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促进流通与保障安全是票据法追求的两大宗旨,票据保证制度便是应此宗旨而 设计的诸多票据制度之一,它在促进票据流通、提高票据运作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很多人看待票据保证往往还停 留在民法层面;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以及薄弱的信用体系,我国的票 据保证制度显有不足,这在理论和立法上主要体现为重安全而轻效率的倾向。因此, 有必要对票据保证进行研究,以期使票据保证制度体系更为完善。 论文从体系上包括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票据保证制度概述。 此部分首先通过对学界理论观点的分析和各国立法 规定的比较,厘清票据保证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票据保证之特征;其次总结 各国票据保证的多种类型,并介绍我国立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部分为票据保证制度与相关制度之差异分析。票据保证制度由于脱胎于民法上 的保证制度,两者在很多方面极为相似,容易混淆,必须加以厘清。本文首先分析 了两者的相似之处,包括功能相似、从属性相似等,然后介绍两者产生差异的理论 背景与历史原因,接着通过比较总结出两者具体内容上的差异,包括成立方式、法 律性质、保证责任以及效力等多项不同。票据保证制度与票据背书制度也具有极大 的相似性,都具有较强的担保功能、被分别称为显存与隐存的保证,然而两者在行 为目的、担保责任范围及行为主体等方面要求不一样,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支票 保付制度和票据保证制度也有可比性,因而本文对此也进行了论述。 通过对票据保证与民事保证、背书制度、支票保付制度的比较论述,理清票据 保证的界限,端正对票据保证的认识。 第三部分为票据保证之法律构成分析。因票据为文义证券,传统对票据保证法律构 成的分析往往只注重强调其记载事项等形式要件,显有不足。本部分先从法律行为 的角度上分析票据保证之构成的实质要件,包括票据保证的确主体、意思表示及合 法性等要件;然后从商事特别法角度分析其形式构成要件,即票据保证的格式、款 式及票据交付,在对传统的形式要件理论进行评析之基础上提出补充和完善的建议。 第四部分为票据保证之效力分析。票据保证一旦成立,便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这 是法律要求在当事人身上的最终落实,因此本文将对此部分进行重点论述。本文分 别从票据保证人、持票人和被保证人及其前后手几方当事人的角度对票据保证的法 ii 律效力进行分析。票据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与权利是首位的,本文对此部分进行 了重点论述。对保证人责任的论述主要从保证责任的特征、范围、期间等几方面进 行,重点论述保证责任三大特征:同一性、连带性与相对独立性。 对保证人的权利 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保证人作为票据债务人所享有的抗辩权及其履行保证责任后 所享有的追索权。对抗辩权部分,本文从票据保证人的自有抗辩权和援用的抗辩权 两大方面,并从传统票据债务人抗辩权分类的角度出发,阐述各类抗辩权发生的情 形,凸现票据保证人追索权之外的抗辩之权利。对追索权部分,本文分析了保证人 追索权的性质,并略述追索权行使中的几个问题。 第五部分为票据保证实务中的相关法律问题。任何法律规定最终要落实到实务运作 上来,而在票据保证实务操作中还存在隐存保证、别纸保证、贴现保证及附条件保 证、附期限保证等一些问题,本部分将对这些问题及其效力进行探讨。票据保证作 为一种票据行为,具有无因性与文义性,因而隐存保证只具有其外观行为之效力, 别纸保证也因其保证人未在票据上为记载而不具备票据保证的效力。贴现保证实际 上为一种贷款担保。附条件保证、附期限保证因其与票据保证之宗旨相违背,所附 的限制不被认可。 第六部分为结语。文章提出我国票据法因受传统的经济、法律模式和不完善的信 用环境的影响,在立法上更多地侧重于票据的安全性,而对票据的流通性未予以足 够的重视,这有违票据的立法宗旨,也使得票据之功能难以有效地发挥。文章列出 了立法中不足在票据保证制度中的几点体现,以期在以后票据法的完善使之中受到 关注。 关键词关键词:票据保证; 票据保付; 隐存保证; 贴现保证 iii abstract the convenience and safety of the transaction of the negotiable are two targets of the law on negotiable instruments. because of these targets, the system of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is established, and yields important effect. but because of our traditional legislation medal of combining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many people think this system of guarantee belongs to civil law, meanwhile, because of long times of economic nationalism and the weak system of credit, our system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is not perfect. its necessary to do some research, and perfect our system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the first part:: the overview of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by analyzing theoretical views and comparing legislation, the author clears the concept of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and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the author also introduced the types of this system of guarantee, and the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correlated with it. the second par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and other related systems. firstl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and civil guarantee. the first one comes from the second one, so the two systems are very similar to each other. but after all, they are two different systems, and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points between them. second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and the endorsement. the endorsement is regarded as another form of the guarantees. it is necessary to tell their differences. thirdly, the article show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and the certificated check. the third part:: the valid essentials of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this aspect often only paid attention to the formal essential of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in fact, the valid essentials include the formal essentials and the substantial essentials. first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ubstantial essentials and deeply studies the effects on expression and legality. the conclusion is that defects on expression and legality have little effects on the guarantee. secondl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formal essentials and mainly expounds the recorded items of the guarantee. the forth part: the effects of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this pa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whole article.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the negotiable iv instruments guarantee from the angle of several parties of this law relation. among them,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of the guarantee are of the most importance, and the author studies the thre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guarantee, the demur right and the retrospect right of the guarantee in particular. the fifth part:: the problems in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practice. in this kind of practic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covered guarantee, partial guarantee, and discount guarantee and so on. this part discusses these problems and clears the effects of these forms of guarantee. summary: this part of the article points some defects of our legislation about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and suggest that the currant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system of legislation should be commended. keywords: negotiable instruments guarantee; check guarantee; concealed guarantee; discount guarantee 烟台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烟台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 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 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烟台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引 言 票据自其产生以来,在加快商品交换的速度以及推进规模化交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被公认为是最佳的交易工具。票据法的两大宗旨为促进流通与保障安全,应此两 大宗旨,票据法设置了诸多有关流通与安全方面的制度,票据保证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票据保证虽然脱胎于民法中的保证制度,但又与民法上的保证制度有着诸多不同,它兼 有保证行为与票据行为的双重特性。作为一种保证行为,票据保证无疑具有从属性;作 为一种票据行为,它又必然具有独立性,两种看似相互矛盾的特性融合在一起,使票据 保证制度成为一促种独具特色的制度。 由于我国传统的立法模式为民商合一,很多人看待票据法中的保证制度还是停留在 民法意识层面,而没有上升到商法层面。鉴于此,有必要对票据保证制度的真实内涵、 构成要件及相关特性进行分析,以期给大家以票据保证的“庐山真面目” 。同时,由于我 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我国票据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也就相对 较晚,加之信用体系的薄弱,我国对票据进行立法规范时,更多地考虑了国家监管。票 据保证作为票据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也因此诸多因素,存在着不足,并且随着我国加入 wto,其制度之不足已影响到国际贸易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票据保证相 关问题加以研究,以期使票据保证制度体系更为完善与合理。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一、票据保证制度概述 对票据保证制度的总体印象,首先依赖于对其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然而,由于理论 上存在的不同观点和各国票据立法的不同规定,票据保证给人的印象往往不是十分清晰, 因而对其概念、特征、类型等方面的阐述便显得重要。 (一)票据保证的概念 我国票据立法对于票据保证的概念未作明确界定。理论上,关于票据保证的概念主要 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票据保证是指行为人在已经发行的票据上进行保证 文句的记载,完成签名,并将其交付持票人,从而表明对特定票据债务人的票据债务履 行承担保证的行为” ; 1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票据保证,就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 为担保特定票据债务的履行,以负担同一内容的票据债务为目的,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 项并签章,然后将票据交还请求保证之人的一种附属票据行为, 2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 于,对票据保证的保证人有无特别限定。前者并未对保证人的范围加以特别限定,曾在 票据上签章的票据债务人和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都可以充当保证人;而后者则对保 证人的范围进行了限定,认为票据保证人应当由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承担,以增加 票据信用。 笔者认为,对票据保证概念的界定,应当注重对票据保证人范围的界定,并体现票据 保证的基本实施程序。依上述前一种观点,票据保证人的范围太过宽泛,存在明显的弊 端。后一种观点既对保证人的范围作了明确的限定,又体现出了票据保证的基本实施程 序,所以笔者认为是可取的。 首先,对票据保证之概念,应当注重对票据保证人范围的界定。关于票据保证人的范 围,理论上存在两种主张:一种主张认为,应对票据保证人资格进行较严格的限定,因 为“票据债务人本身已因一定的票据行为而负有票据责任,如允许其再为其他债务人作 保证人,无非是重复其应承担的票据责任而已,没有任何意义。 ” 3另一种主张认为,票据 保证人可由债务人以外之第三人充当, 亦可由债务人来充当, “因追索有 选择请求 、 跳 跃请求等各种请求偿还的办法,而票据债务既有主债务与被追索债务之分,各票据债 1 赵新华: 票据法问题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2 年 10 月版,第 185 页。 2 王小能: 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1 月版,第 262 页。 3 谢石松: 论票据的保证 , 法学评论 ,1996 年第 4 期。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务人履行其债务之次序、条件又复互异,由票据债务人之一为其他票据债务人为保证, 可有增加票据信用之作用,实非无意义。 ” 4各国对此方面的立法的规定也不相同。德、日 等日内瓦法系国家对保证人的范围基本上不作限制, 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据法 5第 30 条第 2 款规定“此项保证得由第三人甚至由在汇票上签名的当事人作出” ;英美票据法没 有专门规定票据保证制度的明确条文,仅作出原则性规定, “凡不是作为出票人或承兑人 而在票据上签名的, 应由此承担背书人对正当持票人的责任” , 6或者在有关 “融通当事人” 的规定中有所提及。 7我国票据法对保证人资格的要求相对较严,从我国票据法8第 45 条第 2 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9第 60 条的规定可以 看出,我国票据法不允许票据债务人作为票据的保证人。 10我国台湾地区“票据法”第 58 条第 2 款也规定, “前项保证人,除票据债务人以外,不问何人,均得为之” 。 笔者认为,票据保证人应当由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充当。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良 好的信用环境,基于此种实际情况,也应当在立法上注重制度的设计,以增加票据的信 用,票据保证人由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来承担,便是可取的做法。而当一般票据债 务人充当保证人时,由于票据债务人本身具有承担票据责任的义务,允许其作为保证人 实际上是允许票据债务人之间相互作保,因而票据债务承担人的个数实际上并没有增加, 票据信用也就不会因票据保证行为而增加,这有违票据保证制度的设立初衷,故票据保 证人应为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 其次,票据保证概念的界定,应当体现票据保证的基本实施程序。票据的基本实施 程序包括票据保证的目的的发生、相关事项的记载、签章和交付。首先,票据保证应具 有担保票据债务履行的目的。当票据债务人尚不足以确立票据信用,即不足以保证到期 4 刘甲一(台湾) : 票据法新论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8 年 6 月版,第 191 页。 5 1930 年、1931 年,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召集了两次统一票据法会议,先后拟定了统一汇票本票法 和统一支票法 ,这两项票据统一公约已经生效,对于统一和协调大陆法系国家的票据法起到了极为 重要的作用,以后被称之为日内瓦统一票据法。 6 见英国票据法第 56 条之规定。 7 依美国票据法第 3-415 条第 1 款,融通当事人是以自己的姓名为票据的另一当事人在票据上以 任何身份签名的人。 8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1995 年 5 月 10 日八届人大十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 1996 年 1 月 1 日 起生效。下文均简称我国票据法 。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00第 32 号) ,2000 年 2 月 24 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102 次会议通过, 同年 11 月 14 日公布, 并于 2000 年 11 月 21 日起施行。 10 我国票据法第 45 条第 2 款规定,保证人由汇票债务人以外的其他第三人担当。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60 条的规定: “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 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枝机构和职能部门作为担保人的,票据保证无效。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 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的贷款进行转贷,国家机关提供票据保证的,以及企业法人的分枝机构在法人书 面授权范围内提供票据保证的除外。 ”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足额支付票款时,票据债务否能如期履行就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为确保票据债务的 履行,票据保证人通过其保证行为来增加票据的信用,确保交易安全。当然,由于票据 行为的无因性,文义性,票据保证并不要求保证人必须在实质上具有担保票据债务履行 这一目的,而是依票据保证的客观行为所形成的票面记载推定保证人具有这一目的。其 次,票据保证人应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保证的事项并签章。票据行为的外观性状十分重要, 票据交易主体都是依据票据行为所表示的文义性来进行法律推断的,因而有关票据保证 记载事项及签章便成为票据保证最基本的实施程序,因此,我国票据法第 46 条规定, “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关签章” 。第三,票据保证人应当将记载好 的票据交付请求保证之人。有效的票据行为,除了行为人以书面在票据上记载法定的事 项并签章以外,还要将票据交付相对人,票据保证行为亦同。有关此部分具体内容,我 们将在票据保证法律构成部分详述。 (二)票据保证的特征 票据保证制度作为民事保证制度在商法领域的延展, 兼具有民事保证行为和票据行为 双重属性。作为一种保证行为,票据保证无疑具有从属性;作为一种票据行为,它又必 然具有独立性、要式性与文义性等特征。 1、票据保证的从属性与独立性 (1)票据保证的从属性 票据保证,是以出票行为和被保证债务为前提的附属票据行为,因此其从属性体现在 两个方面: 其一,票据保证相对于出票行为而言,是附属票据行为。在理论上,票据行为可以 分为基本票据行为和附属票据行为两大类。基本票据行为又称为主票据行为,指创设票 据之行为,即出票据行为;附属票据行为又称从属票据行为,它是在出票行为完成后, 在已实际存在的有效票据上实施的票据行为,包括背书、保证、承兑等。票据保证的存 在必须以出票行为为前提,其效力亦受到出票行为的影响,出票行为无效,在票据上所 为之保证行为也无效,因而,票据保证从属于出票据行为。 其二,票据保证依存于被保证之债务的存在而存在。票据保证以担保主票据债务的 履行为目的,因而票据保证的存在应以票据债务的存在(形式上)为前提,主票据债务 不存在,票据保证便因其目的落空而失去意义。票据保证的效力亦从属于主票据债务, 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决定于被保证人的责任,即保证人责任在性质、种类、数量上完全取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决于被保证人责任。在此意义上,票据保证又从属于被保证人之主票据债务。 (2)票据保证的独立性 法律行为具有因果关系,若前提法律行为无效,其后的法律行为一般也无效。然而, 票据作为一种促进交易的工具,其流通性至关重要,如果使票据行为也因其前提法律行 为无效而当然地无效,会使得其后每一票据行为人都因担心前提法律行为无效而进行审 查,这样势必会影响票据的流通。因此,票据法确立了“票据行为独立原则” ,即同一票 据上之多数票据行为的效力各自独立,一行为无效,不影响其他行为的效力。 11此原则贯 串于票据保证行为中,使得票据保证具有独立性特征。 票据保证虽然为附属票据行为,基于主票据债务的存在而发生,但其一经成立,便 相对独立于被保证人之主票据债务而存在,在主票据债务因实质性原因而无效时或被撤 销时,票据保证之债并不因之而无效或被撤销;仅在主票据债务因形式上的原因而无效 时,票据保证之债才因而无效,即票据保证之债与被保证之债仅具有形式上的依赖性, 只要票据被保证之债形式上有效,票据保证之债即当然有效,而当票据被保证之债因形 式欠缺而无效时,票据保证之债才归于无效,如,被保证的票据行为系被伪造签章所实 施,该票据行为当然不能成立票据债权债务关系,被伪造人也不承担任何票据责任,但 对此进行了票据保证的保证人却不能因此主张保证无效,保证人仍应依其保证行为承担 责任。 (3)票据保证从属性与独立性的关系 票据保证行为兼具有从属性与独立性两种相互矛盾的属性,此两种属性集于同一票 据行为之中,其地位上孰优孰劣?笔者认为,从属性与独立性两种相互矛盾的属性集于 一体,说明票据保证的从属性与独立性都不是绝对的,而是仅具有相对性,同时,独立 性相比从属性更占强势。因为:第一,票据的独立性相比其从属性更受关注。从我国票 据立法上来看,票据保证的从属性体现并不突出,仅在票据法第 49 条和第 50 条的 规定中有所体现,而票据保证独立性之体现相对较多,如,票据保证为单方法律行为之 规定、票据保证不得附加条件之规定、票据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之规定、票据保证 人追索权之规定等等。 12在理论上,尽管学者们对票据保证从属性与独立性两者的研究颇 多,但对独立性的关注更为突出。第二,票据保证仅具有形式意义上的从属性。当票据 债务因实质性原因而无效或被撤销时,票据保证并不因此而无效或被撤销,而当票据债 务因形式要件欠缺而无效时,票据债务才因其从属性而无效,因而,票据保证之从属性 11 孙卫国: 票据保证的从属性与独立性 , 当代法学 ,2000 年第 5 期。 12 见我国票据法第 4 条、第 48 条、第 50 条、第 52 条之规定。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并非是实质意义上的。第三,我国票据立法有弱化票据保证从属性的意图。国外有关立 法及国际公约一般皆规定, “保证人与被保证人负同一责任” ,由此,许多学者把上述规 定作为票据保证从属性立法体现。我国票据法与国外立法具有相通性,因此对我国 票据立法作同样的解释当无问题。不过,我国票据法既然是在充分借鉴国外立法经 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而又不作同样的规定,当有弱化票据保证从属性的立法意图。 13 2、票据保证的文义性与要式性 为了保护善意持票据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票据行为具有文义性。票据行为的 文义性是指,票据行为的内容完全以票面上记载的文字为准,即使文字记载的内容与实际 情况不一致,也不允许当事人以票面文字记载以外的事项对票载内容加以解释或者变更。 票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能依票据上记载的内容来确定,票据债权人不得主张 票载内容以外的权利,票据债务人也不得以票载内容以外的事项对抗票据债权人。作为 一种票据行为,票据保证亦不例外,票据保证人仅对其于票面上所记载的有关保证事项 承担票据保证责任,票面上无其保证之记载,则其不承担票据保证责任。 由于票据是无因证券,判断一种票据是否有效,原则上仅以票据在形式上是否合法 为准,因而法律对票据的形式有着严格而具体的规定,这就决定了赖以产生票据形式的 票据行为具有要式性,即票据行为必须以法定的方式为之方为有效。票据法对各种票据 行为规定了必要的方式,当事人不得自由决定或者变更,如,要求票据行为必须为书面 的、票据行为在票据上的记载款式及记载位置必须符合票据法的要求等。同时,票据的 文义性也决定了票据行为的要式性,只有通过一定的要式在票据上为记载,才能产生相 应的文义。作为票据行为的票据保证,其保证人须依票据法的规定,在票据上有关位置 记载保证之意思、保证人签章等事项,方能产生票据保证的效力;保证人在票据以外的 其他文件上承诺保证的,不构成票据保证,不能产生票据保证的效力,而是仅具有普通 民事保证的效力。 (三)票据保证的类型 票据保证依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各国票据法理论中比较重要的票据保 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全部保证和一部保证 此种划分以保证人所担保的票据金额为标准。全部保证是指,保证人对票据债务的全 13 孙光永: 票据保证规则及其效力 ,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5 期。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部金额承担保证责任。而一部保证则指保证人对票据债务金额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承担保 证责任,保证人对于其未提供担保的票据金额不承担保证责任。由于一部保证在一定程 度上也可以增加票据信用,能担保部分票据金额的支付,日内瓦统一法和我国台湾地区 “票据法”承认一部保证的效力。 14从我国票据法第 50 条的规定看,15我国票据法不 承认一部保证,如果保证人在票据上记载只承担部分票据债务的保证责任,视为保证附 有条件,附条件的保证并不影响保证人对票据的保证责任。笔者亦不赞同部分保证,对 此将在后文有关票据保证责任的范围部分进行详述。 2、共同保证与单独保证 此种划分以保证人的人数为标准。共同保证是指,由二人以上的保证人共同签章所作 成的保证。单独保证是指,仅由一人单独所进行的保证。根据我国票据法第 51 条, 汇票保证可以由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一人作成,也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共同作成,共 同保证中, “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共同保证与单独保证为各国票据法所共有的票 据保证类型。 3、正式保证和略式保证 此种划分以保证人在票据上记载的内容为标准。正式保证,是指保证人在票据上完整 地记载全部必要记载事项并进行签章、交付方可有效成立的票据保证。略式保证,是指 保证人无须完整记载全部必要记载事项, 仅履行签章、 交付即可有效成立的票据保证。日 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 31 条规定, “票据保证人仅在票面上签名者,视为保证成立” , 由此可见,日内瓦票据法系是承认略式保证的,而我国票据法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16 仅承认正式保证的效力。 笔者认为,我国票据法承认正式保证效力之作法较为恰当。票据为文义证券,票据上 一切行为应依其在票面上记载的文义来确定其效力。若票据保证人权在票面上为签章并 交付,则不能表明保证之意思,而且有可能引起误解,如,保证人在票据正面签章,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出票人;保证人在票据粘单上签章,则可能被误认为是背书人等。因而, 为明确票据保证之意图,避免因记载不明而引发的票据关系混乱,促进票据顺利流通, 仅承认正式保证之效力的作法较为合理。 4、单纯保证和不单纯保证 14 见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 30 条第 1 款、 日内瓦统一支票法第 21 条第 1 款,我国台湾地 区“票据法”第 63 条。 15 我国票据法第 50 条规定: “被保证的汇票,保证人应当与被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汇 票到期后得不到付款的,持票人有权向保证人要求付款,保证人应当足额付款” 。 16 见我国票据法第 46 条之规定。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此种划分以保证是否附有条件为标准。保证未附条件的,为单纯保证;保证附有条件 的,为不单纯保证。我国票据法第 4 条规定, “保证不得附有条件,附有条件的,不 影响对汇票保证的责任。 ”因此,我国票据法所规定的只有单纯保证,票据保证人若附有 条件,则视为未记载该条件,按照单纯保证发生效力。 笔者认为,票据保证不应附加条件。票据具有很强的流通性,其首要原因在于票据付 款具有法律上的确定性,否则,人们对票据就会缺乏信任,对使用票据产生不安全感, 进而导致票据流通难以顺利进行。而条件是指将来可能发生的某种事实,其是否发生具 有不确定性。如果把这种不确定的事实作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前提,就使保证人所 负责的保证责任呈现一种不确定的状态。票据权利人不知道保证人是否一定承担责任, 这就难以达到设立保证的目的,使保证失去了本来的意义。17为促进票据的流通便捷,票 据保证不应附加条件,附加条件的,该条件不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而仅具有民法上的 效力。 17 黄赤东、梁书文: 票据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年 6 月版,第 473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二、票据保证制度与相关制度之比较 票据保证制度因脱胎于民法上的保证制度,两者在很多方面极为相似,容易混淆, 必须加以厘清。票据保证制度与票据背书制度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都具有较强的担保 功能,然而两者毕竟为票据法上两种不同的制度,应对其加以分析,区分不同。另外, 支票保付制度与票据保证制度也有可比性。笔者将对以下三方面的进行论述,以理清票 据保证的界限,端正对票据保证的认识。 (一)票据保证制度与民事保证制度 1、相通之体现 民法上的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 时,由该第三人履行债务或承担赔偿责任。票据保证制度因脱胎于民法上的保证制度而 与其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其相通之处主要体现为: 其一,从功能上来看,二者均具有补充债务人信用不足之功能。不论是票据保证还 是民事保证,均是为了担保主债务的履行,如果主债务不存在因信用不足而不被履行的 可能性,保证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二,从性质上来看,二者均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又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一方面, 二者均具有从属性,票据保证行为要以出票行为为前提,并依赖于主票据债务而存在; 民事保证行为的成立、有效、范围等都依赖于其主债务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二者又 均具有相对独立性,票据保证的独立性相比民事保证更为明显,票据保证的成立,并不 完全依赖于主债务的成立,当主债务因实质性原因而无效时,只要票据保证并无形式上 导致无效的原因,就不会因此而无效;民事保证的独立性相对较弱,但它仍作为独立于 主债务的单独债务(如,在保证的范围或程度上,可以不同于主债务;在是否附加条件 方面,也可以不同于主债务等) 。 2、差异之原因 虽然票据保证与民事保证存在着不少相通之处,但因诸多方面的原因,二者也存在 着不少差异。 首先,二者差异的根源在于其价值取向的不同。民法有着很高的价值取向,无论是 近代民法所追求的形式正义,还是现代民法所追求的实质正义, “社会正义和公平”始终 是民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民法的调整对象为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及身份关系,这 也使得“公平”成为民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公平与效益的权衡中体现出“公平优先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于效益”的倾向;而商法适用于商事主体,其必然反映商人阶层的价值追求,由此决定 了“效益” 、 “便捷”成为商法最基本的价值倾向,在公平与效益的权衡中体现为“效益 优先于公平” 。不同的价值取向指引了不同的制度设计,使得民法与商法中的保证制度出 现诸多方面的差异。 其次,两种保证制度发展的背景也使得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民事保证制度是伴随简 单、初级的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产生时间较早。而票据保证制度是 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并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票据以后,随着商法的发展而发展 起来的。通过两者赖以产生历史背景,可以知道这两种制度在目的、功能方面是存在差 异的。民事保证为一项基本民事制度,也是保证的基本形式,其在体系上、内容上,都 是相当严谨的,而商法规范大多是从商事习惯转变而来的,因而商法中各项制度的设计 不如民法那么严密。同时,由于商人阶层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商法形成过程过于注重实 用主义和折衷主义,而缺乏类似于民事立法那样的理论准备。商法的这些特点,在作为 其组成部分的票据法之票据保证制度中也有体现,使得票据保证具有不同于民事保证的 一些独特性因素。18 3、差异之体现 与民法上的保证制度相比,票据保证制度具有自己的特性,两种保证制度的差异主 要体现如下: (1)成立方式上的不同。票据保证为要式行为,其成立必须遵循法定的要式条件, 如,应在票据或其粘单上记载法定事项并签章等;而民事保证虽然也为要式行为,要求 具有书面形式,但其要式性远非票据保证那样严格,如, 担保法第 93 条规定, “当事 人之间具有担保性质的信函、传真等,也可以成为主合同中的担保条款。 ” (2)法律性质上的不同。票据保证为单方法律行为,保证人只需要在票据上进行保 证文句的记载并签名,再将其交付给持票人,即可产生效力,而无须征求债权人的意见 或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民事保证为双方法律行为,保证人与主债权人须达成合意并签订 保证合同,保证方可成立。 19 (3)被保证人方面的不同。票据保证中,当被保证人不确定时,可依票据法之规定 根据其签名的位置和保证的时间推定出票人、承兑人或者背书人为被保证人,即被保证 人可以是不确定的。依据我国票据法第 47 条规定,“保证人未在汇票或其粘单上记 载被保证人名称时,已承兑的汇票,承兑人为被保证人;未承兑的汇票,出票人为被保证 18 巴桑旺堆: 票据保证与民事保证之比较 , 人民司法 ,2000 年 7 月。 19 时永才、冯建平: 票据保证与民事保证的区别 , 河北法学2003 年第 5 期。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人” 。而在民事保证中,由于保证的依附性较强,必须依赖于明确的主债务才能成立,且 保证合同必须载明被保证主债权的种类、数额及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等事项,作为被 保证人的主债务人在主债务成立之时便已确定,因而民事保证中不存在被保证人未特定 的情况。 (4)独立性程度上的不同。票据保证独立性较强,除因记载事项欠缺等形式上的原 因而无效外,票据保证并不因主票据债务无效或被撤销而归于无效。票据保证依法成立 即发生票据法上完全的票据效力,保证人应承担保证责任。而民事保证的独立性相对来讲 很弱,其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如,可以附有条件、可以约定不同于主债务的保证金 额等) ,但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存于主债务,主债务无效或被撤销的,保证债务亦随之 消灭,保证人(除知道或应当知道主合同无效而仍为之提供保证的以外)不再承担保证责 任。 (5)消灭时效期间的不同。票据法上规定的票据保证的消灭时效一般要短于民法上 保证的消灭时效。如,依我国票据法第 17 条规定,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 消灭: (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年。见票即付的汇 票、本票自出票日起年; (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 (三) 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之日起个月; (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 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个月。超过上述时效期间的,持票人即丧失票据 权利,只能行使利益偿还请求权,请求出票人或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 的利益。票据保证作为票据债务人,其责任期间应适用上述规定。而民事保证中,保证时 效期间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保证人与债权人在合同中有约定且其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的, 保证期间从其约定; 当事人未作约定的,保证期间为 “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个月” 。 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保证时效期限届满,即丧失请求保证人履行 保证债务的胜诉权。 (6)抗辩权范围的不同。票据保证责任为法定的连带保证责任,因而其不享有先诉 抗辩权,20债权人的债权得不到履行时,可直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而民法一般保证中, 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只有在向债务人主张并经强制执行仍然未得到清偿时, 才得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同时,票据保证中,保证人不能随意援用被保证人的一些对人 的抗辩权,而在民法保证中,被保证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一般都可以由保证人援用,对 此我们将在票据保证之法律效力部分进行详述。 20 所谓先诉抗辩权,是指保证人于债权人未就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无效果前,有拒绝清偿的权利。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7)保证效力的不同。首先,保证人清偿债务后所取得的地位不同。票据保证人在 承担保证责任后,取得持票人的身份,可以持票人的身份行使对被保证人前手的追索权, 也可依其保证关系对被保证人进行追索;而民法上的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仅能依 保证关系向被保证人追索。其次,在共同保证方面有不同。票据的共同保证人对债权人 负有法定的连带保证责任,而民法的共同保证人则可以按照担保合同约定的担保份额承 担责任,并且可以约定承担责任的先后顺序,没有约定时才承担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8)其他方面的不同。首先,在能否附带条件方面有不同。我国票据法规定“票 据保证不得附带任何条件,附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影响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同时又规定 票据“到期后得不到付款的,持票人有权向保证人请求付款,保证人应当足额付款” ,可见 我国票据法不仅禁止票据保证附条件,同时也不允许保证人只保证部分票据债务;而在民 事保证中,法律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所附的条件,只要该条件违不反法律和社会公 序良俗,法律不仅不予干预,而且加以保护,并且,当事人还可以约定担保的份额。其 次,在延期清偿方面有不同。在票据保证中,即使债权人允许被保证人延期清偿债务, 基于票据关系的无因性,保证人责任也不因此而解除;而在民事保证中,若债权人允许 被保证人延期履行债务,保证人就可解除保证。 (二)票据保证制度与票据背书制度 票据背书是指,为了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真有趣课件照片
- 《Photoshop CC平面广告设计》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Unit6 Plan for Yourself单元测试(无答案)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汉字多的课件
-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
- 高端家电市场品牌竞争策略研究
- 汉子家园言课件
- 水边玩耍的安全教育
- 消防设施功能测试方案
-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监控方案
- 2025年体育教练员执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住培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重庆辅警管理知识模拟100题及答案
-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DB42∕T 2151-2023 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规范
- 2025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胶水储存管理办法
- 精神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讲座
- 分包招采培训课件
- 公司全员销售管理办法
-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