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QVDA.ppt_第1页
COPQVDA.ppt_第2页
COPQVDA.ppt_第3页
COPQVDA.ppt_第4页
COPQVDA.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ualitycostmanagement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产生的背景与历史“质量成本”的定义与构成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与实施,课程大纲,slide3,20世纪70年代,索尼电视机有两个产地:日本和美国,两地工厂生产的索尼电视机是使用同一设计方案和相同的生产线,连使用的产品说明书也一样。按设计方案规定,电视机的彩色浓度y的目标值为m,容差为5,当y在公差范围m-5,m+5内,判该机的彩色浓度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两地工厂都是这样检验产品的,可到70年代后期,美国消费者购买日产索尼电视机的热情远高于美产索尼电视机。这是什么原因?调查显示,日产0.3%彩色浓度不合格,而美产基本没有不合格,案例,选用便宜的原材料就是降低质量成本,顾客的要求已经很严格,质量成本无法降,要降低质量成本,我们要花很多人力去做,这样不就是提高了质量成本吗?,质量成本误区,质量成本产生的背景与历史,产生背景,产品供大于求,产品供不应求,降低产品成本,戴明给日本科技联盟讲授质量管理,1950,次品像“矿中黄金”(朱兰),5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60年代,不良质量成本,80年代,质量成本管理,80年代,6sigma,90年代,“现在的质量损失费用是冰山的一角!”,检验,废弃,返工,不合格,服务,传统的质量损失费用(容易定义),销售损失,交货期延长,失去顾客信用度,办公费用增加,库存过多,开发周期长,设计变更,隐藏的质量损失费用(很难测定),产生背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philipcrosby)估计,一般企业的质量成本约占营业额的20-40%。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a.v.feigenbaum)则认为在10-40%之间。美国质量协会在1987年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以企业为对象作意见调查,发现70%的行政人员认为质量成本低于营业额的10%;但另一研究确显示,大部分企业的质量成本高达营业额的40%。在英国,一项研究显示,质量成本占营业额20-35%的企业比比皆是。,产生背景,差的质量差的业务!,如果质量成本过高,产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和伦德瓦尔提出“矿中黄金”的概念,认为企业中的废品好似一座金山。减少废品、不合格品,就好像挖掘黄金,是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费根堡姆在通用电气公司任职期间提出了一种报告体系,以美元为计算单位,把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与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损失一起考虑,向公司最高领导层提供质量成本报告。,产生背景,slide11,60年代,田口损失函数(taguchiqualitylossfunction),valueofqualitycharacteristics,loss$,y,l=k(y-t),l=损失(lossin$s)k=成本系数(costcoefficient)y=质量特性值(valueofqualitycharacteristics)t=目标值(targetvalue),lsl,usl,产生背景,slide12,由容差和不合格损失a求k容差是指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界限。当y-t时,产品为合格品当y-t时,产品为不合格品设产品为不合格品时,工厂可采取报废、降级或返修等处理,假定此时给工厂带来的损失为a元,则有:,常数k的确定方法,slide13,用氧气切割某种装配件共20件,其尺寸与目标尺寸的偏差为(单位:mm)0.3、0.5、-0.5、-0.2、0、1、1.2、0.8、-0.6、0.9、0、0.2、0.8、1.1、-0.5、-0.2、0、0.3、0.8、1.3功能界限为=3mm,否则装配不上,由此造成的损失为a=180元,求这批产品的平均质量损失?,田口损失函数例子,slide14,先确定系数k再求平均质量损失,计算公式为:,田口损失函数例子-答案,20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也相继加强了质量管理研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开始了质量成本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哈林顿在不良质量成本一书中,把质量成本改名为“不良质量成本”,并划分为直接不良质量成本和间接不良质量成本。,产生背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1994年在美国质量管理年会上说过,“20世纪将以“生产率的世纪”载入史册,21世纪将是一个质量的世纪,全球化的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公司如美国福特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英国的英国通讯公司、日本的富士和丰田公司等,都把全面质量管理(tqm)作为20世纪90年代最主要的成功因素,因为全面质量管理能够减少成本,并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许多久负盛名的大奖,如美国的波利奇质量奖、日本的戴明奖、欧洲efqm质量奖都是为优异质量而设置的。,质量成本的今天,追求零缺陷:吃到所有的果子,6达成(完美),改善设计(果子最集中的地方),过程改善(矮树上的果子),(地上的果子),全部的果子都在你手中啦,能摘到这里的果子,基本上能达到小康了,这里的果子很有限,靠天吃饭,捡吃地上不多的果子,越接近最佳阶段难度越高哟,23:5倍改善34:10倍改善45:27倍改善56:70倍改善因此:36:19,600倍改善,质量成本的今天,2,308,537,3,66,807,4,6,210,5,233,6,3.4,s,每百万零件ppm,流程能力processcapability,每百万机会缺陷数defectspermillionopportunity,2,69.1%,3,93.32%,4,99.379%,5,99.9767%,6,99.99966%,s,%无缺陷%non-defective,2,95.46,3,99.73,4,99.9937,5,99.999943,6,99.9999998,s,%无缺陷non-defective,什么是六西格玛,99%的合格(四西格玛)good(4s),99.99966%的合格(六西格玛)good(6s),美国邮政系统postalsystem每小时遗失2万封邮件每小时遗失7封邮件20,000lostarticlesofmail/hour7lostarticles/hour美国航空系统airlinesystem每天2起着陆事故每五年1起着陆事故2short/longlandings/day1short/longlanding/5years美国医疗行业medicalprofession每年20万起错误处方事件每年68起错误处方事件200,000wrongdrugprescriptions/yr68wrongdrugprescriptions/yr,六西格玛的现实意义,质量成本在中国,1978年引进日本全面质理管理时,引进了质量成本理论1984年中国质协成立了“质量经济成本分析研究会”1991年颁布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和gb/t13341-91质量损失率的确定和核算方法1995年航天工业总公司颁布qj2784-95质量成本管理实施指南2000年颁布了gb/z19024-2000idtiso/tr10014:1998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总成本(tc:totalcost)寻求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管理层能掌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质量成本管理的新发展,质量成本管理在二十世纪后期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主要是质量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形成以战略管理和价值链分析为基础的战略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与目标成本管理结合,形成了目标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与责任会计结合,形成了质量成本责任会计制度。,“质量成本”的定义与构成,质量成本在生产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质量成本是研究制造过程中合理质量水平的经济分析指标,何谓“质量成本”,何谓“质量成本”,较为正统的说法:当生产的产品质量达不到100%合格时,为产品质量而增加的成本。较为不严格的定义:质量成本是目前的实际生产成本与完美质量水平下的成本之间的差值。,“质量成本”的定义,“质量成本”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特殊情况下,还需增加外部质量保证成本。(gb/t13339-91)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损失。(qj2784-95),质量成本分类,尽管很多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和国际组织对质量成本内涵的表述在形式上有所差异,在内容上有所侧重,但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80年代,哈林顿在不良质量成本一书中,把质量成本改名为“不良质量成本”,并划分为直接不良质量成本和间接不良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分类,按质量成本的作用,分成控制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质量成本分为两个部分: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运行质量成本又由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组成。,按质量成本存在形式,分成显见成本和隐含成本显见成本是指实际发生的质量费用,是成本核算中,特别是现行成本核算制度中需要计算的部分。四大类质量成本中,大部分的费用均属此类。隐含成本是指由于质量问题使实际收益减少的部分。隐含成本不是指实际支出的费用,而是指效益减少的部分。这部分被减少的收入没有反映到成本核算中,产品降级、降价和停工损失等属隐含成本。,质量成本分类,质量成本就其发生的性质,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而发生的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第二类:是由产品质量和生产工作质量造成企业实际支付的厂内缺陷成本和厂外缺陷成本;第三类:是由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造成企业不必支付而应计算的厂内缺陷成本(如质量事故而发生的减产损失、停工损失等)和厂外缺陷成本(如因不良质量而失去了销售和市场份额等),也即机会成本。,质量成本分类,国外质量成本项目名称对比表,国内质量成本项目名称对比表,参考:世界500强企业质量成本水平,世界500强企业质量成本水平,slide34,质量成本特性曲线,经济质量水平示意图c1为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曲线;c2为内部、外部损失成本曲线;c为质量成本曲线,合格产品单位质量成本,100%不合格,100%合格,c1,c2,c,qm,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各种费用质量工作费企业质量体系中为预防、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开展质量管理所发生的办公费,如宣传、收集情报,制定质量标准,编制手册、质量计划,开展qc小组活动,工序能力研究和组织“质量信得过”活动等所支付的费用。质量培训费为达到质量要求,提高人员素质,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检测技术、操作水平等的培训费用。,质量奖励费为改进和保证产品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励,如qc小组成果奖、产品升等创优奖、“质量信得过”集体和个人奖、有关质量的合理化建议奖等。产品评审费设计方案评价、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等所发生的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为建立质量体系,提高产品及工作质量、改变产品设计、调整工艺、开展工艺控制、进行技术改进的措施费用(属于成本开支范围部分)。工资及附加费质量管理科室和车间从事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附加费。,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鉴定成本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需的费用。检测试验费对进厂的材料、外购/外协件、配套件、工量具以及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在制品及产成品,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测试、设备的维修、校正等所发生的费用。工资及附加费指专职检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附加费。办公费为检验、试验所发生的办公费用。检测设备折旧费用于质量检测的设备折旧及大修理折旧费。,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废品损失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的制品、半成品及产成品报废而造成的净损失。返修损失对不合格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在制品进行返修所耗用的材料、人工费。停工损失由于质量事故引起的停工损失。,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事故分析处理费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所发生的直接损失。产品降级损失费产品因外表或局部的质量问题,达不到质量标准,又不影响主要性能而降级处理的损失。,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索赔费用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缺陷而赔偿用户的费用。退货损失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退货、换货所发生的损失。保修费根据合同规定、或保修期内为用户提供修理服务所发生的费用。,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诉讼费用户认为产品质量低劣,要求索赔,提出申诉,企业为处理申诉所支付的费用。产品降价损失产品出厂后,因低于质量标准,而进行降价造成的损失。除了以上20个推荐项目外,在企业和用户间订立有质量保证要求的合同时,企业还必须建立外部质量保证成本项目。使企业在原来质量管理基础上,为实施用户要求增加的质量保证活动所增加的费用支出归项计算并列入成本。,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slide43,质量成本的界定,设置质量成本项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企业设置的每个质量成本项目,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和费用范围项目不要互相重复。项目不必分得过细。,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与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与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工作程序图,质量成本预测,通过对企业的质量成本进行预测,应该达到的目的:为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质量成本指明方向,同时为企业编制质量成本计划提供可靠依据。质量成本预测按照作用期限可以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预测的方法经验判断法、计算分析法、比例测算法,质量成本控制归口责任单位和内容大致划分如下:预防成本:由质量部门归口,有关部门配合。按费用内容划分、分解和控制。鉴定成本:由质量部门归口,计量和检验部门配合。按费用内容分解和控制。内部损失成本:由生产部门归口,检验部门配合。按费用内容分解,落实到班组进行控制。外部损失成本:由销售部门归口,有关部门配合。外部损失原因和责任的信息反馈到质量部门,再查明责任,制订措施解决。全部质量成本:由质量部门牵头,财务部门归口。,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50,质量费用会计科目的使用,51,续表:,质量费用会计科目的使用,质量费用与成本项目对应表,质量费用与成本项目对应表(续表),月度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月度质量成本分析报告,质量成本分析,根据质量成本指标体系,相应地有三种指标分析:质量成本目标指标分析;质量成本结构比例分析;质量成本相关比例分析。,报表,质量成本目标指标:指在一定时期内质量成本总额及其质量成本四个构成项目的增减值或增减率。质量成本总额减少值=基期质量成本总额报告期质量成本总额预防成本减少值=基期预防成本报告期预防成本,质量成本目标指标分析,质量成本结构比例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