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城市客车内饰设计(精)_第1页
大型城市客车内饰设计(精)_第2页
大型城市客车内饰设计(精)_第3页
大型城市客车内饰设计(精)_第4页
大型城市客车内饰设计(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 要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都离不开城市公共交通。而城市客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出行乘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客车的车辆性能、技术水平、乘座舒适性、车内装备、环保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从这一问题入手,结合国内外城市公交客车的研究现状,着重研究城市客车的内部装饰(简称内饰)问题。对城市客车内部每一部分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本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城市客车的设计原则以及风格,优化设计城市客车的内饰系统结构。通过这一设计研究,使城市客车的内饰更符合安全性、舒适性、人性化等原则,实现人车环境的和谐统一。关键词:城市公交;内饰;人性化- 1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AbstractUrban public transport is an important citys infrastructure, peoples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urban public transport. and the Town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buses as the main mode of transportation, with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he growing phenomenon of people travel by car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City Bus vehicles performance, skill level, comfort, the vehicle equi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put a higher demand.From this start, at home and abroad city bus on the status quo, focusing on the internal decoration City Bus (interior) problem. On the city bus internal structure of each part of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design brochures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urban design principles and the bus style, and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interior city bus system architecture. Through this study design, the interior city bus more in line with the safety, comfort, the principles of humanity, and people - cars - the harmonious unity.Key words: Interior;Humane;Design principles- 2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 录前言 . 11.城市客车内饰设计概述 . 11.1提高整车档次,降低成本. 11.2完美的整体感. 22.客车内饰设计的原则 . 32.1 内饰设计应注重整体感 . 32.2 内饰色彩设计应首先确定色调 . 32.3 车内装置装饰设计应以驾、乘人员为中心,进行人性化设计 . 42.3.1驾驶区的人性化设计 . 42.3.2乘客区的人性化设计 . 42.3.3其他附件与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 53.内饰设计风格的选择 . 54.城市客车内饰设计 . 64.1客车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64.2 顶棚及侧壁 . 64.3 座椅 . 74.3.1 座椅的人性化分析. 84.3.2 座椅间距. 94.4扶手. 104.4.1上车扶手 . 104.4.2车内扶手 . 104.4.3专用扶手 . 114.5 仪表台 . 124.6地板. 124.7灯具. 13 I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4.8 车内显示系统 . 134.9 车内环境 . 14结 论 . 15参考文献 . 16附 录 . 17致 谢 . 18 II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型城市客车内饰设计前 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客运车辆的要求已经从满足代步向舒适、豪华、安全、方便、环保等多方面的方向发展,客车的内饰问题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重视,客车内饰问题也越来越来被厂家提到重要位置。客车内饰随着客车工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功能简单、做工粗糙到功能全面、做工精细。如今,哪怕是汽车内饰中最细微的瑕疵也可能成为全车一大败笔,如果购车人发现仪表盘过于耀眼或者所使用的塑料面板感觉过于廉价,便会拔腿离开;立体声收音机的开关即便触摸起来光滑,但如果旋动时发出响亮的“滴答”声,同样也会遭到冷遇。克来斯勒公司客车开发部副总裁大尉.麦金龙说:“汽车内饰成了新的战场”。1.城市客车内饰设计概述城市客车是在城市内作为短途客运的交通工具,无需设内行李架,但车内扶手、吊环较多,应全部软化或表面光滑,车内信号系统齐全,设有路牌指示,个人呼叫器,车顶设多个通风系统,侧壁设多个安全出口。因此,城市客车的内饰设计好坏与否在整车总体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1提高整车档次,降低成本现代城市客车内部装饰不仅要满足某些功能的需要,而且要以人为本满足舒适性的要求,车身内部是客车与人直接联系的部分,车身内饰必须以适应人的条件和需要为出发点,形成一个完整的驾驶和乘坐环境。客车车厢是驾驶员操作、乘客乘坐休息的场所,应保证驾驶员座椅适体、操作方便,视野良好,观察醒目,以减少疲劳;乘客座椅应按人体工程学要求进行设计,营造舒适、安静、优雅的乘坐环境;车内设换气系统,保持车内良好的空气质量,地板胶要求耐磨、降噪、 1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有弹性;顶棚应有层次感、含蓄感;扶手、脚踏板、照明等内部装饰都必须以舒适性为原则进行整体设计,提高客车的整体档次。城市交通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对城市客车而言,功能太多不仅意味着高昂的价格,也意味增加乘客的交通费用;功能太少又会影响到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另一方面,由于乘车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的不同,对城市客车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提高整车档次的同时又要降低城市客车的内饰成本,其主要措施在于它对各部分关系的组合上。即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应该按照他们的生理条件和相应的科学原理,设计出效率最高的功能组合方案。其基本策略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化(2)明确不同使用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3)结合不同人群的具体特点,确定适合他们的设计要求1.2完美的整体感城市客车内饰设计的造型要与整车造型协调,要处理好车身内部色彩与客车外部色彩的关系,使客车内部色彩围绕主色调进行变化。重点装饰与陪衬装饰的关系应当明确重点装饰要突出,陪衬装饰要恰如其分地发挥衬托作用。要求有整体的美感,独特的风格,内外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乘客在乘坐环境中倍感舒适。因此,客车内饰设计要从功能、造型、色彩、材质和必要的装饰件等方面进行设计,既要符合使用功能要求,又要使内饰风格整体协调,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在客车内饰设计时,一方面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遵循整体统一、对比协调、均衡稳定的美学规律。因此,在内饰设计时,还应该遵循如下几项基本要求:(1)要充分体现人机关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功能的要求(2)应遵循美学规律,符合客车造型艺术的要求(3)要充分考虑客车车身结构设计及工艺制造的条件(4)确保产品的经济性(5)要随时掌握客车市场的信息,了解内饰设计的发展水平2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客车内饰设计的原则2.1 内饰设计应注重整体感现代客车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艺术品,内部环节与外部造型一样,要求具有整体的美感,独特的风格,内外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客车内部装饰件较多,其结构与功能又各不相同,因此,内装饰设计应遵循完整、统一、协调的原则,即根据具体车型,设计各零件的外形及其占有的相应位置与空间。所有装饰部件总成在外形、色彩上都与整车相协调,在统一之中又不乏个性,其色调应围绕主色调变化,从而显示客车内部整体美感与现代感。2.2 内饰色彩设计应首先确定色调任何一个设计离不开功能基础,客车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载人,客车内饰色彩设计必须以宜人性为主要目标,有利于驾驶和乘用,总体要求美观、亲和、快意、友善,使人感到舒适、无过度刺激,减轻烦闷和疲劳,因此要求客车内饰的色彩设计要整体协调。根据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色调。2.2.1驾驶区要求色彩应无刺激、无强烈反光。仪表板上的各种文字、刻度、指针、符号应清晰、易辨;各操纵件的色彩应与材质相结合,使人感到柔和、舒适、无反光; 色彩的配置应整体协调,具有美感、亲和、快意舒适,减轻驾驶员烦闷疲劳等。因此,驾驶区以深色为主调,一般为黑色或深灰色,布局搭配对比色或高亮色作为装饰,整体色彩配置以稳重为主。2.2.2乘客区要求色彩一般要求沉静、舒适、有利于乘客体息和减轻烦闷、疲劳。一般来讲,顶棚和侧围采用中等明度、无刺激的冷色调或中心色调,地板用中等明度低纯度的色彩,为避免车内色彩单调感,可在某些局部用适量的暖色做点缀,活跃车内气氛。根据各地区气候的不同,对色彩也有不同的选择,在寒冷地区应以暖色调为主,在炎热地区则应选择明亮的冷色调或中性色调。客车有着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用途,其内饰色彩要适应其特点,要做到整体格调统一。一般来讲,城市公交车的内饰色彩要做到朴实、大方和空间感8。3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3 车内装置装饰设计应以驾、乘人员为中心,进行人性化设计2.3.1驾驶区的人性化设计驾驶区域的设计,是一般公交车设计的核心部分,也是公交车人性化设计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包括仪表台的设计,驾驶员座椅的设计,以及驾驶区域的空间布局与设计。驾驶员一身系全车的安全与否。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大,可供活动的空间范围比较小,极容易产生疲劳。出现精神分散,从而给驾驶员、乘客以及路上的行人造成伤害。这就要求在设计驾驶区域产品和空间布局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在各个尺寸确定的时候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了解目标群体的人体主要尺度,并进行严格的人机工学的分析计算在不影响功能和舒适性的前提下,使总体尺寸尽可能地小,以减小成本、减小占地空间(如图21所示)。图21 2005年北京招标低地板城市公交客车驾驶区2.3.2乘客区的人性化设计乘客区的设计要以乘客为中心。分析乘客从上车、坐车、下车的全过程有助于设计问题的发现。上车区的设计要注意弱势群体的问题,通过分析他们的上车动作来确定台级该多高、通道该多宽、扶手在哪里、地板该用什么表面处理等等。高档的低地板城市客车设计时要考虑残疾车的上下车问题6。我国城市客车的乘客区一般设有乘客站立空间。对这一空间的设计要解决不同身高的人在车辆运动中的抓扶问题,要注意站立人员与座上人员的空间关系问题,不要造成站立人员与座上人员空间关系的不自然,要注意上下车通道的畅通 4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不要把站立区的集中位置布置在堵塞通道的要冲。2.3.3其他附件与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车辆驾驶区指示标识:包括车辆操纵类部件的标识;用于驾驶员识别各个操纵杆、操作按钮的功能和操作方式;车况警示类信号标识,用于驾驶员识别各车辆工作情况自检结果的及时反映,要求故障类型明确、反映鲜明。乘客服务标识:城市客车接待的人员来自世界各地,各地的语言、习惯、车辆设施情况均不尽相同,并且目前无人售票型城市客车日益增多,所以设计一套直观明了的标识可以给各地乘客极大的方便。图形化标识是最好的方式。图形化标识凡有国际通用的规范尽量与其接轨。弱势人员专座标识、乘客要求临时停车的操纵标识、本线路客车走向及换乘指示标识、上下车走向标识、车内公用设施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标识等等。以各类乘客从上车到下车的全过程活动中所需要的必要指示为目标设计一整套的乘客服务标识,是城市客车内部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内饰设计风格的选择欧洲的大型城市客车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有许多如艺术品一样高贵典雅的大型城市客车。本文即采用这一风格设计,纵观这些车型,他们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1)车内布置和谐,遵循舒适、安全和统一的原则。(2)乘客座椅的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其造型、材质、色泽与室内布置统一、协调。(3)驾驶区域的设计有其完美的理论和实际依据,可最大限度的减少驾驶员疲劳。(4)内饰设计专业化、艺术化,无论是座椅、仪表区,还是顶棚、侧壁、地板和侧窗等都体现着专业人员统一设计和独具匠心9。5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4. 城市客车内饰设计城市客车的内部装饰内容包括顶棚、侧壁、地板、附件(如仪表台、灯具、座椅、扶手)及其他设施(彩电、音响、车后监视器等)。本文着重设计顶棚及侧壁、座椅和扶手的内饰结构,另外对仪表台、灯具以及车内显示系统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4.1客车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外形尺寸(mm)总长 11980 总宽 2480 总高(空载) 3000 轴距 5000 前悬 2170 后悬 3100 轮距(前/后) 1900/1770 接近角/离去角( ) 10/7 乘客门一级踏步高(空载) 380 最小离地间隙 185 内部尺寸(mm)车厢内高 2360 座椅间距 320 座位数 32+1(驾驶员)4.2 顶棚及侧壁城市客车的顶部需安装空调管道、回风口、换气扇、顶灯及扬声器等,这些装置在车顶应整齐,并顺理成线、成面,线面流畅简洁,给乘客以舒适的视觉感受,客车顶棚的材料及色彩对乘员心理有很大影响,在顶棚设计中本文采用胶合板、纤维板、宝丽板、贴面纤维板、华丽板或金属板喷漆等作顶棚护板,工艺简单、装配方便且成本低,目前在城市客车上应用也比较广泛;使用时,直接用粘结剂粘接在金属或非金属车顶和侧壁上。高档大客车的顶棚材料多选用植绒织物,如棉毛混纺、特制棉绒布、合成化纤和棉化混纺织物、长毛绒或化纤地毯等,绒毛织物可以有不同的色彩和凹凸纹样,可增强乘员对顶棚的适应能力7。目前,新型的软包复合材料,如ABS工程塑料复合仿真皮人造革材料在部分企业生产的客车上也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满足内饰设计人员对色彩及图案选择的需求,而且具有防振、隔声、隔热、轻便和柔软等优点,从而大大提高了乘坐舒适性3。前后顶装饰关系到与顶内饰及左右侧内饰的过渡,因此结构处理较为复杂、困难,普通客车多采用金属钣金件一带而过,脱离不了硬冷的感觉,高档客车一般都采用较为复杂的装饰件,巧妙地实现空间立面的过渡,而且与仪表台、行李 6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架等结构交相辉映,显得整体感强,没有间断不连续的缺陷,这些装饰件由于一般都具有比较复杂的曲面构造,因而在选材和成型工艺上都有特殊要求,首先在选材上,一般采用工程塑料或玻璃钢。采用工程塑料,可获得精度较高的外形,表面纹理也可处理得很细腻,成形后一般不需要二次加工,但成本很高。采用玻璃钢制作,精度及表面处理都较工程塑料相差较多,但成本较低,而且通过二次加工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客车的侧壁和上部常常是顶棚的延续,中间部分的窗内框多采用钢板或铝板冲压而成,表面喷漆。高档车则采用软包或采用新型材料进行装饰,其色调应与顶棚的色调相近。关键在于侧壁的下部,其色彩的选择可与地板的色彩相近或与座椅的色彩协调,材料可选用与顶棚材料类似的,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整体的美感。4.3 座椅公交车的座椅的设计有别于其它长途车或轿车的座椅设计,公交车座椅的设计可能考虑的范围更为全面。舒适性和价格以及车内空间的大小等因素是重点涉及的方面,由于公交车一般情况下都是短途线路,以及车的成本和收益等方面的原因,座椅的舒适性的重要程度不及座椅的空间设计重要。本文座椅的设计包括座椅的坐高和坐深以及坐宽,座椅的数量和座椅之间的间距以及座椅的空间布置也是设计的重点。公交车座椅设计遵循经济、实用原则。图4一1 特殊人群公交座椅7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4.3.1 座椅的人性化分析下面分别对坐具的基本尺度与要求进行表述:(1)坐高:坐高是指坐具的坐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椅子的坐高由于椅坐面常向后倾斜,通常以前坐面高作为椅子的坐高。坐高是影响坐姿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坐面高度不合理会导致不正确的坐姿,并且坐的时间稍久,就会使人体腰部产生疲劳感。我们通过对人体坐在不同高度的凳子上,其腰椎活动度的测定,可以看出凳高为400mm时,腰椎的活动度最高,即疲劳感最强,其它高度的凳子,其人体腰椎的活动度下降,随之舒适度增大,这就意味着(凳子在没有靠背的情况下)凳子看起来坐高适中的(400mm高)而腰部活动最强。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人们喜欢坐矮板凳从事活动的道理就在于此,人们在酒巴间坐高凳活动的道理也相同。对于公交车的座椅,其坐高就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它与人体在坐面上的体压分布有关。坐高不同的椅面,其体压分布也不同,所以坐高是影响坐姿舒适的重要因素。座椅面是人体坐姿时承受臀部和大腿的主要承受面,通过测试,不同高度的坐椅面的体压分布如图42所示。坐面过高,两足不能落地,使大腿前半部近膝窝处软组织受压,久坐时,血液循环不畅,肌键就会发胀而麻木;如果椅坐面过低,则大腿碰不到椅面,体压过于集中在坐骨节点上,时间久了会产生疼痛感;另外坐面过低,人体形成前屈姿态,从而增大了背部肌肉的活动强度,而且重心过低,使人起立时感到困难。因此设计时必须寻求合理的坐高与体压分布。根据座椅面体压分布情况来分析,椅坐高应略小于坐者小腿脚窝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即坐高等于小腿轻微受压,小腿有一定的活动余地。但理想的设计与实际使用有一定差异,一张座椅可能为男女高矮不等的人所使用,因此只能取用平均适中的数据来确定较优的合适坐高14。(2)坐深:主要是指坐面的前沿至后沿的距离。座椅的深度对人体坐姿的舒适影响也很大。如坐面过深,超过大腿水平长度,人体挨上靠背将有很大的倾斜度,而腰部缺乏支撑点而悬空,加剧了腰部的肌肉活动强度而致使疲劳产生;同时坐面过深,使膝窝处产生麻木的反应,并且也难以走立。因此座椅设计中,坐面深度要适中,通常坐深应小于人坐姿时大腿的水平长度,使坐面前沿离开小腿有一定的距离,保证小腿一定的活动自由。根据人体尺度,我国人体坐姿的大腿水平长度平均:男性为445mm,女性为425mm,然后保证坐面前沿离开膝窝一定的 8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距离约60mm,这样,一般情况下坐深尺寸在380420mm之间。对于普通工作椅来说,由于工作人体腰椎与骨盘之间成垂直状态,所以其坐深可以浅一点。而作为休息的靠椅,因其腰椎与骨盘的状态呈倾斜钝角状,故休息椅的坐深可设计得略为深一些。(3)坐宽:椅子坐面的宽度根据人的坐姿及动作,往往呈前宽后窄的形状坐面的前沿宽度称坐前宽,后沿宽度称坐后宽。坐椅的宽度应使臀部得到全部支承并有适当的活动余地,便于人体坐姿的变换和高度一般坐宽不小于380nnIl,对于有扶手的靠椅来说,要考虑人体手臂的扶靠,以扶手的内宽来作为坐宽的尺寸,按人体平均肩宽尺寸加一适当的余量,一般不小于460nnll,但也不宜过宽以自然垂臂的舒适姿态肩宽为准1。4.3.2 座椅间距座椅之间的间距尺寸分布如下:(1)同方向座椅坐间距L31650;(2)面对面座椅坐间距L321200;(3)坐垫至靠背距离L33250;(4)坐垫前缘至障碍物距离L34280;而在离地板10Omm高的范围内坐垫前缘至障碍物距离L35300;(5)坐垫间距L36450;图42 座椅间距由于公交车的特殊性,本文在设计公交车的座椅分布时,既满足乘客的需求,又考虑到座椅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小,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特别在一些比较繁忙的路线中,人流量很大,这就要求车内有足够的通道宽度以方便乘客的上下车。所以公交车的座椅数量要求不是很多,最主要的是上下方便,节省交通时间。相对于线路较长的公交车,由于乘客可能乘坐的时间较长,这就要求座椅的数量稍 9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微多一些,乘客上下车的频率不是很高,这就使通道的宽度可以稍窄以便增加座椅的数量2。4.4扶手扶手作为公交车设计的又一重点之处,对于乘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逾的。现在公交车的扶手主要有两种:圆柱形的管状扶手和单个的一般呈三角形式的吊环。扶手的设计也应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扶手有顶盖扶手和侧窗扶手,其中顶盖扶手的高度在170018OOmm,侧窗扶手的高度应10001700mm。然而根据人体身高的不同应该有所调整。北方的人身材较高,而南方的人身材较矮,因此,为北方设计的车扶手的高度应比为南方设计的车的扶手高一点。吊环的高度应10001700mm,吊环的设计应符合手形,这样长时间会减小手的疲劳度。扶手的空间70mm;吊环的距离也应70mm。扶手的布置应符合GB13094的规定。4.4.1上车扶手上车扶手指的是乘客在上车过程中所要使用到的一种扶手,特别是对于一部分踏板比较高的公交车,上车扶手的重要性则更显得突出。乘客上车时,借用扶手为支撑能更加方便轻快的上车。而对于年青的乘客来说,由于身体的优势,对此类扶手的依赖并不大;然而对于年长的或年幼的以及有身体残疾的乘客来说上车扶手的重要性就会大的多。一个设计合理的上车扶手,能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快速的上、下车,这也会为别的乘客节省乘车时间。因此这些扶手的设计应以老幼病残为主要的设计和研究的对象5。4.4.2车内扶手车内扶手是供站立的乘客支撑在车加速,减速和转弯过程中由惯性引起的身体的失衡中保持身体的平衡所需要的支撑点。车内扶手设计使用独立性的吊环,另外设计有一部分还是整条的管状扶手。吊环的独立性相对较大,有利于乘客 10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图43 布置不合理的车内扶手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但由于吊环上端很难固定住,所以在车的行使过程中身体可能摇晃摆动;而扶手由于固定的很好,所以在车变速和变向时身体的平衡相对较好。因此,在公交车上设计有一定数量的吊环,并辅助于扶手11。4.4.3专用扶手专用扶手指的是除去上车扶手和车内扶手以外的一些扶手。一般公交车后排的座椅比较高,乘客的座高离地面很高,乘客在把窗户打开的时候可能会由于心理的原因没有安全感,这就要设计新的扶手,既能让乘客把胳膊放在上面又能消除乘客由于座高而产生的恐惧感。如何才能消除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长时间的把胳膊放在扶手上,而又不会使乘客的胳膊有不舒服的感觉是设计中所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根据力和压强的关系,要求扶手和胳膊之间接触的面积应该最大化,但同时要考虑的问题是不能影响车内的总的布局设计。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是本次设计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次,要解决胳膊放在扶手上的疲劳度,扶手的倾斜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扶手的高度应与人体坐骨结节点到上臂自然下垂的肘下端的垂直距离相近。扶手过高时两臂不能自然下垂,过低则两肘不能自然落靠,此两种情况都易使上臂引起疲劳,根据人体尺度,扶手上表面坐面的至坐面的垂直距离为200一250mm,同时扶手前端略为升高,随着坐面倾角与基本靠背斜度的变化,扶手倾斜度一般为1020,而扶手在水平方向的左右偏角在10,一般与坐面的形状吻合10。 11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4.5 仪表台图44 城市客车仪表台仪表台是客车的监控中心,是整个内饰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如图44所示)。其结构、风格及品质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车的档次。人们对客车造型的注意力除车身造型外,主要集中在仪表台上。仪表台造型与多种因素相联系,内容非常丰富,但又受到严格的制约。现代客车仪表台的造型除与整车造型风格一致外,还应体现现代造型的曲线美,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早期的仪表台是用钢板压制成形,表面油漆的颜色与内饰色调相近,后来为改进仪表台的外观质量,在钢制仪表台的表面覆盖一层人造革面料。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和成型技术的完善,塑料仪表台已取代传统仪表台,塑料仪表台分为硬质和半硬质两类,大型客车多采用半硬质仪表台。硬质仪表台材料大都为聚丙烯(PP)和ABS工程塑料,采用注塑法成型;半硬质塑料仪表台的表皮材料为ABS,里衬为金属板,表里之间注入聚氨脂发泡材料,采用真空注塑法成型,此种软化仪表台美观、舒适、安全性好,可按需要达到符合视野要求的光学特性。4.6地板城市客车地板有防潮、隔热、隔声、清洁、材质轻以及刚性好等要求。早期采用木质的较多,后来因为木材短缺,出现以塑代木、以竹代塑的钙塑地板、竹编地板以及多层防水胶合板。为降低噪声,提高客车的乘坐舒适性,本文地板设计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减振复合板。按减振结构,减振复合板分为扩展型复合板和限制性复合板。扩展型复合板是把减振材料贴在层板上,允许有伸缩变形,限制型复合板是在层板之间夹减振材料,允许有剪切变形。两种结构的减振分别利用减振材料的伸缩及剪切变形来吸收振动能量,两种结构的减振性能大致 12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同。现在大型客车为提高地板的防滑和装饰性能,多在地板表面铺一层3mm厚的花纹地板革,由于这种地板革具有多种几何图案的凹凸纹样和不同色彩,装饰性强,是客车地板较好的覆盖材料。客车用地板革一般有两种:塑胶和石英胶。石英地板胶抗老化、防滑、抗刮花、抗腐蚀性能等都优于前者。4.7灯具45 灯具城市客车车厢内部灯具的数量与照明度应与整车内饰相适应,满足乘客舒适性的要求。灯光过于明亮令人烦闷,过于暗淡又产生压抑感,现在的大中型城市客车一般将车顶日光灯管隐蔽于吊板之上,光线通过内壁反射照明,色调柔和,相映成辉(图45所示);有的也采用照明度可调的灯具,调整适合的亮度。还有一种方法是在两侧冷风道的下面装用漫透式冷暖双色灯光照明,使灯光上下互映,色彩协调,梦幻宜人12。4.8 车内显示系统46 车内显示系统车内显示系统包括:报站系统和监视系统。根据市场调研的分析,在现在的大 13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城市中,特别是一些旅游性产业较发达的城市和一些经济发展快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外来乘客占有很大的比重,即使是生活在大城市的本地人口,他们也不可能了解城市的每一个地方,所以在乘坐公交车时需要准确而又清晰的报站系统。为乘客提供准确的乘坐信息。而在一些中小城市中,由于乘客乘坐的环境很差,公交车很拥挤,这些为偷盗分子提供了条件,乘客在乘坐公交车时随身携带的财物没有必要的安全保证,这直接影响了公交车的乘客数量15。优良的监视系统,不仅能让司机清楚的知道上下车的乘客情况,而且能够有效的监视车厢内部的乘客,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乘客的财产安全。4.9 车内环境47车内环境车内环境是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包括噪声和车内厢内部的通风条件等。良好的车内环境会使乘客在乘车过的乘车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煎熬,有利乘客的身心健康。如图47所示,车内空调及风道等在车内侧壁上的位置。14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结 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交通方式的改变,城市公交成为多数人首选的交通工具,因而公交车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客车的内饰作为公交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公交车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