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李莉,中药基础学,1,第八章中药基础知识第九章常用中药,内容提要,2,1,2,3,4,炮制,性能,用法,第八章中药基本知识,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3,一、中药的概念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二、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三、中药学被称为“本草”的缘由,4,第一节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藏,5,产地,道地药材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一些药物,,6,中药采集季节的原则:在药用部分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候采集。(药用部分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采集,一、植物类药物,二、动物类药材,三、矿物类药材,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候进行,通常以入药部位的成熟程度为依据;,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大多可随时采收,7,中药通常使用干品,药材采集后,首先应干燥,然后贮藏在凉爽处,以防止霉烂、虫蛀、变色、泛油、风化等,保证药材质量。,贮藏,8,第二节中药的炮制,9,炮制,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一、安全巴豆霜制、酒炙常山:,二、强效醋炙元胡、蜜炙麻黄,三、变性地黄、何首乌、酒大黄,四、存储制剂桑螵蛸、种子,五、纯净矫味,10,炮制方法,修制法(纯净、粉碎、切制)水制法(漂洗、浸泡、喷洒、水飞)火制法(炒、炙、烫、煅、煨)水火共制法(蒸、煮、炖)其他制法,11,炙:液体辅料拌炒药物酒:一般用黄酒。缓和寒性,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矫臭去腥。醋:引药入肝;活血止痛;减毒缓性;矫臭味。盐(水):引药下行;补肾;缓和辛燥性。姜(汁):减寒性;止呕;缓性(刺激性)。蜜:润肺止咳;补脾益气;缓性;矫味;消毒。其他: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甘草(汁)、米泔水、黑豆汁、胆汁、鳖血、童便、萝卜汁、石灰水等。,12,第三节中药的性能,13,14,15,四气,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平),16,定义:是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也是对药物不同功能的高度概括。另外,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五味的作用:,五味,17,五味,18,确定依据,与病势趋向相反的,升降浮沉,升浮,沉降,19,归经,20,归经,21,中药的毒性,22,23,第四节中药的用法,24,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一、配伍,25,“单行”单味药的应用又称为“单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有六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26,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的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无主辅之分)。,27,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28,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29,相恶: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30,31,二、用药禁忌(一)用药禁忌,32,33,三、剂量,1.药物性能2.病情、体质、年龄3.剂型、用药目的,34,四、用法,(一)煎药法,35,先煎,36,后下,薄荷,砂仁,37,包煎,车前子,蒲黄,旋复花,38,另煎,人参,鹿茸,39,磨汁,三七,沉香,40,烊化,阿胶,芒硝,41,蜂蜜,竹沥,42,1)汤剂一般每日一剂,分23次服。2)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3)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4)泻下药及驱虫药宜空腹服。5)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二)服药法,43,第九章常用中药,44,第一节解表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味辛,性温或凉,以归肺及膀胱经为主。主要适用于各种表证。根据药物临床运用的特点,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45,一、发散风寒药,【概念】凡是以发散风寒表邪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发散风寒药。【药性特点】性味辛温,主归膀胱经和肺经。【功效和适应症】该类药物发汗力较强,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主治风寒表证,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等症。,46,【性味】辛,微苦,温【功效主治】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力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脉浮紧),常与桂枝配伍使用(麻黄汤)。还用于肺气壅滞的咳喘证,以及水肿兼有表证者。,麻黄,47,桂枝,【性味】辛,甘,温【功效主治】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表实证和表虚证(汗出、脉浮缓)都可用,表实证配麻黄(麻黄汤),表虚证配白芍(桂枝汤)。还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胸痹证、血瘀经闭痛经、癥瘕,以及痰饮,水肿等证。,48,紫苏,【性味】辛,温【功效主治】发汗解表、行气宽中为醒脾宽中,行气止呕良药,胃肠型感冒最适用。兼有安胎、止呕的功效,用于妊娠呕吐。还能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49,生姜,【性味】辛,微温【功效主治】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为风寒感冒轻证的常用药。止呕作用好,有“呕家圣药”之称,尤宜于胃寒呕吐。还能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毒。,50,荆芥,【性味】辛,微温【功效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51,防风,【性味】辛,甘,微温【功效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52,二者表寒证、表热证均可使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并都可用于风疹瘙痒、湿疹等(消风散)。荆芥还用于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有表证。炒炭能止血,可用于多种出血证。防风还可用于风湿痹痛和破伤风。,53,羌活、藁本,均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效,主散太阳经风寒湿之邪,用于风寒头痛、风湿痹痛等证。其中羌活长于治疗太阳经头痛(项后疼痛)和上半身风湿痹痛。藁本善治巅顶头痛。,藁本,羌活,54,白芷,【性味】辛,温【功效主治】散寒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且善通鼻窍、止痛,用于鼻渊头痛、牙痛;也是治疗寒湿带下的要药,还用于疮疡。,55,香薷,【性味】辛,微温【功效主治】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有“夏月麻黄”之称,为暑湿证和暑温证的主药。,香薷,56,苍耳子、辛夷,长于通鼻窍,常用于感冒鼻塞、鼻渊头痛。,辛夷,57,葱白、淡豆豉,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常配伍使用(葱豉汤)。,葱白,淡豆豉,58,二、发散风热药,【概念】以发散风热表邪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发散风热药。【药性特点】性味辛凉,主归肺肝经【功效和适应症】本类药物发汗作用较缓和,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主治风热表证,临床表现有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汗出、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59,薄荷、牛蒡子,都有发散风热、透疹、利咽的功效,都可用于风热感冒、麻疹不透、咽喉肿痛。其中薄荷气味芳香,发散风热作用较强,还能清利头目,适用于风热上扰或肝经风热之头痛目赤;牛蒡子长于解毒消肿,适用于热毒疮疡、痄腮肿痛。,薄荷,牛蒡子,60,蝉蜕,【性味】甘,寒【功效主治】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宣肺疗哑,用治外感风热,咽痛音哑。入肝经,善疏散肝经风热而有明目退翳的功效,用于目赤目翳;能止痉,可治小儿夜啼、破伤风。,61,桑叶、菊花,均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功效,都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常相须为用(桑菊饮、桑菊感冒片)。其中桑叶清肺润肺的作用较好,肺热、肺燥咳嗽多用。菊花清肝、平肝的作用较好,肝热目疾,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多用。,62,蔓荆子,【性味】辛,苦,微寒【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散头面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头风、目赤肿痛;并有祛风止痛之效,用于风湿痹痛。,63,葛根、柴胡、升麻,都有升阳之功,葛根主要用于脾胃清阳不升之泄泻;柴胡、升麻主要用于中气下陷之久泻、久痢、脱肛、脏器下垂,常配伍使用【补中益气汤(丸)】。葛根、升麻还有透疹之功,用于麻疹不透(升麻葛根汤)。,64,葛根善发表解肌退热,表寒证、表热证都可用,对感冒项背强痛最适宜;湿热泻痢也适用;还能生津止渴,用于热病烦渴、消渴证。柴胡发表退热作用好,常用于外感发热;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少阳证之要药;并有良好的疏肝解郁之功,为肝气郁结证的主药。升麻还善清热解毒,用治咽痛口疮,热毒疮疡等。,65,浮萍,【功效】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66,第二节清热药,【概念】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之。【功效、主治证】本类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适用于各种里热证。【使用注意】本节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慎用;并应中病即止,免伤正气。,67,一、清热泻火药,68,石膏知母,69,70,芦根天花粉淡竹叶,71,竹叶、淡竹叶,都善清心火,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用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尿赤涩痛。竹叶长于清心除烦;淡竹叶长于清热利尿。,72,栀子,73,夏枯草决明子,74,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75,二、清热燥湿药,76,黄芩黄连黄柏,77,龙胆草,78,苦参,79,三、清热解毒药,80,金银花连翘,81,大青叶板蓝根青黛,82,穿心莲,83,牛黄,有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之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之功均佳,常用于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溃烂、疮疡,热病神昏、惊厥抽搐,痰热神昏窍闭等证。(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84,一、主要用于痢疾的药二、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三、主要用于疮痈肿毒的药,分组,85,一、主要用于痢疾的药,马齿苋、白头翁、秦皮、鸦胆子均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痢疾和湿热痢疾。其中白头翁善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汤)。,86,二、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射干、山豆根、马勃均能清热解毒而长于利咽喉,为咽喉肿痛的常用药。,87,三、主要用于疮痈肿毒的药,(1)内痈、外痈都可用的药蒲公英:善治乳痈。紫花地丁:善解疔毒。白花蛇舌草:也用治蛇伤,现还用于消化道癌症。鱼腥草:善治肺痈和肺热咳嗽。,88,三、主要用于疮痈肿毒的药,(1)内痈、外痈都可用的药,89,(2)主要用于外痈的药,蚤休、半边莲:也常用于毒蛇咬伤。土茯苓:为治梅毒的要药。,90,(3)主要用于内痈的药,红藤(大血藤):善治肠痈。败酱草:善治肠痈,也用于肺痈。金荞麦:善治肺痈。,91,红藤败酱草,92,本品还善解药食中毒,为附子、巴豆、砒霜等辛热之剂中毒及食物中毒等的解毒良药。常配甘草使用(绿豆甘草汤)。,绿豆,93,四、清热凉血药,94,四、清热凉血药,95,生地黄玄参,96,牡丹皮赤芍紫草,97,水牛角(犀角)紫草,清热凉血、解毒:温毒斑疹。,长于清营分、血分之热,多用于热入营血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律师事务所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协议
- 医务室校院合作协议书样本解析
- 品牌推广与形象代言合同书
- 未婚同居孩子抚养权协议书范文7篇
- 借款人抵押担保合同6篇
- 合同协议建筑安装工程征用土地合同5篇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样本6篇
- GB/T 46167-2025压裂用柔性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
- 锅炉车间轮机司机(动力厂)绩效合同6篇
- GB 24537-2025坠落防护带柔性导轨的自锁器
- 创新创业甜品店计划书
- 《钠离子电池简介》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情商与领导力课件
- 幼儿园保育员安全培训内容
- 《拒绝服务攻击》课件
- 2024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起重作业十不吊、八严禁
- 核电知识学生科普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道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百度在线朗读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