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仔猪营养特点与饲料配制技术张 民(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高品质乳仔猪料是仔猪早期断奶成功的重要保障,乳仔猪料配制技术是当前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关于乳仔猪料的研究报道不多,市场上的乳仔猪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应用效果不稳定。本文在简要介绍乳仔猪早期断奶应激反应的基础上,重点对乳仔猪营养需要和乳仔猪料配制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乳仔猪料的研究与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关键词:乳仔猪;营养需要;饲料;配制技术乳仔猪早期断奶能有效减少和阻断一些由母猪向仔猪水平传播的疾病,提高母猪繁殖率和栏舍利用率,提高乳仔猪后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但仔猪断奶后受营养、心理、环境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腹泻、采食量低、生长受阻、免疫力降低、死亡率高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高品质乳仔猪料是乳仔猪早期断奶成功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关于乳仔猪料的研究资料不多,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应用效果不稳定。本文在简要介绍乳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的基础上,重点对乳仔猪营养需要和乳仔猪料配制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乳仔猪早期断奶应激反应1.1 体内代谢与内分泌断奶后第1天仔猪因厌食而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血糖大幅降低,引起甲状腺素(T4)水平升高,促使仔猪动用肝糖原和体脂肪,使血清总脂含量第1天升高、血糖含量第2天升高;但由于仔猪体内营养储备有限,此后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肝脏重降低,血清总蛋白含量则一直维持低水平。尽管断奶第4天后饲料摄入大幅度增加,但由于消化不良,引起仔猪腹泻,胃内容物又减少,血糖、血脂仍然维持较低水平。1.2 免疫由于常规饲料中免疫物质或免疫刺激物含量比母乳少, 因此断奶后T淋巴细胞亚群(尤其CD4 +/CD8 +比值)为指标的细胞免疫机能下降、球蛋白及球蛋白占总蛋白比值也下降。可见,早期断奶应激导致仔猪免疫功能下降,至断奶后第67天仔猪免疫功能大致恢复至哺乳仔猪水平。1.3 体内电解质平衡和胃肠道内容物pH值母乳停止供给和仔猪前期饲料采食不足(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导致体内电解质平衡值降低和胃肠道内容物pH 值升高,后期(第4天后)尽管饲料采食增加,但由于饲料酸结合力高,仔猪自身胃酸分泌能力低,使胃肠道内容物pH值进一步升高,体内电解质平衡值持续低下。1.4 消化酶活性由于胃肠道内容物pH值升高,断奶仔猪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降低,此后饲料(酸结合力高)摄入使胃肠pH值进一步升高,使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进一步降低。这导致断奶仔猪对饲料消化率降低。1.5 肠道微生物区系上述4个方面的条件变化,进一步使断奶仔猪肠道中的微生物区系失去平衡,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比例增加,引起腹泻。1.6 消化道形态结构方面上述各项指标,尤其是免疫指标、体内电解质平衡、胃肠道内容物pH值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进一步导致断奶仔猪小肠粘膜绒毛变短,隐窝加深(这种变化在饲料摄入量增加时加剧),消化吸收功能降低。2 乳仔猪营养需要2.1 能量需要哺乳期和断奶期仔猪饲养的目标是获得最大的生长速度。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具有3 个方面的优势:1)体脂肪含量高,有利于克服断奶期采食量不足的问题,且此时的高体脂肪沉积对屠宰时的最终胴体脂肪含量影响很小;2)消化道发育更完善,有利于顺利过渡到断奶饲粮;3)有研究表明,哺乳期和断奶期生长较快的仔猪在生长肥育期的生长速度亦较快,因而屠宰体重更大。哺乳仔猪蛋白质沉积与能量摄入量成正相关,因而亦需要为哺乳仔猪提供最大的能量摄入,以达到最大的蛋白质沉积。仔猪出生后,蛋白质和脂肪沉积迅速增加。在出生至21 日龄断奶期间,仔猪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线性增加,平均增速分别为3438 g/d 和3035 g/d。哺乳至断奶过渡期间,由于采食量低,蛋白质增长暂时放缓,而脂肪增长通常为负值。在这一时期,蛋白质沉积增长速度既与采食量有关,又与饲粮蛋白质含量有关。体脂肪动员速度与采食量、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环境温度有关。2.1.1 维持能量需要哺乳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为470kJ/kgBW0.75d(Jentsch等,1992)。仔猪断奶(4 周龄)后第1 周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为453 kJ/kgBW0.75d,第2 周为423 kJ/kgBW0.75d(Gentry 等,1997)。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还与环境温度有关。当环境温度分别为18、23和28时,两周龄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分别为739、615 和550 kJ/kgBW0.75d (Close 和Stanier,1984)。环境温度分别为3226 、2822 和2218 时,49 周龄仔猪维持代谢所消耗能量分别为443、510和652 kJ/kgBW0.75d(Le Dividich 和Noblet,1982)。2.1.2 蛋白质和脂肪沉积能量需要母猪初乳代谢能用于仔猪生长的效率为0.91(LeDividich 等,1994),常乳代谢能用于仔猪生长的效率介于0.700.73 (Jentsch 等,1992;Morion 和Le Dividich,1999)。在哺乳仔猪中,脂肪沉积主要由吸收的乳脂直接结合脂肪组织(Gerfault 等,2000),因而母乳代谢能用于沉积脂肪的效率(Kf)理论上为1.0,且得到试验证实(Morion 和Le Dividich,1999)。母乳代谢能用于蛋白质沉积的效率(Kp)为0.56(Jentsch 等,1992;Morion 和Le Dividich,1999)。在断奶仔猪中,摄入代谢能用于生长、蛋白质能量沉积和脂肪能量沉积的效率分别为0.72、0.66 和0.77, 与生长猪的相应值接近(ARC,1981)。2.1.3 我国有关仔猪能量需要的研究近20 年来,国内有关仔猪能量需要的研究报道极少。杨嘉实等(1986)采用呼吸测热和碳氮平衡法测得了瘦肉型三元杂仔猪在哺乳前、后期的绝食代谢产热量,并确定仔猪在哺乳前、后期的维持代谢能分别为669.4 和610.9 kJ/kgBW0.75d。国内其它有关仔猪能量需要的研究多采用综合法,且研究对象多为我国地方品种仔猪或地方品种与外种杂交仔猪。本课题组(林映才等,2002 ab)对目前我国普遍饲养的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研究表明,822 kg 以上仔猪采食量与饲粮消化能浓度呈较强负相关(R2=0.79),并且不同饲粮消化能浓度的各组消化能、代谢能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而48 kg 仔猪以上两指标相关性较弱(R2=0.27)。表明8 kg 以上仔猪具有依饲粮消化能浓度调节采食量维持较恒定能量摄入量的能力,但8 kg 以下仔猪这种调节能力较差。因此,配制48 kg 仔猪饲粮应适当提高仔猪消化能日摄入量。2.2 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2.2.1 蛋白质需要仔猪出生后快速生长、生理急剧变化,对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需要高。但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断奶后营养源从母乳转向固体饲料,饲粮中高蛋白质水平往往导致仔猪腹泻和生长抑制(蒋宗勇,1994)。因此,确定仔猪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尤为重要。过去20 年来国内外对仔猪蛋白质需要进行了大量研究,其评价指标包括生长性能、氮沉积、腹泻情况及消化道形态结构等。对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合,18%20%的粗蛋白水平可满足420 kg 仔猪的需要,建议410 kg 阶段采用20%,1020 kg 阶段采用18%。2.2.2 氨基酸需要仔猪氨基酸需要仍是最近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之一。对近20 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分析:1)仔猪赖氨酸需要量,1990 年至今的结果为:体重小于10 kg 仔猪(均重7.70 kg)需要量为1.47%,大于10 kg 者(均重14.20 kg)为1.18%;1990 年之前的结果为:体重小于10 kg 仔猪(均重7.75 kg)需要量为1.29%,大于10 kg者(均重13.92 kg)为1.15%。可见,1990 年以来研究得到的体重小于10 kg 仔猪的赖氨酸需要量高于1990年之前得出的结果,而两时间段对体重大于10 kg 仔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结果较接近。2)关于仔猪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报道较少,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有如下3 方面:仔猪所需的总含硫氨基酸可由胱氨酸提供40%50%(Chung,1992b;Shoveller,2001),不同试验所用饲粮中蛋氨酸与胱氨酸的比例不同,胱氨酸过量导致得出的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偏高,胱氨酸不足则导致得出的蛋氨酸需要量偏高;饲料中含硫氨基酸测定易产生误差;各试验饲粮中赖氨酸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尚需加强仔猪含硫氨基酸需要量研究。综合近20 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体重小于10 kg 仔猪(均重6.58 kg)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为0.75%,大于10 kg 者(均重14.30 kg)为0.59%,低于NRC(1998)相应推荐量。按此结果,820 kg 仔猪常用玉米- 豆粕型基础饲粮中的总含硫氨基酸已可满足其需要,无需另外添加蛋氨酸。这与林映才、蒋宗勇等(1995a)于820 kg 仔猪玉米- 豆粕型饲粮中添加蛋氨酸,未观察到对生长性能有添加效应的结果相符。但实际生产的乳猪料中仍普遍添加蛋氨酸,因此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3)苏氨酸和色氨酸方面,1994 年至今的研究结果:体重小于10 kg 仔猪苏氨酸需要量0.92%(均重7.54 kg)、色氨酸需要量0.26%(均重6.33 kg);大于10kg 仔猪苏氨酸需要量0.70%(均重13.61 kg)、色氨酸需要量0.22%(均重14.23 kg);1994 年之前的结果为:体重小于10 kg 仔猪苏氨酸需要量0.69%(均重6.73 kg)、色氨酸需要量0.21%(均重7.50 kg);大于10 kg 仔猪苏氨酸需要量0.61%(均重13.18 kg)、色氨酸需要量0.17%(均重14.30 kg)。可见,近10年来对仔猪苏氨酸和色氨酸的研究结果高于以前得到的结果,这可能有3 个原因:猪的遗传改良,生长潜力提高;饲粮中赖氨酸水平提高,相应的需要量增加;仔猪早期断奶伴随免疫异常、过氧化损伤、炎症、应激等反应,苏氨酸和色氨酸的需求增加(Nathalie,2003)。已知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活动中,对包括色氨酸在内的芳香族氨基酸需求增加(Reads,1994),苏氨酸对免疫和维持肠道功能至关重要(Li,1999;Ball,1999)。4)关于仔猪异亮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报道还相当少。这些氨基酸对于仔猪尤其断奶仔猪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解毒、抗应激等都有重要作用(Ewtushik,2000;Nathalie,2003),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5)研究表明,断奶引起仔猪小肠粘膜绒毛萎缩的原因之一是母乳中谷氨酰胺(Gln)的供给停止(Pluske,1997),而21 日龄以前仔猪肠道消化饲料中结合态Gln 的酶系尚未发育完善(Madej,1999)。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补充Gln 可防止空肠绒毛萎缩,提高抗氧化能力、小肠吸收功能和消化酶活性,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肌肉中RNA 和蛋白质合成,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减少腹泻(Wu,1996;Lee,2002,2003a,b;刘涛,1999,2003;张军民,2001,2002abc,2003ab)。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来,1%的Gln 水平可满足早期断奶仔猪的需要。2.2.3 “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NRC(1998)将生长猪的氨基酸需要分为维持需要和蛋白质沉积需要,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氨基酸比例不同。由于仔猪维持需要的氨基酸所占比例与生长猪的不同,不同阶段体组织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仔猪尤其断奶仔猪免疫、抗氧化、抗应激、维持肠道功能等对某些氨基酸的特殊需要,因此,仔猪的理想氨基酸模式不同于生长肥育猪阶段。对近20 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分析:1)以总氨基酸表示,各模式间差异很大,以可消化氨基酸表示,则各模式间相对较为接近。这说明,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更精确反映仔猪的实际需要。2)NRC(1998)的仔猪氨基酸平衡模式基本上是参考体蛋白沉积的氨基酸模式,而且仔猪与生长肥育猪的模式相同。对于苏氨酸、含硫氨基酸和异亮氨酸,NRC(1998)模式与Chung(1992)、Baker(1995)和Kim(1995)模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NRC(1998)未充分考虑仔猪维持对这3 种氨基酸的高需求。因为这3 种氨基酸的维持需要比例远高于蛋白质沉积所需的比例。3)ARC(1981)给出的色氨酸、苏氨酸、含硫氨基酸比例偏低。(4)Rhone- Poulenc(1993)推荐的仔猪氨基酸平衡模式中精氨酸和组氨酸比例需进一步探讨。2.3 矿物质需要最近20 年来,国外关于仔猪矿物质需要的研究报道较少。NRC(1998)中除钠和氯之外的其余矿物元素推荐量与NRC(1988)一样。张振斌、蒋宗勇等(2001)已对我国矿物元素的营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断奶仔猪对含有乳清粉或血浆粉的饲粮(钠、氯含量高) 添加食盐有积极反应(Mahan,1996;Kisiel,1998),因此,NRC(1998)调高了仔猪钠和氯的需要量。饲粮中的钾、钠、氯是相互作用的,应考虑电解质平衡,尤其实用猪饲粮中往往钾含量较高。对近20 年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合,仔猪适宜电解质平衡值为200300 eq/kg。不同研究得出的铜、铁、锌、锰需要量差异较大。分析可能原因:1)动物体内微量元素吸收、利用互相影响,不同研究者设计的基础饲粮中其它微量元素水平不同,影响目标元素的需要量研究结果;2)部分研究的试验动物偏少,仅以生长性能评价得出的需要量不准确;3)部分试验设计梯度偏少,影响结果的精确性。微量元素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还涉及安全和环保问题。尤其当前仔猪饲料普遍使用高铜、高锌,其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仔猪营养需要(农英相,2003),进一步深入研究仔猪对铜、铁、锌、锰的需要及其比例仍很重要。高剂量铜(250 mg/kg)促进仔猪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蒋宗勇(1988)、程忠刚和林映才(2001)已对此综述。然而,饲喂含260 mg/kg 铜饲粮30 天比10 mg/kg使肝铜含量增加8 倍(胡国良,2000)。饲喂含210 mg/kg铜饲粮30 d 比10 mg/kg 使肝铜含量增加5 倍,肾铜含量增加2 倍(李杰,1996)。添加200 mg/kg 铜饲粮较12 mg/kg 使粪铜含量提高8.5 倍(1 396 mg/kg 对165 mg/kg)(余德谦,林映才等,2003)。因此,高铜带来的残留和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Coffey(1994)进行的8个试验1 301 头断奶仔猪的研究,结果表明,100 mg/kg赖氨酸螯合铜的促生长效果优于高剂量硫酸铜。Ward(1997)总结系列研究也得到相同结论。国内的研究结果与此相似(周桂莲,1996,2002;余德谦,2003)。可见,使用有机铜,可降低铜的用量,达到高剂量硫酸铜的效果,从而降低组织残留和对环境的压力。自Poulsen (1989) 发现饲粮添加2 500 mg/kg 锌(ZnO)可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以来,国内外针对高锌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计峰(2003)统计了33 次高氧化锌的试验结果,其中80%对断奶仔猪有促生长作用。美国12 所大学合作试验(12 个州试验共1 356 头仔猪),结果表明,3 000 mg/kg 锌(ZnO)22 日龄断奶仔猪4 周内日增重可提高12.5%、饲料利用率4.3%,其效果优于使用250 mg/kg 铜(Hill,2000)。Carlson 和Hill(1999)试验结果表明,对于14 日龄和25 日龄断奶仔猪,断奶后两周连用3 000 mg/kg 锌,可分别提高日增重8%和16%、提高饲料利用率5%和6%。Takach(2000)对1 400 头母猪所产仔猪的生产统计表明,饲喂含3 000 mg/kg 锌(ZnO)饲粮比另两种锌含量饲粮(100 mg/kg 和612 mg/kg 锌),可提高仔猪日增重(436 g/d 对394 g/d)、降低死亡率(0.96%对8.0%)。赵昕红、李德发(1999)和杨立彬、李德发(2000)研究表明,3 000 mg/kg 锌比250 mg/kg 铜, 对35 日龄断奶仔猪有促生长、防下痢效果更好,其体液免疫和抗氧化能力也较好。可见,高锌对断奶仔猪的促生长作用已确定。然而,由于添加的高锌基本全部排泄而污染环境,已引起各国的关注。辜玉红(2004)研究表明,饲喂2 916 mg/kg 锌饲粮与95.6 mg/kg 饲粮比较,粪样中锌含量增加27 倍,锌排出量增加33 倍。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控制好高锌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很有必要。Dove(2003)根据试验结果,建议21 日龄断奶后111d 使用3 000 mg/kg 锌,1221 d 使用2000 mg/kg 锌,2235 d使用1 500 mg/kg。上述美国12 所大学合作试验表明,3 000 mg/kg 锌对仔猪断奶后增重的作用在第2 周最明显,3 周内有效,第4 周无作用;对饲料利用率的作用主要在前两周(Hill,2000)。Carlson 和Hill(1999)研究表明,无论是14 日龄早期断奶还是传统的25 日龄断奶仔猪,添加高锌的作用都是在断奶后两周最明显。冷静、戴志明(2003,a,b,2004)研究表明,720 kg 断奶仔猪饲粮添加1 000 mg/kg 锌(ZnO),与添加3 000 mg/kg和5 000 mg/kg 锌相比,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指标较佳。因此,建议断奶仔猪饲粮使用3 000 mg/kg 锌两周后,应降低锌的用量。使用250 mg/kg 甚至80 mg/kg 的蛋氨酸锌对断奶仔猪与20003000 mg/kg 锌(ZnO)同样有效(Ward,1997;程忠刚,2004),值得进一步研究。此外,高锌条件下微量元素的平衡尚待研究。2.4 仔猪的维生素需要20 世纪4070 年代,国外对猪维生素需要量开展了大量研究,之后的研究则很少。NRC(1998)未对NRC(1988)的维生素需要量作修改。对近10 年来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分析:1)NRC(1998)对脂溶性维生素的推荐量可满足仔猪正常生长的需要,但要获得最佳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需要25 倍于NRC(1998)需要量。2)为满足仔猪最佳生长的需要,2 倍于NRC(1998)推荐的水溶性维生素量是必要的,特殊情况下还需更高。3)本课题组(林映才等,2002cd)研究表明,在胆碱含量较高的玉米- 豆粕型饲粮上添加胆碱仍可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外观经济性状,得出的需要量明显高于NRC(1998)推荐量。说明仔猪对胆碱的需要量较高。4)仔猪阶段添加维生素C 对生长性能、造血和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其需要量随饲养条件、生产目标而异。NRC(1998)对维生素的推荐量是基于不出现缺乏症的最低需要量,未能考虑到快速生长、断奶、免疫、应激等需要,而这些对于饲养仔猪非常关键。国内外近30 年来对猪维生素需要量的研究很少,我国修订瘦肉型猪饲养标准仍只能参考NRC 等标准,这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明显不够。另一方面,实际生产中仔猪饲料往往添加高于NRC 标准推荐量510 倍的维生素,不同饲料中添加量也相差达8倍(张若寒,1995)。因此,系统研究仔猪的维生素需要量显得重要而迫切。2.5 我国仔猪营养需要量编制说明我国1987 年版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将仔猪分为15 kg、510 kg 和1020 kg 3 个阶段。NRC(1998)将仔猪分为35 kg、510 kg 和1020 kg 3 个阶段。1993 年7月在太原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上,许振英教授、杨胜教授建议仔猪划分为18 kg、820 kg两阶段。综合考虑养猪生产水平、仔猪生长发育规律和我国生产实践情况,2004 年版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将仔猪体重阶段分为38 kg 和820 kg 两阶段。2004 年版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同时列出了总磷和非植酸磷的需要量,其中非植酸磷是指总磷减去植酸磷的值。钠、钾、氯是影响动物电解质平衡和酸碱状况的主要饲粮离子,该标准给出了钠、钾、氯的需要量,以总量表示。该标准给出的钙、镁、铜、铁、锰、锌、硒、碘的需要量,没有考虑其生物学效价。尽管钴和铬也是猪的必需矿物元素,但因其需要量尚未确定,故该标准没有列入。该标准给出的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和胆碱的需要量,没有考虑其生物学效价,这些需要量是指饲粮中的含量,而并非指应向饲粮中添加的量,同时,这些需要量是指猪的最低需要量的估测值。该标准中营养需要量建议值的确定总体上是根据我国自1985 年以来(其中大部分是1995 年后)对瘦肉型猪营养需要量的100 多批试验结果,得出一系列数据,之后,又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瘦肉型猪饲养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参考了国外有关方面的研究新成果材料,特别是NRC(1998)饲养标准,结合我国瘦肉型猪和饲料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而提出。3 乳仔猪料配制技术3.1 蛋白质原料教槽料适宜蛋白质原料包括乳制品、血制品、鱼粉、肠膜蛋白粉、大豆制品等。一般而言,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应用效果优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但在选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时应特别注意是否受到沙门氏菌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乳制品是早期断奶仔猪料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其消化率可高达95%。脱脂奶粉一般含33%粗蛋白和50%乳糖。仔猪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随饲粮中脱脂奶粉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脱脂奶粉价格较高,从饲料成本和生产效益考虑,生产中的添加量范围一般在5%15%,视仔猪断奶日龄而定。教槽料中常用血制品包括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和血球粉。血浆蛋白粉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含有约20%的免疫球蛋白,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Coffey 等,1995;Kats 等,1994;Ermer等,1992;Hansen 等,1993;张振斌等,1999)。张振斌和蒋宗勇等(1999)研究表明,与哺乳仔猪相比,14日龄早期断奶仔猪血液T 淋巴细胞亚群参数中CD4+、CD8+及CD4+/CD8+均降低,而在饲粮中添加2.5%7.5%血浆蛋白粉时,以上各免疫参数及生产性能均显著提高。关于SDPP 最适用量,Gatnau 等(1993)试验表明,在仔猪断奶后的第一阶段饲粮中添加6%血浆蛋白粉可使生产性能最佳。Kats 等(1994)、张振斌等(1999)研究报道,仔猪增重和采食量随饲粮中血浆蛋白粉添加量增加而线性提高,但由于血浆蛋白粉价格昂贵,考虑到成本因素,其添加范围在10%以内,一般14 日龄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比例为5%7.5%。血浆蛋白粉中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较低,在使用时应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问题。有研究表明,富含多种蛋白质原料的饲粮在不添加抗生素的情况下,添加4%血浆蛋白粉可减缓断奶应激,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尤其在断奶后第1 周效果非常明显(Bikker 等,2004)。喷雾干燥血球粉由于异亮氨酸含量非常低,氨基酸尤其是支链氨基酸的平衡性差,其在教槽料中的添加量不宜超过3%,一般控制在2%以内。鱼粉尤其是优质白鱼粉,是教槽料中常用的优质蛋白质来源,氨基酸平衡性好,消化利用率高,钙和有效磷含量高且比例适宜,含有相对较为丰富的维生素B12。教槽料中鱼粉的添加量为5%左右。鱼粉盐分含量约为2%,当教槽料中鱼粉添加量较高是,应适当减少食盐的添加量。肠膜蛋白粉是利用小肠及肠粘膜萃取肝素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肠粘膜水解蛋白,是一种新型蛋白质原料。肠膜蛋白粉富含寡肽,易消化吸收,同时可以促进肠道对其他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肠膜蛋白粉在乳猪料中添加量为3%6%。饲喂肠膜蛋白粉可降低乳猪腹泻率,提高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可部分取代血浆蛋白粉。豆粕是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大宗蛋白源,但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致甲状腺肿因子、皂素、植物血凝素等抗营养因子,抑制胰蛋白质酶分泌和饲粮蛋白质的消化,破坏小肠形态结构,营养吸收不良,甚至造成二次病原菌的感染。为减少植物抗原,降低乳仔猪腹泻,教槽料中不宜大量使用普通豆粕,应使用膨化豆粕、发酵或酶解豆粕、大豆浓缩蛋白等大豆制品作为植物蛋白质来源。3.2 谷物饲料乳猪料中普通使用的谷物饲料是玉米。在畜禽饲料中玉米的添加比例最高。乳仔猪由于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玉米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能力不如生长肥育猪。玉米经膨化加工后,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1)分子键打开,原料表面积增大,消化率提高;2)脂肪氧化酶失活,品质稳定;3)抗性成分被降解、消化能升高;4)天然香味,适口性极佳,采食量上升;5)糊化玉米具有黏结性,即能使饲料成型,又能保持疏松口味;6)高温杀菌,改善了卫生指标。基于乳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教槽料配制过程中宜使用膨化玉米。此外,发酵小麦亦可作为乳猪料中的主要能量原料使用(Scholten 等,2002)。小麦基础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磷脂酶能明显改善乳猪养分消化率,而且两种酶联合应用具有加性效应(Diebold 等,2004)。3.3 碳水化合物乳猪料中使用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清粉、乳糖、蔗糖等。乳清粉主要成分是乳糖,质量好的乳清粉乳糖含量约为70%85%。绝大多数研究表明,乳仔猪对日粮中添加乳清粉反应良好,能明显改善生产性能。乳清粉具天然乳香味,既能促进仔猪食欲,提高采食量,进入胃内产生的乳酸又能降低断奶猪胃内pH 值,有利于饲粮蛋白质的消化。教槽料中乳清粉用量一般在10%以上,有研究报道,当乳清粉添加量达20%25%时,仔猪生产性能表现最佳。与淀粉和葡萄糖相比,乳糖和蔗糖在提高乳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方面的效果更好3.4 油脂幼龄乳仔猪对外源油脂利用能力较差,教槽料中宜采用低水平油脂,一方面可适当提高教槽料能量浓度和提供必需脂肪酸,另一方面可提高制粒效果,控制粉尘及改善适口性。对于乳仔猪日粮中所用脂肪类型需加以仔细考虑。据报道椰子油消化率最高并能真正促进刚断奶仔猪的增重,这显然与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和链的长度有密切关系。低于14 碳的短链脂肪酸最易为乳仔猪消化吸收,中链(14-18 碳)次之,长链最差。以3 周龄乳仔猪为例,对短链脂肪酸的消化率是86%,中链是70%,长链只有37%。但猪对脂肪酸的消化率随年龄的提高而增长,尤其对不易消化的长链脂肪酸有较大幅度的提高。34 周龄幼猪日粮中一般只应用短链不饱和脂肪。乳仔猪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可乳化饲料中脂肪,提高脂肪消化率,另外,磷的消化率也可提高,从而改善日增重及饲料效率。3.5 饲料添加剂3.5.1 酸化剂鱼粉、石粉等高系酸力物质,会消耗乳仔猪胃内的盐酸,导致胃内pH 值升高,不仅影响胃蛋白酶有效发挥作用,更为病原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有必要在乳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一般复合酸化剂比单一酸化剂效果好且稳定。酸化剂在仔猪断奶后12 周龄使用的效果最好。3.5.2 谷氨酰胺肽谷氨酰胺是动物血液和母猪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一种氨基酸。仔猪刚断奶时对谷氨酰胺需要增加,但此时仔猪不再从母乳中获得谷氨酰胺,且短期内采食量较低,可能引起仔猪体内谷氨酰胺匮乏,引起断奶后肠道应激,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在玉米- 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外源谷氨酰胺,可防止断奶后第7 天空肠绒毛萎缩(Wu等,1996)。谷氨酰胺自身不稳定,水溶解度和吸收率低,限制了其在仔猪饲料中应用。而谷氨酰胺二肽稳定性好,以肽形式吸收时,吸收率较高,可克服游离谷氨酰胺的缺陷,但其价格昂贵。本课题组(席鹏彬等,2005)研究了以从价廉且富含谷氨酰胺蛋白质中制备的谷氨酰胺二肽对21 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0.125%0.50%谷氨酰胺二肽可改善21 日龄断奶仔猪饲料利用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血清生长激素水平、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高剂量(0.50%)谷氨酰胺二肽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根据各项测定指标综合结果,确定断奶仔猪饲粮中谷氨酰胺二肽适宜添加水平为0.125%0.25%。3.5.3 共轭亚油酸有关饲粮补充共轭亚油酸对仔猪免疫功能影响的文献报道不多,但有限的几篇报道中均观察到共轭亚油酸对仔猪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asswaganya Riera 等(2001)用64 头14 日龄断奶仔猪研究了不同饲养环境(卫生状况)下共轭亚油酸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一半仔猪饲养于“干净”的环境中,另一半仔猪饲养于“肮脏”环境中,在每种饲养环境中,又将仔猪分为4 个处理,分别饲喂添加了0.67%、1.33%和2%共轭亚油酸的试验饲粮和未添加共轭亚油酸的对照饲粮。经过42 天的饲养试验,发现共轭亚油酸显著提高了仔猪T 淋巴细胞亚群CD8+的比例,缓解了与疾病有关的生长抑制。Weber 等(2001)用大豆油作为对照,研究了饲粮添加1%的共轭亚油酸对仔猪(平均始重7.6kg)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验第63 天饲喂共轭亚油酸的仔猪血清猪肺炎霉形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哪儿有河南中考数学试卷
- 野外团建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 临夏县中考考题数学试卷
- 页岩砖销售合同范本
- 企业转型升级顾问合同
- 宁德中考初二数学试卷
- 老师出的数学试卷
- 合同责任转租说明
-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多多买菜营销策略研究
- 青岛初二历年数学试卷
- (2025年标准)委托他人要账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青少年无人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煤矿安全规程新旧版本对照表格版
- 2025山东“才聚齐鲁成就未来”水发集团高校毕业招聘2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中学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工作方案
- 儿童急救流程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私募薪酬管理办法
- 经营废钢管理办法
- 药品经营企业讲课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海韵中学2026届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