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基于web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pdf_第1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基于web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pdf_第2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基于web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pdf_第3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基于web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pdf_第4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基于web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基于web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随着当前政策性和商业性资产处置业务的发展,传统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 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方面基经不能满足资产处置方式的创薪、商业纯业务的开展、 管理和账务处理的变化等业务和管理的需求,从而导致业务数据不完整,不统一; 另一方面,商业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的实时性、安全性等特殊性质决定了获取充分、 安全的信息对公司经营管理至关重要,只有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及时准确地 提供各种信息,从两形成一个高效、科学酶决策体系。同时,资产管理公司与资金、 法律等相关的特殊业务所带来的多重风险及监管部门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需求 也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充分的信息披露能力。然而当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处置 地点分布很广,工作人员很难及时地掌握资产处置方面的详纲信息,医此,有必要 建立完鬻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在分析系统开发的背景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面 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根据现代软件工程的设计理念,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科学 的基于鬻e b 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现代商业资产管理豹发展和需求,设计并 实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结构模型。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四个方面: ( 王) 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子系统模块进行划分,保证系统的高内聚低耦合。 同时,采用主流的删c 设计模式,使用s t r u 专s 技术设计并实现沁e 的模型、视图 和控制器,对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进行建模。 ( 2 ) 使用抽象工厂和状态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并实现资产管理和处置工 作流,保证工作流的高抽象性和持续性,麸两控制并优化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 ( 3 ) 使用h i b e r n a t e 实现业务数据的持久化,提供事务接口和版本化的乐观 并发控制机制,从而保证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致性。 ( 4 ) 采取业务代理、数据缓存、线程连接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系统调优策略, 优参匕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模型一视图一控制器模式,工作流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1 1 ed e v e l o p m e i l to fp o l i t i c a l 锄dc o m m e r c i a i ( 1 i s p o s i t i o no f 舔s e t ,舰d i t i o n a l a s s e ti n f o m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锄,i i lt 1 1 ea s p e c t so fo p e m t i o nm o d ea n dm 锄a g 锄饥t m e t l l o d ,s i 鲥f i c a n t l yc 锄ts a t i s 匆t l l em 锄a g e m e n tr e q u i i i e m e l l t so fr e l a t e d 叩e r a t i o n s , s u c h 勰衄v a t i o no f 硒s e td i s p o s i t i o nm e t l l o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m m e r c i a lo p c r a t i o n , v a r i e t yo fm em 锄a g 锄e n t 锄dd i s p o s i t i o no fa c c o 衄t ,a i l dt l l 饥m ei 1 1 c o m p l e t i o na n d d i s u m t ) ,o fm eb u s i i l e s sd a t ae m e 唱e d b e s i d e s ,t l l ep a r t i c u l 撕t yo fm eo p e r a t i o no f c o m m e r c j a la s s e tm 觚a g e i l l e i l tc o m p 锄yd e c i d e dt h a tm l l yo b t 枷n go fi n f b 肌a t i o ni so f v i t a l 沛p o r t a n c et 0 t l l em a n a g e m to fc o n l p a l l y t l l e r e f o r e ,o n l yt h es e l f - c o n t a i n e d i n f b n n a t i o ns y s t 锄i sa b l et 0t i m e l y 锄da c c u r a t e l yp r o v i d e sv 砸o l l si n f b m a t i o n ,锄d f m h e rw ec 锄f 0 咖肌e f f i c i e n t 锄ds c i e n t i f i cd e c i s i o n - m a l 【i n gs y s t e m m e a i l w l l i l e , v 耐o u sr is _ l 【sb r o u 9 1 l tb yt l l es p e c i “o p c r 撕o no ft l l ea s s e tm a j l a g e i i l e i l tc o m p 舭y 锄dt h e r e q u i r e m e i l to fr e l e v a n ts u p e i s i i l gd 印矧m e n td e m a n dt h a tt h ec o m p a n ys h o u l dh a v e i 1 1 f 0 册a t i o n - r e l e 硒ea b i l i 够 h o w e v t 1 1 es i t e so fa s s e tm a n a g e m e i l tc o m p 锄ya r e w i d e l yl o c a t e da n df o rt h i sr e a s o ni ti sq u i t ed i 伍c u l tf o r t h es t a f rt op r o m p t l ym a s t e rt h e d e t a i l e di i l f 0 衄a t i o na _ b o u tt h e 弱s e td i s p o s i t i o n s o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0e s t a b l i s hap e r f e c t a l s s e tm a n a g e m e n ti n f o m a t i o ns y s t 锄 b a s e do nt l l eb a c k g r o l u l do f 如a l y t i c a ls y s t e m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c t u a l i t yo fa s s e tm a l l a g e m e n ti i l f o n n a t i o ns y s t e m ,a d 叩t e dt h et 鹕曲e d o r i e l l t e dd e s i 印 i d e o l o g ya l l do nt 1 1 eb a s i so ft h ed e s i g ni d e ao fm o d e ms o 胁a r ee n 百n e e r i n g ,t 1 1 i sa r t i c l e s e p a r a t e l yc r e a t e dm o d e l sf o rt h es t a t i c a 1 1 dd ) ,1 1 锄i cs t m c t u r e b a s e do nt h em v c m o d e 锄de n l p l o y e dj b u i l d e re x p l o i t a t i o n ,t h j sa n i c l em a i n l yd e s i 印e dm er e a l i z a t i o no f s y s t e m m o d e l t h es y s t e mu s e da b s 仃a c tf a c t o r yt 0d e s i g nw o r k f l o w ,m o r e o v e r ,t h ep r o x ya i l d d a t ab u f r e ri su s e dt oo p t i m i z et h es y s t 锄 t m sa n i c l er e s o l v e sm ef o u rk e yp r o b l 锄s 嬲f o l l o w s : ( 1 ) s y s t e mr e a l i z e st h em v co nt l l eb 戚so fs 劬t s 丘锄e w o r k ,h o w e v e r s t m t s d i d n tp r 0 v i d er e l e v a i l tc o m p o n e n t sf o rt l l ed e s i 弘a 1 1 ds y s t e mm o d e l t od e s i 印a 1 1 dr e a l i z e m o d e l t h es y s t e md i v i d e st 1 1 em o d e l i n t ot 1 1 r e el e v e l s :a p p l i c a t i o n1 e v e l ,l o 百cl e v e la n d p e r s i s t e n tl e v e l ,t h i sm e a n sr e a l i z e ds y s t e ma n da tm es 锄et 妇eg u a r 锄t e e ds y s t 锄s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毯曲e 曲蹒i 雒dl o w 攀l 遮g 。 ( 2 ) t h es y s t 锄d e s i 弘sm ew o r i 【f l o w 伽的u 曲a b s t f a 昭tf 如t o l yw h i c he 瓤g u 觚m t e e m e1 1 i 曲a b s 仃a c to fm ew o r k n o wb yu s i i l gt l l ea b s 仃a c tf a c t o mi ta v o i d e dd e s i 扣i n g w 破n o w 奴锄b o d i c df o 越t h es y s t e ma d o p ta b s t f a c ti n e 哦c et oc o n t r o l 烈l n n i n go f w o 呔曩o w : ( 3 ) 1 1 h es y s t e mr c a j i z et 1 1 ep e r s i s t e n t1 e v e l 饥r o u 曲h i b 锄a t e ,t h eh i b 锄a t ep r 0 、r i d e d s a c t i o ni n t e r f :犯e 越do p t 泣l i s t i cc o n c u r r e n c y n t r o lo fv c r s i o nw k c hc n s 滋耐m e e o n s i s t 黼c yo f w o 矗羹。碱 ( 4 ) n l em e a s u r c so fp r o x y d a t ab u f 】衙a 1 1 dt h r e a dc o l l l l e c t i o na r ca d o p t e dt o o p t i m i z et h ep e r f 0 珊a n c eo fs y s t e m k e y w o 阔s :m s a 薹,劐v c ,w b 呔羹渊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张彳诹穆 吼御年合月乙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丁够嘭 日期:咿g 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名弓蠢阮 日期:d 缪年月弓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 的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7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曰半年:口一年;口二年发布。 学雠文作者签名:z 哆 日期:勿肛6 月乙日 指导教师签名:4 删 日期:韶年6 月多日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 r e r st h e s i s 第1 章绪论 1 1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当前政策性和商业性资产处置业务的发展,传统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业 务模式和管理方式方面已经不能满足资产处置方式的创新、商业化业务的开展、管 理和账务处理的变化等业务和管理的要求,从而导致业务数据不完整,不统一;另 一方面,商业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获取充分的信息对公司经营管理至 关重要,只有完备的信息系统,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从而形成一个高效 率、科学的决策体系。同时,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业务所带来的多重风险及监管部 门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需求也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充分的信息披露能力。然而 当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处置地点分布很广,工作人员很难及时地掌握资产处置方 面的详细信息,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资产处置信息系统。 当前,现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是在2 0 0 0 年前后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下总结提 炼开发的一套业务管理系统,系统陆续上线后为业务数据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管理措 施,大大减轻了资产的管理和收现的拆分工作。但是,由于资产管理具有工作流程 繁琐,结构复杂以及受政策影响面大的特点,如何从技术和业务层面保证系统适应 新形式发展的要求,以规范工作秩序,简化工作流程,减轻用户的工作量,同时又 能对公司资产处置业务的运作、管理、数据统计、业务监管、风险防范起到积极的 作用,这些要求对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对资产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设计的。 1 2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 当前有很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资产类型有固定资产口3 、高校资产、企 业资产乜5 1 、银行贷款不良资产呻1 等等,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系统体 系结构、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和系统性能优化等几个方面。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所采用的体系结构主要有c l i e n t s e r v e r ( 客户端一服务器, 简称c s ) 结构和b r o w s e r s e r v e r ( 浏览器一服务器,简称b s ) 结构两种。一些大 型软件公司,如中软、联想、用友、红帆等等,它们所推出的商业系统主要采用c s 结构,开发出来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可以满足庞大复杂的客户需求。c s 结构可以充 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实现,降低了 系统的通讯开销d 3 。c s 体系结构虽然采用了开放模式,但该模式只具有系统开发级 硕士拳饺论文 h l a s t b r 8t h e 8 i s 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废用孛,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服务器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 由于没能提供用户真芷期望的开放环境,c s 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 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加之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已经很 难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针对c s 结构所冥有的缺陷,人们在c 届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变纯或者改进的 结构,也就是b s 结构。随着i n t e r n e t 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浏览器 来访问i n t e r n e t ,b s 结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在b s 结构中,用户工作界 瑟透过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浏燕器中实现,假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 务器端中实现,形成所谓多层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载荷,降低了系统维 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 在8 s 结构的基础上,很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采用m o d e l v i e 旷c o n t r o l l e r ( 模 型一视图一控制器,简称耐c ) 模式来使用户表现层和系统的其他部分分离豫镰删。辩e 由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部分组成,在m v c 中,一个用户事件导致控制器改变模 型或视图,或者同时改变两者;只要控制器改变了模型的数据或者属性,所有依赖 的视图都会皇动更新;类似缝,只要控制器改变了视图,视图会从潜在的模型中获 取数据来刷新自己。蝌c 不仅有助予增强用户表现层的层内聚,而且有助于降低表 现层与系统其他层级以及用户接口本身各部分之间的耦合。m v c 只是一种设计思想, 它需要开发人员自己来实现m v c 中的模型、视图和控制器,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基 手僦的实用框架,这些框架实现了系统的复用,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工作。基于这 些实用框架开发系统( 如v e l o c i t y 融】、s t r u t s 3 等) ,开发人员只需要去设计和实 现框架所提供的插槽和钩子,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和控制由框架代为实 现。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所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对系统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的设计 与实现,而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的运行往往具有工作流的特点。目前,工作流的设 计包括基于功能模块n 忍5 6 j 3 和基于引擎框架口崩一5 脚潘3 两种设计思想。传统的设计 方法是基于功笺模块的,在系统设诗时,撮据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将系统分为不同 的模块,各个模块完成其中一个业务功能,然厝使用一个向导来控制模块之间的逻 辑关系,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这种方法具有简便直观,易于控制的特点,然 而,这种方法也给系统带来了两个隐患:其一,它限制了系统的更薪和扩展。比如, 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一旦需要为新的资产提供管理处置,剡系统不但需要为新 的资产重新设计工作流,而且需臻维护现有的工作流的兼容性:其二,它增加了系 统维护的复杂度。比如,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巾,许多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是有共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8 i s , 性的,为每个具体实体设计一个独立的控制流程,这样在实现时造成了重复的代码 编写,而且一旦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发生变化,整个系统都需要修改。 在基于引擎框架的设计方法中,工作流被抽象为一个工作引擎,由引擎来控制 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它将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设计成一条流水线,实现时只需将 具体的实例放入流水线中,业务就可以跟着流水线运行。基于工作流的设计实现虽 然复杂,很多地方难于控制,但是它适用性更强,易于维护,而且可以提高系统的 复用性。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资产时往往需要依据当时的 一些国家政策和实时背景来制定,这些政策和背景是随着时间慢慢发生变化的,采 用这种设计方法,当系统需要更新和升级时,只需要修正引擎框架就可以重新满足 新的工作流,所以这种设计方法更加符合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 除了系统结构和工作流之外,性能问题也一直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所研究的一 个重要方面。系统性能的优化体现在系统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访问数据库上。访 问数据库的效率一直以来都是w e b 应用程序性能的一个瓶颈,人们为了优化访问数 据库的性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办法,比如连接池技术、中间件技术、分页存储等。 采用连接池技术可以提高系统连接数据库的速度,它将数据库的连接缓存到一个缓 冲区中,系统不再直接连接数据库,而是从连接池中获取一个连接来连接数据库; 使用中间件技术,则可以把客户端连接到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上,不需要客户端数据 库驱动,而直接通过服务器中间层来访问数据库;分页存储则是指在数据库存储中 采用索引技术,从而避免在查询时全表扫描,提高了查询速度。此外,在系统网络 传输性能方面人们也提出了一些措施,如数据差异,数据差异指标记出用户提交数 据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数据,在提交时只需要提交这些发生了变化的数据从而减少了 系统传输的数据量。 总之,人们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的设计、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的控 制和性能调优等方面上已经提出了很多解决方式,为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 经验,然而,关于m v c 框架的具体实现、工作流的引擎框架设计和系统的性能优化, 现今还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如何设计m v c 框架模型、如何设计工作流的引擎 框架、如何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性能都将是系统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为系统的实 现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1 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按照现代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结合资产管 理信息系统的特征,着重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 硕士举位论文 m a 蚪e r s 下h e 8 i s ( 1 ) 蝌c 框架实现。 ( 2 ) 王作流的弓| 擎框架设计。 ( 3 ) 事务与工作流一致性控制。 ( 4 ) 系统性能调优。 针对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组织结构将这样安排:第二章将分别分析系 统的业务需求、用例和功能需求,第三章将实现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子系统的划 分、静态结构的建模和数据库的设计,并介绍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第四章将分别 详细设计系统的应用层、遥辑层和持久层,第五章将实现并测试系统,第六章将对 本文做出总结和展望。 4 第2 章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时的一步,需求分析是否充分和 准确,童接决定了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本章将扶监务需求、功能需 求和系统用例三个方面来分析系统的需求。 2 1 业务需求分析 系统的监务流程与业务逻辑缀复杂,本节将从业务整体、资产管理生命周期、 业务处理模型、数据流、业务流程等几个方面来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与业务逻辑。 2 1 1 业务流程与数据流 系统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图如图2 1 和图2 2 所示。 从图2 1 中可以看出,资产管理和处置的业务流程包括: ( 1 ) 获取资产企业信息,如果系统中不存在该企业信息,则录入企业信息; ( 2 ) 通过填写袭单或外部文件( 如e x e e3 - 录入资产包和资产信息; ( 3 ) 对资产包进行分解,将资产包和资产分配给具体负责人员; ( 4 ) 业务人员打印资产催收信息,并为该资产创建处置项目; ( 5 ) 业务人员提交处置方案申请,申请单一旦提交,将不允许修改; ( 6 ) 项霹经理对处置方案进行批复,提交批复单,如果方案不通过,业务人 员将对方案进行修改,提交调整单; ( 7 ) 如果方案通过,业务人员按照方案进行处置,并与债权企业签订协议, 签订协议不成功,原资产被重新回收; ( 8 ) 如果协议成功,执行该协议,按协议回收资金、损益或其他资产。 ( 9 ) 如果协议执行失败,对资产提出诉讼,按照法院文书执行。 ( 1 0 ) 该资产这次处置结束,如果余额为o ,则逻辑删除该资产,否则等待再 次处置。 ( 1 1 ) 如果企业所有资产都已逻辑删除,将对该企业销户。 图2 2 显示了系统的数据流图,从该图可以看出: ( 1 ) 企业管理负责管理企业数据; ( 2 ) 资产接受在获取到资产对应的企业信息后录入资产信息; ( 3 ) 由债权管理等四个管理模块管理各自资产数据; ( 4 ) 创建项目创建新的项目信息; 5 ( 5 ) 在获取到待处置资产信息后进行项目处置,从而生成协议数据; ( 6 ) 执行协议实现资产回收,可以回收资金或损益,也可以回收其施资产。 豢 众业基本信息 腻 羹产( 主合阉) 信怠 接收羲亭包 抵押合同 震搀会溺 担保含同 抵押物信息 l 军r 干 亩 隶 贵 员工信息 入擎l天威 圭立项准备 囵 正作日卷记录 业矧工作 事 翩 一 项目申请单 项目 由 止 众业基本信息 资产( 圭舍弼) 信塞 抵押合同 质押台阉 项目申| i 青批麓 担保合黼 。翮f 抵押物信息 l - 庶箬吼鼹圈 一颂行一蓦粤 一 执掌毕 图2 1 系统澈务流程 6 图2 2 数据流图 2 1 2 资产管理生命周期 根据图2 1 分析,资产在系统中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资产接受、资 产分配、资产管理、资产处置和资产回收,其过程如图2 3 所示。 一 一一一一一_ | l 企业管理 企 业 导 入 窿阁圈圈闰圈圈 ( 1 ) 每个资产归属于一个企业,不同企业公有的资产需要将其按企业拆分; ( 2 ) 每个资产录入时必须有对应企业信息,没有需要先录入企业信息: ( 3 ) 资产接受可以按两个方式录入信息,一种是使用页面表单,录入单一的资产 信息,另一种是系统提供批量录入功能,从e x c e l 中导入资产信息; ( 4 ) 项目经理将资产包分配给业务人员,资产包内的所有资产均属该业务人员负 责处置: ( 5 ) 资产处置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的处置方式,由业务人员提出处置方案,经 圈圜丽一圈阑 翮蒿。巨窿一送溺浏浏型 由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另一种是采用法律诉讼的方式,由法院判决最终的处置结 果; ( 6 ) 资产回收可以是重新回收其他资产,也可以是回收的资金或者是损益,系统 重新录入回收信息; ( 7 ) 资产的资金余额为0 时表明该资产被处置完毕,其生命结束,被逻辑删除; ( 8 ) 企业管理贯穿了整个过程,当该企业的所有资产都被逻辑删除后,该企业被 销户。 2 1 3 业务处置模型 在对资产实施处置时,其业务流程如图2 4 所示。 图2 4 业务处置模型 ( 1 ) 首先从系统获取到待处置的资产或资产包信息和相关企业和孽息信息。 ( 2 ) 每次处置资产需创建一个处置项目,一个资产或资产包可以对应多个处置项 目,一个资产或资产包可以经过多次处置,最后直到余额为0 。 ( 3 ) 一个处置项目可以对应多个协议。 ( 4 ) 资产的状态在建立项目之前为“未处置 ,建立项目是为“待处置 ,签订协 议时为“已处置待回收 ,执行后如果余额为o 为“注销 ,不为o 为“己部分回收 。 ( 5 ) 资产可以在不同形态任意转换,最后转化为资金或损益。 ( 6 ) 实物租赁和股权分红不改变原资产信息,只作为资金回收。 硕士学位论文 d 墉筒e r st h e s i s ( 7 ) 将结果返回到w e b 中显示出来。 2 2 系统用例分析 为了将业务流程中的各种信息充分准确地在系统中记录,不同用户可以方便地 获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根据用户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完成任务的不同和权限身份的 不同,用户被划分为四种角色身份: ( 1 ) 业务人员:业务人员的最主要的工作是直接面向客户企业,完成债务追偿、 资产处置、诉讼处置等工作。在获取到自己分配到的资产任务后,根据预警信息处 置资产,在资产处置时,他需要填写处置申请单并提交到系统,在得到上级人员批 准后处置资产,从而产生处置协议,在提交协议后完成该笔业务。 ( 2 )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最主要的工作包括企业管理、资产管理,资产处置 批复和财务管理。在资产接受后,项目经理录入资产信息并将资产分配给业务人员, 在资产被处置之前完成资产管理工作,在业务人员提交处置申请后批复申请方案。 ( 3 ) 高级人员:高级人员在资产管理公司中一般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主要 工作是可以综合查询基本信息,查看各种统计报表,为今后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4 ) 系统管理员:一般由公司技术人员担当,主要完成系统设置,用户管理等 系统管理模块的工作。 图2 5 显示了系统的用例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到各种角色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各 自可以使用的用例。 2 3 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用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包括录入资产管理公司所 接受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对系统中录入的资产实施日常管理,然后在规定时间对 资产进行处置,最后回收资金或损益。 2 3 1 业务整体功能 系统需要完成的业务功能如图2 6 所示: ( 1 ) 企业管理:系统在录入任何资产信息或资金、损益信息时,都必须保证 系统中有该信息的对应企业,企业是资产处置的直接面对对象; ( 2 ) 预警催收:系统会自动对系统中的资产进行检测,到达预警时间时对业 务人员发出该资产的预警信息,并为该资产生成催收单; ( 3 ) 诉讼管理:系统对处置过程中的涉案资产进行管理; ( 4 ) 债权管理:系统对合同信息的管理,包括了主合同、保证合同和质押物 9 硕士学位论文 艇a s 露l s f 疑e s l s 合同: 系统 图2 5 系统用例图 ( 5 ) 般权管理:系统对股权信息的管理,如股权盼价格浮动等; ( 6 ) 实物管理:系统对抵押物信息的管理,包括了土地、房产和仪器设备等; ( 7 ) 证券管理:系统对质押物信息的管理,不包括股权; ( 8 ) 鼗务处置:系统实现对整个处置业务流程的控制,管理申请单、批复单、 调整单、协议单和执行单等单据信息; ( 9 ) 资产接受:系统录入公司所接受的各种形态的资产信息; l o ( 1 0 ) 系统管理:由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本身的设置和管理,如用户管理等: ( 1 1 ) 查询分析:系统通过报表的形式给出用户的查询信息。 r 一一_ 7 一一一 j 企必l + 腭 i 。1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i 业务处婵 r一一 i |资产接受 眵”r 。 u一一。一一。uu。,:。-wu-*-“-j 图2 6 业务整体功能模块 l “毳 2 3 2 业务模块功能 系统实现的所有功能如图2 7 所示: ( 1 ) 企业管理是整个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中企业的基本 信息、负债情况等信息都是有该模块负责完成。同时,该模块的内容也是后续资产 处理和业务处理的基础,企业信息和资产包、主合同信息、抵押物信息、担保合同、 担保人以及公司为处理资产包而分配的员工信息、业务处理中的各种表单信息直接 关联,也是各级业务人员经常需要查询的主要内容。 ( 2 ) 资产管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它为日常业务处理活动提供工作 的目标和依据。业务人员负责维护和录入系统资产信息,该模块主要处理内容是与 资产相关的各种合同,包括主合同、抵押物合同和担保合同。业务人员回收资金依 圈丽鼙网羹固隧网 据合同进行对照,依据合同当企业资金余额为零时可以对该资产进行销户处理,已 经销户的信息不得进行更改。 图2 7 系统功能模块 顽士学位论文 n u 心玎e 琏st h e 8 i & ( 3 ) 综合业务模块完成从资产接收到资产处理完毕的系列操作:资产包的 接收、项目申请和批复、项目调整、处置协议的制定、资金回收处理以及诉讼处理 等。本模块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处理,要具有完善的流程跟踪和控制,详细记录 项墨申请到批复的各种状态、资产处理的流水信惑和状态信患。 ( 4 ) 查询统计模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对资产处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 查询,以便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进度有所了解。该模块对资产处理过程中 资产回收信息、现金隧收信息、整个资产包的回收资金信息进行统计并产生报表。 对于一般信息查询则提供数据导浅到e x e e l 的功能,所有一般信息查询要求提供灵 活的查询方式。 ( 5 ) 档案管理模块负责将实际工作过程中产生或得到的文档资料入库并提供 查询测麓的功能。对于资产包处理面言,接收时获褥的各种合同文件、协议、诉讼 文档等均采用归档处理的方式,并且要求各种文档内容、数量与资产处理记录保持 一致,对不一致的情况在查阅时提醒用户。本模块还要求提供远程的上传和下载功 能。文档格式采用p 雠格式。 ( 6 ) 系统管理模块是系统运行鲍基础平台,为系统管理员提供权限管理、角 色管理、用户管理、任务分配等系统级相关功能的操作。该模块的建设,使得系统 的安全性得以有效地保障,使得用户管理的范围得到合理地控制。 ( 7 ) 预警管理模块用来管理资产的预警信怠和催收信息。系统每隔一个规定 时间( 1 天) 将对系统中资产的预警时间进行检测,一旦到达预警时间,将向业务 员发出预警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催收单,业务员可以打印该催收单对该资产进行催 收工作。 2 4 小结 本章在梳理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和业务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业务需求和 系统用例,并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用例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旨在为以后的系统 设计提供分析依据。 硕士学位论文 m a i s t e r st h e s i s 第3 章系统总体设计 本章将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从总体上分析系统的技术架构、静态结构和数据 库,实现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子系统分解,通过为系统创建类图来描述系统的静 态结构,并描述系统设计中将采用的相关关键技术。 3 1 系统技术架构 为了实现系统模块之间的高内聚、低耦合的目标,系统在整体结构上可以划分 为表现层、控制层、应用层、逻辑层和持久层,这些逻辑结构涉及接受回收子系统、 资产管理子系统、资产处置子系统、查询分析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等。 3 1 1 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本系统在总体上采用b s 结构。采用这种结构,使用户 在终端上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访问系统而不必关注客户端的软件维护。图3 1 显示了 系统的整体架构。 中闷件 r 卜_ 终端。j 匦莲垂戛基习:i 臣速豆瑟蓬溷函盔蓬兹浏 秽”5 粤4w 一”? “+ 蠲 图3 1 系统整体架构 图3 1 中,客户端通过浏览器与w e b 服务器进行通信,w e b 服务器负责系统 业务逻辑的表现。为了实现数据表现与数据处理的分离,系统将所有的业务处理进 行封装,同时考虑到未来系统的扩展性。这些封装的逻辑可单独部署在应用服务器 上,由应用服务器具体负责同后台数据库进行交互,整个表现逻辑和处理逻辑作为 1 4 鞫 中间件的形式部署在用户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为了尽可能地简化系统设计,实现 系统功能模块的重用,系统可基于m v c 框架模型来实现,因为m v c 是一种用来 使用户表现层和系统的其他部分分离的设计模式,它不仅有助于增强用户表现层的 层内聚,而且有助于降低表现层与系统其他层级以及用户接口本身各部分之间的耦 合。图3 2 显示了m v c 中模型、视图和控制器的功能和相互的关系。 图3 2 模型、视图和控制器的功能和相互的关系 从图3 2 中可以看出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它主要是将数据结果 按照指定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并接受用户的输入,但它不能处理实际的业务,它总 是把接受到的用户输入转发给控制器,然后从模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状态,只有当 模型发出更新通知,视图才会发生变化。 模型是应用程序的主体,它表示应用程序的业务数据和业务流程,这也就是说 应用程序的业务运转在模型中实现,业务数据也在这里发生变化,视图只是把这些 数据显示出来。一个模型可以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因为 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个数据感兴趣的部分可能不相同,这样可以无需设计多个模型, 而是重用同一个模型。 控制器主要是要协助视图和模型之间的交互,它从视图中获取用户的输入,然 后调用模型来完成用户的操作,最后再调用相应的视图来显示数据,这时的视图已 经因为接受了模型的更新通知生成了新的视图,从而保证了视图的正确性。 模型需要实现系统的业务数据和业务流程,所以模型的设计和实现很复杂,为 了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内聚和耦合,改善系统的扩展性,降低设计的难度,模型被进 一步地划分为应用层、逻辑层和持久层。 应用层负责响应控制器对模型的调用,其作用是为控制层和逻辑层提供通信接 顾士晕位论文 秘a 簸l 漾s 零薹差,e 翻蕊 口,这样可以削弱逻辑层对m v c 所采用的具体技术的依赖,保证了逻辑层的独立性。 逻辑层是整个系统运转的枢纽,它需要为应用层提供完成业务流程和业务逻辑 的接口方法,还需要实现系统的业务流程和业务逻辑,最后逶过调用持久层豹d a 0 将业务数据存取到数据库中。 “ 持久层的主要任务是将业务数据存取到数据库中,系统将采用h i b e r n a t e 来实 现。 i b e r n a t e 是一种采用o 圈映射机制的持久层开发工具,它是j 矗张应用系统与 关系数据库之前的桥梁,负责j a l i f a 对象和关系数据之阆的映射。嫩b e r n a t e 内部封 装了j d b c 访问数据库的操作,向上层应用提供了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访问接口。 逻辑层直接访问h i b e r n a t e 来完成数据库的操作可以减轻逻辑层设计的复杂 性,僵并不利于系统的扩展,所以本系统使用d 杰0 来实现逻辑层和珏珀e r n 8 乇e 之间 的通信,由d a o 提供统一的数据库访问接口,从而进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 图3 3 显示了系统的逻辑架构。 囱一:翱i 理一i 一题 图3 。3 系统逻辑架构 从图3 3 可以看出: ( 1 ) 每个层级都只能访问自己的下一层,不能访问自己豹上层; ( 2 ) 每个层级可以接受上一层转发的数据,完成自己的功能任务; ( 3 ) 完成自己的功能任务后把数据封装成下一层所需格式并转发给下一层, 1 6 硕士学位论文 五a s t e r sz h e s i s 调用下一层的接口: ( 4 ) 在获取到下一层返回的数据后将结果封装成上一层所需要格式并转发给 上一层,返回数据可以是业务数据,也可以是操作结果。 3 1 2 子系统分解 子系统分解把系统中功能相关的类、关系等设计元素包装成子系统,而一些联 系不是很大的类之间可以通过子系统间的通信来完成。子系统的所有元素共享某些 公共的性质,它们可能都涉及完成相同的功能,或者管理相同的类和资源。一个子 系统可以通过它提供的服务来标识。 子系统的设计准则为: ( 1 ) 具有定义良好的接口,通过接口和系统其他子系统通信; ( 2 ) 除了少数“通信类外,子系统内部的类不可以和其他子系统的类交互; ( 3 ) 子系统数目不应太多,太多将使得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复杂; ( 4 ) 子系统内部可以进一步划分,以降低设计复杂度。 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本系统划分为五个子系统,分别为接受回收子系统、资 产管理子系统、资产处置子系统、查询分析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 ( 1 ) 接受回收子系统负责录入一切形式的资产、资金和损益。 ( 2 ) 资产管理子系统负责对系统中的接受物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维护工作 包括预警和催收。 ( 3 ) 资产处置子系统负责控制资产的处置流程,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部分。 ( 4 ) 查询分析子系统负责系统中所有资产和单据的查询分析工作,获取资产 和处置项目的所有生命周期信息。 ( 5 ) 系统管理子系统负责系统自身的安全和用户权限的设置,同时录入一些 系统级数据,例如配置项等。 图3 4 显示了几个子系统的之间关系,从该图可以看出: 接受回收子系统系统首先接受资产或资产包,然后把资产或资产包分配到具体 的业务人员。在资产或资产包被处理之前,资产管理子系统需要管理这些资产或资 产包的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和正确性。如果资产处置到达某个规定阶段,资 产管理子系统要给业务人员发出预警信息,提醒业务人员处置资产或资产包,资产 管理子系统提供催收单据。在资产处置子系统中,业务人员开始对处置项目提出处 置方案,经过业务流程处置之后,处置结果可能是回收了资金,也可能是根据抵质 押合同回收了抵质押物,还可能是经过诉讼后无法回收而形成损益,然后接受回收 1 7 额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子系统将再次录入回收的资金、抵质押物或损益,如此循环直至该资产处置完毕。 另外,系统的基本功能还包括了查询分析和系统管理,查询分析子系统是对各 种资产和单据进行查询,从中获取信息,了解各个资产的生命周期和各个项目的生 命周期,从而对今后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查询数据结果可以用报表输出。系统管理 子系统是对系统自身的管理,如用户权限、系统安全等配置项的管理等。 图3 4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关系 3 2 静态结构模型 系统静态结构描述了系统中对象之间的关系,本节将采用类图来描述系统的静 态结构模型。由于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其中查询分析子系统主要负责对资产和处 置单据进行整体查询分析,并没有产生新的类和对象,所以本节将分别描述接受回 收子系统、资产管理子系统、资产处置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的类图结构。 3 2 1 接受回收子系统 接受回收子系统的功能包括实现一切资产、资金和损益的录入、企业信息录入、 资产的分配和打包工作,它是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起点,也是终点。公司所接受的 所有资产、资金和损益,不管形成来源是什么,都在接受回收子系统中录入相关信 息,在经过管理处置后重新回收的资产、资金和损益也在此处录入相关信息。在系 统中并不区分接受和回收,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来源信息的不同。 图3 5 描述了接受回收子系统中类的关系。 硕士喾位论文 氛毛辐善嚣嚣s 专耋薹e s l 露 图3 5 接受回收予系统类图 ( 1 ) 对象类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一切逻辑对象的父类,系统采用一个共同 的父类,目的是对系统对象共同行为的抽象,因为系统中所有对象都具备一些共图 操作,如对象的增、删、改、查。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