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总结报告.ppt_第1页
模具总结报告.ppt_第2页
模具总结报告.ppt_第3页
模具总结报告.ppt_第4页
模具总结报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定:杨宪科日期:2005-08-30,东江战略技术委员会项目总结报告,-抽屉类模具技术标准,项目组长:杨宪科项目组成员:刘留、赵勇、张少飞、胡绘义、王艳平,1,一、项目定义二、项目目标三、产品简述四、模具设计总结4.1模具典型结构介绍4.2设计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4.3设计经验应用建议、注意事项五、模具制作总结5.1典型、特殊的制造工艺5.2制造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5.3工艺经验应用建议、注意事项六、标准化建议七、尚待解决的问题及有关建议(下一步打算),2,一.项目定义,本项目主要针对冰箱抽屉类产品进行从工程-设计-加工-装配等方面的探讨,对前期此类产品模具开发过程进行总结,做一个规范的工作,对以后此类模具的开发起指导、借鉴之用。减少以后的重复评审、定案及组装不规范的行为,减少制作过程的出错,提高模具的整体质量,缩短开发周期。,3,二.项目目标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出错几率,提高模具质量。,4,三.产品简介,该产品属典型抽屉类模具所用塑料为GPPS(透明),缩水率为1.005,产品尺寸为:185*246*300,产品出模角一般不小于20,需一模出两件,平均壁厚2MM,注塑机需500T啤机.注塑特点:1、易拖花2、易顶裂3、易产生夹水线4、手柄处易困气,5,该产品属又一典型抽屉类模具所用塑料为GPPS(透明)缩水率为1.005,产品尺寸:184*261*457,产品出模角一般不小于20属一模出一件类型,平均壁厚2MM,注塑机需500T啤机。注塑特点:1.易拖花2.易顶裂3.易产生夹水纹4.手柄处易困气,6,四.模具设计总结,1.典型结构分析上模采用A板原身,具有两组自封式热嘴的结构,每腔有一个气拍做顶出,7,两块模肉镶入B板,推方与气拍一起顶出,8,2.设计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a.此产品夹水纹会影响外观质量,因此控制夹水纹的位置尤为重要,产品把手位需设计偷胶位。如图:产品此处胶位为1.5MM,后改为0.7MM,从而控制夹水纹的位置在把手内表面产生,9,b.此类产品由于外观要求,产品特点,冷却一定要充分。A板上可以走平行冷却通道,但把手处镶件冷却相当重要,采用单独的炮窿运水。下模只有采用炮窿冷却,热咀正下方可以设计螺旋式运水结构,这样大大改善了产品注塑工艺。,10,3.设计经验应用建议、注意事项,a.出模角更新,如果抽屉高度低于100MM,则单边出模角不小于2度。b.此类产品顶出主要依靠围绕产品周圈的推方顶出,而下模型芯处易形成真空状态,顶出时中间大平面会爆裂,设计时下模要布置气拍。c.下模型芯高度超过120MM时,推方槽底部尺寸要大于28MM,底部做R角,否则NC加工推方槽时可能会弹刀。d.侧边推方应设计成一长条,不用分开两个,方便执顺夹口、抛光,11,e.下模型芯高度大于150MM时,推方槽底部尺寸要大于28MM,并且底部要做成R角,方便选择现有刀具NC一次加工出。,12,f.此产品因在转角处会有圆弧过渡,故在分模时需注意,以免线封胶,见下图所示:修改前修改后,13,五.模具制作总结,典型、特殊的制作工艺此类模具下模肉一般都很高,加工底部推方槽时易弹刀,加工时可以在底部胶位面留0.2-0.5MM的余量,以EDM出,另外各侧面在光刀时注意更换刀粒,以减少刀粒磨损在侧面形成棱线。另外透明模稍微有一点倒扣都会拖花,因此NC加工完成后就要用角尺检查各面是否平整;EDM加工时,推方胶位要先开粗,先用粗公电蚀胶位槽,单边多留0.05MM余量交由幼公电蚀,而且推方处和拐角处胶位电蚀要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以防止起级及倒扣。,14,2.制造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抽屉类产品型芯型腔都很深,加工时很容易弹刀,尤其加工前模把手位镶件槽时常常由于选择刀具有误导致弹刀。我们在设计时,根据镶件槽底部到A板上面距离尺寸,来设计槽宽度,方便选择刀具加工,如下图,15,3.工艺经验应用建议、注意事项,a.做底部第一摆加工时应将工件的外围尺寸用新刀锣到数,省去配框的工时,但注意要单边取数,只锣一面。b.所有镶件要与模肉装配后再一起EDM和省模抛光。c.推方的宽度尺寸及R角根据NC刀具加工转角尺寸作成标准,直接锣到数,方便推方槽和相应铜公加工。d.顶出不平衡是造成拖花的一大因素,推方杆要检查垂直度,16,六、标准化建议,一、抽屉类产品简介二、抽屉类模具工程问题汇总1、设计缺陷分析2、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分析3、试模产品缺陷分析三、抽屉类模具技术标准1、抽屉类模具设计技术标准1.1产品修改方案1.1.1产品出模角修改,出两张标准有各面出模角的图纸(含加强槽的出模角)1.1.2夹水纹的改善1.1.3控制尺寸公差选取,增加此图,将控制尺寸标明,注明更改标准1.2模具设计方案1.2.1模具结构1.2.2入水方式及位置1.2.3分模线、夹线位置1.2.4顶出结构1.2.4.1前模顶出1.2.4.2顶出、复位装置1.2.4.3推方结构-1.2.5冷却系统1.2.5.1上模运水1.2.5.2下模运水1.2.5.3热流道冷却方式1.2.5.4把手处运水方式1.2.5.5镶件冷却方式,17,2、抽屉类模具加工艺标准2.1上模加工工艺2.2下模加工艺2.3加工注意事项3、抽屉类模具装配工艺标准3.1零件装配3.1.1上模装配及其注意事项3.1.2下模装配及其注意事项3.2分模线修配3.3模具试装3.4省模3.4.1省模前检查3.4.2省模注意事项3.5装配试模3.5.1运水检查及其注意事项3.6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我们设计出以上标准化项目,分别对工程、设计、加工、制作方面逐一分析,系统全面地总结归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