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错过》学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错过》学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错过》学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错过》学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错过》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课 错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情感目标: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启迪 我们要把握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重点难点】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体会生活的哲理。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教学方法】采取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拓展延伸、质疑探究的模式进行。【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周星驰大话西游电影中的一段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眼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电影中的孙大圣,因为错过了一段纯洁美好的爱情而后悔不已,当代作家刘心武对错过这一现象也有他独特的感受。二、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强调重要的生字词。(一)、字贻(y) 颟顸(mn hn) 渊薮(su) 驾驭(y) 憬(jng)悟(二)、字词跳槽:比喻辞去现有职务,另谋高就。贻误:错误遗留下来,使受到坏的影响。万无一失:一点闪失都没有。斑斓多味:丰富多彩的意思。 颟顸糊涂,不明事理。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渊,深水,鱼所聚处。薮,水边草地,兽所聚处。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驾驭: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憬悟:醒悟。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变幻:不规则地改变。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合作学习: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探讨。3、再读课文,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写作思路、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比较本文和其他文体的异同。让学生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议论文的三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判断本文是否也采用这三步骤呢?(明确:全文共15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第二部分(第36段),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第三部分(第713段),解决问题,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第四部分(第1415段),总结全文,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结论: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运用多种修辞、长短句、整散句使论证生动形象,这和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三、品读欣赏1、文中12、13段看似矛盾,应怎样去理解“得”与“失”?2、文章中说: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试结合阅读课文并谈谈你的看法。(明确: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过错;错过自有意义,人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所以必须品味过错。)四、拓展延伸1、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你有过“错过的经历吗?请用“从到”说一说。2、面对“错过”你是怎样表现的呢?找寻课文中的话语来概括它或勉励自己。小组探究交流,集体研讨 。3、有一句广告词这样说:“人生有如一次旅行,不必在于目的地在哪儿,关键在于美好的风景和心情。”请分析此观点与本文观点的异同。五、小结这是一篇文艺性议论文,即杂文。文章辩证地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结语:错过,一切是过去,卢梭的忏悔录记录着一切错过,记录着他迷惘中的醒悟。错过,一切是过去,顾炎武的日知录记录着一切的过错,记录着他心灵的光彩。我们或许错过了流星划过时的许愿,或许错过了浪花打在礁石时的祝福,或许错过了聆听只说一遍的故事,但是一个人生只走一回,我们错过的一切是过去,这世上有无数流星。无数浪花,只要我们细细咀嚼错过,我们错过的不会是每一个。送一些名言与同学们共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有思,善莫大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附: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大小错过之多 把握关键机会分析问题:产生错过原因含笑到达终点 解决问题:怎样对待错过 【教学后记】1、在文本的理解上学生存在很大困难,除了文章语言本身就含蓄隽永之外,也反应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2、在情感教育上,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发很大,它让学生认真审视之前的经历,理智地面对曾经的失去,更好地把握以后的机遇。我相信凡真正走进课堂的学生都会在心里埋下这颗反省的种子,我期待它们生根、开花! 第二十一课错过 刘心武 当堂检测主备人:朱海清 2011年2月14日基础题1辨字组词。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xn( )慰 du( )入 mn hn( ) yun( )薮jio( )幸 滞s( ) 咀ju( ) 变hun(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错过的作者是_(身份)_(姓名),体裁是_,选自_。他获得首届全国短篇小说首奖的是_,长篇小说_则荣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2)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_中产生出一种_、_的情愫,则_着灵魂具备了_的能力。(3)有的所错过的,_,_,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_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_出憬悟,乃至酝酿出_4理解带点词语的含义。(1)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答:_(2)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答:_能力题5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及写作手法。(1)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答:_(2)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答:_6古人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是“悟”,二是“追”,二者要刻不容缓,课文中哪一段文字与古人的教诲一致呢?答:_7本文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述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这样两两对比的语段,并作简要分析。答:_8本文中还有许多两两相似,句式整齐的语段并行排列,有的列举事实,有的阐明事理,试品读课文第二段与第五段,找出其中的相似之处来。答:_9本文中的比喻句既形象生动,又寓意深远。请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理解它们的意思。答:_创新题10“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衬得格外明艳”这段话,让我们想起了谁的哪一段名言?请写出来,并比较其中的同与异。答:_第二十一课错过 刘心武当堂检测参考答案基础题1略2欣堕 颟顸 渊 侥 涩 嚼 幻3(1)当代作家刘心武 文艺性政论文(杂文) 刘心武杂文自选集 班主任 钟鼓楼(2)追悔 真切而细微 深入而丰厚 意味 升腾(3)时不复来 机不再来 咀嚼 升华 诗意与哲理4(1)“一般来说”限定了范围,指出了普遍性。(2)用两个“立刻”强调速度之快。能力题5(1)“抓住”与“溜走”两相对照,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没错过”和“错过”是常见的。以“人生的经纬线”这个比喻进一步强调“没错过”与“错过”的屡见不鲜,并用“见证”把这个比喻拟人化,就是说“没错过”和“错过”是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的见证人,正因为有了它们,生活才丰富多彩,有滋有味。(2)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谁的人生能够“万无一失”,所以必须“习惯”“错过”;错过自有意义,人只有经过了错过后才能“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所以必须“品味”它。这句话用两个结构相同的短句各自独立成段,显得铿锵有力,隽永含蓄,耐人寻味。6课文的第十一段。7第七段和第八段,用“没有意识到错过”与“能意识到自己错过”相对比,突出“意识到”的重要性。第九段和第十段,用“有机会再次相遇”的“错过”与“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相对比,强调了如何正确对待这两种不同的“错过”的态度和方法。8第二段用一个长句举例说明“错过”的事真不少。所举事例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具有典型性。第五段也是用一个长句举例说明“有所得”的事也不少。所举事例也有典型性。另外两段句式一致,语气一致。9(1)比喻句略(2)把人生比作“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