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场景下数据业务资源模型的研究和优化_第1页
不同场景下数据业务资源模型的研究和优化_第2页
不同场景下数据业务资源模型的研究和优化_第3页
不同场景下数据业务资源模型的研究和优化_第4页
不同场景下数据业务资源模型的研究和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果上报申请书成果名称不同场景下数据业务资源模型的研究和优化关键词索引(35个)PDCH时隙,数据业务,用户感知对企业现有标准规范的符合度:(按填写说明5)符合成果来源:如果该成果来源于集团研发项目,请填写研发项目年度、项目名称及类型(按填写说明6)省公司自立项目专利情况:如果该成果产出相关专利,且专利处于国知局专利申请审查阶段或已授权,请说明专利名称、类型、申请号、状态、是否海外申请等情况。(按填写说明7)无成果简介:简要描述成果目的和意义,解决的问题,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传统通信网络向移动互联网逐渐转变,无线音乐、在线视频、即时通讯、微博等手机应用飞速发展,带来了数据业务流量的激增。数据流量的激增,大量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普及改变了用户行为,用户对基础网络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些因素迫切要求运营商从传统语音为主的优化转向流量运营的精细优化。如何进行语音向流量运营的思路转型,如何更好的分析用户行为,如何更好的评估用户感知,这些新课题将成为目前运营商网络维护和优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传统语音为主的优化方案中,对数据业务PDCH资源的建模,主要根据小区级PDCH等效话务量、PDCH分配失败率和PDCH复用度,这些指标既无法体现不同业务特点,无法体现不同用户行为特点,也没有反映用户感知状况,因此无法反映使用各类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从传统语音为主的优化向流量运营的精细优化转型,就必须引入用户级、业务级的指标作为数据基础,深入研究业务特点和用户行为特点;就必须对用户感知状况进行具体评估,靠数据说话,实际体现业务性能(如速率)对用户感知的影响。因此,本次数据业务资源建模方案的主要思路,就是以Gb口用户级、业务级速率指标为分析对象,以用户主动发起中断作为评估用户感知的重要手段,得出关联用户感知的业务速率模型,最终建立反映用户实际需求的合理PDCH资源的计算模型。具体方法就是:首先以Gb口采集的单个用户、单个业务的单次会话信息为基础数据,结合小区级STS统计,分析不同类型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分布特点,分析不同场景下单时隙吞吐率分布特点;其次将用户主动发起中断作为用户感知较差的行为体现,评估用户主动发起中断的会话相比一般会话,上下行速率分布的变化,从而建立与用户感知相关的各类业务速率模型;最后用不同场景的单时隙吞吐率模型和不同业务的速率模型,计算最终的小区合理PDCH资源需求。按照以上数据业务资源模型进行PDCH资源规划,可以提升对速率较敏感业务的用户感知,同时提升对速率不敏感业务的资源使用效率,从而达到最大程度满足数据业务用户感知的资源使用策略,提升网络整体性能。省内试运行效果:描述成果引入后在本省试运行方案、取得的效果、推广价值和建议等。本次数据业务资源模型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发现用户感知受业务速率影响的规律:IM业务的用户感知几乎不受该应用的上下行速率影响;WEB浏览、多媒体、终端应用交互业务的用户感知明显受上行速率影响,与下行速率无明显关系;App下载业务的用户感知受上行速率的影响非常大,与下行速率无明显关系;彩信业务的用户感知受上下行速率的影响非常大。2)建立用户感知与业务速率相关模型:主要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业务合理速率,对应于用户主动中断次数占总中断次数出现大幅下降时的速率临界值;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较大的业务合理速率,对应于公式“1速率小于r1会话的速率占比 / 速率小于r1会话中中断数占所有中断数比例” 在20附近时的对应速率;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不明显的业务合理速率,建议考虑该业务的平均速率。3)通过用户感知与速率相关模型,评估各类数据业务的速率模型和特点,得出最终各类业务合理上下行速率。4)分析不同场景单时隙吞吐率模型,得出各场景小区忙时峰值单时隙吞吐率的合理目标区间。5)通过以上速率模型,最终得出满足用户感知需求的小区PDCH时隙计算模型并提出建议PDCH优化目标:小区PDCH时隙需求 (该业务合理速率 小区内该业务使用时长)/ 对应场景下单时隙吞吐率目标 / 3600 (STS统计中LLC层流量 / Gb采集业务总流量)目前以WHBSC73作为试点BSC,应用以上数据业务资源模型,调整效果如下:1) 减少了数据业务占用信道,节省信道资源和载频资源。节省了136个PDCH时隙资源(折合约17个载频资源),整体数据业务信道资源占用下降6.4%;半速率话务量比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调整前的晚忙时平均1.29下降至1.18%,下降了0.11%。2) 改善了数据业务承载效率,提升了时隙资源利用率。单时隙吞吐率有一定提升,从调整前的晚忙时平均7.17kbps提升至7.33kbps,提升了2.2%;下行PDCH复用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从调整前的晚忙时平均2.31提升至2.35,上升了1.7%。在爱立信网络区域(武汉、咸宁),该成果具有广泛推广性;对于其它厂家的数据业务规划也可以考虑借鉴相关思路进行精细模型研究。由于该研究需要进行Gb接口会话级数据采集,因此需要部署Gb采集平台。文章主体(3000字以上,可附在表格后):根据成果研究类别,主体内容的要求有差异,具体要求见表格后的“填写说明8”。“成果上报申请书”的填写说明:1、“成果专业类别”指:核心网、无线、传输、IP、网管、业务支撑、管理信息系统、市场研究、数据业务、数据网络、通信电源、空调、其他。2、“成果研究类别”指:超前研究、新产品开发、相关网络解决方案、现有业务优化、其他。3、“所属专业部门”指:完成该成果的单位在省公司或地市分公司所属的专业部门线条。可填写:规划计划线条、网络线条、业务支撑线条、管理信息系统线条、数据线条、市场线条、集团客户线条、其他。4、“省内评审结果”指:优秀、通过。5、“对企业现有标准规范的符合度”指:列举该成果使用并符合的中国移动统一发布的企业标准的名称和编号,详细描述该成果在现有的企业标准基础上所需新增的功能要求(如业务流程的改变、设备新增的功能要求等)。6、成果来源指:如果该成果来源于集团研发项目,请填写研发项目的年度、项目名称和类型(类型包括:集团重大研发项目、集团重点研发项目、省公司自立项目)。7、专利情况指:1)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2)名称:该成果申请专利的名称3)申请号:由知识产权审查机构授予的该成果专利申请号4)状态:申请中、已授权8、“文章主体”:根据不同科技成果分类实施不同的主体要求,具体如下:1)超前研究类成果主体包括: 背景情况 技术特点分析 标准化情况 其他运营商应用情况(可选) 技术发展趋势 引入策略分析2)相关网络解决方案类成果主体包括: 背景情况 技术方案:概述、网络解决方案(如果涉及到网络方面的改造,信令改造,路由改造等,应有详细的描述)、设备及系统改造/建设要求、码号资源需求 效果(解决了哪些问题) 本省应用推广情况3)新产品开发类成果主体包括: 业务及功能简介:业务概述、业务主要功能介绍 技术实现方案:包括业务实现组网结构图、相关系统(平台、终端)功能和要求、业务实现流程、码号要求等 业务申请和开通:包括用户范围及业务使用范围、业务申请与注销等 业务商务模式及资费:包括商务模式、业务资费模式、业务收费方式等 市场前景分析4)现有业务优化类成果主体包括: 业务及功能简介:业务概述、业务主要功能介绍 现有业务存在的问题:现有缺陷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原有业务方案/流程:业务实现组网结构图、相关系统(平台、终端)功能和要求、业务实现流程 优化后的方案/流程:业务实现组网结构图、相关系统(平台、终端)功能和要求、业务实现流程 优化后达到的效果,产生的经济效益 5)其他类成果主体,参考1)4)的成果主体要求,阐述清楚项目背景、实现方案、解决的问题、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不同场景下数据业务资源模型的研究和优化一、背景情况(一) 研究背景随着传统通信网络向移动互联网逐渐转变,无线音乐、在线视频、即时通讯、微博等手机应用飞速发展,带来了数据业务流量的激增。湖北移动全省数据业务流量2011年相比2010年增长了70,2012年相比2011年增长了117,数据业务需求的增长不断加速,对运营商软硬件资源规划是一个巨大考验。数据流量的激增,大量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普及改变了用户行为,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加剧,用户对基础网络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些因素迫切要求运营商加强网络维护和优化的力度,从传统语音为主的优化转向流量运营的精细优化。如何进行语音向流量运营的思路转型,如何更好的分析用户行为,如何更好的评估用户感知,这些新课题将成为目前运营商网络维护和优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二) 传统数据业务资源模型传统语音为主的优化方案中,对数据业务PDCH资源的建模,主要根据小区级PDCH等效话务量、PDCH分配失败率和PDCH复用度,计算公式如下:数据业务所需PDCH信道数 =(PDCH的等效话务量/(1-PDCH分配失败率/2)*(PDCH复用度/目标复用度) 这些指标PDCH等效话务量、PDCH分配失败率、PDCH复用度,主要与语音业务时隙需求(归因于语音业务优先抢占数据业务的资源)密切相关,也与小区级数据业务资源分配策略相关(比如Active PDCH Limit功能)。但从用户角度考虑,这些指标既无法体现不同业务特点,无法体现不同用户行为特点,也没有反映用户感知状况,因此无法反映使用各类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三) 语音向流量运营转型思路从传统语音为主的优化向流量运营的精细优化转型,就必须引入用户级、业务级的指标作为数据基础,深入研究业务特点和用户行为特点;就必须对用户感知状况进行具体评估,靠数据说话,实际体现业务性能(如速率)对用户感知的影响。因此,本次数据业务资源建模方案的主要思路,就是以Gb口用户级、业务级速率指标为分析对象,以用户主动发起中断作为评估用户感知的重要手段,得出关联用户感知的业务速率模型,最终建立反映用户实际需求的合理PDCH资源的计算模型。具体方法就是:首先以Gb口采集的单个用户、单个业务的单次会话信息为基础数据,结合小区级STS统计,分析不同类型业务的上下行速率分布特点,分析不同场景下单时隙吞吐率分布特点;其次将用户主动发起中断作为用户感知较差的行为体现,评估用户主动发起中断的会话相比一般会话,上下行速率分布的变化,从而建立与用户感知相关的各类业务速率模型;最后用不同场景的单时隙吞吐率模型和不同业务的速率模型,计算最终的小区合理PDCH资源需求。二、技术实现方案数据业务资源主要指无线信道的PDCH时隙资源,本次建模目标对象,也就是小区合理的PDCH时隙需求量。本次建模的研究对象,包括小区的业务流量、业务使用时长、单时隙吞吐率、不同业务分类、业务的合理速率。(一) 业务分类根据协议自身特点和用户行为特点,将现网所有数据业务进行分类。根据前期Gb流量分析,目前武汉移动2G数据业务流量是主要有图片下载、web浏览、App下载、QQ即时通讯、新浪微博、音乐下载、手机阅读、视频下载、彩信、腾讯微博、微信即时通讯、飞信即时通讯、手机游戏、移动MM、手机支付、移动微博业务等16类业务,可划分为6个大类,如下:1) IM即时通讯 QQ(TCP协议目的端口为14000),飞信(TCP协议目的端口8000),微信(TCP协议目的IP地址86或51,及IP端口为8080),包括QQ、飞信、微信聊天,本项目定义由抓包确定,即时通讯类业务占到全网流量的14%2) 应用商店(App下载)Http/Wsp协议响应ContentType中包含”symbian”,”archive”,”apk”,”android”,”application”,包括Sybiam手机、Android手机、移动MM、手机游戏、Iphone手机APP应用下载,应用下载类业务占到全网流量的17%3) WEB浏览Http/Wsp协议响应ContentType中包含”text”的会话,包括各种网页浏览、微博浏览、论坛浏览、贴吧、手机阅读、手机支付等,web浏览类业务占到全网流量的38% 4) 多媒体业务(音频、视频、图片下载)Http/Wsp协议响应ContentType中包含”audio”或”video”或”image”的会话,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的在线浏览收听和下载,音频图下载业务占全网流量的30%5) 彩信Http/Wsp协议响应ContentType包含“mms”的会话,包括彩信的发送和接收、手机报业务,彩信业务占全网流量的1%6) 终端应用软件交互业务不包含在以上主要数据业务类型中的业务,主要以非主流协议和私有端口为主,这些协议和端口主要用于终端应用软件进行内部交互,比如某些微博客户端的登录验证信息交互,比如某些智能机应用软件的广告插件信息交互。(二) 业务合理速率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每大类业务的合理速率。1)当前业务的实际上下行速率分布特点考虑到以每次业务会话为粒度,进行速率和时长分布分析,处理数据量十分巨大。对整体会话记录进行随机采样,比如按照业务发生时长的秒数加上用户IMSI号之和,被10整除后的余数等于1的会话记录集合,作为整体会话记录的一个典型代表进行相关分析。2)对用户主动中断信令的连接,分析此类会话的上下行速率分布特点为了避免个别用户或终端的自身行为特点(比如终端故障导致频繁建立连接后主动释放连接)影响整体结果,对于用户主动中断信令的连接数占该用户总连接数80以上的,剔除该用户所有会话记录。(三) PDCH时隙需求通过计算数据业务总流量的两个公式,最终得出PDCH时隙需求的计算公式。公式1)数据业务总流量 PDCH时隙数单时隙吞吐率单位时长对于不同的场景,小区的单时隙吞吐率不同。一般来说,作为数据业务使用需求量最大的区域,高校场景的单时隙吞吐率最高。这样,不同场景下小区的单时隙吞吐率不一样,满足同样流量需求的PDCH时隙需求也不一样。即一般认为不同场景具有不同的单时隙吞吐率特征,在已知数据业务总流量需求情况下,可计算不同场景下小区所需的PDCH时隙数。公式2)数据业务总流量 平均速率业务时长 (业务平均速率业务使用时长)对于不同的业务,由于用户使用方式和业务特点差异,平均使用速率也存在差异。比如QQ业务发送和接收消息时上下行传输数据包一般比较小,QQ业务心跳机制的传输数据包也比较小,因此,QQ业务的平均速率相对较低。而应用程序商店业务用户一般下载较大的程序安装包,某些应用程序商店软件(特别是第三方Android软件市场)支持多线程下载,因此这些业务的平均速率相对较高。同时,用户对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时延容忍度,即具有不同的速率要求。比如QQ业务用户,一般不急于收到对方回复(以秒为单位),同时QQ业务的心跳机制也不要求迅速更新用户状态,因此QQ业务用户的时延容忍度高,即速率要求低。而在线视频业务的用户,一般需要流畅和连贯的观看体验,对时延容忍度低,即对速率要求较高。因此,不同业务具有不同的平均速率合理门限。最终公式3)小区PDCH时隙需求 (该业务合理速率 小区内该业务使用时长)/ 对应场景下单时隙吞吐率目标 / 单位时长其中“小区内该业务使用时长”可以通过Gb口数据统计获得,“业务的合理速率”和“对应场景下单时隙吞吐率目标”需要通过以下建模分析获得。目前武汉现网14个BSC已开启Load Optimization功能,其中,大部分BSC采用LOADOPT=1、LOPTETHR=25、LOPTGTHR=3的设置,少量BSC采用LOADOPT=1、LOPTETHR=10、LOPTGTHR=8的设置。(四) 不同业务模型不同业务模型分析主要用来研究业务用户的行为特点,和业务使用的固有特点。取12月7日至12月12日一周(除去周末),全天数据业务最大的3个时段晚忙时20:0023:00的GB平台上信令作为数据来源。分析得出各业务一般情况下上下行速率分布直方图,和用户主动中断信令情况上下行速率分布直方图。根据反映一般情况和影响用户感知情况的两类对比,估算影响用户感知的速率范围,从而得出各类业务的合理速率。1) 用户感知与速率相关模型本次分析,主要将用户主动中断会话作为反映用户感知的具体行为,分析在不同速率下,用户中断比例分布的变化,建立用户感知与速率相关模型。由于不同业务特点,影响用户使用该业务的行为,从而具有不同的用户感知与速率相关模型。假设某类业务一共产生N此会话,其中产生TN次会话速率小于r,(1T)N次会话速率大于或等于r;用户对该业务的预期速率为r,即小于速率r可能导致用户中断会话,此类对速率感知不满的中断次数为S1。但用户也可能由于其他情况中断会话,比如设备问题、用户主观情绪问题、终端软件设置,此类中断次数为S2。由于此类中断行为不受速率影响,即速率大于或等于r的会话中,此类中断行为的比例和速率小于r的会话一致,此比例为S2 / N。1)主要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如果S2明显小于S1,即用户主要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主动中断会话,则速率大于某个值,该业务的用户主动中断次数占总中断次数出现大幅的下降,可以将这个临界值作为该业务的合理速率。2)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较大则速率小于r的会话中,用户的总中断数为:S1 S2T此中断数占总中断数的比例为:K = (S1 S2T) / (S1 + S2)再考虑速率小于r1(其中r1 r)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速率感知不满的中断比例一定增大,即大于原比例(= S1 / (S1 S2)),假设增量为a。即速率小于r1的会话中,对速率感知不满的中断占总中断比例为S1 / (S1 S2) a假设产生T1N次会话速率小于r1,这些会话中中断数占所有中断数比例为K1,即这些会话中:其他原因中断次数 = T1 N S2 / N = T1 S2;总中断次数 = K1 (S1 S2)对速率感知不满的中断占总中断比例 = 1 T1 S2 / K1 (S1 S2) 以下等式成立S1 / (S1 S2) a = 1 T1 S2 / K1 (S1 S2)化简得到a = (1- T1 / K1) S2 / (S1 + S2)a越大,反映该速率r1导致用户的感知越差,用户中断的概率越高。由于 S2 / (S1 + S2)可以近似看作一个常量,T1和K1均与速率r1相关,因此可以通过(1- T1 / K1)的计算来估计a,即(1- T1 / K1)越大,反映该速率r1导致用户的感知越差,用户中断的概率越高。根据经验,(1- T1 / K1) 在20附近时对应的速率r1可做为该业务的合理速率。3)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不明显a = (1- T1 / K1) S2 / (S1 + S2)a越大,反映该速率r1导致用户的感知越差,用户中断的概率越高。其中S2 / (S1 + S2)为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如果该值较小,则a也较小,从而用户对速率下降的感知不明显。这种情况下,只能以该业务的速率中位数近似做为该业务的合理速率。2) IM即时通信业务IM一般业务上行速率如下: IM用户中断会话上行速率如下: IM一般业务下行速率如下: IM用户中断会话下行速率如下: IM业务的用户主动中断(反映用户感知行为),与该应用的上下行速率关系不大。也可以说,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IM业务用户中断会话的占比较小甚至可以忽略,只能以该业务的速率中值近似做为该业务的合理速率。IM业务的上行合理速率为0.01kbps,下行合理速率为0.008kbps。3) WEB浏览业务Web浏览一般业务上行速率如下: Web浏览用户中断会话上行速率如下: Web浏览的用户主动中断(反映用户感知行为),与上行速率有明显关系。从直方图对比来看,属于“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较大”的情况。计算(1- T1 / K1),即“1速率小于r1会话的占比 / 速率小于r1会话中中断数占所有中断数比例”,结果如下:速率范围(kbps)一般情况下累积占比 %用户中断情况下累积占比 %(1- T1/K1)17.74%16.16%52.11%215.21%28.22%46.08%324.16%38.07%36.52%432.96%46.31%28.82%541.39%53.48%22.61%648.95%60.07%18.51%756.05%65.70%14.68%862.12%71.18%12.73%967.10%75.70%11.36%1071.49%79.74%10.34%1175.19%82.99%9.40%1278.47%85.64%8.38%1381.16%88.51%8.31%1483.47%90.47%7.74%1585.54%92.04%7.06%1687.33%93.27%6.37%1788.77%94.14%5.71%1890.06%94.84%5.04%1991.13%95.52%4.59%2092.03%96.05%4.19%2293.65%96.91%3.36%2595.31%97.80%2.54%3097.21%98.71%1.51%4098.73%99.44%0.71%5099.73%99.72%-0.01%100100.00%99.98%-0.01%300100.00%100.00%0.00%根据经验,(1- T1 / K1) 在20附近时对应的速率5kbps可作为Web浏览的上行合理速率。Web浏览一般业务下行速率如下: Web浏览用户中断会话下行速率如下: Web浏览的用户主动中断(反映用户感知行为),与下行速率没有明显关系:一般情况下该业务会话的平均下行速率24.13kbps,而用户中断情况下该业务会话的平均下行速率为33.96kbps。从直方图对比来看,也属于“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不明显”的情况,只能以该业务的速率中值近似作为该业务的合理速率:Web浏览的下行合理速率为15kbps。4) 多媒体业务多媒体一般业务上行速率如下: 多媒体用户中断会话上行速率如下: 多媒体业务的用户主动中断(反映用户感知行为),与上行速率有明显关系。从直方图对比来看,属于“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较大”的情况。计算(1- T1 / K1),即“1速率小于r1会话的占比 / 速率小于r1会话中中断数占所有中断数比例”,结果如下:速率范围(kbps)一般情况下累积占比 %用户中断情况下累积占比 %(1- T1/K1)18.17%27.98%70.80%221.97%45.26%51.46%336.72%56.73%35.26%449.78%65.41%23.90%560.50%72.33%16.35%668.82%77.81%11.56%775.07%82.32%8.81%880.09%85.70%6.55%983.91%88.28%4.95%1086.80%90.35%3.93%1189.06%91.76%2.94%1290.85%92.78%2.08%1392.22%93.50%1.36%1493.38%94.01%0.67%1594.28%94.50%0.23%1695.07%94.90%-0.18%1795.75%95.29%-0.49%1896.32%95.60%-0.75%1996.77%95.88%-0.93%2097.17%96.11%-1.11%2297.82%96.51%-1.35%2598.50%96.93%-1.62%3099.11%97.46%-1.70%4099.64%98.16%-1.51%5099.82%98.64%-1.20%10099.96%99.66%-0.30%300100.00%100.00%0.00%根据经验,(1- T1 / K1) 在20附近时对应的速率4kbps可作为多媒体业务的上行合理速率。多媒体一般业务下行速率如下: 多媒体用户中断会话下行速率如下: 多媒体的用户主动中断(反映用户感知行为),与下行速率没有明显关系:一般情况下该业务会话的平均下行速率32.89kbps,而用户中断情况下该业务会话的平均下行速率为39.47kbps。从直方图对比来看,也属于“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不明显”的情况,只能以该业务的速率中值近似作为该业务的合理速率:多媒体业务的下行合理速率为25kbps。5) App下载业务App下载一般业务上行速率如下: App下载用户中断会话上行速率如下: 从01kbps速率范围内的占比28.58下降至45kbps速率范围的占比7.20,随速率提升用户中断会话占比出现大幅下降,且上行速率范围5kbps以上的用户主动中断比例总占比非常小(约20),明显属于“用户主要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主动中断会话”。因此,可以认为上行速率高于5kbps时用户一般不主动发起中断,App下载业务的上行合理速率为5kbps。App下载一般业务下行速率如下: App下载用户中断会话下行速率如下: App下载业务的用户主动中断(反映用户感知行为),与下行速率没有明显关系:一般情况下该业务会话的平均下行速率27.18kbps,而用户中断情况下该业务会话的平均下行速率为42.51kbps。从直方图对比来看,也属于“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不明显”的情况,只能以该业务的速率中值近似作为该业务的合理速率:App下载业务的下行合理速率为14kbps。6) 彩信业务彩信一般业务上行速率如下: 彩信用户中断会话上行速率如下: 从12kbps速率范围内的占比67.15下降至23kbps速率范围的占比7.70,随速率提升用户中断会话占比出现大幅下降,且上行速率范围2kbps以上的用户主动中断比例总占比非常小(约10),明显属于“用户主要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主动中断会话”。因此,可以认为上行速率高于2kbps时用户一般不主动发起中断,彩信业务的上行合理速率为2kbps。彩信一般业务下行速率如下: 彩信用户中断会话下行速率如下: 从4550kbps速率范围内的占比16.52下降至5055kbps速率范围的占比7.08,随速率提升用户中断会话占比出现大幅下降,且下行速率范围50kbps以上的用户主动中断比例总占比非常小(约20),明显属于“用户主要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主动中断会话”。因此,可以认为下行速率高于50kbps时用户一般不主动发起中断,彩信业务的下行合理速率为50kbps。7) 终端应用软件交互业务终端应用交互一般业务上行速率如下: 终端应用交互用户中断会话上行速率如下: 终端应用交互的用户主动中断(反映用户感知行为),与上行速率有明显关系。从直方图对比来看,属于“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较大”的情况。计算(1- T1 / K1),即“1速率小于r1会话的占比 / 速率小于r1会话中中断数占所有中断数比例”,结果如下:速率范围(kbps)一般情况下累积占比 %用户中断情况下累积占比 %(1- T1/K1)13.56%18.76%81.00%29.73%33.20%70.70%316.84%43.78%61.54%424.19%52.42%53.86%531.48%59.44%47.03%638.35%65.56%41.50%744.70%70.61%36.69%850.83%75.21%32.42%956.60%79.14%28.48%1062.07%82.42%24.70%1166.47%85.16%21.95%1270.26%87.29%19.51%1373.90%89.13%17.08%1477.18%90.62%14.83%1580.31%91.78%12.50%1682.69%92.74%10.84%1784.60%93.65%9.67%1886.50%94.34%8.31%1987.87%94.96%7.46%2089.24%95.51%6.57%2291.24%96.38%5.33%2593.66%97.25%3.69%3096.45%98.13%1.71%4098.82%99.00%0.19%5099.58%99.40%-0.18%100100.00%99.89%-0.11%300100.00%100.00%0.00%根据经验,(1- T1 / K1) 在20附近时对应的速率11kbps可作为终端应用交互的上行合理速率。终端应用交互一般业务下行速率如下: 终端应用交互用户中断会话下行速率如下: 终端应用交互的用户主动中断(反映用户感知行为),与下行速率没有明显关系:一般情况下该业务会话的平均下行速率20.66kbps,而用户中断情况下该业务会话的平均下行速率为27.97kbps。从直方图对比来看,也属于“对速率感知不满导致中断的占比不明显”的情况,只能以该业务的速率中值近似作为该业务的合理速率:终端应用交互的下行合理速率为12kbps。8) 小结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得出用户感知受业务速率影响的规律:1)IM业务的用户感知几乎不受该应用的上下行速率影响;2)WEB浏览、多媒体、终端应用交互业务的用户感知明显受上行速率影响,与下行速率无明显关系;3)App下载业务的用户感知受上行速率的影响非常大,与下行速率无明显关系;4)彩信业务的用户感知受上下行速率的影响非常大。通过用户感知与速率相关模型,评估各类数据业务的速率模型和特点,得出最终各类业务合理上下行速率如下:上行速率(kbps)下行速率(kbps)IM即时通信0.010.008Web浏览515多媒体425App下载514彩信250终端应用交互1112(五) 不同场景分析考取12月3日至12月7日和12月10日至12月14日共两周(除去周末),全天数据业务最大的3个时段晚忙时20:0023:00的省网优平台上统计指标作为数据来源。1) 高校场景统计分布表统计量单时隙吞吐率N有效10420缺失0均值6.77122中值5.76402标准差4.161742百分位数102.69874203.56282253.93604304.27490404.99804505.76402606.63441707.79903758.52206809.362599012.20498统计分布图2) 核心市区场景统计分布表统计量单时隙吞吐率N有效8037缺失0均值8.57578中值7.26271标准差5.605639百分位数102.57294203.90957254.50681305.04081406.13330507.26271608.732377010.429367511.547258012.875839016.54482统计分布图3) 一般市区场景统计分布表统计量单时隙吞吐率N有效21156缺失0均值6.77122中值5.76402标准差4.161742百分位数102.60495203.91840254.46177304.98140406.01137507.05603608.30957709.838787510.813468011.999089015.31544统计分布图4) 乡镇场景统计分布表统计量单时隙吞吐率N有效4490缺失0均值6.77122中值5.76402标准差4.161742百分位数102.44769203.51091254.00046304.46624405.32387506.30871607.44219708.75753759.910078011.095079014.50320统计分布图5) 农村场景统计分布表统计量单时隙吞吐率N有效20019缺失0均值6.77122中值5.76402标准差4.161742百分位数102.29167203.42803253.94235304.44054405.51095506.648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