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有理数的乘方教案Word_文档.doc_第1页
1.5有理数的乘方教案Word_文档.doc_第2页
1.5有理数的乘方教案Word_文档.doc_第3页
1.5有理数的乘方教案Word_文档.doc_第4页
1.5有理数的乘方教案Word_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二)能力目标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三)情感目标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教学手段:彩粉笔、多媒体课 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引入新知【师】提问:(1)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棱长为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那么假设有4个,以及n个相乘又该怎么表示呢? (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4个式子,既然、两个式子可以很简单明了的表示成和那么、两个式子有没有简单记法和读法呢?我们该怎样简记以及怎样去读?从而引出课题(二)新知讲授 ,读作的平方(或二次方),读作的立方(或三次方)那么我们不妨按照这样的方式将它进行推广:,读作的四次方 一般地,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读作的次方【师】:现在同学们再想一想?以上乘法与前面学习过乘法有什么不同?(学:它们的因数相同.)(让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引入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同时板书问题答案)板书: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指数 幂底数读作的次方,或者读作的次幂一个数可以表示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试一试:说出下列各式的底数、指数及其读法;注意: (1)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 (2)分数的乘方,在书写的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师】到目前为止,对有理数来说,我们学过的运算有哪些?分别是什么?运算结果叫什么?(让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板书问题答案)板书答案:运算:加、减、乘、除、乘方;结果:和、差、积、商、幂.【师】提出问题: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那么如何进行乘法的运算呢?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请同学们分析、观察、和比较这三个式子中每组题中它的底数、指数都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就是多少个什么相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归纳、补充说明、板书答案)(师总结)所以可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三)例题讲解 计算:(1) ; ; (2) ; 解:(1) (2) 【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底数和幂的符号与指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板书结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四)巩固课堂练习: (1)表示 个 相乘的 【口答】(2) 把写成乘方的形式为 【口答】(3)是(填正数还是负数)【口答】(4) 计算:;(五)课后小结再次强调乘方的概念和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让学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注意两点:(1)任何数都可以表示成它本身的一次方(2)当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的书写使学生快速回忆本节所学的知识,对本节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而系统的认识(六)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课本34页练习1、2题;(3)思考:将这个数用乘方的形式表示; (4)预习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科学记数法板书设计 1.5.1有理数的乘方1 定义2 法则计算例1例2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多媒体1.5.2科学记数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2、能力目标:会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表现出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不计算结果,写表达过程:102 103 104二、设置问题情景: 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米光的速度约为:300 000 000 米/秒目前全球有2000000000人用不上电 。近年来,全球消失的森林总面积达到94000000公顷。 全球有1100000000人未能用上安全饮用水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59000000公顷。目前,我国草地退化面积已达1000000000亩,仍以每年20000000亩速度退化。三、探求新知: 1、有什么办法计数使之更加便于读、写?带着这个问题大家阅读课本内容。 2、讨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是怎样的?其中a、n满足什么条件?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水星的半径是244000米本星的赤道半径约为71400000米地球上陆地面积约为149000000千米2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千米24、讨论:如何得到n 的大小?四、巩固练习:(1)、用科学记数法写出下列各数:10 000 =800 000=56 000 000=7 400 000=(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1107=4103=8.5106=7.04105=3.96104=五、拓展练习: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69000000= (2)2005.925= (3)-3005000= 2、分别写出下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1)-3107 =(2)-9.08109 =(3)6.28105 =3、判断下列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正确吗?不正确的请改正。(1)3240000 = 32.4105 ( )(2)-52000= 5.2104 ( )(3)8600000=8.6105 ( )4、(1)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为:400000平方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2)一个国庆长假下来,被游人“吐”了600000粒口香糖残渣。假如每人吐了3粒,那么有多少人在天安门广场吐了口香糖残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某一个寄宿制中学约有3000学生,如果每天每人随地吐1粒口香糖残渣,那么一个月(30天)之后地上会有多少口香糖残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这个学校有300亩,每亩地有多少口香糖残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刚刚揭晓,肯尼亚环保主义者玛塔因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获此殊荣。她也是首位获得和平奖的非洲妇女。玛塔领导了“绿色带运动”,这一运动在非洲栽下了30000000棵树。如果玛塔15年栽下这30000000棵树,那么平均每年她组织栽下多少棵树?(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六、课堂小结:七、作业布置:1.5.3近似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用近似数字刻画现实问题的思想。情感与态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了解近似数、精确度的意义,能根据具体要求取近似数。教学难点:近似数的意义,按实际需要取近似数。教法、学法; 基于本节课的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在媒体方面所获得知识,着重采用“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方法。即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1)我们班有 名学生。(2)七年级约有 名学生。(3)一天有 小时,一小时有 分,一分钟有 秒。(4)你回家约要 分钟。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得出概念问题1:根据我们预习的结果,上述的4个问题中, 是准确数, 是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这些数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 。问题2: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用到近似数吗?问题3:七年级的实际学生数为224,与第2个问题相比较,误差是 。问题4:为什么会产生这个误差?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表示。524精确到个位,而约5百精确到 位。2、尝试解决问题问题5: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3(精确到 位)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 位)3.14(精确到 或叫做精确到 位)3.142(精确到 或叫做精确到 位)练习:教材P46页练习问题6:在表示近似数的方法有 和 。还有其它的吗?3、例题讲解 教材P46例6。注意精确度1.8与1.80的区别。4、扩展 问题7:321105 精确到 位。 科学记数法是为了便于表示比较大的数而产生的。分析:321 000保留3位有效数字,若只取3 2 1,则与原数出入太大,不合理。这时我们用科学记数来表示,可表示为321105,这样就符合了题目。而有效数字最后一个为1,这并不是表示它精确到0.01,因为这是一个较大的整数,1这个数在321 000中是在千位上,所以它是精确到千位。总结: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中求有效数字看前半部分,求精确度则要先把科学记数法化为原数后才可确定。(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0.0249(精确到0.01) 414.45(精确到个位) 0.0571(精确到千分位) (四)、小结 1、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的表示方法:精确到哪一位;2、取近似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特殊地,有些实际问题需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47页习题1.5第6题;七、板书设计:1.5.3近似数1、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利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解题技巧:(1)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只须看这个数的最末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