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边城 版本研 究 摘要 边城$ 从1934年在 国闻 周报 上 连载, 到1957年辑入 沈从文小说 选 集 ,历 时二十余年 ,共产 生 了初刊本 、初版本 、修改本和 改定本四个文字互异 的版本 。通 过其 版本 的流 变过 程可 以发现 ,从初刊木 到修 改本 的演 变过 程 ,主要 体现 出作者对艺术的不断追求 :而修改本到改定本的发展过程 ,则体现 出作者为 符合新 的语言规范和意识形态而努力做出的调整和改变。 但不论作品经历如何的 修 改 ,作者 的 文字 实验 文 学观 念始终 贯穿其 中,沈从 文川 边 城 所进 行的 文字 实验 ,也表现 出了他创作观念的延续与妥协 。 关键 词 : 边城 ;版本;汇校 r ev iew a n d c o m m en ts o n d ifferen t e d itio n o f t h e b o rd er t o w n a b s t r a c t from 1934 the first seri alization in n ational n ew s w eekly, until 1957 the finally edi tion in shen c ongw en n ovel c ol lecti on, the b order tow n has experienced four text-different editions: the early edition, the fi rst edition, the revised edition and the com plete w orks editi on. from the fi rst editi on t o t he revised edition, it refl ects the aut hor s endless pursuit of art; how ever, from the revised edition to the com plete w orks edition, it refl ects the adjustm ent and change that the author m ade to try his best to sat isfy the requirem ent of new standard i n l anguage and i deol ogy. n o m at ter how the w orks w ere revised, the author s literature concept of text-test w as runni ng through i t, t he text-test in b order tow n also show s his conti nue and com prom ise in li terature concept. k e y w o r d s : t he b order t ow n; editi on; collect ed t extual criti ci sm !1 目录 第一章 边城 版本简述及校勘记 第一节 边城 各版本简述 第二 节版 本校勧记 第二 章 边城 修 改研 究 第一节修 改 :对艺 术 的不断追 求 第二 节沈从 文文学观念 的重造 参考 文献 附录 沈从 文 边城 汇校简 明举要 第一 章 边 城 版本简述 及校 勘记 小说 边城 从 1934 年在 国闻周报 上连载 ,到 1957 年辑入人 民文学 出 版社出版的 沈从文小说选集 ,历时二十余年,经沈从文多次增补修改,期间 共 出现 四个文字互异 的版 本 。本章 以沈从文对 边城 的修改为中心 ,考 察版本 演进 的过程 。 、 第一节 边城 各版本简述 边城 经沈从文 多次增 补修订 ,从初 刊到辑入 1957 年版 沈 从文小说选 集 ,共存有 以下 四个文字互异的版本 - 国闻 周 报 连载本; 1934 年 10 月上海 生活 书店 初版 单 行本 ; 1943 年 9 月挂林 开明书店 再版 行本 ; 1957 年 10 月人 民文学 出版社 沈 从文 小说选集 合 订本 。 通过对 四个版本 的相互汇校 , 发现各个版本之 间虽均存在不 同程度 的增删 修 改, 但 1957 年 10 月人 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沈从文小说选集合订本中 边城 的改动最大 。本章首先对 边城 各个版本 的演进情况进行简要梳理 ,再对校 对 做 出分析 。 一 、 国闻周报 连 载本 ( 以下简称 初 刊 本 ) 1934 年 国闻周报 开始连载沈从 文 的中篇 小 说 边城 ,全 文共 分 10 次 刊登 于 1 月 1 r , 1 月 15 闩, 3 月 12 fi至 4 月 23 円的 国闻周 报 第 十一 卷 第一期至 第二期 ,第十一卷 第四期及第十一卷第十期至第十六期 。小 说不 附 题 记 , 题记 随后于 1934 年 4 月 25 円单独登载于 大 公报 ? 文艺副刊第 6 1 期 。 这十期 边城连载均发表于 国闻周报 的文艺专栏,除第十一期至第十 二期每期连载一个半章节 、第十三期至第十 四期每期连载 三个章节外 ,其余各 期 iv 均每期 刊 登两个 章节 。 二 、 1934 年 10 月上海生活 书 店初版单行本 ( 以下简称 初 版本 ) 1934 年 10 月 ,傅 东华将 边城 收入 创作文库 丛书 ,并作 为丛 书之 九 交 由上海生活书店 出版单行本 ,后于 1935 年 6 月和 1937 年 5 月经历两次再版 。 此 次单行本 的出版 ,主要是将 国闻周报 上 的 边城连载进行整 合 。因 时间跨度 不大 ,改动不 多,最主要的变化是在正文 开始前 附加 了 题记 。 三 、 1943 年 9 月桂林开 明书店再版单行本 ( 以下简称 修改本 ) 1943 年 9 月 ,桂 林 开明书店 出版 了经 沈 从文重 新修 订的 边城 单 行本 。 这本 边城 同开明书店从 1943 年 4 月就开始 出版 的其他十二本经沈 从文修订 的作品 ,形成 了 沈从文著作集 。 - 修 改本 与 前两个版 本相 比,包括 题 i己 在 内均有所 改动 ,fi i主要是对 作 品 的完善 。 四 、 1957 年 10 月人民文学 出版社 沈从文小说选集 合订本 ( 以 下简称 改定本 ) 】 957 年 2 月 ,毛 泽 东在最 高国务 院会 议 第十次扩 大会 议上 ,式提 出 了 花 齐放 ,百 家 1 鸣 的 双方针 ,随着 文 艺界 的复苏 ,出版 界 出现 了重 新 出 版 五 四 作 家 旧作 的热 潮 。 人 民文 学 出版 社 出版 的 沈从文 小 说选 集 ,是解 放后沈从 文 出版 的第 - 本 小说集, 其中收录的作品均为解放前的旧作, 共 22 篇气 此外, 还有一篇选集 题 记 附于 作 品 前。 为 了适应 当时的 国 内形势 ,沈从 文对 于 沈从 文 小说选集 中 的作 品进 行 了 大量的修改,使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更加明确 因此,改定本的 边城 沈从文 : 作 包括 :短;k5小说 ? # 灯. f6 、 黑凤$ 、 阿fe 、 黑夜、 、 月下 小 3 1 ,中篇 小说 边城 、 祌小 :之 爱 ,if 论 ft * ;i l i l !存底 ,散 义ft 湘 i丁 散 记 、 从 文 |传 等。 ( 可参s 世勇. 沈从文年1 ? ! m . 天天律人r ll i版社,2006. 256. ) 这 22 篇 作分別为 :短小说 阿fe 、 萧萧 、 卞、 会m 、 绅 i: 的太太 、 丈 人、 烟 斗、 菜 闶 、 灯 、 新 川 i、 黑 夜 、 二二 、 泥塗 、 生、 过岭 1 ? 、 顾 问官 、 人 小 阮 、 失业 、 生存 、 i: 谢 了 ?* 、 炎生 ,中i kh 、 说 边城 。 对于这 个 小说衆 的作品经谁修 改存/1:异 议。凌宇yi : 沈从文传 中提 到 ,这部选足 由人 民文学 11;版 朴. - 组织编选的 ( 凌宇. 沈从文传m . 北京:东方| , 版社,2009. 316. ) ; 兹华苓/1 ; 沈从文中指出, 选集中编者作了某些修改;而金介* 则i 人为改动之处111于沈从义本人之手。( 金介由 . 沈从文传 m . 北 京 :ff l际 文化 出版 公j, 2009. 34 1, 347 . ) 金介f ft . 沈从文传m . 北京:h | i 小 文化出版公】 ,2009. 341. 也是这 四个版本中变化最大、改动最多的一个版本 。 第二节版本校 勘记 一 、初 刊本 与初 版本对校记 初刊本 因 题记单独刊登,不收录在 国闻周报其中,因此初刊本与初 版本的 对校不 包含 题记 部分。 正文方面, 从初刊本到初版 本, 修改总 数共计 约 258 处,其中第二牽修改最多,约 59 处。通过这两个版本的对校可以看 出, 作者大致从人物描写、叙述语言和作者创作观念三个方面进行 了修改。 1、人 物 描 写 人物描写方面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人物神态 、对话、动作等方面,作者力图 通过这些修改更好 的表现 人物心理 。 神态方面 作者在翠 翠第一次出 场时, 初刊 本用遇陌 生 人对她有所注意时, 把光光的 眼睛瞅着那陌生人, 描写出翠翠的机灵与淳朴,而在初版本中作者却修改为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 ?, 初版本较之初刊本增加 了 平时在渡船上 这一表示时间地点的短语,突出了渡 船 已经成为了翠翠生活的一部分,使表达更为准确 ,便 字则描绘出翠翠不 自 觉的下意识状态 ,更加符合少女的生活。 对话 方面 对话方面,标 点符号的修改促进 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例如:初刊本中翠翠 对爷爷说 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 语句给人短促之感 ,且容易造成读 者的误读,在初版本中改为 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一一你唱! 气 一个破折号 的增加 ,拉长 了说话人 的语调 ,符合隔溪喊话的实际情况 ,也使对话变得悠扬且 富有 美感 。 不仅标点符号的修改起到了增进艺术表现力的作用,字、词的修改也同样功 不可没 。例 如 : 沈从 文. 边城 ( 一) n. h 闻 周 报,1 934 1 1. 文刊 , s. 沈从文. 边城m . 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4. 5- 6. 沈从文. 边城( 一)n . h 闻周报,193411.文s 副刊 ,8. 沈从文. 边城m . 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4. 56. 初刊本:二老你还不知道? !就是傩送二老 !就是他要我送你回去 ! ? 初版 本:二老你还 不知 道 ? ! 就是傩送二老 ! 就是岳云 ! 他要我送你 回去 ! ? 以上 引文是伙计带翠翠回家时道破二老是谁 的两个版本对校 , 初版本 中添加 了 就是岳云 ,与 就是傩送二老 构成递进 关系 ,在增 强语气的同时,也呼 应 了前 文对傩送 二老 貌 美如 岳 云 的描述 。 而在 翠翠听到众 人 议 论 二老要 碾 坊亦或 要渡船 的选 择 问题 时 , 有人 用如 下谚 语 进 行 了 回答 : 初刊本: 牛 肉炒韭菜,只看各人心里爱什 么就做什 么。 , 初版本: 牛 肉炒韭菜,只看各人 心里爱什 么就吃什 么。 ,? 两版本 做 、 吃 一字 的更换 ,表现 出不 同的语义 。 只看各 人心里爱什 么就做什么 一句 与 牛 肉炒 l l m菜 经 分析 , 并不存 在过 多的内部联 系, 但将 做 字更换为 吃 字 ,则使整个语句具冇 了选择性 , 牛 肉、韭菜 分别指代 碾 坊 和 渡船 , 爱什么就吃什么 表现 出当事人进行选择时的 自我意愿 ,不仅 符 合 故事 发展 的趋 向 ,也 符 合 于二 老 的性 格 特 点 。 算了吧,你把宝贝女儿送给 了 二老吧。 ?, 大老在初刊本中是这样向老船 夫挑明半夜隔溪唱歌是何人的,而在初版本中大老则用 算 了吧,你把 宝贝女儿 送给了竹雀吧。 ?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不满。二老 用 竹省 所指代,不仅暗 含着二老善于歌唱 ,也符合于下文老船夫不明真相继续追 问的故事情 节,同时 , 这样 的修 改,也体现 出大老 内心的愤愤和无可奈何 。 动作方面 用动作传达人物心理 是小说创 作 中经常使用 的创作方法 , 从初刊本到初版 本 的对校过程中,作者也进行 了这方面 的修改,用 以供托人物心理。 初刊本:学母牛叫着。 初版本:学母牛叫着,或才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 自装扮新娘子。 沈从文. 边城 (二) n . h 闻报,19341 1.义g bj i l刊 ,9. 沈从文. 边城m . 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4. 43. 沈从文. 边城( 十)n . h 闻mj报,1934 326. 义艺副刊 . 沈从文. 边城m . 上海:十 . 海生活书店,1934. 103. 沈从文. 边城调 )n . h 闻; i v j报, 1934 4 一2.义艺ii i j刊 ,5. 沈从文. 边城m . 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4. 138. 沈从文. 边城( 一)n . w 闻周报,193411.文艺副刊 ,8. ?沈从文. 边城m . 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4. 8. 4 以上 引文描写 了翠翠看到新嫁娘花轿后 的反应 ,作者在初版本 中增添 了 或 才一把野花缚在头上 ,独 自装扮新娘 子 一句 ,在表现 出翠翠情窦初 开的同时, 更表现 出翠翠 内心深处对结婚嫁娶的好奇 以及 向往 。 描写翠翠对花轿的关注 的还有 : 初刊本:翠翠却傍花轿站着, 初版本:翠翠却傍花轿站定, 站着 仅仅表现出了 人物当时的 状态, 站定 则表现出 站立 花轿旁的 意愿同决心 ,表现 出翠翠对婚恋发 自内心 的渴望和 向往,这是对少女怀春的侧面 供托和渲染 。此后作者也多次描写花轿 、结婚 ,表现 出翠翠 内心成长 的轨迹 。 此外 ,在翠翠第一次看端午赛龙舟各处找寻祖父的故事情节 中,作者用 因 此带了黄狗各处挤着去找寻祖父, 加以描述,而在初版本中却在 各处 后添 加 了 丛 中 一词 ,不仅描写出街上人流繁密的状态,也写出了翠翠与祖父分开 后 内心 的焦 虑 与 ei恐 。 翠翠拒绝船客母女的钱财, 初刊本写道 只微笑摇着头, 初版本则为只 微 笑着把 头尽摇 , 气 尽 表现 出翠翠拒绝 的决心 ,结合前文可 以看 出翠翠对 于船客女孩子 的衣着是羡慕 的,拒绝钱财不仅是祖父立下 的规矩 ,更捍 卫 了翠翠 小小的 自尊心 ,也就更符合于翠翠的内心活动 。 2 、叙述 语 言 在叙述语言的修改中, 作者将语句在个别语序、 字词 、 上做 出了相应 的修改, 力 求达 到简练 、准确 的特 点 。 事实性 内容 的修改 由于作品以茶峒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 ,因此作品充满 了湘西地方色彩 ,作品 充满 了对于地方风貌 、民俗 的修改,不仅表现 出作者严肃认真 的创作态度 ,也体 现 出事 实性 内容被不断核实的过程 。 例如 ,作者在作品的丌篇就进行 了这样 的修改: 初刊本:靠西有一条官路。? 沈从文. 边城( 六)n . w 闻周报,19341 15.文艺副刊 ,9. 沈从文. 边城m . 上j : 卜 . 海生活书店,1934. 57. , 沈从文. 边城( 二) n . w 闻周报,1934 1 1.文乞mi j刊 ,8. 沈从文. 边城( 八)n . w 闻周报, 1934 3 12.文艺副刊 ,4. 沈从文. 边城m . 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4. 75. 沈从文. 边城( 一)n . w 闻周报,19341 1.文艺副刊 ,7. 初版本:靠东有一条官路。 初刊本 中的 西 被作者在初版本 中改为 东 ,并在此后几个版本 中始终 保持不变 ,说明初 刊本 出现 了失误 ,初版本对此进行修 正,使小 说符合事 实,同 时也体现 了作者严肃认真 的创作态度 。 作品第二章 节描绘 了涨春水 时乡民的状 态其 中,初刊本是这样叙述 的: 人人皆爬着嚷着,带了包袱 ,铺盖,米虹 ,渡进城里去, 而在初版本中, 则修改为: 、 人人 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 ,铺盖,米虹 ,从梯子上进城里去, 通过两个版 本 的比较 , 骂着 嚷着 更加构成 并列关系,而 从梯子上进城 里去 则与前文 中提到的 便各用长长 的梯子 形成呼应 ,符合逻辑 与事实 。 饭店煎 的焦黄 的鲤鱼豆腐 ,在初刊本中是 卧在钵头里的,初版 本中作 者将描述改为 卧在浅口钵头里 气 更加符合湘西食街上的风貌,还原了湘西 民风 。此外,将 香烛 :改为 香灯 ,也更加贴切的表现 了湘两 民俗。 关 于事实 性内 容的 修改, 主要集中 在 一章和第二章.修改 地方很多, 在此 不 再 一一 赘 述 。 艺术性 的修饰 在叙述语 言的修改中,作者更加偏重于艺术性 的修改方面,通过对语 f ll词汇 的修 改、上色 ,在 保持 原有 面貌 的基础上 是作 品更 具 艺术性 。 例 如 : 初刊本: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上一个地方名为 茶 甲 的小山城 时,? 初版本: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 了一个地方名为 茶1 ; ii和 ;m 时 ,作者也 小希3i他 人ff l道德尺度 去评 判 他 的作 品 ,他 只足用此载他 的精 祌期待 。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z. 天津:天31人民出版杜,- 2006. 39.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z. 天 ; $ : 天人民出版社,2006. 53. 沈从文. 沈从文全? :第 i- 八卷m . 太ml: 北s 文艺;i i版社,2002 . 63- 64. 沈 从文. 沈从文全鬼:第 卜 八卷m . 太ki: 北岳文g i l i版社,2002 . 6364.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第个八卷m .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63- 64. 3 4 己对 于 城 市 中人 的置疑和不屑 。其 中, 从一个乡下人的作 品中,发现 一种 燃烧 的感情 ,对 于人类 智 慧与美丽永远倾心 ,康 健诚实的赞颂 ,以及对 愚蠢 自私 极端 憎 恶 的感情的论 断也对被沈 从 文分化 的两个世界特 质做 出 了清 晰 的界 定 : 湘 西世 界 汇 聚 了人性 中的优 秀品质 ,城市世 界 则充满 了人性 的阴暗缺 陷 , 两 者 互 为参 照物 ,在沈 从文 的艺术 加 工 下无 限扩 大 ,具有 了符 号化 的特 点 。这 两 个世 界 的建构 ,依赖于沈 从文对现实高度批判 的热情 ,愈是对被现代 文 明侵入 的 社会 不满 ,便 愈 是 努力营造理 想 中的社 会形态 ,因此 边城 所影 射 的 两个 世 界 便 代 表 了两 种 截 然不 同的文 化 ,这 两种 文 化相 互依赖 ,城 市 文化 使 湘 西文化 呈现 理想 状 态 ,湘 西 文化 反衬 城 市 文化 的病 态 ,试 图找 出被现 代意识操控下 国家机器 的弊病所在 。由此可见 , 湘西世界 的价值体现 是在对 城 市世 界 否 定后才清 晰表现 出来的 ,互为参照物 的两个世界缺 一不可 ,丧 失 其一便 削弱 了艺术 的感染 力 以及批判 的力度 。 在 此 值 得注 意 的是 ,尽 管 湘 西 世 界 与 城 市 世界 相 互 依 存 ,在 彼 此 的 映衬 中显示 出存 在 与意 义 ,但 沈 从 文在 建构湘 西世 界的时候 ,所 采 用 的 建筑 依据 ,依然 是城市 宗教道 德观 念 :在 边城 各个版本中,作者 愈是着 力修 改文 本 ,力 图突 出湘 西 未开 化 的 自然状 态 ,实质 上便 愈 是用传 统 的文 化观念 进 行 比对 和参 照 ;愈 是希望 告诉 读 者 文 明 、 知识 是对人性 自然 性 的戕 害 ,却 愈是 采 用 了具有 现 代 性 的传统 写作规 范进 行书 写 :愈是使作 品散发着 ff l园牧 歌 式 的 抒情 风格 ,愈是 符合 中 国传统 哲学所 独 具 的审美感情 和 品格 。尽 管 这 不 能 不认 为 是沈 从 文 无 法 回避 的创作 矛盾 ,但 也并 不妨 碍 他赞 美在城 市宗教道 德 观 念 考量 下 ,湘 西 人 独特 的生存方 式与状 态 。归根 结底 ,沈 从文对 湘西有 着 特 殊 的情 结 , 他希 望用 作 品承载 他 对 于湘西 原始力 的张扬 与 崇拜 。 沈 从 文 在 习作选 集代序 中表 明 ,他 希望 借助 边城 来 回应 当时文坛 关 于 民族 文 学 以及 农 民 文 学 的争 论 ,但 同 时他 又抱 着 只 求 效 果 ,不 问名 义 态度对 边城的归类问题看似漠不关心,其实两者并不矛盾,沈从文己 然用 暧昧 的语调 指 明: 边城 兼具 回应 了这 两类 的文学 问题 。 从 边城 的版本流变过程 中可 以清 晰 的看 出,作者多次对 翠翠父母相 恋 以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z. 天津:天律人民出版社,2006. 54.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z.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53. 3 5 及殉情事实进行 了修改 ,翠翠父母 的 民族身份 问题在修改中被弱化 。此外 ,傩 戏 、赛龙舟 、对歌等具有苗 民特 征的具象与家长提亲、车路 、 马路 等汉族 文 化 符 号相 互交 织 ,使 边城 所 表现 的风俗 人事 已经不 能 以狭 义的 民族 问题加 以概括 ,湘 西边地在他 的笔下变成 了苗汉文化 的混合体 。沈从 文塑造 出这 样杂糅 的湘 西世 界 ,用于解析他对 民族 含 义 的理解 ,因此他所谓 的 民族 包含 了 整 个 的 中 国世 界 。 可 见 ,沈从文 是期望 民族复兴 ,民族文化 能够得 以重构 的 , 我 的读者 应是 有 理 性 的 ,而 这 点 理 性 便 基 于对 中 国现 社 会 变 动 有 所 关 心 ,认 识 这 个 民族 的过 去 伟 大处与 目前堕落 处 ,各在那里很寂 寞 的从事于 民族 复兴大业 的人 的表述也 暗 含 了他 的期待 。 边 城 是沈从 文在 民族 问题 上打 丌的一 个 小 切 口,细 节 的渲染与刻画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民族 真tf.的爱憎与哀乐 气 因此,沈从文的 湘 西 世 界 呈现 的是 多种 意 识观 念与生 活 方式 并存 的社会 文化 形 态 , 他 将 他 的 民族 文 化 理 想 在 这 里 建 构 了起 来 。 而 为 了更 好 的呈 现 出 与 城 市环 境 迥 然 不 同 的 湘 西世界, 这単 . 生活的民 众都被 沈从文冠以乡 下人 的 头衔。 在此, 尽管乡 下人 确 定的苗族身份被作者模糊处理 ,但 精神气质上却包含 了非一般 乡下人 能 够 具 有 的独特 的心 理文化 因素 。因此 , 乡下人 成 为 了符 号 化 的具体 意象 ,在 着力表现边地人 性复归的同时,也体现 出苗汉融合 的民族色彩 。 第二 节沈从 文 文 学观 念 的重 造 四十年代末 ,面对 玄黄未定 的政局 ,始终疏离于 国、共 两党政权 间的沈 从文对于今后 的去 留问题有着 自己的考虑 :一方面 ,长期对 国 民党政府 的批 判 , 使他对于 旧政权不再抱有期望 ;另一方 面 ,对 于共产党能够 改变 国家 的能力 ,他 充 满 信心 。因此 , 1949 年 ,在 与张兆和 的通 信 中 ,他坦 言 了 自己不 去 台湾 的原 因:我不 向南行 ,留下这 単 .,本来 即是为孩 子在新环境 中受教育 , 自己作牺 牲 的!应当放弃了对于一只沉舟的希望,将爱给予下一代。 ? -这 t tt 的修 改包括 时 间 、年龄 、死 w 、 内心 变化 等 多方面 ,改动涉 及个版本 ,1休话 参 沈 从 义 边 城 汇校举要 以及 边城 版本 校勘 记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z. 天律:天人民出版朴.,2006. 41.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z. 天律:天律人民出版社,2006. 40. 沈从文. 沈从文全? :第 i-九卷m .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17. 3 6 与此 同时,随着革命形势 的变化 ,一贯主张 以 自由主义 立场看待作家与 政 府关系的沈 从文 ,从 1947 年 开始 ,便遭 到文坛又一波 愈演 愈烈 的批判 ,其 中 以 口气 最 为严 厉 、影 响最 为广 泛 的 斥 反动 文 艺为主要代 表 。但 从 当时 的情 形 看来,一直向着 文学革命所提出的大目标 而不断努力的沈从文,似乎并不 去刻意 回应 ,他对于今 后 的文 学走 向,有着 自己的预见 : 大局玄黄未定 ,惟 从 大 处看发展 ,中国行将进 入一新 时代 ,则无可怀疑 。用笔 的求其有 意义 ,有作用 , 传统写作方式态度, 恐都得决心放 、弃, 从新起始来学习从事。 如生命正3 青 春 ,适 应 性 大 ,弹 性 强 ,如 能 从 一 新观 点继 续 用 笔 ,为 一 原则 服 务 ,必 更 易 促进 一个新社会的实现。 a在此可以看 出, 尽管沈从文 已经意识到随着新政权的确立, 会 使文学创作 的某些方 面较之从 前发生改变 ,但他不认为 用文学 改造社会 这 种 明显沿袭 五 四时期 精祌 的创 作观念会 发 生本质 的变化 ,因此他对于今后 的 文 学创作抱有 很大的期待和工作热情 。 可 见 ,对 于 1949 年 初 北京 大 学校 1 1打 出 打 倒新 月 派 、现 代 评论 派 、第二 条路线的 沈从文这样的 标语, 沈从文 是始料未及的; 同时, 北大学生张贴了 抄 写 斥 反动 文 艺 的大字 报 ,其 中 特 别是沈 从 文 ,他 一直 是有 意 识 的作 为反动 派 而活动着 的论断 ,无疑对沈 从文 的政 治身份做 出了明确 的判 定 ,这使处于 历 史转折 关键 时期作为个体 的沈从文 产生 了前所未有 的恐惧 。1949 年 3 月,在 与 张 以瑛 的通 信 中 ,沈 从 文表 达 了 自身 的恐 惧 与无奈 :我在 另 外 一种 攻势 中 , 疲倦得已到一个程度,不是为三姑,不是还希望有机会为人民伊了卓妙i :;作, 我早 已长休息 了。用笔 了二十多年 ,根本 不和 国民党混过 ,只因g习惯 为 自由 处 理文字 ,两年来态度上不积极 ,作成一些错 误 ,不知不觉便被人推 于一个 困难 环 境 中 ,? 为 国民党 利用 的 阱坑边 缘 。如真 的和 现 实政 治相 混 ,那就 早 飞 到台湾广州去了。那会搁到这个孤点上受罪? 在大历史时代中长期被排挤、 批 判和打击 ,没有人去理解他 的想法与感受 , 此 时的沈从文 是 孤 立而绝望 的, 这种 与时代 的距 离感造 成 了沈 从文精神 的崩溃,使他最终选择 了 自杀 。 建 国后 ,尽管沈从文始终被新 政权冷 处理 ,但他对文学创作仍抱有希 望 ,为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枓(z. x m -.天人民出版社,2006. 126.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第十八卷m . 太原:北 共涛,杨瑞仁. 沈从义研究资料( 上)z. 天津:天津人民, 11版社,2006. 289.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m . 太原:北 文艺出版社,2002. 20- 21. w 冲 ,双删除线为 作 者删 去 ,但仍 能 辨认 的文字 。 3 7 了恢复用笔能力和信心,他也创作了短篇 老同志 :,并几易其稿 ,这与他在 与 张 兆和 的通 信 中所表 达 的要把 工 作 和人 民历 史 发展相 结合 ,来 向年 青 一代 学 习 ,并为他们而工作 。向人 民学 习,为他们而工作 的想法相吻合 。然 而 ,共产 党建立政权后 ,通过思想改造和意识形态批判 的途径 ,将知识分子纳入 国家机器 之 中 ,要 求 知 识分 子 的作 为符 合现 有 的政 治行 为规 范 ,这 与沈 从文所 追 求 的创 作 观 念大相 径庭 , 新 的社会政 治环 境不允许沈从文将 文学 作为社会 改造 的武器 , 对! 治的绝对性进行对抗, 他面临不写, 或胡写 的两种情形, 因此, 沈从文 的工作 重 心 逐 步转 向文物研 究方面 。 沈 从 文 小 说选集 的 出版 ,对沈 从文 的文学 创作 是一 次久违 的鼓 励 ,也 体 现 出新政权 对于沈从文态度 的转变 ,因此 ,此 次收入其 中的 边城 较之 以前 , 有着 大范 围的修 改 ,其 中有一个修改值得注意 :即对二十三章末尾做法 事老道士 的描 写进 行 了丰富和 改动 ,沈 从文希望通 过 老道 士 的 形象 ,对政 党透 露 出希 望 重 拾 笔 墨进 行创 作 的 讯息 。根据沈 从 文在 抽 象 的抒情 中对 不写 ,或 胡写 的 两 种 隋 形的分 析可知, 1957年的 沈从文己 然 通过了 真正 的改 造自 我。 这种 自我 改造 于沈 从文 的文 学 创作观 念而 言是痛 苦 的 ,它 是 一种 迫 于环 境 ff i力 由外及 内的改变 ,与 自内而外 的蜕变有着本质的差别。一向以 文学独立 性 为核心 的文学创作观念被 文学从属政 治 的要求所 替代 ,用文学 艺术 动 摇旧社会基础 4j: 天律人民lli版社,2006. 385. )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z. 天津:天淨人民出版社,2006. 124.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z.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32. 3 8 参考 文献 1、 沈从文. 边城 n . 国闻周报, 1934 1 1 至 19344 23.文艺副 刊 , 8 . 2、 沈从文. 边城m . 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4. 3、 沈从文. 边城 m . 杜林:杜林开明书店,1943. 4、 沈从文. 边城 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 :第十六卷m .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6、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 :第十七卷m .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7、 沈从文. 沈从文全奥 :第十八卷m .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8、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 :第十九卷m .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9、 沈从文,张兆和等. 沈从文家书m . 南京:江苏教出版社,2005. 10、 沈从文,金宏宇,剪青山. 边城 汇校本m .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 0 0 9 . 11、 巴金 ,黄永玉等 . 长河不 尽流 念沈从 文先 生长沙 :湖南 文艺 出版 社 , 1989 . 12、 贺桂梅. 转折的吋代 4050 年代作家研究m . 济南:山东教疗出版 社 ,2003 . 13、 姜德明. 新文学版本m .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4、 金介甫. 沈从文传m .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15、 金宏宇.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 0 0 4 . 16、 金宏宇. 新文学的版本批评m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7、 凌宇. 沈从文传m .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18、 刘洪涛,杨瑞仁. 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 z.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 0 0 6 . 19、 钱理群. 1948: 天玄地黄m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0、 吴世勇. 沈从文年谱 m . 天津: 天津人民出 版社, 2006. 21、 朱金顺. 新文学资料引论 m .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3 9 附录 沈从 文 边城 汇校 简 明举要 汇校 说 明: 1934 年 国闻周报 开始连载沈从文的 中篇 小说 边城 ,全 文共分 10 次 发表于 1 月 1 r , 1 月 14 f1, 3 月 12 n 至 4 月 2 3 r 的 国闻周报 第十 一卷 第 一期至第二期 , 第十一卷 第 四期及第 -卜 一卷第十期至 第十六期 , 署名沈 从文 ( 汇 校举要 中简称 初 刊本 ) ;后经 作者修改 ,于 1934 年 10 月 由上海 生活 书店 出版单行本 ( 汇校举要 中简称 初版本 ) ;1943 年 9 月,桂林开明书店 再 版 了经过作 者校 改后 的 边城 ( 汇校举要 中简称 修 改本 ) ;1957 年 ,作 者再次修 订 ,辑入人 民文学 出版社 10 月 出版 的 沈 从 文小说选集( 汇校举要 中简称 改定本 ) 。至此 , 边城出现了四个文字互异的版本,而本文则拟对. 这 四个版 本进 行 汇校 。 校录过 程 中,本 文对各版本 中的异文择 要 引录 ,选 择 的标 准 是 :省略作 者 对 一些 明显 的 文字误 植 的修 改 ,仅 引朵 内容方 面 改动较 大 之处 。同 时将 繁体 字 转 换 为简化 字 , 旧式标 点转换 为现今通 行的标点 ( 如 转换为 、 。 沈 从文 边城 汇 校简 明举要 : 题 记 : 1、 初刊本 : 无 初版本第 5 页 ,第 7 行 :失去了原来的朴质 , 修改本 第 3 页 ,第 10 行 :起始失去 了原来 的朴质 , 改 定本 : 无 正 文 : 1、 初刊本 国闻周报 第 11 卷 ,第 1 期 ( 1934 年 1 月 1 r ),文艺副刊 第7 页一,第 1列,第 1行:靠西有一条官路。 - 初版本第 1 页 ,第 1 行 :靠东有一条官路 。 4 0 修 改本 第 1 页 ,第 1 行 : 同 初版 本 改定本第 226 页 ,第 1 行 : 同 初版本 2、 初刊本 国闻周报 第 11 卷 ,第 1 期 ( 1934 年 1 月 1 r ),文 艺副刊 第 7 页 ,第 1 列 ,第 1 一 2 行 :这 官路将近湘西边 境上一个地方名为 茶峒 的 小 山城 时 , 初版 本第 1 页 ,第 1 一 2 行 :这 官路将近湘 西边境到 了一个地方名为 茶 峒 的小山 城时, 、 修 改本 第 1 页 ,第 1 一 2 行 : 同 初版本 改定本第 226 页 , 第 一 2 行 : 这 官路将近湘西边境 , 到 了一个地方名 叫 茶 峒 的小 山城 时 , 3、 初 刊本 国闻周报 第 11 卷 ,第 1 期( 1934 年 1 月 1 fl), 文艺副刊 第 7 页 ,第 1 列 ,第 9一 10 行 :长年水 皆静静 的,河床 为大 片石头作成 , 初版本 第 1 页 ,第 6 行 :河床 为大片石头作成 。 修改本 第1页, 第6行:河床是大片石头作k 。 改定本 第 226 页 ,第 7 行 : 同 修 改本 4、 初刊本 国闻周报 第 1 卷 ,第 1 期 ( 1934 年 1 月 1 n ), 文艺副刊 第 7 页 ,第 1 列 ,第 10 11 行 :故水 即或深 到 一篙 不 能落底 ,却清 澈透 明 , 初版 本 第 1 页 ,第 6 7 行 :静静 的水 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 ,却依然清 澈 透 明 , 修改本 第 1 页 ,第 6 行 : 同 初版本 改定本 第 226 页 ,第 8 行 :静静 的河水 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 ,却依然清 澈 透 明 , 5、 初刊本 国闻周报 第 11 卷 ,第 1 期 ( 1934 年 1 月 1 n ),文艺副 刊 第 7 页 , 第 1 列 ,第 11 13 行 :小溪 即为川湘来往孔道 ,限于财 力不能搭桥 , 就 安排 了一只方头渡 船 , 初版本第 2 页 ,第 1 行 :小溪 即为川湘来往孔道 ,限于财力不 能搭桥 ,就 安排 了一只方头渡船 , 修改本 第 1页,第 78 行:小溪即为化 i 湘來往孔道,限于地势和财力不 能搭 桥 ,就安排 了一只 方 头渡 船 , 4 1 改 定本 第 226 页 ,第 9一 10 行 :小溪 即为川 、湘来往孔 道 ,水常有 涨落 , 限于 财 力 不 能搭 桥 ,就 安 排 了 一 只 方 头 渡 船 。 6 、 初 刊 本 国闻周报 第 11 卷 ,第 1 期( 1934 年 1 月 1 闩) ,文 艺副 刊 第 7 页 ,第 1 列 ,第 13 14 行 :一次连人带马 ,约可 以载二十位 ,人数多时 则反 复来 去 。 初 版 本 第 2 页 ,第 2 行 : 同 初 刊本 修改本 第、 1页,第8行:同初刊本 改 定本 第 226 页 ,第 10 -11 行 :这渡船 一 次连 人带 马 ,约可 以载 二十 位 搭 客 过 河 ,人 数 多时必 反复 来 去 。 7 、 初 刊本 国闻周报 第 11 卷 ,第 1 期 ( 1934 年 1 月 1 闩) ,文 艺副刊 第 7 页 ,第 1 列 ,第 15 16 行;第 2 列 ,第 1 行 :溪岸两端水面牵 了一段 废 缆 ,有 人过 渡 时 ,把铁 环 挂 在废 缆 上,船 上人 则 引手攀 缘 那横 缆 , 初版 本 第 2 页 ,第 3-5 行 : 同 初 刊 本 修改本 第l k,第9一 10行:同初刊本 改 定本 第 226 页 ,第 12 14 行 :溪 岸两端水面横牵 了一段竹 缆 ,有 人 过 渡 时 ,把铁环挂在竹缆上 ,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 , 8、 初刊本 国闻周报 第 u卷 ,第 1 期 ( 1934 年 1 月 1 円) ,文艺副刊 第 7 页 ,第 2 列 ,第 2 行 :船 将 拢 岸 了 , 初 版 本 第 2 页 ,第 5 行 :同 初 刊本 修 改本 第 1 页 ,第 9 行 :船将拢 岸 时 , 改定本 第 226 页 ,第 14 行 : 同 修 改本 9 、 初 刊本 国闻周报 第 11 卷 ,第 1 期 ( 1934 年 1 月 1 r ),文 艺副 刊 第 7 页 ,第 2 列 ,第 3 行 :一面 自己霍 的跃 上 了岸 , 初版 本 第 2 页 ,第 6 行 : 自己霍 的跃上 了岸 , 修 改 本 第 1 页 ,第 11 行 : 同 初版 本 改 定本 第 226 页 ,第 15 行 :同 初版本 10、 初刊本 国闻周报 第 11 卷 ,第 1 期 ( 1934 年 1 月 1 fl), 文艺副 刊 第 7 页,第、 2 列,第 5 行:渡头既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 - 初版本第 2 页 ,第 7 行 :渡头为公家所有 ,故过渡人不必 出钱 , 4 2 修 改本 第 2 页 ,第 1 行:同 初版本 改定本 第 226 页 ,第 16 17 行 :渡头属 公家所有 ,过渡 人本不必 出钱 ; 11、 初 刊本 国闻周报 第 11 卷 ,第 1 期 ( 1934 年 1 月 1 闩) , 文艺副刊 第 7 页 ,第 2 列 ,第 10 行 :但不成 ,不管如 何还是有人把钱 的。 初版本第 3 页 ,第 1 行 :同 初刊本 修 改本 第 2 页 ,第 4 行 :同 初刊本 改定本 第 227 页 ,第 3 4 行 :但 是 ,凡事求个心 安理得 ,出力气 不受酬 谁好 意思 ,不管如 何还是有人要把钱 的 。 12、 初 刊本 国闻周报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骨科骨折的固定术式与效果评估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综合评估与干预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耳鼻喉科手术操作技巧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临床实践能力评估模拟考查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创面护理常见问题考察答案及解析
- 检验科消防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感控培训考试
- vte测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放射科影像诊断模拟实验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血液病学实验室检测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视神经炎的护理
- 九州通业务员培训
- 儿童跑步教学课件
-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 测绘保密自查管理制度
- 2026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素材:觉醒是一种持续的心态
- 2025年《网络营销》课程标准
- DB32-T 5092-2025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数据采集要求
- 2025年中国微网雾化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T/CCS 004-2023智能化煤矿体系架构
- 即墨区离婚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