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r a c t ab s t r a c t c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e r s i s a li t e r a ry s p e c i a l a c a d e m i c w o r k s o n g l o s s a n d e m e n d a tio n . its w r ite r is i n y u e , a g re a t e x p e r t r e s e a r c h in g o n c h a r a c te rs , 乡 o s s a n d p h o n o l o g y i n l a t e d y n a s t y . h e r e a d w a n g n i a n s u n s a n d h i s s o n , w a n g y m z h i s w o r k s r e a d i n g n o t e s . e x t e n s i v e a n d r e f i n e d p r o o f s , n a r r a t i o n o n p h i l o s o p h y , e t c . , a n d m u c h l i k e d t h e m. a n d t h e n h e h a d t h e i d e a s t o s t u d y o n t h e m , l a t e r w r o t e c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e r s a n d c o m m e n t s o n a ll p h il o s o p h y . h e l e a rn e d w a n g s r e s e a r c h in g m e t h o d s , b u t d i d n o t f o ll o w t h e m . b a n g q i c h a o c o m m e n t e d t h a t h e t r i e d t o l e a rn f r o m t h e wa n g s , f a t h e r a n d s o n , b u t d i d n t f o l l o w t h e p a tt e rn o f t h e i r s ; h e u s e d t h e i r m e t h o d s a n d - m e n d e d - w h a t t h e y d i d n o t r e a c h -. ! - u n t i l- n o w - i n - t h e a c a d e m i c fi e l 氏n o o n e h a s w r i tt e n t h e p a p e r s c o m m e n t i n g o n h i s b o o k .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i s in a p p r o p r i a t e w i t h h i s a c a d e m i c p o s i t i o n . t h i s a r t ic l e t r i e s t o m a k e c o m p l e t e a n d p e r t i n e n t a n a l y s i s t o y u y u e s a c a d e m i c a c h i e v e m e n t a n d d e fi c i e n c y o n c h a r a c te r s , g l o s s a n d p h o n o l o g y t h r o u g h t h e b o o k c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e r s f ro m t h e s i d e s o f g l o s s . i t i n v o l v e s t h e m e t h o d o f g l o s s i n c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e r s i n c l u d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s , p h o n o l o g y , g r a m m a r , e t c ; t h e a p p li c a t i o n o f m e t h o d s o f g l o s s i n c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e r s f o r e m e n d a t i o n ; a n a l y s i s o n e r r o r e x a m p l e s i n c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e r s . ke y w o r d s :me t h o d s o f g l o s s a n d e m e n d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o n e r r o r e x a m p l e s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 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 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 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 赢利为目 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解密时间:年月日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内部 5 年 ( 最长5 年, 可少于5 年) : 秘密1 0 年 ( 最长1 0 年, 可少于1 0 年) : 机密* 2 0 年 ( 最长2 0 气 可少 于2 0 年)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 经注明引用的内 容外,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 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 容。 对本论文所涉 及的 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 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 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引言 俞 郴 ( 1 8 2 1 - 1 9 0 7 ) 字荫甫, 晚号曲 园, 浙江德清 人。 清道光三十年 1 8 5 0 ) 进士,点庶吉士。 咸丰二年 ( 1 8 5 2 ) 授翰林院编修, 五年出任河南学政,为御 史曹 泽所劫, 罢官归。 先后主讲吴县紫阳书院 及杭州话经精舍、 上海求志书院, 致力于学术研究,为一时朴学之宗。 其学生众多, 佼佼者如章太炎、黄以 周、 昊昌 硕、 吴大激、于毯、 缪荃孙、陈汉章等,皆晚清大学者。小学学术上,他 主张“ 读古人书,不外乎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 而三者之中,通假借 尤要. ” u 可见 其注重 字、 词、 音韵 之学的 研究, 是传统小学 之正 脉。 他用功又 勤, 单就 诸子平议一书,三十五卷,札记两千余条, 这种学有本抵的 精神 仍值得今天学者效仿. 诸子平议始著于咸丰八年 ( 1 8 5 8 ) ,成书刊行于同 治九年 ( 1 8 7 0 ) . 俞 摊谓 “ 是书继 群经平议而作, 窃附王氏 读书杂志之后。 ” “ 校正误文, 发明 古义, 视 群经 平议 所得为多. ” % 1 可见其颇重 此书. 章 太炎 亦 认为气诸 子平议 与 读书杂志 相垮” , 13 1 梁启 超称其为“ 最 精善 之校 勘家 著作” 。 p i 此 书涉及战国、 西汉诸子书 管子 、 晏子春秋 、 老子 、 墨子 、 荀子 、 庄 子 、( 列子 、( 商子 、 韩非子 、( 吕氏春秋 、( 春秋繁露 、 贾子 、( 淮南 子 、 法言 、 太元经十五种。 现行主要版本有清同治间 刊光绪五年重订本 三十五卷、清光绪二十五年重刊本三十五卷、民国十一年( 1 9 2 2 ) 双流李氏念动 堂刊本三十二卷。 作为研究先秦、两汉子书侧重于训话校勘的语言学专著 诸子平议 ,在学 术上颇为重要, 其中涉及墨、荀、 韩非等巧种子书的平议亦多见于后人校注的 子书之中, 如王先谦所著 荀子集解几乎全用俞说。 这样一部重要的著作长 期以 来却没有专书或专门的文章加以系统的研究。虽有些学者对此书偶有评议, 但也仅仅是只言片语。所见为数不多的涉及文章,如孙良明 谈古文训话中的 语义关系分析 简述俞橄 诸子平议)( 群经平议 、 从王念孙的“ 文同一 川 俞拙 上曾 涤生爵相 , 春在堂尺簇 , 商务印 书 馆1 9 2 1 年, 第1 8 页. 2 1俞裕 春在堂全书 ,台北环球书局民国五 十七年,第5 7 3 7 页. 3 1章太炎 俞 先生 传 , 傅杰 编校 章太炎学术史 论集 ,中国 社会 科学出 版社 y 梁启超 中国 近三百年学术中 . 夭津古籍出版社2 0 0 年,第2 3 2 页。 1 9 9 7 年。 第一章 引言 律” 到“ 文法一律” 谈清人的 训话考据的 语法分析及其发 展 , 虽对其校勘 训话有归纳, 但限于角 度也未详实、 全面。 另外,关于俞摊训话方面的 研究著述,李运富文 诗经平议训话之逻辑问 题的 研究 , 立意新, 例证妥帖,可惜未及 群经平议 全书, 又仅从逻辑角度 入手, 加之 群经平议 较之 诸子平议未妥之处较多, 俞椒本人也更看中 后者。因此,通过此书,探讨俞摧训话成就及不足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这里 我们依据的是上海书店据商务印 书馆旧版本影印本,引原文处皆 标明 卷数及页 码 ( 如 “ 7 - 2 ,即第7 卷第2 页) 。 第二章 训话方法研究 第二章 训沽方法研究 由于 平议一书为札记体,难成理论系统,我们可从其序中得其纲纪。 俞褪云: “ 诸子之书, 文词奥衍, 且多古文假借字, 注家不能尽通, 而儒者又屏 置弗 道,传写苟且,莫或订正,颠倒错乱,读者难之。 ” 纵观 平议全书, 所 及不外两大方面: 一为训话, 一为 校勘. 训话即是以 训释为中心,释字词、 辨 通假,以 一字之话而达章句之意, 校勘即 校正子书中讹、 脱、 衍、 倒之文,以 解文中左右支细、 扦格难通之处。 校勘为训话之基础,同时,训话又助力于校 勘。 郭在贻先生讲: “ 清代学者段玉裁指出 校书的困 难不在照本改字不讹不漏, 而在于难定是非,通训话乃是校读古书的先决条件,否则即谬误百出, 无 以 进行正确的校勘. ” 15 1 这里就谈一下其训话方法. 第一节辨字形 古之书契,意寓于形, 托于声, 适以 记言,汉字之功也。 然声之误, 索之 古音,可言通假; 形之误, 则非谙于古文字者不能辨。俞褪非常重视文字辨形 在校释古书上的重要作用, 他讲“ 夫周秦两汉,至于今远矣。 执今人寻行数墨 之文法,而以读周秦两汉之书,譬尤执山 野之夫,而与言山 泉建章之巨 丽也。 夫自 大小篆而隶书,自 竹简而嫌素而纸,其为变也屡矣。执今日 传刻之书,而 以 为 是古 人之真本, 譬如闻 人言 荀 可 食, 归而煎 其赞也. ; (6 ) 郭在 贻先 生说: “ 优 秀的 训话学家, 往往能 于字形的 细 微差别中 得到训话上的 重大发现。 ” (7 这是非 常正确的,俞摧谙于此,在训释过程中,遇关键字而难通者,往往通过找出形 体上与之有细微差别的正字以 解之。 这样, 通过对二形相乱的比 较分析常能收 到 涣 然 冰 释 的 效 果 . 管 子 . d 、 匡 : 。 守 龟 不 兆 , 握 粟 而 琴 者 屡 中 一俞 摧 言 : 。 琴 , 即 盆 , 字 。 古 书 从 全 , 从 巫 , 之 字 , 往 往 相 乱 。 吕 氏 春 秋 . 察 传 : 。 沈 尹 篮 。 , 赞 能 篇 作 沈 尹 琴, , 是 其 证 也 . 颜 氏 家 训. 书 证 篇 日 : 巫混经旁。 ”( 2 -3 7 )正谓此类。 q郭 在贻 训话学 ,中 华书 局2 0 0 5 年, 第2 5 页。 i 7 俞椒 古书疑义 举例序,中 华书 局1 9 5 6 年。 c i l 郭在贻 训话学 ,中华书局2 0 0 5 年, 第5 9 页。 第二章 训话方法研究 2 . 1 . 1 依古文字而辨形误 1 、依大篆文字而辨形误 俞褪能通过古今汉字形体演变动态地分析子书中的 文字错讹的现象。 以 墨 子为例,因 其旧无注 释、 校本, 故多古字, 王念孙亦言: “ 以 无校本而古字未 改, 可与 说 文 相 证. ” m 俞 梅多改 古 字以 还正 字, 往往与 字 书互相验证. 墨子。 备i ft 傅 : “ 敌引 哭而去. ”俞摧言: “ 哭 当 作 师 。 说文 币 部 : 师古文作 r, 形与 哭 相似。 ” ( 1 1 -2 1 8 ) 墨子 明 鬼下 : “ 是故子墨子言日:虽有深溪博林,幽涧毋人之所,施 行不可以 不董, 见 有鬼 神 视之. ” 俞 橄言: “ 董 字 无 义, 疑 荃 字之误。 荃 为 谨 , 言 不 可 不谨 也 。 说 文 : 荃古 文作菩 。 形 与 董 相 似, 故 误。 ” ( 1 0 -1 9 0 ) 墨子 非儒下 : “ 其道不可以 期世户 俞摧据 晏子春秋 杂篇 “ 其道 不可以 示世。 ” 认为: “ 此文 期, 字亦 示, 字之误,古文 其,字作 兀, , 见 集 韵 . 示 , 误 为 贡 , , 因 误 为 期, 矣. ” ( 1 0 - 1 9 8 ) 古 文“ 其 ” 字 亦 可误作 “ 亦, . 墨子 公孟 : “ 程子曰: 非儒, 何故称于孔子也? ,子墨子曰: 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 今鸟闻 热早之忧则高, 鱼闻 热旱之忧则下,当此, 虽 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鱼可谓愚矣,禹、 汤犹云因 焉. 今翟曾 无称于 孔子 乎? , ” 。 俞越认为: “ 亦, 当 为 开 , 古 文 其, 字也。 ( 1 1 -2 1 0 ) 2 、依小篆文字而辨形误 墨子 亲士 : “ 是以 甘井近竭, 招木近伐, 灵龟 近灼, 神蛇近暴。 ” 俞褪言: , 字 皆 先 , 字 之 误 。 先 , 篆 书 作 , , ; 近 , 古 文 作。 寺 , , 篆 书 作两形相似而误。 ” ( 9 -1 6 4 ) 墨子 尚同中 : “ 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 不辟天鬼之所僧, 以 求兴天 下之利。 ”俞褪言: “ 此本作 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而辟天鬼之所僧 今 作 不辟者 篆文相似而 误。 天志中正 作 而 辟天 鬼之所憎 . ” ( 9 -1 7 2 - 1 7 3 ) 考 篆 书“ 不” 、 “ 而” 分 别 作“ 不 ” 、 “ 而 ” , 俞 说 是 . 韩非子 外储说 右 上 : “ 造父方褥, 得有 子父乘 车过 者. 分 俞摧言: “ 得 当 作 见, , 古 得 字作 导 , 故 得 与 见 二 字往往相混。 , ( 2 1 -4 2 9 ) 3 、依合体古文而辨形误 151王念 孙 读书 杂志 读 墨 子 杂 志 序 , 江苏 古 籍出 版社2 0 0 0 年, 第5 5 7 页 下。 第二章训沽方法研究 墨子 非命中 : “ 太誓 之言也, 龄 去发 曰 ” 俞橄言: “ 去发 疑 是 大 子 发 , 之 误 。 古 人 作 书 或 合 二 字 为 一 石 鼓 文 小 鱼 , 作 点 , : 散 氏 铜 盘 铭 小 子 , 或 合 书 作 岁 , . 此 文 大 子 , 或 合 书 作 拿, , 其 下 缺 坏 , 则似 寺 字,因 误为 去 耳。 ” ( 1 0 -1 9 5 ) 2 . 1 . 2 依隶书而辨形误 俞 袍善 隶 书, “ 寻 常 书 札 率以 隶 体 书 之” , l 因 其 对 汉 碑 文 字 烂 熟 于 胸, 往 往 据隶书辨二形相乱。 荀子 效儒 : “ 俄而原仁义, 分是非, 图回 天下于掌上, 而辩黑白 , 岂 不愚 而 知 矣 哉 !俞 褪 言 : “ 图 , 者 图 , 之 误 字 。 回 , 圆 也 . 隶 书 图 , 或 作 圆, 、 圆, , 皆 与 阎 , 相 似 , 学 者 多 见 图 , , 少 见 圆 , , 因 误 为 图 , 也 。 ( 1 0 -2 4 3 )按: “ 圆” 、 “ 回”皆有运转义,乃同义连文,俞说不误。 墨子 非儒下 : “ 取妻身迎, 抵揣为仆, 秉髻授绥, 如抑严亲。 , 俞桩言: “ 抑 , 当 作 御 , . ” 并 引 王 引 之 言 : “ 抑 , 或 作 抑, , 见 汉 校 官 碑 ; 御 , 字 或 作 御, , 见 帝 尧 碑 , 两 形 相 近 而 误 。 ” ( 1 9 - 1 9 6 ) 墨子。 经下 : “ 不可偏去而二, 说在见与俱、 一与二、 广与循。 ” 俞抛言: “ 循, 乃 修 字之误。 盖 广, 修,对文, 隶书 修与 循, 相似,古 书二字互误者, 不可枚举. ” ( 1 1 -2 0 2 ) 按: 顾蔼吉 隶辨 言: “ 北海相君碑 修, 字, 后汉书 百官志 、 晋书 官 职志皆 作 循 。 ” 洪迈 隶续 云: “ 循 、 修 二字隶法只争一画, 碑者好奇所以 从省借用. ” 可为证。 墨子 天志下 : “ 角人之府库, 窃人之金玉布桑o ” 俞椒言: “ 角 字无 义, 乃 穴, 字 之 误。 穴, 隶书 作 内 , 角 隶 书 作 两 两 形 相 似而 误。 ” ( 1 0 -1 8 8 ) 按: “ 穴开 有凿通、 洞穿 之义。 俞说是, 庄子 盗拓 : “ 穴室枢户, 驱人牛马。 ” 墨子 备穴 : “ 古人有善政者, 穴土而入。 缚柱施火, 以 坏吾城。 , 可为证。 2 . 1 . 3 依其它今体文字而辨形误 墨子。 经下 : “ 义志以 天下为 芬, 而能能利之,不必用。 ” 俞言: “ 志 当 作 者 , 草书 相似而 误。 , ( 1 1 -2 0 3 ) 韩非子。 难势 : “ 贤智未足以 服众, 而势位足以 击贤者也。 ” 俞言: “ 击 , 1 俞楷 春 在堂随笔 , 江苏人民出 版社1 9 8 4 年, 第1 0 页。 第二章训话方法研究 油 “ 汕片 字 之误. 拙 字 缺坏为 出 , 又因 误为 击 。 ” ( 2 1 -4 3 1 - 4 3 2 ) 按: 与上文 “ 服” 字同 义对举,俞说是。 俞氏发现亦有与俗字相似而误者。 荀子 非相 : “ 今夫猩猩形笑, 亦二足而毛也。 ” 俞攫言: “ 笑, 疑当 作 状, , 传写失 月旁, 但存 犬, 字,而俗书 笑, 字亦或从 犬, , 后人 以 形犬二字难通,因猩猩能笑, 遂改作 笑 字耳, ”( 1 2 -2 3 6 ) 管子 小匡 : “ 奇怪时来,珍异物聚。 , 俞褪言: “ 物,当作 总 ,言 珍异总聚也。 若作 物聚 , 则不词矣。 因 俗书 总 字作 抱, , 其上半与 物 相似而误。 ,( 2 -3 6 ) 第二节 破假字 2 . 2 . 1 审声音 俞氏 常有 “ 同” 、 “ 通” 、 “ 字通” 、 “ 音义同” 、 “ 声同字通” 、 “ 一声之转” 等 术语来表示文字之间以 声音为纽带的互用关系。 他认为: “ 读古人书,不外乎正 句读, 审 字义, 通古 文假借, 而三者 之中, 通 假借尤要. ” 洲俞 描在 古 书 疑义 举例一书中也有 “ 以 读若字代本字例” , 平议一书中, 破假字更是俯仰皆 是。 例如: 荀子 荣辱中“ 然后使怨禄多少厚薄之称。 杨注: “ 悉, 实也。 “ 俞言: “ 怨 当作 谷 , 谷 禄,即 傣禄。 , 并举 ( 王霸 篇、 孟子以 证 杨惊以 本字读之而失 其旨。 ( 1 2 -2 3 5 ) 与王念孙 “ 就古音以 求古义,引伸触类, 不限 形体” 训的 破字方法 有 所不同 , 俞氏以 同 声 符系 联 手段为 主, 参以 古 音通 转 之 法。 他 还 认为“ 知 双 声, 则不 言 字 母 可也, 言 字 母 而 不 知 双声, 不可 也. ” 121 当然,俞氏还是以 义证作为破假字的基础。 1 ,假字与本字声符相同,故可相借 从音韵学角度,同声旁字有可通之理, 此种说法最可靠,因而俞氏 也使用 最多。 荀子 荣辱 : “ 愉肺者,浮踢之惫, 肚赞沙而思水, 则无逮矣。 ” 俞雀认 为: “ 肚,当读作 陆 , 文选 吴都赋曰: 陆以 九疑 ,注曰: 队,阑 俞撇 上曾涤生爵相 , 春在堂尺赎 , 商务印书馆1 9 2 1 年, 第1页。 王念孙 厂 雅疏证 自 序 ,江苏古籍出 版社2 0 0 ( . 年。 俞遨 春在堂全书 ,台北环球书局民国五十七年,第1 3 1 5 页。 110flllllzi 第二章训话方法研究 也,因山 谷以 遮兽也厂 陆于沙 义亦同。 此言 遮拦于沙而思水, 则无及矣。 ” ( 1 2 -2 3 3 2 3 4 ) 按: 貌文 : “ 陆, 依山 谷蠢牛焉圈也。 ” 史记 : “ 江河扁陆, 泰山 扁栖. ” 集解 : “ 郭璞曰: 槽, 望楼也,因山 谷遮禽兽为陆, , 。 吕氏 春 秋 辨土云: “ 大刚小欧,扁青焦脸。 ” “ 肤” 通“ 陆” . 言由于刚大献小,田 亩就像是一条条闲 在沙滩上的青鱼, 可为证。 荀子 肴坐 : “ 诗曰: 瞻彼日 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易云能来. 子日: 伊稽首不 其 有来乎 ?” 俞 言: “ 稽首, 当 读为 稽道, 。 稽道 同 道 也。 ” ( 1 5 - - - 2 9 8 -2 9 9 ) 2 , 假字与本字声符不同, 通过中间 假字, 可递相言破 墨子 经上 : n a位量, 一小而易, 一大而正. , 俞言: “ 易 读为 施 , 易 与 施, 古字通, 施, 者邪也, 施, 有邪义, 本字是 迪, 。 ” ( 1 1 -2 0 2 ) 墨子。 天志下 : “ 然而莫知以 相极戒也。 ”俞言: “ 极, 通作 鱼 , 、 巫, 通 苟, , 傲, 从 苟, 。因言 极戒,即 做戒, 。 ” ( 1 0 -1 8 6 -1 8 7 ) 荀子 非十二子 : “ 其冠进. , 俞言: “ 进 读为 竣, 。 竣, 高也。 下云 其衣逢, , 注曰孚 逢, 大也。 于冠言高, 于衣言大, 义正相类。 礼记 郑注: 进,当为鼓。 ” ( 1 2 -2 4 0 - 2 4 1 ) 俞氏 递相言破,可至两个中间 借字。 荀子 礼论 : “ 大路之素未集也。 ”俞言: “ 集 音转而为 就 ,郭注 山 海经 : 就, 雕也。 释文 : 祷, 本或作惘。 集, , 褚, 之假。 ” ( 1 4 -2 7 0 - 2 7 1 ) 3 、通假字与本字声符不同, 但声符之间音近, 故可言 通 管子 宙合 : “ 薄承溟而不满。 ” 俞言: “ 薄, 字即 泊 之假字, 浅 水也. 广韵 薄, 字注曰: 古有博劳, 善相马, 博劳即 伯劳也. 然则 薄, - 之通作 泊, , 犹 博, 之通作 伯矣. 与上文 泉蹄澳而不尽, 相对成文。 ” ( 1 -2 0 ) 管子 幼官 : “ 器成于谬. ”俞言: “ 谬 者,. 皇 之假字。 说文 乡 部 :i 寥, 细文也。 器成于谬, 与下句 教行于钞, 同 义, 钞, 犹 吵, 也, 皆谓始于微吵也。i 昌 与 参, 声相近。 故 穆 字从 星 得声, 而 昭穆, 或为 昭缪夕 , 穆公 或 缪公, ,然则以 谬 为 b i l l 犹以 缪, 为 穆, 矣。 ”( 1 -1 4 ) 多数情况,俞氏注重已有用例的枚举以增强说服力,或取之异文, 或举之 第二章 训话方法研究 省文、声训等,这里各举其一例。 取异文: 韩非子。 外储右说下 : “ 延陵卓子乘苍龙挑文之乘。 ” 俞言: “ 挑 从 兆, 声, 与 翟 声相近, 故通。 ” 并引 尚 书郑读“ an 为“ 灌” , 诗 经 、 韩诗 “ 侈 胜 ” 作“ 媲” , ( 尔雅. 释鱼 “ 形 长 ” 作“ 灌” 等例为证。 ( 2 1 -4 3 0 ) 据省文: 吕氏 春秋 顺民 : “ 颜色愁悴不赡者。 ” 俞言: “ 愁悴,即 憔 悴 也. 说文 禾部 : 秋从禾迩省声, 摘文被不省。 说文。 火部 : 淹, 读 若 焦 一是 秋 , 与 焦 , 声 相 近 。 汉 书. 律 历 志 曰 : 秋 , 叙 也 一古 义 存乎声, 亦 秋, 与 焦 声近之证。 ” ( 2 2 -4 5 7 ) 依声训: 吕氏 春秋 异用 : “ 搏杖而揖之。 ” 俞言: “ 搏杖, 即 扶杖, , 枣,声 夫, 声相近,故义得通。 释名 释言语曰: 扶,傅也,傅近之 也。 是其例矣。 ”( 2 2 -4 6 1 ) 有时,俞氏“ 声符音近斤理论的运用, 还能为我们勾勒出 一些同源词: 荀子 大略 : “ 非目 益明 也,眸而见之也。 ” 依俞言: “ 冒 与 牟, 声 近, 眸, 当 读为 唱 , 低目 视也. 孜, 与 牟, 声亦近. 瞥, 低目 谨视也. ” ( 1 5 -2 9 6 ) 4 、 不限形体言通转 不限形体, . 以古音以求古义, 在 平议,一书中并不鲜见,俞褪亦认为 “ 古 书无定字, 学者常以 声求之。 ” ( 2 1 -4 1 0 ) 但因 他固守“ 知双声, 则不言字母 可 也”的古音研究上的相对欠缺, 加之精审不足或缺少例证, 其考释有些显得单 薄。尽管如此,仍有所发明。 墨子 非乐上 : “ 意舍此” 俞言: “ 意 通作 抑 , 抑舍此, 者, 言 姑舍此弗论。 ” ( 1 0 -1 9 2 ) 荀子 乐论 : “ 昔宾孟之蔽者, 乱家是也. ”俞言: “ 宾孟, 当 读为 宾 膨 ,宾客也。 犹 孟猪 之为 明 都, , 孟津,之为 盟津, 。 ” ( 1 4 -2 7 6 ) 俞氏还能结合方言音变辨明通假。 管子。 海王 : “ 十口 之家, 十人食盐。 百口 之家, 百 人食盐。 终月 大男 食 盐五升少半, 大女食盐三升少半, 吾子食盐二升少半, 此其大历也 n 俞云: “ 尹 注曰: 吾子谓小男小女也。 然则 吾当读为 牙 。 后汉书 崔胭传 注 曰: 童牙, 谓幼小也。 吾子即 牙子, 。 其作 吾, 者, 牙, 、 吾, 古同 声。 犹 骆吾,之或为 验牙矣。 太云 勤次三曰: 羁角之吾, 其泣呱 呱 。 义 与 此 同 . 集 韵 有 料, 字 , 音 牙 , . 云 : 吴 人 谓 赤 子 曰 秘杆 。 , 第二章 训 话方法研究 盖即 牙 字而加 子, 旁耳。 ”( 6 -1 0 4 ) 按: “ 吾”和 “ 牙”古音同属疑母鱼 部。俞说不误。 墨子 公孟篇 : “ 公孟子曰: 三年之丧,学吾子之慕父母, 。 子墨子曰: “ 夫婴儿子之知,独慕父母而己。 ” 孙治让云: “ 上文云 吾子 ,下 文云 婴儿子 , 婴儿子即 吾子也。 ” 今湖南长沙一带方言把小孩子称为 讶子 , 就是这个古词语的孑遗。 管子 宙合 : “ 不依其乐。 ” 俞言: “ 依, 读如 殷, 。 ” 并引 说文 : “ 殷, 作乐之盛. ,以 证. ( 1 -1 9 ) 按: 中 庸 : “ 壹戎衣而有天下. ” 郑玄注: “ 衣, 读如 殷, , 一 齐人言 殷, 声如 衣, 。 ” 亦可为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俞氏重视双声叠韵这一汉语中的 特殊的 语言现象, 他 认为: “ 古书 多 假借, 双声叠 韵字 之 通用者, 不可 胜 数。 ” 3 1 并以 此 为 线 索, 破除 形体的羁绊,发明古义。 双声的 应用: 墨子 兼爱中 : “ 连独无兄弟者。 ” 俞言: “ 连, 与 离 一声 之转, 淮南子。 原道篇 : 终身运枯形于连峻列将之门。 高注日: 连峻, 犹离嶙 也。 是其证也。 又 本经篇 : 愚夫意妇皆 有流连之心。 注曰: 流连, 犹烂漫, 失其职业也。 然则 流连,即 流离 也, 亦其证也。 ” ( 9 -1 7 7 ) 这 样, “ 连”当读为“ 离” , “ 连独” 乃“ 离独” , “ 连独, 之义迎刃 而解, 如不解双 声,而囿于字形,则于义远矣。 叠韵的 应用: 荀子 富国 : “ 垂事养民。 ” 俞言: “ 垂, 犹 委, 也。 说 文 女部 , 捶, 诱也。 垂 之为 委, , 犹 睡, 之为 诱, 也。 尔雅 释 言 : 锤诱.累也。 孙炎曰: 楚人曰锤, 秦人日 该o ,是 锤,( i t , l 叠韵, 二字义同。 ” ( 1 3 -2 5 1 ) 按: 说文 “ 捶” “ 诱” 同训, “ 垂” 有委置义. 墨子。 尚 贤下 : “ 是以百姓皆 俊心解体,沮以为善,垂其股胧之力,而不相老来也。 ” 2 . 2 . 2 依文义破假字 俞氏还常常从上下文义出发,破除假字,很有说服力。 有上下文意义相近者。 管子。 幼宫 : “ 著于取与之分, 则得地而不执 n俞言: “ 执, 读为 愁 . 说文 心部 : 愁, 浦也。 浦即今 怖 字。与上文 身于动静之务, 则功得而无患。 义正相同。 , ( i -1 7 ) 管子 牧民 : “ 无私者可置以为政. ” 俞椒言: “ 政当 作 正, , 尔 1 3 1俞 秘 古 书 疑义 举例 “ 以 双声 叠 韵 代 本 字 例” , 中 华 书 局1 9 5 6 年, 第5 7 页. 第二章 训沽方法研究 雅。 释话 : 正, 长也。 与上文 可立以为长 下文 可奉以为君 文义一律。 ” ( 1 -1 2 ) 按: “ 正, 有长义,自 古有之。 国 语 周语中 : “ 至于王吏, 则皆 官 正在事, 上卿监之。 ” 韦昭注: “ 正, 长也。 ” 又 礼记 王制 : “ 成狱辞,史以 狱成告于正。 ”可为证. 有上下文意思相反者。 墨子 经说下 : “ 益其益, 尊其尊。 ”俞言: “ 尊当读为 荆 . 说 文 刀部 : 喇, 减也. 削 有减损之义, 故与 益其益, 对文成义. ” ( 1 1 -2 0 6 ) 荀子。 赋 : “ 莱封以 乱, 汤武以 贤。 婚浩淑 淑, 皇皇穆穆。 ”俞言: “ 淑, 当读为 跤, ,迫盛貌。 ”( 1 5 -2 9 3 )按:俞械认为此句言上文 “ 莱封以乱n 与 下句 “ 皇皇穆穆” 言“ 汤武以 贤”为反义之对文, 是。 又 大略 : “ 言语之美, 皇皇穆穆。 ”可为其证。 管子 宙合 : “ 故绳扶拨以 为正。 ” 俞言: a c 说文。 址部 : 处, 足刺 址, 读若拨。 刺址, 则有不正之意,古与 正, 为对文也。 ” 并举 荀子。 正 论 “ 不能以 拨弓曲 矢中m以 为证。 ( 1 -1 9 ) 有上下文意思相承者。 淮南子。 原道 : “ 此其为乐也, 炎炎赫赫, 休然若有所诱慕。 ” 俞言: “ 休, 犹惕然, 休,当 读为 钵 . 说文 言部 :. 钵, 诱也。 , 下言有所诱慕, 故 上言 林然 ,义正相应。 ”( 2 9 -5 8 3 )按:又下文言 “ 怅然若有所亡也”与此 文一律。 第三节据文法 王念孙在他的 读书杂志 、 经义述闻中使用了“ 文同一例”进行语义 分析, 俞橄进而提出了“ 文法一律” 的概念,实则都是指词语配置格式即 造句 规则。 . 叫 在 诸子平议 中 亦 有广泛 应用, 具体形 式有连文、 对文、 相同 句式 等。 2 . 3 . 1 依连文 古书多连文,二字连文为最常见。 荀子 富国 : “ 凡主相臣下百吏之俗其于货财取与计数也,须熟尽察, u s 1孙良 明 从王 念孙“ 文同一 例, 到俞 摧的“ 文法一 律” 谈清 人的 训沽考据的 语 法 分析及其发展 , 山东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 9 9 6 年第1 期。 第二章训话方法研究 其礼义节奏也, 芒韧俊楷, 是辱国已。 ” 俞云: “ 须 , 顺, 之误. ” 并引 礼 论 顺孰修为之。 ”以 言其二字连文。 ( 1 3 -2 5 1 - 2 6 2 ) 按:杨惊注: “ 须, 待 也。 ” 误. 俞说是。 下文言“ 凡主相臣 下百吏 之俗其于货财取与计数也,宽饶简 易,其于礼义节奏也,陵谨尽察,是荣国已, ”显见 “ 陵谨尽察”正与 “ 顺孰尽 察”文义相同。 致士 : “ 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 ”王念孙言: “ 陵, 谓严 密也,故与 宽 相反。 ” 可知“ 陵” 、 “ 谨” 义近, 故 “ 顺孰” 亦应义近连文, 为谨慎精审之义。 梁启雄曰: “ 顺 读为 慎, , 孰,同 热, 。 ” 梁说是。 “ 慎, 有谨慎义, “ 熟” 亦有精审 义。 荀子 议兵 : “ 凡虑事欲熟而用财欲泰。 , 杨惊 注: “ 熟 谓精审。 ” 吕氏 春秋。 慎行 : “ 行不可不熟,不熟如赴深溪。虽悔 不及。 ”又 “ 顺孰”连用如: 荣辱 “ 其流长矣, 其温厚矣,其功盛姚远矣,非 顺孰修为之君子, 莫之能 知也。 ” 亦可为 证。 荀子 劝学 : “ 故诵数以 贯之。 ” 杨注云: “ 使习礼乐书之数以 贯穿 之。 ” 误。 俞言: “ 诵数, 犹 诵说, 也。 诗。 击鼓 : 与子成说。 毛传 日: 说, 数也。 说, 为 数, , 故 数, 亦为 说, 。 诵数以贯之, 犹云 诵说以 贯之, 。 与下句 思索以 通之, 一律, 诵数 、 思索皆 两字平列, 杨注云 使习 礼乐 诗书之数以 贯穿 之 ,非是. ( 1 2 -2 2 7 ) 庄子 养生主 : “ 技经肯萦之未尝。 ” 郭注: “ 技之妙也,常游刃于空, 未尝经概于微碍也。 ” 俞楼言: “ 以 技经 为 技之所经, 殊不成义。 技经 、 肯 萦四字必当平列。 肯, 著骨肉 也。 萦, 犹相结处也。 肯萦,谓筋骨相结之 处。 技, 疑 枝, 字之误。 枝 谓枝脉, 经, 谓经脉。 枝经 犹言经络也。 ” ( 1 7 -3 3 0 ) 亦有三字连文、四字 连文者。 荀子 王制 : “ 案谨募选阅 材技之士。 ” 俞橄认为“ 募” “ 纂” 字之讹。 举 毛诗 : “ 舞则选矣 m 韩诗作“ 舞则纂矣” 而言“ 纂气“ 选”声近义通。 并举 说文中“ 等, “ 撰” ,皆 有具义, 又与“ 纂” “ 选” 声符相同, 故义得通。 并 小尔雅 广话 : “ 阅, 具也。 ”因言 “ 纂选阅”三字连文同义。( 1 3 -2 4 8 ) 荀子 非十二子 : “ 假今之世, 饰邪说, 文奸言,以 袅乱天下, 需宇克 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 ” 杨注: “ i 香 与 诱同。 “ 俞褪言: “ 宇,当读为 舒, 。 说文 言部 : 舒,诡鸽 ( 伪) 。 . 甭宇尸 犹 言橘诡之人。 ( 1 2 -2 3 9 ) 按: 儒效 : “ 其穷也, 俗儒笑之;其通也, 英杰化 之,鬼琐逃之。 ”杨注: “ 倍千人曰英,倍万人曰杰,言英杰之士则慕而化之, 第二章训话方法研究 狂怪之人则畏而逃去之。 ”可见, “ 鬼琐”乃代指狂怪之人, 与请诡之人相类。 2 . 3 . 2 依对文 有上下句反义对文者。 荀子。 正名 : “ 有时而欲遍举之, 故谓之鸟兽, 鸟兽也者, 大别名也。 , 俞言: “ 遍 字乃 偏 字之误。 ” ( 1 4 -2 8 1 ) 并举上文“ 故万物虽众, 有时 而 欲遍举之,故谓之物, 物也者大共名也。 ,以为证。 有上下句同义对文者。 荀子 强国 : “ 霸者之善著焉, 可以时能也。 ” 俞褪认为“ 能” 乃 “ 记, 字 之 误, 与下文“ 王者 之功名, 不 可 胜日 志” 之“ 志” 义正 相对. ( 1 3 -2 6 4 ) 荀子。 性恶 : “ 上不循于乱世之君, 下不俗于乱世之民。 ” 俞批认为“ 俗” 乃 “ 铅”字之误,并据杨惊注 “ 铅与 沿,同, 循也” 而言上下两句一律. ( 1 5 - - 2 8 7 ) 有上下句类义对文者。 吕氏春秋 功名 : “ 三王先教而后杀,故事莫功焉 n高诱注: “ 成王事 之功, 无过于王。 ”高诱释 “ 功” 作名词, 非。 俞秘言: “ 功, 善也。 ” 释为形容 词, 是。 俞摧举上文 “ 五帝先道而俊德, 故德莫盛焉。 ” 下文 “ 五伯先事而筱兵, 故兵莫强焉。 ” 而言“ 协” 与“ 盛” 、 “ 强” 字词性应相同, 意义应相对。 并举“ 功气 训为坚、 精、美好的例子: 国 语 齐语 “ 辨其功苦, 韦注: “ 功,牢也. ” 管 子。 小匡 “ 辨其功苦”尹知章注: “ 功谓坚美。 ” 荀子 王制 “ 辨功苦。 ” 杨 注: “ 功谓器之精好者。 ” 又举 “ 功” 、 “ 苦” 对文以 证 “ 功” 训善美好: 吕氏 春 秋, 诬徒 “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 。( 2 2 -4 4 5 ) 令人信服。 晏子春秋 问上 : “ 按不吐愚。 ”俞攫言, “ 吐当作 咄 。从 土户 从 出,之字,隶书易混。 咄, 者 油, 之假字。从 口 从 言, 之字, 古得相通, 若 咏, 之为 泳1 嘈, 一 之为 错, ,是也。 按不油愚 ,言不以 按而油愚也。 按者有才辩之称, 故与愚相对,正与上文“ 贵不凌践,富不傲贫, 功不遗罢” 一律。 ” ( 7 -1 3 0 ) 按:俞说是。 “ 功不遗罢” 于毯云: “ 遗, 盖 遣, 字形近之误。 遣者 谴, 之假字。 说文 言部 : 谴,请问也。 功不谴 罢 者, 言以 有功 而呵 谴无功者。 ” p s i 亦可证“ 咄” 为“ 汕, 之假 字。 有句中对文者。 p 5 )吴则 虞 晏 子 春秋 集 释 , 中 华 书 局1 9 6 2 年, 第1 9 0 页 . 第二章 训话 方法研究 荀子 不苟 : “ 君子易知而难押。 ” 王先谦从 韩诗外传 “ 知” 作“ 和气 郝笼行言: “ 今作 知户 ,形误。 ” 王念孙言: “ 今 和作 知 ,则于义远矣。 ” l ie 俞褪言: “ 知, 接 也。 ” 引 墨子 经 篇 “ 知, 接也” 而曰“ 知” 有接 义, 后 引 后汉书。 宋宏传“ 贫贱之交不可忘” 群书治要作 “ 贫贱之知不可忘, 异文以为书证。最后追本求源言 “ 知” 、 “ 钾” 相对源自 诗 卫风 芜兰首 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施工合同范本
- 矿山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 装饰木板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文库
-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护理查房
- 供暖服务评估合同
- 混凝土单包工合同范本
- 自建铺面出售合同范本
- 简易加盟餐饮合同范本
- 订单农业合同范本 俄语
- 粮食仓储(粮库)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 喜茶运营管理手册和员工操作管理手册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 2022年山东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GB/T 38936-2020高温渗碳轴承钢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 互通立交设计课件
- 生物竞赛辅导 动物行为学第七章 行为发育(38)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