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材料学专业论文)合金元素与热处理工艺对alznmgcuzr系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w 7 掣j g 酬; 本论文结合9 7 3 项目中“多元合金成分设计与微量元素的作用机理”子项目, 主要研究了合金元素与热处理对a 1 一z n m g c u z r 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对合金 进行了金相组织、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并进行了一定的机理分析。经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 1 ) 、在a 1 9 o z n 2 5 m g 1 2 c u o 1 5 z r 合金中添加o 1 2 w t s c 的2 “合金铸态组 织的晶粒度比不含s c 的l ”合金明显细化,2 8 合金经挤压、固溶淬火时效后为纤 维状变形组织,添加微量s c 可提高合金的再结晶温度;添加o 1 2 、v t s c 明显提 高a 1 9 0 z n 2 5 m g 1 2 c u o 1 5 z r 合金的抗拉强度,经褂认处理后,2 4 合金的o 。 比1 ”合金平均提高3 9 4m p a ,经t 7 6 处理后,2 8 合金的o 。比1 8 合金平均提高2 8 6 m p a ,2 ”合金的延伸率比1 4 合金略有提高;加s c 可提高合金的电导率,提高合 金的抗应力腐蚀能力。 ( 2 ) 、含0 2 0 s c 的4 “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明显高于0 1 2 s c 含量的2 4 合金。 4 “合金组织细化,产生细晶强化,基体中a 1 3 ( s c ,z r ) 弥散质点的数量增加,使合 金强化效用增强。 ( 3 ) 、在a l 一9 o z n 一2 5 m 1 1 c m o 1 5 z r - 0 1 2 s c 合金中增加锌含量能提高合金的 抗拉强度,合金的延伸率有所下降。在固溶态下,含9 _ 3 8 z n 的3 “合金的o 。 比含8 6 9 z n 的2 ”合金的高4 5 5m p a ,延伸率降低4 2 3 :经t 6 处理后3 8 合 金的o 。比2 4 合金平均提高了1 5 3 m p a ,延伸率低1 7 9 ;经t 7 6 处理后3 4 合金 比2 4 合金的o 。提高了2 3 5m p a ,延伸率低0 5 3 。强化固溶+ t 6 处理后,2 4 、 3 ”合金的o 。分别达到8 2 9 4m p a 和8 1 8 6m p a ,延伸率分别为5 6 8 和5 f 3 8 , 说明强化固溶对提高2 4 、3 4 合金t 6 处理的综合性能是有效的。在 a 1 9 o z n 一2 5 m g 一1 1 c u 一0 1 5 z r - o 2 s c 合金中增加锌含量降低了合金的电导率,使 合金的抗应力腐蚀能力降低。 ( 4 ) 、单级时效过程中抗拉强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先上升,至2 2 h 达到峰值, 然后缓慢下降。延伸率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峰值后延伸率慢慢回升。1 “ 合金峰值时。为7 3 3 2m p a ,6 为5 2 8 :2 ”合金峰值时。为7 6 3 7m p a ,6 为5 6 8 ;3 “合金峰值时o 。为7 7 8 4m p a ,6 为3 7 9 ;5 “合金峰值时o 。为 8 1 2 4 m p a ,6 为5 6 0 。 ( 5 ) 、双级时效第二级时效工艺为1 6 0 1 6 h 时,2 8 合金的为o 。为5 3 5 9 m p a , 6 为1 0 2 0 ,电导率为2 3 9m s m ,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 6 ) 、回归温度为1 8 0 ,回归时间为3 0 m i n 时,2 4 合金的o 。为7 3 3 4m p a , 6 为5 4 4 ,电导率为2 1 8 m s m ,综合性能较好。 关键词:s c , a l 一9 0 z n 一2 5 m g 1 1 c u o 1 5 z r 合金,力学性能,组织,时效 a b s t r a c t a i m e da tt h en a t i o n a l9 7 3p r o j e c t , t h ee f f e c t so fe l e m e n t sa n dh e a t t r e a t m e n to n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a n dm e c h a n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 , s u c ha s o b , a n d 6 u n d e rr o o mt e m p e r a t u r ew e r es t u d i e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b ym e a n so f0 m ,t e m a n ds e m 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a b o v ee f f e c t sw a sa n a l y z e d r e s u l t so ft h es t u d y a r ea sf o l l o w s : ( 1 ) t h e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o fa s c a s ta 1 9 0 z n 一2 5 m g 一1 1 c u o 1 5 z ra 1 1 0 y c o n t a i n i n g0 1 2 s c i se q u i a x i a lg r a i n t h eg r a i ns i z eo ft h ea 1 1 0 y2 4 i sf i n e rt h a nt h a to ft h ea l l o y14 a f t e re x t r u d e d ,s o l u t i o n i z e da n da g i n g , i t s 雹r a i ns t r u c t u r ei sf i b e rs t r u c t u r e o b v i o u s l y ,c o n t a i n i n g0 1 2 s cc a n e n h a n c e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o fr e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 t h e1 i l e c h a n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 o ft h ea 1 1 0 y2 。”eh i g h e rt h a nt h a t o ft h ea 1 1 0 yl 。a tv a r i o u sh e a t t r e a t m e n t i n c r e a s eo f obi s3 9 4 m p a ,2 8 6m p aa tr r a ,t 7 6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 c r e a s e o f 6i s u n c o n s p i c u o u s t h ee l e c t r i cc o n d u c t i v i t ya n d s t r e s s c o r r o s i o n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c a nb ei n c r e a s e db e c a u s eo ft h ea d d i t i o no fo 1 2 s c ( 2 ) t h et e n s i l es t r e n g t ha n de l o n g a t i o no ft h ea l l o y4 # w i t ho 2 0 s ci s m u c hh i g h e rt h a nt h a to ft h ea l l o y2 。w i t h0 1 2 s c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c a u s e d b vi n c r e a s e o f t h ec o n t e n to fs cm a i n l yc o m e sf r o i i 】 f i n e g r a i n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a n da l3 ( s c ,z r ) p a r t i c l e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 3 )e n h a n c i n gt h ec o n t e n to fz nc a n i n c r e a s et h es t r e n g t ha n dr e d u c e e l o n g a t i o no fa 1 9 o z n 一2 5 u g 1 2 c u o 1 5 z ra l l o y i n c r e a s eo f obo ft h e a 1 1 0 v3 4w j t h9 3 8 z ni s4 5 5 m p a ,1 5 3m p a ,2 3 5 m p aa ts o l u t i o n i z e d ,t 6 , t 7 6r e s p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t i o no f 6 o ft h ea l l o y3 4i s4 2 3 , 1 7 9 ,o 5 3 a ts 0 1 u t i o n i z e d , t 6 , t 7 6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f t e r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s o l u t i o na n d t 6 , obo ft h ea 1 1 0 y2 4 ,3 4i s8 2 9 4 m p a ,8 1 8 6 m p a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6 o ft h e a l l o v2 4 3 4i s5 6 8 ,5 3 8 0 b v i o u s l y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s o l u t i o nc a nm a k e t h ea l l o yo b t a i ng o o dc o m b i n a t i o np r o p e r t i e s e n h a n c i n gt h ec o n t e n to f z nc a nr e d u c et h ee l e c t r i cc o n d u c t i v i t y a n ds t r e s sc o r r o s i o n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o fa l 一9 0 z n 一2 5 m g 一1 1 c u 一0 1 5 z r a l l o y ( 4 ) t h ei n c r e a s e 。fs t r e n g t ho fa l l o y si sa c c o m p a n i e dw i t ht h ed e c r e a s e 。f e l o n g a t i o np e r c e n t a g ew i t he x t e n d i o n o fs i n 9 1 ea g i n gt i m e b u t ,t h e c h a n g eo fs t r e n g t ha n de l o n g a t i o ni sr e v e r s ea f t e r2 2 h t h es t r e n g t ho f a 1 1 0 y sr e a c hp e a kw h i l ee l o n g a t i o ni sm i n i n u ma t2 2 h a tt h ec o n d i t i o n o ft 6 ( 1 2 0 2 2 h ) ,ono ft h ea l l o y1 。,2 。,3 4 ,5 4 i s7 3 3 2 m p a 。7 6 3 7 m p a 7 7 8 4 m p a , 8 1 2 4 m p ar e s p e c t i v e l y ,6o ft h ea 1 1 0 y 1 4 ,2 ,3 4 ,5 。i s5 2 8 5 6 8 ,3 7 9 ,5 6 0 r e s p e c t i v e l v ( 5 )a f t e ra g i n ga t1 6 0 f o r1 6 hw h i c hjst h es e c o n da g i n go ft w o s t e 口 a g i n g ,t h ea 1 1 0 y2 4o b t a i n sg o o dc o m b i n a t i o np r o p e r t i e s ,ob i s5 3 5 9 m p a 6 i s1 0 2 0 a n dt h ee l e c t r i cc o n d u c t i v i t y i s2 3 9m s m ( 6 )w h e nr e t r o g r e s s i o no fr r ai s 1 8 0 3 0 m i n ,t h ea l l o y2 4o b t a i n sg o o d c o m b l n a t l o np r o p e r t i e s , ob i s 7 3 3 4 m p a , 6 i s5 4 a n dt h e e l e c t r i c c o n d u c t i v i t vi s2 1 8m s 皿 k e yw o r d s :s c ,a 1 9 o z n 一2 5 m g 一1 1 c u 一0 1 5 z ra l l o y s ,m e c h a n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 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 r a g i n g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一章文献综述 超高强铝合金一般指屈服强度高于5 0 0 m p a 的铝合金,这种铝合金具有密度 低、强度高、加工性能好等优点,是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的结构材料之一。随着 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对高强铝合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比强度、高比刚度、 高断裂韧性、低裂纹扩散率、抗疲劳、耐腐蚀和低成本。近些年来,优化合金成 分设计、采用新的合金制备方法、成形加工及热处理工艺,成为发展高性能铝合 金的重要方向。j 。 1 1 发展概况 高强高韧铝合金主要包括2 x x x ( a l c u - m g ) 和7 x x x ( a l 。z n m g c u ) 系 列呱h 1 9 0 tm e t a l l u r g 力传统熔铸铝合金,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 m ( p o w d e r m e t a l l u 唱y ) 粉末冶金铝合金、s f ( s p r a yf o n i l m g ) 喷射成型铝合金、铝基复合 材料、超塑性铝合金等【4 i 。2 x ) ( x 系的静强度略低于7 x x x 系,但使用温度却比 后者高。m c u m g 系合金是发展最早的一种热处理强化型合金。航空工业的发 展,促进了该系合金的改进。本世纪2 0 年代和3 0 年代相继发展了2 0 1 4 和2 0 2 4 合金,随后又发展了2 6 1 8 合金。这个系的合金发展较为成熟,已先后定型了十 几个牌号。这些合金作为航空材料,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早在2 0 世纪2 0 年代就开始研究和开发a 1 z n m g 系合金,1 9 3 2 年,k j w e b 提出了一种含1 0 z n 、2 m g 、1 m n 的合金,这是第一种以a 1 z n m g c u 为基 的高强铝合金【5 】。韦伯在合金中添加了c u 和少量的m n ,有效地改善了该合金的 抗应力腐蚀性能( s c r ) ,但是由于该系合金仍具有较严重的应力腐蚀开裂( s c c ) 而未得到实际应用。直到2 0 世纪4 0 年代初才发展了加入c u 、m n 和c r 等元素 的a 1 z n m 2 c u 系合金。c u 、m n 和c r 等元素的加入显著改善了该系合金的抗 应力腐蚀和抗剥落腐蚀性能,最早应用的该系合金是美国开发的7 0 7 5 合金。其 后于7 0 年代末8 0 年代初先后在7 0 7 5 合金的基础上,为满足某些特殊性能的要 求,通过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又发展了几种新型合金。如为了提高强度,增加 了合金中z n 、m 卧c u 元素的含量,出现了7 1 7 8 合金;为了提高塑性,改善了 铸件的横向性能,降低了z n 的含量,产生了7 0 7 9 合金;在7 0 0 1 合金的基础上, 通过降低c u 、c r 含量,增大z 彻g 比值,来提高韧性和抗s c r 的性能,开发 了7 0 4 9 合金;后来,又开发了7 1 4 9 和7 2 4 9 合金;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文献综述 采用了以z r 代替c r 方法,并同时提高了合金元素c u 的含量及z n 巾虹g 比,而研 制了7 0 5 0 合金。对于7 0 5 0 合金本身,为了寻求a 1 z n m g c u 合金薄板的最佳 强度和韧性,通过降低f e 、s i 杂质的含量,又发展了7 1 7 5 铝合金,进而开发了 纯度更高的7 4 7 5 铝合金。2 0 世纪8 0 年代,美国a 1 c o a 公司在7 1 5 0 合金的基础 上,进一步降低s i 、m n 杂质元素含量,提高z n m g 比值研制成功强度更高、韧 性及耐蚀性更好的新一代7 0 5 5 高强铝合金。7 0 5 5 一t 7 7 等热处理状态的制品强度 比7 1 5 0 t 6 高约1 0 ,比7 0 7 5 t 6 高约2 5 ,比7 0 7 5 t 7 6 高约3 0 ,使其在保 证材料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又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m 7 1 。 a l z n m g c u 系合金的发展在前苏联也受到极大重视,合金的开发和西方发 达国家是同步的,甚至在某些合金牌号上超越了美国。1 9 4 8 年开发的b 9 5 合金 ( a 1 6 o z n 一2 3 m 屠一1 7 c u o 1 2 c r - 0 4 m n ) ,与7 0 7 5 相似。1 9 7 1 年的合金b 9 5 兀。、b 9 5 。 ( a 1 。5 8 z n 一2 3 m g 1 7 c u 0 1 2 c 卜o 4 m n ,f e o 1 5 ,s i 5 0 1 ) 十分类似于美国的 7 4 7 5 合金。1 9 5 6 年,前苏联学者在深入研究a l 。z n m 争c u 系的基础上,在实践 中首次向该系合金中添加z r ,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超高强铝合金b 9 6 u ,随后 又通过降低f e 、s i 杂质含量,添加h 伍元素,降低主合金元素含量,开发出b 9 6 的改型合金b 9 6 u j 和b 9 6 u - 3 。b 9 6 u 类似于7 0 5 5 台金,但有自己的特色。 北美在7 0 年代大量研究p ,m 7 0 0 0 系合金【8 】o7 0 9 0 是第一个a a 注册的 p 府讧7 0 0 0 系合金,其名义成分为a 1 8 z n 一2 5 m g - l c u - 1 5 c o 。p i c k e n s 【9 j 报道最高强 度为8 5 5 m p a 的合金,成分为a 1 9 8 7 z n 4 0 6 m g - o 8 5 c u 1 2 5 m n 一1 0 6 f e 一1 3 9 n i 。 欧洲也报道有强度为8 4 0 m p a 的合金,其成分为a 1 9 z n 一3 m g - 1 5 c u - 乱缸。日本 的t o v o a l l n i n u m k k 和k y o t o u n i v e r s i t y 共同研制了商品名称为m e s o a l i t e 的合 金,基本成分为a 1 9 5 z n 一3 m g 1 5 c u 0 0 4 a g 和再加4 m n 的两种合金m ”j ,前 者的抗拉强度为9 0 0 m p a ,延伸率为l ,调整z n 和m g 的浓度,可以调整强度 延性的关系,得到4 种不同成分和性能的合金,抗拉强度为8 0 0 6 0 0 m p a ,延 伸率为5 9 ,适应不同的要求。 9 0 年代,美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喷射成形技术开发 出了含锌量8 以上( 最高达1 4 w t ) 、钒为7 6 肌8 1 0 m p a 、6 为8 1 3 的新代 超高强铝合金,用于制造交通运输领域的结构件及其他强度要求高、抗腐蚀性能 好的高应力结构件1 1 2 。”j 。 近几十年来,我国铝加工行业无论从装备能力和加工能力,都已达到世界8 0 年代后期、9 0 年代初期水平。但是,新型铝合金的开发,特别是航空结构铝合金 的开发、研究,尚处于仿制和试验阶段。飞机抗压结构铝合金主要为l c 9 和l c 4 , 其水平与俄罗斯b 9 5 和b 9 6 相仿,某些性能与其性能差距较大,需进一步研究开 发。另外,我们的热处理工艺与国外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以致在仿美合金试验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 中,因热处理工艺差距达不到相同的典型性能,这方面也需在新型航空结构铝 合金研究中予以重点突破。从6 0 年代开始,我国也相继对超高强铝合金进行了深 入研究,并开发和生产了适合我国国情的a 1 z n m g - c u 系铝合金,如7 a 0 4 和7 a 0 9 ( 原l c 4 和l c 9 ) ,在新的国家标准中包括了1 8 种7 x x x 系合金,定义为7 x x ) ( ( 原l c x ) 。8 0 年代初,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开始研制 a 1 一z n m g c u 系高强高韧铝合金。目前,在普通7 x x x 系铝合金的生产和应用方 面已进入到实用化阶段,产品主要包括7 0 7 5 、7 1 7 5 、和7 0 5 0 等,用于各种航空 器结构件的制造。9 0 年代中期,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采用常规半连续铸造法试制 成功了7 a 5 5 超高强铝合金4 j ,近来又开发出强度更高的7 a 6 0 合金。“九五”期间, 在国家攻关和8 6 3 高技术项目的支持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东北轻合金加 工厂开展了仿制俄罗斯b 9 6 u 合金成分的超高强7 x x x 系铝合金以及具有更高锌 含量的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的开发工作,他们分别采用喷射沉积和半连续铸造 工艺,制成了各种尺寸的( 模) 锻件、挤压棒材及无缝挤压管材等,合金的屈服 强度已分别达7 5 0 7 8 帆仰a 和6 3 0 “5 0 m p a 、延伸率则分别达到8 l o 和扯7 , 其中北京有色研究总院用喷射成型技术研制的7 x x x 系合金 ( a l 一8 6 z n 一2 6 m g 2 2 c u ) ,其屈服强度为7 1 0 m p a ,抗拉强度为7 4 0 m p a ,6 = 1 0 。 基本上达到了国外九十年代中期到水平。九五期间,东北大学等单位进行了低频 电磁半连续铸造高合金化超高强铝合金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开发出具有自己独立 知识产权的低频电磁半连续铸造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得到国外高频、中频或工 频电磁铸造所获得的晶粒细化、表面质量改进和抑制开裂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 以使溶质元素的固溶度大大的提高,为高合金化超高强铝合金的制备创造了基本 条件。例如,用低频电磁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的7 0 7 5 合金,可以使合金中z n 的 固溶度提高3 0 ,且材料加工和成形后的力学性能均有明显的提高【i “。 高强高韧铝合金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是超高强铝合金。超高强铝合金的标 准,没有明确的规定,般是指抗拉强度在5 0 0 m p a 以上的铝合金,其主体是 a l z n m g c u 系合金,但也包括利用添加特殊元素微合化、p m 技术、s f 技术、 复合增强技术等制造的高强度铝合金1 4j 。国内外a 1 z n m g c u 系典型合金的化学 成分如表i 一1 ,表1 2 列出一些超高强铝合金典型力学性能。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 表1 1国内外a 卜z n m g c u 系典型合金的化学成分( w t ) 国研制 元素含量( ) 家舍金年份 z n m g c um nc r 其他 f es j 由 7 a 0 45o 7o18 28i4 也oo2 0 06 00 1 5 0 2 505 005 0 7 8 0 4 5o “5 i8 28i 4 20o2 0 加6 00 1 5 0 2 502 501 0 国 7 a 0 95o 6 l2o 3o1 2 2o0 1 50 1 6 03 6o 5 0o5 0 7 0 7 51 9 4 35 1 6 l2 1 2 91 2 t 003 0o 1 8 0 2 80 2 0 t i05 00 4 0 7 1 7 81 9 5 063 732 4 3 li ,6 也4o3 0o 1 8 加2 8o 2 0 ho5 00 4 0 美 7 0 0 l1 9 5 46 8 802 6 34l6 2 602 00 1 8 0 3 5o 2 0 t 0 4 003 5 7 0 7 91 9 5 438 4829 37o 4 0 80 1 0 03 00 l o 加2 50 j 0t io 4 0o3 5 7 1 7 51 9 5 75l 6l2 1 291 2 t001 00 1 8 加2 8o 1 0 t j02 00j 5 7 1 7 91 9 5 73 州82 9 3 704 珈8o 1 0 加3 00 1 0 2 50 1 0 wo 2 00 1 5 7 0 4 91 9 6 872 8220 2 9 12 19o 2 00 1 0 2 2ol o t i03 5o2 5 7 4 7 51 9 6 952 “21 9 2 612 l90 0 60 1 8 o 2 500 6 t i01 20l o 7 0 5 01 9 7 157 6 719 262o 260 1 000 4o0 8 o15 z r + 00 6 t i0 1 50 1 2 7 0 4 9 a1 9 7 272 8 42 1 3 1l ,2 一l9o5 00 0 5 棚2 5o2 5 z r + t j0 5 00 4 0 7 1 4 91 9 7 572 8 22 o 2 9l2 i9o2 0o 1 0 0 2 20 ,1 0 1 10 ,2 00 1 5 国 7 1 5 01 9 7 85 9 “92 0 271 9 250 l o0 0 400 8 如1 5 z m0 6 0 1 50 1 2 7 2 7 81 9 8 l6 6 7 425 321 6 22o0 20 1 7 02 50 0 3 t io 2 001 5 7 0 5 51 9 9 17 6 841 8 232 0 260 0 5o 0 4o0 8 o 2 5 z r + o0 6 t i0 1 501 0 7 2 4 91 9 9 27 5 822o 2 41 3 190 1 00 1 2 o i8o0 6 t j0 1 20 1 0 b9 3 1 9 5 765 7316 2208 120 2 0 402 b 9 3 盹 1 9 7 165 0316 2208 120 2 040 1 前 b 9 51 9 4 85o 7 0i8 2814 2 o0 4 o60 1 0 o2 505o5 b 9 s 矾 1 9 7 95 o 撕s18 28t 4 200 2 0 60 i o 02 502 5o l 苏 b 9 5 0 q 1 9 8 750 6 5】s 8 j4 2 ,oo2 棚60j0 加2 50j 50j b 9 6 u1 9 5 68o 一9o23 3 02o 2 60 1 珈2 z ro4o3 联 b9 6 u l1 9 6 88o 9 023 q 02 0 2 60 3 080 l 0 1 6 z ro 3 03 b 9 6 u 3 1 9 7 07 6 86l7 2 31 4 2 o0 l 02 z r0 20l l9 7 31 9 8 66 o23 1801 z f01 50 1 4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 表1 2 一些超高强铝合金的典型力学性能( 方向:l ) 合金产品状态 a b m p ao s m p a6 7 0 7 5厚板t 7 3 5 l5 1 54 3 41 0 7 7 1 7 5自由锻件t 7 45 0 34 3 49 7 4 7 5厚板t 6 5 15 2 44 6 26 厚板t 7 6 5 1 厂r 7 7 5 l 6 0 65 6 51 2 7 1 5 0t 7 6 5 1 16 7 56 3 41 2 挤压件 t 7 7 5 1 l6 4 86 3 41 2 厚板 t 7 7 5 l6 4 86 3 4u 7 0 5 5 挤压件 t 7 7 5 1 16 6 16 4 11 0 b 9 6 u 挤压件 t 16 5 06 2 07 t 17 2 06 8 06 b9 6 u 1 挤压件 t 26 4 0 5 9 08 t 16 4 06 1 08 b 9 6 啦模锻件 t 35 1 04 5 0 9 1 2a 1 z n m g c u 高强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1 2 1 高强铝合金的合金化及微合金化 a 1 一z n m g c u 系合金为热处理可强化变形铝合金,起主要强化作用的元素为 z n 和m g ,c u 也有一定的强化效果,但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 能。此外,合金中还有少量的m n 、z r 、c r 、n i 、t i 、b 、s c 、a g 、l i 等微量元 素,f e 和s i 在合金中是有害杂质。一些主要元素在a 1 中的固溶极限【16 】见表1 - 3 所示。 z n 和m 譬是高强铝合金主要的强化元素,它们共同存在时会形成t 1 相 ( m g z n 2 ) 和t 相( a 1 2 m 9 2 z n 3 ) 。1 1 相和t 相在铝中溶解度很大,且随温度升降 剧烈变化,m g z n 2 在共晶温度下的溶解度达2 8 ,在室温下降低到4 5 【l “, 有很强的时效强化效果,是高强铝合金中的主要强化相。超高强铝合金中的z n 含量为7 1 2 w ,m g 含量为2 3 州,z n 与m g 质量比大于3 o 。在固溶极限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 范围内,提高z n 、m g 含量可以大大提高合金强度,但会导致合金的韧性和抗 s c c 性能降低陋9 1 。 表卜3 各种合金元素在铝中的固溶度 虽大固溶度室温下的 元素温度( ) w t a t 溶解度 c u5 4 85 6 s2 4 0 o 1 c r6 6 1o 7 7o4 0 o 0 1 5 l i6 0 04 21 6 - 3 0 8 5 m g 4 5 01 7 41 8 5 1 9 m 【1 16 5 81 8 2o 9 0 o 3 n i6 4 0o 0 4o 0 2 a g 5 6 65 5 61 3 8 o 7 t i6 6 51 3o 7 4 z n4 4 37 02 8 8 4 z r6 6 0 5o 2 80 0 8 s c6 5 5o 2 7o 1 6 c u 与其它元素能形成强化相s 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同时,c u 能降低晶界与 晶内电位差,还可以细化晶界沉淀相,但对晶界无析出带宽度( p f z ) 的影响较 小,它可抑制沿晶界开裂的趋势,因而改善了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2 0 _ 2 2 】。c u 还可以提高周期应变疲劳抗力和断裂韧性,并在c u 含量不太高的情况下随c u 含量的增加而提高,c u 的加入有产生晶间腐蚀和点腐蚀的倾向f 埔】。此外,美国 f s l i n 等人研究了c u 的含量对7 0 0 0 系铝合金疲劳强度的影响,发现c u 含量在 不太高的范围内随c u 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周期应变疲劳抗力和断裂韧性,并在腐 蚀介质中降低裂纹扩展速率f 2 3 1 。 在z n 含量较高的合金中加入2 3 的c u ,能同时提高强度、塑性、耐蚀性 和重复加载抗力。王祝堂认为,高z n 合金中,c u 原子溶入g p 区,可以提高 g p 区的稳定温度范围,延缓时效析出【2 4j ,c u 原予还可以溶入”和n 相中,降低 晶界和晶内的电位差,提高合金的抗应力腐蚀能力。对于m ( z n ) m ( m 卫) 较 大的合金,即使其c u 含量较高,仍能保持较强的韧性。在超高强铝合金中保持 较高的m ( z n ) m ( m g ) 和m ( c u ) m ( m g ) 是得到良好性能的基础阑。 钪( s c ) 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对优化铝合金性能最为有效的合金元素。 钪( s c ) 的原子序数为2 1 ,它与t i 、v 、c r 、m n 等同周期,与l a 、c e 、p r 、 n d 等同族,它是3 d 型( 第四周期第1 i i 副组3 d 1 4 s 2 ) 过渡族金属,又是稀土金属,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 它在铝合金中兼有稀土金属的净化合金、改善铸锭组织的作用和过渡金属的再结 晶抑制剂作用,但其效果却比后两者强烈口6 l 。钪在铝合金中形成的a 1 3 s c 共格沉 淀有极强烈的时效硬化作用,这是稀土金属和过渡金属所没有的。因此,超高强 铝合金中加入微量的钪,能改善其组织,能全面提高其强度、韧性、耐热性、 耐蚀性、可焊性和抗中子辐射能力。 在a l s c 相图的铝端o 。5 o ,6 叭s c ,6 5 5 有一共晶反应:l a 1 + a 1 s c 。 钪在铝中的固溶度:6 5 5 时o 2 7w t ,6 2 7 时0 2 0 、v t ,5 2 7 时o ,0 7 叭, 室温时为零。在冷却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急剧降低,能析出密度极 高的a 1 3 s c 相。a 1 3 s c 的晶格为面心立方,单位晶胞中有4 个原子,晶格常数 a = 4 1 0 6 1 0 0 0 m ,它的显微硬度高达2 5 5 0 m p a 口”。a 1 3 s c 是一种u 2 型相,与母相 铝共格,有着极大的共格错配( c o h e r e n c y 商g m a t e h ) ,因而引起晶格强烈的应变, 从而能锁住位错运动,阻碍晶粒的长大,细化晶粒【2 7 1 。同时,由于a 1 3 s c 与母相 的错配率约为1 2 ,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强化弥散体与再结晶抑制剂。 超高强铝合金中主要合金元素z n 、m g 、c u 中。m g 、z n 与s c 不形成化合 物。因此,在以这些元素为主要合金组分的铝合金中加入s c 是合理的。 而对于铜,它与s c 形成w 相( m 、c u 、s c ) 。该相是在铝熔体结晶时形成 的,在随后的工艺和热处理加热时不溶解。因此,进入w 相成分中的s c 和c u 不参与合金强化,并且它本身降低合金的强度性能。此外,w 相质点增加组织 内过剩相的体积百分率。因此,合金的塑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下降。但是, 分析a 1 c u s c 状态图表明,在c u 含量小于1 5 和s c 含量小于o 3 条件下, 不形成w 相。因此,在含钪超高强铝合金中,铜含量一般不超过1 5 。 z r 也是铝合金中常用添加元素,它能显著提高a 1 z n m g 系合金的可 焊性,合金再结晶终了温度和合金耐应力腐蚀性能。研究表明:s “z r 同 时添加到铝合金中形成的a 1 3 ( s c ,z r ) 相是以a 1 3 s c 为基的置换固溶体,s c 、 z r 相互置换,晶格类型、晶格常数变化小,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大量析出 的这种a 1 3 ( s c ,z r ) 粒子细小弥散的分布在d ( a 1 ) 基中,与基体共格,它 强烈钉扎位错及晶界,阻碍位错运动及晶界迁移,抑制合金再结晶,使合 金获得结构强化和析出强化,大大提高合金强度,而合金韧性仍保持较高 水平,从而使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依靠增加原始固溶体的过饱 和度和相应地增加析出产物的弥散度,强化效应可提高1 倍多1 2 “” 。 锰与钪不起作用,不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在含钪铝合金中加锰,像在其它 工业铝合金中一样,能提高强度性能和改善合金的抗腐蚀稳定性。不过锰的加入 会降低s c 的溶解度和减少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故不宣大量添加,一般用量在 o 2 0 。5 之间。另外,在需要获得超塑性、导热性时,锰的含量要加以控制。 中南大学顾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文献综述 铬:在铝合金内加入c r 会减少加s c 的强化效应和抗再结晶效应。这一点 已在a 1 s c 二元合金和工业a 1 z n m g s c 系合金试验得到肯定。此外,在 a l z n m g s c 系合金中加入c r 会减少其塑性、断裂韧性,加强金属腐蚀和恶化 可焊性。 超高强铝合金中杂质元素f e 与s c 不形成化合物,不改变钪在超高强铝合 金中固溶体的分解特性。而s i 改变钪在超高强铝合金中固溶体的分解特性,减 小铝熔体结晶时形成的s c 在铝中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时的强化效应,并急剧降低 含s c 铝合金半成品的再结晶温度;另外,s i 还与s c 形成化合物。因此,在含 s c 铝合金中,s i 含量不应超过o 1 5 【川。 研制开发含钪铝合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钪的含量范围。据资料 介绍i j “,钪最佳浓度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在相当于铝合金铸锭连续铸造 的结晶条件下要使大部分s c 处于过饱和的固溶体内,在随后的工艺加热条件 下,含s c 的固溶体分解并形成最大弥散度的a 1 3 s c 二次化合物相质点,从而保 证明显地提高再结晶温度和强化合金:另外少部分的s c 应该在结晶时以一次化 合物a l ,s c 质点析出,对铸锭或焊缝内的铸造晶粒组织起细化作用。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对a l s c 平衡相图进行了研究,铳与铝形成有限固溶度的共晶类型平衡 图。钪在铝内的最大溶解度为0 3 5 o 4 。但是,在相当于连续铸造铸锭结晶的 冷却条件下,钪在a l 会形成反常的过饱和固溶体( 达0 6 ) ,因此,在含o 6 s c 左右的条件下,可以达到二元铝合金连续铸造铸锭获得的变形半成品的最大的或 接近最大的强度效果( 见表1 4 ) 。 表1 4 不同s c 含量铝合金的性能比较 s c ( w t ) 钒( m p a )2 ( m p a )6 ( ) o9 07 04 1 3 o 11 0 08 03 9 3 o 21 8 01 6 0 1 7 8 o ,32 4 02 2 01 5 3 o 42 7 02 5 51 6 0 一 o 63 0 02 8 51 4 8 由上表可知,随着s c 含量从0 增加到o ,6 ,强化性能明显提高,但幅度逐 渐减少。因此,在s c 含量大于o 6 的情况下,强度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是不大可 能的。而在s c 含量增加到0 6 时强度性能的提高,只有在严格规定均匀化、压 力加工工艺和热处理的温度一时间参数的条件下,确保s c 在a 1 中的过饱和固溶 体的最佳分解度时,才有可能。这是因为铝台金中s c 的原始浓度越高,形成的 过饱和固溶体越不稳定,分解速度越快,并且分解产物二次a 1 3 s c 质点聚集倾向 中南大学硬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 越大,聚集速度越高,从而会降低合金的优良性能。因此在s c 的最佳浓度时, 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 ) 在复杂的合金中,s c 在a l 中的极限溶解度会减少;( 2 ) 钪在铝中的固溶体不稳定;( 3 ) a 1 3 s c 质点有聚集倾向。另外,还要注意到铸锭 和半成品在生产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高温加热,可能会发生s c 在a l 过饱和固溶 体的完全分解和分解产物的聚集长大。鉴于上述原因,在工业用铝合金中采用 o 6 s c 浓度不是最理想的,而认为在各种铝合金中的s c 的最理想的极限含量时 o 1 o 5 32 1 。 锆( z r )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a 族第二过渡系。锆元素作为超高强铝 合金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对合金的淬火敏感性、断裂韧性、抗应力腐蚀性能、 抗再结晶性能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超高强铝合金中的锆元素,将以如下几种形式存在:i 固溶在合金中。根 据合金相图,平衡凝固时合金的最大可固溶量为o 2 8 叭。未热处理合金中锆以 这种形式存在最为有利,对合金产生积极的影响。i i 以初生a 1 3 z r 相的形式存在。 合金中锆含量较高,或者合金熔铸过程中控制不当而导致锆元素的偏聚,均会形 成粗大相a l ,z r 。此种形式的锆对合金有百害而无一利。i 以亚稳a 1 3 z r 相( l 1 2 型) 形式存在。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使固溶在合金中的锆弥散析出。此类颗 粒细小弥散,与基体有良好的共格关系,且颗粒稳定性较好,对合金的性能极为 有利。以稳定平衡相a 1 3 z r ( d 0 2 3 型) 存在。它较为粗大,与基体不共格。 合金中添加锆元素后,经适当处理将得到纤维状组织,其小角度晶界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法律服务合同范本(合同审查)
- 2025年版事业单位试用期间劳动合同指南
- 2025湖南益阳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6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江苏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拟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融资租赁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内蒙古峰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竞争性比选教研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电梯安全管理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外贸海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药学转本考试题库及答案
- 规划报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 DB34T 4718-2024 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成果质量检查验收规范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PANTONE国际色卡CMYK色值对照表3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课件
- DL∕T 5371-2017 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锚杆格梁施工合同书
- 汽车用品采购合同
- 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