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乔文彪,1,体质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体质学说概述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三、体质的分类四、影响体质的因素五、体质学说的应用,2,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用以指导诊断和防治疾病的理论知识。体质学说既是养生防病的理论支撑,又是个性化诊疗的理论基础。中医讲的“因人制宜”,就是强调在诊治疾病时因个人的体质差异而做相应的调整。,一、体质学说概述,3,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体质通过人体形态、机能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和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一)体质的基本概念,4,素质在现代生理学中素质是指人先天的形态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属于体质的范畴。身体素质是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本质特征,它概括了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生命活动或形体运动中的反映,与人的体格、体型、机能、神经、心理等均有密切的关系。人体机能在形体运动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5,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体表形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体格: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状况来判断。体型:指身体大小形态比例的形态特征,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主要观察体形之高矮胖瘦,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二)体质的构成要素,6,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声音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机能、生殖机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的程度、皮肤肌肉的弹性、须发的多少与光泽等方面的差异。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差异均为内在脏腑功能状态及气血盛衰的外在表现。,7,(三)体质的标志1、体质的评价指标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型、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协调性。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及走、跳、跑、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各种精神心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病因、疾病损害的抵抗、调控能力、修复能力。,8,2、健康体质的标志(WHO),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眼睛明亮,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疼痛、缺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头发光泽,无头屑。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9,1、体质具有遗传性;2、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3、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4、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四)体质的特点,10,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1、脏腑盛衰偏颇的不同决定体质的差异: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并决定体质差异的最根本的因素。2、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体质主要通过外部形态特征表现出来,脏居于内,以经络为通路,而形见于外。3、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物质基础:精气血的盛衰,决定着体质的强弱,并影响着体质的类型。,11,(一)体质的分类方法体质的分类法是认识和掌握体质差异性的重要手段。古今医家从不同角度对体质进行了的划分。内经曾提出过阴阳划分法、五行划分法、形态与机能特征分类法、心理特征分类法(包括刚柔分类法、勇怯分类法、形态苦乐分类法)等,张介宾等采用藏象阴阳分类法,叶天士等以阴阳属性分类,章虚谷则以阴阳虚实分类。现代医家也有不同的分类法:如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七分法、九分法、十二分法等。,三、体质的分类,12,1、阴阳平和质阴阳平和质是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其特征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度;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润,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即使患病,多为表证、实证,且易于治愈,康复亦快,有时会不药而愈。如果后天调养得宜,无暴力外伤、慢性疾患及不良生活习惯,其体质不易改变,易获长寿。,(二)正常体质的分类及其特征,13,2、偏阳质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其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偏阳;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此体质类型的人,对风、暑、热等阳邪的易感性较强,其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易化燥伤阴;皮肤易生疖疮;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证。,14,3、偏阴质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其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食量较小,消化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唇、舌偏白偏淡,脉多迟缓;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证。,15,(三)病态体质的分类,形壮亢奋质,身热虚亢质,1瘦削燥红质;形寒迟呆质,形胖湿腻质;身萎疲乏质;晦暗瘀滞质。,16,四、影响体质的因素,先天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饮食劳逸情志因素地域因素疾病治疗,后天因素,17,先天禀赋,是指子代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包括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父母血缘关系所赋予的遗传性,父母生育的年龄,以及在母体内孕育过程中母亲是否注意养胎和妊娠期疾病所给予的一切影响。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决定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一)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18,(二)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变化,男女体质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从出生到青春期,是体质渐趋成熟、定型的阶段,体质基本定型于青春期末。青春期到35岁左右,处于壮年阶段,体质变化大多数较为平缓。35岁至更年期以前的男女,女性的体质常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且多半是转向病理性体质,出现一些病态。相对而言,男性这一时期的变化不很显著。50岁上下的妇女和5560岁左右的男子进入了更年期,因天癸渐竭,精血衰减,体质也发生显著变化。更年期以后的老年阶段,男女体质渐虚,多以虚为主,兼夹痰瘀。,19,儿童的体质特点,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与火同肝论,娇肺易伤不易愈。明万全育婴秘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老人的体质特点肾亏、气虚、血瘀,20,(三)性别差异由于男女在遗传性征、身体形态、脏腑结构等方面的差别,因而体质上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多禀阳刚之气,脏腑功能较强,体魄健壮魁梧,能胜任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性格多外向,粗犷,心胸开阔;女性多禀阴柔之气,脏腑功能较弱,体形小巧苗条,性格多内向,细腻,多愁善感。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女子多用血,故血常不足。男子病多在气分,女子病多在血分。男子之病,多由伤精耗气,女子之病,多由伤血。,21,(四)饮食因素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对体质有明显的影响。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日久可因体内某些成分的增减等变化而影响体质。(五)劳逸因素活动和安逸是影响体质的又一重要因素。适度的劳作或体育锻炼,可使气血调畅,筋骨强壮,脏腑功能旺盛;适当的休息,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劳逸结合,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体质。,22,(六)情志因素七情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脏腑精气的变化,而影响人体的体质。情志和调,则气血调畅,脏腑功能协调,体质强壮;反之,长期、强烈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可致脏腑精气的不足或紊乱,对体质造成不良影响。(七)地理因素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不同地域人群的饮食结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民俗等,从而导致其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的差异。同时,人类具有能动的适应性,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人类各自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条件相协调的自我调节机制和适应方式,从而产生并形成了不同自然条件下的体质特征。,23,(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疾病是促使体质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疾病改变体质多是向不利方面变化,如大病、久病之后,常使体质虚弱;而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等)迁延日久,患者的体质易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而感染邪气,罹患某些疾病(如麻疹等)之后,还会使机体具有相应的免疫力,使患者终生不再罹患此病。总之,体质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在先、后天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个体不同的体质特征。,24,(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1.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一般而言,偏阳质者易感受风、暑、热之邪而耐寒。偏阴质者易感受寒、湿之邪而耐热。小儿气血未充,稚阴稚阳之体,常易感受外邪或因饮食所伤而发病。2.体质因素还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小儿脏腑娇嫩,体质未壮,易患咳喘、腹泄、食积等疾;年高之人,五脏精气多虚,体质转弱,易患痰饮、咳喘、眩晕、心悸、消渴等病;肥人或痰湿内盛者,易患中风、眩晕;瘦人或阴虚之体,易罹肺痨、咳嗽诸疾;阳弱阴盛体质者易患肝郁气滞之证。,五、体质学说的应用,25,3.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过敏体质的形成,也与体质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不同的种族、民族、家族长期的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条件不同,形成了体质的差异,即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抗病能力和免疫反应的不同。依据精气理论,对某些遗传性疾病和遗传倾向性疾病,若能在先天之精和遗传基因层面上进行干预,则可改造其偏倾性体质,使病不发。若注重调气、炼神以修身,也能使其偏倾性体质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使病减缓发作。,26,(二)阐释发病原理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的反映。一般而言,体质强壮者,正气旺盛,抗病力强,邪气难以侵入致病;体质羸弱者,正气虚弱,抵抗力差,邪气易于乘虚侵人而发病。发病过程中又因体质的差异,或即发,或伏发,或时而复发,且发病后的临床证候类型也因人而异。内伤病的发生也与体质密切相关。个体体质的特殊状态或缺陷是内伤情志病变发生的关键性因素。,27,(三)解释病理变化1、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从化的一般规律是:素体阴虚阳亢者,机能活动相对亢奋,受邪后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者,机能活动相对不足,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燥化;气虚湿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2、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1)通过影响正气,决定发病和影响传变。(2)通过决定病邪的“从化”而影响传变。如素体阳盛阴虚者,感邪多从阳化热;素体阴盛阳虚者,则邪多从阴化寒。,28,(四)指导辨证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的证候类型。1、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或患同一种疾病,因个体体质的差异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即同病异证。2、异病同证的产生也与体质密切相关。感受不同的病因或患不同的疾病,而体质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时,常常可表现为相同或类似的证候类型。如阳热体质者,感受暑、热邪气势必出现热证,但若感受风寒邪气,亦可郁而化热,表现为热性证候。由于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发病后临床证候类型的倾向性,证候的特征中包含着体质的特征,故临床辨证应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29,(五)指导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特色,而形成证候的内在要素之一即是体质。体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因而注重体质的诊察就成了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个体体质的差异,决定了证候的不同,治法和方药也应当针对相应的证候而有别。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实质上包含着从体质上求本治疗之义。,30,(六)指导养生中医学的养生方法,贯穿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无论在哪一方面的调摄,都应兼顾体质特征。如在食疗方面,偏阳质者,进食宜凉而忌热;偏阴质者,进食宜温而忌寒;形体肥胖者多痰湿,食宜清淡而忌肥甘;胃酸偏多者,则不宜酸咸食品;阴虚之体,饮食宜甘润生津之品,忌肥腻厚味、辛辣燥烈之品;阳虚之体,宜多食温补之品。,31,人格,人格:指个体独特的,持久的心理或行为特征的综合。常决定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体心理行为差异性、个体化的核心因素和标志。其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一为人格倾向,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动力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二为心理特征,主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三是心理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感受与自我控制等。其中,与中医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市场调研与分析师招聘面试模拟题集及答案大全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美术学科知识点精讲
- 2025年金融行业从业员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研发工程师岗位竞聘考试题库和答案
- 2025年热切割技术求职攻略面试模拟题及答题思路解析
- 真空断路器原理讲解课件
- 2025年特种作业类烟花爆竹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储存作业-烟花爆竹储存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重氮化工艺作业-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看听学69课件教学课件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课件
- 皮肤美容诊所布局规划方案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培训2024
- 护士职业防护
- 知识图谱驱动的故障预测解释
- 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汇编
- 家委会给老师的感谢信
- NB-T20024-2010核电厂工程建设预算编制方法
- OpenStack私有云基础架构与运维(openEuler版)全套教学课件
- HYT 0302-2021 沸石离子筛法海水提钾工程设计规范(正式版)
- DL∕T 2473.7-2022 可调节负荷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7部分:继电保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