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ds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1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ds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2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ds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3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ds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4页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ds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基于ds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 士 论文 a b s t r act withd evel o p men t of. 阅ern e l ec 伽ni c “ hool o gy, a n u mberofn on一 linear el ec tr 创 面 c d ev ic es眼 u sed ine lecll 。 苗 c psw ern e tw0 rk, w hi chcau seh ea vy址 江 m o ni c pou u ti on. the in s tall m ent of p as si ve fil 汀 isa诫d es pr 戊 己 m e th od for h a n 刀 o ni csu p p r es si on in indus try.thep asslve fil 吹 has solnead v an ta ges su ch as 血 g ecapab ili ty ,s ln p le s tl 刀 以 u r e , l o wo p erati on an d soon. b u t th e p 别 治 i v e fil ter is姗 l y al 五 父 让 月b y th e pow er n e 幻 胃 。 比i m pe山 nce ch 别 旧 c 而sti cs , an d it is b adatd yna n 刀 c c o m lx 沮 劝 石 one 月 笼 c t . 1 七 i s p a 侧 犷de si gns a co n ti ” ll ab lesi n gie tu n ed fil ter wi ths eries 一 aj 卫 1 1 elconll。 =t i on b as ed on d s p, w hich i s m 甲ro v 比 b ase don 比 川 i ti onalp a s si v e 6 l t er.the con trol sys t e mo f s in gle tunedfil 吐 can an al y seh arln onic com po n e n t byo . c k 由 g el e c 们 i c vo l tage and c u n e n t inth e pow erll e 。 舟 。 rkr e 目 一 石 m e l y, th enre gul ate th e con trohabl e 众 级 c t o r tom 兹 e the singl e tudedfi l “ 牙 run inr e s o n ant fr eq u encytofi tt er抽 盯 uo hi c;atthe s ” 力 e 丘 m e , th e c o n tr o llabl e n 汾 c to ri sc o u plin gwin di n gs too ,w 咏 hi sc o n n ec桂 月比栩e en th efi l ter andel e c 们 i cal so u r c e ,it can p r o t 。 沈el ectri 喇 so u r c efi m h aryn 耐 c . thecon tr o l sy s t e m , i n cl u d 山 9 h a n n oni c m e a s u r e m e n 认on的lling al g orid l n l an d co n tro】 ling p m c 已 洛 , 15班 龙 o r n plish edby d s pp r o o 绍 s or l 、 1 5 3 2 0 刃8 1 2 , th ec on troili n gal g orith m i sall 刀 p r o v ed me th 团 fo r d e te c tings i n gl e h a n 刀 0 山 c . b y adju s t in g con 仃 d u abl e r e a c t o r,th e p ass i v e fi l 橄 in而s p a p er has hi ghc on trou in g e ff 朗 t an d fast n 活 p onse k e yw ords: h a n n o ni ccon tron ablere ac tor s in g l e t u n e d fllte rd s p s erie s 一 p ar alle l fi l t er 声明 本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在本 学位论文中, 除了 加以标注和致谢的部分外, 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 公布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 用过的 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事对本学位论文做出的 贡献均已 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研 究 生 签 名 : 笼他初 刁 年 7 ” 分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南京理工大学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 可以借阅或 上网 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可以向 有关部门 或机构送交并 授权其保存、 借阅或上网公 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 全部内 容。 对于保密 论文, 按保密的 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研 究 生 签 名 : 考材 初 习年 夕 月 夕 日 硕 士 论 文基子d s 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1 绪论 l l 本课题背景 及研究意 义 理想状态 下, 电力系 统中的电 压 和电 流波 形应是单一而固定的正弦波. 但是, 实 际中的 波形总 是发生不同 程度的 畸变。 波形畸变 这一课题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 研究。 不过,随着半导体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 非线性和时变性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 中大规 模地应 用, 向 电网中 注入了 大量的 谐波, 造成了 交流电网中电 压、 电 流波形的 畸变。电力电子装置中如二极管、晶闸管、整流器、 变流器等这些非线性电子装置是 配电网谐 波污染的 主要来 源, 这 严重影响 着供、 用电 设备的 正常运行, 降 低了人民 的 生活质量。所以,谐波问题成为现代电能质量问题中核心内容之一。 如今谐波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重视。 许多国家己经制定了关于谐波限制的规 定, 文【 1 、 【 2 、 3 分别为 我国及国 际上 一些国家 对谐波管理颁发的 规定。 由 此可见, 谐波治理是提高电能质量、保证供用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方面。 谐波研究的意义: 一是因为谐波的危害十分严重。 谐波使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 用的效率降低;使电子设备过热、 产生振动,并使绝缘老化,使用寿命缩短;可引起 电 力系统局 部并联谐 振或串 联谐振, 使谐波 含量放大, 甚至发生故障或毁 坏。 二是 谐 波影响了电力电子技术自身发展, 电力电子装置所产生的谐波污染己成为阻碍电力电 子技术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是可以上升到从治理环境污染、 维护绿色环境的角度来认 识。 对电 力 系统整 个环境来 说, 无 谐波就是 “ 绿色” 的重 要标志之一4,习 。 i j国内 外研究 动态及 主要问 且 在20世纪加年代和30年代德国 在静 态换流器引起波形畸变问题上开始有所 研 究.1 9 4 5 年i c.里 德所写的 一篇论 文关于 静态换流器产生 谐波, 至今仍 被广泛应用。 到了 20 世纪 5 0 、 印 年代,高压 直流输电方面 推进了换流器引起谐波的研究, e.w.兀m b 滋 在其著作中对此进行了总结。加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工业的迅 速发展, 各 种电力电 子设 备在电 力 系统、 工 业、 交通及家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 谐 波所造成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国际上对谐波问题予以充分的关注。美国海军在 20 世 纪70年 代针对 谐波的 影响, 第一 个制定了 谐波限制标 准u s m il.s 1 ,d 书 6 1 。 我国 对谐 波问 题的 研究 起步 相 对较晚。 1 9 88年吴竞昌等人出版的 电 力系统谐 波是我国关于谐波问题研究较有影响的一本著作。1 991年唐统一等人翻译了 i a rr il 吨a 等 人 出 版的 电 力 系 统 谐 波 一 书。 1 99 4 年 西 安 交 通大 学 夏 道 止 教 授出 版 的 高压直 流输电 系统的 谐波分 析及 滤波 是近年出 版的 关于谐波和静止 无功补偿方 面的代表性著作。 1绪论 硕士论文 由 文 6 、7 、 8 、 9 、 1 0 及【 1 1 可知,电 力电子 装置是电 力系统中 最严重、 最 突出 的谐波源。 现阶段, 限制 谐波源 注入电网的 谐波电流, 主要从 两方面入 手: 一 是 对谐 波源采取措施, 减少产生的 谐波含量, 这主要是 针对电力电 子装 置本身进行改 造, 即对 于正 在设计的 各种 整流器, 增 加整 流器的 相数或脉冲 数, 是减少 整流装置 产生谐 波电 流的 有效措施, 最理想的 情况就是 开发一种整流 器使其不产 生谐波, 且功 率因 数 为1 ;当 整流 装置的 脉冲数越多, 谐 波电 流的次数越高,即 不 产生较 低次 谐波。二是 在谐 波源处安装滤 波器, 直 接吸收 谐 波源产生的 谐波电 流. 如果待谐 波电 流 进入高压 电网 后再采取措施, 无论技术 上还是 经济上都不合理. 通常 所使用滤 波器主 要分为无 源滤波器( pf: p as si ve 刊吐,也可称为乙 c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 a p f: a 比ve pow er r l ter) 两类。 无源滤 波器的 工业应用己 经有 相当 长的历史, 其 设计方法稳 定可靠, 目 前己 经投 入到 许多 实际工 程。 20 世 纪70年代,由 于大功率 可关断器 件的 短缺, 只有 少数的实 验室研究 有 源滤 波器。 到20世纪80年 代, 新兴 半导体 器件的出 现, p w m技术的 发 展, 尤 其 是1 98 3 年日 本 的h. akagi等 人 提 出 的“ 三 相电 路的 瞬 态 无 功 功 率 理 论 ” 121 , 在此理论的 基础上谐波和无功电 流检侧 方法成功应用在 三相有源电 力滤波器 上, 进而 促进了有源滤波器的发展。 在交流 系统中 , 无 源滤 波器既 可以 起到滤波作用, 也可起到 无功补偿 作用, 且具 有容易设 计、 容量 大、 成本低等优点, 但它的滤波特 性依赖于系 统阻 抗特性; 低于调 谐频率时, 阻 抗特性变坏. 有源滤波器 具有高度可控性 和快速响 应性优点, 但其容量 小、 成本高 :所以目 前工业上 都是把 无源滤波器和 有源滤波器结 合起来使 用。 单调 谐滤波器属于lc 滤 波器中 的 一种, 它从最 早的固定型 单调 谐滤波器发展到 可控型单 调谐滤波器, 然后再 从部分 可 控发 展到串 并型 可控单调谐 滤波器, 总的发展 方向 是一 种将普通的无 源滤 波器进行 有源化的 改造, 改变传统 无源滤 波器易 受参数影 响而失谐的 特点, 实 现当 系统参数 变化时, 可以 通过 调节电 感 值使滤 波器保持在谐振 状 态 , 从 而 保 持 较好 的 滤 波 效 果 !3l 。 由 此可 见 , 无 源 滤 波 器 的 发 展 趋 势 是 实 现 高 度 可 控性 和快 速响应性,本 文设 计的串 并 型可控单调谐 滤波器就是向 这 个方向 改进。 i j谐披的墓本筱念 谐波的 数学分析是在19世纪初期由 法国 数学家傅 里叶(j. 氏硕er)等人 提出, 任意 一个函数 都可以 由无穷多个 不同频率 正弦信号的和 表示。目 前国 际普 遍定 义谐波为: 谐 波 是 一 个 周 期电 气 量 中 频 率 大 于 基 波 频 率 的 整 数 倍的 正 弦 波 分 量 队均 ; 也 可 知 谐 波 次数为谐 波频率和基波频率的 整数比, 且谐波次数必 须是大 于1 的 整数。 在电 力系统中, 通常希望 交流电 压 和交流电 流为正弦 波形。 以 正 弦电 压为例可表 示为 硕 士 论 文基于ds 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u ( , ) = 汤了 5 过 ( 叮 + 灼( 1 .3 .1 ) 式中u电压有效值: 刀初相角; 。 角 频 率 , 其 中 , 呵 = 2 川 t ; 了频 率; t周期。 正弦电压作用在线性无源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上, 其电流和电压仍为同频率的 正弦波. 但当正 弦波施加 在非 线性负 载上所产生的电 流就 变为 非正弦 波, 非正 弦电 流 通过电网阻 抗产生压降, 致使正 弦电 压波形 也变为非正弦 波. 显 然, 非正弦电压 作用 在线性负 载上, 其电 流也是非正 弦波。 对于 周期为t的 非 正弦电 压, 在满足狄利 赫利 条件下,用傅立叶级数可分解为如下形式: u ( 。 ) = u 。 + 艺( u 。 * c o s k “+ u 。 * 5 妞 k “ )( 1 3 .2 ) k 减 式中 u 。 = 去 犷 (。 )j (。 ) u 一 女 f (。 )。5、 ox (。 ) u 正 = 去 f (ax )。 、 axu (。 ) 其中 (k 二 1 , 2, 3, ) 式(l ,3 .2)也 可表示为 u ( 。 ) = u 。 + 艺 u * s in ( k 。 + 汽 ) ( 1 . 3 . 3 ) k = 1 式中,uc*、和 * 和uak 、嘛 的关 系为 vc , 司 云 二 弃 瓦 万 , 。 = are tan (u /va 。) ; u o t = u c * s inp : , u , * = u c : cos 乳 在式(l .3. 2) 和式(l . 3. 3)的 傅立叶 级数中, 角频率为。的分 量 称为 基波, 角频率为 枷 (k =2, 3, ) 分量称为k 次谐 波。以 上 对于非 正弦电 流的 情况 也适用,只要把式 中u 伽t ) 变成1 ( 。 t) 即可。 于是把周期为t 的非正 弦电 压和非正弦电流 用以 下 形 式表示 为: 1 绪论硕 士 论 文 u ( ax ) = u 。 + 2 扼 口 , : in( 、 , + 叭 ) 1 ( , ) 二 , 。 + 艺 汤。 5 访 (、 。 + 风 ) ( 1 .3 .4) 式中uo直流电压分量; ui基波电压有效值: 认 第k 次 谐波电 压的 有效值, (k = 2, 3 , ) ; 几 一直流电流分量; 11 基波电 流 有效值: 几 第k 次 谐波电流的 有效值,(k= 么 3,. , . ) ; 谐波电 压含量饰和谐 波电 流含量肠分别定义为 c 、leseewewe、teeesl|,.比 1了11月自2 厕厕 u 万= i h = ( 1 . 3 . 5 ) k 次谐波电 压的 含有率月 况 可分别定义为 rati ou*) 和k 次谐波电 流的 含有率 月 双 几 lllj hru = 玉x l00% u l hri; = 丘 、 1 o 0% i 1 ( 1 , 3 ,6 ) 电 压谐波总畸变 率r h d u( to talh a n n onic di s t o r ti o n) 和电 流谐波总畸变率丁 付 d 分 别 定义为 二= 会 ,00 % 7hd,= 冬 。0% ( 1 .3 . 7 ) 由以 上介绍的谐 波及谐 波有关的 基本概念, 可 知谐波频率为 基波频率的整数倍。 世界 各国 具有不同 的 基波频 率,我国电 力系统的 基 波频率 是 50hz; 有些国 家的基 波 频率是 60112 。 1 .4谐波限 值的 标准 由于公用电网中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对供、 用电设备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所 以国 际上 许多国 家制定了 限 制谐波源注入电网中 谐波电流的规定, 把电网谐 波电压 控 硕 士 论 文基于ds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制在一 定的范围内, 使电网 本身及用电 设备免受谐 波千扰而能 正常工 作。 国 际上以相 电压中 谐波电 压含量 为准。 实际 测量 表明, 相电 压谐波 含量 往往 大于线电 压谐波含量, 尤其是 在中 线 绝缘的 系统中 。 对于不同电 压等级的公 用电 网, 允 许电 压谐 波畸变率也 不相同。公 用电网 谐波电 压限值如表1 . 4. 1 所示 1. 21 . 班1 月 j公用电 网 谐浪电 压湘 电 压) 限值 电网标称电压 ( kv)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 %) 各次谐 波电 压 含有率 ( % ) 奇次偶次 0 . 3 85 刀402 . 0 6 4 一 03 21 一 6 l 0 3 5 3 刀2 .41 .2 66 1 1 02 .01 .60 名 从表 1 . 4. 1 可看出:电压等级越高,谐波限制越严。此外,对偶次谐波的限制比 对奇次谐波的限制严格。 保证各 级电网谐 波电 压在限 值内 分配给用电 设 备的谐 波电 流也应 有一定的标准。 根据国 际标 准13) ,公 用电网 公共接点的全部 用电 设备向 该点 注入的谐 波电 流分量( 方 均根植) ,都应在 1 .42 表中规定的允许值内。 衰1 .4 j注入公共连 接点的谐波电 沈允许值 标准电 压( kv ) 基准短 路容量 ( yva) 谐波次 数及谐波电流 允许值( a) 23456789l 0l 1l 2l 3 0 一3 8l 07 86 23 96 22644l 92ll 62 8l 324 61 印43342 1研l 4241 ll l8 一 5l 67 l 3 1 01 印 26201 3 208 乃l 56 .46 名5 . 19 34 .37 一9 3 52 5 0l 51 27 .71 25 . 18 .83 一 84 通2 5 石2 .64 .7 66 5 田1 6l 38 通 l 35 4 9 34 . 1 4 3 3 .3 5 夕2 .75 .0 1 1 07 5 01 29 . 6609 .6406 .83 . 03 22 一44 32 .03 一7 标准 电 压( kv ) 基准短 路容量 闪 v a) 谐波次 数及谐波电 流允许值 ( a) l 4l 51 6l 71 81 9202 l2 2232425 0 38l 01 ll 29 . 7l 88 石l 67 一 88 . 97 . 1l 46 石1 2 61 的6 . 16 名5 .3l 04 夕9 . 04 .34 一 93 乡7 冲3 石6 名 1 01 的3 刀4 . 13 26 一 02 名5 .42 一62 . 9234 . 52 通4 1 1绪 论 硕 士 论 文 3 525o2 22 一 5193 石1 . 73 21 .5 l81 .42 .71 .3国 66 5 (x) 2 32 . 62 .03 . 81 . 83 41 .61 . 9 1 .5 2 . 81 .4 2 石 1 1 07 501 .71 . 91 . 52 . 8 1 . 32 一 51 一21 .41 .12 . 11 .0 1 . 9 1 占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本文主 要针对一种基于 d s p的串 并型可 控单 调谐滤波 器进行 研究 和设计,主要 工作有以 下 几部分: 1) 对可 控电 抗器的 性能 进行分 析并进行数学建 模分 析其 控制特 性: 2)了 解单调谐滤 波器的 设计 准则、 介绍可控 单调谐 滤波 器的设 计步 骤; 3 ) 探讨了 一种改 进的计算单次谐波谐波相位与幅值快 速检 测法、并 对此算法在 m a t l a b中进行仿真证明可行 性; 4)对串 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 器在psc a d环境下搭 接模型进行 仿真, 并观察其 控 制算法及原 理的 正确性; 5)对控制系统信号采集部分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并做实验进行验证; 6)对控制系统软件部分进行设计; 7)对整个系统进行硬 件电 路连接实验 并对其结果进 行分析。 硕 士 论 文 墓于o s 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2 可控单调谐撼波器的原理 本文设计的可控单调谐滤波器是一种无源滤波器, 同时此滤波器具有连续可调谐 功能。 本 章主要介 绍可控单 调谐滤波器结构、 可控电 抗器的工作 原理、 可 控单调 谐滤 波器设计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谐波检测方法。 2. 1 涟彼器的 基本结构 2. l i 无源沁 波器墓本结 构 一般地, 无源滤 波器由 电 容器、 电 抗器和电阻器串联 而成, 并调谐 在某个特定谐 波频率。 滤 波器对其所调 谐的某次谐波来说是一个低阻抗的 “ 陷阱” . 理想状态下, 滤波器在其 调谐频率处阻 抗为极小 值, 所以 经其分流, 减少 注入交流系 统的 谐波电 流, 达到对该次 谐波的 抑制 作用。 按调 谐频率 划分, 无 源滤波 器可分为单调 谐滤波器、 双 调 谐 滤 波 器 和 阻 尼 滤 波器 等 16 , 通常 几 个典 型 滤 波 器 的 电 路 结 构 如 图2 . 1 .1 所 示: 一|土下!|肖|姗 c刀 11|.、y义k丫|口月|土 clr a)单侧 谙 功双单 侧谐c)双带通心1 阶 、2 阶和3 阶阻尼 日2. l i典里的 无洲泌波吕的电璐结 构 从图2 . 1 . 1 可得出以 下 结论: 1)单 调谐滤波 器是由 电 阻、 电 容和电 感串 联而成。 在调谐的 谐波频 率处, 容抗与 感抗和为0 , 此 时滤波 支路的谐波阻抗 达到极小值。 低于谐振 频率时滤波器阻抗呈容 性,而高于谐振频率时阻抗呈感性。 2 ) 双调谐滤 波器有两个谐振频率, 即滤波器的阻抗在两个调谐频率处达到最低 值. 其作 用相当 于两个单 调谐滤波器并联, 但双调谐滤波器在基 频下的功率损耗比较 小,且只有一个电 感承受全部冲击电压。 3)阻尼滤波器可以是1 阶、2 阶和 3 阶的,但2阶的比较常用。它在较宽的濒率 2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原理 硕 士 论 文 范围内 呈现为 低阻 抗。当 滤除高次谐 波( 17 次以 上) 时, 阻尼滤 波器又称为高 通滤波 器, 即对于高频率 呈低阻 抗, 而对低频率呈 高阻 抗。 同时, 阻尼 滤波器具 有低品质因 数q : 0. 5 q r, 滤 波器分 流很少。 因 此, 通 过调 节可 控电 抗器的电 感 将滤 波器的谐 振次数设定为与需 要滤 波的 谐波次数一 样, 则该次 谐波电 流 将大部分 流入滤波 器, 从 而起到滤除该次谐波的目的。 2 3 2单调谐拢波器的 设计准则 设计滤波器的 理想准则是消除由 谐 波源所引 起的 波形畸 变对电 力系统产 生不利 的影响,其中电话干扰是最难完全消除的。对于抑制谐波,我们通常用谐波电 流、谐 波电压来 表示。 对 于通常的 滤波器设计, 以 谐波电 压为 基础 的准则比 较常用, 因为随 着交流网络阻抗的变化, 电流在不断地变化, 控制起来比较困难,而控制电 压不超过 合理的电 压限制要相对更容易些. 为了 遵守1 .4节中的 谐波限 值标准, 滤波器的设 计主要 包括以下 步骤115: 1) 由非线性负载 产生的 谐波电 流以 相应的 频率 注入到与供电 系统并联的滤波器 组成的电 路中并 计算谐 波电 压. 2) 用计 算出的 谐 波电 压确定 规定的 参 数, 即电 压谐波畸 变率不 h 口 , k 次谐 波电 压 含 有率月 灭 uk. 3) 计算滤波 器中各 元件的参数, 即电 容器、电 感器和电 阻的 参数 值和损 耗。 滤 波 器设计中还需要认真考虑三个因素,即电流源、滤波器导纳和系统导纳。 1 5 2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原理硕 士 论 文 根据单调谐 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设计可控 单调谐滤波器时 首先要考虑滤波器失谐 问 题。 实 际 上 , 电 力 系 统 在 正 常 运 行 时 的 频 率关 与 其 额 定 值加是 有 一 定 的 偏 差 , 这 使各次谐波频率也发生相应的偏移。 2 3 3可控单调 谐滤波器的具体设计参效 及步砚 z j j .1可控单调 谐油彼器的元件参 数 在设计滤 波器时, 要确定滤 波器各元 件的参 数, 通常主 要有: 容抗、 感抗、 调谐 次数、 电容的额定电 压、 电容发出的 无功功率及电 抗器吸收的 无功功率。 以 下为 这些 参数的计算方式. 优 串 联单调谐滤波器在调 谐h 次谐波下 116 期, 有 因此特征电抗为 x 动 二 hx li = x 。 = 令= 汽 x * 一 底 = 底 一 捂 ( 232 ) (2. 3.3) 式中凡, 、 xc, 一 一基频下电 抗 器的感性电抗、电 容器的容性电 抗: 耘 、 义 。 一一调谐频率 下电 抗器的 感抗、电 容器的 容抗; h 一一滤波器需要滤除的谐波次数; 由调谐角 频率叭= 2 从 = 寸 云 瓦 , 可得调谐频率五为 人 = 饥= , 菩 于 2 万 v 气认 (23.4 ) 调谐次数为 l _ 人_ 1 一了 万 n = = 一声 二 二二 二 _! fo此 v 乌 q y x : : ( 2 . 3 . 5 ) 基频下电 抗器的 感抗也可写为 ( 2 . 3 . 6 ) 由于电容器对峰 值电 压敏感,施加在电 容器上的总峰值电 压不能超 过其额定电 压, 即电 容器的 额定电压 需要等于基频电 压与调 谐频率 谐波电 压的 代数和33 , 在考虑 滤波器两端电 压时,最大电压就考虑为线电压。可得电容额定电压为 u 。 = 奴/ c l + 孩/ 。 = 万 叉 。 , c , + 行义 。 , 。(2 .3 .7 ) 硕士论文 基于ds 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式中u 白 基频下相电压幅值; u 。 调 谐频率 下相电压幅值; 实际上,通常调 谐于某一 次谐波的电 容也会吸收 其它次的 谐波,因此要保证电 容的额定电压为 u 一 沙 一菩 瓜 小 驴林 (2一 3 . 8 ) 式中叉 巨 、 叉 d 一一 各次 频率下电抗器的 感抗、电 容 器的容抗; k 一一 各谐波次 数, (k = 2 ,3 , ) ; 而电容电压的有效值为 u二 = 摆 = 棺 令 。 ) ( 2 . 3 . 9 ) 电容发出的无功功率为 qc= .熟ia=菩 争“ = 菩 分“ 会 = 擎 会 )z= 豁 御 2. ( 23 . 1 0 ) ( 2 .3 . 1 1 ) 电抗器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q 乙 = 艺u o 1 。 =丫 kx , 琉= 丫 丝 胃-一胃kx 乙 ( 2 . 3 . 1 2 ) 鱼= 外(鱼) 2 = , 与 五) , 编置几胃ku 。 ( 2 . 3 . 1 3 ) 2 3 j 2可控单调谐涟 彼器的 设 计步骤 可控单调谐滤波 器是在调 谐频率五处万 从 二 x d 。 对调谐 于h 次谐波的可控单调 谐滤 波 器的 设 计 步 骤 为 116 .34j : 1 ) 确定电 容的容 量qc,单 位为v ar , 例如等于谐 波源需要的 无功 功率。 2)电 容的电抗为 u 2 入 广 = q c ( 2 . 3 . 1 4) 式中 u 一 一电 容器电 压的有 效值; 3) 为了 滤除h 次 谐波,电 抗器的 感抗为 2可控单调谐滤波鉴的原理 硕士论文 x。 大,=,子 一h ( 2 _ 3 . 1 5 ) 4)电 抗器的 电阻为 r = 玉 q (2_ 3. 1 6) 式中 q 一 滤 波 器的 品 质 因 数, 3 0 化r. bit.tss = 1 ; 停止定时 器; 毛 m o r- r e g s a d d r- tcr. bi l 饮b= 1 ; 定时 器重装, 当 向t 只 b写1 时, p r d h: p r d 的值装入t d “ h : t p 以 , 并且把定时器分 频寄 存器( ,d r h : tdd r)中的 值装入预定 标计 数器( p s c h : p s c ) 。 五m“ . r egs a d d 卜 t c r .b it.s o f t =n: 下m o r- re g s a d dr- t c r .b il f r e e 二 卜 五 m 份 r e g s a d d 卜 t c r . b it j 正= 1 ; 定时器中 断使能. 4. 7 本章小结 本章系 统阐述了d s p 控制系统软 件部分设计, 首先 介绍 其软件设 计的 开发环境, 接着介绍了本系统设计的 整体流程,最后 对系统各模块主 要按功能 划分( 即信号采集 模块、信号处理 模块及d 从模块) 分别 作了 介绍,重点 对各 模块的特点 及初始化作了 介绍。 5实验及结果分析硕士论文 5 实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中 对系统 进行软硬 件设计后, 通过实验对 其进行验证及 对实 验数据进行分 析。 5. 1 实 验 整体 电 路 结 构 该实验为可控单调 谐滤波器的 控制系统性能测 试。 实验使 用的 装置主要有: 变压 器、 整流桥、 可控电 抗器、 谐 波检测器、 示波器、 万用表、 仿真 器s e e d 次 j ) s u s b 2. 0 、 d s p 模块s e e d 一ec2812 、 pc 机、电容 及电阻 等。该实 验前,首 先要测试各器件是 否能 正常工作。图5. 1 . 1 主 要为了 测试s e e d 一 d ec 2812是 否能 正常工作。图5 . 1 .2 为 控制部分电路连接图。 圈5. l i d s p芯片 性能润试 接曲目 5. 1 2本设 计中 实脸电 路的控 制部分电 路 连接田 硕士论文墓于ds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6 总结与展望 随着电 力 机车、 电 弧炉、 变 频设备 等非线性电 力设备 投入电 网运 行, 使得现代电 力系 统中的 谐 波污染日 趋严重, 并成为 影响电能质 量的 一个主要 方面。 作为 具有谐波 抑制 作用的 滤波器 必 将在现代电 力 系统中 得到广泛 应用, 所以开 发研 制各种新型滤 波 器对提高电能质量有重要作用。 滤波器 主要分 为两大 类: 无源滤 波器和 有源滤波 器。 在交流 系统中, 无源滤波器 不仅起到滤 波作用, 而 且还兼顾无 功补 偿的 要求。 但 是无源滤波 器滤波效果依赖于系 统阻抗特性, 容易 受温度 漂移、 掳 波电 容老化 及非线性负 载变化 影响. 本文 研究 设计的 基于d s p的串 并 型可控 单调谐 滤波器是一 种无源滤波器, 该滤 波器不仅具 有无源滤 波器的优点, 而且还实 现了 连续自 调谐功能, 即随 着系统中 谐波 含量变化而自 动调节实 现滤波功能。 本课 题首先 介绍了 可 控单调 谐滤 波器工作 原理, 即对可控电抗器进行实验测试得出其控制特性、 制定设计步骤, 还探讨了一种改进的 单次谐波检测 方法, 并在n 口 江 i a b 中 对其进行仿 真可验证 此算法带来的延时比f p t 检测法少四分之三个周期,同时计算精度也相对提高:其次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 并 在 p s c a d中对其硬件电路进行仿真,同时把谐波检测方法应用在控制过程中证明有 效; 然后 对可 控单调谐 滤波器的 控制系统 在 d s p中 进行软 件设 计;最后实验进行验 证,并证明 基于d sp 的串 并型可控 单调谐 滤波器的 设计行 之有效,实现了可控单调 谐滤波器的高度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 本文 完成了 基于d s p的串并型 可 控单调谐滤波 器的 研究与 设计,还 可向以 下几 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1) 本 文的算 法是 在三相对称电 路中 进行实验证明, 在 实际中 通常存在不对称三相 电路,所以 此算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2) 本设 计中所 使用的 控制系统 用d s p 来实 现,虽 然d sp 的处 理速度较快, 但一 般的d s p中的 计数器计 数方式只能 设定为 增长或减 少方式的一 种, 因此若采用d s p 和fpg a两种混 合的 方 式控制系统 效果 更 佳. 3) 实验 证明 本 文所设 计的 可控单调 谐滤波器 在实际实 验环境下滤 波效果较好, 但 当投入大功率电网中,此可控电抗器容量较小,所以容量有待提高。 此 设计由 于时 间 及实验条件 有限, 致使本设 计中 仍有不 足之处,希 望各位 专家、 老师批评指正,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致 谢硕 士 论 文 致谢 在论文完 成之际, 谨向 我的 指导 教师黄锦安教授、 康明才副 教授表示 衷心的 感谢。 在这两年求学生 涯中, 两位老师 渊博的学识、 严 谨的 学风, 对我悉 心的指导和无 微不 至的关 怀,让我受益匪 浅, 使我 顺利完成学业。两 位老师不仅传 授了 做学问 的 秘诀, 还教会了 我做人的 道理。 本论文的 选题、 资料查询、 研究和 撰写 的每一 个环节, 老师 都 给了我悉心的 指导和 帮助。借 此机会向 两位老师 表达深深的感 谢! 同时 还要感 谢 1 0()9 教 研室的 所有老师和同学的 指点和帮助, 在与他 们的 交流当 中 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此向 他 们表达感谢! 最后感谢一直在我 背后支持我 的家人, 我的学 业能够顺利的 完成离 不开 他们的支 持和鼓励 ! 硕士论文荃于d s p的串并型可控单调谐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参考文献 1 .水利电 力部. 电力 系统谐波 管理暂行规定 (s d 1 26 一 84). 北京: 水利电 力出 版社, 1 9 84 2中国国家标准c b 厅1 4549一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1 994 3 .助u i p m ent 少 edu d n gb 犷 m o 川 csaddco n d i ti ons g o v 已 n 刀 n g th eir c oi m ec ti on toth e m 田 n pow ers u p pl y. w b d d n g g r o 叩36扔 c i gi 妞.e l e c rric . 19 89(l 24) 4 .h 田 卫 s hi ma e p o w erel ec tr o 山 csand ynoti onc d n tl o 1 一加 tu r e p 日 rs p ec d ve . r o c ee d in gsof 正e e ,1 994 ,8 2 ( 8 ) 1 1 0 1 一 1 1 1 1 5 .akagi h .n e w tr e d dsinac ti v e fil t 日 rs . in: 乃 众 另 曰 加 gsofe p e 95, s evi lla, 1 995 . 17一 26 6 . 几5 5 1 上 ,h . ( 1 9 3 5 ) . 几e 五 4 七 剧 尽a 几cu娜ntc 口 n v e 肋 r ,r仃 n an,l 习 n d on. 7 . r ead, j. c( 1 9 4 5 ) . the calcul a t i o n of 找 兄 t i fi er and in v e rt or performance c h aj 习 ct 颐 s i c s , j .iee,pt ll,92 ,495 . 8 .儿 m b a r k , e . w.( 1 971 ) ,d i rect c u n n t t ra n snn s s i on, 、 b l l , w u e y 一 玩 沈 岛 d enee, n e w yo 次 . 9 .吴竟昌,孙树勤,宋文南,曲涛等编著 电力系统谐波 m . 第 1版. 北京:水利 电 力出 版社,1 988. 11 10 . 阿 里 拉 加j , 布 莱 德 勒d a , 伯 德 格 尔p s . 电 力 系 统 谐 波 间一唐 统 一 等 译 .徐 州: 中 国 矿业 大学出版 社,1 991 11. 夏 道止, 沈赞埙. 高 压直流输电系 统的谐波 分析与 滤波 m . 北 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 99 4 12 . a 上 a gih , 长 切 笛 叨 w a y, n ab aea . g e n 。 习 li z edth eo ryofin s 田 烧 口 eou s t ea c o vepow er and i tsapp li cati on. in: 正e e &jiee . r以 刀 浏 i n g s lpe c. tok y o : 正e e , 1 9 8 3 . 1 3 7 5 一 1 3 8 6 13 . 于明涛,陈建业,王赞基. 基于可控电抗器的 单调谐滤波器阴. 电力自 动化设 备. 2 加7 . 1 : 3 9 41 14 . 王兆安, 杨君, 刘进军, 王跃编著 . 谐波抑制 和无功功率 补偿【 蝴. 第2 版 .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设, 2 以 拓 . 1 15 . j ,a 币 u a g ad. a.b ia d leyd. s . b 阅 g er, 容 健 纲 , 张 文 亮 .电 力 系 统 谐 波 闷.第1 版. 湖北: 华中 理工大学出 版社,1 994. 肠. 16. 0 幻 r g e j .节 厄 幻 l eh .p ower sys t e n . h a n n o 苗 csfun 山 叻 en tals , analysis an d r l terd es i gn附 .spin g e r . v 盯 l agb 的n h 自 delb erg 2 001 . 17 . 姜齐荣, 赵东元, 陈建业编著 . 有 源电 力滤波器 一结构。 原理. 控制 m . 第 1版. 北京: 科学出 版 社, 2 005 . 10 18 . 王凤翔,冯桂 宏,杨西光 等一种新型可控并联电 抗器的 工作原理 与基本特性 耳 变压器,1 998. 35):l石 6 7 参考文献硕 士 论 文 尹东忠. 磁阀 式可控电抗 器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博士学位论文 . 武汉: 武汉水利电 力大学,l 9 97 田 铭兴, 励庆孚, 王曙鸿.磁饱和式可控电 抗器的等效物理模型及其数学模型团. 电 工技术学 报一 2 (x)2 . 17 ( 4):18 一 21 陈柏超, 陈卫贤 一 磁阀 式可 控电 抗器的数学模型 及特性【 几武 汉水利电 力 大学学报, 1 995 . 2 8 ( 3 ) : 2 9 小2 9 8 陈柏超一 新型 可控饱和电 抗器理论及应用【 m l . 武 汉: 武汉水利电 力大学出 版社, 1 9 99 钱建华, 陈柏超. 基于磁阀 式可控电 抗器的无功 补偿系统田. 电力 系统 及其自 动化 学报, 2 (x)3 . 1 5 ( 2 ) : 66刀 0 王长善, 张卫星, 范文涛. 磁阀 式可控电 抗器的 控制回 路及其控制 特性闭. 电 力科 学与工程, 2 (x)5 . v of l : 46 明 陈 柏超, 田 翠华, 梁柏华, 王庆春.单相可控电抗 器的 一种谐波抑制原 理及实现 几 中国电 机工 程学 报, 2 的2. 22( 3):63一 7 田 铭兴, 励庆孚. 磁 饱和 式可控电 抗器的等效电 路及仿真分 析阴. 电 工 技术学报, 2 (x)3 . 1 8 ( 6 ) : 6 4 . 6 7 单铁铭,杨仁刚. 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在无功补 偿中的应用阴. 电测与仪表, 2 (x)4 . 4 1 ( 466 ) : 3 6 一 3 9 正 e e pow er s y s t e mh 出 刀 1 0 山 c s v /o rk i n gg ro u pr e p o rt , b i b l i gr a p hy o f pow er s y s te mh a n n o n l cs,正ee tr ans . ,vol pas 一 i o 3, no .9 ,1 9 84. 张 志涌, 徐彦 琴等. k 口 口 飞 a b教程一一 基于6 .x版本 囚 第 1 版. 北京: 北京 航 空 航天大学出 版社, 2 仪 抖 . 2 陈 怀深, 吴大正, 高西全 . m a t l a b及在电子 信息课程中的 应用田 . 第1 版. 北 京:电 子工业出 版社, 2 (x)2. 1 薛定宇 , 陈阳泉 . 基于m 川 氏 ab /s 汕u link的 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 阅. 第 1 版。 北 京: 清华大学出 版社, 2 002 .4 黄 锦安等 编著. 电 路【 闷. 第1 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社, 2 003 3 正 e e wo比 in g g ro u p onpow ers y s te mh arm onics( 1 9 8 4 ) p o w ers y s te mh alln o hi cs. 了 b t o ri ai c 。 眼 姆 , 84e h o221 一2 一 卫 场 叹 . 正 e e pow erengine e n n g s ocietyl n e w york s an一 砚 l 拙, c hi j ul w u, chuan . te 以ang,s hi h 一 shongyen . m 侧 币 份 6 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