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刘珩( 上海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摘 要】在上海中心大厦逐渐展现优雅形态的背后,是从方案策划到幕墙施工,从信息采集到工程管理,都 以bim 技术作为驱动力,以创新理念打造精品幕墙工程的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对 bim 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的 设计、加工和施工全过程的应用实施,展现了 bim 在幕墙领域的实践价值。【关键词】海中心大厦; 幕墙;【中图分类号】tu17; tu238bim 技术【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7461( 2013) 05 0079 09但如何保证这一建筑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 的结构安全、变形控制和实施精度等一系列的超级 难题,从一开始就摆在工程建设者们面前。采用传统实施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风险是巨大的,必须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bim 技术的引入 无疑为系统性地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思路。1引言上海中心大厦这座代表中国未来的建筑,正逐渐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诠释建筑 的“体 态 之 美 ”。 这幢垂直城市的外衣是由 14 万 m2 ,相当于 19 个标 准足球 场大小的柔性玻 璃 幕 墙 组 成,其 复 杂 的 形 态,特殊的柔性支撑结构以及 632m 的 超 级 高 度 共 同决定了这一项目的实施难度堪称世界之最。“富 有震撼力的外观”、“上海之巅”等诸多元素共同成 就了上海的这一新地标必将成 为世界未来超高层 建筑的代表。2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概况“宇宙万物 大 至 星 系,小 至 电子都以其特有的 高速旋转的螺旋形式存在,完成了我们所说的时空 转换”,正如 gensler 的 建 筑 师 所 言,上 海 中 心 大 厦从一开始就被注入了“旋转”起来的灵感。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又让“内圆外三角”以及“自下而 上的缩小”这两项设计原则被定义出来,这 使 得 上海中心大厦与常规矩形建筑形态 相 比 减 少 24% 的风荷载,并可以采用更高效的幕墙结构。经初步测 算,这种设计节省了超过 3 5 亿人民币的工程造价。另一个重要因素“v 形口”的存在,打破了外立面连 续圆滑 的 局 面,更 为 大 厦 的效果增加了动感的元 素,完成 了“时 间”与“空 间”的 转 换,将“未 来 ”与“过去”链接在了一起。为了让上海中心大厦的这些建筑设计理念真 正在深化实施阶段得以实现,建筑师很早就开始与幕墙工程师协同工作,建筑形态的每一个元素都经【作者简介】 刘珩( 1980 ) ,男,中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 建筑外立面设计和装饰工程以及信息化技术领域的应用。过了建筑师、幕墙专家以及工程师的反复论证与优化,将建筑美 学 用 数学的方式呈现出来,采 用 一 套 成形原则及几何公式在 bim 软件中将建筑形态表 达出来,最终实现了“科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基准平面的确定经过反复论证,建筑最终确定在 45 米标高处定 义出基准平面轮廓,它是由两段半径分别为 88 38m 和 19 453m 的大小圆弧围绕建筑的几何中心点每 120出现一次组成。基准平面内共有三个几何定位 点,形成一个由 23 3 的最佳过渡角度驱动的三角 形,而在每 120的弧线内,46 份的标准模数使得每 层单元 的 数 量 相 同,且 最 大标准玻璃板片不超过 2 2m。2 12 2v 形槽口的几何定位v 形口在立面上定义了上海中心大厦旋转的起点和终点,同时也定义出了每层单元板块的起点和终点。v 形口被确定为 6 个等分长度,两直边夹角 为 95,各被等分为 4 个标准长度。2 3 旋转角度上海中心的基准平面围绕着塔楼的几何中心 旋转和缩 放。塔 楼 的旋转必须是一个线性变化的 过程,而最终由风洞试验确定了从 45m 到 605m 范 围内旋转 120这一最佳工程数值。2 4 收缩比率与旋转 不 同,塔 楼 的 收 缩并不是一个线性过 程,这一比率 基 于 倍率的方式进行计算,即 某 个 单 位计算标高的缩放基于上一个 单位计算标高的值 按设定的 倍 率 计 算。数学上表述为按幂函数的方 式计算 exp( x) ,这种计算方式最终使得表皮所能覆 盖的内层圆柱空间的使用面积被最大化。以上这一成形过程必须被幕墙 工程师正确理解并 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平台进行传递,最大 化地减少信 息 丢 失,才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幕墙。 同时,也正是 这 一 成 形 原 则,最终使得上海中心大 厦外幕墙的 19 317 个单元板块没有一个完全相同, 这无疑给 幕 墙 的 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 果 禁 锢在传统的二维设计方法中,任何人都将会在这一 开创性的项目中寸步难行。80应 用 交 流bim 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81上海中心大厦中 bim 技术的应用是这一项目 顺利实施 至 今 的 法 宝 之 一。项目建设单位超前的 战略眼光和高度,促成了 bim 技术在外幕墙中的落 地实践,也使得使用这一技术的上海远大公司在项 目中真正体会到 bim 技术的优势,主动在上海中心 项目及其他更多的幕墙工程领域推进 bim 的运用。 在上海中心大厦幕墙工程中,bim 技术成功应用于: 建筑设计理 念 保 障,幕 墙 设 计 校 核,海 量 项 目 信 息 管理,工厂加工精度控制,现场施工质量,工期保障 等方面。grasshopper 中通过程序模块驱动设计出初步 的 建筑外皮模型( 精度等级: lod100 ) ,并经由建筑师确 认。在此轮廓模型的基础上,幕墙工程师深化出符 合项目性能要求的幕墙系统构造,并经过结构计算确认。这是一个“设计审核调整”的往复过程,而 bim 的参数化设计能力为这一定案过程中的多 次修改提供了高效的路径,并且其可视化的功能也 为能够让业主和建筑师快速理 解并定案提供了可 能性。这一定 案 过 程产生的模型也被用于作为碰 撞检查、4d 施工模拟、漫游及确认效果等使用,模型 的精度在 lod300 的等级。此时,主要面材、龙骨以 及其他影响外部尺寸的主材料被明确定义出来,但 幕墙龙骨的加工数据并未给出。在 审 图 完 成 后,在上海中心大厦 外 幕 墙lod300 精度等级的基础上,再对构件进行深化,增 加开孔,端切 等 加 工 数 据,最终创建出达到加工精 度等级要求的模型,一般将此时的精度等级定义为 lod400。lod400 的模型包含了主要的构件加工模 型,当然也可 以 方 便地提取例如长度、开 孔 位 置 等 加工数据。通过参数化的方式生成加工模型,再整 体提取加工数据或摘取部分复 杂构件转化为加工 图,这就大大减少了工程设计人员的投入。若采用 传统的设计 手 段 和 工 作 流 程,在 高 峰 时 段,至 少 要投入 50 80 人 的 设 计 团 队,而 采 用 bim 和 参 数 化设计技术后,高峰阶段实际投入不到 30 人即可匹配 现场施工进度需求。同时,由于设计过程中大量减 少了设计人员对成形过程等信息重复解读,也降低 了出错的风险。采用 hino 和 grasshopper 软件,较好地保证了 幕墙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延续,成功地解决了加工数据庞大和错误风险高的问题,但由于无法在模型中加入物理 和 功 能 等 信 息。因此虽然模型精度等级 可以很高,但却缺少了“灵魂”,也就是信息,不能称 之为 bim 模型。为了更好地在上海中心大厦中实 施 bim,同时引入校核检测手段以确保如此重要项 目的深化设计实施的正确性,在外幕墙工程中同时 也同时采用 evit 软 件 创 建 了整个大厦的模型,并输入物理和功能信息,作为工程信息管理的基础。外幕墙的 evit 模型创建基于已经过建筑师确 认的 lod100 的线框模型,另一个输入条件则是经 审图通过的幕墙深化设计图纸。bim 工程师在 e- vit architecture 软件中,基于幕墙深化节点图创建出 单元板块族文件,这些族文件根据不同的单元类型3幕墙实施各阶段的 bim 应用3 1幕墙设计阶段的 bim 应用一切幕墙工程的顺利实施都是以正确的设计 为基础。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共计 19 317 个单元,以每个单元中平均包含 30 个不同种类的主要构件( 不包括螺栓 / 钉等标准件) 计算,约为 58 万个主要 构件,而每个构件一般包含 3 5 个关键加工尺寸, 则共计约有 174 万 290 万 个 加 工 尺 寸,这 些 海 量的加工数据的设计、提取和整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 同 时,重 复而单调的工作更容易产生疲 劳和高错误率的风险,而这些情况在如此重要的工程项目中不允许出现的。此外,如何保证幕墙设计 与建筑设计理念相符合? 这些问题都在采用了 bim技术后被逐一化解。如果幕墙加工数据提取所用的模型是基于建 筑初步模型一步一步被细化出来的,那么无疑可以更自信地说: “最终完成的幕墙就是业主和建筑师 最初想要的那一个。”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幕墙设 计采用了与建筑设计相同的软件 hino 及 grasshop-per,基于经过建筑设计确认的成形原则和公式,在分别被创建。同一层平面内有 6 种不同的族文件,而同一种类的单元仅在尺寸上 发生变化而材料相 同时,通 过族文件的内置 参数自动驱动尺寸的变 化,在将族文 件 置 入项目模型中时,软 件 会 根 据 单 元植入的位 置,自 动计算出单元板块的变化数值, 从而自动 调 整 单 元 板 块 大 小。这就使得创建完全 不同的 19 317 个单元变得不再那么的困难,虽然这 一过程依 然 充 满 挑 战。这些单元族文件随着项目 的进展也在调整的过程中,同时输了幕墙的各种信 息,包括: 材料物理信息、厂家信息、寿 命质保、维保 信息等,这就为将来的物业运维管理提供了原始数 据。autodesk 的 evit 软件创建的模型与 navisworks具有很好的转换接口,上海中心项目中很多 bim 应用都采 用 了 navisworks 的 软 件 平 台。 这 些 运 用 包 括: 4d 施工模拟,多专业碰撞检查,效果方案变更快 速响应,幕墙方案优化调整等等。同 时,总 包 发 起 的多专业复合检查,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现场实 施风险。3 2 幕墙加工阶段的 bim 应用在幕墙加工 阶 段 的 应 用 bim 实践的主要目标 是: 保证构件加工及单元板块的组装精度。在这一 过程 中,主要完成了两个关键 点: 一 是 将 bim 与 cam 相结合,二是实现了单元板块加工组装的信息 化预拼装。82应 用 交 流bim 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83复杂构件的加工一直是困 扰幕墙加工制造商 的难题,长久 以 来,幕墙行业一直是制造业内加工 能力较弱的一个行业。由于幕墙材料种类繁多,各 种材料加工特性各异,很难将整个行业链条上的整体加工水平共同提升。然而,随着个性化、异形、复杂体态建筑的不断出现,复杂幕墙构件已经是幕墙 加工厂家 不 得 不 经常面对的难题。以 上 海 中 心 大厦外幕墙为例,“l 型”单元板块的核心支撑结构件“钢牛腿”承担着传递幕墙荷载以及关键装 配 定 位 件的角色。每个单元的左右两侧各有一 个“钢 牛 腿”,由于单元板块尺寸的变化,即使同一个单元内的两个钢牛腿的尺寸也不相同。因此,整个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共包含 38 634 个不同尺寸的钢牛腿,如图 8 所示,每个钢牛腿上又包含约 40 个左右的加 工数据,这些海量数据通过一系列平面图表达出来再由工人解读转换为加工设备的程序,不仅效率低 下,还容易 出 错。通过多次的尝试和分析,在 解 决 了包括: 程序文件转换、插件开发、数控机床软件编译等一系列问题后,最终实现了将 bim 模型直接导入数控机床中驱动进行复杂构件加工的目的,大大 提高了效率,并 保 证了这一核心构件的加工精度。而实施这一过程的附加值则是幕墙加工实施的“无纸化”,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 可 以 完 全 基 于 bim模型,仅需在流程中植入审核及电子签名等功能即完成了内部质量控制流程。这一“无 纸 化”的 实 施 为远大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及耗材支出。 虽 然,目前很多幕墙加工设备不能够支持这一流程的实施,有时即便是能够实施也需要增加大量人工修正的过程; 但相信随着幕墙技术的发展及加工水平 的提升,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将不再会阻碍 bim在幕墙加工方面的运用。完成了复杂构件的加工,但如何快速确认其加 工精度满足要求? 又如何确保这种要求是否合理, 不存在冗余的精度控制要求呢? 通过引入“激光扫描仪”及“多关节臂测量仪”等设备对已加工构件进行快速测量,生 成 测量报告的同时,产 生 该 构 件 的 实际加工模型,进而将该实际模型与理论构件模型依据单元板块组织工艺进行拼装,从而指导构件加工精度控制,实现单元板块信息化预 拼 装。如 图 9 所示的为 构 件 工 厂信息化预拼装的实施步骤。其 中步骤为参数化创建加工精度等级 lod400 的单元板块模型,步骤则是从这一单元模型中提取需要加工的构 件,通 过 适 当 修 正,然后将构件转换为 dxf 格式的文 件,导入数控机床从 而 完 成 步 骤 。模型导入后,数控机床自带的程序会基于图形自动 编译机床加工步骤,适当修正刀路以减少刀具磨损后即完成了整个加工程序的编译。而后,设备将依据编译好的 程 序 进 行 工 作,切割出预定的形状,完 成如步骤 中 所 示的加工完成件。由 于 构 件 形 态 较为复杂,控 制 尺 寸 较 多,加工件测量需要用到步 骤所示的 测 量 仪 器: 多关节臂测量仪,其 独 有 的 红宝石测头,具 有 高精度和耐磨损的特点,且 设 备 整体操作灵活,对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复杂构件测 量效率提升 有 很 大 的 作 用。步 骤 所 示 为 工 人 在 操作测量仪器对钢牛腿进行测量,一个构件的测量 时间约为 2 3 分钟,这些测量主要用于修正加工工 艺。测量结果可以是两种类型,一是基于预先设定 的偏差允许值可以直接输出测量结果判定表,从而 对各控制尺寸的偏差情况一目了然; 另一种结果是 如步骤所 示 的 模 型 轮 廓 图,基 于 轮 廓 图,通 过 人 工或程序自动修正,就能够获得步骤所指的实际 加工件模型,并将步骤中的理论模型按照单元装配原则进 行 替 换。替换的结果可以通过碰撞检查 的功能进行分析,如步骤所示为对精度结果进行 判断,进而修 正 加 工 工 艺 和 工 序,对某一种类型的 构件形成固定的加工标准,以实现快速加工并保证 精度的目标。3 3 幕墙施工阶段的 bim 应用虽然运用单元模块化的实施手段已经将最不 确定性和更多的难题留在了工厂来解决,但上海中 心大厦外幕墙的现场施工依然 是整个实施过程中 非常关键和困难的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是不同专业分包协同工作的舞 台,现场施工 工 况 随着项目的进行瞬息变化,怎 样 分析和避免同一区域多专业可 能存在的交叉施工 问题? 如何设 计和运用施工临时设施? 单 元 板 块 现场堆放 合 理 性? 以及如何有效地保证工期等一 系列问题必须在现场施工开展之前有效解决。84应 用 交 流bim 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85通过在 bim 模型中植入安装时间信息,运用软件进行模拟,可以清晰地观察不同时间段的某一区域可 能存在的交叉施工情况,从而判断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创建单元板块吊装设备模型,将其植入建 模模型中,模 拟 其 工 作 路 径,可以有效地分析出吊 装设备的有效工作范围及工作效率,从而为同一楼 层所需的设备数量以及某些区 域可能存在的风险 进行预判。如图 11 所示,施工吊机的模拟能够有效 地判断出每个区的设备无法直接覆盖区域,同时判 断出这些区域可以采用人工拖 曳的方式实现最终 的安装操作。图 12 所示则展现的是二区的卸料平 台分布情况,通过 bim 模 型,可快速检测卸料平台 的安装位置可能存在的干涉以调整方案,并且通过 植入时间,可以清晰地判断每个区需要几个卸料平 台( 可重复使用) ,以及这些平台是否可能会与钢构施工飞船干涉或者与其他分包的施工设施干涉。在没有钢筋混凝土只有复 杂交错的钢管支撑 的巨大空间里,怎样精确地安装上海中心外幕墙的 单元板块,是一个超级难题。为 了 解 决 它,远 大 专 门量身定制了一种“双层吊篮”安 装 系 统。而 这 一 系统是否能够有效工作,及其设计安装过程中都采 用了 bim 技术。通过创建双层吊篮模型,并将其放 置于项目模型中进行模拟,以确认其所走轨迹与外 幕墙的造型精确匹配,同时运行索道及其预埋件不 能与幕墙支撑钢架以及将来的 内擦窗机轨道埋件 相干涉。如图 13 所示,干涉的部件需调整双层吊篮 索道埋件的位置,以免对永久使用的擦窗机轨道埋 件造成影 响。这 些 碰撞检查集成了吊篮埋件模型 和擦窗机厂家提供的擦窗机轨道及埋件模型,幕墙 与擦窗机厂家的深化设计再根 据这些检查的结果 各自调整埋件位置,这就确保了程序及界面责任的 清晰,更有效地保证了各专业分包的准确性。幕墙施工阶段是对前面两个阶段即设计和加 工阶段质量的检验,上海中心大厦优雅而复杂的形 态最终是由施工结果加以体现。但在项目的前期, 面对如此庞大的空间柔性钢构体系,没有任何人能 够轻松地 完 成 这 一 挑 战。保证幕墙施工质量的关 键步骤是确保幕墙支撑钢结构的施工精度。对此, 经过无数次的分析与讨论,最终确定了从钢结构加 工制造,bim 信息化,预拼装,现场实施控制,精度调 整,数据测量 监 控,以及幕墙精度控制的全套施工 精度保证 方 案。而 关 联 其 中 的,也是一个数字化、 信息化运用的过程,尤其是在幕墙精度控制及偏差 响应方面,最终确定了“幕墙实施三方联动”的解决方案,全面应对现场钢结构实施可能存在的各种偏差情况。上海中心大厦的外幕墙支撑钢结构由同济大 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设计,宝钢钢构进行深化设计,上海机施公司负责安装实施。外幕墙单元板块 通过一次及二次转接件与钢结构进行连接,一次转接件直接由宝钢在工厂内预先焊接在钢结构上,随 钢结构施工一起安装,二次转接件在钢结构安装完成后再安 装 在 一 次 转 接 件 上。为确保钢结构的安 装精度,施工现场每安装一层钢结构,监理、总包和幕墙公司 都 要 进 行各自独立的测量。三 方 测 量 的数据均导入 bim 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程序事先 设定好的对 比 方 式 和 流 程,快速获得分析结论,在此基础 上查找问题和解 决 问 题,再安装下一层结 构。每区安装完成后还需测量整区的钢构数据,同样导入 bim 再进行 一 次 对 比,以分析偏差规律,变 形沉降的分布情况,用于指导后续其他区域的安装。根据幕墙施工进度规划,幕墙施工落后于钢结 构施工一个区。因此,虽然钢结构偏差随着施工进度变化,但每区安装完成之后的测量数据基本等同于即将安 装 时 的 变 形 情 况。通过将这些测量数据 导入 grasshopper 中,如图 15 所示,在程序中须先设 定好偏差分类原则,则软件将会快速确定哪些点位的偏差超过了允许的偏差范围,是正偏差还是负偏差等。同时,由于采用了参数化的设计方式,在 设 计时针对超出允许范围的偏差 设计了几种不同的 结构调整方式,这些方式与偏差的性质及具体数值 是经过参数关联的。可以说,当现场偏差数值输入模型中时,其对应的构件尺寸就已经自动生成出来 了。例如,当钢结构的某个点位置偏差过大时,由于一次转接件已预先焊接在钢构上,调整的难题较大,因此可以通过定制特殊尺寸的二次转接件来吸 收掉过大的负偏差,而这个二次转接件的尺寸可通过现场偏差数据输入 bim 模型后驱动二次转接件 自动适应结构需求而进行调整,如图 16 所示。以上整个过程,与传统流程相比,能够做到: 简化实施流 程,提高效率,保证工期和施工质量,尤其是在工期保证方面,避免了以往出现偏差后难以解决,扯皮,并且由于安装顺序问题,可能会导致后续施工无法 进行的情况,产生连锁反应,严重影响工期。86应 用 交 流bim 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87阶段的 bim 应用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总结与展望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预计于 2014 年中旬完工,3 曾 旭 东,王 大 川,陈 辉 hinoceos gasshop-pe 参数化建模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4 何关培,李刚 那个叫 bim 的东西究竟是什么m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chuck eastman,paul teicholz,afael sacks,and kath- leen liston bim handbook: a guide to building informa- tion modeling for owners,managers,designers 20086 何关培 bim 总 论 2011m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7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欧 特 克 软 件 ( 中 国 ) 有 限 公 司 autodesk bim 实施计划 实用的 bim 实施框架 中 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8 aia an introduction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 bim) journal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 jbim) nibs 20079 夏军,彭武 上海中心大厦造型与外立面参数化设计 c 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第九届全球会议论文集,2012,910 孟根宝利 高,刘 珩,赵 树 国,李 勇 军 空间悬吊扭转幕 墙设计要点c 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第九届全球 会议论文集,2012,911 dgj08 56 2012,j12028 2012 上海市建筑幕墙工 程技术规范s12 jgj102 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s相信 bim 技术在上海中心中的应用还将不断的深 入。未来将基于 bim 技术近一步研究和实现的目 标包括: 施工现场信息管理、fid 技术结合、施工图 文件管理、可视化施工质量监控等。将 bim 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项目进行 落地实践的结果表明: “信息化预拼装”和“幕墙实 施三方联动”的理念是 bim 在幕墙工程中成功应用 的关键要素; 而只 有 将 bim 技术全程植入设计、工 厂和现场的不同 阶 段,形 成 链 条,并 将 bim 模 型 与 实物关 联 起 来,不 断 相 互 修 正,才能做成真正的 bim。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包括 bim 与幕墙相结合的标准,应如何定义模型的 精度等级,又是怎样的精度能够满足交付要求或实 际的使用 要 求 同 时又不会有过多的无用信息? 这 些都是在 未 来 的 工程实践中应被逐步解决的。愿 更多同行一起努力,让 bim 技术在幕墙行业中发挥 更大的价值。参考文献1 andy deutsch bim and integrated designbook,johnwiley sons,inc,20112 何关培,葛清,赵斌,何波等 bim 第一维度-项 目 不 同( 下转第 97 页)一种基于 bim 的建筑性能分析软件选用方法97og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10,26( 1) : 41-477 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在中国发布首份关于 bim 的中文调研报告建筑信息模型: smartmarket eport-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20098 美国国家 bim 标准第一版第一部分: national institute of buiding sciences,united states national building infor- mation modeling standard,version1-part 19 何 关 培 bim 总 论 m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社,201110 何关培 李刚( elvis) 那个叫 bim 的东西究竟是什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1 何关培 bim 和 bim 相关软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 技术 2012( 4) : 110-11412azhar,salman,justin brown,and izwan farooqui( 2009) “bim-based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an evalua- tion of buil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software” proceed- ings of the 45th asc annual conference13 iso / iec 9126-1: 2001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ductquality part 1: quality model14 杜栋,庞 庆 华,吴 炎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6-49a selective method of buil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softwarebased on bimjiang ongrong,li xisheng,li mingrui(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abstract: now how to correctly choos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buil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software is ahotspot of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ed them at present,combined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software evaluation method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