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论文)3氨基吡咯烷的合成.pdf_第1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3氨基吡咯烷的合成.pdf_第2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3氨基吡咯烷的合成.pdf_第3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3氨基吡咯烷的合成.pdf_第4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3氨基吡咯烷的合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3氨基吡咯烷的合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3 一氨基吡咯烷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问体,其各类衍生物在农药、医药行业有 广泛的应用。 本文研究了3 一氨基吡咯烷的两种合成工艺: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的合成工艺 一和以2 丁烯一1 ,4 一二醇为原料的合成工艺二。工艺一的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 件温和、各步收率较高( 总收率4 2 ) ,但路线长、所用原料种类多、步骤繁琐, 所以本文开发了以2 一丁烯1 ,4 二醇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3 氨基吡咯烷的 工艺一二,产品收率达到5 4 。该工艺路线短、步骤简单、原料种类少、生产周期 短、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合成工艺一中,过量的苄胺与丙烯酸乙酯的加成产物3 一( n - 苄基) 丙烯酸乙 酯与氯乙酸乙酯发生取代反应、然后在高活性钠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d i e c k m a n n 缩合反应,产物经水解脱羧制得n 苄基一3 吡咯烷酮,该产物与盐酸羟胺反应生 成的n 一苄基3 羟胺基吡咯烷经过硼氢化钠还原、钯炭催化氢解脱苄基得到3 一氨 基吡咯烷的粗品,精馏提纯得到纯度9 8 的最终产品,总收率4 2 。 本研究对该合成工艺的贡献在于:采用过量苄胺与丙烯酸乙酯加成,减少了 副反应,反应完毕过量苄胺精馏回收,循环套用;制备了高活性催化剂钠砂催化 d i e c k m a n n 缩合反应,显著提高了反应收率;钯炭催化氢解脱苄基反应采用的乙 醇溶剂中加入体积含量为5 的醋酸增强催化活性。 合成工艺二:2 丁烯1 ,4 一二醇在吡啶做缚酸剂的条件下,经氯化亚砜氯化 得到1 ,4 一二氯2 丁烯,再与干燥的氯化氢在无水氯化锌催化作用下加成得到 l ,2 ,4 三氯丁烷,进一步用液氨氨解、同时发生杂环缩合反应,得到3 一氨基毗咯 烷的粗品,精馏提纯得到纯度9 8 的产品,总收率5 4 。本文开发的以2 丁烯1 , 4 二醇为原料的新工艺,是目前合成3 氨基吡咯烷的具有工业价值的较简单方 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合成工艺尚未见有文献报道,作者已经就该丁艺申 请了专利“n - 取代基一3 氨基吡咯烷及其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2 0 0 5 1 0 0 6 0 4 8 3 5 n 通过对合成工艺一和二的生产成本、生产周期、反应条件等因素的比较,本 文认为以2 丁烯1 ,4 一二醇为原料的新工艺不仅路线短、步骤简单,而且原料成 本低,所需原料种类少,对物料、燃料以及人力的耗费少,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 前景。 关键词:3 一氨基吡咯烷、丙烯酸乙酯、2 一丁烯一1 ,4 一二醇、d i e e k m a n n 缩合 反应、氢解脱苄反应、氨解反应、杂环环化反应 a b s t r a c t 3 - a m i n o p y r r o d i n e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i n t e r m e d i a t ef o ro r g a n i cc h e m i c a li n d u s t r y a l a r g en u m b e ro fd r u g s ,h e r b i c i d e s ,p e s t i c i d e s ,m e d i c i n e s ,a n do t h e rc h e m i c a l sa r e o r i g i n a t e df r o mr e a c t i o n sw i t l ls u c hi n t e r m e d i a t e s o nt h eb a s i so fc o n s u l t i n gal a r g ea m o u n to f1 i t e r a t u r e sa n dc o m p a r i n gt h e d i f f e r e n tr o u t e ss y n t h e s i z i n g3 - a m i n o p y r r o d i n e w es t u d i e dt w om e t h o d o l o g i e si ot | l e w o r k s t 1 1 ef i r s tw i t l l e t h y la c r y l a t e a sr a - wm a t e r i a la n dt h es e c o n dw i t h 2 - b u t y l e n e 一1 4 一d i a l c o h 0 1 a sf o rt h ef i r s tc r a f t t h eb e t t e rr e a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w e r e s t u d i e da n do p t i m i z e d w h i c ho f f e r e d 血ef u n d a m e n t a ld a t at om a k et h es y n t h e s i s p r o c e s s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w o r k ss t u d i e d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 p r e p a r i n g3 - a m i n o p y r r o d i n ew i t l l2 - b u t y l e n e 一1 4 - d i a l c o h o la st h er a wm a t e r i a l w h i c h o f f e r e das i m p l ew a yt op r e p a r e3 - a m i n o p y r r o d i n e t h en e ws y n t h e s i sr o u t ew i t st h e s h o r t e s tr o u t et os y n t h e s i s3 - a m i n o p y r r o l i d i n ea tp r e s e n t ,a n dh a sab r o a df o r e g r o u n d m o r e o v e r , t h es y n t h e s i sr o u t eh a sa p p l i e dt h ep a t e n t t h ef i r s tc r a f t :t h er a wm a t e r i a le t h y la c r y l a t er e a c ta na d d i t i v er e a c t i o nw i t h b e n z y l a m i n e as u b s t i t u t i o nr e a c t i o nw i t he t h y lc h l o r o a c e t a t e ,d i e c k m a n nc y c l i z a t i o n a n dh y d r o l y t i cd e c a r b o x y l z a t i o nt o g e n e r a t en - b e n z y l - p y r r o l i d i n e 一3 一d i o n e t h e n n b e n z y l p y r r o l i d i n e 3 d i o n e r e a c tw i t h h y d r o x y l m n i n eh y d r o c h l o r i d ea n dt h e p r o d u c ew a sd e o x i d i z eb ys o d i u mb o r o h y d r i d e ,h y d r o g e n o l y t i cc l e a v a g ew i t ht h e p r e s e n c eo fp d - cc a t a l y s t 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r e a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w e r es t u d i e da n d o p t i m i z e d w h i c ho f f e r e das a t i s f a c t o r y r e s t f l tf o rt h es y n t h e s i sp r o c e s s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h ew o r k sd o i n gt ot h er o u t eo fs y n t h e s i s3 - a m i n o p y r r o l i d i n ew i t he t h y l a c r y l a t ea sr a wm a t e r i a lw e r ea sf o l l o w s e t h y la c r y l a t er e a c t w i t he x c e s sb e n z y l a m i n e ,w h i c ha v o i ds i d er e a c t i o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n t r o d u c e da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c a t a l y s t w h i c hi st h es o d i u mi nt h ef o n no f g r a n u l e a d d i n g al i t t l ea c e t i ca c i dt ot h ed i s s o l v e n tu s i n gi nt h eh y d r o g e n o l y t i c c l e a v a g er e a c t i o n ,w i l li m p r o v e dt h ef r a c t i o n a lc o n v e r s i o ng r e a t l y t h es e c o n dc r a f t :t h er e a g e n t2 - b u t y l e n e 一1 4 一d i a l c o h o lw a sc h l o r i d i z e da tt h e p r e s e n c eo fp y r i d i n et og e n e r a t e2 - b u t y l e n e - l ,4 - d i c h l o r i d e ,w h i c hw a sa d d e db y h y d r o g e nc h l o r i d ew i t hz i n cc h l o r i d e a sc a t a l y s ta n dw a sf u r t h e ra m i n o l y s i s e db y l i q u i da m m o n i aw i t hp d ca sc a t a l y s tt op r e p a r e3 - a n f i n o p y r r o l i d i n ei nt h ey i e l do f 5 4 m a dt h ep u r ei s9 8 a l t h o u g ht h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p a r a m e t e rw a sn o tc o m p l e t e l y o p t i m i z e d w h i c hl c a dt ot h er e l a t i v e l ys l a s h i n gr e a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 a san e wc r a f t , t h er o u t ew a ss u b j e c tt oc o n s u n m m t i o nf o r t h e1 0 wr e a c t i o ns e l e c t i v i t ya n dt h e d i s s a t i s f a c t o r yy i e l d b u tt h ec o u r s eo fr e a c t i o ni ss h o r ta n df a s t ,i tw a sap o t e n t i a l r o u t et op r e p a r e3 - a m i n o p y r r o l i d i n e w et h i n kt h en e wc r a f tw i t h2 - b u t y l e n e 1 4 - d i a l c o h o la sr a wm a t e r i a li ss u p e r i o r 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i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t w oc r a f ti nt h ec o s t i n g ,t h er e a c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a n ds oo n k e y w o r d3 - a m i n o p y r r o l i d i n e ,e t h y la c r y l a t e ,2 - b u t y l e n e 1 ,4 一d i a l c o h o l , d i e c k m a n nc y c l i z a t i o n ,h y d r o l y t i cd e e a r b o x y l z a t i o n ,a m i n o l y s i s ,h e t e r o c y c l i z a t i o n 浙江人学硕i 学位论文 3 氯堆n 【匕咯烷的台成 第1 章绪论 3 氨基毗咯烷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j 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其 各类衍生物是合成杀虫剂、抗菌药等农药、医药的巾间体| 】j 。具有光学活性的3 一 氨基毗咯烷乙酰化衍生物可以用于生产农、l k 化学品和药物活性物质( 例如乙烯基 吡咯烷酮头孢菌素衍生物) 【2 j 。 国内,3 氨基吡咯烷还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医药行业实验采用的3 氨基吡咯烷依赖进1 2 1 3 1 03 - 氨基吡咯烷的合成路线按照合成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 血条:分别以丙烯酸乙酯、1 ,4 一二氯t 烯、2 一羟基丁二酸、丙烯腈、1 ,2 , 4 一三溴丁 烷为原料【“。以1 , 4 一二氯丁烯原料的合成路线采用极易自燃且剧毒【5 i 的乙硼烷, 对安全生产存在巨大隐患;以原料2 羟基丁二酸、丙烯腈合成3 氨基吡咯烷采 用l i a l l 4 4 做还原剂,造成工业生产上成本过高、经济效益较低;国内,原料l ,2 , 4 一 三溴丁烷还没有工业化的生产,原料来源不方便,价格昂贵,故对于广大国内精 细化工生产企业而言,上述几种方法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价值。本文通过 比较和筛选,对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称为合成工艺一) 进行了较深入 的研究,同时,开发了条以2 丁烯- 1 ,4 二醇为起始原料,经过氯化、加成和氨 解合成目标产物的新路线f 称为合成工艺二) 。 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的合成工艺一:过量苄胺与丙烯酸乙酯在室温搅拌条件 下反应得到加成产物3 一( n 苄基) 丙烯酸乙酯;3 - ( n 苄基) 丙烯酸乙酯与氯乙酸乙 酯在室温、碘化钾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1 6 l 、然后在甲苯做溶剂、高活性催化 剂钠砂催化作用下发生d i e c k m a n n 缩合反应,产物在盐酸中水解脱羧制备n 苄 基一3 一毗咯烷酮;n 一苄基3 吡咯烷酮与盐酸羟胺在室温、碳酸钠催化作用下得到 n 一苄基3 羟胺基吡咯烷,然后经硼氢化钠还原、钯炭催化氢解脱苄基得到最终 产品3 一氨基毗咯烷。本研究对该合成路线进行了如下工艺改进: 1 采用过量苄胺与丙烯酸乙酯加成,减少了副反应,反应完毕过量苄胺精馏 回收; 2 席4 备了高活性的催化剂钠砂催化d i e c k m a n n 缩合反应,显著提高了反应收 率: 3 钯炭催化氢解反应采用醋酸的体积含量为5 的乙醇溶剂,增强了催化活 性。 该合成工艺虽然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 4 2 ) 。但_ 1 :艺 路线长,所需原料种类多,副产物多,所以本文开发了以2 丁烯- 1 ,4 一二醇为原料, 经三步反应合成3 一氨基吡咯烷的工艺二:2 丁烯1 ,4 二醇经氯化亚砜氯化得到 ! ! ! 堕兰型! 土兰竺堡墨 i :璺兰堕坐生塑垒些 1 , 4 二氯一2 一丁烯,与干燥的氯化氢加成得到1 , 2 ,4 三氯丁烷,再进一步片j 液氢氨 解、同时发生杂环缩合反应,得到最终产品3 氨基吡咯烷。 虽然本文开发的合成工艺:的氨解反应需要的压力比工艺一稍高,但它是目 前以工业原料合成3 一氨基吡咯烷的最简单方法,路线短、成本低、容易实现工业 化,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 1 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的合成工艺一 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加成、取代、环合、水解制得n 苄基吡咯烷酮。 h 2 c = c h c 0 2 e t - i - p h c h 2 n h 2 h - - 厂h 2 c h 2 c 。2 5 l + c 。c h 2 c o :卧n +c l c h 2 e l c h 2 p h 室温搅拌 c h 2 c h 2 c 0 2 e t f 卜c h 2 p 坠! 蚧删一厂峨2 日 c h 2 c 0 2 e l c h 2 c h 2 c 0 2 e e t o h n a p h c h e - - 一、;= = = = = = 、c h 2 c 0 2 e t h + h 2 0 q 、 c 0 2 e l : h + c h 3 c h 2 0 h n c h p h v 0 2 日警 在室温搅拌下,丙烯酸乙酯与过量苄胺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完毕通过蒸馏法 进行后处理,过量的苄胺回收,得到纯净的3 ( n 一苄基) 丙烯酸乙酯。反应条件温 和、收率高( 9 6 左右) 、后处理简单。 3 一( n 苄基) 丙烯酸乙酯与氯乙酸乙酯室温下发生取代反应,k i 作催化剂, k 2 c 0 3 作中和试剂,中和反应产生的h c l 。反应完毕过滤除去无机盐,减压蒸馏 除去过量氯乙酸乙酯,得到粗产品不进行精制,直接用于成环反应。 参考文献1 2 副的合成方法,成环反应选择性差、反应时间长、收率低( 4 4 7 ) 。 我们改用高活性钠砂作催化剂,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在t - - 4 0 , 钠3 一( ( n 乙氧羰基亚甲基) 苄胺基) 丙酸乙酯的t o o l 比= 1 2 的优惠条件下,n 苄 基,4 甲氧羰基3 吡咯烷酮的产率达到6 4 。 b 乜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义 3 氮堆毗略烷魄台成 n 一苄基4 甲氧羰基3 吡咯烷酮在酸性水溶液中l 团流水解脱掉乙氧羰基,得 到n 一苄基一3 一吡咯烷酮。 n 苄基一3 吡咯烷酮经过肟化、硼氢化钠还原、催化氢解脱苄反应生成最终 产物3 氨基毗咯烷。反应式如下: 9 叩洲d 州呼吼一 c h 2 p h n o h l ) 、n c h p h n a b h 4 + n a h c 0 3 州利 c f i 。p h h p d c h a c ,n h 2 h n 苄基一3 。吡咯烷酮与盐酸羟胺的水溶液,以碳酸钠作中和试剂,在室温下 反应3 h 即可生成固体肟,直接过滤即可得到粗品,石油醚洗涤得到产品,并且 该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快速、产品纯度高、收率高、后处理简单。 肟还原为氨基,采用了硼氢化钠还原法。 n 一苄基一3 氨基吡咯烷还原为3 氨基吡咯烷的反应中,本文研究了反应温度、 氢气压力范围、溶剂、催化荆、催化剂n 一苄基一3 一氨基毗咯烷的物质的量之比 等影响因素对此还原反应的影响,求取了反应的优惠条件是p = 4 5 5 5 m p a , t = 5 0 6 0 * c ,1 0 的钯炭作催化剂,含有5 醋酸的无水乙醇作溶剂,催化剂用量 为n 一苄基3 一氨基吡咯烷质量的5 。在此条件下,反应1 2 h ,n 一苄基- 3 一氨基吡咯 烷转化几乎完全,产物的收率在8 0 左右。通过常压精馏可以得到纯度为9 8 的3 氨基毗咯烷纯品。 1 2 以2 丁烯1 ,4 二醇为起始原料的合成工艺二 在该路线中,2 一丁烯1 ,4 二醇在吡啶做缚酸剂的条件下,经氯化亚砜氯化得 到氯化产物1 ,4 一二氯2 丁烯;l ,4 - 二氯一2 一丁烯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在无水氯化锌 催化下加成得到1 2 ,4 三氯丁烷,再进一步用氨解、同时发生杂环缩合反应,得 到最终产品3 氨基吡咯烷。 反应式如下: c i h o 、太八o h 尘! 曼c 1 飞i c i 旦c i 弋c i 屯 h 卅咿 一 n c h 图2 13 一氨基吡咯烷的结构 2 1 1 物理性质 分子式:c 4 h l o n 2 ; 分子量:8 6 性状:淡黄色、油状液体 密度:n d 2 0 = 1 4 8 9 7 c m 3 沸点:1 5 9 1 6 0 ( 常压)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水、二乙醚、乙睛、氯仿、苯,能溶于环己烷i7 1 。 2 1 1 化学性质 3 一氨基吡咯烷( c 4 h i o n 2 ) 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故它有所有胺的化学性质: 1 碱性 3 一氨基吡咯烷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由于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 质子,故显示出碱性 8 】,所以3 一氨基吡咯烷能与大多数酸作用生成盐。由于3 氨基吡咯烷常温下是液体,为了便于运输、储存,常常将其与盐酸或者硫酸反应 制成二盐酸盐或二硫酸献的形式。 h c r ,n h , + :蚓一 n h 3 一氨基吡咯烷的碱性较弱,所以其二盐酸盐在与氢氧化钠或者氧氧化钾作用 时即可释放出游离的胺。 2 烃基化 浙江犬学顾 学位论文 3 氧基吡咯烷的台成 3 - 氨基吡咯烷可以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烃发生s n 2 反应,结果产生第二、第 三和季铵盐。当盐分别用碱处理时生成游离的胺。 n h 2 目一 r 旦r :。 + r : 3 酰化反应 3 - 氨基吡咯烷也可以像氨一样,能跟酰氯、酸酐、酯作用生成酰胺 9 i o 4 与亚硝酸反应 3 一氨基吡咯烷的两个氨基可分别看作一个第一胺和一个第二胺。n h 2 作为 第一胺基能与亚硝酸作用,通过重氮化作用,生成不稳定的重氮盐,甚至在低温 下就会自动分解,释放出氮气【l o l 。例如: o :一悟 j j 第二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n 一亚硝基化合物。该n 亚硝基化合物与稀酸共 热,分解成原来的第二胺,因此可以用此性质来精制第二胺。 5 氧化 同绝大多数胺相同,3 一氨基吡咯烷也极易被氧化而生成羟胺。 2 23 氨基吡略烷的用途 3 一氨基吡咯烷及其各类衍生物是重要的精绌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及 医药合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1 2j 。国内3 氨基吡咯烷主要用于制药方面【l “, 通过3 氨基吡咯烷可以合成具有杀菌作用的诺氟沙星、克林沙星、a b t - 7 1 9 等喹 诺酮类抗菌药 具有光学活性的3 氨基吡咯烷乙酰化衍生物是生产农业化学品和 药物活性物质( 例如乙烯基吡咯烷酮一头孢菌素衍生物) 的重要中间体。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由萘啶酸发展起来的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l j “,喹诺酮 +zzn + + + c z 浙江夫学f ! + 学位论文 3 氩基吡咯烷的合成 类药物都具有吡啶酮酸的共同结构,通过抑制d n a 促旋酶,阻断d n a 的复制 而产生抗菌作用“。这种作用一般对细菌的选择性高,对人的安全性大,因而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开创了合成抗菌药的新时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 好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有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较高、半衰期较长、血药浓度较 高、组织分布较广等优点,从而扩大了临床适应证,可用于各种感染的治疗【】”。 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合成药物中最重要的类别,因其抗荫谱广、抗菌作 用强和耐受性好而优于其它类别的合成抗菌药。 我国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研究始于7 0 年代中期,已经开始研究歼发诺氟沙星, 但未见工业化报道。克林沙星和a b t - 7 1 9 ,这两种药物国内也开始研究与丌发, 目前试验用3 氨基毗咯烷依赖进口。 因为喹诺酮类大多服用方便、r 丁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价格低廉、应 用十分广泛。所以,研究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中间体3 一氨基吡咯烷的合成具有重要 的工业价值。 2 33 氨基吡略烷的合成路线 据相关文献报道,国内3 氨基吡咯烷还没有工业化生产,实验采用的3 一氨 基吡咯烷还依赖进口 s l 。3 - 氨基吡咯烷的合成路线按照原料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 五条,分别以丙烯酸乙酯、1 , 4 。二氯丁烯、2 一羰基丁二酸、丙烯腈、l ,2 ,4 一三溴丁 烷为原料,介绍如下: 2 3 1 以丙烯酸酯为原料 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可以经两种途径铝4 备3 - 氨基毗咯烷。 ( 1 ) n 一乙氧羰基甘氨酸乙酯先对丙烯酸乙酯加成生成双酯,接着进行 d i e c k m a r m 环合环合反应生成n 一乙氧羰基一4 一乙氧羰基3 毗咯烷酮,之后在酸性 水溶液中水解脱羧得n 一乙氧羰基3 吡咯烷酮0 1 6 1 ,吡咯烷酮依次经盐酸羟胺肟化, 硼氢化钠还原和酸性条件下水解脱羧即得最终产品3 - 氨基吡咯烷。 反应式如下: 夕e t + h n 2 日一、f 0 2 e l n ac a l l 5 0 h c o l e t 、c h 2 c o = e tk n c 7 h 8 o :e t o c 0 e t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氨基毗咯烷的台成 竖咿塑影鱼可n 苴可洲2 亡0 2 e t c 0 2 e tc 0 2 e t 解脱羧生成n 苄基3 吡咯烷酮、镍催化作用下氨解生成n 苄基3 氨基吡咯烷 夕o e t + h 2 p d ch 2 2 3 2 以1 , 4 一二氯丁烯为原料 1 4 一二氯丁烯先经苄氨取代并缩合得到环合物n 一苄基一3 一环丁烯,再经硼氢化 氧化反应得n 苄基一3 一羟基毗咯烷,氯化亚砜氯代羟基得n 苄基3 氯吡咯烷 2 2 1 ,再利用g a b r i e l 法得到n 苄基一3 一氨基吡咯烷1 2 3 1 ,最后钯炭催化氢解脱苄基 得3 氨基吡咯烷。 反应式如下: c l 八c i + p h c h 2 n h 2 一 +h 0 c h 2 p h o o 啦o h 可a印旦印 c h 2 p hc h 2 p h ,n h 2 业印型 3 h 2 p h 萋= f 尸岬 l 叩 e 一 呼 c 广j 叩 也而 幔一归 一h h 印k 洲 可h 浙江大学顿l 学位论文 3 - 氨基毗咯烷的合成 2 3 3 以2 羟基丁二酸为原料 2 一羟基丁二酸先与苄胺进行酰胺化反应,生成环合物后凹i ,用氢化铝锂还原 得到n 一苄基3 羟基吡咯烷t 2 ”,再按2 2 2 的方法得到3 一氨基毗咯烷。 反应式如下: o h 一 + p h c h 2 n h 2 h 0 2 cc 0 2 h + o l c h 2 p h 2 3 4 以丙烯腈为原料 o 竺垫1 些坠可“趋 3 h 2 p h n h 2 印 h n 一苄基乙醇胺对丙烯腈加成,接着在乙醇钠做环合试剂的条件下环合得n 一 苄基一3 一腈基呲咯烷,水解制得n 一苄基一3 一甲酰胺基毗略烷1 2 6 惦,经h o f i n a n n 重排、 水解脱羧得n 苄基3 氨基吡咯烷1 27 1 ,最后钯炭催化氢解脱苄基得3 一氨基吡咯烷。 反应式如下: 确+ 、n “。 n 厂渊竺 0 h p h o + 燮可洲2 型可洲2业印型印 c h p h 几 2 3 5 以1 , 2 ,4 一三溴丁烷为原料 1 , 2 ,4 三溴丁烷与苄胺发生氨解反应的同时进行杂环缩合反应得环合物n 一苄 基一3 一苄胺基毗咯烷,钯炭催化氢解脱苄基即得最终产品3 氨基吡咯烷【2 8 j 。 反应式如下 可如 堂 可岫 浙江_ = 学坝i 学位论文 3 氩基吡咯烷的台成 br n h c h 2 p h 。,从e r 型9 p d c h 2 3 h :p h 参考上述3 一氨基吡咯烷的合成路线,剥其中有实用价值者进行综合,木研究 认为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合成3 氨基吡咯烷最具有优越性。原因如下:以1 。4 二氯丁烯为原料的合成工艺,要采用乙硼烷进行硼氢化,而乙硼烷可燃,在空气 中的自燃温度为4 0 5 0 ,如有杂质存在对,自燃温度可降低,甚至形成乙硼 烷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乙硼烷在干燥状态虽然稳定,但在湿空气中于1 2 0 就 一面着火一面化合,并放出大量的热,在水中还会立即分解为氢和硼酸,有毒, 吸入蒸气,引起肺水肿【2 9 i ,对工业上安全生产存在巨大威胁;以2 一羟基丁二酸、 丙烯腈为原料的合成路线,采用价格昂贵的氢化铝锂做还原剂,应用于工业生产 会造成生产成本较高,降低了生产效益,并且步骤烦琐与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的 工艺相比较并无优越性;i ,2 , 4 三溴丁烷为原料的合成路线最短,但原料i ,2 ,4 一 三溴丁烷在国内没有工业化生产,价格昂贵且来源不方便。 考虑因内生产现状,本文研究了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合成3 氨基毗咯烷的工 艺路线,对该工艺进行了改进,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本文还开发了以2 一丁烯一l ,4 二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并将研究该路线的可行性,对两条合成路线进行比较, 选择出更有工业价值的工艺路线。 2 , 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 以丙烯酸酯为原料合成3 一氨基吡咯烷。 本研究将参考文献提供的合成路线,并进行一系列改进。丙烯酸乙酯通过与 苄胺的加成反应、氯乙酸乙酯的取代反应、d i e c k m a n n 环合反应以及水解脱羧反 应制备n 苄基3 吡咯烷酮,再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n - 苄基3 羟胺基吡咯烷、硼 氢化钠还原羟胺基为氨基、钯炭催化氢解脱苄基等步骤合成3 - 氨基吡咯烷。通过 研究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到最优惠的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反应收率,为采 用该工艺生产3 氨基吡咯烷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2 研究以2 一丁烯1 ,4 二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的可行性 由于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1 合成路线长,步骤繁琐,本研究开发了 利用国内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原料2 一丁烯一1 ,4 - 二醇,通过氯化制备1 , 4 一二氯一2 一丁 烯,再与于燥的氯化氧气体加成制得1 ,2 ,4 三氯丁烷。再进一步用液氨氨解同时 杂环缩合,三步反应制备3 氨基毗咯烷的工艺。本文将研究该工艺的可行性以及 该工艺生产3 一氨基吡咯烷的收率、成本等数据。 m 可h 浙江大学硕卜学位论文3 氨罐吡咯烷的合成 3 比较两条合成路线的优越性 通过对两条合成路线的生产成本、生产周期、原料和副产物种类、反应条件 等因素的比较,筛选出更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路线,为工业生产提供必要的 基础数据。 2 4 1 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的合成工艺一 初步确定合成路线如下: 1 3 一( n ( 甲氧羰基亚甲基) 苄胺基) 丙酸乙酯的制备 反应式: h 2 c = c h c 0 2 e t + p h c h 2 n h 2 室温搅拌 h n c h 2 c h 2 c 。2 5 + c i c h :c 。:e 。竺:! ! ! ! 坠h n +c i c h 2 c 0 2 e t 二l c h p h 2 3 氨基一n 一苄基吡咯烷酮的制备 c h 2 c h 2 c 0 2 e p h c h 广n : 、c h 2 c 0 2 e t ,。2 豇 l n ) c h 2 p h e t 0 h ,n a 3 3 n 苄基3 氨基吡咯烷的制备 反应式: h 。2 日 n c h 2 p h + n h 2 0 hh c i + n a 2 c 0 3 _ + p h c h 2 c h 2 c 0 2 e t h n c h p h ,c h 2 c h 2 c 0 2 e t p h c h f _ n c h 2 c 0 2 e t ,0 2 日 _ + c h 3 c h 2 0 h n c h p h h + h2 0 回流 宰 c h p h 。:刚呱c 1 c h 2 p h ?。 厂、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沦文 3 - 氯基吡略烷的台成 4 3 - 氨基吡咯烷的制各 反应式: n a b h 4 h 2 p d c h a c c h 2 p h h 2 4 2 以2 。丁烯1 ,4 二醇为原料的合成工艺二 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加成、取代、环合、肟化、还原、氢解等步骤合 成3 一氨基吡咯烷,合成路线步骤多,制备周期长,因此,本文试图丌发出一种路 线简单的合成工艺。 本研究将考察利用国内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原料2 丁烯一1 ,4 一二醇,通过氯化制 备1 , 4 一二氯一2 丁烯,再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加成制得1 ,2 ,4 三氯丁烷,再进一步 用液氨氨解同时杂环缩合,三步反应制备3 一氨基吡咯烷的可行性。 路线如下: p h o a 。h 竺翌c 飞c i 旦c i 人c i c l o c i 兰可洲2 2 4 3 两条工艺的比较 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合成3 氨基吡咯烷的合成工艺一,原料简单易得且廉 价、反应条件温和,但路线长、步骤繁琐、原料和副产物多。以2 一丁烯一1 ,4 二 醇为原料合成3 一氨基吡咯烷的新合成工艺二,路线短、原料和副产物少。本文通 过对这两条工艺路线在生产成本、生产周期、反应条件、原料及副产物种类等方 面的比较,选择出更有优越性的路线,为工业生产提供一条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 1 4 七 h 七 m丫,吵 卅丫c n i c n c 6 h 6 c h 2 - - o - - c 6 h s c h e - n r r c s h 5 c h 2 一n h r 脱苄氢解在合成上用来保护羟基、氨基或合成取代甲苯、仲胺和叔胺等。钯 一炭或亚铬酸铜催化剂常用于脱苄反应4 叫。因为在使用他们时,芳环上的竞争 氢化反应发生得十分缓慢。 ch3(ch2)6coc(cooch2c6h5)2+h210pdcc2hsoh-ch3coocl2c2h5 ( 6 h 2 ) 7 c h 3 2 5 - 3 0 c1 0 1 3 k p a c 6 h s c h a c h 3 ( c h 2 ) 6 c o c (c o o h ) :塑苎 c h 3 ( c h 2 ) 6 c o c h 2 ( c h 2 ) 7 c h 3 ( c h 2 ) 7 c h 3 上反应是在温和条件下,用非水解法除去苄基的一个典型例子。 苄醚得脱苄反应在极性溶剂( 如醋酸、乙醇、甲醇) 中进行有利。质子对这一 反应有促进作用,通常用酸性催化剂或加入微量酸都可奏效。 氢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主要是过渡金属元素,如镍、钯、铂、铑和铱等呈 高度分散的活化态金属【4 7 1 。一个优良得催化剂,应具有活性大、选择性高、机 械强度大、不易中毒、使用寿命长、容易制备、廉价易得等特点。其中有些特点 与催化剂的成分和制备方法有密切关系。 浙江人学顺十举位论文 3 氧挂n 比咯烷的合成 用于氢化的催化剂种类繁多,约有百余种,现仅将最常用于氢解的钯炭催化 剂得制备原理及应用范围做一简介。 钯催化剂常用的类型有:5 的p d b a s 0 4 ,5 的p d c 和p d c a c 0 3 p d ( o c o c h 3 ) 2 ( 林德拉尔催化剂) m 扪。 通常以甲醛或者氢还原浸渍于载体上的钯来制备。 删2 + h c h 。+ 3 n a o h - - p 活忡h 8 - 炭9 p d ,c + h c 0 0 n a + 2n a c i + 2 h 2 0 1 6p d c l 2 + 4k b h 4 + 3 0 n a 0 h 1 6 p d + k 2 8 2 0 7 + 2k c i - i - 3 0n a c i - i - 2 3h z0 + 。鲨壅 + 2h cipdci hp d c 2h c i 2 + 2 。 十 由上述反应机理可知,催化脱苄反应常采用p d c 催化剂,由于苄胺和苄醚 的脱苄反应十分相似,不同的是前者的速度较慢,因此,有必要考察p d c 的合 适浓度及用量以提高反应速度。但若加入强酸或使用季铵化合物,由于形成更易 离去的基团使反应大大加快。另外,质子对这一反应有促进作用,通常用酸性催 化剂或加入微量酸都会加快反应速度,并且反应物n - 苄基一3 一氨基毗咯烷本身含 有碱性基团,为使它完全质子化,加入一定的酸或许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3 , 1 4 本章研究工作与目标 1 合成3 一氨基吡咯烷。 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与苄胺的加成反应、氯乙酸乙酯的取代反应、 d i e c k m a n n 环合反应以及水解脱羧反应四步制备n 一苄基3 吡咯烷酮。该产物与 盐酸羟胺反应生成肟、硼氢化钠还原得到n 苄基3 一氨基吡咯烷、最后催化氧解 脱苄基,得到最终产品3 氨基毗咯烷。 2 丙烯酸乙酯与苄胺的加成反应中,研究苄胺用量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3 研究d i e c k m a n n 环台反应的优惠工艺条件 研究d i e c k m a n n 环合反应合适的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催化剂及其用 量等,重点考察钠砂催化刹的活性。 4 考察氢解脱苄的优惠工艺条件。 本文将研究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n 苄基- 3 一氨基吡咯烷的质量比等影 响因素对此氢解脱苄反应的影响,求取反应的优惠条件,重点考察溶剂中加入醋 酸对反应的影n 向。 浙江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3 - 氨基毗咯烷的台成 3 2 实验过程 3 2 1 原料,溶剂及催化剂 丙烯酸乙酯 苄胺: 氯乙酸乙酪 碳酸钾: 碘化钾: 金属钠: 乙醇: 甲苯: 浓盐酸: 盐酸羟胺: 碳酸钠: 硼氢化钠: 纯度为9 8 ,试剂 纯度为9 9 ,试剂 纯度9 8 ,试剂 纯度9 8 ,工业品,杭州化学试剂厂 纯度9 8 ,试剂 纯度9 9 ,试剂 纯度9 8 ,工业品 纯度9 8 ,工业品 浓度3 7 ,工业品 纯度为9 8 5 ,上海试剂公司出品,化学纯 纯度为9 5 ,工业品: 纯度9 8 以上,化学纯试剂。 3 2 2 主要设备及装置 有机合成标准磨口玻璃仪器 一套; 搅拌电机( 带搅拌桨) 套 调压器一台;加热套一只 水循环真空泵一台;真空油泵 一台 安捷伦公司的f ? 9 0 f 色谱仪一台 合成n 一苄基3 吡咯烷酮的装置简图如图 3 1 所示。有机合成标准磨口玻璃三口烧瓶有效 容积5 0 0 m l ,内置机械搅拌。调压器控制加热 套的加热电压可以进行控温加热。反应完毕后 处理用到的精馏装置图如图3 2 所示,装置中的 e 接口接真空油泵,进行减压精馏。 n 一苄基3 毗咯烷酮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 肟,硼氢化钠还原得到n 苄基3 氨基吡咯烷反 应装置简图如图3 1 所示。有机合成标准磨口玻 璃三口烧瓶有效容积5 0 0 m l ,内置机械搅拌。 调压器控制加热套的加热电压可以进行控温加 热。 圈31n - 苄基一3 一吡咯烷酮合成装型 浙江人学颁。i ,学位论文 3 - 氨基吡咯烷的合成 催化氢解脱苄基的反应装置为高压釜,容积为5 0 0 m l 。反应完毕,3 氨基吡 咯烷粗品采用精馏法提纯,装置图见图3 2 。 a 三口烧瓶 b 温度计 c 玻璃环填料蒸馏柱 d 接收瓶 e 油泵接口 f 温度计 e 图32 常减压精馏装置图 b 3 2 3 分析方法和指标计算 1 薄层色谱。展开剂为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5 :1 2 气相色谱仪对原料、中间产物和产品进行分析。色谱仪型号1 7 9 0 f ,安捷 伦公司出品。 色谱柱:长3 5 m ,内径o 3 2 m m ,型号s e 5 4 ; 检测器:离子化氢焰;载气:n 2 ; 燃烧气:空气+ 氢气; 进样: 2 2 0 ; 检测:2 3 0 ;柱温:6 0 2 0 0 ,升温速度为1 5 0 r a i n 3 2 4 相关物性参数 本研究涉及的相关物质的物性数据见表3 1 所示。 表3 1 相关物质的物性参数 分子量 l o o 1 2 丙烯酸乙酯f 3 5 1熔点化 一7 2 沸点。c 1 0 0 1 0 】 浙江人学硕上学位论叟3 - 氨丛吡咯烷的合成 分子量1 0 7 1 5 熔点1 0 苄胺1 3 6 1 沸点f c 18 3 5 18 5 5 密度 0 9 8 2 分子量 1 1 0 5 熔点f c 一2 6 氯乙酸乙酯 3 7 】 沸点f c 1 4 4 折光率 1 4 2 1 5 密度 1 1 5 8 5 3 2 5 实验过程与产品定性 1 加成反应 装有机械搅拌和测温装置的5 0 0 m l 三1 :3 烧瓶中( 装置图3 1 ) 加1 7 4 m 1 ( 1 6 m o t ) 苄胺,在t = 1 5 2 0 。c 、机械搅拌下,缓慢滴加1 0 6 m 1 ( 1 0 0 9 ,1 0 m 0 1 ) 丙烯酸乙酯。 滴加过程中由于反应放热,控制滴加速度保持反应温度不超过3 0 。c ,滴加完毕, 继续恒温搅拌。气相色谱监测反应进程,丙烯酸乙酯反应完毕后停止搅拌,反应 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