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研究杨宝祥(河北 石家庄050081)摘要:从人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借鉴生态园林理论,就城市公墓开发过程中的园林建设进行分析,提出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主要技术对策,旨在用新思维、新方式来解决城市公墓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城市;公墓;园林;生态;建设园林公墓是以殡葬功能为主要用途的特殊公园,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殡葬改革和国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入土为安”传统殡葬文化的正确导向,对节约土地、荒山的生态修复、开辟新的人文景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城市公墓建设的现状公墓即公共墓地,它是在我国“义地”的基础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是人民群众办理丧事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民俗民风差异较大,近年来在提倡骨灰处理多样化的同时,城市公墓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殡葬改革中,城市公墓已成为城市居民处置骨灰的主要选择之一。由于公墓在开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受地形条件、规划水平、投资规模、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态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1公墓布局不合理,导致城市景观破碎目前我国城市公墓有两类:一类是历史沿袭下来的位于城市重要地段公墓,破坏了城市景观的完整性,形成城市视觉污染,引起市民及游人的不悦心理。另一类是在近郊荒山瘠地上兴建的,因缺乏科学的规划建设造成墓区土地浪费,绿化工作滞后,导致城市景观的破碎。1.2公墓绿化、美化设施落后我国城市公墓大多存在重基础建设、轻绿化美化,建设资金使用比例欠妥,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在园林建设方面跟不上公墓整体建设。具体表现在规划不合理,绿化树种单一,植物配置不美观,绿化覆盖率和绿量相对较小,绿地保护不力等。1.3公墓绿地系统生态效果差多数城市公墓在建设之初的园林工作很少从生态效果方面统筹考虑。通常是由“点”(墓区内一墓一树的均匀绿化)“线”(道路、墓区间隔、防护等的绿化)“面”(办公区、生活区设置花园、小游园等公共绿地)构成所谓的“绿地系统”,它强调了总平面图上分布均匀、方便人们殡葬活动和游览,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卫生和防护功能,虽对改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离生态园林的要求还很远。2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意义 园林公墓建设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的完整性和城市的生态环境,只有正确认识城市园林公墓建设的地位,夯实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园林公墓的城市生态经济作用,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园林整体水平的提高。2.1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园林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科学技术系统组成的。园林公墓生态建设有利于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园林生态经济平衡,对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通过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园林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城市高度密集的人口提供生活消费的功能,同时为居民提供一定质量的园林生态环境,使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功能;二是在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同时,满足人类不同需求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产品,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功能;三是为城市提供林副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功能。2.2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和生物的多样性公墓生态园林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整体水平。生态园林建设是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强调利用园林改善环境的生态系统。生态园林强调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掌握植物生态习性并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并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审美意识出发,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2.3合理利用城郊荒山瘠地,维持城市生态环境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所限,我国部分城市周围存在部分既不宜耕作、又不宜建筑开发的荒山陡坡瘠地。将这些区域纳入城市公墓规划之中,使这些荒山秃岭在满足殡葬改革和殡葬消费的同时,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生态园林,既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又能维持区域间的生态环境。所以,将城市公墓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公墓,也是城市环境建设整体的需要。2.4增加园林景观景点,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追求“身居城市也能享受山林之乐”的理想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到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绿色世界之中去。但是,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过密现象较为严重,城市绿地面积和人均绿地与绿量都较小,城市旅游休闲景点较单一。建设园林公墓既能缅怀先人,又能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增加了市民休闲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3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主要对策生态园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基于园林学、生态学、景观学、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论,对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我国城市园林公墓建设存在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绿化设施落后、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而实施城市公墓的可持续发展,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完整的生态境域,因而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3.1统一规划布局城市公墓,形成多功能的园区 在城市公墓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将那些生态条件恶劣、难以利用的区域建成具有骨灰存放与安葬等功能,兼有旅游休闲功能的城市生态园林公墓。随着人们对生死问题的科学理解,应大力提倡绿色安葬,建立生态园林公墓。目前各地实行的植树葬、草坪葬等绿色安葬是文明、节俭、进步的葬法,大力提倡的林、果、茶、花、药与墓结合的做法,既解决了群众安葬和祭奠的问题,又绿化美化了环境,还符合生态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实为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殡葬创新之路。另外,在公墓中还可建立一些烈士或历代名人的纪念碑、纪念塔或人文景观,这样既能教育后代缅怀先烈,又增加了公墓园林的多样性,提高了公墓的文化品位。3.2用系统论进行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城市公墓园林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遵循一般园林绿化技术与艺术规律外,还要注意系统论的应用。3.2.1园林的三维设计与四维管理公墓园林环境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继承文脉,又要反映时代的特征,有所创新和发展。一是生态性要求景观在功能上维护或不破坏生态平衡,在形式上应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秩序性相一致;二是城市公墓作为特殊的感情交流场所,其景观应充满人情味并体现地方特色。园林是以植物为主体的环境,环境的设计是在三维空间中塑造环境,首先要运用景观学理论,根据功能的需要赋予不同空间以功能意义和感情色彩,营造出具有城市公墓特色的空间;其次要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处理好乔、灌、草之间的层次、比例关系,使植物在生长环境上形成一种和谐的物质能量交换,促进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既能展示园林三维空间景观的丰富多彩,又可在公墓较为恶劣的人工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在进行三维空间设计时,要从公墓的特色,从公墓的自然、经济条件,从城市生态环境,从植物配置的园林景观及以人为本等进行综合考虑,注重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配置,根据需要建成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生产型和文化环境型的人工植物群落。 在进行三维空间设计时,要考虑到植物生长变化特点,从时空的四维空间出发进行环境设计。在管理中,更要把握准园林的“四维”特性,使园林成为持续变化的优美环境。3.2.2殡葬用地的绿化与硬化为体现“人本”思想,城市园林公墓要在充分保证殡葬用地的同时,减少硬化面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硬化与绿化应该是互补共存的,硬化中可以有绿化,绿化中也可以有硬化,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营造更加宜人的空间。例如用绿篱代替围墙,既起到建筑(硬化)的隔离作用,又起到绿化的生态效果;在绿地中建造适当的雕塑、建筑小品等也同绿化一样是为了创造舒适的环境。根据公墓内公用地面的形式和特点,要从生态和实用角度科学地选择地面建造形式。铺设花砖(草坪砖)并在空隙内植草,形成软硬结合的单层植被空间,可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无论从绿化角度,还是从公用地面功能的发挥角度来讲,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3.2.3环境的美化与文化从生态园林角度看,如何运用植物、建筑、水体等物质要素,以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功能,因地因时地利用各类绿地和植被,进行植物选择和配置,是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努力方向。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应着眼于植物造园,以植物为主体,形成多层次的绿化体系。高品位的景观不仅仅在于其植物品种的好坏,更在于群体风格与改善环境的效果如何。植物配置应从单一品种、单株的美,转移到追求植物群体美。为了增加绿色效果,可以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配置,充分体现出植物群体的立体效果和效益。城市公墓的园林建设应该在重视生态建设的同时与文态建设相结合。园林绿化是“形”,而殡葬园林文化是“神”,通过形神兼备的设计,可使其人文特点、行业特点通过绿化的外部表现得以体现。殡葬园林应该把握住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园林的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文化气息,丰富内在的韵味,反映出传统的孝道、厚养薄葬等主题,并使之符合当代殡葬改革的精神。殡葬园林文化可以借助植物本身的“比德”来传递,例如以教师为主的墓区,可以配以人性化的桃、李植物进行合理配置。3.3增强城市公墓园林景观微生态的自我平衡公墓的生态是由园区内的景观组成的,搞好景观的微生态平衡是生态平衡的落脚点,因而在城市公墓景观建设与管理中,要注重增强景观微生态的自我平衡能力,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从而为殡葬活动者或游客提供宜人的环境。3.3.1科学合理的配套绿化城市公墓建筑的方位、高度、体量对光照、湿度、风力等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微生态的变化,都影响着周围植物的生长、存活以及整个景观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景观建设之前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将植物与建筑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功能区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城市公墓园林建设中,要注重乔灌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营造各种观赏价值高、改善和防护功能强的人工植物群落。要注意植物种类选择的多样性,利用物种的多样性构筑群落的多样性,增强景观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3.3.2生长健壮的植物种类在景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影响景观效果的主要因素。要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乡土树种,还可以从长期生长在本地的外来树种中选择。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的特殊组成部分,城市公墓在选择树种时不仅要遵循生态经济效益、地理气候和美化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原则,还要考虑能表达生者对先辈缅怀之情的特殊心理需求。公墓园林植被种类要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习俗、不同宗教信仰等因素而定。从总体上看,公墓园林树种选择应以常绿的松、柏类为基调,这些树种树形优美、四季常青,在中国文化传统思想中象征永恒和万古长青,寄托了亡者生前的夙愿及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同时根据不同季节、特殊地形、气候适当配置一些落叶乔灌木、藤本植物和其他花木,既给殡葬活动者及游客提供舒适的环境,又能满足殡葬活动者和游客的心理需求。 3.3.3事半功倍的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指利用地面以上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栽植于人工环境中,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建筑物表面,以增加绿化面积和绿量。在景观微生态建设中,应加强立体绿化,丰富植物群落的立体格局,增加景观的艺术效果,创造园区的环境美,衬托殡葬建筑美,赋予殡葬建筑季节感。例如一段围墙或墓体的局部,可以用绿篱来代替,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使建筑材料与绿化材料形成复合体,还可以利用攀缘植物和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3.4将“环境景观学”引入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中“环境景观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继承了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中的精华。“风水理论”把中国的古老哲学、科学(特别是天文学、地理学)引入环境建设之中充当中介,其核心是探求建设项目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注重人类对环境的感应,并指导人如何按这些感应来解决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风水理论”凝聚着许多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美学的智慧,隐含着国人所特有的对天、地、人的真知灼见,渗透并扎根于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民众心灵深处。正确认识“风水理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髓,对于缓解当前的环境危机,协调和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引导当前我国殡葬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借鉴“风水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墓穴的环境选择通常要求“有山有水”且地形土壤通气排水良好,并根据地理环境状况更好地组织空间,进行适当的布置,将不利的环境通过适当的时空重组和改造,使其转变为新的意义上的“风水宝地”。因此,在城市园林公墓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风水理论”中的“拆成”原理,把原来生态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瘠地,通过现代技术将其建设成为环境宜人、安静祥和的公墓,以便符合死者生前“入土为安”及其亲属所信仰的传统心理要求。参考文献1 袁兴中,刘红.城市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一
- 加油站安全培训经费课件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第1框《让友谊之树常青》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基础强化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卷及参考答案AB卷
- Unit 3 Fit for life Integrated skills 1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译林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钨、钼、钴粉还原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静电成像显影材料墨粉(色调剂)制造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SaaS托管客户满意度研究-洞察及研究
- 1.5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苏科版2024
- 保密观考试题及答案2025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衰弱护理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2025版农业合作社成员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乒乓球裁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活动成都热波zebra音乐节营销策划方案5月1日5月3日
-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2025版)导言课课件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络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共4个单元含有教学计划)
-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完整版PPT
- 读后续写:Emily with birth problems 文章分析+情节分析+续写段落赏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