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ppt医学演示文稿.ppt_第1页
消化系统疾病ppt医学演示文稿.ppt_第2页
消化系统疾病ppt医学演示文稿.ppt_第3页
消化系统疾病ppt医学演示文稿.ppt_第4页
消化系统疾病ppt医学演示文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杨霞,教学目标,掌握:1.腹泻病的临床表现2.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1.腹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2.腹泻病的鉴别诊断及预防3.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的生理特点。,重点:,小儿腹泻病的病因、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难点:,小儿腹泻病的发病机制与不同病原体感染导致腹泻的临床特点,小儿消化系统特点,小于3个月婴儿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含量不足或活性较低,不宜喂淀粉类食物。56个月婴儿唾液分泌增加,常有生理性流涎。新生儿和小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胃食道反流或幽门痉挛,出现呕吐。婴儿肠系膜柔软而长,系膜下组织松弛,易发生肠套叠。,小儿消化系统特点,单纯母乳喂养儿以专性厌氧的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人工喂养儿双歧杆菌较少,大肠杆菌及粪肠球菌等较多。正常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母乳喂养儿大便略稀,次数较多。人工喂养儿大便较干,次数较少,易发生便秘。,小儿腹泻病,infantilediarrheadisease,小儿腹泻病概述,定义: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每天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稀水便、糊状便、黏液脓血便)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小儿腹泻病概述-危害,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who2004,小儿腹泻病概述,年龄特点:6个月2岁婴幼儿多见,占3/4。发病次数:我国农村(5岁以下)2.01次/人/年北京0.450.03次/人/年第三世界平均3.3次/人/年,小儿腹泻病病因,易感因素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非感染因素,小儿腹泻病的病因易感因素(susceptiblefactors),(一)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低、消化酶少;生长发育快,营养需要量大,消化道负担重。(二)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胃内酸度低,排空快,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差,igm、siga少,正常菌群未建立。,小儿腹泻病的病因易感因素(susceptiblefactors),(三)人工喂养:缺乏母乳保护成分,易污染。(四)小儿体液特点: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比例高,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差。易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紊乱。体液总量占体重相对比成人多,新生儿占80%,婴儿占70%,成人占60%.,小儿腹泻病的病因感染因素(infectiousagents),(一)肠道内感染病毒感染:占80%。主要是轮状病毒,病毒体呈圆球形,有双层衣壳,内衣壳的壳微粒沿着病毒体边缘呈放射状排列,形同车轮辐条。其次为杯状病毒(主要为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等。,轮状病毒,小儿腹泻病的病因感染因素(infectiousagents),(一)肠道内感染2.细菌感染:(1)致腹泻大肠杆菌:主要5型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黏附聚集性大肠杆菌,小儿腹泻病的病因感染因素(infectiousagents),(一)肠道内感染2.细菌感染:(2)空肠弯曲菌(3)沙门氏菌:常见鼠伤寒(4)耶尔森菌(5)弧菌属:霍乱弧菌(6)志贺杆菌属(7)其它: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小儿腹泻病的病因感染因素(infectiousagents),(一)肠道内感染真菌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隐孢子虫寄生虫:阿米巴、滴虫,小儿腹泻病的病因感染因素(infectiousagents),(二)肠道外感染肠道外组织器官感染引起的腹泻。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腹泻不重机理:消化功能紊乱肠内外同一病原,小儿腹泻病的病因非感染因素(uninfectiousagents),(一)食饵性(饮食性)腹泻喂养不当,过多,过少,不定时。(二)过敏性腹泻:对牛奶、大豆等过敏(三)药物:胃肠动力药、中药(四)消化吸收不良:原发或继发性,蛋白质、脂肪、糖吸收不良,如双糖酶缺乏(五)炎症性肠病(六)其它:气候变化等所致消化功能紊乱,小儿腹泻病发病机理(pathogenesis),导致腹泻的机制有:分泌性渗透性渗出性肠道功能异常,霍乱弧菌、产毒性大肠杆菌等粘附、定居在肠上皮刷状缘不耐热肠毒素耐热肠毒素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激活鸟苷酸环化酶atpcampgtpcgmp抑制小肠na+、cl-、水吸收,促进cl-分泌小肠液(分泌性腹泻),小儿腹泻病发病机理,志贺菌属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侵入肠粘膜穿入上皮细胞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溃疡、渗出(菌痢样大便)渗出性腹泻,小儿腹泻病发病机理,小儿腹泻病发病机理,轮状病毒nsp4(非结构蛋白)破坏绒毛结构细胞内ca2+浓度消化吸收障碍双糖酶活性导致cl-分泌糖类积滞分泌性腹泻肠腔内渗透压渗透性腹泻,饮食不当,消化障碍食物积滞于小肠上部酸度减低糖类消化不良肠道下部细菌上移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内源性感染)蠕动增加(渗透性腹泻)(肠道功能异常),小儿腹泻病发病机理,小儿腹泻病分类,1.按病因分类:感染性非感染性2.按病程分类急性:2周迁延性:2周2月慢性:2月3.按病情分类:轻型重型,小儿腹泻病临床表现,(一)轻型腹泻由饮食因素,肠道外感染引起临床表现:胃肠道症状为主,大便性状异常,大便次数,10次/d,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小儿腹泻病临床表现,(二)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临床表现:1)胃肠道症状重:呕吐和腹泻重。2)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3)脱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平衡紊乱重,脱水程度轻度中度重度体重下降10%失水量(ml/kg)5050-100100-120精神状态稍差萎靡、烦燥嗜睡昏迷皮肤弹性尚可差极差粘膜稍干燥干燥明显干燥眼窝和前囟稍凹陷凹陷明显凹陷肢端尚温暖稍凉凉或发绀尿量稍少明显减少无尿脉搏正常增快明显增快且弱血压正常正常稍降降低休克,小儿腹泻病脱水程度评估,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渗透压的概念,液体渗透压(亦张力)的大小由溶液中所含电解质多少而定,用电解质浓度的高低表达。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等于阴阳两种离子的总和。血浆渗透压的正常范围为280320mmol/l,在此范围内称等渗性,低于此范围为低渗性,高于此范围为高渗性。,不同性质脱水的比较脱水性质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血na+(mmol/l)130-150150水,na+丢失比例成比例na+水水na+na+缺失量(mmol/kg)4-88-122-4发生情况较多其次较少见对体液的影响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临床特点口渴和尿量脱水显著,烦渴,烦少,皮肤干,口渴不明显燥可有惊厥弹性差周围循环差,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原因:1.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2.摄入不足酮血症3.血液浓缩乳酸血症4.肾血流量不足酸性产物堆积表现:精神萎靡,呼吸深长,口唇樱红,小儿腹泻病临床表现,小儿腹泻病代谢性酸中毒,根据hco3值将酸中毒分为轻(1813mmol/l)中(139mmol/l)重(9mmol/l),低钾血症(hypopotassemia)血清钾3.5mmol/l原因:呕吐、腹泻丢失;摄入减少;肾脏保钾能力相对差。表现:乏力,肌张力降低;肠鸣音减弱;心音低钝;心电图出现u波。,小儿腹泻病临床表现,低钙血症(hypocalcemia)血钙总量低于1.752.00mmol/l;或游离钙低于0.9mmol/l。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血镁低于0.62mmol/l。,小儿腹泻病临床表现,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轮状病毒肠炎(秋季腹泻)(rota-virusenteritis),1.秋冬季发病,称秋季腹泻,6月2岁婴幼儿多见。2.起病急,先吐后泻,常伴发热。3.蛋花汤样水样便,少量粘液,无腥臭,镜检白细胞很少。4.常有脱水、酸中毒。5.抗生素治疗无效,自限性,病程约38天,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etecenteritis),潜伏期12天,起病急。症状轻重不等,呕吐、水样便混有粘液,多伴有脱水酸中毒,镜检无白细胞,病程510天。,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epecenteritis),临床症状同产毒性大肠杆菌,重者伴发热大便腥臭,镜检少量白细胞。耐药菌株增多,病情可迁延,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eiecenteritis),起病急,腹泻频繁。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粘液便、脓血便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大便镜检:大量红、白细胞,鼠伤寒沙门菌肠炎,39);明显口渴,发现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泪少、黏膜干燥或尿量减少等,神志改变,如易激惹、淡漠、嗜睡等;粪便带血;年龄6个月、早产儿,有慢性病史或合并症。,小儿腹泻预防措施,1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提倡母乳喂养;3积极防治营养不良;4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5接种疫苗:目前认为可能有效的为轮状病毒疫苗。,小儿腹泻病,思考题:女孩,岁,10kg。冬季,呕吐,腹泻天,呈蛋花汤样,量多,10小时无尿。眼窝深陷,皮肤弹性差,口唇樱红,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