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i 中文摘要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何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如何等问题,通过问卷对江苏省苏南地区六所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关于社会 主义认同感调研,在分析、梳理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发现,虽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 有一定的认同,但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部分学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 识不深刻;部分学生质疑共产主义能否实现;少数学生质疑“两个必然”的发展 趋势;部分学生混淆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发展阶段;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多元 化的趋势。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内因是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外因分 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国际原因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 演变攻势;国内原因主要分为思想领域的混乱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大量矛盾与 问题,其中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大量现实矛盾与问题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 的决定性因素。要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同感,应着重从进一步加 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抵制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及“西化” “分化”图 谋、加强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研究、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认同现状;影响因素;分析;路径 作作 者:者:姜春磊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石镇平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ii study on socialism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ake southern jiangsu universities for example abstract around what is socialism,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and other issues, we have socialism identity research of six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in southern through questionnaire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combing research data, we found that although college students have some cognition of the socialist, there is still some things to be desired: som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socialism is not profound; some students questioned whether communism can achieve; a few students questioned the trends of two inevitable; some students confused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oday; some students value orientation appeared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s the internal reason that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identity, external factors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ow tide of 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 and peaceful evolution offensive of the western hostile forces are international reasons; domestic reason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confusion in ideological field as well as a large number of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and a large number of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is the decisive factor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identit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ocialist identity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focus on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education in marxist theory, boycott erroneous thinki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western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plot,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 basic problems of socialism,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s basic line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ntity of status quo;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paths written by: jiang chunlei supervised by: shi zhenping 目目 录录 引 言 1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2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4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5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 6 一、部分学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深刻 6 二、部分学生质疑共产主义能否实现 8 三、少数学生质疑“两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10 四、部分学生混淆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发展阶段 13 五、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呈多样化趋势 13 第二章 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16 一、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 16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国际原因 18 三、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国内原因 20 第三章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途径 25 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5 二、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及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 “分化”图谋 27 三、加强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研究 28 四、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0 结 语 33 参考文献 3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6 附 录 37 后 记 40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引引 言言 1 引 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可知,总的来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是有一定认同的,只 是大学生在社会主义认同感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疑惑。理论学习同分析现实问题相 结合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对比往往会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 阶段与现实社会主义有诸多不同之处,进而对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产生疑问。 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 应该具有的特征是什么?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我国社会 究竟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描述的社会主义同现实社会主 义是否是同质的?社会主义是否比资本主义优越,优越性表现在何处?我国一直 发展市场经济的话,社会主义会不会和资本主义趋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 产主义是否能实现?以上种种疑问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 的困惑,针对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所产生的疑惑,必须找出影响大学生社 会主义认同感的因素,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认 同感的对策。 高校学生由于其自身特点能够既快又好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树立正确 的社会主义观,在今后理论宣传和实践方面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而当前国内外 错综复杂的因素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同感,理清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 认同感的主要因素,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前提。而阐明马克思、 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关系,弄清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并以大学生作为理论宣传和创新的切入点,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的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学生正处在理论知识的积 累阶段,思想、心智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在慢慢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 很容易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除了大学生自身特点之外,西方敌对势力的和 平演变、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网络的海量信息传播、灌输式教学效果不 理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与矛盾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主 义认同感,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影响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观很容易 发生偏移,甚至走向反面。 引引 言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2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有利 于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后备力量。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研究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主要有 以下几种观点:科学社会主义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民主社会主义说,生态 社会主义说,普遍幸福主义说等等。 1.科学社会主义说。许多学者持这种看法,如石镇平指出“马克思超越空想社 会主义,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奠定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使之成为科学” 。科 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是不同的,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指导各国具体实 践的同时又不断丰富自己。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我们当 前所建设和追求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衡量社会主义应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为标准。 2.民主社会主义说。 谢韬认为倡导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人最大的贡献就 是“化解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不共戴天的仇恨, 使社会主义运动成为和平的、理性的进化过程” ,在民主社会主义中,工人阶级 用不着起来革命,随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这样“解放”了,因此,他认为只有 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普遍幸福主义说。王占阳在其文章中指出,除幸福外,人追求的一切利益都 是实现幸福的手段,所谓“幸福主义” ,就是一切都要以幸福为宗旨,以幸福为归 宿和标准, “幸福主义”最后会上升为“普遍幸福主义” ,他认为,中国只有走向 普遍幸福主义新文明,才能迎来自己美好的未来 。 4.生态社会主义说。刘荣华和韩立新翻译了日本学者岩佐茂的文章社会主义 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 ,岩佐茂在其文章中指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 会主义,并介绍了马克思思想中的环境观点 。 (二)对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研究 石镇平: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讨论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第 4 期。 谢韬: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 , 炎黄春秋 ,2007 第 2 期。 王占阳: 走向普遍幸福主义新文明 , 人民论坛 ,2011 第 1 期。 刘荣华,韩立新: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第 4 期。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引引 言言 3 1.“过渡时期说” 智效和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因 而国家也消亡了的社会” ,而我国现阶段仍存在阶级、商品经济、货币和国家, 因此,我国还处于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的时期。 石镇平提出,对于过渡时期的讨论,理论界存在“小过渡” 、 “中过渡” 、 “大 过渡”的说法,但所谓的“小过渡” 、 “中过渡”和“大过渡”是对马克思过渡时 期理论的误读, “小过渡”是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在有阶级的情况下提前宣布 进入社会主义; “大过渡”是指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所谓的“中过渡”才是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过渡时期,是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而我国正处于向 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的时期 。 另外还有北京大学的钟哲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成保良教授等人对于这一 问题的深入研究,在此恕不一一赘述。 过渡时期学说的支持者不是反对继续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他 们只是更侧重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解释。 2.“新民主主义说” 杨家志在文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发展模式的复归 中指出,“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上只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还没能力消灭资本主义的历 史阶段,在社会基本属性上明显地表现为对毛泽东在 40 年代倡导的新民主主义经 济形态的复归” 。 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 、 “社会主义特殊历史形态说”及“后发展国家 社会主义说”等等。 虽然理论界对我国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提法不同,但相比之下都有共同之处, 即认为现实社会主义并没有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标准,是不够格 的社会主义,只能说是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的历史阶段。将我国现阶段称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未尝不可,但必须明确,这种社会主义同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有根本上的区别的。 (三)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研究 吴晓红在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及思想深处的矛盾与困惑一文中 智效和: 辨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 , 经济科学 ,2002 第 4 期。 石镇平: 关于“小过渡” “中过渡” “大过渡”的辩证 ,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第 8 期。 杨家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发展模式的复归 ,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4 第 5 期。. 引引 言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4 指出,当代大学生高度认同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在如何看待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大学生思想深处还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困 惑” 。 曾令辉在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中提出“探讨作为社会主 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建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前沿性课题” 。 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研究的文章较多,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对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研究则少之又少。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思路 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一 部分介绍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对苏南地区六所高校近 500 名大学生进行 有关社会主义认同感的调查,分析相关数据后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做 一个总结;第二部分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主要因素,主要从内因和 外因两方面进行,内因是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而外因方面又从国际和国内两 方面阐述,其中国内原因中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大量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是影响大学 生社会主义认同的重要因素;第三部分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 的途径,着重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 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 “分化”图谋、加强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研究及全面贯 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方面入手。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马克思恩格经典著作及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及论文,分 析马克思所说社会主义的内涵、特征,找出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关系。 2.理论归纳法。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将与社会主义有关的问题进行整 理,并加上了自己浅显的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主要因素,发现马克思所说 的社会主义同现实社会主义的差距,并试图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的错位问 吴晓红: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及思想深处的矛盾与困惑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 第 12 期。. 曾令辉,黄果心,丁莉: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 , 思想教育研究 ,2009 第 3 期。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引引 言言 5 题。 “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及其认同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问卷调查法。 本文在研究苏南地区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过程中主要 采取调查问卷法,将调查问卷发到高校学生手中,填写完之后进行回收,对回收 率及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力争加强本文的说服力。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对于社会主义的定义及其特征问题,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有很多,而且对这一 问题阐释的比较深入。但是从源头上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文章则很少, 笔者试图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同现状做一个比较客观的原 因分析,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原因有 很多,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能一一罗列,使得文章整体框架略显单薄,自己将 会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文中存在的不足 之处,望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6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 为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 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策略和路径,我们以苏南地区高校为例,采取了 问卷调查形式,于 2011 年 12 月至 2012 年 3 月先后对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 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 6 所高校发放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调查问卷500 份,调查内容涉及了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对我国 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认识以及对当前意 识形态的认识等与社会主义认同感密切相关的问题。本次调研共收回问卷 496 份, 回收率为 99.2,其中有效问卷 494 份,有效率为 98.8。其中研究生 223 人, 占调查人数的 44.6;本科生 141 人,占 28.2;专科生 130 人,占 26。本次 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调查结果具有真实性和一定的代表性。 社会主义 是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发展着的,它“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究竟社 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门槛是什么,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 有着怎样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为什么经久不衰, 了解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的本来面目,是高校大学生产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的 前提和基础。然而通过调查数据我们了解到,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虽然存在普 遍的认同,但在某些方面却认识的不够透彻和深入,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具体认知情况如下: 一、部分学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深刻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笔者以三个 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 “大学期间是否自主读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 ; “大学课 程中老师是否讲过有关社会主义的问题” ; “你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空想 还是科学,它会过时吗”调查结果如下: 说明: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一词有多种含义,可能是指社会主义思想,可能是指社会主义运动,也可 能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现实实践中也存在具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本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中的“社会主义” ,如无特殊说明,一般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即将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特此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443 页。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第一章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 7 表 1 大学期间是否自主学习过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情况表 学生 类型 有效 问卷 数 自主读过,觉 得受益匪浅 读过,觉得内 容晦涩难懂 没读过,但以后愿 意去学习和了解 感觉太枯燥,目前没 有读马恩原著的打算 人 人 人 人 专科 生 130 11 8.5 15 11.5 64 49.2 40 30.8 本科 生 141 6 4.3 10 7.1 82 58.2 43 30 研究 生 223 31 13.9 55 24.7 79 35.4 58 26 总计 494 48 9.7 80 16.2 225 45.5 141 28.5 表 2 对大学课程教学中老师讲过的社会主义问题的认知情况 学生 类型 有效问卷 数 讲过,比较系统,印象 深刻 讲过,印象不 深 可能讲过,不记得 了 没接触 过 人 人 人 人 专科 生 130 26 20 61 47 23 17.7 20 15.4 本科 生 141 37 26.2 97 68.8 6 4.3 1 0.7 研究 生 223 63 28.3 132 59.2 18 8.1 10 4.5 总计 494 126 25.5 290 58.7 47 9.5 31 6.3 表 1 显示, 在大学期间自主读过马克思、 恩格斯原著的同学占 25.9 (128 人) , 没有读过但是以后愿意去学习的学生占 45.5(225 人) ,也就是说,71.5(353 人)的学生愿意去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原著,而不是单单从传统的课堂上获取理 论知识。大部分学生愿意去接受马克思主义是让人欣慰的。但是仍有 28.5的学 生既没有读过原著也没有自主学习的打算,即有 141 位同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 原著并不感兴趣,我们发现,在调查的 223 名研究生当中,86 名研究生读过马克 思、恩格斯原著,占研究生调查总数的 38.6,这个比例是远远高于本科生和专 科生的。如何让高校大学生回归原著,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进行研读是一个 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表 2 所反映的情况可知,84.2(416 人)的学生对大学课程中老师讲过的 社会主义相关问题有印象,因此可以初步认为,大学课程中的政治公共课还是颇 有成效的,我们不能因此放松大学政治公共课的教育,相反,还应进一步加强对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因为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有 9.5(47 人)的学生 第一章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8 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已经模糊了,甚至还有 6.3(31 人)的学生觉得大学课程 中并没有讲过社会主义的问题。其中专科生的状况最令人担忧,33.1的专科生表 示对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中的社会主义内容不记得了。这表明大学课程中的 政治公共课授课存在一定问题。 表 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空想还是科学的认知 学生类 型 有效问 卷数 坚信它是科学的,是经得起 实践检验的真理,永远不会 过时 不确定是否正确,需 要实践证明,可能会 过时 是不能实现的空 想,早就过时了 跟我没关系, 没想过 人 人 人 人 专科生 130 30 23.1 74 56.9 4 3.1 22 16.9 本科生 141 55 39 73 51.8 3 2.1 10 7.1 研究生 223 61 27.4 128 57.4 16 7.2 18 8.1 总计 494 146 29.6 275 55.7 23 4.7 50 10.1 在提及“你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空想还是科学,它会过时吗”时, 正如表 3 所示,选择“a.坚信它是科学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永远不会 过时”的学生占 29.6(146 人) ,认为“b.不确定是否正确,需要实践证明,可 能会过时”的学生占 55.7(275 人) ,选择这一选项的专科生占调查专科生数的 56.9,本科生的比例为 51.8,研究生的比例为 57.4。4.7(23 人)的学生 坚持“c.是不能实现的空想,早就过时了” ,而 10.1(50 人)的学生选择了“d. 跟我没关系,没想过” 。在涉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否会过时的问题上,只有 29.6(146 人)的学生坚信是正确的,也就是说,70.4的学生或多或少的开始 质疑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对马克思、恩格斯 所说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是部分学生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 说的社会主义理论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是存在模糊认识的。不明确社会主义究竟 有什么特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如何、共产主义能否实现等问题是否属 于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搞不清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对 认同主体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晰,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也就无从谈起。 二、部分学生质疑共产主义能否实现 是否坚信共产主义会实现,直接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程度。在这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第一章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 9 一部分,主要围绕“是否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论” “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以及“是否相信共产主义会实现” 三个方面展开。 表 4 对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理论的认识情况 学生 类型 有效问卷 数 十分了解, 共产主义分为初级阶段和 高级阶段 有所了解 不是十分清 楚 没听过 人 人 人 人 专科 生 130 15 11.5 42 32.3 61 46.9 12 9.2 本科 生 141 17 12.1 56 40 63 44.7 5 3.5 研究 生 223 100 44.8 90 40.4 30 13.5 3 1.3 总计 494 132 26.7 188 38.1 154 31.1 20 4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64.8(320 人)的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 义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两个阶段理论是知晓的,其中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3.8(57 人) 、52.1(73 人)和 85.2(190 人) ,由数据 可知, 随着学生学历的逐步提高, 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 但仍有35.2 (174 人)的学生对这一理论的了解程度不够,甚至有 4的学生表示没听过这一 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深入普及和宣传是十分必要的。 在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问题上,数据如下: 表 5 对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问题的认识 学生 类型 有效问 卷数 是人类社会追求 的最终目标 我们很快就能实 现共产主义 是乌托邦, 是想象中 的理想社会 不现实, 从未 考虑 人 人 人 人 专科生 130 72 55.4 15 11.5 16 12.3 27 20.8 本科生 141 98 69.5 3 2.1 30 21.3 10 7.1 研究生 223 106 47.5 10 4.5 77 34.5 30 13.5 总计 494 276 55.9 28 5.7 123 24.9 67 13.6 由表 5 可知,61.6(304 人)的学生是认同共产主义的,认为共产主义是人 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有 24.9(123 人) 的学生觉得共产主义是不会实现的,并且 13.6(67 人)认为共产主义不现实, 第一章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10 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对共产主义的评价直接反映出大学生对共产主义所抱 有的态度。 表 6 大学生在是否相信共产主义会实现问题上的认同状况 学生 类型 有效 问卷 数 坚信会实现,只是 需要漫长的过程 可能会, 前提是党 领导得好的话 不确定,不去想那么 远的事,只关心当下 不管,跟我 没关系 人 人 人 人 专科生 130 35 26.9 42 32.3 39 30 14 10.8 本科生 141 46 32.6 58 41.1 34 24.1 3 2.1 研究生 223 63 28.3 69 30.9 74 33.2 17 7.6 总计 494 144 29.1 169 34.2 147 29.8 34 6.9 由上表可以看出,仅有 29.1(144 人)的学生坚信共产主义会实现。34.2 (169 人) 的学生选择了如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好, 共产主义的实现就会成为可能, 仍有 36.7(181 人)的学生对共产主义能否实现并不关心。共产主义最终要实现 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相比比于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共产主义 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持消极 态度,这足以显现当前共产主义理论宣传有很大不足之处。 马克思、恩格斯究竟在哪本著作中提到了共产主义是分两个阶段实现的,马 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共产主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有哪 些,它的实现究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空想,系统地阐述清楚上述问题,才能 彻底打消当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实现问题的质疑,也才能树立人们对社会主义的 信心。 三、少数学生质疑“两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由表 7 可知,相信社会主义优越的学生占 57.3(283 人) ,但其中 36(178 人)会对现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产生疑惑;39.1(193 人)的学生也表示不确 定社会主义是否真的优越于资本主义;更有 3.6(18 人)的学生明确表示资本主 义制度更优越。可以看出,不论是专科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半数以上的学生 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更优越。然而,在 494 名调查对象中,有 39.1(193 人)的 学生持观望态度,表示不确定社会主义是否真的优越于资本主义,要看发展情况 而定。在持观望态度的 193 人当中,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分别高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第一章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 11 达 36.9(48 人) 、42.6(60 人)和 38.1(85 人) ,即在调查的学生当中,有 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不确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何者更优越,对社会主义是否 优越于资本主义产生怀疑。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并不高,澄清社会主 义的优越性问题迫在眉睫。 正如表 8 所示,在问及“你认为中国应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应走社会主义道 路” 时, 坚持中国应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学生为 237 人, 只占被调研学生的 48 (237 人) ,尚未过半。45.3(224 人)的学生认为能发展经济就好,走社会主义道路 还是资本主义无关紧要。而 6.7(33 人)的学生则觉得中国应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究竟该走什么道路,是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旗帜问题, 是一个方向问题。 表 7 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何者更优越问题的思考 学生 类型 有效 问卷 数 坚信社会主义优越, 因为资本主义基本 矛盾无法根除 相信社会主义优越,但 目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 义的趋同让我迷惑 不确定,视发 展情况而定 社会主义制度 没有资本主义 制度优越 人 人 人 人 专科生 130 28 21.5 45 34.6 48 36.9 9 6.9 本科生 141 23 16.3 56 39.7 60 42.6 2 1.4 研究生 223 54 16.3 77 34.5 85 38.1 7 3.1 总计 494 105 21.3 178 36 193 39.1 18 3.6 表 8 对中国应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问题的认识 学生 类型 有效 问卷 数 应坚持走社会主 义道路 能发展经济就好,走什么 道路不重要 应该走资本主 义道路 无所谓 人 人 人 人 专科生 130 68 52.3 41 31.5 7 5.4 14 10.8 本科生 141 77 54.6 50 35.4 10 7.1 10 2.8 研究生 223 92 41.3 83 37.2 16 7.2 32 14.3 总计 494 237 48 174 35.2 33 6.7 50 10.1 第一章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研究 12 表 9 对现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现象的认识 学生 类型 有效 问卷 数 社会主义必定 替代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合 作大于竞争, 无替代之说 两种主义会 趋同 社会主义会被 资本主义同化 人 人 人 人 专科生 130 15 11.5 63 48.5 40 30.8 12 9.2 本科生 141 26 18.4 84 59.6 22 15.6 9 6.4 研究生 223 48 21.5 103 46.2 50 22.4 22 9.7 总计 494 89 18 250 50.6 112 22.7 43 8.7 由表 9 显示的数据可知,在 494 位被调查学生中,只有 18(89 人)的学生 坚持“社会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 ,而认为两种制度合作大于竞争之说的学生超 过半数,占 50.6(250 人) ,另有相当大比例(31.4)的学生认为两种主义已 经趋同,甚至社会主义会被资本主义同化。必须要注意的是,在认为社会主义和 资本主义合作大于竞争,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 250 人当中,研究生占 103 人,占 研究生总调查人数的 46.2;本科 84 人,占本科生调查人数的 59.6;专科生有 63 人,占专科调查对象的 48.5。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检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玉石销售合同
- 汽车配件运输合同
- 2025门店经理聘请合同范本
- 婚礼策划服务合同
- 第9课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冀教版
- 管理学试题八套及答案
- 2025合作办学合同范本
- 公开课教学设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 肿瘤化疗的辅助用药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药理学基础-药剂-医药卫生大类
- 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课件
- FLUENT 15 0流场分析实战指南
- 弱电维护保养合同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YY/T 0471.3-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3部分:阻水性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国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应用》精品课件
-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课件
- 超疏水材料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