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pdf_第1页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pdf_第2页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pdf_第3页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pdf_第4页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以昆明名人故居为例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celebrities former residences tourism cultural resources taking kunming as an example 二一二一三三年年三三月月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分类号: udc: 密 级: 保密年限: 年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以昆明名人故居为例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celebrities former residences tourism cultural resources taking kunming as an example 学科门类: 管理学 学科专业: 旅游管理 论文作者: 王娟停 指导教师: 和勇 教授 培养单位: 管理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i 摘要 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一无二,毁灭之后不可再生,也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已 经越来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政府与文物保护相关部门对名人故居也展开了一系列 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本论文选取昆明的名人故居为研究案例,通过分析昆明名 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望能在昆明名人故居旅游 开发利用方面做出一点成效。 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特别是昆明作为参与了辛亥革命、护国首义的重要省份以及抗战大后方的重镇,著 名的西南联大也由北京迁至此,昆明出现了众多的名人,所居住的居所也成为昆明 当今珍贵的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而昆明名人故居具有建筑风格各异、数量多、 类型多样、分布不均的特点,但由于存在认识不够、保护资金不足、故居产权不 一、建设性破坏严重、旅游程度低、故居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使得当前故居保护 与开发利用现状不容乐观,昆明名人故居旅游发展受限。 本文在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昆明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 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即:将昆明名人故居移作他用;将故居专门辟为博物馆;纪念 馆、将名人故居只挂牌保护而未加利用。并在探讨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 将名人故居域化、升华、活化(即“三化”)的相关对策和措施,以期能对昆明名 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关键词: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昆明;开发与保护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celebrities as a kind of the one and only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s of cannot copy, it has already aroused more widely concer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of protection has launched a serie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work of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celebrities. kunming i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relea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carries a rich history and culture deposits, especially that kunming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ties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d national protection movement and the rear area town of the the war, the famous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southwest also moved from beijing to kunming, there are many celebrities, the residence also kunming has become the precious tourism culture resources. while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celebrities in kunm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styles, quantity, type diversity, uneven distribution, bu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wareness, lack of funds,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is not a serious problem,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tourism degree is low,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propaganda is not enough, so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idence is not optimistic, kunming tourism development limited.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related data collecte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kunming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celebrities former residences of celebrities in kunming: will be used; the house specially designated museums; memorial hall,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celebrities just listing protection without using.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celebrities, localization, sublimation, activation related policies and measures, hoping to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ourism culture resources of former residences of celebrities in kunming. keywords: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of celebrities former residences; kunming;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iii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意义 . 2 二、相关概念界定 . 3 (一)国内名人故居概念界定 . 3 (二)国外名人故居概念界定 . 4 (三)昆明名人故居 . 5 三、相关研究综述 . 5 (一)国内名人故居研究综述 . 5 (二)国外名人故居研究综述 . 8 (三)昆明名人故居研究综述 . 9 四、研究思路、目的及内容 . 10 (一)研究思路 . 10 (二)研究目的 . 10 (三)研究内容 . 11 五、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11 (一)研究方法 . 11 (二)研究难点 . 12 (三)研究创新点 . 12 第二章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概述 . 14 一、名人故居概述 . 14 (一)名人故居的类别 . 14 (二)名人故居价值及作用 . 14 二、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 16 (一)旅游开发本身就是要以名人故居保护为前提 . 16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二)名人故居旅游开发可以为故居提供保护资金 . 17 (三)旅游开发是保护名人故居的具体措施之一 . 17 (四)旅游开发有利于增强保护意识和文化教育 . 18 三、名人故居旅游开发要规避的误区 . 18 (一)单纯的保护抵触旅游开发 . 18 (二)故居价值等同于旅游价值 . 19 (三)只局限于博物馆式的单一利用方式 . 19 (四)传统的纯观光教育式场所 . 19 四、名人故居旅游开发模式 . 20 (一)原生保护类开发模式 . 20 (二)文化展示类开发模式 . 20 (三)主题活动类开发模式 . 20 (四)综合性开发模式 . 20 第三章 昆明名人故居文化资源概述 . 22 一、昆明名人故居的基本情况 . 22 (一)昆明主要名人故居的分布及原因 . 22 (二)昆明名人故居特点 . 25 二、昆明名人故居的分类 . 26 三、昆明名人故居的价值及意义 . 27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 27 (二)富有特性的文化品牌 . 27 (三)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 . 28 第四章 昆明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 29 一、昆明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现状 . 29 (一)昆明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的基本情况 . 29 (二)昆明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32 二、昆明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的原则 . 34 (一)原真性原则 . 34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v (二)可持续性原则 . 34 (三)特色性原则 . 35 (四)市场化原则 . 35 三、昆明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对策 . 35 (一)处理好名人故居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 35 (二)名人故居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三化”理念 . 36 四、昆明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措施 . 37 (一)“域化”相关措施 . 37 (二)“升化”相关措施 . 39 (三)“活化”相关措施 . 40 第五章 结语 . 42 参考文献: . 43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46 后记 47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 在国家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将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资源宝库中的文 化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使之得到保护、传承和弘扬,尤其应将文化与旅游融为一 体。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 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其中,文化旅游在保 护、传承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地方经济腾飞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加之,当今时代旅游已从观光时代进入体验时代,旅游者更加 注重对深层文化内涵的体验。而昆明名人故居作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对其的开 发与保护,正是迎合了国家的最新政策及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名人故居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历史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被称 之为城市的脚印。它们是昆明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昆明在 1982 年 2 月被国务院 首批认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出现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名人史迹繁 多。特别是昆明作为参与了辛亥革命、护国首义的重要省份、抗战大后方的重镇, 更是出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人,这些名人的故居也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是 昆明这座城市的特色文化脉搏,也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故居遭到岁月侵蚀及人们对其的不重视,令这些名人故居的保护现状不尽人 意。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保存和开发较良好的朱德故居已维修半年,目前还在 维修,具体开放时间未定。而其它许多故居仅是简单地在门口设一个说明牌,并且 故居长年失修,建筑日趋破旧、残破不堪。部分由于城市建设仅存留保护牌。而开 发上,不仅宣传与开发工作滞后,昆明名人故居多数知名度不高且交通不便,开发 程度地;而且开发为餐馆的故居居多,且内部对故居随意进行改建、扩建现象严 重。通过纪念馆、博物馆等形式向游客开放的名人故居,由于传统的陈列方式、手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段缺乏创新等原因,发展前景也不容客观,昆明众多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未能得 到充分地开发利用,故居也得不到有效地保护。 面对昆明这样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对于规范政府的管理体制与市场运作模 式,以恢复昆明名人故居的建筑风貌,充分展现故居的历史文化价值,加深昆明城 市文化底蕴的问题,已逐渐成为学者、专家、政府官员关注的重点。 (二)研究意义(二)研究意义 名人故居作为城市富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建筑物体,城市越发展,它们的人 文遗迹就越发珍贵;同时,名人故居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复制 性。因此,笔者认为保护昆明名人故居,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旅游开发意义重大。 1 1、进一步满足日益转变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满足日益转变的旅游消费需求。 当今的旅游者,除了要求在旅游中欣赏到迷人的自然风光,也更加注重对文化 艺术教育层面的体验型旅游。因此随着人们这样的旅游消费需求,使得不同种类的 遗产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宠爱,如文物游、纪念馆游、生态游等等。在遗产旅游 范畴内的名人故居游也日益引起了游客的关注,对此,政府、名人故居相关部门等 也开始高度重视其的保护与旅游发展。因此,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对满足旅游者日益重视文化体验的旅游需求具有深刻的意义。 2 2、促使城市的“现代化”与“个性”共存。、促使城市的“现代化”与“个性”共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无疑成为 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激发城市生机与活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力措施。然而许 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却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毁于一旦,名人故居自然也不能 幸免,这对于不可复制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是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对昆明名人故 居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为保持昆明城市现代化与深厚文化底蕴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3 3、有利于打造富有特性的旅游文化品牌。、有利于打造富有特性的旅游文化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名人故居作为一种宝贵的人文资源, 对其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有利于提升昆明旅游业的品位,对于昆明旅游文化品牌的树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3 立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加之,目前昆明正面临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 国际城市和泛亚文化名城的重大机遇,迫切需要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品牌 来支撑。而昆明现存的诸多名人故居作为一种载体,可以进一步帮助昆明打造文化 品牌,扩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而本文探讨昆明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 的相关问题,做好此工作,对建设昆明旅游业文化品牌、丰富昆明城市的文化内 涵、打造昆明文化名片、进一步提升昆明的文化品位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国内名人故居概念界定(一)国内名人故居概念界定 对于“故居”的字面意思,可以译作生前居住过的房子。而在现代汉语词 典中把“从前曾经居住过的房子”作为“故居”的释义。而对于名人故居的概念 国内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周振宇、周公宁(2003) 重视名人的地位,指出名人出生或长期生活居住过 的住宅建筑就可以称为名人故居,这类建筑也因名人的居住而显示出其极大的历史 文化价值。 冯昆思(2003) 认为名人少年时代读书和生活过的居所,或是成年后工作和 生活的住宅,即出生地、书屋、居所等都可称为是名人故居。而只有少数名人故居 限于是出生地祖宅,大多数名人的活动足迹广泛则其故居分布于各地。 成志芬,张宝秀(2006) 中提出名人的出生地、曾经的祖宅以及名人在其重要 的人生阶段或获得巨大人生成绩时期短暂居住的居就建筑都是名人故居。主要突出 的是祖居老宅以及短时间居住且有重要影响力。 崔丽(2008)认为名人故居就是名人曾经居住过的房子,不仅包括名人的出 生地、祖宅、名人后来借住、暂住、租赁或购买的住房,而且只要是在其生平经历 中取得重要成绩时候居住过的房屋建筑,都应该被认定为是名人故居 。 周振宇,周公宁.杭州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研究j.建筑学报,2003(4):63-64.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3. 成志芬,张宝秀.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33-37. 崔丽.名人故居保护研究j.山西建筑, 2008(05):73-74.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关睿(2009) 提出名人故居是文化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名人 出生地、较长时间居住的住所及虽短暂居住但为其人生重要阶段的住所。 秦红岭(2011) 主要是用名人的出生地或较长的居住时间作为名人故居的判 断标准。同时认为名人故居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 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是保存和传承名人信息的场所。 由上可得,在国内名人故居的概念界定中,将名人在生前住所长期居住的过 程中是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做出重大贡献作为评判标准进行定义。因此,笔者 认为名人故居不仅是指名人出生之地的祖屋或住宅,还有名人长期工作生活过的居 所、在其人生重要阶段做出重要贡献时短暂居住的住所也是名人故居,同时该住所 无论是自有的还是租赁的,是简单的普通建筑,还是建筑气派的府邸,因为名人的 居住就可以认为是名人故居建筑,也不应影响对名人故居的界定。 (二)国外名人故居概念界定(二)国外名人故居概念界定 国外其他国家对于名人故居概念的界定标准都十分严格。在英国,专门负责 “名人故居”确认工作的是由英国遗产委员会所属的“蓝牌委员会”执行。在被确 认为“名人故居”并挂牌的建筑中,居住的名人必须去世二十年或诞辰超过一百周 年并已过世,同时还必须满足的一个或更多的条件有:为多数人公认的在某个领域 内的杰出人物;因重要作为对人类福祉的实现有重大意义的人物;有知名度较高; 在此居住期间是其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而如果是外国人在本国的 故居被认定为“名人故居”并挂牌,则此类名人还需另加上三个条件:在国内赫赫 有名的人物;有国际影响的人物;其一生中在英国的居住是其生活工作的重要阶段 之一的人物。由此可得,英国名人故居界定的标准和程序是十分严格的。比如,老 舍在伦敦讲学期间,在帮助汉学家艾洁顿翻译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金瓶梅的同 时,也创作了自己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等多部作品,这些被视为老舍文学生 涯的开端。因此,老舍在英国伦敦居住的房子在1999 年被英国有关方面认定为 “名人故居”。 关睿.简述名人故居保护在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9(4):219. 秦红岭.论名人故居的人文价值与保护原则以北京名人故居为例j.华中建筑,2011(7):186-191. 文丹.英国名人故居保护的蓝牌制j.中国文化遗产,2006(2),36-37.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5 而在美国,尽管小说家海明威的隐居之地是在海外的古巴,并且他在此度过 了二十余年,写下了不朽的著作老人与海。但美国却认为在古巴的海明威故居 是美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同时故居也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场所第一次登上了“全 美文物保护信托基金会”开列的濒危遗迹名录。据此,可以看出美国在定义名人故 居的概念方面认为:只要是名人曾经在此居所生活,并且这段时间是其人生的一个 重要阶段,就可以称其为名人故居。 (三)昆明名人故居(三)昆明名人故居 昆明目前已将32 处名人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1 年5 月16 日,召 开昆明市名人故(旧)居保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听证会。意见稿中 指出昆明名人故居、旧居是指近现代历史上,在国内外或某个领域中有过重要影响 力的知名人士,在昆明出生或居住过的房屋。而本文研究的重点即为:在昆明市区 的地理空间内分布的近现代名人故居。(昆明市下属县区分布的少数名人故居不是 本文研究的重点。) 三、相关研究综述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名人故居研究综述(一)国内名人故居研究综述 当前,名人故居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日益成为专家、学者、相关单位等关注 的热点。因此,不断涌现出众多的名人故居相关的书籍,论文。 1 1、书籍书籍方面方面 目前,国内出版的关于“名人故居”的著作并不是很多,共30 多部。其中, 成系列的有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专著:青岛卷、南京卷、昆明卷、广州卷、厦门 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杭州卷。还有,陈光中编著的风景 京城名人故 居与轶事八册。在这些著作中,仅对名人故居进行描述性介绍的文献较多,如对 王曼娜.名人故居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各个名人故居的所在地、历史沿革、建筑情况、名人生平的相关事迹、贡献和一系 列主要活动等,而针对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的探讨和评述,则 没有形成较为深入、系统的成果。 2 2、论文论文方面方面 在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名人 故居”作为模糊匹配的检索词(即可以是“名人故居”作为一个词整体出现,也可 以是“名人”和“故居”作为两个词分别但同时出现)进行检索,检索的结果是 246 篇中文文章(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26 篇、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10 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0 篇)。这些文章多数都是介绍各地名人故居 的情况,其中全文针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研究的只有60 篇左右。而 这些关于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文献主要是对名人故居情况的描述性介绍、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案例研究、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保护以及名 人故居珍贵的价值及作用四个方面的研究。 (1 1)对名人故居情况的描述性介绍)对名人故居情况的描述性介绍 车宝仁(1999)最早对杜甫唐都的故居进行了介绍;随后周智(2002) ,刘 晓航(2002) ,闻鹏、苏慧(2008) ,苏丝等 (2010)分别介绍了矛盾,宋庆龄,纪 晓岚,鲁迅,老舍,郭沫若等著名的名人故居,描述性介绍了故居自然建筑景观和 名人历史故事。 (2 2)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案例研究)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案例研究 孙云仙,董力三(2000)所写的湖南省“名人故居”文化资源的开发探讨 一文中最早涉及到“名人故居开发”,文章根据湖南名人故居的文化资源,采用 车宝仁.杜甫唐都故居考j.唐都学刊,1999(3):41-45. 周智.城市的底蕴:名人故居j.中外文化交流,2002(11):8-21. 刘晓航.鼓浪屿的名人故居j.财政监察,2002(12):50-51. 闻鹏,苏慧.北京的名人故居变迁j.品质,2008(5):67-69. 苏丝,吴琼,张嗣烨.名人故居j,安家,2010(11):132-137. 孙云仙,董力三,东迎新.湖南省“名人故居”文化资源的开发探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0(8):76-79.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7 a、b、c 三等文化资源评估方式,总结问题并提出分期分批开发、体现特色及从 单一开发走向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 雷群明(2004) 指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韬奋故居的内部陈设和展览的内容也 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不仅要保持名人故居特色且不改变名人的历史文化,还要将名 人故居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新的宣传,满足时代的需求。 邓经武(2005)以乐山郭沫若故居作为案例,在分析郭沫若故居和所在地理环 境的基础上,指出将郭沫若的名人经历及重要事迹以一种文化产业来打造,并进行 文化产品营销,以“沫若故里”沙湾己有的资源为基底,发展会展旅游经济,开发 “地矿旅游”、“森林旅游”、“溶洞探险旅游”等新旅游项目。并举办地质、矿 产、生物、水利、电力等工业的订货、产品交易会,以此来打造文化品牌, 陈青(2009)对杭州胡雪岩故居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分析其旅游开发存在 的问题,通过科学整治和改造好故居周边的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利用方式、加强 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胡雪岩及故居的存在及其价值、适当增设一些必要的交 通设施等措施,找出一条适合其发展与开发的新道路; 而宿爱云(2010) 提出常 州名人故居的开发需要在提高导游讲解丰富性,宣传多样性,经营方式灵活性和提 高故居人员的素质修养方面下功夫;谢莎等(2011)分析了凤凰名人故居旅游开 发现状,并在此的基础上,通过对莎士比亚故居旅游开发情况的探讨,提出创新解 说体系及营销理念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名人故居的可持续发展。 (3 3)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保护)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保护 张维(2001)认为名人故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在高度重视对名人 故居的修复和保护基础上,将名人故居开辟成为博物馆或是展览馆,通过陈列与名 人相关的实物、图片,生动介绍名人事迹等方式来展现名人故居的真实内涵。 雷群明.名人故居如何出新j.博物馆,2004(4):32-33. 邓经武.名人故居的旅游品牌营销一一以乐山郭沫若故居为例j.郭沫若学刊,2005(3):31-36. 陈青.对杭州胡雪岩故居旅游与开发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2009(9):178-180. 宿爱云.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开发的意义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0(11):107-108. 谢莎,郑焱.凤凰古城名人故居旅游开发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1(5):96-97. 张维.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j.思想战线,2001(6):50-54.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沈实现等(2005)通过制定现状保护、周边环境、历史文、建筑特色、生态景 观五项指标,各自评分,进行加权平均,来对杭州名人故居景观特质作评价,以得 出名人故居的保护的现状问题。 李晓燕(2011) 指出因缺乏资金和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得中国被列为保护单位 的名人故居没能得到很好保护。据此提出建立“第三者”的管理模式,以实现对名 人故居的有效管理与故居自给自足的双赢;傅祖栋,张淑芳(2012)通过对宁波 市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现状的实地调查,提出要在明确名人故居保护部门,对名人 故居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名人故居,并深入开展故居宣传工作。 (4 4)名人故居珍贵的价值及作用)名人故居珍贵的价值及作用 隋永琦等(2006) 认为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是城市重要的文脉,不仅反应了一个 城市的历史变迁和重要文化底蕴,也成为人们情感关注的重要建筑和想象空间;冯 骥才(2009) 指出名人故居不单是房产和建筑,更是一种珍贵的人文、历史资源; 钟行明,李常生(2010)认为名人故居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亦是一项宝贵的 文化遗产,是名人成长、生活的见证,是保存、传承名人信息的场所。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来看,国内对名人故居的研究仅处于初级阶段,其研究方 法较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主要以结合实际案 例进行分析,而从宏观方面进行详细、系统的研究文献较少。 (二)国外名人故居研究综述(二)国外名人故居研究综述 由于国外各国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都有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成功经验以 及大量的研究文章,因此,考虑从地域方面来进行相关的分析,主要分为日本和欧 美国家。 沈实现,李春梅,徐华.地域景观城市记忆一一杭城名人故居的景观特质与保护开发j.urban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2005(3):55-58. 李晓燕.名人故居保护的“第三者”模式j.今日财富:财智领袖,2010 (3): 110-111. 傅祖栋,张淑芳.宁波市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调查及分析j.三江论坛,2012(5):36-39. 隋永琦,魏明.论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一一以青岛康有为故居为例j.中共青岛市党委校青岛行政学院学 报,2006(3):32-35. 冯骥才.名人故居仅仅是房产吗j.收藏,2009 (10):3-4. 钟行明,李常生.名人故居遗产活化台北市蒋经国故居案例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0(5):44-47.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9 日本:日本人在1950 颁布文化财保护法,而精神文化层面意义重于物质 文化层面意义的名人故居亦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在日本与中国“名人故居”概念 相对应的是“名所旧跻”,日本人对此有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专著和文章, 如江户名所旧跻的案内东日本篇、江户名所旧跻的案内西日本篇、大和 名所记、志津之史跻名所等等。日本政府也比较重视名所旧跻的保护与利 用,对名所旧跻己形成多渠道宣传、多层次管理、多方位筹款、精细管理、以人为 本的特色,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法律进行保障。 欧美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对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研 究成果和较成熟的保护与利用实践经验。19 世纪英国就开始对名人故居进行挂牌 保护,之后不断完善相关的的法律法规,经过不断地研究,认为挂牌保护是英国名 人故居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德国对古城古迹保护的意识一向强烈,除政府每年投入 资金外社会还给与资金支持,并且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德国已制定出保护古城古迹 的多种方式,对名人故居采取单一方式或多方式结合的保护利用策略。美国针对城 市中出现的历史建筑拆除和保护之间的尖锐斗争,采取完善立法和促进保护制度建 立的方法来加强控制和引导开发商。为保护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制定了一系列的程 序,并积极筹备资金,探索各种保护方式。加拿大主要对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中存 在的棘手问题资金问题进行一系列探索,把名人故居分为三个等级:联邦级、 省级、市级,而后针对各级采取不同的财政措施等。 由国外的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相关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国外研究更为深入, 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且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对我国的名人故居 旅游发展研究和实际开发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用途。 (三)昆明名人故居研究综述(三)昆明名人故居研究综述 目前来看,昆明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开展还比较缓慢,研究的内容多 为对名人故居简单的介绍,提出问题,呼吁重视保护。只有3 篇文章对昆明名人故 居的保护与利用有较深入的研究。即张维(2001)望从绍兴、青岛、上海、广州 成志芬.北京旧城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 同上 张维.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j.思想战线,2001(6):50-54.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等市的名人故居旅游发展经验中,昆明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工作能得到有益启示;王 薇(2010)在对昆明和腾冲名人古旧调研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社会效益优先,尊 重历史、留旧创新,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体现本土特色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等名 人故居保护和利用建议;”曹帆,杨大禹(2012)主要分析了昆明名人故居建筑 特色,并以此得出提高认识、谨慎修缮、加强宣传以及根据昆明特色合理开发利用 名人故居的结论。然而,目前随着昆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名人故居并没有得到很 好地保护和利用,其现状依然堪忧。因此,对昆明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更深入、 系统研究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紧迫性。 四、研究思路、目的及内容四、研究思路、目的及内容 (一)研究思路(一)研究思路 文化性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近些年来,人们的素质和知识水 平都在普遍提高,文化体验是旅游者更高层次更重要的心理需求,而名人故居相关 文化则能成为激起旅游动机的内在驱动力之一。因此,本论文从对名人故居旅游文 化资源开发的角度,系统的研究昆明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通过对名 人故居保护和开发的相关文献分析,并提取国内外现有的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的成功 经验。基于遗产旅游理论、历史建筑保护理论、营销传播学理论、旅游文化学理 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相关部门的方式,分析探讨昆 明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昆明当 地实际情况,从固态文化(名人故居)域化(文物登录保护)升化(挖掘内 涵)旅游产品(创意)活化的“三化”思路出发,得出名人故居保护和旅游 开发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二)研究目的(二)研究目的 王薇.昆明、腾冲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实证调查比较研究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9):160-161. 曹帆,杨大禹.浅析昆明名人故居的建筑特色与保护利用j.华中建筑,2012(4):193-197.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试图清晰的剖析名人故居以及昆明名人故居的概念,通 过对昆明名人故居进行全面而透彻的查询和调研,对其的分布情况、现实保护状况 和开发利用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科学的 解决昆明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名人故居可持续发 展的可行性对策。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以期对于昆明地区文物的保护、利用以及文 化旅游产业的提升提供借鉴,并最终能对全国范围内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 护提供参考,为名人故居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适合的规律和路径。 (三)研究内容(三)研究内容 本文是对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其主要内容的如下:本 文包括五个部分,绪论由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等 构成,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对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阐述, 包括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开发中要规避的误区及旅游开发模 式的简要概述。第三章是对昆明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概述。主要是介绍昆明名 人故居的基本情况、分类、价值及意义。第四章是对昆明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 发与保护现状的分析,并紧接着提出了昆明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 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上述名人故居开发规避的误区、开发的模式以及保护性开发的 原则、名人故居文化活化的创新思路,提出了昆明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 对策及措施。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概括总结。 五、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五、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 1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 重点收集与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故居保护相关的各类专业书籍及国 内外文献资料。还包括相关的法规政策、新闻刊物、学术期刊等,对这些文献资料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进行筛选、阅读、考证、分析和总结。并通过文献阅读与理论综述,探索本文的研 究构思。 2 2、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 对昆明名人故居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对名人故居人 文资源进行实地考察、采集照片资料、了解昆明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状况和故居周边 的建筑环境情况。在调研的同时,通过走访规划局、文物局、政协文史委员会等相 关的部门,获取有关的更为详细具体、可靠的信息。以此便于更好的对昆明名人故 居旅游资源进行研究。 3 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现有的名人故居保护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