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孟子》的介词“以”.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孟子》的介词“以”.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孟子》的介词“以”.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孟子》的介词“以”.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孟子》的介词“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litli t 1i i ii ilui ii iiil y 17 9 5 3 9 7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 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 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垂岛扬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 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亚盛函 指导教师签名:趟 签名日期: 珥萨乒瑚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介词是汉语系统中使用次数最多、运用最灵活最复杂的一种词类,它体现出虚词化、 语法化的进程。其中介词“以在孟子中用法最为灵活,可以位于谓词结构前作状 语,也可以位于谓词结构之后作补语。这个介词格式的变化展现了汉语语法的灵活多变, 以及为后时期语序的变化作了铺垫,为汉语固定结构词语的出现注入新鲜血脉,甚至成 为汉语史上的转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孟子是战国时代孟子的言论汇编,记载了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一部 对话体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不仅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由于这部书口 语性比较强,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战国时期的语言面貌,是体现战国时期的典型文献。 介词“以 在此书中大约一共出现了2 8 1 次,大多数用在谓词结构之前做状语,而它的 变式位于谓词结构之后作补语,体现了这一时期语法变化发展的趋势。 本文的一大优点就是把介词结构作比较,不仅仅是简单地分析比较介词“以一位于 谓词结构之前或者之后,把它们所体现的组合功能罗列出来,甚至还把介词宾语的前置 与位于谓词结构之前的介词结构相比较,系统地总结出孟子一书中所有跟“以 有 关的凝固的固定结构以及涉及到省略。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语义、 语法、语用三个层面的基础上对介词“以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展现出孟子介词“以 的全貌。在写作过程中,探求出介词“以的起源,以及在孟子中使用的频率,而 后又从七个部分加以详细地分析,对孟子这一介词做出横向的全面的描述。最后本 文又在综合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汉语概括出介词结构逐步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虚词性;语法化;语义;语法;语用 孟子的介词。以” p r e p o s i t i o n y i ,i n ( ( m e n c i u s ) ) a b s t r a c t p r e p o s i t i o ni st h em o s t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dw o r di nc h i n e s es y s t e m , u s i n gt h em o s tf l e x i b l e a n dc o m p l e xp a r t so fs p e e c h , s p e c i a l l yt h ep r e p o s i t i o n y i i n m e n c i u s ”w h i c hc a l m 、tb e l o c a t e db e f o r et h ea d v e r b i a lp r e d i c m es t r u c t u r eb u ta l s ob el o c a t e da f t e rt h ev e r bs t r u c t u r e ,a s c o m p l e m e n t t h ep r e p o s i t i o nc h a n g e si nf o r m a ts h o w st h ef l e x i b i l i t yo fc h i n e s eg r a n l m a l , a s w e l la sp e r i o dc h a n g e si nw o r do r d e rp a v et h ew a yf o r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c h i n e s ew o r d s p u t t i n gi n t ot h ef i x e ds t r u c t u r eo ff r e s hb l o o d , a n de - c e l lb e c o m eat u r n i n gp o 血i nc h i n e s e h i s t o r yo fg r e a tr e s e a r c hv a l u e ”m e n c i u s i sac o m p i l a t i o no fr e m a r k sm a d eb yt h ew a r r i n gs t a t e sp e r i o do fm e n c i u s a n dh i ss t u d e n t sr e c o r d i n gt h ew o r d sa n dd e e d s i ti s n to n l yad i a l o g u ea n db o a yw o r k , b u t a l s oo n eo ft h ec o n f u c i a nc l a s s i c sm a j o r n o to n l y0 fh i 曲l i t e r a r yv a l u e ,b u ea l s ob e c a m et h e b o o ks p e a k i n go fs t r o n g ,i tc o u l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r e f l e c tt h el a n g u a g ei nw a n i n gs t a t e s p e r i o d i ti st y p i c a lo fl i t e r a t u r ew h i c hr e f l e c t st h ew a r r i n gs t a t e sp e r i o d p r e p o s i t i o n ”y i i n t h i sb o o ka p p e a r e da b o u t2 81 t i m e s m o s to ft h es t r u c t u r eu s e di nt h ep r e d i c a t ea d v e r b i a ld o n e b e f o r e ,a n di t sv a r i a n ts t r u c t u r ei sl o c a t e da f t e rt h ev e r b 勰c o m p l e m e n t t h es y n t a xc h a n g e si n t h i sp e r i o dr e f l e c t st h et r e n d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m a j o ra d v a n t a g eo ft h i sp a p e ri st oc o m p a r et h ep r e p o s i t i o n a lp h r a s e s ,n o tj u s tas i m p l e a n a l y s i sa n dc o m p a r i s o no fp r e p o s i t i o n ”y i ”i nt h ep r e d i c a t es t r u c t u r eb e f o r eo ra f t e r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 w h i c hh a v es e to u tt h ee m b o d i e df e a t u r e s ,e v e nb r o u g h tp r e p o s i t i o no b j e c to ft h e p r e - a n di np r i o rt o t h ep r e p o s i t i o n a lp r e d i c a t e s t r u c t u r ec o m p a r e d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i n m e n c i u s , ab o o k o f a l lw i t h 研”t h a ti si nt h es o l i d i f i c a t i o no fa 五) 【e ds t r u c t u r ea n dr e l a t e dt o o m i t t h i si sn o tj u s tas i m p l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s t r u c t u r el o c a t e db e f o r eo ra f t e rt h ep r e d i c a t e ,b u t a l s ob r o u g h tp r e p o s i t i o n sp r e p o s i t i o n a l ,f i x e ds t r u c t u r e ,a n do m i tt h ec o l u m na l l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a r t i c l ed r a wo np r e 访o u sr e s e a r c hf r o mt h es e m a n t i c s ,s y n t a xa n dp m g m a t i c s t os h o wt h ew h o l ep i c t u r e i nt h ew r i t i n gp r o c e s s ,ie x p l o r ei t so r i g i n ,嬲w e l l 弱i t sf r e q u e n c t u s e t h e nim a k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h o r i z o n t a ld e s c r i p t i o nf r o ms e v e ns e c t i o n s f i n a l l y , t h i s p a p e r s u m m a r i z et h e p r o g r e s s i v et l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 p r e p o s i t i o n r u l e sb a s e do n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a l y s i sa n dt h i n k i n gt h r o u g h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k e yw o r d s :c o m p l e t e l ye m p t yp r e p o s i t i o n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s e m a n t i c ;s y n t a x ; p r a g m a t i c s i i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l 第一章绪论1 1 1 第一节孟子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及前人研究概况1 1 2 第二节本文写作的意义1 1 3 第三节本文正文共分为七个部分2 2 第二章介词“以的来源。3 3 第三章从使用的频率上来看4 4 第四章“以n 在v 前后的分析比较5 4 1 第一节“以n 在v 前的用法和意义5 4 1 1n 为代表人的名词及其短语5 4 1 2n 为代表事物等的词及其短语6 4 2 第二节“以n 在v 后的用法和意义1 1 4 2 1n 为代表人的名词及其短语1 l 4 2 2n 为代表事物等的词及其短语。1 1 4 3 第三节现将“以n v 式和“v 以n 式中的两类n 的用法及出现的次数 列表1 5 4 3 1 “以n v 式中的两类n 的用法及出现的次数1 5 4 3 2 “v 以n ”式中的两类n 的用法及出现的次数1 5 4 4 第四节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分析。1 6 5 第五章“以n v ”式和“v 以n ”式出现的原因1 7 5 1 第一节代字“之 的原因1 7 5 2 第二节动字的原因。18 5 3 第三节语义的原因1 8 5 4 第四节追求句式整齐1 8 6 第六章“以与其他词构成的固定格式。2 0 6 1 第一节何以。2 0 6 1 1 用“何以”构成疑问句。2 0 6 1 2 用“何以 构成反问句2 0 6 2 第二节可以、足以、能以、得以2 0 6 2 1 “可 和“可以 2 0 孟子的介词“以” 6 2 2 “足 和“足以 2 1 6 2 3 能以2 1 6 2 4 得以2 2 6 3 第三节是以、以是。2 2 6 4 第四节所以、之所以:2 3 6 4 1 “所以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2 3 6 4 2 “所以 表示导致某种结果的原因2 3 6 5 第五节有以、无以2 4 6 5 1 有以2 4 6 5 2 无以2 5 6 6 第六节将上述固定格式列表2 6 7 第七章“以为”与“以为2 7 7 1 第一节“以为介词。2 7 7 2 第二节“以为动词2 8 8 第八章“n 以v ”式和省略3 1 8 1 第一节“n 以v ”式3l 8 2 第二节省略。3 2 结 论3 4 参考文献3 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3 6 致谢3 7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绪论 汉语中完全虚词性的介词很少,大多数的介词还处在由实词向虚词语法化的进程 中。其中介词“以 字在虚词用法中最多最灵活,生命力最强最旺盛,而且还是上古汉 语中最重要的介词,用法最活跃的介词,还是汉语史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所以本文欲 以孟子一书为研究对象,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对介词“以”进行全面的分 析。 1 1 第一节孟子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及前人研究概况 孟子是战国时代孟子的言论汇编,记载了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一部 对话体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共七篇。 孟子不仅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由于这部书v l 语性比较强,能够比较全 面地反映战国时期的语言面貌,是体现战国时期的典型文献,因此历代都受到语言学家 们的关注。前代学者研究比较出名的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宋代朱熹孟子 集注;清代焦循孟子正义,以及杨伯峻的孟子译注,这些语言学家大体都 是从文释角度来解读孟子。 到了现代,随着语言学的完善和发展,语言学界对孟子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 高潮。自从( - 5 氏文通问世以来就改变了这一局面,很多语言学家开始侧重对某一具 体语法的研究;而到了现代,现代汉语中又出现了新的汉语分析方法,所以又有很多学 者从语义、语法角度进行研究综述,发表了大量的有关专书和论文,如:何乐士左传 虚词研究;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古汉语虚词;鲁国 尧自选集孟子“以羊易之 、“易之以羊”两种结构类型的对比研究;郭锡良介 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张赦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 本文是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古人的观点,并且采用现代汉语热门的汉语分析 方法,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加以分析,将古代的分析方法和现代的分析方法结 合起来。 1 2 第二节本文写作的意义 介词是汉语系统中使用次数最多、运用最灵活最复杂的一种词类,其中介词“以 在孟子中用法最为灵活,可以位于谓词结构前作状语,也可以位于谓词结构之后作 补语。这个介词格式的变化展现了汉语语法的灵活多变,以及为后时期语序的变化作了 铺垫,为汉语固定结构词语的出现注入新鲜血脉,甚至成为汉语史上的转折点,具有十 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古人的观点,并且采用现代汉语热 孟子的介词“以” 门的汉语分析方法,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加以分析,将古代的分析方法和现代 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 1 3 第三节本文正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词“以 的来源 第二部分:从使用的频率上来看 第三部分:“以+ n 在v 前后的分析比较 第四部分:“以n v ”式和“v 以n 式出现的原因 第五部分:“以 与其他词构成的固定格式 第六部分:“以为与“以为 第七部分:“n 以v 式和省略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第二章介词“以 的来源 l 哆 在说文解字巳部n 3 中:“以,用也。 其甲骨文字形为:k 。从这可以 看出“以”像人手提着某物一样,所以“以”的本义应是带领、携带,在最初是作为动 词的,而关于介词“以 的虚化过程,郭锡良先生在介词“以 的起源和发展删中 认为:“以 字的本义应是“提携 、“携带 ,甲骨文中一般是“携带 、“带领 和“致送 义,没有介词用例;西周金文中的“以 一般是“带领”义,并且“以”单 独在谓语的情况非常少,以此在结构形式上为“以 的虚化准备了条件,当“以的宾 语扩大到是不能“带领的事物时,再加上“以在形式上不能为主要谓语,而和它的 宾语一起作修饰、补充成分后,动词“以 就语法化为介词了。郭先生还指出:“以 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己完成它的虚化过程,甚至出现了可以等构词语素的现象。 而 张赦在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b 3 一书中认为:“介词词组词序的变化始于东 汉末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汉语句子的语法结构从东汉开始变得复杂。一 本人认为不管介词词组词序的变化始于何时,而孟子一书中介词“以n ”词序 的变化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正好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语法化。所以采用孟子一书。 孟子的介词“以” 3 第三章从使用的频率上来看 孟子“以出现的次数很多,不仅仅有介词的用法,还有连词、动词的用法。 本文只讨论介词“以 。介词“以 在孟子一书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其中代表性的 是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m 一书中的附录孟子词典,据他的分析统计出“以 共使用了4 1 1 次,主要是介词等的用法;而郭锡良先生在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 中统计出孟子“以共出现了6 1 4 次,主要用作介词的大约有4 6 0 次。而本文统计 出作介词的“以 大约共出现了2 8 1 例。由于介词“以 的用法复杂,所以本文分别从 “以+ n ( 指“以 的宾语) ”在v ( 指谓语的中心成分) 前后的分析比较及其出现的原 因、“以刀与其他词构成的固定格式、“以为与“以为、“n 以v 和省略五 个部分加以分析。 一4 一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第四章“以n 在v 前后的分析比较 综合孟子中的介词“以”,发现“以 后的宾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代表人 的名( 代) 词或其短语;一类是代表事物等的词及其短语。下面从“以n 的位置分为 v 前、v 后两部分讨论。 4 1 第一节“以n ”在v 前的用法和意义 出现在v 前的“以n ( 如“以羊易之 ) 共7 2 例,出现在v 后的“以n ( 如“易 之以羊 ) 共3 7 例。“以n 一在v 前后的比例大致是2 :1 。先讨论 以n v 式。 4 1 1n 为代表人的名词及其短语 这种情况一共5 例。 1 、“以n 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时带领的对象。这种表示率领、带着谁的用法只 出现在动宾结构之前。“以有“率领 、“带着 等意思,n 可以是表示人数众多的 集合名词,也可以表示代表国家等的名词;动词v 多与战事有关,或表示运动的词,可 以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带宾语的单音动词,共2 例。如: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公孙丑下) 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 ( 公孙丑下) 从语法分析来看例中的n 结构复杂,是带有“所 字结构的短语,表示人数众多 的集合名词,v 为带宾语的及物动词,“攻后所带的宾语也是复杂的“所刀字结构, 而且“以 后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例中的n 结构简单,表示国家名词,v 也 简单,是不带宾语的单音动词。 2 、“以n ”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时使动的对象。这种表示使动的用法只出现在动 宾结构之前,“以 有“使、让”等意思。共l 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公孙丑上) 此例从语法分析来看n 是用“其 作定语的名词短语,v 是不带宾语的单音动词, 所以“以 有“使、让意,即管仲使他的君主称霸天下,晏子使他的君主名扬诸侯。 3 、“以n ”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以 有“因为 意,共2 例。如: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公孙丑下)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 滕文公下) 例从语法分析来看n “天下 做介词“以 的名词宾语,v “俭是形容词用作动 词,。“以后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从句式特点来分析,“以n v 式可以用在 否定旬中。例单从句子表面来看有点像动词的用法,但王力先生继承马建忠先生的观 孟子的介词“以” 点,他在古代汉语一介词随1 一章中指出:“以是介词, 以字后的话是介 词的宾语。一 4 1 2n 为代表事物等的词及其短语 这种情况一共6 7 例。 1 、“以n 表示动作进行时运用的工具或方法等。“以 有“用、把 意,共4 1 例。又可以根据n 的不同,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 1 ) n 为具体事物的名词及其短语,如:动物、食物、器材、饰物oo m 等。共1 2 例。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日:“牛何之? 对日:“将以衅钟。一 王日:“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日:“然则废衅钟与? 日:“何 可废也? 以羊易之! ( 梁惠王上)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梁惠王上) 从语法分析来看“以 后的n “羊”表示动物,动词v 后的宾语“之 指的就是n , n 和v 的宾语一致。从句式特点来分析,“以n v 式可以用在带“也 的句子中。 以粟易之。( 滕文公上)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滕文公上) 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铺啜也。( 离娄上) 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 万章下)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上) 从语法分析来看“以”后的n 表示食物,有的是单独名词如“粟、铺”,有的是名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者”的句子中,如“以其械器易粟者 ;也可以用在述补结构中,如“以其乘舆济人 于溱洧,“于溱洧 位于动宾结构“济人”之后做目的补语。 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 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 ( 万章下) 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 万章上) 从语法分析来看“以后的n “大夫之招、士之招表示饰物“旗帜,是名词 短语作“以的宾语;动词v 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招 ,而且n 要比v 后的宾语长。 “以 后的n 是用“与 连接的并联短语,比动词v 后的宾语要长。从旬式特点来分 析,“以n v 式可以用在述补结构中,“于虞”做“假道 的补语。 ( 2 ) n 为抽象名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如:道理、官职、利益、贤能、罪行、原则、 仁德、礼节、态度,共2 7 例。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 滕文 公上) 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 ( 万章下) 君子以礼存心。( 离娄下) 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 ( 告子下) 上述4 例n 都指的是礼节,从语法分析来看例“以后n 结构复杂,是“所+ 动 宾结构的所字结构,动词v 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而且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长;例 “以后n 结构也复杂,是带“之 的否定结构,动词v 也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 例“以后n 是名词,动词v 分别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和不带宾语的单音动词。从句式 特点来分析,例“以n v 式可以同时用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 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离娄下) 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 万章上)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就以斯道觉斯民也。( 万章上) 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 万章上) 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尽心上)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尽心上) 上述6 例n 都指的是道理、原则,从语法分析来看例“以后n 都是用“之 做定语的名词短语,动词v 可以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带宾语的单音动词, 而且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长;例“以”后n 都是简单的名词短语,动词v 都是带宾 语的及物动词,而且n 的长度可以等于v 宾语的长度,也可以比其长;例“以后n 孟子的介词“以” 是名词,动词v 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而且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从句式特点来 分析,“以n v 式可以用在否定句中。 君子以仁存心。( 离娄下)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 尽心下)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一汤以七十里,文王以 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 服孔子也。( 公孙丑上)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尽心下) 上述4 例n 都指的是仁德,从语法分析来看例“以”后n 都是简单的名词或 名词短语,动词v 都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而且n 的长度与v 宾语的长度大致相等: 例“以 后n 是“其+ 所字结构 ,动词v 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宾语的结构复杂,也 是“其+ 所字结构刀,而且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从句式特点来分析,“以n v 式可以用在带“者 的句子中。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 于利也。( 告子下) 上例n 指的是利益,从语法分析来看n 是名词,动词v 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而且 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短。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 梁惠王上) 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 离娄上)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离娄下)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离娄下) 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 万章下) 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 告子下)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尽心下) 上述7 例“以 后的n 从语法分析来看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v 可以是带宾语 的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带宾语的单音动词,而且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从句式 特点来分析,“以n v 式可以用在带“也 、“者的句子中,也可以用在否定句 中。 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 万章下) 不以尧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 离娄上)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述两例“以”后n 指的是态度,从语法分析来看是名词做n ,动词v 是带 宾语的及物动词,而且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n 结构复杂,是“主语+ 所字结 构+ 动宾短语 ,而且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长。从句式特点来分析,“以n v 式可以 用在所字结构中。 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万章下)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万章上) 上述“以后的n 指的是官职、工作,从语法分析来看例的n 用“其 做定语的 名词短语,v 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例的n 是用“与 连接的并列短语,v 是带宾语 的及物动词,而且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长。从句式特点来分析,“以n v 式可以用 在带“也、“矣”的句子中。 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 告子下) 上述“以 后的n 指的是罪行,从语法分析来看名词做n ,v 是不带宾语的单音动 词。 ( 3 ) n 为动词及其短语,“以n ”表示动作进行时施动者的态度或为完成动作行为 所采用的手段、方法等。共2 例。 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公孙丑上) 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万章下) 上述两例“以 后n “朝衣朝冠”是由两个动宾短语组成的,v 是不带宾语的 单音动词,其后是由“于涂炭”做“坐 的补语,所以“以n v 式用在述补结构中。 2 、“以n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时运用比较的对象,n 可以是名词及其短语,也可以 是数词,共3 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 梁惠王下) 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 公孙丑下)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 - h 艮k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 梁惠王 上) 上述两例“以 后n 为名词及其短语,v 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而且n 和v 后 的宾语一致,长度相等;例“以 后n 为数词用作名词,v 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 3 、“以n ”表示给与对方之物,“以 多有“把 意,n 多为名词及其短语,v 大 多数是可以带双宾语的动词,共7 例。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滕文公上)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 万章上) 孟子的介词“以”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万章上) 上述中的n 从语法结构分析来看为抽象名词“天下 做介词“以 的名词宾 语,v “与是带双宾语的动词,表示“给予 意。“以天下与人 、“以天下与舜” 也可以看做是动词“与 的双宾语结构,即“与人天下 、“与舜天下 。从句式特点 来分析,“以n v ”式用在否定旬中,“以 前用了否定副词“不 和助动词“能 。 汤使人以币聘之。( 万章上) 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 公孙丑下) 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 滕文公下)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 告子下) 上述中的n 从语法结构分析来看可以为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币、黍肉 , 也可以是用“其+ 所字结构,v 可以是及物动词如“聘、易,也可以是单音动词如 “饷、交”,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从句式特点来分析,“以n v 式可以用在 带“者”的句子中。 4 、“以n 表示告知的内容,n 多为名词及其短语,“以 有“把”意。共3 例。 孟子对日:“王好战,请以战喻。 ( 梁惠王上)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公孙丑下) 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 万章下) 上述例子n 都是施事者告诉对方的内容,孟子用“战 做比喻,告诉梁惠王; 陈子把时子的话告诉孟子;把君主的旨意传给他。这几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双宾语 句,杨伯峻先生和何乐士先生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嵋1 一书中一致认为:“以 在双宾语句中,用以把直接宾语提出,或者借以突出直接宾语,或者因为直接宾 语太长,用以字提出,眉目清醒,文意易明,文气流畅。” 5 、“以n ”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条件,表示主动者所凭借动作的身份、资格等 等,“以”有“凭借”意。共5 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上)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公孙丑上) 沈同以其私问日:“燕可伐与? ( 公孙丑下) 以五十步笑百步。( 滕文公上)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万章上) 上述例从语法结构分析来看n 结构复杂,分别是“所字结构 和否定的带“之 的结构,v 是及物动词,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例n 是简单的名词短语。 从旬式特点来分析,“以n v 一式用在否定代词“莫”的否定句中。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以n 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以 有“因为”意。共5 例。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梁惠王下) 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梁惠王下)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公孙丑上)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 滕 文公上)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万章上) 上述5 例从语法结构分析来看n 结构复杂,是“其+ 谓+ 者 ,v 可以 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也可以是动词意动用法如。从句式特点来分析,“以n v 式可以用在否定句中,也可以用在带“也 的句子中。 7 、“以n 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以 有“在意。共3 例。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 楚之坚甲利兵矣。( 梁惠王上) 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公孙丑下)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梁惠王上) 上述3 例名词做n ,v 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v 后的宾语是用“其”做定语的名 词短语,n 的长度比v 宾语的长度短;v 后的宾语用代词“之,n 的长度比v 宾语 的长度长。 4 2 第二节“以n 在v 后的用法和意义 4 2 1n 为代表人的名词及其短语 这种情况一共1 例。 l 、“以n 表示与施事者共同活动的对象。“以”有“与、和 意,共1 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 此例从语法分析来看“以”后用名词做n 放在v 之后,v 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4 2 2n 为代表事物等的词及其短语 这种情况一共3 6 例。 1 、“以n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时的工具或方法。“以有“用、把 意,共3 0 例。又可以根据n 的不同,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 1 ) n 为具体事物的名词及其短语,如:手、地、规矩准绳、梃与刃等。共7 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梁惠王上) 王笑日:“是诚何心哉?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孟子的介词。以” ( 梁惠王上)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 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 离娄上)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离娄上) 杀人以梃与刃。( 梁惠王上) 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 告子 下)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尽心上) 上述7 例从语法分析来看“以n 放在“动词v + 代词宾语( 之) 一之后, 代词“之 分别都指前句中的“五亩之宅”、“牛 、“目力一、“耳力、“嫂子”; “以n 放在“动词v + 宾语( 具体事物名词) 之后,动词宾语分别是“人一、 “墙下 ;“以n 放在单音动词v 之后。从句式特点来分析,“v 以n ”可以用 在带“也”、“者 的句子中。 ( 2 ) n 为抽象名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如:义礼、仁政、道和方法、财富、时间 共2 1 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梁惠王上)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滕文公上)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尽心上) 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日“有命 。( 万章上) 上述4 例“以”后n 指义礼,从语法分析来看n 是带“之”的名词短语,而且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之 长;是名词做n ,“以n 前是“动词v + 代词宾语之, 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是名词做n ,动词v 是不带宾语的单音动词。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滕文公上) 既竭力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离娄上) 上述两例“以 后n 指仁政,从语法分析来看是名词做n ,动词v 是单音动词; n 是带“之的名词短语,“以n 前是“动词v + 代词宾语之 ,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长。 天下溺,援之以道。( 离娄上)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离娄下)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告子下) 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尽心下)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万章上)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述5 例“以”后n 指道、方法,从语法分析来看都是名词做n , “以n 前是“动词v + 代词宾语之;“以n 前是动宾结构,n 的长度等于 v 宾语的长度;“以n ”前是形容词作谓语。从句式特点来分析,“v 以n 可以用 在否定句中。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 离娄上) 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告子下)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滕文公上)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离娄下) 上述4 例从语法分析来看“以 后n 是形容词用作名词,“以n 前是“动词v + 代词 ,而且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 万章上)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万章上)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 天下之重也。( 万章下) 上述3 例从语法分析来看是抽象名词“天下做n ,“以n 前是动宾结构,而且 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长。例的后半句“以n 位于“动词v + 代词宾语( 之) 刀之后, 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长。从句式特点来分析,“v 以n 可以用在带“也的句子中。 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欲然,则过人远也。( 尽心上) 此例“以 后n 指财富,从语法分析来看是名词短语做n ,“以n ”前是“动词v + 代词宾语之,而且n 的长度比v 的宾语长。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j g 心下)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尽心上) 上述2 例“以”后n 指时间,从语法分析来看是名词做n ,“以n 前是双音动 词,“以n 前是“动词v + 代词宾语之 ,而且n 的长度等于v 宾语的长度。 ( 3 ) n 为动词及其短语,“以n 表示动作进行时施动者的态度。共2 例。 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 告子下)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梁惠王下) 上述2 例从语法分析来看“以”后是动词短语做n ,分别指“有礼貌地”、“喜欢 音乐这件事 ,例“以n ”前是“主+ 谓+ 宾”。 2 、“以n 表示告知的内容,“以一有“把一意,共l 例。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公孙丑上) 孟子的介词“以” 上述例子n 是动词短语,为“有过错这件事”,是施事者告诉对方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