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一轮知识点PPT课件.ppt_第1页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一轮知识点PPT课件.ppt_第2页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一轮知识点PPT课件.ppt_第3页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一轮知识点PPT课件.ppt_第4页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一轮知识点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分类1结构: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2树突和轴突。,二、反射与兴奋的概念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2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三、反射弧,1上图中反射弧的组成(填数字及名称):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此反射弧含3个神经元,若此反射表示膝跳反射,则图示不应绘出中间神经元。3图中由于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a、b为灵敏电流计,若刺激,则a、b的指针偏转情况是:a不偏转,b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提醒:(1)传出神经末梢腺体效应器或传出神经末梢肌肉效应器。,(2)刺激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而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2传导过程。在兴奋部分()(填数字)和未兴奋部分(或)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局部电流。3传导特点及方向。双向传导。兴奋与膜内的局部电流传导方向相同,与膜外的局部电流传导方向相反。,4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思考:正常情况下,兴奋在机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双向的吗?答案:不是的,单向传导。,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图甲中,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2传递过程:神经冲动轴突末梢(填数字)经胞吐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4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写出图乙中A、B代表的突触类型。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巧记神经递质“一二二”,六、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中枢的功能。,2人脑的言语区及损伤症(连线)。W区损伤a不能听懂话V区损伤b不能看懂文字S区损伤c不能写字H区损伤d不能讲话海马区e长期记忆新突触建立f短期记忆答案:cbdafe,自我检测1思维诊断(1)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正误。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膝跳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的结构完整。()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提示:酸梅的形态、颜色等刺激物刺激感光细胞,经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脑干,再经传出神经作用于唾液腺。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非条件反射。(2)关于兴奋产生、传导与传递的叙述正误。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提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形式传递。,自我检测1思维诊断(3)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误。某人眼球被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调节起跑动作的中枢是听觉中枢。()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不是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功能。()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有大脑皮层V区和W区。()提示: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调节起跑运动员做出起跑动作的中枢是大脑皮层。,提示:(1)传导方向为,;自然状态下人体内不存在该状况。(2)题图乙中为突触后神经元,为突触前神经元,判断的依据是内有突触小泡,的细胞膜上有递质受体;兴奋的传导方向为。(3)题图中为突触小泡,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发挥作用后将迅速被灭活。(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因此D所示符合题意。,2图示识读辨析下列图示,请思考:,(1)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如何?自然状态时在人体内是否存在该状况?(2)图乙中与为突触前神经元还是突触后神经元?判断依据是什么?兴奋的传导方向如何?(3)图乙中的产生与哪类细胞器有关?图中发挥作用后的去向如何?(4)图丙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考点一反射与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与反射、反射弧有关的三点警示1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属于反射。2需要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3非条件反射的完成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条件反射的完成却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考点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机理及特点,考点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及机理,(1)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甘氨酸、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2)突触小体突触。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影响兴奋传递情况的分析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突触后膜的受体位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可能的原因有:(1)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2)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3)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4)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体的酶活性丧失,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考点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3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图析膜电位的产生机制,1曲线表示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情况。,2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使K外流。3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4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5cd段:静息电位的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6de段:静息电位恢复后,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初始静息水平。,(2016全国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C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能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胞吐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突触间隙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兴奋_。,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析,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在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的作用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其中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例如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但是,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也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2区分H区与听觉中枢,V区与视觉中枢(1)H区是语言中枢,不是听觉中枢,H区损伤后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能听得见),而听觉中枢受损后,患者听不见别人讲话。(2)V区是语言中枢,不是视觉中枢,V区损伤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但看得见),而视觉中枢受损后,患者看不见东西。,人体部分生理(或病理)现象的生物学解释,兴奋传导、传递方向及特点的实验探究1基本思路选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在神经纤维上选一刺激点,用A表示,测量部位应选在刺激点两侧,用B和C表示。若在传出神经纤维上,可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变化和另一侧的电位测量仪来确定传导方向;若在神经元之间,则在传入和传出神经上各选一点,用A、B表示,先有A处刺激,B处测电位变化,再反过来进行,通过两次结果来确定传导方向。,2实验设计(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右图中a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b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b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b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中a处,测量图中c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图中c处,然后测量图中a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