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doc_第1页
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doc_第2页
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doc_第3页
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doc_第4页
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 号年级专业及班级指导教师及职称20*年9月16日填 写 说 明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学院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文件,是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依据。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二、此任务书必需针对每一位学生,不能多人共用。三、选题要恰当,任务要明确,难度要适中,份量要合理,使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研究内容。四、任务书一经下达,不得随意更改。五、各栏填写基本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选题性质和完成形式:请在合适的对应选项前的“( )”内打“”,科研课题请注明课题项目和名称,项目指“国家青年基金”等。(二)主要内容和要求:1工程设计类选题明确设计具体任务,设计原始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方案的形成(比较与论证);该生的侧重点;应完成的工作量,如图纸、译文及计算机应用等要求。2实验研究类选题明确选题的来源,具体任务与目标,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评述;该生的研究重点,研究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计算机应用及工作量要求,如论文、文献综述报告、译文等。3文法经管类论文明确选题的任务、方向、研究范围和目标;对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简要介绍,明确该生的研究重点;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如论文、文献综述报告、译文等。(三)主要参考文献与外文资料:在确定了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明确了要求后,指导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相关信息,或划定参考资料的范围,指导学生收集反映当前研究进展的近13年参考资料和文献。外文资料是指导老师根据选题情况明确学生需要阅读或翻译成中文的外文文献。(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1设计类、实验研究类课题实习、调研、收集资料、方案制定约占总时间的20%;主体工作,包括设计、计算、绘制图纸、实验及结果分析等约占总时间的50%;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约占总时间的30%。2文法经管类论文实习、调研、资料收集、归档整理、形成提纲约占总时间的60%;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约占总时间的40%。六、各栏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应用黑色签字笔填写,也可使用打印稿,但签名栏必须相应责任人亲笔签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选题来源( )结合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 ()生产实际或社会实际 ( )其他 选题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 )其他题目完成形式(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 )提交作品,并撰写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搅拌是混凝土生产工艺过程中极重要的一道工序,配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经搅拌后成为均匀的拌和料。混凝土搅拌机是由垂直或水平设置在搅拌筒内壁的搅拌轴组成,轴上安装搅拌叶片,工作时,转轴带动叶片对筒内物料进行剪切、挤压和翻转推移等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均匀的拌和,因而拌和质量好,效率高。完成3张a0图纸(折合),并要求cad绘制。撰写设计说明书,文字在1.01.5万字间,条理清楚,计算有据,格式按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动态;研究的主要内容;总体方案的拟定和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传动方案的确定,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主要零件分析计算和校核;参考文献,鸣谢。谢谢朋友对我文章的赏识,充值后就可以下载此设计说明书(不包含cad图纸)。我这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应的word说明书(附带:任务书、中期检查表、选题审批表、开题论证审批表、外文翻译)和cad图纸。需要压缩包的朋友联系qq客服1:1459919609或qq客服2:1969043202。需要其他设计题目直接联系! 注:此表如不够填写,可另加附页。主要参考文献与外文资料1 陈宜通,混凝土机械m,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出版社,20022 黄长礼,混凝土机械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 冯忠绪,混凝土搅拌理论与设备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4 朱昆泉,许林发,建材机械工程手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5 机械设计手册(上、中、下),化学工业出版社工作进度安排起止日期主要工作内容2010.09.18前选题2010.9.21前下达任务书2010.09.25前开题2010.09.252011.03.设计2011.03中期考核2011.03.2011.05.10完善与总结课题2011.05.012011.05.16提交正稿与指导老师评阅,专业委员会评阅2011.05.172011.5.24答辩与修改定稿要求完成日期:2011年 4月30日 指导教师签名: 审查日期:2010 年 9月18日 专业负责人签名: 批准日期:2010年 9月19日 接受任务日期:2010年 9月20日; 学生本人签名: 注:签名栏必须由相应责任人亲笔签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论证审批表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及班级指导教师及职称开题时间20* 年9 月25 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文献综述(选题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参考文献等)选题研究意义: 搅拌是混凝土生产工艺过程中极重要的一道工序,配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经搅拌后成为均匀的拌和料。混凝土搅拌机是由垂直或水平设置在搅拌筒内壁的搅拌轴组成,轴上安装搅拌叶片,工作时,转轴带动叶片对筒内物料进行剪切、挤压和翻转推移等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均匀的拌和,因而拌和质量好,效率高。混凝土搅拌机是施工机械装备中的重要设备,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和建筑施工进度。强制式搅拌机是应用最普遍、使用率最高的混凝土搅拌机。双卧轴搅拌机是新型搅拌机型,因其搅拌质量好,生产率高,被广泛用于各种搅拌场合。因此,研究设计合理实用的混凝土搅拌机,对于施工行业是不可或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搅拌机出现的时期,是以自落式搅拌的形式出现。随着对混凝土要求的不断增多,出现了强制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又可分为立轴式和卧轴式两类。国内几乎都是这两种形式的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是由德国elba公司研制生产。它具有结构紧凑、消耗功率小、叶片衬板耐磨性好,能满载启动和具有搅拌轻质混凝土能力的优点。我国也向该公司引进了样机。双卧轴搅拌机是随着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改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机型。国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和德国出现,但因轴端密封技术的不成熟,其发展基本处于停顿状态。直到七十年代初,由于这项技术得到突破,双卧轴搅拌机在不少国家右重新发展起来,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但发展迅速,在产品规格和产品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其它机型。主要参考文献:1 陈宜通,混凝土机械m,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出版社,20022 黄长礼,混凝土机械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 冯忠绪,混凝土搅拌理论与设备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4 朱昆泉,许林发,建材机械工程手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5 机械设计手册(上、中、下),化学工业出版社注:此表如不够填写,可另加页。研究方案(研究目的、内容、方法、预期成果、条件保障等)研究目的: 从搅拌的目的和机理出发。工作时,物料在叶片推动下沿螺旋面移动,由于两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两轴间的物料产生挤压、翻滚和揉搓,以达到搅拌混合效果。内容和要求: 设计一种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对搅拌系统、传动系统和工作部件进行规范设计。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周密的研究方案,通过对卧轴式搅拌机的叶片结构和曲面形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设计,混凝土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方法: 首先,了解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为正确设计出需要的产品奠定基础。其次,从互联网上,书籍,老师各方面了解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的的总体设计理念及方法,具备对该机器简单类型的设计能力。然后,完成该产品的设计,并绘制出其零件图及总装配图。预期成果: 可能要分多次进行设计,在设计出总体结构的时候对其进行一次测试分析,尽量先达到能够运行,然后对细节部分改进,提高所以设计产品的工作效率。条件保障: 通过大学三年半的学习,掌握了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以及cad、pro-e等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能独立完成一些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计,并能进行一些具有实践性的分析。在学习生涯中有过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能独立完成各门课程设计、实验操作,已经具备进行该设计的基本能力,另校图书馆收藏了许多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和周刊,并且提供了网络化的机房,可以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网站查询有关资料。时间进程安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等)2010.09.18前 选题2010.9.21前 下达任务书2010.09.25前 开题2010.09.252011.03. 设计2011.03 中期考核2011.03.2011.05.10 完善与总结课题2011.05.012011.05.16 提交正稿与指导老师评阅,专业委员会评阅2011.05.172011.5.24 答辩与修改定稿开题论证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2010 年9月25 日专业委员会意见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名:2010 年9 月25 日注:此表意见栏必须由相应责任人亲笔填写。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选题来源( )结合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 ()生产实际或社会实际 ( )其他选题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 )其他选题完成形式(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 )提交作品,并撰写论文指导教师姓名吴彬职称讲师是否主持或参与过科研课题()是( )否选题依据(科学性、可行性论证)和内容简要搅拌是混凝土生产工艺过程中极重要的一道工序,配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经搅拌后成为均匀的拌和料。混凝土搅拌机是由垂直或水平设置在搅拌筒内壁的搅拌轴组成,轴上安装搅拌叶片,工作时,转轴带动叶片对筒内物料进行剪切、挤压和翻转推移等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均匀的拌和,因而拌和质量好,效率高。完成3张a0图纸(折合),并要求cad绘制。撰写设计说明书,文字在1.01.5万字间,条理清楚,计算有据,格式按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主要内容包括: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动态;2研究的主要内容;3总体方案的拟定和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4传动方案的确定,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5主要零件分析计算和校核;专业委员会意见专业委员会主任签名: 2010 年 9 月 14 日注:1.请在选项前的“( )”内打“”;意见栏必须由相应责任人亲笔填写,不够填写时可另加页。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学 部: 理工学部 学生姓名学 号年级专业及班级指导教师及职称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已完成的主要内容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1已完成了所需的资料文献的查找。2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完成了总体设计各零部件的设计。3基本上完成了双卧轴搅拌机的搅拌系统的设计和叶片的形状和位置选择1 cad图纸的打印。2 指导老师的审查和修改建议。3 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检查(考核)小组意见检查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 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design of double horizontal concrete mixers mechanical parts 学生姓名: 学 号:年级专业及班级: 指导老师及职称: 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 年 5 月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1关键词11前言22总述2 2.1 搅拌的作用2 2.1.1 混凝土的组成2 2.1.2 搅拌的任务3 2.1.3合理的搅拌机理3 2.2 混凝土搅拌机的类型4 2.3 国内外混凝土搅拌机的发展状况53 总体设计方案确定及动力元件选择5 3.1 总体设计5 3.2 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原理9 3.3 电动机的选型6 3.4 减速器的选型6 3.5 联轴器的选择与计算74 搅拌系统的设计与计算8 4.1 总体方案的拟定8 4.2 方案的分析和确定9 4.3叶片主要参数的设计11 4.4 主轴转速的确定12 4.5 螺旋叶片的加工13 4.5.1 叶片螺旋面的成形14 4.5.2坯料形状的选择14 4.5.3 整圆坯料尺寸的确定14 4.5.4 压模主要尺寸的确定14 4.6 螺旋叶片的校核165筒体和搅拌轴的简要设计21 5.1 筒体的主要参数21 5.2 搅拌轴的主要参数216轴的设计与计算22 6.1左轴的校核22 6.1.1 初步估算轴的直径22 6.1.2 轴的结构设计22 6.1.3 轴承的校核23 6.1.4轴的校核25 6.2 键的校核26 6.3 销轴的校核26 6.4 右轴的校核27 6.4.1初步估算轴的直径27 6.4.2 轴的结构设计27 6.4.3 轴的强度校核28 6.4.4 轴承的校核29 6.5 搅拌轴套筒的校核307结论31参考文献31致谢3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学 生:* 指导老师:*(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摘 要:混凝土搅拌机是施工机械装备中的重要设备,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和建筑施工进度。强制式搅拌机是应用最普遍、使用率最高的混凝土搅拌机。双卧轴搅拌机是新型搅拌机型,因其搅拌质量好,生产率高,被广泛用于各种搅拌场合。本毕业设计从搅拌的目的和机理出发。工作时,物料在叶片推动下沿螺旋面移动,由于两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两轴间的物料产生挤压、翻滚和揉搓,以达到搅拌混合效果。通过对卧轴式搅拌机的叶片结构和曲面形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设计,混凝土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关键词:混凝土搅拌机;双卧轴; 叶片 design of double horizontal concrete mixers mechanical partsstudent:deng *tutor:wu *(college of 0rient science&technology ,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abstract:concrete mixer is the key devic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t has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which directly impacts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compulsory mixer is the most common and the highest utilization rate of concrete mixers.double horizontal shaft mixer is a new-style mixer,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many conditions because of the high mixing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mechanism and purpose of mixing. the materials leaves along the spiral of mobile on the work. because of the two axis of rotation opposite direction, the materials between the two axis produces extrusion rolling and scrubb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stirring mixed effect. it has been proved in the long-term production, through the horizontal coaxial mixer surface of the leaf structure and shape of a reasonable layout and design, concretes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key words: concrete mixer; double horizontal ;shaft 1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混凝土生产产量的迅速提高。混凝土生产是改变传统的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因其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和集中化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工程质量,节约原材料,加快,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也因其节省施工用地,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而使人类受益。目前,在国内外的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广泛地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用来搅拌煤、混凝土及其他原料的搅拌机。从其运动方式及其主要结构上来看,它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形式为单运动的轴式传动轴上(有单轴和双轴)安装各式各样的搅拌叶片(有长锥形、螺旋形等),并利用叶片来搅拌物料;而另一类则是通过钢齿轮传动带动某一形状的筒体(有圆锥体、圆柱体等)的自身旋转而使物料产生搅拌效果。由于这些搅拌输送机全部都是利用单运动方式,因而普遍存在拌和物料不充分,搅拌效果不太理想;另外,其噪音也较大,特别是在煤炭行业的工业型煤等新工艺上使用的搅拌输送机,根本满足不了其工艺设计要求而严重制约了其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因而急需一种结构新颖、效果明显的全新机型的搅拌机来逐步代替旧式搅拌机,并且也可广泛地使用于其他行业。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混凝土搅拌机,都是起搅拌作用,然后通过车载,人力等方式运送到需要的地方。搅拌和输送分开进行,既加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效率,造成大量原材料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还有些设备是搅拌和输送是分开的,及用一种机器完成混凝土的搅拌作用,而用专门的机器完成混凝土的输送。连续式双卧轴搅拌机是随着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改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机型。近年来,搅拌机逐渐向大容量和高生产率方向发展。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发现比较完善的搅拌输送过程。为使混凝土的搅拌和输送变得相对容易,一般采用卧式双轴强制式连续混凝土搅拌机。通过对搅拌轴的叶片的设计和组合,使物料完成搅拌和输送的工作。本机在封闭的环境中,实现对物料的搅拌和输送,搅拌及输送效果良好,对环境污染少,能够改善施工现场施工条件,保障施工人员身心健康,降低工人的施工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中对环境的破坏。2 总述2.1搅拌的作用2.1.1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作为当今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国防、水利、市政和民用等基本建设工程中,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混凝土指水泥混凝土而言,它是由水泥和砂、石集料,加水按规定的配合比,经过搅拌、浇注和凝结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其中,水泥和水起胶凝作用,砂、石起骨架填充作用,水泥浆包裹在砂的表面,并填充于砂的空隙成为砂浆,砂浆又包裹在石子的表面,并填充石子的空隙。当水泥浆硬化后,就将砂、石集料颗粒牢固地粘结成一个整体,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其他许多重要性能。2.1.2搅拌的任务强度是混凝土最主要的力学性能,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合料间的界面结构。一般认为混凝土搅拌的主要任务是;(l)组分均匀分布,达到宏观及微观上的匀质;(2)破坏水泥粒子团聚现象,使其各颗粒表丽被水浸润,促使弥散现象的发展;(3)破坏水泥粒子表面的初始水化物薄膜包裹层,促进水泥颗粒与其他物料颗粒的结合,形成理想的水化生成物;(4)由于集料表面常覆盖一薄层灰尘及粘土,有碍界面结合层的形成,故应使物料颗粒间多次碰撞和互相摩擦,以减少灰尘薄膜的影响;2.1.3合理的搅拌机理由以上分析可以给合理的搅拌机理一个解释:应尽可能使处在搅拌过程中的混合料各组分的运动轨迹在相对集中区域内互相交错穿插,在整个混合料体积中最大限度地产生相互摩擦,尽可能提高各组分参与运动的次数和运动轨迹的交叉频率,为混合料实现宏观和微观匀质性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因此,为了获得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混凝土搅拌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l)能对混凝土各种组分均匀搅拌,并使水泥浆或沥青均匀包裹骨料表面;(2)能将搅拌后的混凝土均匀的卸出;(3)搅拌和出料的时间短;(4)占地面积小;(5)功率消耗小,符合环保要求。而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与搅拌机有关的主要因素有:(1)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和它的搅拌速度;(2)搅拌叶片和衬板的磨损状况;(3)各种混合材料的加料顺序。(4)搅拌时间。2.2混凝土搅拌机的类型目前生产的搅拌机有两种形式,一是独立使用的搅拌单机;另一是搅拌楼(站)的配套主机。由于使用要求有所差异,两种形式的搅拌机的配置略有不同(搅拌单机要比配套主机多上料和配水等机构),但二者的主体机构是一致的。为了满足不同混凝土的搅拌要求,已发展了多种机型,各机型在结构和性能上各具特色,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就其原理而言,基本可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大类。表1 混凝土搅拌机分类table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ncrete mixer分类方式作业方式搅拌原理安装方式出料方式搅拌筒外形形式周期式连续式自落式强制式固定式移动式倾翻式非倾翻式梨形、锥形、鼓形、盘形、槽形、其他形自落式搅拌机是依据物料的自落原理进行搅拌。工作时利用拌筒内壁固定的叶片对筒内物料进行分割和提升,物料则靠自身重力洒落、冲击,从而使各部分物料的相互位置不断进行重新分布而获得均匀搅拌。这种机型结构简单、功率消耗和叶片磨损均较小,但其搅拌强度不够剧烈,搅拌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只适用于搅拌普通塑性混凝土,对粗骨料粒径要求不严格,广泛地应用在中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的这类搅拌机有,鼓式搅拌机、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双锥倾翻出料搅拌机和对开式搅拌机等。其中的鼓式搅拌机由于技术性能落后,已于1987年列为淘汰产品。强制式搅拌机是在自落式搅拌机之后,随着干硬性混凝土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落式搅拌机不同,它不是通过重力作用进行搅拌,而是借助旋转的叶片对物料进行剪切、挤压、翻滚和抛出等强制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均匀搅拌。与自落式搅拌机相比,搅拌作用强烈,搅拌质量好,生产率高,但磨损大、功耗大,而且对骨料粒径有较严格的限制,适用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多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站和混凝土预拌工厂的搅拌楼。常见的这类搅拌机有,立轴涡桨搅拌机、立轴行星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等。2.3国内外混凝土搅拌机的发展状况在搅拌机出现的时期,是以自落式搅拌的形式出现。随着对混凝土要求的不断增多,出现了强制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又可分为立轴式和卧轴式两类。国内几乎都是这两种形式的搅拌机。立轴式搅拌机,又称涡浆式强制搅拌机,这种搅拌机的形式是在固定放置的圆盘中央,装有一个由减速机驱动的转子臂架,在臂架上装有搅拌叶片和内外壁铲刮叶片,依靠各组搅拌叶片不同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便能对在圆盘和转子之间环形工作容积的物料进行剧烈搅拌。卧轴式搅拌机又称圆槽式搅拌机,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搅拌机,它可分为单轴式和双轴式,这种形式的搅拌机兼有自落和强制两种搅拌的机能,搅拌叶片的线速度比涡浆式小,因而耐磨性要比涡浆式小高。单卧轴搅拌机是由德国elba公司研制生产。它具有结构紧凑、消耗功率小、叶片衬板耐磨性好,能满载启动和具有搅拌轻质混凝土能力的优点。我国也向该公司引进了样机。双卧轴搅拌机是随着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改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机型。国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和德国出现,但因轴端密封技术的不成熟,其发展基本处于停顿状态。直到七十年代初,由于这项技术得到突破,双卧轴搅拌机在不少国家右重新发展起来,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但发展迅速,在产品规格和产品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其它机型。搅拌机构是双卧轴搅拌机的核心部分,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好坏,生产率的高低,使用维修费用的多少都与它有关。搅拌机构是由水平安置的双圆槽形伴筒、两根按相反方向转动的搅拌轴和其上安装的搅拌叶片组成的。搅拌叶片的作用半径是相互交叉的,叶片与轴中心线成一定角度,当搅拌轴转动时,叶片一方面带动混和料在两个拌筒内轮番地作圆周运动,上下翻滚,同时在搅拌叶片相遇或重叠的部分,混和料在两轴之间的共域相互交换;另一方面推动混和料沿着搅拌轴方向,不断地从旋转平面向另一个旋转平面运动。3总体设计及动力元件选择3.1总体设计在本次设计中我选择的是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的机械部分设计,其主要由传动系统、搅拌输送装置、搅拌筒、及外供水系统等组成,但是搅拌机的核心部分是搅拌机构。由于考虑到自己设计水平有限,设计整个机械部分的任务量太大,可能无法完成,所以我对其核心机构搅拌机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因为搅拌叶片的布置和形状选择是衡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质量和搅拌效率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从叶片的布置和选型来说明整个搅拌系统的工作过程及其原理。对于其他部位做出了粗略的阐述和设计,先整体了解一下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的主要机构,由电动机、搅拌轴、搅拌叶片、联轴器、搅拌筒体、减速器这些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图1 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fig.1 double axes concrete mixer1减速器 2联轴器 3搅拌轴 4进料口 5搅拌筒体 6出料口 1.电机、减速器由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减速器与搅拌轴也由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安装在底座上组成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用螺栓联结以便装卸和运输。2. 搅拌系统由搅拌筒,搅拌轴及轴上的叶片组成,完成物料的搅拌及输送工作。两搅拌轴在搅拌筒内成对称方向布置,搅拌轴主要用于输送物料,同时可以用来搅拌和输送物料。本次设计将主要阐述搅拌机构的设计与计算。3.2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是由水平设置在搅拌筒内壁的两根搅拌轴组成,轴上安装搅拌叶片,包括入料叶片和搅拌叶片以及反向叶片。入料叶片和搅拌叶片为螺旋状,紧贴搅拌轴安装,而搅拌叶片为螺旋带状,与搅拌轴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反向叶片为螺旋桨的形式设计。工作时,物料由进料口进入,通过入料叶片的转动使物料沿着搅拌轴向出料口移动,同时经过搅拌叶片转动及反向叶片的阻滞和反作用力使筒内物料进行剪切、挤压和翻转推移等搅拌作用。由于反向叶片的逆流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均匀的拌和,因而拌和质量好,效率高。3.3电动机的选型由于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从结构上看,主要就是依靠电机的旋转,带动减速机的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的旋转。因此,电机是整个装置的动力元件。由于在露天工作,工作时灰尘较多,土扬水溅的工作场合。在搅拌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在不断的搅拌过程中消耗动力,因此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的生产能力决定着电机的功率。此处电动机选型计算不详细涉及功率计算,而依据工作装置转速进行电机选型。异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工作效率高、重量较轻、成本较低、负载特性较硬等特点,是应用较广、需求较多的一类电机。综合考虑各个条件,暂选电机为y180m-4型电机。查表知该电机功率为18.5kw。转速为1470转/min。效率为90,额定转矩为2.0 kw ,最大转矩为2.2kw。3.4减速器的选型由于混凝土搅拌机在搅拌时,为了使混凝土搅拌的比较均匀,搅拌轴的转速不宜过快。但考虑到该机器的生产能力,搅拌轴的转速又不可太慢。综合考虑一下,参考其它机器的转速,该搅拌轴的转速在40r/min左右。通过查表知暂选减速器的型号为zsy224,减速器i=40,电动机转速为1470r/min,则搅拌轴的转速为38r/min符合要求。还可查出该减速器额定功率为64kw。(1) 机械强度的校核计算 式中 减速器的计算输入功率(kw); 减速器的实际输入功率(kw); 工况系数; 与实际输入转速相对应的额定输入功率(kw)。混凝土搅拌机属于中等冲击,据表查得工况系数1.5。计算输入功率为 18.51.527.75该减速器满足机械强度要求。(2) 校核热功率 式中 计算热功率(kw);额定功率利用系数;负荷率系数;环境温度系数;许用热功率(kw)。功率利用率=0.29,查表知额定功率利用系数1.5;由图知,载荷率系数0.7;由图知,环境温度系数1.3;由表知,许用热功率87kw。计算热功率为 18.51.50.71.3 19.5热平衡校核通过。选用减速器代号为zsy224。3.5连轴器的选择与计算由于电机与减速器和减速器与搅拌轴之间需要传递扭矩和运动,因此需要联轴器来保持它们一同回转而不脱开。由于凸缘联轴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装拆、维护简便,可传递大扭矩。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该联轴器作为该机器的联轴器。由于电机和减速器已经选定,减速器连接的轴已经确定。因此联轴器的基本尺寸参照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可以确定下来。然后根据安装和配合需要的尺寸,来确定最终的加工的大小和尺寸。4搅拌机构的设计与计算4.1总体方案的拟定双卧轴搅拌机的搅拌机构主要由搅拌筒和两根搅拌轴及轴上附加的叶片组成,两搅拌轴在搅拌筒内成对称方向布置,一般来说,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都是一个搅拌轴主要用于输送物料,而另一个搅拌轴用来搅拌和输送物料。搅拌叶片在轴上布置对混合物均质性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搅拌机筒体中充填性能及对机器生产率和搅拌过程耗电量的也有着影响,在叶片不同的布置方式下,叶片轴转速对混合物均质性的有不同影响,在叶片不同布置和转速下,搅拌机筒体的安装倾角对搅拌过程及对混凝土制件强度指标有着不同的影响。为了设计合理的搅拌机构,必须从叶片的形状和布置及筒体的安装来提高搅拌质量和效率。初步拟定以下几种方案: a型可使物料连续顺向流动的布置,两轴上叶片反向安装,但都能确保物料朝卸料口移动。b型两轴上叶片在外型上是同向布置,但一根轴的叶片把混合物推向卸料槽,而另一根轴则相反。c型两轴叶片在外型上是同向布置,并且筒体向卸料一侧倾斜一个角度。d型叶片外型上同向布置,筒体倾斜安装,并且在靠近卸料口处,轴上装有阻滞作用的叶片。e型混合布置,在一根轴上安装的叶片使物料沿着搅拌机筒体从装料口朝卸料口流动。在另一根轴上,使物料顺着流动的叶片与逆向流动的叶片交替安装,而两根轴的卸料端都装有阻滞作用的叶片(分别如下图所示)。(a)(b)(c)(d)(e)图2 叶片的布置形式fig.2 layout forms of leaves图上示出了搅拌机的叶片在轴上安装的几种布置方式(假设叶片设置在一个平面上并只标记出安装角度)。4.2 方案的分析和确定a方案中两轴上的叶片反向安装,都能确保物料朝着卸料口移动。但是其移动速度太快搅拌质量差,所以不予考虑。b方案两轴上的叶片同向布置,但是推动物料的的方向相反,会使物料移动速度过慢或者无法移动堵死搅拌机。c方案两轴上叶片也是同向布置,为了使物料能够顺利移动变使筒体向卸料口方向倾斜一个角度,这个方案可以考虑。但是倾斜的角度很难把握,难以找到合适的角度确保搅拌质量和效率。d方案是在c方案的基础上在卸料口附近加上阻滞作用的叶片,可以确保倾斜角度稍大的情况下也能控制物料正向移动速度,提高搅拌质量,此方案可选。e方案在e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一根轴上安装顺流叶片,另一根轴上的顺流和逆流的叶片交替安装,使其搅拌更加均匀彻底,同时两根轴都加阻滞叶片。经过这些方案的研究和考虑,决定选择e方案混合布置的叶片。但安装倾斜的筒体对搅拌机构的稳定性和寿命有所影响,但是要其叶片要有同向布置,搅拌推动物料的方向才会相反作用,物料逆流,搅拌才会充分。于是选择了以下叶片的布置方案(如下图所示)。图3 设计叶片的布置fig.3 the layout design blade在入料端使用宽螺旋状的入料叶片,中央部分用带状的螺旋叶片,并且利用螺旋桨式的叶片作为反向叶片,搅拌叶片的正向叶片和反向叶片分别在两轴上交替安装。通过对叶片相对运动分析可知:这种搅拌叶片正反依次交替的正反排列得到的逆流次数要比搅拌叶片双正排列得到的次数多,因此搅拌作用更强烈,搅拌质量也更好。虽然这样搅拌效率高,搅拌作用更强烈,搅拌质量也更好。但这种情形下,搅拌叶片的运动顺序容易破坏拌筒内物料的整体流动,因为物料以连续递推的方式前进。为了解决这些情况,选用的反向叶片的长度一般比正向叶片的要小一些。此外,采用螺旋桨叶片,作为反向叶片,各叶片均匀分布在轴上。这种叶片,可以承受较大的反向推力,搅拌的效率较高。螺旋桨叶片间断的分布在轴上,使搅拌更加的充分。筒体内的物料被正、反叶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前推进,另一部分则向后推送,使物料产生连续不断的轴向往复运动,将处于不同半径处的物料翻转,在正反叶片的共同作用下,物料在机内反复翻动、扩散、搅拌、揉搓,使物料混合均匀。由于正向叶片大于反向叶片,且入料叶片比搅拌叶片宽且与搅拌轴之间垂直方向看是没有缝隙的,以保证所以物料在作轴向往复运动的时候,顺流的推进力总体上大于反推进力,于是物料总体上是向出料口方向前进的,因而可以满足连续工作的要求。此外,物料由通常的单向运动方式改为往复运动,使得设备在有限的长度,提高物料的生产率和搅拌效率。经过以上分析选择此混合型正反叶片相互交替布置是最合理的方案,且正向搅拌叶片设计为螺旋带状,反向叶片为螺旋桨式,入料叶片紧贴搅拌轴安置,增强推进力。4.3叶片主要参数的设计以入料叶片为例来说明叶片的主要参数设计。物料在料槽中的轴向移动速度(m/s),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不考虑物料轴向阻滞的影响,因此物料在料槽内的轴向移动速度/60。由上式可以看出,当物料输送量q确定后,可以调整螺旋外径d、螺距s、螺旋转速n和填充系数四个参数来满足q的要求。所以,螺旋直径 主要参数的确定对于螺旋输送叶片,其物料输送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q螺旋输送搅拌机输送量(t/h)f料槽内物料层横截面积()(为填充系数)r物料的单位容积质量()c倾斜输送系数;令 , 所以 式中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