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ndk01型dsp实验开发系统研制与开发.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n d k - 0 1实验系统舍弃了通过仿真器的控制方式,直接通过并行接 口同微机连接,使得各学校用最少的价格得到了功能强大的产品; 3 .便于学习:系统是否便于学习是本系统能否被广泛应用的关 键之一,为此研制了全中文、专门面向 n d k - 0 1开发系统的实时调 试环境 ,它可对 v c 5 4 1 0 的内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可把所要 调 试 的程 序载入 数字信 号处理板 ,完成单步运 行 、全速运 行、设置 断点运行等调试,并可随时暂停程序的运行,查看寄存器、内存等 的内容以检验程序是否正常运行,并可把内存的数据转化为图象进 行直观观察; 4 丰富的实验内容:为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编制了针对各层次的 不同实验;其中既有针对初学者的 d s p基本指令实验、采样定理及 实验;又有针对有一定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基础的 f i r滤波器设计及 实验、i i r滤波器设计与实验、f f t变换实验、自相关实验和低频 频谱分析实验;还有为研究人员提供的 d c t变换实验、wv d实验 和自适应滤波器的实现等实验;此外还有面向应用的 a 律压缩实 验、数字录音实验等多种实验; 5 .我们为系统编写了全面的中文资料,在此基础上以 n d k - 0 1 系统为平台,进行进一步的扩展与开发。 通过我们的努力,己经完全达到了以上的要求,目前国内还没 有同类产品出现,该系统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先进性,相信会对我国 d s p技术的推广作出贡献。 在 n d k - 0 1 型 d s p实验开发系统的研制过程中,张泽老师在选 题、研制过程中给予了全面的指导和认真、细致的帮助。在n d k - 0 1 型实验开发系统的软件研制中和实验的开发过程中任志刚和汪春梅 同学都进行了大量的实际工作,闻亭公司的朱明浩先生在资料提供 等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这里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n d k - 0 1 型d s p 实验开发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摘 要 为了解决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并为研究者提供一个 先进、实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开发平台, 特此研制了n d k - 0 1 型 d s p实 验开发系统。本文第一章着重介绍了该实验开发系统的硬件设计,并详细说 明了系统 a / d转换芯片 m a x 1 2 4 6和 d / a转换芯片 m a x 5 3 1与处理器 t ms 3 2 0 v c 5 4 1 0多通道自动缓存串口的连接与初始化设置;第二章则介绍 了n d k - 0 1 型 d s p实验开发系统软件调试环境的实现原理与 具体功能;第 三章则是在n d k - 0 1 型实验开发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本 文主要围绕离散余弦变换 ( d c t ) 和 wi g n e r - v i l l e 分布 ( wv d )的程序编 制、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将实验结果同 ma t l a b仿真的结果进行了 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 d s p 实验开发系统、 调试环境、 离散余弦变换、 wi g n e r - v i l l e 分布 概述 自 从 七 十 年 代 末 第 一 块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器( d ig it a l s ig n a l p r o c e s s o r ) 推 出 以来,数字信号处理就从早期的非实时、应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过渡到实 时、应用专用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阶段。图1 显示了早期的数字信号处理 流程,图2 则是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流程。从中,我们可看到二者的区别。正 是这种变化才使得数字化取代模拟技术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趋势。 $o la fa , io 环 a /d c杯9盯 d /a c ii;刀 图1 早期数字信号处理流程 图2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流程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正在取代模拟信号处理而成为信号处理的主流。在数 字信号处理器发展的初期,d s p芯片价格昂贵、 硬件设计复杂,所以只被 应用于军事、航天等很少的领域。然而,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密度每十八个 月增长一倍、价格减少一半 ( 即摩尔定律),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性价比己经 达到了一般用户可接受的程度,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己经是指 日可待。无疑,培养未来电 子信息技术人刁 的大专院校迫切需要一种功能强 大、简单易用的 d s p实验平台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使 用。 为此,我们设计并开发了 这样一种数字信号处理器平台 一n d k - 0 1 型 d s p 实验开发系统。 它以t m s 3 2 0 v c 5 4 1 0 处理器为中心,由串行a / d转换 系统、串行 d / a转换系统、并行 a / d转换系统、容量巨大的扩展内 存和方 便快捷的并行 h p i 接口组成了功能强大的 d s p硬件平台。针对中国用户我 们还 f 发了 纯中文的调试环境,并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了十多个数字信 号处理的实验。我们有理由相信该 实验开发系统会为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的 学习和推广作出贡献。 第一章n d k - 0 1 型实验开发系统的硬件设计 开发本实验系统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者提供一个功能强大、容易扩展、 性 能 稳 定 的 实 验 平 台 。 因此 ,我 们 设 计 了 以德 州 仪 器 公 司 的 t ms 3 2 0 v c 5 4 1 0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选择该处理器的原因 是德州仪器公司在数字信号处理器领域处于主导地位,无论从产品的先进性 还是技术支持都十分良 好。v c 5 4 1 0是德州公司 c 5 4 x系列中较为先进的产 no f ,一与 该系列中其它型号相比在各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改进。如 m c b s p串 口、 d m a功能、增强型 h p i 接口 等最新技术,它代表了c 5 4 x系列处理器 的最新成就。 1 . 1 n d k - 0 1 型d s p 实验开发系统的总体结构 一套完整的数字系统应具备模数转换、数模转换部分、处理器部分、 寄存器部分, 必要的话还应有与其它数字系统的 接口, n d k - 0 1 型d s p 实验 开发系统就完整地包括了这些部分。 串行冉 刃c max1 2 46 藻脚暇嘿肇 、 、 、 a n o m w ,_ _ _ _ _ _ 并行h p i 接口 并行a 瓜c tlc5 5 1 0 vc5 4 1 0 数字信号 扩展总线 接口 申行d / a c max5 3 1 2 5 6 k x 1 6 位 扩展内存 图1 - 1 n d k - 0 1 型d s p 实 验开发系统组成框图 图 1 - 1 是n d k - 0 1 型d s p实验开发系统的组成框图。其中,处理器采 用了t m s 3 2 0 v c 5 4 1 0 处理器, 它是1 6 位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 其工作频率 是 i o o mh z ; v c 5 4 1 0处理器片内己经内置了 6 4 k随机存储器、1 6 k只读存 储器。为了满足大量数据处理的需要,我们又在数字信号处理板上扩展了 2 5 6 k x l 6 位静态随机存储器;系统的模数转换部分由两部分组成1 2 位串 行模数转换器 ma x 1 2 4 6 ,其最高转换速率可达 1 3 3 k / s ,另外还有 8 位并行 模数转换器 t l c 5 5 1 0 ,它的最高转换速率可达 2 0 m / s ;数模转换部分由 ma x 5 3 1 组成,它是1 2 位数模转换器,最高数模转换速率4 0 k / s ;实验开发 系统与微机的数据接口 是通过处理器的 h p i 接口相连的,连接时只要把开 发系统的并行接口与微机的并行接口相连即成,通过该接口微机可控制开发 系统运行的全过程,随时了解开发系统运行状况,并读取处理器的寄存器、 存储器的内容;为了满足可扩展的要求,系统预留了数据总线、地址总线、 串行总线的扩展接口,对于己 经拥有仿真器的用户,系统还预留有仿真器接 日,用户只需在板子上连接插针即可。 r m a x 1 2 4 6厂 v c 5 4 1 0 n c 5 4 0 9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器 输入 1 输入 2 目目1接口 图1 - 2 n d k - 0 1 型d s p 实验开发系统示意图 4 图1 - 2 是n d k - 0 1 型d s p 实验开发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输入1 和输入2 是模数转换器 ma x 1 2 4 6的模拟输入端,输出是数模转换器 m a x 5 3 1的模 拟信号输出端,电源接+ 5 伏直流电源,与微机相连的并口 线接h p i 接口。 1 .2 t ms 3 2 0 v c 5 4 1 0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 结构与扩展内 存 c 5 4 x系列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是德州仪器公司用来取代 c 2 x , c 5 x系 列的新一代数字信号处理器,它的体积更小,耗电更低,更适应移动通讯等 领域的应用。 c 5 4 x系列产品具有相同的c p u结构,而区别则在于新产品具有更快的 运行速度,更大的内 存空间和更先进的片内外设。以v c 5 4 1 0 为例:其运行 速度己 经从c 5 4 x 系列 初始的4 0 m i p s ( 每秒百万次 ) 提高到l 0 0 m i p s , 随 机存 储器从c 5 4 2 的1 0 k 提高到6 4 k 字长, 只读存储器从c 5 4 2 的2 k 提高到1 6 k 字长,程序寻址空间扩大到8 m,串行接口从以前的标准串口 升级到现在的 存储器外设 玉l附 i , y ; i ! : 丫 子; 1才 。 二 不 一 1 c ) .: j 丫 成价彻 沙护 月川1 1 1 1 1 1 1 1 . y ir illii:d f ( ms : y ) p : 7 7 .rrf l ldj t f u 丫 义 刃水 川杏帅邝 1 sr ii ill湍 :4 1 i i, 表 1 - 1 m a x 5 3 1 双极性编码表 1 . 5 h p i 接口 与扩展接口 系统与微机的连接是通过 h p i 接口 相连的,h p i 是主机接 ! 的缩写 ( h o s t p o rt i n t e r f a c e ), 它为主机提供了 访问数字信号处理器内存的并行通 道,且通过这一通道可实现处理器的程序加载。 图 卜 1 0是 h p i 接口的结构框图, h d ( 7 - 0 )是接口的数据线, 它接入 h p i 接口的控制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而这三个寄存器接入处 理器的d ma总线并通过d m a总线连接处理器的存储器。 inlednceom rorsg rtnli 图1 - 1 0 h p i 接口的结构框图 h p i 接 i 的控制寄存器主要控制数据的传送、中断的 产生并显示h p i 接 v -1 的工作状态:地址寄存器保存 h p i 接c 7 所要访问的内存地址,井可 通过 控制信号使得地址寄存器保持原值或侮次访问地址递增;数据寄存器是数据 转送的中i fd 环节,它即可保存从处理器内存读取的数据,等待主机读取数 据,或者保存 1 三 机送来的数据,并通过 d ma通道把数抓送到对应的内存地 i i i : . 为增强系统的扩展性,我们为实验开发系统提供了数据总线接口、地址 总线接日、串行接口和仿真器接口。在数据、地址总线接口中还引出了控制 信号、 c l k o u t信号,但应注意的是除了数据总线是5 v信号外,其余都足 3 . 3 v信 、 少 图 ( 1 - 1 1 ) 串 行总线接口j p 3 1卜 、 引 一-下万 多 于 图( 1 - 1 2 ) 地址总线接口jim和数据总线接口j p 2 第二章n d k - 0 1 型实 验开发系 统的软 件调试 环境 硬件的设计、研制仅仅是整个实验开发系统研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 没有完善的软件与之配套,它只能是一个运行固定程序的板卡,但配以功 能全面的软件调试环境,就可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程序调试、功能检 验和进行实验。 一个完善的调试环境必须能够完成以 下功能: 程序的 载入:从机器语言 到汇编语言的反编译;进行程序的调试一一这里包括设置断点、单步运 行、全速运行、暂停运行等功能;读取处理器资源并显示这里处理器 资源包括全局寄存器、mc b s p串口寄存器、d ma寄存器、处理器的程序空 间、数据空间等:另外调试环境还可把数据空间的数据转变为图形进行显 不 。 2 . 1 调试环境的运行原理 调试环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v c 5 4 1 0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内核 程序, 这个内 核程序实际上就是处理器的 操作系统,它即要完成执行程序的 载入、控制,又要完成对处理器所有资源的访问,这部分程序是采用 v c 5 4 1 0专用汇编语言 编制的;调试环境的另一部分是微机的主体程序,主 体程序所要完成的功能是处理板的自 检、调试内 核的载入,接下来主体程序 会通过处理器内驻留的内核程序来控制处理板的运行。图2 - 1 是调试环境的 组成框图。 图2 - 1 调试环境组成框图 v c 5 4 1 0处理板上的驻留程序内核主要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中断向 量表、处理单元和堆栈区。中断向 量表主要用来处理中断,并根据中断的 性 质将其引导到处理单元,堆栈区主要放置中断发生或子程序调用时程序中断 或调用前的程序运行地址以及处理单元中用到的寄存器的原始值。以下将就 程序具体说明: . s e t s e c t . t e x t , 0 x 8 0 . s e t s e c t . b s s , 0 x 1 0 0 0 . t e x t d g o t o s t a rt i mr=# 2 0 0 h r e t u rn e n a b l e ;为t e x t 段分配地址 :为b s s 段分配地址 ;中断向量表;初始化后从s t a r t 开始运行 ;处理器可接受h i n t中断 ;不可屏蔽中断 n o p n o p n o p d g o t o i nt m t r a p x =1; 软件中断 关掉所有中断 5 2 * 1 6 e n a b l e o c - 3 f : 为中断1 8 - 3 0 保留空间 4 0 ; i n t o 中断 n o p n o p n o p r e t u rn e n a b l e;4 4 ; i n t l 中断 n o p n o p n o p r e t u rn e n a b l e;4 8 ; i n t 2 中断 , p八ul, traintintint n o p n o p n o p t i n t r e t u r n e n a b l e; 4 c ; 定时器中断 n o p n o p n o p r e t u r n e n a b l e; 5 0 ; r i n t o 中断 n o p n o p n o p r e t u rn e n a b l e;5 4 ; x i n t o 中断 n o p n o p n o p r e t u rn e n a b l e; 5 8 ; r i n t 2 中断 n o p n o p n o p r e t u rn e n a b l e; 5 c ; x i n t 2 中断 n o p n o p n o p r e t u rn e n a b l e; 6 0 ; i n t 3 中断 n o p n o p n o p g o t o n o p n o p m a in; 6 4 ; 主机到d s p 中断 rinto蒯rintz耐int3hpiint 2 4 * 1 6 o h o h ; 6 8 - 7 f ; 保留空im s t at1 aux3 aux1 . wo r d o h aux 2 . wo r d o h al ow . wo r d o h ahi . wo r d o h agr d . wo r d o h s t a r t : p ms t=# o o a o h s p = # s t k p t r t r a p ( 2 ) m ain . o v l y = l ; i p t r = l 指向中断向 量表的启始位w. 8 0 h ; s p 指向堆栈地址. ; 软件中断,等待命令 d a t a ( s t a t i ) = s t 1 ; 保存s t l 的内 容 d a t a ( a u x 3 ) = a r 3 ; 保存a r 3 的内 容 d a t a ( a u x i ) = a r l ; 保 存a r l 的内 容 d a ta ( a u x 2 ) = a r 2 ; 保 存a r t 的内 容 d a t a ( a l o w ) = a l ; 保 存累 加器a 低1 6 位的 内 容 d a t a ( a h i ) = a h; 保存累 加器a高1 6 位的内 容 d a t a ( a g r d ) = a g; 保存累加器a保护位的内 容 e x e c md h p i c = # 8 h; 向h p i 控制寄 存器送出中 断 接受标志 n o p n o p wa i t a = h p i c a循 环 执行 直到 下 一 个命 令 到 来 h p ic = # 2 h; 设 置h p i 控 制寄 存 器 n o p n o p a r l = # i 0 0 2 h ; a r l 指向数据长 度 a r 3 =d a t a ( c o mma n d ); a r 3 = c o m m a n d a r 2 = d a t a ( d u p d a d d r ) a l = d a t a ( p u d d a d d r ) i f ( * a r 3 - ! = 0 ) g o t o n x t l ; r e p e a t ( * a r l ) p r o g ( a ) =* a r 2 + g o t o e x e c md a r 2 =下传地址 上传地址 c o m m a n d = 0 : 上传数据或下传程序 n x t i if ( * a r 3 - != 0 ) g o t o n x t 2 ; c o m m a n d = 1 :上 传 程序 或 下传 数 据 r e p e a t ( * a r l ) * a r 2 + p r o g ( a ) g o t o e x e c m d n x t 2 i f ( * a r 3 - ! = 0 ) g o t o e x e c m d ; c o m m a n d = 2 :运行 a r l = p o p ( ); 丢弃t r a p ( 2 )返回地址 a r l = d a ta ( p u d d a d d r ) ; 得 到 程 序 运行 地 址 p u s h ( a r l ); 将地址放到堆栈 r e s t o 爬 s 1 1 = d a t a ( s t a t i ) ; 重新 载入s t l a r 3 = d a t a ( a u x 3 ); 重新 载入a r 3 a r l = d a t a ( a u x i ); 重新载入a r l a r 2 = d a t a ( a u x 2 ); 重新载入a r 2 a l = d a t a ( a l o w) a h = d a t a ( a h i ) a g = d a t a ( a g r d ) i f r=# 2 0 0 h r e t u rn e n a b l e . s p a c e 3 0 * 1 6 ; 清除h i n t中断 ; 返回应用程序 s t k p t r . wo r d$ . e n d 第三章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的设计 在 n d k - 0 1 型 d s p实验开发系统的研制中,我们特别注意了实验的开 发,特别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开发了一系列程序。其中既有针对初学者的 d s p基本指令实验、采样定理及实验;又有针对有一定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基础的使用者的f i r滤波器设计及实验、i i r滤波器设计与实验、f f t变换 实验、自相关实验和低频频谱分析的窗函数实验;还有为研究人员提供的 d c t变换实验、wv d实验和自 适应滤波器的实现等实验;此外还有针对应 用的 a律压缩实验、数字录音实验等多种实验。在本章中将重点介绍 d c t 变换和 wv d分布实验的原理、程序编制、运行结果,并用 m a t l a b进行结 果的验证。 3 . 1 离散余弦变换 ( d c t )实验 由于傅里叶变换有着明确的物理意义 ( 即变换域反映了信号包含的频率 内容),因此傅里叶变换是信号处理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变换。除了傅里 叶变换之外,人们还提出了很多其他类型的变换,它们有各自的理论与应用 背景。 离散余弦变换 ( d c t ),和傅里叶变换一样,是正弦类正交变换的一 种。d c t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数据压缩、模式识别、 we i n e r 滤波等等。还较多的应用于语音、图像处理等,取得了显著的成 果。 a h m e d 和 r a o 于 1 9 7 4 年首先给出了离散余弦变换 ( d c t )的定义。 给定序列x ( n ) , n = 0 , 1 ,, n - 1 , 其离散余弦变换定义为: x ,.(0,一 1 x , (k)一 福 变换的核函数: 艺x ( n ) ( 2 n + 1 ) k ; r 2 n k = 1 .2 ,,n- 1 间妇艺间 c k, 一 得 9 k cos ( 2 n + 1 ) k i r 2n k . n = 1 ,2 ,. . ,n- 1 是实数,式中系数: 1 / 扼k = 0 9 k= k #0 这样,若 x ( n ) 是实数, 那么它的 d c t也是实数:而对傅里叶变换,若 x ( n ) 是实数,其 d f t一般是复数。由 此可以 看出, d c t避免了复数运算。 d c t的这个性质有着很大的优越性。 d c t变换在图象处理、数据压缩中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如果没有快速 算法其应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幸运的是d c t变换也有着类似于f f t的快 速算法。 根据d c t 的定义, d c t 变换也可写成如下形式: 厅2 n - i一 之k x , (k ,一 v n “ “ 一“ “ z x 2, (n ) 一 “ 由上式可知,计算一个n点d c t可以通过2 n点f f t 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 1 、 将x ( n ) 补n 个零 形 成2 n点 序列x z n ( n ) ; 2 、 用f f t 求x z n ( n ) 的d f t , 得x 2 1 ( k ) ; 3 、 将x 2 n ( k ) 乘 以 因 子e - j k n 1 2 n , 然 后 取 实 部 , 得x 2 n ( k ) ; 4 、 令 x ,(0)一 摇 x 2n (0) x ,. (k)一 福 x 一 (、) 即完成n点d c t 的计算。 3 . 1 . 2 d c t变换的d s p 实现 美国一位程序专家曾经说过一个好的 d s p程序就象一首好的乐曲一 样,应当精练、和谐, 在 d s p的程序设计中就会真切体会到这一点。事实 上出于 d s p内部结构和用途的考虑, d s p的编程远较其它程序编制复杂。 首 先 d s p的编程必须注意实时性,这是因为 d s p处理的都是实时信号, d s p必须在尽量小的延迟内完成信号的处理并返回处理结果;其次 d s p的 程序必须精练。有过 d s p实际编程经验的人都知道数字信号处理器可提供 用来编程的内存 卜 分有限,编程者必须高效率的应用有限的内存资源编制精 干、高效的 d s p 应用程序。在 d c t快速算法的实现中就特别注意了以上问 德州公司为了 提高 d s p的运行效率特别开发了一系列并行处理指令, 如果能够大量运用并行指令就会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因此在 f f t中应用 了大量3 衬示 指令。举例如下: * a r 3 =h i ( b ) a s m ji b=* a r 3 + + 1 6 * a r 2 = h i ( a ) l 时, h ( k ) = 0 2 , 得 到 中 间 信 号 g (k ) : 设 。 m 一 青 m , 即 在 一 个 周 期 内 取 m 点 g ( k ) = x ( k ) x ( - k ) h ( k ) h ( - k ) 则w , ( 0 , 5 2 ) = 2 艺g ( k ) e - 2 m = 0 , 1 ,2 ,m - 1 3 . 信 号 移 位 : 由 于 此 时 的 琐 域、 时 域 信 号 都 是 离 散 的 , 因 此 可 用 d f t来实现 w v d , 但应注意频域两个相临点之间频率分辨率是 2 f ,/ m , 而 不 是d f t中 的f g/ m 。 做d f t 时, 应将时 域 信号 从k = - l , , l 移到k = 0 , 1 ,2 . . 2 l - l , 移位方法如下: g ( k ) 0 5k -l g ( k ) = g ( k - 2 l - 2 ) l + 2 -k -2 l + l 4 . f f t 运算:运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无疑会增加程序的效率,以便完 成实时性处理, 因此m取大于2 l + 2 的2 的整数次 幂, 此时应在g ( k ) 后补零,得 w ( o , m ) = 2 艺 g ( k ) e 3 .2 .2 wi n g e r - v i l l e r 分布的d s p 实现 w in g e r - v i l le r 分 布的d s p 实 现首 先 要 对 信号 加 窗 进行 截 取, 在本 程 序中 采用1 0 2 3 点b l a c k m a n 窗对采样信号进行截取, 之后得到中间信号g ( k ) , 移 位后进行f f t 快速运算得到w i n g e r - v i l l e r 分布的运行结果。 程序首先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程序的采样数据被分为两块,其长度都 是1 0 2 4 字长,程序首先判断数据块是否存满以及是哪一块数据被存放满; 之后对存满的数据块进行处理: w a i t : n o p f r e t =# 0 a = t fl a g l +1 6 b = a - t fl a g 2 + 1 6 i f ( b e q ) g o t o w a i t;数据缓存区是否存满 t fl a g 2 = h i ( a ) 接下来程序进行加窗,其加窗后的数据从 1 8 0 0 h开始放置: a r 2 = # 1 8 0 0 h a r 4 = # wi n if ( a n e q ) g o t o m o v l; 区 分 缓 存区 位 置 b r c = # o x 3 f e;加窗 d b l o c k r e p e a t ( n e x t 0 0 - 1 ) a r 3 = # 3 0 0 0 h t =* a r 4 + b=* a r 3 +*t * a r 2 + = h i( b ) n e x t 0 0 : 计算中间变量并移位,并且在数据尾部添零: b r c = # 1 f e h: 得到g ( k ) 并 移位 a r t = # 1 b f e h a r 3 = # 1 8 0 0 h d b lo c k r e p e a t ( n e x t 0 l 一 1 ) a r 4 = # 1 d f e h b=* a r 3 +* a r 2 - * a r 4 - = h i ( b ) n e x t 0 l : a r 4# 1 d f f h =# 0* a r 4 b r c = # i f d h a r t = # 1 b f e h a r 3 = # 1 8 0 0 h d b l o c k r e p e a t ( n e x t 0 2 - 1 ) a r 4 = # 1 e 0 0 h b=* a r 3 +* a r 2 - * a r 4 + = h i ( b ) +0 n e x t 0 2 g o t o r e a l t t t m o v l : b r c = # o x 3 f e d b l o c k r e p e a t ( n e x t 1 0 - 1 ) a r 3 = # 3 4 0 0 h t =* a r 4 + b =* a r 3 +* t * a r 2 + 二 h i ( b ) n e x t 1 0 : b r c = # l f e l t a r 2 = # l b f e h a r 3 = # 1 8 0 0 h d b l o c k r e p e a t ( n e x t i i 一 1 ) a r 4 = # 1 d f e h b二* a r 3 +* a r 2 - * a r 4 - = h i ( b ) +0 ne x t 1 l : a r 4=# 1 d f l h * a r 4 =# 0 b r c = # l f d h a r 2 = # 1 b f e h a r 3 = # 1 8 0 0 h d b l o c k r e p e a t ( n e x t 1 2 - 1 ) a r 4 = # 1 e 0 0 h b=* a r 3 +* a r 2 - * a r 4 + = h i ( b ) +0 n e x t 1 2 : 进行f f t 变换: r e a l f ft : dp =# 0 o vm =# 0 f r c t=# 1 as m =# 0 f f t变换 d a t a p a g e i s s e t t o 0 a a n d b a c c u m u l a t o r s o v e r fl o w n o r m a l l y f r a c t i o n a l mo d e i s o n ac c u mu l a t o r s h i ft mo d e b i t s c al l b i t r e v cal l f ft c a l l u n p a c k c a l l p o w e r g o t o w a it; 回 到 程 序 启 始 图3 - 1 2 是w v d程序的流程图: 结束 图3 - 1 2 wv d程序流程图 3 . 2 .3 wi n g e r - v i l l e r 分布的结果与仿真 为了验证程序的运行,选用了正弦信号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并进行了 m a t la b 仿真。 图 3 - 1 3 是正 弦 信号 进行 w in g e r - v i l le r 分布 运算后的 仿真结 果,其中正弦信号的频率是 s k h z 。从图中可以 看到正弦信号进行 wv d分 布运算后,其中除了 对应频率的谱线外,在频率为0 处还有交叉项,其交叉 项的幅度是正 常频率处的两倍, 这是因为正弦信号包括两条谱线,分别位于 士。 , 处, 它们做w v d运算的 交叉项 位与二者频率的中 点, 即。 = 0 处。 在 图中实际只显示了频率轴的正半轴,因此一 。、 处的谱线没有被显示出来。 一 。 舒一一一一, 家厂 一一 一-贪 霜一 一一 一下石 石 一d 。 口 。 图3 - 1 3 m a t l a b 仿真结果 图 3 - 1 4是正弦信号进行 wv d运算后的结果,正弦信号的频率为 2 .6 k h z ,图中可看到正弦信号在正频率处的谱线以及在交叉项位置的谱 线,且交叉项处幅度是正弦信号的正频率处幅度的两倍。 0 1 0 0 0 2 0 0 0 3 0 0 0 4 0 0 0 5 0 0 0 6 0 0 0 7 0 0 0 8 0 0 0 ( hx j 图3 - 1 4正弦信号进行wv d的结果 理想的wv d运算应把加窗后的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再进行逆变换取 得解析信号,然后对解析信号进行 wv d运算,这样可把 wv d运算的频率 分辨率扩大一倍,而使得对模拟信号的模数转换率只要大于模拟信号最高频 率的两倍即可。但在本程序中考虑到为得到解析信号要进行大量的运算,不 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并且 c 5 4 x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数据位只有 1 6 位,而为了得到解析信号要先进行f f t正 变换处理后再进行 f f t逆变换, 处理器不能满足精度的要求,因此只采用了 简化的w v d算法,使用该 算法 应注意模数转换率应要大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四倍。 总结 经过项目 所有参与人员的努力,n d k - 0 1 型d s p 实验开发系统的开发工 作己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在已经进入了小批量试生产阶段。经过我们 对各方面调查,国内还没有同类型的系统。因此,该实验系统具有一定的创 新性,功能也完全能够满足从 d s p技术入门到使用、开发的需要。接下来 要做的工作是扩展软件调试环境的功能,增加系统实验的范围,使之扩展到 诸如图象处理、语音压缩等领域。 d s p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技术的发展和进 步,并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宝贵的 批评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t e x a s i n s t r u m e n t s , t ms 3 2 0 c 5 4 x d s p r e f e r e n c e s e t , v o l u m e 1 : c p u a n d p e r i p h e r a l s , 1 9 9 6 2 , t e x a s i n s t r u m e n t s , t ms 3 2 0 c 5 4 x d s p r e f e r e n c e s e t , v o l u m e 2 : mn e mo n i c i n s t r u c t i o n s e t , 1 9 9 6 3 , t e x a s i n s t r u me n t s , t ms 3 2 0 c 5 4 x d s p r e f e r e n c e s e t , v o l u me 3 : a l g e b r a i c i n s t r u c t i o n s e t ,1 9 9 6 4 . t e x a s i n s t r u m e n t s , t ms 3 2 0 c 5 4 x d s p r e f e r e n c e s e t , v o l u m e 4 :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g u i d e , 1 9 9 6 5 . t e x a s i n s t r u me n t s , t ms 3 2 0 c 5 4 x d s p r e f e r e n c e s e t v o l u m e 5 : e n h a n c e d p e r i p h e r a l s , 1 9 9 9 6 , t e x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市场营销人员招聘面试实战指南及预测题
- 2025年财务分析师求职面试指南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音乐科目模拟题
- 2025年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电力人员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环境工程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及复习策略
- 2025年小学全科特岗教师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招聘考试题库与解析
- 1到10的教学课件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运输作业流程与调度员招聘考试要点
-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 小学语文新课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解读及教学建议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大全2025
- 资料装订合同协议
- 闲置设备日常管理制度
- 阿尔兹海默症康复护理
- (2025)全国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名人传课件完整版本
-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课程
- 运动对大脑功能的促进作用
- 排水防涝设施功能提升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