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素质德育观的辅导员职业化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素质德育观的辅导员职业化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素质德育观的辅导员职业化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素质德育观的辅导员职业化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基于素质德育观的辅导员职业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是传统的德育理论及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大学生 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必然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我们提出了素质德育的 理念,即知识德育与能力德育的统一,它强调的是德育应当在坚持素质教育方针 的指导下,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中心,充分发 挥德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素质德育理论的提出, 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 校德育实效性差的状况,因此,我们还必须在素质德育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德 育模式,以解决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困境。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就是我 们探索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谓辅导员职业化,就是把辅导员岗位作 为一项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来对待;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职业,把辅导员视 为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他们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和理论, 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成为教师队伍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素 质德育观是辅导员职业化的理论依据而辅导员职业化则是解决高校德育实效性 的有力途径。利用素质德育原理分析辅导员职业化是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问卷 调查分析论证辅导员职业化与高校德育实效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和潜在规律,通过 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拓展辅导员职业空间,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以及建立科学 合理的运行机制等途径加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对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则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解决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 关键词:素质德育;辅导员职业化;德育实效性 a b s t r a c t 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i st h es o u lo f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 b u t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t h e o r i e sa n dm e t h o d sh a v en o ta l r e a d ya d a p t e dt ot h e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o fc u r r e n t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w h i c hs u r e l ya f f e c t sc a r r y i n go u t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 t h e r e f o r e ,w e h a v e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t h ei d e ao fq u a l i t y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h eu n i f i c a t i o no f k n o w l e d g e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a n da b i l i t y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a n di t i se m p h a s i z e dt h a t 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o u g h tt om o v ed o w n w a r d si n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i n s i s t i n go nq u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a lp o l i c y , t a k et r a i n i n g a n d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s y n t h e t i c a lq u a l i t y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s o c i e t ya c c l i m a t i z a t i o ni n t oc e n t r e ,a n dp l a yl e a d i n g f a c t o rs u f f i c i e n t l y i np r o m o t i n ga 1 1 r o u n d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e r s o nw h oi se d u c a t e d t h e s u g g e s t i o no fq u a l i t y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t h e o r yh a sa r r i v e da t ad i r e c t i v ef u n c t i o ni n t h er e f o r m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l l e g e s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i no u r c o u n t r y ,b u tc a nn o tf u n d a m e n t a l l yc h a n g e 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o u r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a c t u a le f f e :c t t h e r e f o r e ,w em u s tp r o b et h en e w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p a t t e r no nq u a l i t y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t h e o r yb a s i ss oa st os o l v et h ed i f f i c u l t p o s i t i o no fl o w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a c t u a le f f e c t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o fc o u n s e l o r si st h e e f l e e t i v ea p p r o a c hw h i c hw eh a v ep r o b e dt o s o l v et h eq u e s t i o n t h es o c a l l e d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o fc o u n s e l o r si st h a tt ot r e a tc o u n s e l o rp o s ta st h eo c c u p a t i o nw h o e n g a g e si na l lo n e sl i f e ;l o o ku p o n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a so n ek i n do f o c c u d a t i o na n dl o o ku p o nt h ec o u n s e l o ra st h et e a c h e rb e i n ge n g a g e di n t h i s o c c u p a t i o n t h e yn o to n l yn e e dt oh a v es o l i d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k n o w l e d g ea n dt h e o r y ,b u t a l s ow a n tt oh a v eh i g h e r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a b i l i t ya n db e c o m et h ei r r e p l a c e a b l es t r e n g t ho ft h et e a c h e rt e a m t h a t q u a l i t y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i s t h et h e o r yb a s i so f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o fc o u n s e l o r sa n d d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o fc o u n s e l o r si st h ef o r c e f u l n e s sa p p r o a c hr e s o l v i n g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a c t u a le f f e c tt h e n m a k i n g u s eo fq u a l i t y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p r i n c i p l et oa n a l y s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c o u n s e l o ri sa b r a n d n e wv i s u a la n g l e w ea n a l y s ea n dp r o v et h ep o s i t i v ec o n n e c t i o na n dl u r k i n g l a wo fa c t u a le f f e c to f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a n d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o fc o u n s e l o r sb yt h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b ym a k i n gc l e a rt h a tc o u n s e l o ro c c u p a t i o nf i x e sp o s i t i o n ,e x t e n d i n g t h es p a c eo fc o u n s e l o r so c c u p a t i o n ,p e r f e c t i n gt h e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o fc o u n s e l o r a n db u i l d i n gr a t i o n a la n ds c i e n t i f i co p e r a t i n gm e c h a n i s ma n ds oo nt os t r e n g t h e n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o fc o u n s e l o r ,o no n eh a n di t w i l ld e e p e nt h e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h e o r yo f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o fc o u n s e l o r s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i th a so p e n e d u pan e ww i n d o wf o rs o l v i n gt h ea c t u a le f f e c to f 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i no u rc o u n t r y k e yw o r d s :q u a l i t y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o fc o u n s e l o r s : 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i i i 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妄d 玮日期:如口6 年 5 月 昭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沙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囹。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4 ) 作者签名:妄一j 玮日期:2 口o a 年5 月 1 8 日 导师签 日期:】o o g 年s 月i8 日 第一章绪论 1 1 问题的提出 自从学校教育产生以来,德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想就一直在不断积累,从 而逐渐形成了德育的独特操作方式和思维模式。正是在这种独特操作方式和思维 模式的教育培养下促成了人们品德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人要实现品德 的社会化,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要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稳定品质,就不得 不依靠学校德育。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先导性、根本性地位与作用使得各国都 不得不重视德育。从我们国家来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教育 指导思想上,一直都是重视德育的。所不同的是,2 0 世纪6 0 一7 0 年代强调的是 德育的政治功能与价值:8 0 一9 0 年代,逐步认识到德育的多种功能与价值。江 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 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各级各 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 的政治方向。”大学生作为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没有好的思想品德, 就不可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大学生在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 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对自己一生的奋 斗和成就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然而世界在变化、人类在发展,全球化正在改 变和重构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它不仅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深刻的 影响,而且对教育,特别是对大学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各类高校都 不同程度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从我们 的调查问卷( 表2 2 、表2 3 ) 当中可以看出:有4 5 6 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德育 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影响一般,有7 4 2 的同学认为目前我国大 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一般。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还很差,仍 然需要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于在新形式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在 不同方面进行了讨论和探索,然而笔者认为,落实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一 支特殊的教师队伍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身上。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中心主任张立成所说:辅导员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沿,学校各项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最终都要落到他们的肩上,靠他们去完成,他们工作的 质量如何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辅导员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特别是 在我国社会经济成份、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学生 的思想观念干变万化,日趋复杂,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增加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能否应对这个挑战,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主要取 决于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从整体上看,目前这支队伍的素质离中共中央国务院 。鬟学锋当代高校德育基础长沙:气象d ;版社,2 0 0 1 。8 1 8 3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 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面对新的形势还有诸多不适应。因此,建 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就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迫切 任务。然而面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 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以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呢? 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 律,依据素质德育理论,通过论证分析辅导员职业化与德育实效性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潜在规律,我们将探索出一条辅导员职业化之路。 1 2 文献综述 素质德育原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理论依据。在2 0 0 0 年中国教育学会第 13 次学术讨论会上,德育被明确定位为素质教育的灵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 改革及发展,素质德育的理论应运而出。杜学峰在素质德育:高校德育改革的 目标中认为:“在素质教育观指导下,我们提出把素质德育作为高校德育改革 的方向,目的是使高校德育落实到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迎接2 1 世纪 人才竞争的挑战而开展工作的关键点上,充分发挥德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凸现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树立 起高校德育的权威和尊严,以期推动高校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张荣国在素 质德育的内涵、定位及建设意义中全面阐述了素质德育的内涵,通过比较分析 素质德育与应试德育的关系,对素质德育进行了科学的定位一一“素质德育是比 应试德育有着更高追求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并从时代发展、社会经济发展、 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改革等方面论述了素质德育的重要意义。庄和美在大学生 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研究一书中,从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与模 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和谐发展三 个方面,通过教与学、古与今、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智力与情绪智力、行 为与心理、学校与社会等不同视角,系统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 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及一些实际措施。杨泽宇在高校“两课 考试模式及 其改革问题解析一文中分析了高校“两课”现行考试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探 讨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办法。目前,我们一般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来检验“两 课”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数来说明学生学习“两课的成绩。从“两课”教育的 落脚点来看,经过“两课”的教育,学生应该有内在理论思考能力和外在道德实 践能力的提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重视书本知识考核,轻视甚至忽视实 践行为的考核,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也亟 待落实。 杜学锋,牛晚扬素质德育:高校德育改革的目标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0 ( 1 ) :3 5 3 6 2 在辅导员职业化探究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界关于高校辅导员方面的研究 资料不是很多,专著主要有湖南大学杨春如、栾永玉两位老师主编的高校政治 辅导员工作概论( 1 9 9 7 年版) 此书从理论层面上系统的阐述了高校政治辅导员 工作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工作规律等问题。另外还有翁铁慧著高校学生辅 导员行动指引( 中国福利出版社2 0 0 4 年版) 、黎小萍、唐燕等著高校学生事 务管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 、陈立民主编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 ( 中国言实出版社2 0 0 6 年版) ,这些论著大多侧重于总结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介 绍工作方法与实务交流。在相关论文方面,2 0 0 4 年,山西大学的顾倩针对辅导 员的队伍现状和工作状况不佳,引入“胜任力”的概念,作为探索大学辅导员选 拔与评价的有效工具。2 0 0 5 年靳江波在大学辅导员道德规范与胜任力关系的 研究中对辅导员素质中的道德规范和胜任力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辅导员 的选拔、任用、培训和考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 0 0 6 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甘 祝军在其硕士论文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研究中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实 证分析从胜任特征的角度探索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结构、现状和影响高校辅 导员胜任特征的因素。浙江师范大学的方海明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能感研究 中将自我效能感概念及相关理论引入辅导员工作和队伍建设研究领域,深入探讨 和分析了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培养提升策略等问题。 这些都是从辅导员自身素质角度出发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其中有不少理论和方 法上的探索和创新,但没有系统的从整个队伍建设出发探索其职业化问题。但是 翁铁慧在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理念与举措中提出:针对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面临的新挑战,我们必须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培养社会主 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严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 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牢固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新理念, 走出一条“科学化模式、专业化方向、职业化发展 的特色之路。王洪才在高 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探析中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起因,归纳了 职业化所需要的条件,探讨了职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职业化的步骤和措施。陈 军绘在其硕士论文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中通过阐述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 职业化的必要性来论证其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应该说,这些探讨和研究 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开拓思考问题的范围和视野、推进高校德育教育教学的 研究,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或有益启示。 不过,如何依靠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和素质德育的全面要求来解决德育“知行统一 的实效性问题还没有人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提供 了新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解决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 翁铁慧创新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理念与举措中国高等教育,2 0 0 5 ( 2 0 ) :2 l 1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辅导员职业化是解决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为 中心假设来论述的。德育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然而由于辅导员职能的 泛事务化、泛服务性、非专业化使其脱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责任,成为高校德 育实效性的桎梏。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 明确辅导员的职能和责任,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变大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提 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根据这一思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首先,是论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理论依据一素质德育理论。如何进行道德 教育,走出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困境,一直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苦苦探寻的问题。通 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分析,依据k a q 质量体系的要求,我们引出 了素质德育的理论,以新的科学理论为依据,探寻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 其次,是通过分析辅导员职业化与德育实效性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论证辅导 员职业化是解决目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困境的关键。依据素质德育的要求,辅 导员队伍只有职业化,才能依靠其职业标准有效的解决高校德育“知行统一”的 实效性问题。 再次,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内地、美国及中国香港地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建 设状况,得到我国内地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重视 学生辅导工作,走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化道路的启示。 最后,进一步探索有利于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大学辅导员职业化路径。找准辅 导员的角色定位,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建立科学的辅导员管理机制,优化辅导员工作环境;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 业化建设,畅通辅导员自身发展渠道。 基于上述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本文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1 ) 文献法。高等教育的研究离不开文献法,因为只有通过对重要的文献资 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因此,本论文也将对当前 国内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以及有关素质德育理论及其 实效性问题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这种梳理、分析将有助于拓宽研究的深度和 广度,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 ) 比较法。我们都知道许多国家在社会制度、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 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的广泛交流,以 及大学生工作自身的客观规律,使得各国高校在学生工作中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以 及相互借鉴的地方。有关资料显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对学生的辅导工作 相当重视,其辅导中心主任的地位、工资待遇仅次于校长,辅导员全部有博士学 位。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而中国作为高等教育大国,通过比较 4 借鉴美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 生工作的理念和模式是有积极意义的。 3 ) 调查法。为了克服研究者自身经验、视野和思维方式上的局限,使研究 成果更具有科学性,笔者对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等5 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析高校辅导员对大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5 1o 份,有效回收5 0 7 份,有效 回收率为9 9 4 。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答卷的方式,覆盖大学本科四个年级和文 理不同专业,其中大一学生占3 0 8 ,大二学生占2 1 9 ,大三学生占4 1 o ,大 四学生占6 3 ;文科专业学生占4 2 2 ,理科专业学生占5 7 8 ,分布较为全面、 合理。因而,调查问卷的数据比较能够真实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状 况以及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4 ) 理论分析法。对文献材料和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对调查访问进行归纳, 对国内外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状况进行比较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理论分析,从 理论上探寻思想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探索辅导员职业化之路。理论分析运用了 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知识,用德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政策 分析等综合性的理论与方法,从多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路径。 1 4 本文的创新之处 首先,从选题上看,辅导员职业化是目前学术界以及各高校进行研究探索的 热点问题,但将素质德育理论基础上的辅导员职业化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 究,重点探讨在素质德育观背景下如何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以解决高校德育实效性 问题方面作的研究目前开展得较少,系统性、专门性的论述并不多见,而本文致 力于在此方面进行一些全新的探索,并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因此,就选题而 言,本文既涉及了当前本学科研究中的热点理论问题,同时又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在实效性和联系当前的实际工作方面,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意义。 其次,从理论上看,以往对素质德育观以及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研究,多是 以单篇文章孤立的形式进行,没有在素质德育观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化研究,缺乏 理论平台,并且这些文章主要局限于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描述,对其背后的问 题抽象、提炼、思考不够,导致原有的研究深度不足,广度不够、理论性不强, 最终使得对辅导员工作的规律性探索和理性认知不够,从而既影响对开展实际工 作进行指导,也影响对这一领域工作的学术探索。基于此,本文以一个全新的视 角,应用素质德育原理来分析辅导员职业化问题。通过分析高校德育实效性与辅 导员职业化的内在逻辑关系,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联系和 潜在规律。本文将具体工作与理论思考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深化对高校辅导员职 业化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1 5 主要概念的界定 由于人们运用同一概念时,所指不定相同,概念的混用、交叉甚至错用往 往使问题复杂化,并引起歧义。因此,为了限定本研究的范围,同时也是为了明 确本研究中所使用概念的意义,有必要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做如下界定 和限定。 1 5 1 德育与素质德育 德育 顾名思义,在教育学上,德育的实质是通过“育”来培养“德”。其中的“育” 即是“养”,即培养的意思;“德 并非只是狭义指道德而是广义指品德,即既包 括所谓“小德 ( 道德品质) ,也包括所谓“大德”( 思想政治品质) 。在我国当代 教育学、德育学的范畴中,品德一般取其广义概念。也就是说德育即思想道德教 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具体可表述为:德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 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 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毋如果在德育决 策和实践中通用这种广义的德育概念,使德育各个构成部分都能得到实施,坚持 德育的全方位教育,就能充分发挥其间的互补功能,相互促进,减少内耗,全面 提高德育的质量。因此,本文中出现的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都属 于广义的德育范畴。 素质德育 素质德育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高校德育改革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 念。杜学锋、牛晚扬在素质德育:高校德育改革的目标中对素质德育这样定 义:“素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下位概念,它强调的是德育应当在坚持“三个面向” 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中 心,充分发挥德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张荣国则 认为素质德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是对“培养什么人 问题的时代解读; 是对“如何培养人”问题的时代解读;是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解读;是 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素质实现形式的时代解读。素质德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理 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促进大学生 全面发展为目标。笔者在借鉴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依据“知识( k ) 一能力( a ) 一素质( q ) ”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素质德育总结概括为知识德育与能力德育的统 一。所谓“知识德育”就是传授道德知识,以受教育者习得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 。鲁洁,e 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 巳版社2 0 0 5 ( 9 ) ,t 2 8 1 2 9 6 知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大学生的知识德育主要是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来实现。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定位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提法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但我们应该看到,树立正 确的“三观 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仅凭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完成如此重任。 应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这幢大厦中的一项基础工程,而不是整个工程。应该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它的教育目标是以知识为依 托,实现能力教育,为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所谓的能力教育体现在德育上则是我们所说的能力德育。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 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它包括学生的道德认识 能力、道德判断评价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实践能力、道德承载能力、道德 抵抗能力等。高校德育对学生内在精神素质的塑造和理论思考能力的培养最终都 要落实到学生的行为选择和实践活动中来。因此,素质德育理论的提出既是时代 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德育理论创新的需要,为高校德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 据。 1 5 2 辅导员与辅导员职业化 辅导员 早在2 0 世纪3 0 年代,我国就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在根据地创办的抗日军政大 学中设立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全面负责基层队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 生活等工作,是学校领导对学员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建国后,诸 多高校逐步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队伍,主持政治学 习、思想改造工作。2 0 0 5 年1 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 伍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 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本文中所涉及到的政治辅导员,高校辅导 员( 班主任) 及学生工作者,都是指这支学生工作队伍。 辅导员职业化 早在1 9 8 7 年5 月2 9 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工作的决定中就提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 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教师是一门专业化很强的职 业,辅导员却并不像教师一样具有职业性。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过程 中难以回避的矛盾。于是,“职业化”便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比较热门的话 题。但是对于职业化的含义,目前,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没统一。有人认为:“将 乇道阳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思想教育研究2 0 0 7 ( 5 ) :3 i 7 社会中某项工作固定地作为个人谋生的主要手段的现象即为职业化。”景素奇认 为:“职业化就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分为三个部分:职业技能、职业道 德、职业意识,三者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职业意识。职业意识在职业化过程中起着 关键的作用。白琰则认为:“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 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 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各方面能够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具体讲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张建国提出:”职业化包括由内而外三个层次的含义:首先,从业人员应该体现 出一种职业素养,而不是依凭个人兴趣自行其事;其次,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相当 程度的专业技能;最后职业化应该有本行业特定的行为规范或行为标准,而且从 业人员做事要符合该行为规范或行为标准的要求。 。而所谓辅导员职业化,就是 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项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来对待,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职 业,把辅导员视为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像选拔和培养专业课教师那样,选拔和培 养辅导员,不能把辅导员简单地称为“政工干部”,要把辅导员纳入教师系列, 同等对待。当然学生辅导员有着与一般专业教师不同的特质,他们不仅要具有扎 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和理论,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成 为教师队伍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学生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 作的基层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却处于一个十分 滞后的局面。学生政治辅导员既未能像专业教师一样受到学校的培养,也未能真 正成为学校的管理者。于是他们便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个驿站,歇歇脚,便匆匆 奔赴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岗位,辅导员并没有作为一门职业而存在。辅导员工作是 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因此,了解大学辅导员职业化的内 涵及其职责和任务,对今后队伍的建设将会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1 6 研究意义 辅导员管理体制机制规律决定着辅导员作用的发挥,辅导员队伍素质的高低 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职业化不仅是加强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差的有力途径。 1 6 1 解决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使得大学入学人数急剧增加,办学层次以及办学形式 1 潘啃雯职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改的趋势江苏大学学报,2 0 0 6 ( 4 ) :5 3 显著变化,大学的专业、课程以及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生产体系的衔接,显 示了高等教育在其大众化时代嬗变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如今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 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势的多样化,尤其是互联网的普 及,网上充斥的各种信息对学生思想和观念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都会反映到学生 的思想和行为中,而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单纯和价值 环境的复杂,不少人存在着知与行的背离,学生的思想走向呈现分散性、内向性 和现实性的特点,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辅导员队 伍身份和前途的含混,工作的繁琐和复杂,根本不能专注于学生的德育工作,因 此,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人们的期望值,出现了高校 德育实效性大打折扣的现象,远远没有达到素质德育的要求。那么,应该如何引 导学生的思想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共振,解决高校德育实效性差的问题呢? 这就需 要高校辅导队伍迈向职业化。因为职业化的内涵以及准入条件要求辅导员不仅要 掌握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做好理论教育工作;而且要能承担思想道德教育的实 践工作,做好学生工作事务;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要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作一项 终生追求的职业。有了高层次的职业素养,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辅导员才能真 正切实做好德育工作,并且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学生思 想道德教育的行家里手。本文通过分析素质德育观、辅导员职业化以及德育实效 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三者之间的潜在规律性,这一方面为解决高校德育实 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为解决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1 6 2 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困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校持续扩招等原因,大学辅导员压力大、能力差、转岗快等 现象日渐突出。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者还是身为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员,均自觉或不 自觉的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或者倾向一一辅导员是非职业化的,是人生职业历程 中的过渡性职业。因此,人员非正常流动快,在岗时间短,辅导员队伍严重不稳 定。另外,由于辅导员职责范围宽泛、外延含糊、工作量大,而激励措施却不完 善,因此很难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再加上辅导员用人选拔非专业化,培训 期限短,缺乏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因此,很难深入到 大学生中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效果自然不佳。在这种背景下, 只有肯 定社会对辅导员职业化的诉求,才能催生出一批致力于学生管理的队伍,才能使 他们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职业化,才能有利于辅导 员队伍观念的转变,管理能力的提高,确保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有利于辅导员 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因此, 职业化是解决辅导员队伍诸多问题的必由之路。 9 第二章素质德育、德育实效性与辅导员职业化的内在 逻辑关系 我们知道,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 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然而,思想道德教育是 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确实有效,就必须提高对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重新考虑教育的模式,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 2 1 素质德育理论的提出 2 1 1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状况以及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的影响问题,我们对湖南省5 所本科院校( 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对我 们提出的问题来做相应的分析。 从表2 1 当中我们可以看,有4 8 1 的大学生认为,父母是对自己的道德水 平影响最大的人,而自我认识的影响竟然占到了4 6 5 ,仅仅比前者低了1 6 。 这一方面说明了家庭是人类成长的基本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与教导,直接影 响孩子的品性成长。而高校德育的任务则是通过学校的各种德育活动、课程教育, 潜移默化的将思想意识、政治观念、培养目标、道德准则等内容传授给学生,并 转化为德性和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使其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和升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凸显个性的时代背 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独立的意志、个人需求和个人愿望,使人们对道德 的原有内容提出了修正和完善的要求,使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高校德育难以起到 影响大学生品德的作用,再加上大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强,善于通过各种方 式获取新信息,因此,大学生会将自我认识摆在突出位置,而专职思想政治老师 和辅导员的影响程度只占到5 3 ,这深刻的说明了高校德育实效性普遍低迷的 状态。 从表2 2 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有7 4 2 的学生认为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一般,只有1 的学生认为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很高,有15 2 的人认为我 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非常低,甚至有9 7 的学生认为非常差。大学生正处于 青年时期,从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正在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处于过度时期 的大学生,其心理成分充满着特殊的矛盾现象:他们既独立又依赖;有强烈的求 知欲但是识别能力又比较低;常常在情绪和理智之间摇摆不定;孤独感和强烈的 交往需要相互交织。再者,现代人倾向于不愿承认任何形式的“权威”,呈现出 一种中心失落、价值多元的局面。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后现代 l o 社会中人的“自我 开始呈现出“零散化 和“精神分裂 的状态。因此,大 学生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很容易产生迷惘和困惑, 致使有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错位,是非观念淡漠,对社会 风气中的不良倾向,道德滑坡等问题持默然态度,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我 们都知道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能否赢得新世纪的挑 战,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而所谓的高素质,不仅要掌握高科技,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但是 以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各个高 校必须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从表2 3 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认为学校德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影响一般 的占大多数,认为影响较小甚至没有影响的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只有1o 7 的 学生认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影响很大。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当今中国 社会,集体主义道德、个人主义道德、功利主义道德、享乐主义道德、实用主义 道德等同时存在,道德多元化使得一度曾占统治地位的、毫无疑问的价值观念成 了问题。在此情形之下,高校德育难以求得一个让大学生心悦诚服、一致认同的 道德背景和道德氛围。另一方面,从高校德育实施状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德育实 施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实施的智育化即满足于一些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的宣讲, 并且大都采用灌输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道德责 任的认同,习惯喊口号、发号召、造声势、增加教师课时数,而不善于寓德育于 人文、社会等课程的教育之中,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而导致高校德育在实 施过程中未能使德育在学生思想深处扎根,在实践中出现学生德育分数高而实际 表现差的双重人格现象。因此,当我们听说一向“埋头学习”的大学生突然跳楼 或跳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