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案_第1页
三字经教案_第2页
三字经教案_第3页
三字经教案_第4页
三字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让孩子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今后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要求会写的字,做到姿势正确,书写工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生字词,练习写好字。 教学难点 感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亲切交谈,导入课文 1孩子们,你们平时上语文课用怎样的方法学习生字呢?你们在学习课文前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2运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我们一同学习两组有趣的三字经,愿意吗?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带红帽的生字多读几遍。 2把你认为最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并努力读好。 3汇报交流:难读的句子,读通课文。 (这个环节以读通、读顺课文,读准字音为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真正将读落到实处,同时,通过设计让孩子读通最难读的句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孩子们,课文读得这么顺利。汉字娃娃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交朋友了,愿意吗?得考考你。 设计:“摘星星”游戏。 1多媒体课件展示:浩瀚的夜空,群星璀璨,汉字娃娃张开了笑脸。 2游戏规则:每颗智多星都有一个汉字娃娃,只要你能响亮地、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就奖励你一颗智多星,比比谁摘的星星最多。 (1)自主拼读。 (2)抽读,帮助正音:后鼻音(命),平舌音(孙),三拼音(环)、(先)。 (3)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 (5)聪明的孩子,去掉了小红帽你还认识我吗?去掉拼音读。 3积累词语,巩固生字。 汉字娃娃告诉我:“休息一会,马上回来。”来了,汉字娃娃变了,聪明的孩子,你还认识吗? 多媒体课件展示: 久远环保大熊猫炎黄子孙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绿树成荫川流不息 (1)抽读,培养语感。 师:读“大熊猫”时,你为何笑了?生:因为大熊猫的样子好可爱。师:“中华民族”你怎么读得这么精神?生:因为爷爷告诉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我感到很骄傲。 孩子们真的了不起,能把自己对词语的感悟读出来。 (2)多种形式读(分组读、挑战读、男女生读),积累词语。 (3)练习说话,发展语言。 孩子们,给你喜欢的词语宝宝找个温暖的家。 例:(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中华民族)真伟大! (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主动识字的兴趣,并扎扎实实地落实低年级识字目标教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自主识字、学词中巩固生字,学文中巩固生字,有效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四、自读自悟,学习课文 词语宝宝想家了,我们现在送他们回家。考考你们还认识吗? 1学习第一组韵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读出对祖国的喜爱、赞美。 (4)背一背(自己背、同桌互背、拍手背、表演背)。 2合作学习第二组韵文。 读读,议议,背背。 3孩子们,你还了解哪些你感兴趣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4创编“三字经”。 孩子们,“三字经”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读起来也琅琅上口,真有趣!你们想不想编“三字经”? 例:根据“黄河宽,生命源”创编“长江长,生命源”。 “大熊猫,国之宝”,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我国的国宝。(“丹顶鹤,国之宝”)教师引导孩子打开思维,鼓励孩子创编他们感兴趣的“三字经”。 五、重点识字,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孩子们,这几个生字不仅会读,还要会写。 2你能准确读出来吗?请响亮地读三遍。 3想和他们永远成为好朋友吗?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他。 已:“己”字出头“已”。 远:元+辶=远,还可以想:二个小儿走了很远很远(想象记)。 孙:子+小=孙(偏旁+熟字),我是爷爷的孙子,就是个很小的孩子。 孩子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方法记忆。相信你们会书写得更漂亮。 4指导书写。 (1)你认为哪个字最好写?你是怎么把它写漂亮的? “已”第二笔要写在横中线上。 “孙”要写得左窄右宽。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你想写好吗? 多媒体课件示范:比比谁的眼睛最亮,你会发现什么? 交流。 生书空。 描红。 (3)把你想写的字写一写,做到姿势正确。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动起来的理念,让孩子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导书写时,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学会审美。再把自己想写的字写一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拓展 1出示“预防近视三字经”,让学生自由阅读。 近视眼,看不远;做事情,不方便。 要防止,不算难;做起来,要认真。 读书时,坐端正;眼离书,一尺远。 温功课,一小时;停一停,再来看。 光线暗,不看书;伤眼睛,损视力。 阳光下,莫看书;光太强,眼发花。 坐车子,睡床上;要记住,莫看书。 三字经,记心里,照着做,防近视。 2推荐学生看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七、板书设计 三字经 炎黄帝大熊猫 老祖先国之宝 五千年花鸟虫 已久远不可少 教学目标:1、熟读三字经。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熟读三字经。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前面所学内容。二、学习新课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2、彼既仕 学且勤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三、总结。读读议议背背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1、 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2、 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3、 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4、 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二、 交流方法 展示成果。1、 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2、 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3、 学生交流、准备。4、展示成果: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帮助学生总结:(1) 学会做人;(2)促进语文学习;(3)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三、 课堂拓展 深化认识。1、 老师推荐名句:(课件显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5)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学生带读,然后齐读。3、老师介绍:古代的忠孝仁义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被人们所推崇。湖北有一个退休工作人员编写了一本新家训受到家长、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喜爱。课件显示: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情,孝也!蜜蜂职责分明,大雁飞行有序,礼也!鸡非定时不鸣,燕飞春社不至,信也!鹿得草而寻群,蚁得食而报众,义也!蜘蛛结网而食,鹦鹉学舌而语,智也!诸物本无知,却具天性美德,人为万物之灵,立身处世,岂肯愧对于物?4、 最后老师给大家一些寄语:(课件显示)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伙伴,上进心留给自己。1、 总结: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那样,不仅会获得无穷的乐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一定会像弟子规最后几句所说的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板书: 走进弟子规孝、悌、谨、信、爱、仁、学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课题:夏传子,家天下。八百载,最长久二、教学目标1、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历史更替。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三、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三、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知晓做人的一些道理。五、教学准备1、历史朝代歌谣: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原文释义:从禹开始,王位不传给贤人而传给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了。经过四百多年,夏朝灭亡。汤带兵讨伐夏桀,胜利后建立新国号“商”商朝历经六百年,到商纣王时灭亡。周武王诸伐暴君,建立了周朝。周朝前后延续了八百年,是所有王朝中最长久的。六、教学模式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 (二)诵读感悟 (三) 拓展升华。七、教学流程(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商汤见伊尹的故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3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纣,诛,载”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2)、试着自己读一读。(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3、质疑释义。(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解释原文,体会原文的含义。(3)、你们想知道姜太公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4)、小结,可见要做成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只有是我们坚持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学习也是一样,用心,坚持就一定会学习好的。 (三)拓展升华1、在生活学习中,你是不是有畏难的时候,你是轻易的放弃呢还是试着做一做,听了今天的故事,以后你会怎么做呢?商汤见伊尹:商汤要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位普通百姓。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象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姜子牙的传说 画地为牢:周朝建立以后,周文王按阴阳八卦,制定了“画地为牢”的刑法。有人犯罪以后,由掌管刑罚的官吏在地上画一个大圈,犯了罪的人得老老实实呆在圈里,不许出圈。如有人跑了,周文王按六爻八卦一算,就能查出犯人跑到什么地方,抓回来处死。当时,有个打柴的人叫吴机,家中只有老母,娘儿俩以卖柴为生。这一天,吴机挑着柴禾过城门,不小心,捆柴禾的绳子开了,扁担甩出去,砸在了前边行人的脑袋上,当时就把人打死了。守城的官兵一看,马上画了一个圈,把吴机圈在了里面。吴机是个大孝子,当时非常发愁:自己误伤了人,犯了罪回不了家,谁来照顾家中年迈的老母呢智救吴机:姜子牙这天,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得知孝子吴机有难。他赶到城门口,叫吴机跨出圈来。吴机说:“我可不敢出去。”姜子牙说:“我会破周文王的六爻八卦,没关系,不要怕!”说完,他用灰在地上撒了一条“河”,把小米倒在“河”中。吴机半信半疑地回了家。守城的官兵一见没了吴机,赶紧去报告周文王。周文王一算,吴机跑到河里淹死了,也没让官兵再去追查。过了些日子,吴机见没有人来抓他,十分感激姜子牙的救命之恩。因家里穷,没了隔夜粮,吴机只好又去打柴。不巧,正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