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 中文 商要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 中文摘要 引入在语言学、语言哲学中非常重要的语汇概念对苏州园林建筑象征进行 研究,是一个新的角度。建筑除满足其功能需求外尚具有文化和艺术的要求,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作为优秀建筑的代表,建筑象征的具体感性形象凭其某一侧 面的特征,间接地暗示与其相关的某种相对宽泛的超越性意义,二者在依稀隐 约、微妙婉曲的状态中统一起来,极具艺术感染力。对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 语汇进行分析,实际是对建筑物质语汇与建筑象征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作研究与 分析,以探求苏州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基本特征、表现机制和文化内涵。 本论文的研究涉及建筑理论、象征文化、艺术原理、民俗文化等众多相关 的理论,侧重于通过分析苏州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基本特征、存在的文化背景、 建筑象征本身的物质序列和附着的精神层面的内涵,以此来达到准确有效的传 达苏州建筑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意义,将理论研究与 建筑设计实践联系得更为紧密与直接,以期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传 承探索成功之路。 关键词:苏州园林建筑象征语汇传承 作者:刘柯 指导教i i l i :姜竹松 a s y m b o l i c a l l yv o c a b u l a r ya n a l y s i so fb u i l d i n g si ns u z h o uc l a s s i c a lg a r d e n s a b s t r a c t a s y m b o l i c a l l yv o c a b u l a r ya n a l y s i so fb u i l d i n g si n s u z h o uc l a s s i c a lg a r d e n s a b s t r a c t t h i si san e wa n g l et os t u d yt h es y m b o l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o fs u z h o uc l a s s i c a l g a r d e n sb yi n t r o d u c i n gt h ev o c a b u l a r yo fc o n c e p tw h i c hi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i n l i n g u i s t i c s ,p h i l o s o p h yo fl a n g u a g e i na d d i t i o nt ob u i l d i n g sm e e tt h e i rf u n c t i o n a l n e e d s ,y e tw i t ha r t i s t i cr e q u i r e m e n t s s u z h o uc l a s s i c a l g a r d e n sb u i l d i n ga sa b u i l d i n go fo u t s t a n d i n g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 ,t h es y m b o lo ft h es p e c i f i ci m a g eo ft h e b u i l d i n g si n d i r e c t l yi m p l ya n o r i e n t a t i o n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s o m er e l a t i v e l yb r o a d t r a n s c e n d e n c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b yv i r t u eo ft h e i rl a t e r a lp e r c e p t u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b o t hu n i f i e da tt h ev a g u e l yd e l i c a t es t a t eo f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 ,w h i c hh a sh i g h l y a r t i s t i ca p p e a l t h i st h e s i sr e s e a r c hi n v o l v e sb u i l d i n gt h e o r y ,as y m b o lo fc u l t u r e ,a r tt h e o r y , f o l kc u l t u r e ,a n dm a n yo t h e rr e l a t e dt h e o r i e s ,f o c u s e do ns t u d y i n gt h r o u g ht h e a n a l y s i so ft h e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y m b o l i cv o c a b u l a r yi ns u z h o ul a n d s c a p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o fe x i s t e n c eo ft h e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 ,o fas y m b o lo ft h e i ro w n b u i l d i n gm a t e r i a l ,a sw e l la sa t t a c h e dt h es p i r i to fl e v e l so fm e a n i n g ,i no r d e rt o a c h i e v ea c c u r a t ea n de f f e c t i v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fs y m b o l i cv o c a b u l a r yo fs u z h o u a r c h i t e c t u r ec l a s s i c a l g a r d e n sb u i l d i n g ,w h i c hi s f u l lo fr e f e r e n c et om o d e r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d e s i g n ,t og l u e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a n db u i l d i n gd e s i g np r a c t i c e s m o r ec l o s e l ya n dd i r e c t l y ,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i st h e s i sa i m sa te x p l o r i n gt h er o a do f s u c c e s sf o r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i n n o v a t i o no ft h es y m b o lv o c a b u l a r yo fs u z h o u c l a s s i c a lg a r d e n s k e y w o r d s :s u z h o u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 y m b o lv o c a b u l a r y 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i n n o v a t jo n w r i t t e nb y s up e r v i s e d l i l i uk e b yp r o j i a n gz h u s o n g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 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 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苯入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型:翌:! 星: 日期:塑铧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l 章引言 第1 章引言 1 1建筑象征语汇的概念界定 1 1 1 建筑象征 象征是一种群体性的、约定俗成的、传习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1 是一 种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文化和艺 术的重要手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人的文化就是一种象征文化,每一个炎黄子孙浸 染在这种文化中。爱伯哈德借用费迪南德莱森的话说:“中国人的象征语言, 以一种语言的第二种形式,贯穿于中国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于它是第二层的 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语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达意义的细微差别,以及隐含的 东西更加丰富。2 三国时期的哲学家王弼在其著作周易略例明象所提“触类可为其象, 合意可为其征 中的“象”就是世间万物的表象、形态;“征 则是与“象” 互为依存、对等的意义部分。这二者借用西方现代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术语名之, 一个是“能指”;一个是“所指 。象征的指向意义是多元的,甚至带有一定 的神秘性,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用一句古诗来概括就是“似花还似非花”。 建筑中的象征,即通过建筑的特定形式、外部形象和局部装饰来表达某种 深层次的思想涵义,表现出特定环境中的自然及社会文化特征。我们将这类不 能一望而知的建筑背后隐藏的涵义称为建筑象征。建筑象征是强调在象征性思 维基础上产生的,借助建筑造型形式表达另一种特殊意境的表意方式,是一个 广义的概念。 1 1 2 建筑语汇 建筑类比于语言的命题是在二十世纪人文思想“语言学转向 的大背景下 慢慢凸现出来的。建筑作为艺术,用砖、石、瓦、玻璃等表达着美,拥有自己 的语言。建筑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汇,它是词形与词义结合的统一体,即由形 1 居时阅: 弦外之音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四川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1 页 2 美w 爱伯哈德:中国文化象征词典,湖南文艺出版社,1 9 9 0 年版,l _ 2 页 l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1 章引言 体及其使用意义、审美意义统一在一起的建筑部件。专家认为,建筑语汇是指 运用建筑手法对建筑构成元素进行组织安排或对构成元素进行造型而形成建 筑的一种表达的词语集成1 。建筑语汇包括诸如门、窗、窗间墙、女儿墙、檐 口、基座、台阶、梁、柱以及环境设计中造景、陈设的具体物件,乃至各类环 境布置等等。建筑就是由按一定的规则联接起来的建筑语汇组成。就像语言学 一样,若干语汇组成句子,句子再组成段落,段落再组成篇章。 建筑是由很多部分集合而成的,各种功能不同的构件通过特定的构造方式 形成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材料的不同,结构方式不同,建筑语 汇不同,建造出来的房屋形态自然不同。而即使用相同的材料与同样的结构方 式,在不同国家与地区,有不同的民族背景,也会出现不同的建筑语汇形成不 同风格的建筑语言系统。正是这些丰富的建筑语汇,形成了宝贵的语汇库。使 得各个时代的建筑,都能不断地从中能获取灵感,并结合当时的新材料、新技 术、新工艺,先仿后创,演绎出了越来越丰富的样式。 1 1 3 建筑象征语汇 我们利用建筑语汇的符号特性,通过象征来表达深藏其中的某种传统的、 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建筑作为一门象征型空间艺术,并不是砖瓦石块的简单 拼凑,而是以自身的面、体形、体量、群体、空间、环境等丰富的艺术言语, 组合成华美的乐章,传达出深刻的寓意,目的是建立一种在建筑中已出现部分 和未出现部分的联系,使人感受到建筑表面看不到的东西,以表现隐藏于建筑 背后的文化内涵。建筑象征语汇是建筑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语言体系中不可或 缺的组成部分。 建筑象征语汇的使用与表达受到建筑实体构筑形态的制约,也受到建筑空 间构成形态的影响,作为独立的语言表达式,象征自身的形式、内容联系于整 体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美爱德华t 怀特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3 4 页 2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 第1 章引言 1 2课题目的和意义 1 2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建筑受到悠远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思想的浸润,蕴含着极为丰 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信息,尤其擅长用具体形象表达特定涵义。苏州古典园 林建筑历来被看作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滋养使得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建筑的面貌。造型、装饰纹样、色彩等丰 富的元素与苏州地区的文化和建筑施工技法相结合,衍生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苏 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文化,犹若苏州的一汪清水,平静而深遂,婉约而灵动。 把语汇的概念引入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文化的研究,目的是建立起一个 对苏卅i 古典园林建筑象征文化进行阐释的结构。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 相关语汇的分析,建立起建筑象征与建筑的关联,与生活的关联,与历史文化 的关联,才能深入把握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的表现机制,才能探求苏州古典 园林建筑象征在目前建筑潮流中恰当的表达方式,适应其人们新的建筑审美需 求。 1 2 2 研究意义 结合建筑象征语汇对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更深入的理 解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本质和内涵,而且可以为苏州地方建筑文化和苏州 古典园林理论的研究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苏州园林 文化遗产,有利于我们借鉴、继承并发扬传统建筑文化。 面对当前符号泛滥、意义相对溃乏的消费时代,建筑师仅仅通过建筑形式 处理,往往无法表达这些符号片断的意义。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需要“说法 , 即应具有某种精神内涵,而象征手法恰好为建筑师提供了一种建筑理论分析和 设计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传统建筑中如何运用象征语汇? 哪些可取? 哪些又 不可取? 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研究。这对我们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和文化领域 的研究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 3相关领域的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领域的瑰宝,在园林内普遍应用的叠 山、理水等造景手法以及建筑空间的营造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很强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 第1 章引言 的实践运用1 ,这些理论博大精深,直到今天仍然鲜活的渗透在现代设计实践 中。经过几代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关于园林艺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 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关于园林整体造园手法的 分析、建筑空间营造技巧的归纳、山石植物的造景艺术等。这其中有一部分著 作已经涉及到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金学智先生的中国园林美学从美学的角度对古典园林的艺术理论做了 梳理。金先生笔下的苏州古典园林小巧细秀、淡雅朴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 征洋溢着技艺美。 谢孝思先生主编的苏卅i 园林品赏录是苏州园林的一篇史话,详细介绍 了苏州园林发展的历程,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其中不少篇幅从艺术 美的视角描写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的独到之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中国建筑艺术全集中,周维权先生编写的皇家 园林和陈薇先生的私家园林,运用大量图片对现存的明清园林作了细致的介 绍。直观的介绍了中国两大古典园林体系中建筑象征题材的异同。 杨鸿勋先生撰写的江南园林论中有关园林创作论的论述,建筑的经营 占据了较大的篇幅。杨先生从园林建筑艺术的特殊处理方面,阐述了尺度、方 位、光影以及视觉误差等因素对建筑象征效果的影响。 陈从周先生的苏州园林、说园等系列作品,是一位有为的建筑师 用散文的笔触展现了犹如画卷一般动人心弦的苏州古典建筑的言外之意。 曹林娣先生的中国园林艺术论关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民族特质,其中 关于建筑象征的描写更多的融入了民俗艺术的元素。 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古典园林,是迄今为止关于苏州古典园林最为详尽 的图册,其中的图件均是五十年代实地考察测绘而成,是苏州园林研究的第一 手材料。苏州现有园林的修复也均参照其施行。 这些己有的理论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建筑装饰的艺术魅力, 也为本文的论述和分析提供了参考。 中国在象征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为数不多,而且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 统性。但西方传统美学、哲学已经很大程度上阐述了较为系统的象征的构成要 素。 吴庆洲先生的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从城市规划、建筑和园林设计、 1 余志超:细说中国园林,光明日报出版社,2 0 0 6 年版,1 9 页 4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1 章引言 建筑的装饰艺术和文化融合等多个方面探讨建筑的哲理、意匠及其文化内涵。 倡导从中国古代城市和传统建筑的哲理、意匠中汲取其精华,从博大精深、源 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为规划设计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和建筑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武器。 居阅时等共1 3 位学者共同编写的中国象征文化,将中国数千年文化 发展中丰繁的文化象征作了整理汇总、研究比较,内容广涉,将难以理解、不 易察觉的象征现象作细致分析和深入浅出的解释;书中首次正式提出“象征文 化 概念,使其自成体系,成为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书中从哲学的高度把象征 看作人的多种独立思维方式的种,列举了大量的象征实例( 包括少量建筑方 面的实例) ,力求寻回遗失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引领 我们走入神秘的象征世界。 黑格尔他在美学中把人类既有的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即象征型、古典 型和浪漫型。每个类型之下又分若干门类,如建筑、雕刻、音乐、诗歌等。黑 格尔把象征当作人类的思维方式或特定的认知方式来看待。他指出,象征是艺 术发展的最初阶段,显示了“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最初阶段的思维特征。在这 个阶段人( 心灵) 对理念的认识是朦胧而抽象的,只能借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外形 来暗示和象征。这时对艺术的表达是模糊而多变的,象征艺术都带有暖昧、神 秘的性质。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象征的动物。人的语言、思想乃至 行动归根结底是一种象征行为。所有人类的文化形式都是象征形式。象征形式 是渠道,使“自我 和“世界”、主观和客观达到一致。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象征可分为两种:推论象征和表象象征, 艺术形式是表象象征的符号,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而建筑同样是表象 象征的符号。 索绪尔的符号学研究属于语义学领域,研究符号与其所代表的概念间的关 系。他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和所指往往通过社会约定俗成而形 成固定的统一关系。人们可以借助符号所代表的特定意义对其进行译码,即接 受和理解。 1 4 论文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建筑是一门涵盖面非常广、相当复杂的综合学科,建筑设计也是感性与理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1 章引言 性交织的综合思维过程。1 因此寻找研究切入点很重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侧重建筑象征语汇的分析。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她集聚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的精华,其建筑象征文化是传统建筑艺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一笔丰厚 的文化遗产;本论文从语汇分析的角度出发展开对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的研 究,苏州古典园林悠远的历史、丰富多彩的实物遗存、深厚隽永的文化底韵, 使得我们的研究无疑是一项庞杂的工程。鉴于硕士论文研究时间和论文容量的 限制,本文仅就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表现题材、表现手法、载体类型 及其相关联的象征语汇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归纳苏州古典园林建筑 象征语汇的基本特征,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传承探寻可行之路。 本论文力求在有限的知识层面上进行广泛的查阅资料、实地调研、测绘、 向专家进行咨询等一切方式来了解、掌握各种直接或者间接资料,了解当地的 民俗、民情、地理、历史文化,力求尽力融入到江南园林建筑象征的文化氛围 中,找到各种相关的历史、文化、技术信息,以使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广度和实际意义。 研究中涉及到广泛的背景知识,如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文学、 音乐、美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我们不仅要对相关的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的历史 背景和本身的形制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制度,以及这些 思想文化制度对江南人文观念、地域文化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归纳总结 苏州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生成机制和表达机制以及其基本特征。 研究中主要采用界定分类一一具体详述一一总结论证的程序过程。江南古 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类型多种多样,如何对每一类的语汇进行全面、详细的 阐述,恰当合适的比较分类是论文的基础和关键,在各种不同分类明确的基础 上,具体的阐述就是论文的主题内容,在这些不同内容、类型论述之中,将苏 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是论文的总结之笔。因此, 本论文主要是依据总一分一一总的过程序列进行研究。研究中要注意尽量避 免研究成果与己有成果重复,从实际出发,理论和现实结合,注重可实施、可 操作性。本论文在对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内容进行论述之后,如何对 这些内容进行总结、利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现代建筑创作才具有真正的实际 价值。评判之余,通过建筑象征传统语汇与现代建筑设计语言关系的梳理,探 1 刘育东:建筑的涵意,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6 年版,1 4 0 页 6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1 章引言 讨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象征语汇传承的手法,得出现代建筑设计的新途 径,就是用理性的方法突破现代技术范畴,挖掘传统建筑深入人心的领域空间, 引起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新的共鸣。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现实之中,使论文 既富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7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2 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基本特征 第2 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一份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其建筑语汇 中或隐或现地凝聚了传统建筑体系的许多重要特征,相应历史阶段的种种思想 意识和审美意识以及古代富有特色的创作设计手法。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 汇更是拥有一个高度成熟的体系,它的成熟性闪烁着建筑语义与审美和谐统一 的光辉;同时,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独具特色的诠释方式,使苏州古典 园林建筑形成了鲜明的个性。 2 1地域特征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高度的成 就。其完全依据环境的特点和要求,配合着各种各样的地形和地貌,自由组织、 灵活应变,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建筑类型,每一种类型又演变出丰富多变的形 式。因此,苏州古典园林中建筑总是千差万别,展示着与具体环境相吻合的强 烈个性。 2 1 1 气候条件的因地制宜 由于南北在气候上的差异,反映在园林建筑上产生了北方建筑较为平稳、 持重;而南方建筑较为轻盈、灵巧的地域特点。寒冷气候下的北方园林我国北 方园林主要分布在以北京为中心的河北、山东、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这一地 区处于中温带和暖温带的交界处,冬季气温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而夏季则与 之相反。由于受到冬季寒冷气候条件的限制,其建筑的墙体大多由砖石砌造, 门窗的数量和大小也以满足保温为主。 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夏季气温较高,潮湿多雨,冬季干 燥寒冷,季风明显,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1 因为受到海 风的滋润,苏州的气候整体温和湿润,无严寒酷暑,不过梅雨持续期较长,很 感湿闷,堪称全中国地理环境中雨量最润匀的区域。在此气候条件下,苏州古 典园林建筑多南向和东南向,房屋建筑高度较高,进深较深,屋架尽可能采用 双层屋顶以加强建筑屋面的保温效果,以求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平面上多设 1 陈从周:苏州旧住宅,上海三联书店,2 0 0 3 年版,8 页 8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2 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基本特征 置前后院落,门窗都用长窗及低槛窗,以利通风,在夏季,北向房屋尤为凉爽, 所以,北向的厅堂有其存在的必要。这些因地制宜的建筑营造特色,也为建筑 象征语汇的处理提供了特立的基础。 2 1 2 地方材料的因材施用 明、清时期,有“天堂”美誉的苏州,是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清 代孙嘉淦南游记写道:“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浑 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 。明清两代,苏州地区生产的丝织、刺绣、印 染、红雕漆器、琢玉、家具和桃花坞木版画等,遐迩闻名。1 明张瀚松窗梦 语百工纪记载:“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吴制器而美,以为非美 弗珍也。四方贵吴,而吴益工于器”。文献之所谓“三吴,指苏州与吴 州、长洲,合称三吴,以苏州为首,可见苏州手工业发展水平之高。 附近太湖诸山及金山等地均产石,陆墓御窑等地产砖,建筑木料大多仰仗 外地供给,但如银杏、榉木等本地亦有之。加工技艺的高超和材料的本地特色 化,加上吴韵古风的文化,使园林建筑象征的主要表达形式,苏州的木雕、砖 雕、石雕等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呈现精细巧妙的特点。 2 1 3 地形特征的因势利导 苏州地处我国大陆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居东经l2 0 。3 77 ,北 纬31 。177 ,明代莫旦苏州赋所谓“苏州拱京师以直隶,据江浙之上游”,可 见苏州位置之重要。苏州城内河道纵横,水路交通很是便利,是江南水网的中 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2 水域多使苏州园林建筑大多临水而居,充分考虑与自然地形的紧密结合, 建筑多以木架承重,体量不大,屋脊高,进深大,门窗基本采用低矮的槛窗及 有利观景的长格扇窗,墙体较薄,屋面轻巧。平面、立面处理灵活自由。如苏 州沧浪亭,园外一条清流将沧浪亭紧紧环绕,一条复廊兼具围墙之功用,将园 林与园外之水连为一体。再如,苏州网师园主景区的濯缨水阁、小山从桂轩、 引静桥、射鸭廊、竹外一支轩、月到风来亭均是依水而居,其中濯缨水阁是歇 山卷棚式,纤巧空灵,坐南朝北,高架水上,凉爽宜人,可凭栏观荷赏鱼。源 于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意为达 1 陈从周:苏州旧住宅,上海三联书店,2 0 0 3 年版,9 页 2 谢孝思:苏州园林品赏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8 年版,1 0 9 页 9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 第2 章苏州古典园# 建筑象征语汇的基本特 则濯缨,隐则濯足。( 图1 ) 22 人文特征 苏州古典园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异彩纷 呈的园林建筑装饰不仅是吴地木构架特征的反 映,同时也映射出建筑装饰中蕴涵的人文制约 因素,这其中,吴文化、苏州地域的人本意识、 围1 月师园疆缨水阁自摄 以及大环境背景下数千年来的礼制规范和宗教观念的传承都成为苏州古典园 林建筑语汇的特征的构成。 22 1 礼制规范的制约 礼,原指社会规章制度。礼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得以维系、运行千年的治 国之道,也是由长久的社会观念、文化现象、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沉淀而成的 思维定势和心理习惯。这种礼制思想不仅体现在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模式、承 受心理等主观形式上,在建筑这类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上,也得以强化, 使得建筑设计也成为强化礼制的基本内容之一,成为维系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 因素。所以,中国历代都对建筑的各种建制严加界定,各类建筑的规模、构架、 用材以及装饰、色彩、纹饰都有一系列的等级规定,各色人等必须遵守,每个 系列的变化也只能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诸如关于色彩的规定,末代就有“凡庶 人家不得施五色文彩为饰川的规定,明代有“庶民居舍不许施彩饰”的禁令。 在这些制度的约束下,既使是有足够财力雕镂建筑的地主、富商,也不能施以 彩饰。这正是苏州园林清秀淡雅的原因之一。 在强大的礼制规范中,建筑被礼化并不是个别现象,在礼制文化的整体氛 围中,建筑象征语汇都被统一在礼的观念和规范中,都成为礼制等级的标志符 号,受到统治阶级思想和权利的支配。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礼制的制约虽然 没有在皇家园林中表现的那么明显,但是同样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园林内 的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之间,在尺度和色彩上都依次区分出高低、太小、多少、 繁简、华朴、明暗,明确的表现出主次和秩序,主要建筑广泛的运用方整、规 则、直线等形式,形成较为端庄肃穆的格调,次要建筑则运用灵活、变化、曲 线等形式,形成活泼轻松的氛围。如苏州留园的五峰仙馆与揖峰轩前者是苏 杨鹤勋:南园林论) ,上海 民出版社,1 9 9 4 年版,1 6 2 页 苏州古典日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 第2 章 苏州古典园# 建筑象征语忙的基本特征 州宅园中体量最大的建筑,建筑用材为珍贵的楠术,室内装修采用了绢画隔扇, 建筑南面小院的环境配置为一座假山:后者为两间半建筑,结构别致,建筑用 材为杉木,室内装修简单,建筑南面小院的环境配置为一石峰。二者建筑形制 上的差异就在于五峰仙馆是园林中主要的厅堂,而揖峰轩只是别院小馆。这种 伦理的制约使得苏州古典园林建筑把伦理的、道德的价值转化为美的意识,从 而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设计审美观念置于极强的理性支配之下。 232 人文意识的折射 “任何一种艺术所表现的内容都不能脱离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也不能不 带有那个地区、那个民族物质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印记”。”一提到苏州古典园 林建筑,人们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幅江南的水墨画卷,清新、淡雅,这不仅仅是 建筑风格,更是文化的体现,是苏州地域渗透了吴 文化人文意识的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的砖术画卷。 苏州地区历来赋税重、统治严、压迫深,民众 柔韧、隐忍、阴柔的人文个性便是在高压而又富庶 -, 的天堂里逐步形成,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在 此背景下,纤巧幽静、曲折随宜( 图2 ) ,恰到好 处的体现了如水一般的吴地文化的阴柔、恬静和美 圈2 阿师嚣到风来亭 观,与北方建筑的伟岸、高大、苍劲( 图3 ) 形 成鲜明对比。 昊文化中苏州古典园林建筑是为园主人享 乐而存在的建筑类型,因此它反映的不仅仅是 广大人民的生活,而更多的是统治阶层和富贾 的生活和意识。苏州园林建筑的独特艺术性反 映着它的修建不仅是耗费人力与物力,对园主 人和造园家的思想境界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崮3 颐和园佛香目 自撮 园林建筑是文化的一种类型。因此苏州的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必然要反映当 地文化的社会性。苏州所处江南地区属于非政治中心,受“官文化”影响较少, 因此苏州园林主要以民间的私家园林为主。此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以士大夫为代表的文化是这个地区的典型文 楼庆日仲国建筑艺术全集 中国建筑t 业出版社1 9 9 9 年版,1 6 5 页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2 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基本特征 化,苏州园林不可避免的成为这种人文意识的产物和代表。其建筑象征语汇也 就深深的烙上江南人文意识的印记。 文人士大夫对现实的不满成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表达的意义的 核心,可以说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就是隐逸遁世的情绪在建筑语言艺术上的 曲折反映。园林建筑的使用者大都有丰厚的文化修养,精通诗词绘画,又对自 然山水的热爱有加,在苏州园林建筑围合的“壶中天地”中营造着能与封建权 力分庭抗礼的环境,这个环境也无需很大,无需奢侈,无需过多的建筑语汇集 成,而是要在城市的喧闹中造就一种隐居的氛围,使他们在简朴的生活中继续 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苏州古典园林单体建筑体量不大,屋面常用灰瓦卷棚顶, 装修简洁,不施彩画等,然它们的淡雅精深,建筑象征语汇运用之频繁,其中 文学艺术作品( 匾额、楹联、勒石、诗词书画) 之多和寓意之深刻,是皇家园 林建筑所不能比的。 苏州园林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含蓄的暗示是苏州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在传情 达意上的艺术特色,含蓄就是不合盘托出,运用有限的形象调动观赏者的艺术 联想,让其在思索后深刻感受到主题。这种扩大意境的手法,使建筑象征更具 有弦外之音的魅力。假物喻事,借音涵义能让建筑巧妙地表达各种深奥的寓意。 如文人的人伦纲常、文人的风雅韵事、文人的气节操守、都是园林建筑象征的 重要题材。在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中,吸收儒、道、佛的含义,用“谐音”、 “象形、“寓意”,“文字”等的方法,创造生产了丰富的图案。由于人 们受到各时代的社会影响、现实的束缚,人们切实关注的主要是对物质或精神 的功利性满足,尊重生命价值。 1 2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3 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文化内涵 第3 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文化内涵 象征现象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现象。象征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物质形 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庞朴将文化的结构划分为“物质的一一制度的一一 心理的 三个层次,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 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于二者之间的, 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从存在形式来看象征属于文化的表层,是整个社会 文化系统物质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融贯的,它们 构成了传统文化的整体结构。文化体系的高度完善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 特征。“体系中的每一要素一大至宗法体系中的君、臣、父、子,思想体系中 的儒、道、释,理学体系中的宇宙观、人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城市建筑 体系中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小至庭院间一斋半亭的体量、风格,一座 石桥偏转的角度,一段游廊萦回的缓急,甚至一件家俱中每一细小构件的比例、 曲线等等毫无例外地被越来越彻底地融入整个体系之中,被越来越精确地固定 在体系所要求的位置上,被越来越广泛、复杂的矛盾关系所渗透、制约并以此 为基础使整个体系的结构日趋完整和致密。 传统建筑象征语汇作为建筑文化体系中的要素组成,被固定在体系所要求 的位置上,反映着整个文化体系建构的要求。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作为古建筑的 成功典范,在物质性人文艺术建构的基础之上,鲜明的表明出精神性的特质, 成为充满着多元人文内容的审美主体的精神家园。对于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而 言,精神信息是象征所要表达的第二层面语言形式,比物质信息有着更为深入 的效果,表达意义的细微差别以及隐含的内涵更加丰富。中华文化形成的丰厚 精神环境,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形成了一个运用象征语汇的无形的社会,有着 设计者和使用者的个人习惯,也结合着艺术文化的公共秩序和审美标准。 3 1汇聚传统聚居观念 苏州古典园林被称为最适宜人居的环境,其功用的根本,是提供人类聚居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版,2 5 5 页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3 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文化内涵 的场所单元一一住宅。苏州园林建筑也就脱离不开其居住功能建筑的大范围属 性,它反映着江南地域的民众对鲜活生命的生活安排,安全和享乐是其主要的 功能目标。由于人类在历史上迈出的第一步相当赢弱,所以只有乞求神灵的庇 佑,祈佑求福总要有一定的表达形式,建筑正是这种形式表达的载体。 3 1 1 风水方位观念 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理论对 建筑的方位格外重视,因而又称作“方位理论”。其哲学内涵,即是尊天道、 顺天道,以求“天人之和”。1 例如,在自然方位和文化方位上,主张左阳右 阴、左上右下、左前右后的传统,是一种尊天道和顺天道的和平、吉祥、喜庆 的文化象征。否则,将与此背道而驰。 苏州园林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的位置,即巽位,巽为风,为入,寓意财源 滚滚而入。北向一般是堆杂物、灶间和男性仆役的居所,为坎位。西厢,建在 正方的右面,西为兑,兑象为少女,西厢所以常是年轻女性的住处。东厢,建 在正房左面,东为震,卦象为男长用事,东厢安排男性入住。正方,居中为贵, 家长所居。门窗南向,南为离,卦象光明,取向明的含义。同时,主房、大门 在方位上象征相生,主房居北位,属水;大门在东南,属木,表示“水木相生”。 比如藕园藏书楼位于偏北西墙根,西对应“收”,北对应“藏”,藏书楼安排 在“收”、“藏”的位置,符合易学。一般寺观藏经楼都安排在北面,北对应 水,寓意以水压火,避免发生火灾。藕园安排藏书楼也有此意。这里更有另一 层意思,西为兑卦,象征秋季,秋季正是果实累累、令人喜悦的收获季节。兑 还有人生归宿的意思。 3 1 2 驱邪趋吉追求 防火、驱邪和吉祥是园林主人最为关心的建筑居住内容,是建筑对生命愿 望直观的反应。民俗吉祥图案成为防火、驱邪和吉祥追求主要的表现题材,它 们来源于生活、创造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不失为民间艺术的瑰宝,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人们对民俗吉祥图案的深深喜爱,除其具有美的形式外, 还在于它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神奇力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祈望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富足长寿的美好愿望。苏州园林 建筑中那种寄厚望于未来,多存祈愿于神灵的民俗事像,自然而然地渲泄了祈 1 居时阅:弦外之音中国建筑阔林文化象征,四川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6 2 页 1 4 苏州古典同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3 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文化内涵 福求吉的意象特征和独特的造型手法,无不洋溢着一种浓烈的热爱生活的喜庆 色彩,它既是中国传统民俗在建筑装饰上的反映,又是一种普遍的综合文化在 建筑装饰上的反映。 防火象征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失火事件频频发生,防火成为园主人考 虑生命安全的首要问题。建筑许多部位出现象征性的布置,希望借助神灵的力 量遏制火灾。 如高大厅堂上的屋脊采用用哺鸡脊。其实这不是鸡,是“鸱 演变后的造 型。传说鸱专吃火星,将它按在屋脊两端,象征灭火消灾。 吉祥象征 吉祥是传统建筑象征语义表达的一个中心内容,这一突破了制度规范、习 俗约定、地域界限的特定装饰语义的表达,反映了民族传统的深层文化积淀。 建筑装饰符号和附件的吉祥主题语汇表达着主人迎祥的美好心理暗示。 如用鹌鹑、菊花、枫树落叶组成的图案象征安居乐业,常见于家具、什器 等,取其谐音形象,有时还加上寿石,更增加了长寿的内容。 又如在厅堂放置花瓶,瓶中安插月季花( 月季花有“长春 、“四季”之 名) 象征四季平安。绘画、雕刻中有将四季的几种花分置于四个花瓶中的形象, 即:春花一一梅、兰、山茶;夏花一一荷花、百合;秋花一一菊、桂花;冬花一一 南天竹( 果实) 、水仙,以此象征“四季平安 。 驱邪象征 古代人不能解释的某些现象,陷于迷信之中。他们特别畏惧鬼魂和其他神 秘力量作祟,祈求平安免遭横祸成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与园主日常活动密切 相关的园林建筑,自然会安排各种符号图案甚至建筑附件表示驱邪。 如门上张贴的门神,将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之像贴于门 上,用以驱邪避鬼。 3 2 表达委婉文人心声 3 2 1 政治与伦理 建筑表现出的等级化只是封建政治与伦理制度下的等级制度所折射出的 一个方面,是古人等级观物化表现的某个侧面。随着阶级的产生,占人的等级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3 章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文化内涵 观念出现得很早,但直到儒家礼制的形成,等级制才进入了完备阶段,它反映 在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建筑。礼制思想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 在天与人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天人感应。进而鼓吹君权神授,把等级思想合 法化、神圣化。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伦理纲常、忠君孝亲,把社会中 的人加以定位,以期能更好地维持封建专制统治秩序。 苏州园林建筑在尽可能的背离政治,往往表现出与政治背道而驰的走向, 但它逃离不了生存的伦理世界,伦理哲学渗透到了文人的骨髓,也就在园林建 筑的精神领域明显的显现出来,如卅六鸳鸯馆通过建筑形制体现的男主外女主 内思想。 园林建筑表达伦理道德最常见的的是装饰图案,园林的门楼和门窗上不少 雕刻有伦理道德故事的图案。例如,在苏州东山春在楼大厅前的砖刻门楼两边 有“文王访贤 ,“郭子仪拜寿”戏文雕刻图案, “文王访贤”图案是周朝文 王在渭水边找到占卜预言所说的独霸天下的辅臣,请吕尚当国师的场面。另外, 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军,为了国家立功,而他自己也长寿,为后 代文人所向往。因此这两个图案,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德贤齐备、富贵长寿、子 孙兴旺的世俗愿望。另外,春在楼前厅门窗隔扇的内侧,则雕有传说中的二 十四孝、前厅包头梁上三国演义、和前厅承重大梁上唐王李世民等 的故事图案,还有东西厢房的花篮厅和书斋雕刻了题金山寺、道途磨柞、 闭户读书等二十八贤故事。1 儒家的理想人格和价值趋向,所谓“内 圣”与“外王”,因此有关三纲五常的孝子、贤人的故事、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等史人物事迹,成为建筑装饰的传统图案。 在漫长的封建集权政治制度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得 进入官场,参与政治才行,不过走科举之路并不简单,需要多年的刻苦攻读。 春在楼书房的1 2 扇半窗和6 扇长窗的裙板上有与圣贤对、随月读书等 古人苦读,少年登科的传说的图案。为了鼓励孩子刻苦学习的装饰图案。 3 2 2 隐匿与逃逸 所谓隐逸就是寄身于山林之间,游心于泉石之上,抛开功尘利禄,追求自 己心灵上“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直就有隐逸情怀:论语述 而中记载孔圣人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 潘新新:雕花楼,哈尔滨出版社,2 0 0 1 年版,1 6 5 1 7 3 页 1 6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第3 章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文化内涵 中国上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不计其数的士大夫文人因为政治生活的困顿 而选择隐居逃避,同样也有向往自然生活的富贵达人折中选择郊居玩乐,复杂 的动因和悠久的传统造就了园林文化中独特的隐逸观。 苏州园林主人正是在隐逸文化包围下完成了其人格的精神构造和园林建 筑的灵魂艺术主旨的建立。苏州园林建筑容纳的是一种收敛、超脱,对人生沉 浮、世态炎凉更细致体会的隐逸。仕官显赫本不是士大夫文人们的理想追求, 在经过坎坷的官场沉浮后,他们更多地把理想放在了精神乐园的建构和对山林 之趣的追求之中。这种隐逸是日常生活和平凡生涯的入微体味,而不是绮丽、 古怪、猖狂的个性标志,侧重于纯粹物质性的欣赏和把玩,功利的观念很轻。 3 2 3 无为与皈依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为我”、“贵己 的生命观最终被“无我的生命 观所替代,幻化为“无为”与“皈依 。儒家的“无我 是全面否定个人生命 价值,认为礼制高于生命。其思想内核是顺从封建秩序。佛家“无我 的依据 是色空观,认为世间万物存在都是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物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换原理教学教案
- 科学实验室:科学实验活动教学计划
- 写人作文蜡烛老师750字(10篇)
- 时尚猫咪课件
- 时尚分销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读后感读闪着泪光的决定有感500字8篇
- 数据保护工具的合规性与隐私保障方案
- 我爱我温馨和谐的家550字13篇范文
- 纪检委员工作职责
- 文化娱乐行业市场趋势报告表
- 养老院用电安全培训知识
- 《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课件
- 旭化成分离膜装置(杭州)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报告表
- 湖北摊贩备案管理办法
- (2025年)江西省九江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含答案
- 员额法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深圳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注浆工安全知识题库
- GB/T 45359.5-2025海工平台定位系泊纤维绳索第5部分:芳纶
- 2025年全国新高考II卷真题2卷语文+数学+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水飞蓟提取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