molX最多能消耗2molNaOH答案C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9H14O3,故A项错误;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则与该碳原子相连的四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故B项错误;分子中含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故C项正确;分子中仅含有1个酯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消耗1molNaOH,故D项错误。5(2019蚌埠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一种免疫调节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1O4NB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1mol该调节剂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答案D解析将结构简式转化为分子式,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1O4N,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分子中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有COOH、OH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该物质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而且CH2OH可发生催化氧化,酚羟基也容易被氧化,分子中有氨基和羧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苯分子的12原子共面以及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可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mol该调节剂最多可以与2molNaOH反应,分别是COOH和苯环上的OH发生反应,D项错误。6某酯类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35H50O6,1mol该酯类化合物a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甘油、2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1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则不饱和脂肪酸b的分子式为()AC9H10O2BC9H12O2CC9H16O2DC9H18O2答案A解析1mol酯类化合物a (C35H50O6)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甘油、2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1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a的水解可以表示成:C35H50O63H2OC3H8O3(甘油)2bc,根据氧的原子个数可判断,b和c中都含有一个羧基。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设c的分子式为CnH2nO2,n14,c的分子式为C14H28O2,根据原子守恒知,b的分子式为C9H10O2。有机反应中的定量关系(1)1mol碳碳双键与X2、HX、H2、H2O加成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1mol碳碳三键与X2、HX、H2发生彻底的加成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一个苯环与氢气加成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3。(2)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时,2molOH1molH2。(3)1molCOOH、OH(酚羟基)分别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4)1molCOO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mol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018全国卷,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答案C解析中每个碳原子都形成4个共价单键,这4个键呈四面体状分布,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项错误;环戊烯的结构简式为,与分子式相同且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如、都是螺2.2戊烷的二氯代物,B项正确;螺2.2戊烷的分子式是C5H8,在理论上,1molC5H8与2molH2反应,生成1molC5H12,D项正确。2(2017全国卷,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CH3CCCCCH3等,A错;b的二氯代物有3种,d的二氯代物有6种(、),p的二氯代物有3种(),B错;b、p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错;d、p中都存在类似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对。1(2019广东省高三模拟)一种形状像蝴蝶结的有机分子Bowtiediene,其形状和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4molH2B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C三氯代物只有一种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碳碳三键的链烃有两种答案B解析由结构式可知分子中含有5个C、4个H原子,则分子式为C5H4,根据不饱和度的规律可知,该分子内含4个不饱和度,因此要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4molH2,A项正确;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中心碳原子与顶点上的4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应是四面体构型,则分子中四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项错误;依据等效氢思想与物质的对称性可以看出,该分子的三氯代物与一氯代物等效,只有一种,C项正确;分子式为C5H4,只含碳碳三键的链烃有CHCCH2CCH或CHCCCCH32种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2(2019厦门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Bhatti合成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其中间体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发生氧化、中和反应B与互为同分异构体C碳原子上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不含立体异构)D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答案A解析该有机物可以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其中的亚氨基可以显示碱性,所以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故A正确;比少2个氢原子,其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因为存在对称结构,该有机物共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则碳原子上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故C错误;该有机物结构中碳碳键都是单键,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D错误。3(2019烟台市高三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有机化合物环丙叉环丙烷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环己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其二氯代物只有三种C所有的碳原子均在一个平面内D生成1molC6H14至少需要2molH2答案C解析环丙叉环丙烷分子的分子式为C6H8,环己烯分子式为C6H10,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环丙叉环丙烷分子中的4个“CH2”完全等同,其二氯代物有四种,故B错误;乙烯是平面形结构,碳碳双键所连的四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一个平面内,故C正确;环丙叉环丙烷分子的分子式为C6H8,每个C6H14比C6H8多6个氢原子,相当于3个H2,所以生成1molC6H14至少需要3molH2,故D错误。4(2019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冲刺)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在空气中燃烧时均产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B甲、乙、丙中只有甲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等量的甲和乙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消耗Br2的量:甲乙D甲、乙、丙的二氯代物数目最少的是丙答案C解析甲、乙、丙分子式均为C8H8,含碳量高,燃烧时均产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故A正确;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丙中含有类似于甲烷的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甲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由于连接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两个平面可以重合,所以只有甲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正确;苯环不和溴水反应,甲和乙与溴水反应是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由于乙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所以消耗Br2的量:甲乙,C错误;由于丙的对称性最好,故二氯代物数目最少的是丙,只有三种,故D正确。5(2019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物中广泛存在,如图为苯及其几种同分异构体的键线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b、c均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a和d的二氯代物均有3种C4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a和b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答案B解析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b、c两种物质分子式均为C6H6,c含两个碳碳双键且为环状,b虽只含一个碳碳双键但也为环状,故b、c与乙烯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苯的二氯代物有邻、间、对3种,棱柱烷的二氯代物的数目可采用“定一议一”法进行判断,有、,共3种,故B正确;苯和棱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盆烯中含有次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1(2019全国卷,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答案D解析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后加入苯和液溴,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项正确;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溴单质,防止溴单质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四氯化碳呈无色,吸收红棕色溴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易吸收溴化氢,发生反应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项正确;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铁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质;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分离溴苯,不用“结晶”的方法,D项错误。2(2018全国卷,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答案D解析A是制备乙酸乙酯的操作,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是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D是蒸发操作,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3(2018全国卷,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答案D解析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黄绿色的氯气参加了反应,逐渐减少,生成无色的气体,因此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反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因此试管内液面上升;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均为无色油状液体,附着在试管壁上,因此试管壁上出现油状液滴;生成的HCl气体遇到水蒸气溶解生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因此试管中有少量白雾。综合上述现象,答案选D项。1(2019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1月质量检测)对实验室制得的粗溴苯含溴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156.2 )、Br2和苯(沸点80 )进行纯化,未涉及的装置是()答案C解析除去Br2可以用SO2,原理是:Br2SO22H2O=H2SO42HBr,故A正确;苯和溴苯的混合液与无机溶液互不相溶,分液可得苯和溴苯的混合液,故B正确;由分析可知,不涉及过滤操作,故C错误;溴苯的沸点是156.2、苯的沸点是80,分离出溴苯用蒸馏法,故D正确。2(2019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实验室利用乙醇催化氧化法制取并提纯乙醛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未涉及的是()答案C解析A项,分离提纯乙醛用蒸馏法,蒸馏要用到该装置,不选;B项,B装置是乙醇的催化氧化装置,不选;C项,提纯乙醛不用分液法,C选;D项,蒸馏法提纯乙醛要用到冷凝管,不选。3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a层液体中含有的NH3B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C从b层液体中分离出苯的操作是分馏Dc口导出的气体可使新制氯水褪色答案A解析氨水呈碱性,遇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是错误的,故A错误;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故B正确;苯和煤焦油互溶,从b层液体中分离出苯的操作是分馏,故C正确;c口导出的气体有乙烯等还原性气体,可使新制氯水褪色,故D正确。4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碎瓷片有催化和积蓄热量的作用B结束反应时,先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C石蜡油是液态烷烃DB、C中溶液均褪色,反应类型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石蜡油在碎瓷片催化作用下发生裂化反应,生成物中含有烯烃。把生成物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溶液褪色;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装置A中碎瓷片有催化和积蓄热量的作用,有助于石蜡油分解,A正确;结束反应时,应先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防止因温度变化出现倒吸现象,B正确;石蜡油是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C正确;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与分解生成的烯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装置C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与分解生成的烯烃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D错误。5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下图所示装置。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A水B氢氧化钠溶液C四氯化碳D碘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溴化氢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不溶于硝酸),因此常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溴化氢的生成,证明溴和苯能发生取代反应。为了排除溴蒸气对溴化氢检验的干扰,应在检验之前先使其通过A中的四氯化碳液体(溴蒸气易溶于四氯化碳,溴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6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乙烯密度稍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但因为乙烯不易溶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