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分类命名.ppt_第1页
岩石分类命名.ppt_第2页
岩石分类命名.ppt_第3页
岩石分类命名.ppt_第4页
岩石分类命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石分类与命名,一、基本概念二、岩浆岩类三、沉积岩类四、变质岩类五、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它:建筑装饰材料大理石、人造大理石、花岗岩等。,2、什么是矿石含有用矿物、并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从中提起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属或其它矿物产品的岩石。,一、基本概念,3、什么是矿物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少数为单质,如自然Au等。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础,一般为固体,但也有液态的矿物,如汞(水银)。由人工方法所获得的某些与天然矿物相同或类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则称为合成矿物。如人工水晶,人工钻石等。,二、岩浆岩类,(一)术语定义,岩浆岩是指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经冷却固结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内冷凝而成的火成岩。侵入岩按其侵入地壳中的部位深浅,分为深成岩(3km),浅成岩(1.5-3km),和超浅成岩(0.5-1.5km)。,是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岩石,包括喷出岩熔岩、火山碎屑岩(以及二者间的过度类型),和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次(潜)火山岩。,侵入岩,火山岩,二、岩浆岩类,(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岩石结构:是指岩石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矿物的形状、矿物间的相互关系等。,岩石构造:是指岩石中的矿物集合体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二、岩浆岩类,(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1、结构,A、按岩石结晶程度可分为:(1)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晶体组成;(2)玻璃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玻璃质组成;(3)半晶质结构岩石中既有晶体也有玻璃质。,二、岩浆岩类,(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1、结构,B、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分为:,巨粒结构:矿物粒径10mm粗粒结构:矿物粒径5-10mm中粒结构:矿物粒径2-5mm细粒结构:矿物粒径0.5-2mm微粒结构:矿物粒径0.1-0.5mm,显晶质,隐晶质,显微晶质结构:矿物粒径0.01-0.1mm,显微隐晶质结构:矿物粒径0.01mm,二、岩浆岩类,(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1、结构,C、按矿物颗粒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结构:岩石中主要矿物颗粒大致相等;,不等粒结构:岩石中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呈连续变化;斑状结构:颗粒大小悬殊,大的为斑晶,一般较自形,小的为基质,一般为隐晶质和玻璃质;似斑状结构:岩石由比较自形粗大的斑晶和细小基质两部分组成,但基质是全晶质的细粒、中粒、甚至是粗粒的。,二、岩浆岩类,(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1、结构,D、按矿物外形(自形程度)可分为:,全自形粒状结构:岩石中的矿物均具有自已特有的形状;半自形粒状结构: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不一致,以半自形晶为主,少数自形和他形晶;他形粒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外形多呈不规则状。,二、岩浆岩类,(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1、结构,E、按矿物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侵入岩中的结构:嵌晶(包含)结构、镶边结构、次变边结构、花岗结构、柱粒状结构、文象结构、辉长结构、辉绿结构、蠕英结构、环斑结构、熔蚀结构、细晶结构、伟晶结构等;,喷出岩中的结构:拉玄结构、交织结构、球粒结构、粗面结构等。,二、岩浆岩类,(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1、结构,火山碎屑岩结构,(1)按颗粒大小分:集块结构(粒径64mm的岩块占1/3以上)、火山角砾结构(粒径2-64mm的岩块含量占50%以上)、凝灰结构。,(2)按物质成分:晶屑凝灰结构、岩屑凝灰结构、玻屑凝灰结构。,(3)火山碎屑岩与熔岩的过度类型:熔结凝灰结构。,二、岩浆岩类,(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2、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斑杂状构造、带状构造、球状构造、枕状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原生片麻理构造、流线、流面构造、流纹构造、珍珠构造等。,二、岩浆岩类,(三)岩浆岩化学成份与类型划分,(1)据SiO2含量可把岩浆岩分为五类: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45-53%)中性岩(SiO253-63%)酸性岩(SiO263-75%)超酸性岩(SiO275%),二、岩浆岩类,(三)岩浆岩化学成份与类型划分,(2)根据岩浆中SiO2及K2O+Na2O的含量所计算出的里特曼指数(),可将岩石划分为三个系列:钙碱性系列(3.3)碱性系列(=3.3-9)过碱性系列(9),里特曼指数()=(K2O+Na2O)2/(SiO2-43)(式中的氧化物为质量百分数),二、岩浆岩类,(四)常见的岩浆岩类型,1、橄榄岩苦橄岩类(超镁铁质岩类)2、金伯利岩、霓霞岩-霞石岩、碳酸岩类(偏碱性-过碱性超基性岩类)3、辉长岩玄武岩类4、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5、闪长岩安山岩类6、正长岩粗面岩类7、霞石正长岩响岩类8、花岗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9、火山碎屑岩类10、脉岩类,碱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碱长正长岩,正长岩,二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斜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辉长岩,石英碱长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辉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辉长岩石英斜长岩,富石英花岗岩,英石岩,常见熔岩分类表,石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0,20%,(5%),(20%),二、岩浆岩类,火山碎屑岩分类,正常火山碎屑岩的分类:主要根据碎屑的粒度及含量来进行。,火山碎屑岩与火山熔岩、沉积岩过渡类型的分类:主要根据不同物源的组分含量、成岩方式以及碎屑的粒度来进行。,成岩方式,碎屑粒度,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岩石的基本名称是岩石分类命名的基本单元,它反映岩石的基本属性及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特点。如: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细晶岩、伟晶岩、煌斑岩等。,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附加修饰词可以是矿物名称、结构术语、矿物粒度等。矿物名称:如黑云母花岗岩、闪斜煌斑岩、云斜煌斑岩等;结构术语:如斑状花岗岩;矿物粒度:如中粒花岗岩,1、侵入岩类,总之,要视研究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以能区分不同岩石种属,有利于地质调查及找矿等为原则。,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在野外地质调查中,侵入岩的命名,一般在基本名称前+矿物粒度+有代表意义的矿物,如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等。,1、侵入岩类,特殊结构构造一般要冠于基本名称之前。如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片麻状花岗岩等。,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斑岩和玢岩的区别,如果斑晶为中基性斜长石、暗色矿物,则称为玢岩。如闪长玢岩、辉绿玢岩等,属中基性岩类;如果斑晶为石英、碱性长石、似长石,则称为斑岩。如正长斑岩、花岗斑岩等,属中酸性岩类。,需要注意的问题,二者均为具斑状结构的浅成岩。,换一句话说:就是具斑状结构的酸性侵入岩称为斑岩;具斑状结构的中基性侵入岩称为玢岩。,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似斑状结构:岩石由斑晶和基质两部分组成,基质由全晶质、颗粒相对细小的细粒、中粒、甚至粗粒的矿物组成。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明显可分为两个世代,颗粒大小悬殊,大的为斑晶,自形程度较高,小的为基质,一般为隐晶质和玻璃质。,需要注意的问题,斑状花岗岩与花岗斑岩的区别,斑状花岗岩具似斑状结构,为中深成侵入岩;花岗斑岩具斑状结构,为浅成侵入岩。,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2、熔岩类,在基本名称前特征矿物、特征性的结构、构造等。,如安山岩类:普通辉石安山岩、普通角闪石安山岩、气孔-杏仁状安山岩等;玄武岩类:辉石玄武岩、角闪玄武岩、拉斑玄武岩、球粒玄武岩、粗玄岩、中粒玄武岩等;,对玻璃质熔岩,常按某些物理特征来命名:如玻璃质流纹岩,根据玻璃的颜色、光泽、和特殊的结构构造可分为:黑曜岩、松脂岩、珍珠岩、浮岩等。,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如:安山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玻屑晶屑凝灰岩,含火山角砾流纹质玻屑晶屑凝灰岩等。,3、火山碎屑岩类及其过度类型,(1)火山碎屑岩类,原始岩浆成分物态基本名称,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如:流纹质玻屑晶屑熔结凝灰岩、安山质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等。,3、火山碎屑岩类及其过度类型,(2)火山碎屑岩与熔岩过度类型,以火山碎屑为主者:原始岩浆成分物态熔结凝灰岩,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如:凝灰质安山质、含火山角砾流纹岩等。,3、火山碎屑岩类及其过度类型,(2)火山碎屑岩与熔岩过度类型,以火山熔岩为主者:物态熔岩基本名称,二、岩浆岩类,(五)岩浆岩命名的一般原则,3、火山碎屑岩类及其过度类型,(2)火山碎屑岩与陆源碎屑岩过度类型,以陆源碎屑为主的岩石:岩石颜色凝灰质陆源碎屑岩基本名称如:浅灰色凝灰质粉砂岩、灰黄色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等,以火山碎屑为主的岩石:岩石颜色沉火山碎屑岩基本名称如:浅灰色沉凝灰岩、浅灰色沉火山角砾岩等,三、沉积岩类,(一)术语定义,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火山作用及其他地质营力下改造的物质,经搬运、沉积、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什么是沉积岩?,三、沉积岩类,(一)术语定义,由母岩经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陆源碎屑物质,经机械搬运、沉积、压实和胶结而成的岩石。,陆源(碎屑)沉积岩:,内源沉积岩(或称“内生沉积岩”):在沉积盆地中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构成岩石的原始物质主要来自陆源溶解物(陆壳的化学风化)和生物源,也有的来自火山活动或地下热液。,三、沉积岩类,(一)术语定义,陆源碎屑:陆源区母岩经物理风化或机械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内源碎屑(内碎屑):沉积盆地内弱固结的化学作用沉积物或生物化学作用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作用剥蚀破碎再沉积的碎屑物质。,三、沉积岩类,(一)术语定义,粒屑(异化颗粒):沉积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作用及波浪、岸流、潮汐作用形成的粒状集合体,在盆地内就地沉积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内碎屑、生物屑、鲕粒、团粒、团块的总称。,圆度:碎屑物质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三、沉积岩类,(一)术语定义,杂基:碎屑岩中与砂、砾一起机械沉积下来的起填隙作用的粒径小于0.03mm的物质。,泥晶:内源沉积岩中与粒屑同时沉积的充填于粒屑间的化学、生物化学或机械作用形成的晶粒粒径小于0.03mm的物质。,三、沉积岩类,胶结物:碎屑间或粒屑间孔隙内的起胶结作用的各种化学沉积物质。,亮晶:充填于内源沉积岩原始粒屑间孔隙中的在成岩阶段形成的干净明亮的化学沉积物质。,填隙物:碎屑物间或粒屑间充填的物质,包括杂基和胶结物或泥晶和亮晶。,(一)术语定义,三、沉积岩类,碎屑粒级划分表,三、沉积岩类,(二)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常见的结构有:(角)砾状结构、砂状结构、粉砂状结构、泥质结构;砾屑结构、砂屑结构、粉屑结构、泥晶结构;豆粒结构、鲕状结构、球粒结构、生物屑结构、凝块结构等。,以及上述结构之间的过度类型:如粉砂泥质结构等。,三、沉积岩类,(二)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常见的构造有:块状构造、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管状构造、缝合线构造、洞穴构造等。,磨圆度划分:棱角状、次棱角状、圆状、次圆状。,三、沉积岩类,(三)常见的沉积岩岩类型,按成因可分为:陆源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内源碎屑沉积岩):碳酸盐岩、硅质岩、铁质岩、磷质岩、铝质岩、铝质岩;,蒸发岩类:由易溶于水的卤化物及钾、钠、镁、钙的硫酸盐化合物所组成的化学沉积岩。主要矿物为石盐、钾盐、光卤石、石膏等。,三、沉积岩类,(四)沉积岩命名的一般原则,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基本名称:1、岩石中内源矿物量或陆源碎屑物量大于50%或能反映岩石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者,为确定岩石基本名称的依据(如砂岩、粉砂岩、硅质岩、灰岩等);,2、岩石中有用组分具开采利用价值,按现行矿产工业指标的具体规定,并换算为相应的矿物百分含量,确定基本名称(如磷矿石等)。,三、沉积岩类,(四)沉积岩命名的一般原则,附加修饰词:岩石颜色、次要物质组份、特殊结构构造等。如:浅灰黄色细粒石英砂岩浅灰色厚层状白云岩灰黄色泥质条带灰岩、钙质页岩等。,三、沉积岩类,(四)沉积岩命名的一般原则,次要物质组份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1、次要物质组份含量小于5%,一般不参与命名。但具特殊意义的物质组份(如炭质)出现时,以“含XX”作为修饰词。如:含炭粘土岩,2、次要物质组份含量为5-25%时,以“含XX”作为附加修饰词。例:含砾砂岩、含粉砂质粘土岩。,3、次要物质组份含量为25-50%时,以“XX质”作为附加修饰词。例:钙质泥岩、钙质页岩。,三、沉积岩类,(四)沉积岩命名的一般原则,成岩后生变化产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1、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小于5-25%时,称“弱XX化”作为附加修饰词。例:弱白云石化内碎屑灰岩。,2、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小于25-50%时,称“XX化”作为附加修饰词。例:白云石化生物屑灰岩。,3、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大于50%时,称“强XX化”作为附加修饰词。例:强白云石化生物屑灰岩(残余生物屑灰质白云岩)。,三、沉积岩类,三、沉积岩类,四、变质岩类,(一)术语定义,1、变质岩和变质作用,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可以是火成岩、沉积岩及早已形成的变质岩),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变成具有新的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等特征的岩石。,变质岩形成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四、变质岩类,(一)术语定义,2、变质岩和变质作用类型,按成因分为五大类:区域变质岩类、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岩、气液变质岩、混合岩类。,变质作用分为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等。,四、变质岩类,(一)术语定义,区域变质作用:温、压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使原有岩石发生变质,形成的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的过程。,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由于岩浆的活动散发出的热量和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四、变质岩类,(一)术语定义,气液变质作用: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或液体与固体岩石发生交代,并使其产生变质的一种作用。,其它类型的变质作用:递增变质作用、退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洋底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是一种介于变质作用(狭义)和典型的岩浆作用之间的、有不同性质流体参加的造岩作用。,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正变质岩、副变质岩:由岩浆岩(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形成的称为正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称为副变质岩。,1、主要岩石类型,常见的岩石类型可分为9类:,(1)板岩类(6)斜长角闪岩类(2)千枚岩类(7)大理岩类(3)片岩类(8)麻粒岩类(4)片麻岩类(9)榴辉岩类(5)长英质粒岩类,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2、区域变质岩的结构构造,(1)变余结构、构造也称残余结构构造。在变质程度较低(如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岩石中,由于变质结晶作用不彻底,仍部分了保留有原岩的结构和构造。如变余辉绿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晶屑(岩屑)凝灰结构、变余层理构造等。,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2、区域变质岩的结构构造,(2)变晶结构岩石在变质过程中经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变晶结构类型:可按结晶颗粒粒度、相对大小、矿物形态、矿物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类。,A、按结晶颗粒粒度可分为:粗粒变晶结构(3mm)、中粒变晶结构(3-1mm)、细粒变晶结构(10.1mm)、显微变晶结构(0.1mm),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2、区域变质岩的结构构造,B、按结晶颗粒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变晶结构、不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C、按变质矿物形态可分为:花岗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柱状变晶结构,以及之间的过渡类型(鳞片花岗变晶结构、柱状鳞片变晶结构等)。,(2)变晶结构,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2、区域变质岩的结构构造,(2)变晶结构,D、按变质矿物的相互关系可分为:筛状变晶结构、旋转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等。,交代结构交代假象结构、交代残留结构、交代穿孔结构、交代蠕虫状结构等。,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2、区域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变成构造: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3)变成构造,主要类型:块状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3、区域变质岩命名总体原则(1)岩石颜色主要变质矿物(一般为2-3种,按前少后多)+基本名称如:灰白色绢云石英钠长片岩、灰白色黑云斜长片麻岩等;,(2)特征变质矿物出现要参加定名(含量少于5%加含字);如:灰白色含石榴石绢云石英片岩、浅灰色含蓝闪石绢云石英片岩等。,(3)变质程度较低,原岩结构构造基体保留的岩石,在原岩名称加“变”字如:变长石石英砂岩、变辉绿岩等;,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3、区域变质岩命名总体原则,特征变质矿物:是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范围相对较窄,能较好地指示变质温度、压力条件的变质矿物;是变质相(带)划分的重要依据。,(4)对变质程度相对较高、但原岩性质仍可判别的,可采用双重命名。如:灰白色绢云钠长变粒岩(变酸性晶屑凝灰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1)板岩类,外表呈致密隐晶质,具特征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石;,新生矿物:绢云母、绿泥石等;原岩结构基本保留可见变余泥质结构、变余泥质粉砂状结构等。,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1)板岩类,一般命名原则:在基本名称前颜色新生矿物、杂质、原岩主要物质成分等。,如:灰色绢云板岩、灰色泥质板岩、灰色钙质粉砂板岩灰色硅质板岩、灰色凝灰质板岩等,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2)千枚岩类,千枚岩是具有千枚状构造的低级变质岩石。与板岩相比,变质程度进一步加强,大部分或全部变为新生矿物,但新生的绢云母、绿泥石等矿物呈细小的鳞片状,沿岩石面理分布,具丝绢光泽。,大部分岩石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原岩的结构构造。如果变质程度进一步加深,变质矿物粒度变粗,则过渡为片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2)千枚岩类,一般命名原则:,在基本名称前+颜色+新生矿物、杂质(+原岩主要物质成分)如:浅灰色绢云石英千枚岩、灰黑色含炭质绢云石英千枚岩浅灰色粉砂质(绢云)千枚岩等。,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3)片岩类,是指具明显片状构造的变质岩石。原岩已全部重结晶,由片状、柱状和粒状矿物组成,片柱状矿物含量在20%以上。,常见的结构有:(花岗)鳞片变晶结构、鳞片花岗变晶结构、柱状鳞片变晶结构、变余泥质粉砂状结构、变余凝灰结构等。,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3)片岩类,按变质矿中的含量大致可分为三类:云母片岩(云母含量达50%以上)如:石英绢云片岩,长英质片岩(长英质矿物含量达50%以上)如:绢云钠长石英片岩、(含榴)二云钠长石英片岩,绿片岩(片柱状矿物主要为绿泥石、阳起石等暗色矿物,浅色矿物主要为钠长石)如:绿泥阳起钠长片岩、钠长绿泥片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3)片岩类,除上述主要三种类型外,可见到其它类型的岩石:如:蛇纹石片岩、滑石片岩、石墨片岩等。,另:如果有蓝闪石类矿物出现,不管含量多少都要参加定名,并统称为“蓝片岩”。如:含蓝闪石白云石英钠长片岩、含蓝闪石绿泥钠长片岩等,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3)片岩类,一般命名原则:,在基本名称前+颜色+特征变质矿物+主要变质矿物(2-3种,按前少后多的顺序),可叛断原岩性质的,采用双重命名如:浅灰色绢云石英片岩(变泥质粉砂岩)浅绿色绿泥钠长片岩(变基性凝灰岩浅绿色含蓝闪石绿泥钠长片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4)片麻岩类,片麻岩是具有片麻状构造的中高级变质岩石。矿物变晶粒度大于0.5mm。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和石英含量大于50,长石含量大于25,片柱状矿物(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有时含有矽线石、蓝晶石、石榴石、堇青石等富铝变质矿物)含量一般小于25%。,常见的结构有: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纤(柱)状花岗变晶结构,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4)片麻岩类,一般命名原则:在基本名称前+颜色+片柱状矿物+长石如:浅灰色黑云斜长片麻岩、浅灰色黑云二长片麻岩、浅灰色角闪斜长片麻岩特征变质矿物出现时要参加命名,含量小于5%时,加“含”字如:浅灰色含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4)片麻岩类,花岗质片麻岩与片麻状花岗岩的区别:花岗质片麻岩:指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具有明显的片麻构造的变质岩石。片麻状花岗岩:具片麻状构造的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的片麻理,或岩体在就位过程中边部形成的原生片麻理)。,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5)长英质粒岩类(变、浅粒岩和石英岩类),具微片状(或定向)构造,主要由长英矿物组成,片柱状矿物含量小于25%。,长石含量:变粒岩25%浅粒岩25%石英岩25%,片柱状矿物含量:变粒岩5-25%浅粒岩5%石英岩15%,注:长石含量25%、片柱状矿物含量15%的长英质岩石,可定为片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5)长英质粒岩类(变、浅粒岩和石英岩类),常见的结构有: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纤(柱)状花岗变晶结构、花岗变晶结构,变(浅)粒岩的一般命名原则:在基本名称前+颜色+片柱状矿物+长石如:灰白色绢云钠长变(浅)粒岩、灰白色黑云二长变(浅)粒岩特征变质矿物出现时要参加命名,含量小于5%时,加“含”字如:灰白色含榴黑云斜长变粒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5)长英质粒岩类(变、浅粒岩和石英岩类),石英岩的一般命名原则:根据长石含量可分为石英岩(长石含量10%)、长石石英岩(长石含量10-25%)。,注:片柱状矿物10%时一般不参加定名,但特征变质矿物无论含量多少,都要参加定名。,详细定名在基本名称前+颜色+片柱状矿物如:浅灰白色白云母石英岩、浅灰白色白云母长石石英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5)长英质粒岩类(变、浅粒岩和石英岩类),变、浅粒岩、石英岩、片岩之间的关系:当浅粒岩中片柱状矿物含量5%时,过渡为变粒岩;当变粒岩中片柱状矿物含量20%时,过渡为片岩;,当石英岩中长石含量25%时,过渡为变粒岩(片柱状矿物含量5-20%)或浅粒岩(片柱状矿物含量5%);当石英岩中片柱状矿物含量15%时,过渡为片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6)斜长角闪岩类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组成的岩石,斜长石、角闪石含量基本相当。岩石一般具块状构造、定向构造、条带状构造、微片麻状构造等;具柱状花岗变晶结构、花岗柱状变晶结构。,原岩:为中基性侵入岩、火山岩,或富铁的白云质泥灰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6)斜长角闪岩类一般命名原则:根据暗色矿物含量可分为斜长角闪岩(暗色矿物含量40-60%)、暗色斜长角闪岩(暗色矿物含量60-90%)、浅色斜长角闪岩(暗色矿物含量10-40%);当角闪石含量90%时,定为角闪岩;当斜长石含量90%时,定为斜长岩;当岩石中辉石含量角闪石含量时,定为斜长辉石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6)斜长角闪岩类一般命名原则:当角闪岩中,角闪石呈细长柱状定向排列,具片状构造特征时,定为角闪片岩;当岩石中角闪石含量50%,且石英含量10%,具明显片麻状构造的,定角闪斜长片麻岩。,在基本岩石名称前+其它有代表性的次要变质矿物如:暗色石榴石斜长角闪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7)大理岩类,由碳酸盐岩(如灰岩、白云岩等)经区域变质而成;岩石具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岩石中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等)含量50%(次要矿物常见有石英、长石、云母、绿泥石等)。,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7)大理岩类,常见的岩石类型:大理岩:方解石含量50%(当岩石中白云石含量25-50%时,定为白云质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白云石含量50%(当岩石中方解石含量25-50%时,定为灰质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大理岩:菱镁矿含量50%,当达到工业品位时(一般菱镁矿含量在80%以上),则定为菱镁矿矿石;,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7)大理岩类,一般命名原则:在基本岩石名称前+其它有代表性的次要变质矿物如: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如果岩石具特征组构,则加在名称的最前面如:条带状透闪石大理岩、片状大理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8)麻粒岩类,麻粒岩是一种高级区域变质岩。以含紫苏辉石等高温变质矿物组合为特征,一般没有含水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主要矿物为长石(以斜长石为主,有时含一定量的钾长石)、透辉石、紫苏辉石、铁铝榴石等。,矿物结晶颗粒较粗,具有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或弱片麻状结构。,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8)麻粒岩类,常见的岩石类型:斜长麻粒岩:主要由中基性斜长石(含量50%)、透辉石、紫苏辉石组成,有时含少量的普通角闪石、石英等矿物;长英麻粒岩: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组成,有的含石榴石、矽线石等矿物;辉石麻粒岩:主要由紫苏辉石、透辉石、中基性斜长石组成。其中辉石含量50%,有时含少量的普通角闪石、石榴石、石英等矿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9)榴辉岩类,榴辉岩:是一种由绿辉石和铁铝-镁铝榴石组成的粗粒块状岩石。典型的榴辉岩不含斜长石,可含少量柯石英、蓝晶石、金红石、刚玉、橄榄石、顽火辉石、蓝闪石等。,榴辉岩命名:特征矿物+榴辉岩如:蓝晶石榴辉岩、柯石英榴辉岩,四、变质岩类,(二)区域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命名,(9)榴辉岩类,榴闪岩:是一种由石榴石、角闪石组成的暗色粗粒块状岩石,一般不含或含极少量斜长石。成因比较复杂,常与榴辉岩密切共生,多为榴辉岩退变而成,常具次变边结构,有时可见到透辉石残晶。也可能是由于其他成因所形成。,榴闪岩定名可参照榴辉岩。,四、变质岩类,(三)动力变质岩,1、动力变质岩基本特征,沿强应变带(脆性、脆-韧性、韧性变形带)分布。,动力变质岩变质与变形特征,除与构造应力、构造层次有关外,还明显受岩石能干性的影响。在同构造层次、同一应力场条件下,有时可见能干性较强的长英质岩石,以脆性变形为主,而能干性较弱的基性岩、云母片岩,则表现为韧性或脆韧变形。,四、变质岩类,(三)动力变质岩,2、动力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根据变形特征可将动力变质岩划分为碎裂岩和糜棱岩构造片岩两个系列。,(1)碎裂岩系列主要为浅表构造相条件下,岩石发生脆性动力变质所形成,在不同期次、不同规模的断层破碎带中均可见到。根据结构构造,可进一步划分为未固结岩(或半固结)、构造角砾岩和碎裂岩三类。,四、变质岩类,(三)动力变质岩,2、动力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1)碎裂岩系列,未固结(或半固结)岩类主要分布在浅表层次的断裂带中,与燕山晚期及喜山期构造活动有关。岩石类型主要有断层角砾和断层泥。,构造角砾岩类主要分布于原岩能干性较强,规模较大的脆性断裂带中。常见的有长英质构造角砾岩、碳酸盐岩构造角砾岩及硅质岩构造角砾岩等,按性质可分为张性角砾岩和压性角砾两种类型。,四、变质岩类,(三)动力变质岩,2、动力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1)碎裂岩系列,碎裂岩类分布较构造角砾岩广泛,不同规模的脆性断裂带中均可见到,依破碎程度的不同,又可将些类岩石进一步划分为碎裂岩化岩及岩碎裂岩。,四、变质岩类,动力变质岩分类,四、变质岩类,(三)动力变质岩,2、动力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2)糜棱岩构造片岩系列,根据岩石变形结构构造和重结晶程度,又可划分为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两类。,糜棱岩类根据物质成份可分为长英质糜棱岩,基性糜棱岩、钙质糜棱岩等,以长英质糜棱岩最为常见。,根据碎斑含量、重结晶程度及结构构造,又可将上述三种糜棱岩类进一步划分为糜棱岩化岩、初糜棱岩、糜棱岩等。,四、变质岩类,(三)动力变质岩,2、动力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2)糜棱岩构造片岩系列,构造片岩类在不同尺度的伸展滑脱型剪切带和推覆型韧性剪切带中均可见到。,在具多期活动构造带中,常可见叠加动力变质作用,表现为早期糜棱岩或碎性动力变质岩,再次发生破碎,形成新的碎性动力变质岩,有的还伴有强烈的硅化、绢云母化等蚀变现象。,四、变质岩类,动力变质岩分类,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1、基本特征,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温度和挥发份是引起接触变质的主要因素。,分布范围:主要见于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与火山熔岩接触的岩石也可以出现接触变质,主要特征是岩石被烘烤褪色、脱水、局部熔化形成玻璃质等。,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根据形成方式,可分为热接触变质岩和接触交代变质岩两大类。,(1)热接触变质岩在岩体接触带,由于温度升高,围岩产生变质结晶和重结晶,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常见的岩石类型:斑点板岩类、角岩类、大理岩类,此外,还有接触变质片岩、片麻岩、玻化岩等,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1)热接触变质岩,斑点板岩主要为泥质岩石热接触变质初级阶段的产物。原岩中矿物没有明显的重结晶现象,新生矿物少,仍以隐晶质为主,矿物微粒(或杂质成份)聚集成斑点,斑点也可以是新生成的空晶石、堇青石等矿物,当变质程度进一步加深时,原呈斑点状产出的矿物逐渐过渡为变斑晶。,结构构造:具变余(粉砂)泥质结构、变余层理构造;显微磷片变晶结构、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岩石命名:斑点成份+基本名称如:炭质斑点板岩、红柱石斑点板岩,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1)热接触变质岩,角岩,主要特征是:矿物结晶颗粒细小、分布无定向性,具细粒粒状变晶结构(角岩结构)、块状构造。有的岩石中可见红柱石、堇青石、石榴石、角闪石、辉石等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呈变斑晶或筛状变斑晶出现。,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1)热接触变质岩,角岩,主要岩石类型:原岩可以是正常沉积岩、火山岩或形成较早的侵入岩,由于原岩性质不同,变质后形成了不同的矿物组合,但岩石的结构构造基本相同。按物质成份可分为:云母角岩类、长英质角岩类、钙硅角岩类、基性角岩类、镁质角岩类等。,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1)热接触变质岩,角岩,岩石定名:结晶程度较低、原岩结构构造基本保留的,在原岩名称前加“角岩化”岩。如:角岩化安山岩、角岩化酸性凝灰岩,结晶程度较高、角岩结构构造特征明显的,基本名称(角岩)前+特殊变质矿+主要变质矿物。如:红柱石二云角岩、堇青石英钠长石角岩,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1)热接触变质岩,接触变质大理岩,原岩为碳酸盐岩类岩石(如灰岩、白云岩),在热接触变质作用下,发生重结晶,矿物组合方解石、白云石外,还可出现少量的镁橄榄石、硅镁石、硅灰岩、透闪岩、透辉石、钙铝榴石等。具花岗(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岩石类型有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等。,岩石定名:特殊变质矿物+基本名称如:透闪岩白云石大理岩、钙铝榴石大理岩,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特征与区域变质大理岩相似,主要区别是变质作用不同。,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2)接触交代变质岩,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在接触带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接触交代形成的岩石主要为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岩石。,根据矿物组合可分为钙质矽卡岩(原岩为灰岩)和镁质矽卡岩(原岩为白云岩)。,根据产出部位,可分为内矽卡岩(岩体边部)和外矽卡岩(围岩中)。,矽卡岩的分类:,根据变质程度,可分为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岩。,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2)接触交代变质岩,钙质矽卡岩主要由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组成,此外还可见到阳起石、透闪石、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绿帘石、萤石等。,矽卡岩的主要矿物组合:,镁质矽卡岩主要由镁铝榴石、透辉石、镁橄榄石组成,可见不定量的蛇纹石、尖晶石、金云母等矿物。,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2)接触交代变质岩,钙质矽卡岩主要由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组成,此外还可见到阳起石、透闪石、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绿帘石、萤石等。,矽卡岩的主要矿物组合:,镁质矽卡岩主要由镁铝榴石、透辉石、镁橄榄石组成,可见不定量的蛇纹石、尖晶石、金云母等矿物。,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2)接触交代变质岩,颜色变化较大,有褐红色、褐绿色、浅灰色等。,矽卡岩的颜色:,矽卡岩的结构构造:等粒或不等粒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等。,四、变质岩类,(四)接触变质岩,2、接触变质岩的分类与岩命名,(2)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的命名:,在基本名称前+岩石颜色+主要矿物(一般为两种,按前少后多的原则)如:褐红色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接触交代变质程度较低、原岩特征保留较多的岩石,在原岩名称前+矽卡岩化如:浅灰色矽卡岩化花岗闪长岩,四、变质岩类,(五)气液变质岩,1、基本特征,在气水热液作用下,对不同类型的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进行交代,使原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大多数气液变质岩均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原岩的矿物组合和结构造特征,新生矿物往往只是部分取代了原岩的矿物;仅有少数能形成稳定的矿物组合和新的结构构造(如青磐岩、云英岩等)。,四、变质岩类,(五)气液变质岩,2、气液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由于气水热液成份不同、被交代岩石的物质成份不同,再加上交代程度的差异,因此,气液变质岩种类繁多。,根据新生矿物的多少和原岩被改造的程度可分为两大类。,(1)具有稳定的矿物组合和新的结构构造的岩石,常见的有:青磐岩、云英岩、黄铁绢英岩、次生石英岩,四、变质岩类,(五)气液变质岩,2、气液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1)具有稳定的矿物组合和新的结构构造的岩石,青磐岩: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岩(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岩及相应的凝灰岩等)经交代蚀变而成。岩石一般呈灰绿色、暗绿色。具交代残余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及变余火山碎屑结构、隐晶质结构等,块状、斑块状、角砾状构造。矿物成分较复杂,主要有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碳酸盐矿物等。,四、变质岩类,(五)气液变质岩,2、气液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1)具有稳定的矿物组合和新的结构构造的岩石,云英岩:由花岗岩类在高温气化热液作用下经交代蚀变形成。岩石一般呈灰白色、浅灰绿色。具细、中粒鳞片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云母,可出现黄玉、电气石、萤石、绿柱石、石榴石、金红石等。岩石定名:颜色+主要矿物+云英岩如:灰白色石英白云母云英岩,四、变质岩类,(五)气液变质岩,2、气液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1)具有稳定的矿物组合和新的结构构造的岩石,黄铁绢英岩:又称黄铁细晶岩,是一种由中酸性脉岩或浅成侵入岩经中低温热液交代作用所形成的变质岩石。岩石一般为黄绿色至浅灰色,具中细粒、显微花岗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可见变余斑状结构。主要由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及少量碳酸盐矿物(铁白云石、方解石)等组成。,黄铁绢英岩成因及岩石基本特征,属于云英岩和次生石英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岩石。,四、变质岩类,(五)气液变质岩,2、气液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1)具有稳定的矿物组合和新的结构构造的岩石,次生石英岩:主要由中酸性火山岩或次火山岩,经交代蚀变作用所形成的一种高度硅化的变质岩石。岩石一般呈灰白色-深灰色,具细粒或显微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可见变余斑状结构和变余流纹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次要矿物常可见绢云母、明矾石、高岭石、红柱石、水铝石、叶蜡石、电气石等。,岩石定名:颜色+特征变质矿物+次生石英岩,如:灰白色明矾石次生石英岩、浅灰色刚玉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四、变质岩类,(五)气液变质岩,2、气液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2)有新的蚀变矿物出现、但原岩主要矿组合、结构构造基体保留的岩石,种类较多,根据蚀变交代作用形成的新生矿物,可称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蛇纹石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等。,岩石命名:(新生矿物)化+原岩名称如:绿泥石化绢云钠长变粒岩、绢云母化花岗闪长岩,根据蚀变程度,又可进一步划分,在蚀变岩石名称前分别加“弱”或“强”字。如:弱硅化花岗闪长岩、强硅化钠长浅粒岩,四、变质岩类,(六)混合岩,1、基本特征,由变质岩与不同来源(或不同成因)的酸性、中酸性岩浆所产生的碱质流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