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380B型动车组车钩ppt课件.ppt_第1页
CRH380B型动车组车钩ppt课件.ppt_第2页
CRH380B型动车组车钩ppt课件.ppt_第3页
CRH380B型动车组车钩ppt课件.ppt_第4页
CRH380B型动车组车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RH380B型动车组车钩培训,1,3,4,2,1,5,6,2,1,1.1系统组成CRH380B型高速动车组的车钩缓冲系统主要有动车组两端的全自动车钩和车辆间的半永久车钩及紧急情况下供动车组救援使用的过渡车钩。1.2车辆连接的作用车辆与车辆或车辆与机车的车端连接在车辆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不仅要实现车辆间的机械连接、气路连接,还要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电气连接,涉及到车辆之间作用力的传递、车辆的限界、空气动力学、车辆动力学等多个方面。除此以外,还要考虑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等。,3,CRH380B型动车组全自动车钩有三种型号,结构主要由机械钩头、电气车钩、风管接头、钩身、连接卡环、接地线等零部件组成。,福伊特常温车钩,福伊特高寒车钩,四方所车钩,1,4,2.1结构组成,5,2.1.1机械钩头,6,2.1.2车钩牵引杆,7,2.1.3电气车钩,8,2.1.4连接卡环,9,2.2技术参数,10,2.3操作说明,全自动钩缓装置的操作必须是在前端模块打开状态下进行,全自动钩缓装置包含自动操作、人工气动操作和完全手动操作三种模式。,11,2.3.1自动连挂(直线轨道)2.3.1.1准备连挂,打开前端开闭机构并确认锁闭。清洁车钩表面。清除两个车钩头凸锥和凹锥上的外部物质。检查车钩锁是否处于准备连挂位置。在司机控制室将开关旋至“伸出”位,车钩在伸缩气缸作用下伸出并锁定,司机室伸出到位指示灯亮起。,12,2.3.1.2连挂,连挂车辆间保持大约一米的距离对准车钩使车辆缓慢靠近(至少0.6kph)车钩接触后继续靠近,连挂装置互相挤压并连挂,13,2.3.1.3最终步骤,检查车钩锁是否处于连挂位置检查风管接头是否密封(无嘶嘶声),14,连挂位置,15,2.3.2自动连挂(小曲线轨道),急转弯段、过渡段或S形曲线段可能导致两个车钩之间的连挂范围不匹配。在这类情形下,自动连挂不能完全实现连挂。需要将车辆移动到直线轨道上。在特殊情况下无法避免可以小曲线连挂。,16,2.3.3自动解钩,在司机左侧MMI显示屏选择“System;Uncoupling(系统;解编)检查车钩是否处于解钩状态。将车辆分离。将导向杆从车钩头拆下,从后面插入车钩头。关闭前端开闭机构。,17,解钩位置,18,2.3.4手动气动连挂,按下两位三通解锁电磁阀上的解锁按钮,完成解锁,再按下三位五通伸缩电磁阀上的伸出按钮,车钩在伸缩气缸作用下伸出,松开全部按钮,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将两辆需要连挂的车辆靠近进行车钩连挂;车钩接触后继续靠近,连挂装置互相挤压并连挂,此时可看见解钩手柄钢丝绳迅速拉起且迅速回复到原位,完成机械车钩连挂,然后电气车钩连挂;观察连挂到位机械指示的两红色区域是否基本重合,若重合,则连挂到位;,19,2.3.4手动气动连挂,20,2.3.5手动气动解钩,打开安全保护开关控制柜,断开面板112.11上的“关闭车钩罩/自动车钩”(=74F13)开关。关闭电气车钩的推送气缸的压缩空气控制阀。拆下两侧推送机构的气缸手动解锁提杆(红色拇指形螺钉),插入气缸自锁装置孔内(不要拧太紧,否则取不下来),拔起自锁销使气缸解锁,推送气缸带动电气连接器后退一定距离,在两电气连接器件留出间隙拉动解锁手柄,完成机械车钩的解挂(听到“咔嗒”声,表明解钩完成)按下两位三通解锁电磁阀上的解锁按钮,完成解锁,再按下三位五通伸缩电磁阀上的缩回按钮,车钩在伸缩气缸作用下缩回,松开全部按钮,机构处于锁定状态;,21,2.3.6手动连挂,车钩在无电无压缩空气状态下,只能进行人工操作。拉出手动解锁手柄或推动手动解锁杠杆,使伸缩装置解锁。将六角棘轮扳手(随车工具)套在齿轮装置的六角柱上,旋转六角棘轮扳手,车钩在齿轮作用下伸出并锁定,取下六角棘轮扳手放回原位。将两辆需要连挂的车辆靠近进行车钩连挂。车钩接触后继续靠近,连挂装置互相挤压并连挂,此时可看见解钩手柄钢丝绳迅速拉起且迅速回复到原位,完成机械车钩连挂。人工推动两侧电气连接器靠近,护盖打开,继续推动电气连接器前进,完成电气连接器连挂。拉动车辆确认车钩连挂完成。,22,2.3.6手动连挂,注:当车辆回送、救援时,自动车钩与过渡车钩连挂,必须关闭电气车钩,仅有机械连接和气路连接,关闭电气车钩的推送气缸的压缩空气控制阀。,23,2.3.7手动解钩,打开安全保护开关控制柜,断开面板112.11上的“关闭车钩罩/自动车钩”(=74F13)开关。关闭电气车钩的推送气缸的压缩空气控制阀。拆下两侧推送机构的气缸手动解锁提杆(红色拇指形螺钉),插入气缸自锁装置孔内(不要拧太紧,否则取不下来),拔起自锁销使气缸解锁,推送气缸带动电气连接器后退一定距离,在两电气连接器件留出间隙拉动解锁手柄,完成机械车钩的解挂(听到“咔嗒”声,表明解钩完成)拉出手动解锁手柄或推动手动解锁杠杆,使伸缩装置解锁。将六角棘轮扳手套在齿轮装置的六角柱上,旋转六角棘轮扳手,车钩在齿轮作用下缩回锁定,取下六角棘轮扳手放回原位。,24,3,3.1结构组成,25,3,3.1结构组成,26,3,3.1结构组成,27,3,3.1.1机械钩头,28,3,3.1.2车钩牵引杆,29,3,3.1.3电气车钩,30,3,3.1.3电气车钩,31,3,3.1.4连接卡环,32,3,3.2技术参数,33,3,3.3操作说明,全自动钩缓装置的操作必须是在前端模块打开状态下进行,全自动钩缓装置包含自动操作、人工气动操作和完全手动操作三种模式。,34,3,3.3.1自动连挂见2.3.1章节,35,3,3.3.2手动气动连挂,关闭位于车钩头顶部保护橡胶垫下方的对中阀(关闭位置:手柄与管的方向成直角),移动钩身,以便于操作阀装置。,36,3,3.3.2手动气动连挂,分别按下V1阀和V4阀顺时针旋转至锁闭位(约四分之一圈),伸缩系统的锁紧螺栓伸出,使车钩的伸缩机构解锁。,37,3,3.3.2手动气动连挂,按下V2阀直至自动车钩达到其自身的伸出位置。自动车钩完全伸出后松开V2阀,V1阀,V4阀,V2阀,V3阀,38,3,3.3.2手动气动连挂,分别按下阀V1阀和V4阀,逆时针旋转至弹出位,将车钩在伸出状态下锁闭。确认自动车钩的正确锁闭(锁紧螺栓完全埋入导向装置)。,39,3,3.3.2手动气动连挂,将车钩摆回中心位置,开启位于车钩头顶部保护橡胶垫下方的对中阀。,40,3,3.3.2手动气动连挂,取下钩头后面导向杆,将导向杆从前面插入车钩头。,41,3,3.3.3手动连挂,车钩在无电无压缩空气状态下,只能进行人工操作。打开左侧的总风管截断阀盖板。,42,3,3.3.3手动连挂,关闭导流罩头罩的压缩空气供给阀Z07/2,截断自动压缩空气供给,并且用手指堵住此阀下部的排气孔。,43,3,2.3.3手动连挂,关闭位于车钩头顶部保护橡胶垫下方的对中阀(关闭位置:手柄与流动方向成直角),将车钩移至右侧,以便于操作阀装置。,44,3,2.3.3手动连挂,将自动钳放置在锁紧缸的销上,操作自动钳大手柄将气缸解锁。,45,3,3.3.3手动连挂,分别按下V1阀、V4阀和V2阀顺时针旋转至锁闭位(约四分之一圈),锁紧缸可在两侧气动释放,并且压缩空气能够充入钩身。将自动车钩旋入中心位置,操作脚踏气泵直至自动车钩已达到伸出到位位置。,46,3,3.3.3手动连挂,按动自动钳上的小手柄,并将其从车钩上拆下。由于存在回弹力,锁紧缸可以收缩。,47,3,3.3.3手动连挂,拆下脚踏气泵;取下钩头后面导向杆;将导向杆从前面插入车钩头。,48,4,4.1结构组成,49,4,4.1结构组成,50,4,4.1结构组成,51,4,4.1.1机械钩头,52,4,4.1.2车钩牵引杆,53,4,4.1.2车钩牵引杆,54,4,4.1.3电气车钩,55,4,4.1.3电气车钩,56,4,4.1.4连接卡环,57,4,4.2技术参数,58,4,4.3操作说明,全自动钩缓装置的操作必须是在前端模块打开状态下进行,全自动钩缓装置包含自动操作、人工气动操作和完全手动操作三种模式。,59,4,4.3.1自动连挂见2.3.1章节,60,4,4.3.2手动气动连挂,车钩手动缩回前提为车钩处于供风状态。车钩控制阀组从前往后(图片中右边为前,左边为后)依次为V1,V2,V3。每个阀都有两个位置0/1.V1用于锁闭/解锁车钩的伸缩功能,V2用于伸出车钩,V3用于缩回车钩。,61,4,4.3.2手动气动连挂,操作步骤如下:a)将V1阀黄色旋钮旋至位置1,解锁车钩伸缩功能。b)将V3阀黄色旋钮旋至位置1,缩回车钩。注意:车钩缩回过程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请保持安全距离。c)将V1阀黄色旋钮旋至位置0,锁闭车钩伸缩功能。d)将V3阀黄色旋钮旋至位置0,排出阀内空气。,62,4,4.3.2手动气动连挂,取下钩头后面导向杆,将导向杆从前面插入车钩头。,63,4,4.3.2手动连挂,关闭两个车钩头上电气车钩操作装置的阀A1。,64,4,4.3.2手动连挂,关闭用于钩身伸缩气缸的自动压缩空气供给阀(A2)。,65,4,4.3.2手动连挂,将手动气泵连接至快速连接器(SK)。操作充气泵,直至伸缩装置完全伸出。,66,4,4.3.2手动连挂,拆下脚踏气泵;取下钩头后面导向杆;将导向杆从前面插入车钩头。,67,4,4.4维护,维护等级所规定的运行距离和时间间隔仅适用于正常运行条件。如果运行条件恶劣,则应缩短时间间隔,尤其是清洁和润滑的间隔。,68,4,4.4.1将钩锁置于维修位置,69,4,4.4.2钩头润滑点,70,4,4.4.3电气钩头润滑点,71,4,4.4.4连接卡环润滑,72,4,4.4.5更换风管接头,将垫圈(A)从套筒(B)的凹槽上拆除。将新垫圈(A)插入套筒(B)的凹槽。,73,4,4.4.6检查项点,检查车钩整体无损坏,软管无破损的孔,车钩表面、凸锥和凹锥上的防腐涂层。如有损伤,修复损坏的油漆。检查车钩所有气动部件的气密性。使用扭力扳手检查螺栓无松动、损伤,必要时更换。扭矩值:30010Nm。,74,5,中间车钩由风管接头、牵引杆、安装座、连接卡环、接地线等零部件组成。,75,5,5.1结构组成,76,5,5.1.1车钩牵引杆,77,5,5.1.2安装座,78,5,5.1.3连接卡环,79,5,5.2技术参数,80,5,5.3维护,维护等级所规定的运行距离和时间间隔仅适用于正常运行条件。如果运行条件恶劣,则应缩短时间间隔,尤其是清洁和润滑的间隔。,81,5,5.3.1润滑脂涂抹,82,5,5.3.1润滑脂涂抹,83,5,5.3.2检查项点,目测钩身是否有漏油现象利用肥皂溶液检查所有密封件的气密性应良好检查防松标记没有错位。拉动接地线,检查接地线无破损,连接紧固无松动。,84,6,过渡车钩由两个车钩模块组成,第1部分是:与动车组10型车钩相连接的密接式车钩;第2部分是中国车钩(AAR型号)钩头,保证同中国机车车钩连接。过渡车钩设置可与TB/T60-2001制动软管连接器总成规定的空气软管相连接的过渡风管接口,为救援和回送时提供压缩空气。结构型式满足动车组被既有机车救援及回送,以及各型动车组相互之间救援及回送的要求。,85,6,6.1结构组成,86,6,6.1.1过渡车钩(10型),87,6,6.1.2过渡车钩(AAR),88,6,6.1.3过渡车钩存放,拉出状态,缩回状态,89,6,6.2操作说明6.2.1过渡车钩安装,断开电气车钩的操作机构。取下防尘堵,检查过渡车钩的锁闭机构是否运动自如,否则涂润滑脂检查半自动是否已伸出并锁闭,检查车钩是否处于准备联挂位置用力下压过渡车钩触发全自动车钩完成连挂操作过渡车钩(AAR)与过渡车钩(10型)连接插入连接销并用R型销固定拔出自锁销,取下上下防跳架或者将上下防跳架反转,使机车车钩和过渡车钩接触完成连挂连接过渡车钩与机车之间的制动软管。,90,6,6.2.2过渡车钩分解,分离机车与过渡车钩之间的制动软管向上拉动机车AAR车钩的解钩杆,使AAR车钩处于解钩状态;机车向后缓慢移动,与过渡车钩分离拆下过渡车钩连接销上的R型销拆除连接销拆除过渡车钩(AAR)通过另一个人拉动解钩手柄使自动车钩解锁拆除过渡车钩(10型),91,6,6.3技术参数,92,6,6.4维护,维护等级所规定的运行距离和时间间隔仅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