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视导课上课PPT课件.ppt_第1页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视导课上课PPT课件.ppt_第2页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视导课上课PPT课件.ppt_第3页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视导课上课PPT课件.ppt_第4页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视导课上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2018.01,2019/12/13,1,【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命题角度和设误角度。(考什么?怎么考?)2.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怎么解?)3.提高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得分能力。,2019/12/13,2,一、链接考纲:全国卷语文题型示例变化说明:题型的变化: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由之前的两道主观题,变成选择题加主观题。考查侧重点的变化: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到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的鉴赏。,2019/12/13,3,二、回顾2017年高考真题,探究命题角度(考什么?)【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2019/12/13,4,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请找出下列各个选项的命题角度(考什么?)。,情感,内容,内容,内容、手法,内容、手法、情感,2019/12/13,5,三、命题角度(考什么?):1、诗歌内容2、情感主旨3、手法技巧4、语言风格,2019/12/13,6,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怎么考?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情感,内容,内容,内容、手法,内容、手法、情感,每个命题角度都有可能是设误角度,BE,情感,2019/12/13,7,命题角度(考什么?)与应对策略(怎么解?),(一)内容理解方面: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二)情感态度方面:准确把握诗歌情感(三)表现手法方面:熟练掌握各种表现手法(四)语言风格方面:熟练掌握诗歌的语言风格,2019/12/13,8,四、应用体验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2019/12/13,9,江楼旧感赵嘏诗歌大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我独自一人登上江边的小楼,内心涌动着浩渺的情思。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江面上,江水汨汨流动,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和我一起来此望月的同伴现在在哪里?这里的风景依稀似去年。,主旨:怀人,2019/12/13,10,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设题角度:手法、内容、情感,正确,2019/12/13,12,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设题角度:内容、情感,应为:去年同来今年未来,2019/12/13,13,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设题角度:手法、内容、情感,正确,2019/12/13,14,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设题角度:手法、内容,正确,2019/12/13,15,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设题角度:情感,应是:睹物思人,2019/12/13,16,解题步骤:一、读懂诗歌,把握主旨。二、逐项关注命题角度(考什么?)。三、与原诗逐一比对,辨明设误点。,2019/12/13,17,五、实战演练:完成学案岁暮归南山和晨雨的相关练习。温馨提示:请注意解题步骤:一、读懂诗歌,把握主旨。二、逐项关注命题角度。三、与原诗逐一比对,辨明设误点。,2019/12/13,18,岁暮归南山孟浩然,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B颔联中“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C本诗颔联写出因为自己生病,故友疏远、明主见弃的凄凉之景。D尾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E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在辗转反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了一腔怨悱之情。,A“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错误,“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D“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错误,是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AD,2019/12/13,19,晨雨杜甫,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从正面切题,精心绘出一幅甜美的晨雨图,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B.首联釆用了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将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富有诗情画意。C.尾联“亭午未全分”照应了首联的“晨光”,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D.本诗反映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写景状物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E.本诗较好地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主要艺术风格,表现出了凝重的历史意识。,C项中“暗示了生命的短暂”理解有误,E项中没有表现“沉郁顿挫”的主要艺术风格和凝重的历史意识。,CE,2019/12/13,20,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