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刑法解释中 c 属于无权解释。 a文理解释 b.扩张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2.美国公民从日本劫持新加坡的民用飞机到泰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适用中国刑法对该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 c 。 a.保护管辖原则 b.普通管辖原则 c.属地管辖原则 d.折中管辖原则 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 c 。a. 犯罪人对自己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b. 犯罪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c. 犯罪人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d. 犯罪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的评价4.一切犯罪构成均需具备的主观要件是 d 。a.故意 b.过失c.放任 d.罪过5.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 d 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a.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 b. 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c. 可能预见自己的行为d. 明知自己的行为6.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 c 负刑事责任。a.应当 b.可以c.法律有规定的才 d.必须7.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 a 。a.遗弃罪 b.故意杀人罪c.破坏电力设备罪 d.抢劫罪8.精神病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以下哪一种状态时,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a 。a. 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b. 不能辨认而且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c. 不能完会辨认自己的行为d. 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9.在我国,下列那一类人员不适用死刑 d 。a.盲人 b.聋人c.哑人 d.孕妇10.驾车有意将多人撞死的行为,构成 c。a. 杀人罪b. 交通肇事罪c.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 重大交通事故罪11.王某意图杀死仇人甲,向甲所在地方打了一枪,结果把在甲旁的乙打死,又将甲打伤,则王某的行为应该如何认定 c 。a. 构成杀人罪和伤害罪两种犯罪b. 构成过失致死罪和伤害罪两种犯罪c. 属想像竞合犯,按杀人罪处理d. 属牵连犯,按杀人罪处理12.某乙因盗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若对其缓行,其缓刑考验期应为 c 。a. 3年以下b. 5年以下c. 3年以上,5年以下d. 1年以上,3年以下13.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d 。a. 犯罪行为没有实现行为人的主观目的b. 犯罪行为没有发生危害结果c. 犯罪行为没有实行完毕d. 犯罪行为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要件14.甲男欲强奸女乙,先将乙女禁闭十数日,待乙女无力气反抗时对其实施奸淫。甲男的行为属于 b 。a.连续犯 b.牵连犯c.结合犯 d.想像竞合犯15.某机修师,因对领导不满,利用工作便利,在进厂大修的飞机上,非法加装了两套控制电路,妄图使飞机在试飞时空中断油毁机,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被及时发觉而没有造成飞机坠毁的严重后果。机修师的行为属于 d 。a. 不构成犯罪b. 破坏交通工具罪(预备)c. 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d. 破坏交通工具罪(即遂)16.某甲企图杀死其邻居某乙,遂趁夜深乙熟睡时将乙家的窗帘点着,引起大火,大火将乙烧死,并烧毁包括乙家在内的三间民房。甲的行为构成 b 。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杀人罪和放火罪c. 放火罪d.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17.某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境外电台非法提供尚未公布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稿,其行为构成 b a. 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情报罪b. 泄露国家机秘罪c. 间谍罪d. 背叛国家罪18.某甲入室盗劫他人现金2000元,被失主发现当场抓获。在失主将其扭送到派出所的途中,甲趁失主不备,猛然将失主打倒在地,夺路而逃。甲的行为构成 c a.抢劫罪 b.抢夺罪c.情节严重的盗劫罪 d.盗劫罪和故意伤害罪1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因贪赃枉法,对明知是有罪的人故意包庇不使他人受追诉的,构成 d a. 受贿罪和包庇罪,实行数罪并罚b. 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实行数罪并罚c. 受贿罪和包庇罪,择一重罪处断d. 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择一重罪处断20.外科医生王某因疏忽大意,误将一把手术剪遗忘在病人的胃内,最终导致病人死亡,其行为构成 d a.非法行医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 d.医辽事故罪四、法条分析题(10分)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的规定外,都适用本法“。试分析该款法律规定。该款是关于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原则的规定。(1分)根据该款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因领域内犯罪的,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l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城,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1分),根据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延伸,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城范围。(l 分)。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是指以下三种情况:( l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 分)( 2 )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施行。(2 分) (3 )根据“一国两制”的要求。港、澳、台地区不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 分)五、案例分析题(第1题、第2题各10分,第3题 15分,共35分)1. 被告人陈某,男,26岁,农民。1998年1月24日下 午,被告陈某在某百货市场买了一条手帕,因觉质量不好当时要求调换一条价格高的,营业员李某不予理睬。当场的另一营业员给陈调换时,李说:“不要给他换,乡下人一样。”被告听后问李:“你说什么,你好厉害?”李接着对陈说:“你再讲我就打你。”于是双方争吵起来,并互相对骂。李继而冲出柜台,将陈牙齿打出了血。陈挨打后,用手捂着被打的部位边走边说:“等着,我不会放过你。”说着离开了商场。半个小时后,陈邀集余某等四人,并于路过左某家时,在其门口拿了一根长60厘米、粗6厘米的木棍,来到商场对李进行报复。李见势不妙,躲进柜台后的仓库间。被告陈某、余某相继冲进仓库。陈见李后举棍就打,第一下未打着,第二下被李用东西挡开。此时,余某上前揪住李的胸前襟,陈某趁机朝李的头部猛击一棍,李当即倒地。陈、余二被告丢下木棍逃走。李被打倒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当天夜间死亡。法医检验结论为,李系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而死。在处理此案过程中,对陈某打击李某致死的定罪问题, 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定故意伤害致死,另一种意见是定故意杀人既遂。问:那一种意见是正确的? 答: 应该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故意伤害致死和故意杀人两罪的主要差别是故意伤害致死只有伤害的故意而无杀人的故意,只存在过失,而故意杀人则有杀人的故意。本案中陈某对趁机朝李的头部猛击一棍的行为完全可以预见到可能会导致李的死亡而为之,而后又逃跑,说明陈某对李的死持放任态度。所以陈某对李的死亡结果的主观心态是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以构成故意杀人,加上陈的行为造成了李某的死亡,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2. 甲为了使火车颠覆,在火车到达站前的10分钟,将一块大石头搬到铁轨上(足以使火车发生颠覆)。在回家的路上,甲顿生后悔之念,于是匆忙在火车到达之前将大石头搬走。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不构成,说明理由;如构成,构成何罪,是何停止形态?首先需要辨别是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还是 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交通设施罪侵犯的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等保证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交通设施,通过破坏这些交通设施来达到引起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主要针对的是交通设施,而放石头这个行为危害的是火车而不是轨道。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而这个案件明显就是为了使火车发生倾覆而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此题中 放大石头的情形是足以使货车发生颠覆的行为,则是足以威胁到车上的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所以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再次这种罪属于行为犯而非结果犯,即完成这种行为则构成犯罪,而甲属于自己主观的停止而非受客观原因不能而停止的犯罪。所以属于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行为3. 被告人尹甲,于某日下午5时许,现本村村民尹乙、冯某、杨某、尹丙等联合脱大麦粒。当为尹丙家脱第二遍麦粒时,被告人拿起铁叉叉麦草,一铁叉戳在躲藏麦堆里捉迷藏的12岁女孩李某右太阳穴上。被告人尹甲感觉到叉底一动,并见麦草下露出红布衣的一角。他心中一惊,意识到叉中了人,发觉里边的人一声不响以后,立即放下手中铁叉后退几步。此时,被告人为了逃避责任,非但没有及时抢救小孩,反而佯做不知。直到尹乙去拿铁叉时才发现,后送乡卫生院抢救。李某因伤势过重,贻误了抢救时机,于当晚8时许死亡。经查,小女孩是在农民休息时玩“捉迷藏”躲进麦草堆的,当时在场的人均未看见周围有小孩。问:(1)尹甲戳中女孩的行为如何定性? (2)当尹甲发现自己戳中女孩时,为逃避责任,没有及时抢救,以致女孩死亡,其应承担何种罪责?其危害行为方式是什么?并说明理由。(1)本案中,被告人尹甲在劳动时并未看见小女孩在晒谷场上玩,被害人躲到麦垛里,被告人是无法预见的,因此,被告人起先用铁叉将小女孩刺伤确属意外事件。但是,被告人对自己叉中被害人后造成可能致人死亡的危险状态所采取的不作为,直接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应对此负间接故意杀人的罪责,而不再是意外事件,亦不是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2)首先,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被告人明知是自己叉中了女孩,而且被害人倒地后没有声响,必定伤势不轻,所以被告人是已经预见到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是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危害结果的。可是,由于被告人怕承担伤害罪责,又见其行为尚未被周围的人发觉,便装做不知,对被害人是死是伤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企图蒙混过去。其次,再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由于被告人的伤害行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危险状态时,被告人就负有防止这种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仅不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反而声不吭甚至一走了之。从而导致了被人因贻误抢救时间而死亡。六、论述题(15分) 试论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及处罚原则。答: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其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标志着犯罪行为进入了实行阶段,着手本身就是实行行为的一部分;第二是犯罪未得逞,即犯罪行为没有具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或者说犯罪行为没有齐备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第三是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谓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始终违背犯罪分子意志的,客观上使犯罪不可能既遂或者使犯罪人认为不可能既遂因而被迫停止犯罪的原因。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1.在死缓执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中的哪一项,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a。a.没有故意犯罪 b.有认罪表现c.有悔改表现 d.有立功表现2.某人将正在使用中的铁道道钉盗卖,他的行为构成 b 。a.盗劫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 d.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3.某人生产并且销售的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在下列哪一个金额以上,才构成犯罪 c 。a.15万元 b.20万元c.5万元 d.2万元4.根据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犯罪行为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是: a 。a.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即具有违法性c. 犯罪是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d. 犯罪是触犯法律并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即具有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5.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事责任中的意义就在于 d 。a. 因果关系只是解决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b. 因果关系是刑事责任的惟一基础c. 因果关系是解决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d. 因果关系是体现了主观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的主要依据6.犯罪的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犯罪的间接故意是两种不同的罪过形式,其区别是 d 。a. 认识因素上有所不同b. 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c. 行为的动机及其目的方面不一致d. 认识因素上有所不同,且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7.甲因犯走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服刑6年后又犯脱逃罪,应判有期徒刑7年。依照刑法规定,对甲决定执行的刑罚应该在 a 。a.9年以上16岁以下 b.9年以上15年以下c.15年以上20年以下 d.15年以上23年以下8.齐某在饭店就餐,见同一桌食客陈某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模糊,躲倒在座椅上,旁放一只拎包,就起歹念。对服务员谎称是同事,扶陈某离店。当扶到避静无人之处,就拿走陈的拎包(内有现金近2000元)和手表,离陈而去,陈没有反抗。齐的行为是 c 。a.抢盗罪 b.抢夺罪 c.盗劫罪 d.诈骗罪9.高某发现其10周岁的女儿被本村呆傻少年陈某(15周岁)奸污后,即领其女儿到本村运输专业户陈某家,以陈15周岁的儿子强奸陈峰将其女儿强奸为由,向陈索要损失费5000元,否则向公安机关告发。陈峰不承认此事,陈某不肯赔偿。高某说:“如果你不赔,小心你的女儿。”陈某考虑再三,只好交给高某2000元钱了结此事,高某的行为构成 d 。a.诬告陷害罪 b.抢劫罪c.诈骗罪 d.敲诈勒索罪10.王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后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王某中断了关系,王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王某将李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某家将其丈夫杀害。王某的行为属于刑法理论上的 b 。a.结果加重犯 b.连续犯c.继续犯 d.吸收犯11.下列关于刑法的效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原则上均适用我国刑法b.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我国公民犯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不适用我国刑法c. 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以外,均适用我国刑法d.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均适用我国刑法12.强奸妇女罪属于 b 。a.结果犯 b.行为犯c.危险犯 d.举动犯13.某甲蒙面持刀,于夜深人静之时在胡同守候过路人欲实施抢劫。当其尾随一人正要拔刀上前劫财时,发现该人为自己的邻居,遂仓惶逃回家中。某甲构成抢劫罪的形态是 d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 d.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14.某甲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罚款,便对税务工作人员陈某怀恨在心。一日在陈某下班回家的路上,甲拦戳陈某并将陈某打成轻伤,其行为构成 b 。a.妨害公务罪 b.故意伤害罪c.抗税罪 d.妨害公务罪和故意伤害罪15.判决以前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先行羁押的,羁押日期与刑期的关系是 b 。a.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b.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c.羁押1日折抵刑期半日 d.羁押期限不折抵刑期16.1978年7月杀死王某后潜逃,此后便杳无音讯。1999年6月周某突然出现,王某的家人要求追究周某的刑事责任。如果对周某追诉,须报请 d 核准a.公安部 b.当地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17.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模式为 d 。a. 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b.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c.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和绝对确定的法定刑18.赵某以菜刀相威胁,从被害人的家中抢走1000元现金,出门后因害怕被害人报案,又折回将被害人杀死。赵某构成 c 。a. 故意杀人罪b.抢劫罪c.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d.绑架罪19.行为人参加恐怖组织后,按照恐怖组织的安排,参与了绑架人质活动,某行为构成 c 。a. 参加恐怖组织罪b.绑架罪c.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绑架罪的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绑架罪,实行数罪并罚20.某甲深夜在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驾驶汽车,将其前方车辆撞倒,导致该车辆司机颅脑损伤,当场昏迷。甲因害怕承担法律责任,见路上车辆已渐稀少,遂将该司机抱上自己的车辆,行驶一段路程后将司机抛弃于路边荒野中,导致该司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d 。a. 逃逸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罪b. 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c. 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数罪并罚d. 情节严重的故意杀人罪四、法条分析题(10分)刑法第38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的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试分析该款的法律规定。答: (1)本条的罪名是受贿罪。罪状是叙明罪状。 (2)构成特征: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另据刑法第9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3)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也即利用本人在职务上直接处理某项事务的权力。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财物,是典型的受贿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受贿罪是利用职权的便利条件构成的。例如,负责掌管物资调拨、分配、销售、采购的人,利用其调拨权、分配权、销售采购权,满足行贿人的愿望,而收受财物。 五、案例分析题(第1题、第2题各10分,第3题15分,共35分)1.被告:张某,男32岁,某市市委书记秘书。某日,被告人张某所在的市郊区一家贸易公司采购员赵某经人介绍到张某要求帮助搞批钢坯。张某开始不表态,当听到搞钢坯可以从对方得到“好处费”时,表示可以打听一下。于是张某假借市委书记的名义,电话通知该市钢厂负责人,要该厂批些钢坯给赵某,并几次以了解生产情况为名到钢厂,要钢厂在价格上给赵某以优惠。在张某的关照下,钢厂批给了赵某150吨平价钢坯。为报答张某给予的帮助,该贸易公司以“好处费”为名送给张某17000元。问:张某是否构成犯罪?没有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如果构成犯罪,罪名是什么?答:张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关于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何理解的问题: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权,但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国家工作人员不是直接利用本人职权,而是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而本人从中向请托人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的,应以受贿论处。 张某虽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其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既假借市委书记之名),张某本身的秘书之职本不可能构成受贿罪(受贿罪为身份犯,既特殊身份之人才可能构成的犯罪),张某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所成的便利条件索贿,构成受贿罪。2.被告人郭某系某工厂车间主任,同车间有夫之妇王某勾搭成奸。为达到同王某结婚的目的,郭多次逼其妻赵某离婚,赵某不同意,郭便产生杀妻之念。为了达此目的,郭突然对其妻亲热起来,抢着做家务,骗得其妻的谅解。某日晨,郭在给赵某炸油饼时,把砒霜投放进去,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带到厂幼儿园,同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再走。当日,由于赵某所在车间提前完工,赵将其子接回。到家后一起将油饼吃掉。郭得知其子被赵接走,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经中毒身亡。问:(1)郭某对其子的死亡有无罪过,如无,请说明理由;如有,属于什么罪过形式?(2)郭某构成什么罪?如何处断?3.被告人姚某与王某、孙某协商达成去买羊皮的协议。某日,孙、王集资5000元,由孙某与被告人姚某到某地购买羊皮。被告人见孙身带巨款,遂生抢劫之念。他以到别处购买羊皮为由,将孙骗出,当行至一涵洞处,乘孙某不备,用石头将其头部击伤。孙某急忙逃跑,被告人紧追不舍。孙见被告人即将追上,便扔掉兜子:“你不是要钱吗?给你!”继续向前跑。被告人以为兜里有钱,但为了杀人灭口,仍追赶孙,直至追上将孙按倒在地。孙见状忙说:“我跟你出来有人知道(指集资人之一王某),你打我你也跑不了!”问:被告人姚某构成什么罪,属于何种犯罪停止?答: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抢劫罪既遂,故意杀人罪中止。分析:抢劫罪侵犯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在抢劫过程中,适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或死亡,不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因抢劫罪已经包含了故意伤害和杀人行为。但是,行为人在抢劫实施完毕之后,为了杀人灭口或者其他目的杀死被害人的,要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因为抢劫行为已经实施完毕,故意杀人行为不被抢劫罪包含。 本案的关键点就在于抢劫是否已经既遂?就是抢劫行为是否已经实施完毕。在理论界,抢劫罪的完成形态有不同的几种观点,有观点认为:抢劫罪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只要行为人使用了暴力相威胁,就既遂。按这种观点,本案抢劫罪既遂。另外有观点认为:普通抢劫罪以获得财务为既遂(和抢劫罪加重情节级转化型抢劫罪有区别),本案中“孙见被告人即将追上,便扔掉兜子:“你不是要钱吗?给你!”继续向前跑。被告人以为兜里有钱,”不管兜子里有没有钱,行为人主观上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财产,抢劫行为已经完成。继续追赶被害人是为了杀人灭口。所以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中止没有疑问。害怕被司法机关处罚而主动放弃杀人行为,是中止。六、论述题(15分)试论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答:一、行为人对于法律认识的错误行为人对于法律认识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或者应当受到怎样的刑罚的不正确理解,也就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评价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这类错误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一)假想的犯罪(二)假想的不犯罪(三)对定罪量刑的误认二、行为人对于事实认识错误行为人对于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理解。这类认识错误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要区分情况,分别处理:如果是对于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事实情况认识错误,就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对于事实认识错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对象认识错误(二)客体认识错误(三)手段认识错误(四)行为性质认识错误(五)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刑法学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1.王某虐待其8岁的养女达3年之久,某日王又因琐事痛打该女,并用铁条将其右眼弄瞎,王某的行为构成 b 。a.虐待罪 b.虐待致人重伤罪c.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 d.故意伤害罪2.李某是某公交公司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轧死5人,撞伤19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b 。a. 交通肇事罪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 重大责任事故罪d. 故意杀人罪3.某市民政局干部刘某,将其责发放的2万元救灾款挪作私用,进行营利活动,期限达2个月。其行为构成 b 。a. 挪用特定款物罪b. 挪用公款罪c. 贪污罪d. 违反财经纪律,不构成犯罪4.我国刑法所采用的法定刑是 d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相对确定的法定刑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d.不定期刑5.引诱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 b 。a. 以奸淫幼女罪论处b. 以引诱幼女卖淫罪处罚c. 以引诱妇女卖淫罪论处d. 以强迫妇女卖淫罪从重处罚6.醉酒的人犯罪 c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不负刑事责任c.应当负刑事责任 d.从重处罚7.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 c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可以负刑事责任c.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必须负刑事责任8.犯罪未得逞是指 d 。a. 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 犯罪目的没有达到c. 犯罪行为未实行d. 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9.某行人在马路上捡到一架高档相机(价值5000余元),送交某值勤民警寻找失主,民警乘机占为己有,该民警的行为构成 c 。a.侵占罪 b.诈骗罪c.贪污罪 d.徇私枉法罪10.某地区劳动局锅炉检查科检查员王某,由于经常到一些单位检查锅炉,认识一些人。有个单位托他帮助买一台锅炉,他得知某单位有一台旧锅炉打算买掉,经过王某帮助联系,那个单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这台锅炉。事后买方为了酬谢他送给他5000元。王某的行为属于 a 。a.不构成犯罪 b.受贿罪c.诈骗罪 d.贪污罪11.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相区别的基本方面是 c 。a. 犯罪是否进入实行阶段b. 犯罪是否达到预期目的c. 犯罪停止是否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d. 犯罪是否停止在实行行为完毕这后12.对于假想防卫,应当 d 。a. 按照过失犯罪处理b. 按照意外事件处理c. 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处理d. 视主观上有无过失作出无罪或者有罪的处理13.某甲于1995年2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8年 2月因在劳动改造生产中抗御自然灾害舍己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被法院裁定减为有期徒刑13年。如无再次减刑,甲将在 b 年2月刑满释放。a.2010 b.2011 c.2008 d.2007 14.侵犯著作权罪在主观上 d 。a. 具有传播侵权作品的目的b. 具有破坏著作权人名誉的目的c. 没有目的要件d. 以营利为目的15.刑罚特殊预防的对象是 a 。a.犯罪分子 b.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c.广大人民群众 d.潜在的犯罪人16.某甲为了索取债务,将其债务人的家人某乙扣押在一地窖因通风不好。致某乙窒息而死。某甲的行为构成 b 。a. 过失致人死亡罪b. 非法拘禁罪,并按结果加重犯处罚c. 非法拘禁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数罪并罚d. 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17.对于预备犯 a 。a. 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应当比照既遂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8.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a 。a. 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b. 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c. 交通肇事罪转化为过失致人死亡罪d. 应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19.周某犯了三个罪,审判时只判了两个罪,甲罪被判处有期 徒刑3年,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执行两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丙罪没有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对周某决定执行的刑期的幅度是 c 。 a.6年以上13年以下 b.9年以上13年以下 c.8年以上13年以下 d.8年以上12年以下 20.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d 。a. 以走私罪定罪从重处罚b. 按照牵连犯的处罚原则从一重处c. 以想像竞合犯从一重处d. 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实行数罪并罚四、法条分析题(10分)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试分析这两条规定的内容。答,该两条是关于单位犯罪成立条件和处罚原则的规定。(1分)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l 分)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我国法律明文禁止单位实施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l 分)在我国刑法中,单位还不能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1 分)第二,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 1 分)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既包括各种国有的、集体所有的、合资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以及各种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 l 分)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不影响单位犯罪的成立。(l 分)第三,单位犯罪,目的是为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且单位犯罪行为的实施必须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1分)根据刑法第31 条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原则上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判处刑罚。( l 分)但是,如果刑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规定。即规定单罚的,依照其规定。( i 分)五、案例分析题(第1题、第2题各10分,3题15分,共35分)1,司机王某在汽车驶入某镇繁华路段时,仍违章超速行驶,因为车速太快,在躲避迎面驶来的一辆已减速行驶的大客车时,撞倒了正在路旁候车的妇女孙某,致使孙某死亡。当王某听到群众呼喊“车子轧死人了,赶快拦车时”,却鸣笛驱车仓皇逃跑。此时,距肇事现场200米的当地农民李某、周某听见拦车的呼喊,并发现一辆汽车迎面开来,便分别站在公路两侧拦截。王某见李某手持木棍站在公路右侧呼喊停车,便向左猛打方向盘,不料汽车左前轮将站在公路外侧土路上的周某撞倒,致使周某当场死亡。问:对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请说明理由。答:危害公共安全罪(没有具体答案自己分析)2.米店乡农民路某与其妻何某,共谋骗取贷款,将其在中国农业银行玉泉区支行大甸营业所存款的活期存折余额2182元涂改为112128元,并伪造该营业所证明一份,加盖了私刻的该所公章,以此作为抵押物,借口开办金属加工厂,从县工商银行贷款10万元,携款以采购设备为名双双隐匿广州另谋他业。贷款到期后,银行发现被骗,向公安机关报案。 问:路某与何某的行为触犯了哪些罪名?对其行为应如何定性?答:两人的行为构成诈骗当无异议,而其诈骗行为同时触犯了票据诈骗的相关规定,即法条竞合,此时,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如我国刑法规定了盗窃罪,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同时又规定了盗窃枪支、弹药罪,属于特别规定。特别法与普通法的竞合,是在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了两种社会关系的情况下发生的。如“盗窃枪支罪”,既侵犯了枪支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对枪支的管理秩序,所以,在刑罚上对竞合犯选择对社会关系侵犯性质严重的罪定罪,一般适用特别法。而其变造,私刻银行印章的行为不是诈骗罪的构成要见,依法应当单独评价,属于单独的一罪,伪造公文印章罪。2.被告人吕某与林某、梁某事先合谋后,携带钳子、木工凿子等工具,于晚上9时许窜至邻村时,撬开窗潜入村民薛某家中实施盗窃,恰遇户主薛某回家。吕某即钻至三楼沙发底后躲藏,林某、梁某两人乘隙逃跑。当薛某在三楼将吕某抓住,并要吕某到当地派出所接受处理时,吕某即掏出木工凿子对薛某的头,颈部连戳数下,致薛某轻微伤。吕某跳楼而逃,后被当众抓获。 问:吕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不构成,说明理由;如果构成,构成何罪,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并说明理由。答:盗窃时暴力抗拒抓捕的,构成抢劫 既遂 六、论述题(15分)试论不以数罪论处的几种特殊情况及其处罚原则。答案:区分一罪与数罪,以犯罪构成为标准,一般不难区分。但是有些情况表面似数罪,实质并非数罪,或者虽有数个行为,并不以数罪论处。不以数罪论处的特殊情况有:(1)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关于继续犯的刑事责任,按刑法分则条文的法定刑处罚。(2)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关于想象竞合犯的刑事责任,按其所触犯的罪名中法定刑重的罪定罪处罚。(3)惯犯。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其挥霍或者生活的主要来源,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一再实施某种犯罪的人。关于惯犯的刑事责任,按其法定刑处罚,不数罪并罚。(4)结合犯。是指刑法将两个本来独立的故意犯罪结合在一起,规定为另一个独立的犯罪的情况。关于结合犯的刑事责任,按其法定刑处罚,不数罪并罚。(5)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关于连续犯的刑事责任,按刑法分则条文中规定的法定刑处罚。(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行一个犯罪,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关于牵连犯的刑事责任,按其中最重要的罪从重处罚。(7)吸收犯。是指数个不同的行为,其中一行为吸收另一个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关于吸收犯的刑事责任,按吸收行为构成的罪处罚,不数罪并罚。刑法学模拟试题(四) 一、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1.刑事责任开始的时间为 c 。a.立案时 b.犯罪分子被抓获时c.犯罪行为发生时 d.犯罪行为结束时2.犯罪中止发生在 d 。a. 犯罪行为着手以前b. 犯罪行为着手以后c. 犯罪行为实行过程中d. 犯罪的预备、实行过程中3.广义刑法指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刑法和刑事诉讼法c.刑法典和附属刑法d.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规范和附属刑法4.我国刑法中,表达刑法规范的基本单位是 d 。a.编 b.章 c.节 d.条5.按照解释的方法不同,可以把刑法的解释划分为 c 。a.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b.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c.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d.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6.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d 。a.1年以上5年以下 b.5年以下c.3年以上 d.3年以上10年以下7.孙某因犯有爆炸罪,于1985年3月5日被公安机关逮捕。1985年7月21日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孙某在执行期间未获减刑和假释,则对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起算时间是 d 。a.1985年3月5日 b.1985年7月21日c.1995年3月5日 d.1995年7月21日8.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最长期限是 b 。a.10年 b.2年 c.5年 d.1年9.甲因犯走私罪,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附加没收其部分财产。下列财产中,哪些可以作为没收财产的内容 a 。a.甲个人的生活用品 b.枪支、弹药c.甲与其父母合建的住房 d.运送走私物品的汽车10.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如何处理 a ?a. 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b. 先行罚金刑和没收财产c. 按比例分别赔偿和执行d. 先执行数额较小者11.走私淫秽物品罪的主观目的 c 。a. 是以贩卖淫秽物品为目的b. 是以私藏淫秽物品为目的c. 是以牟利或者传播淫秽物品为目的d. 是以逃避或者传播淫秽物品为目的12.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表现为 c 。a. 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b. 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c.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和因果关系d. 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和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13.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主要区别是 c 。a. 打击力度轻重程度不同 b. 打击部位不同c. 故意内容的不同d. 对被害人造成的后果不同14.行为人误以妻子为他女而加以强奸的 c 。a.不构成犯罪 b.虐待罪c.强奸罪未遂 d.强奸罪既遂15.非法拘禁罪是 a 。a.连续犯 b.持续罪c.想像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16.王某系怀孕的妇女,因故意杀人(未遂)被羁押。在案件起诉到法院以前检察机关给其进行了人工流产。对王某可否适用死刑 a。a. 应当将王某视同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b. 可以对王某适用死刑,因其已不属于怀孕的妇女c. 不能对王某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适用死刑缓期执行d. 应当对王某适用死刑缓期执行17.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d 。a. 行为人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b. 行为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c. 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d. 行为人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18.王某盗窃正在使用自己的汽车轮胎,数额不大,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刘某盗窃轮胎厂准备出厂的轮胎,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王某、刘某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不同,原因是 d 。a. 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b. 犯罪对象本身性质不同c. 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19.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b 。a. 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b. 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c. 对任何一种犯罪的构成均非必备条件d. 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20.王某带邻居家5岁的小孩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 致其在河里溺水死亡。王某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其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d 。a. 法律规定的义务b. 职务、职责所规定的义务c. 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d. 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四、法条分析题(10分)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试分析该款的法律规定。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根据上述规定可见: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行为人必须对犯罪有同一的故意,即对共同的犯罪有共同的认识。两人以上的共同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一人出于故意,另一人出于过失的犯罪行为,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2,行为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有的直接参加实施了犯罪,有的是帮助,有的是教唆。但他们都是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实施了犯罪行为。3,行为人都必须是已达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同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但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同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由于各个犯罪分子所其的作用不同,因此不可能在处罚时简单划一,一律平等处罚。按照所其作用的大小,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员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4种。 五、案例分析题(第1题、第2题各10分,第3题15分,共35分)1. 伍龙、陈德、龙北三人为做生意于1998年10月各自向 吕明借款1万元,并写了借条交吕明为据,此后吕明多次催三人还款,三人因生意不好,无钱偿还。久之,伍龙产生了不还的念头,遂找陈、龙二人商量并提出:吕明因做生意随身带公文包常装有大量现金,我们一起请他吃饭,趁他酒醉,各取一万元数日生还他钱,以了债务。陈龙二人皆同意。同年12月31日,伍约龙、陈二人在市内“又一春”饭馆单间请吕明吃饭。龙北在前行叫其表弟李义帮忙,并告知与伍、陈二人商议之事。当晚,伍、陈二人与吕明如约到“又一春”,李义随龙北来后在饭馆外等候。陈德因怕事,未到饭馆就悄悄走了,伍、龙两人频繁向吕明敬酒,趁吕明酒醉迷糊之时,将吕明的公文包打开,正欲分点现金时,忽被送菜的服务员王水撞见。伍龙慌忙翻窗而去,龙北夺门而走,王水追出饭馆。李义跟在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园区土地租赁合同范本(含配套设施)
- 公司法务外包市场-洞察及研究
- 单招生物专业试题及答案
- 地矿专业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 兵器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医学类专业试题及答案大全
- 物业品质年终工作总结
- 消防安全消费培训课件
- 泳衣英语教学课件设计
- 信息部工作总结和计划
- 健康照护师测试题及答案【300题】附有答案
-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 液压软管接头24°锥密封端软管接头规范指引
- 2024挡烟垂壁包工合同协议书
- 2024年中医经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二级简码口诀和二级简码表
- 广州版初中英语词汇表
- 肿瘤与冠心病 - 副本
- 共享农机管理平台综合解决方案
- 医疗客服述职报告
- 信息写作培训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