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捕焦油器中煤气含氧量的安全性分析.doc_第1页
电捕焦油器中煤气含氧量的安全性分析.doc_第2页
电捕焦油器中煤气含氧量的安全性分析.doc_第3页
电捕焦油器中煤气含氧量的安全性分析.doc_第4页
电捕焦油器中煤气含氧量的安全性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捕焦油器中煤气含氧量的安全性分析煤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焦油的一部分以极其微小的雾滴悬浮于煤气中,其粒径17m。煤气中的焦油雾会在后续的煤气净化过程中被洗涤下来而进入溶液或吸附于管道和设备上,造成溶液污染、产品质量降低、设备及管道堵塞。1电捕焦油器的安全操作要求捕集煤气中焦油雾的设备有机捕焦油器和电捕焦油器两种,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电捕焦油器捕集煤气中的焦油雾。电捕焦油器按沉淀极的结构可分为管式、蜂窝式、同心圆式和板式等类型。电捕焦油器都是利用高压静电作用下产生正负极,使煤气中的焦油雾在随煤气通过电捕焦油器时,由于受到高压电场的作用被捕集下来。由于煤气易燃易爆,就必须保证电捕焦油器的安全操作。另外,电捕焦油器电极间有电晕,可能会发生火花放电现象。如果煤气中混有氧气,当煤气与氧气的混合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2煤气中氧含量的控制煤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因设备及管道泄漏而进入的空气;二是气化用气化剂过剩或短路;三是在煤气生产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空气进入煤气中。为保证混入的空气与煤气混合后不达到爆炸极限,就应控制煤气中的氧气含量。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规定,当干馏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大于1时,电捕焦油器应发出报警信号。当氧的体积百分数达到2时,应设有立即切断电源的措施。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中也有此规定。这些规定都是以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不得超过1为界限。但这一界限比较保守,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难度较大。3煤气中氧含量与爆炸极限的关系不同煤气的爆炸极限各不相同,各种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见表1。表1各种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体积)煤气种类空气中煤气的爆炸极限煤气中空气的爆炸极限煤气含氧量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焦炉煤气35.84.564.295.513.520.1直立炉煤气40.94.959.195.112.420.0发生炉煤气67.521.532.578.56.816.5水煤气70.46.229.693.86.219.7油制气42.94.757.195.312.020.0从表1可见,对于焦炉煤气、油煤气和直立炉煤气,当达到煤气的爆炸上限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为1213.5%(即煤气中的空气体积百分数达60左右)时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而正常生产情况下,煤气中空气量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程度,因此煤气中氧体积百分数低于1的控制指标可以适当放宽。对于发生炉煤气及水煤气,当煤气中空气的体积百分数达到30%左右(即煤气中氧体积百分数达到6以上)时才能达到爆炸极限。以爆炸极限范围最宽的水煤气为例,如果控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3%,相当于煤气中空气的体积百分数14.3%,这时距离其爆炸上限(空气体积百分数为29.6%)还相当远,还有相当大的缓冲空间。因此,从爆炸极限角度分析,控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3应是安全的。4建议实际生产过程中,控制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低于1很难进行操作,许多企业采用氧的体积百分数1%时切断电源的控制程序,故经常发生断电停车事故,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生产。随着工艺、设备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操作人员素质的提高,相当一部分企业能够控制煤气中的氧体积百分数1%,如上海的几个煤气厂、焦化厂,均能够控制电捕焦油器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1%。但国内大部分相关企业都反映很难控制电捕焦油器煤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1%,大部分企业都控制在24%。国内外多年的实际生产运行,没有因煤气含氧量过高而发生电捕焦油器爆炸的情况。从理论上分析及国内外企业多年的生产实践看,控制电捕焦油器煤气中的氧体积百分数3%是可行的。为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建议当煤气中的氧体积百分数2时自动报警,当煤气中的氧体积百分数达到3时切断电源。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