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氮族元素PPT课件.ppt_第1页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PPT课件.ppt_第2页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PPT课件.ppt_第3页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PPT课件.ppt_第4页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机化学InorganicChemistry(4),1,第四章氮族元素,一、氮族元素概述二、氮族元素的单质三、氮化学及氮的化合物四、磷的化合物五、砷、锑、铋的化合物,2,V族元素的通性及成键规律性氮、磷单质的成键特征及稳定性异同氨的结构,合成氨进展,铵盐分解规律氮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磷氧化物的结构砷镜反应、氧化物的两性、硫化物溶解性Bi(V)的强氧化性及惰性电子对效应,知识要点,3,氮族(VA):N,P,As,Sb,Bi价电子构型:ns2np3,非金属,准金属,金属,As,Sb,Bi,一、氮族元素概述,4,稳定性增大,高价态不稳定、强氧化性、6s2惰性电子对效应,P(III)、As(III)、Sb(III)、Bi(III),稳定性增大,P(V)、As(V)、Sb(V)、Bi(V),5,氮和磷的比较,性质NP周期二三价轨道2s2p3s3p3dCNMax46杂化态spsp2sp3sp3sp3dsp3d2,键离解能NPC(比较)E-E160209346E=E400598EE946490813打断第一个键需946N2很稳定,3000仅0.1%分解,6,1772年D.Rutherford分离出N2气(同时C.W.Scheele和H.Cavandish也分离出N2气)1772年J.Priestley制得N2O,并指出其有助燃作用1811年P.L.Dulong制得NCl3,在研究NCl3的性质时,他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三个手指1828年F.Wohler由NH4CNO制得尿素1862年认识到土壤中的氮对于农业的重要性1886年证明大气中的N2被某些根瘤菌中的有机体所“固定”1895年第一个有关大气氮的工业加工方法Frank-Caro法制氰氨化钙问世,氮化学时间表,7,氮化学时间表(续),1908年WOstwald把NH3经过催化氧化以制取HNO3(1901)的方法扩大为工业规模(由于他在催化方面的成就,获得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1909年在1913年以前,FHaber和CBosch合作,把氨的催化合成扩大为大规模的工业过程(Haber因在“由氮和氢合成氨”方面的贡献,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Bosch由于他对“化学高压法的发明和发展的贡献”而分享1931年诺贝尔奖,Haber法合成氨,是第一个高压工业过程)1929年在这一年的早些时候,有人发现O和C的同位素之后,SM.Naude发现氮的同位素15N,8,氮化学时间表(续),1934年首先观察到NH3中的微波吸收(由于分子倒转)这标志着微波光谱学的开始1957年CBColburn和AKennedy首先制得N2F4,几年之后(1961)指出,高于100C时N2F4与顺磁性的NF2处于离解平衡1968年在(NH3)5RuN2Ru(NH3)54中,N2当作成桥配体(D.P.Harrison,E.Weissbeger和H.Taube)1975年发现自1910年以来为人们所知的(SN)x聚合物具有金属性(在温度低于0.33K时为超导体)目前仍不断有令人兴奋的发现.,9,二、氮元素的单质,氮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沸点为-195.8C。临界温度-147.2C(高于此温度,单靠增大压力无法使之液化)微溶于水。常温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加热时与活泼金属Li,Ca,Mg等反应,生成离子型化合物。,10,MON2分子轨道式N2KK(2s)2(2s*)2(2py,2pz)4,(2px)2键级=(8-2)/2=3LiN:E2pE2sE(2p)对比:O2、F2、Ne2:E(2px)E(2p),11,分子轨道能级次序,12,固氮,把空气中的N,转化为可利用的氮化合物,叫固氮(Nitrogenfixation)。如:CaC2十N2CaCN2十CNa2CO3十4C十N22NaCN十3CON2十3H22NH3固氮研究的主要原理是:或夺走N2分子中成键轨道中的电子,或向N2分子反键轨道上加电子,使氮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大气中氮含量3.91013吨,生物固氮巨大前景,难题:非豆科植物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固氮,13,Inorg.Chem.;2003;42(3)pp796-813,14,液氮与超导,什么是超导体?,液氮在高温超导中的运用?,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15,氮的氢化物(1)氨(2)铵盐氮的氧化物(1)NO(2)NO2氮的含氧酸及其盐(1)亚硝酸及其盐(2)硝酸及其盐,三、氮的化合物,16,(1)氨(NH3),结构:,N:sp3杂化,三角锥形,制备:实验室:工业:,1氮的氢化物,17,工业合成氨技术,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Haber,在“由氮和氢合成氨”方面的贡献,1931年诺贝尔奖Bosch,对“化学高压法的发明和发展的贡献”,Haber法,2007年诺贝尔奖GerhardErtl“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18,思考:,热力学,动力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9,18681934,1868年12月9日生于西里西亚布雷斯劳1934年1月29日卒于瑞士巴塞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伯主持了炸药和毒气的生产,一生致力于化学平衡及气体反应等方面的研究。1918年提出借热化学循环来求出晶体点阵能的方法,称为哈伯循环。最大的贡献是1909年在卡尔斯鲁厄任教期间所完成的氨合成法。他采用了过渡金属饿为催化剂,并使未反应的气体原料循环使用、首次取得具有工业化价值的合成氨方法。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20,21,NH3的性质,a易溶于水,易形成一元弱碱,b强还原性c加合反应d取代反应,催化,22,a铵盐一般为无色晶体,绝大多数易溶于水水解:b的鉴定的结构:石蕊试纸法(红蓝)Nessler试剂法(K2HgI4)c热稳定性差,红棕到深褐,铵盐:,23,挥发性非氧化性酸铵盐,非挥发性,非氧化性酸铵盐,氧化性酸铵盐,催化剂,24,联氨(N2H4),联氨又叫做“肼”,是氮的另一种重要化合物,制备,每个N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N的氧化数-2,25,重要用途:火箭推进剂,原理:无水联氨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N2和H2O,并放出大量热,26,PengQ,LiYD*,etal,Angew.Chem.Int.Ed.2003,42,3027,27,(1)一氧化氮(NO),制备:工业:实验室:性质:无色气体,水中溶解度较小,铂丝网,2氮的氧化物(NOx),28,明星分子NO,1992年NO被Science评为年度明星分子,1998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NO在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获得诺贝尔奖,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独特的信息因子和效应因子,参与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方面生理和病理的活动,掀起NO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热潮,NO是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29,(2)氧化氮(NO2),结构:N:价电子2s22p3sp2杂化后,性质:(1)有毒,有特殊臭味的红棕色气体,冷却,(3)溶于水,(4)用碱吸收,(2),30,(1)亚硝酸(HNO2),结构:N:sp2杂化后制备:,性质:(1)不稳定,(2)弱酸,(蓝色),3氮的含氧酸及其盐,31,亚硝酸(HNO2),NO+NO2,32,亚硝酸盐,制备:碱吸收法,性质:(1)绝大部分无色,易溶于水,(AgNO2浅黄色不溶)极毒是致癌物。,(3)金属活泼性差,对应亚硝酸盐稳定性差AgNO2MNO3,36,四、磷及其化合物,磷的同素异形体磷的氢化物磷的氧化物磷的含氧酸及其盐H3PO2次磷酸H3PO3亚磷酸H3PO4正磷酸磷的卤化物,37,1磷的同素异形体,P4化学性质活泼,空气中自燃,溶于非极性溶剂。,较稳定,400以上燃烧,不溶于有机溶剂。,38,39,磷的燃烧,白磷,白磷,红磷,40,2磷的氢化物(膦PH3),结构:,制备:,性质:无色气体,似大蒜臭味,剧毒强还原性:,次磷酸钾,41,3磷的氧化物,O2(足),P原子,O原子,42,性质,P4O6白色易挥发的蜡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P4O10白色雪花状晶体,强吸水性。,歧化,43,P4O10吸水时产生热量使水汽化,44,(1)次磷酸(H3PO2)及其盐,性质:一元中强酸=1.010-2强还原剂,AgNO3HgCl2CuCl2NiCl2,Ag,Hg,Cu,Ni,4磷的含氧酸及其盐,结构:,45,(2)亚磷酸(H3PO3)及其盐,结构:性质:二元中强酸强还原性,46,(3)磷酸H3PO4,结构:性质:三元中强酸特性:脱水缩合后形成焦磷酸、聚磷酸、(聚)偏磷酸,47,焦磷酸H4P2O7,48,聚磷酸,聚磷酸(n个磷酸脱n-1个H2O)n=2焦磷酸三(聚)磷酸,49,(聚)偏磷酸,(聚)偏磷酸(n个H3PO4脱n个H2O)偏磷酸HPO3(n=1)四(聚)偏磷酸(HPO3)4,50,酸性变化一般规律,缩合度增加,酸性增强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高价偏酸,但磷酸的含氧酸例外,51,磷酸盐,聚磷酸盐具有配位性,52,5磷的卤化物,PX3PX5结构三角锥三角双锥杂化类型不等性sp3sp3d重点PCl3PCl5,分子晶体,离子晶体,53,PCl5离子晶体,PCl5固体中含有PCl4+和PCl6-离子PCl4+:P:sp3杂化四面体PCl6-:P:sp3d2杂化八面体同样:PBr5晶体中有PBr4+和Br-离子温度升高时,sg,分子构型为三角双锥,54,重要性质:水解,制备H3PO3或HBr,55,五、砷、锑、铋的化合物,砷、锑、铋的氢化物砷、锑、铋的氧化物砷、锑、铋的氢氧化物及含氧酸砷、锑、铋的硫化物,56,1砷、锑、铋的氢化物,AsH3SbH3BiH3胂弟必稳定性高低碱性强弱m.pb.p化学性质:自燃:缺氧分解:,低高,月,月,57,AsH3的性质应用,马氏试砷法试样、锌和盐酸混合,产生气体导入热玻璃管古氏试砷法,砷镜,58,M(III)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砷、锑、铋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59,两性,60,M(V)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对应水合物,极不稳定,三元中强酸一元弱酸,61,小结,62,M(III)的还原性,可用H2O2代替Cl2,还原性减弱,3砷、锑、铋的氢氧化物或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63,M(V)的氧化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