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变态心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变态心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变态心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变态心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1,关于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abnormal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一分支学科,至今尚无确切定义,因为有的学者认为,它研究的问题不只是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之间的差距,而应该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来研究,所以应叫做病理心理学(psychopathology)。可是,如果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看待,在实践中又有困难,因为,把“疾病”一词用在某些来访者身上是恰当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不恰当的,因为相当多的心理异常,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只能将它们暂称为脑的功能性障碍.,2,关于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但两门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而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轨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3,1920到1930年间使用metrazol诱发病人抽搐发作,随后使用了胰岛素,发现可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1938年4月两位意大利医生发明了电休克疗法。1949Moniz与WalterHess因发明脑叶切除术治疗精神病人而获得诺贝尔奖。,历史,4,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3、能保障人类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异常心理活动(变态心理学),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破坏了人的身、心健康。,5,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精神疾病症状),人类正常精神活动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行为过程。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异常的症状了解是必备的基础知识,为的是能够鉴别精神障碍与非精神障碍,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及时转诊。,6,概述,精神科医生需要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第一种能力是能通过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客观而准确的收集临床资料,并能将这些资料系统而均衡地加以组织;另一种能力是能把每个病人视为独特的个体并对该个体能有直觉的理解。,7,概述,第一种能力有赖于医生的临床技能和具备的相关临床知识。第二种能力则有赖于医生对人性的理解和在临床中得到的经验,医生凭此能力洞察眼前病人的感受和行为,以及病人既往生活经历对病人产生的影响。第一种能力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可获得,后者不可能仅仅通过书本的学习直接获得。,8,单个症状的意义,精神障碍的诊断有赖于一组确定症状(综合症)的出现。几乎任何单个的症状均可见于正常人,即使像幻觉这样通常被视为精神障碍的特征表现,有时也可能偶尔短暂地被健康人体验到。当症状严重而持续存在时,意味着精神障碍的存在。然而单个症状即便是严重和持续存在,也并非是精神障碍的依据,具有特征性的一组症状构成的征象体征是非常重要的。,9,第一单元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注意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自知力:,10,(一)感觉障碍,感觉:外界任何信息或客观事物都是通过人体的感官-眼、耳、口、鼻、皮肤等进入脑部感觉区,如声、光、气味、颜色、大小、重量等,是人类最初级的心理过程。1、感觉过敏:2、感觉减退:3、感觉倒错:4、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11,(二)知觉障碍,知觉:通常我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客观事物不知是单纯的颜色、大小,而是“一棵绿油树”,“高大的楼房”。这种对某一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整体综合反映过程,即为知觉。知觉的产生依赖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是从实践中发展起的。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当人们对外界刺激总体水平下降时最易发生。因此,在光线不足或昏暗时常常出现错觉,如将一棵灌木错看成一个人。错觉也常常发生在意识水平下降时,如急性器质性综合症病人、谵妄状态病人(例:断酒病人)。在强烈的情感状态下,错觉也容易出现(情感错觉)。如在崎岖小路行走感到极为恐惧的人,很容易将一颗灌木错看成是抢劫者。,12,(二)知觉障碍,2、幻觉:无外界客观事物刺激感觉器官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知觉体验。根据不同的感觉器官,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等。,13,(二)知觉障碍,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感官受到现实刺激时同时出现该感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共同存在,同时出现,又共同消失。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入睡前幻觉和觉醒前幻觉,14,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1)真性幻觉:a、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b、存在于客观空间;c、通过病人感官获得。2)假性幻觉:a、患者的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b、存在于主观空间;c、不是通过病人感官获得。,15,(二)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16,(二)知觉障碍,1、视物变形症-看到外界事物的形象、大小、颜色以及体积等出现改变。2、空间的知觉障碍-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改变。3、对自身躯体结构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体形、外观的改变。4、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不活动的,甚至是僵死似得,或者相反,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急速猛烈地变化着。,17,(三)思维障碍,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感知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这个过程称为思维.思维是通过语言或文字来表达.主分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部分:1、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如下:,18,(三)思维障碍,1思维奔逸2思维迟缓3思维贫乏4思维松弛5思维破裂6思维不连贯7思维中断8病理性赘述9语词新作10病理性象征性思维,19,(三)思维障碍,2、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其内容虽与客观事实不符,也不符合病人的文化水平和社会文化标准等,但病人对此却坚定不移,不能被事实等说服.常见妄想:1)关系妄想2)被害妄想3)夸大妄想4)罪恶妄想5)疑病妄想6)嫉妒妄想7)钟情妄想8)被窃妄想9)附体妄想10)非血统妄想11)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20,(三)思维障碍,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事实上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愿,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而苦恼。强迫意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情绪等。,21,(四)注意障碍,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有选择性的指向和集中。分为:1)注意增强2)注意减弱3)注意涣散4)注意转移,22,(五)记忆障碍,记忆:指个体把所得到的资料与经验加以保留,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重现出来,这种既往经验的保持和回忆称为记忆。包括识记、保存、再认(认知)和再现(回忆)四个过程。常见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2)记忆减退3)遗忘4)错构5)虚构,23,(六)智能障碍,智能:指人们运用既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来认识客观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分为:1)精神发育迟滞2)痴呆,24,智商,智商智力等级140以上近似天才或天才120-140非常超常的智力120-110超常的智力110-90平常智力9070边缘智力50-70轻度35-49中度35重度,25,(七)自知力,指病人对自身精神状态正确认识和批判的能力。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26,八、定向力,指一个人对周边环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临床通常分为:1、周围环境定向力2、自我定向力,27,第二单元情感障碍,情感:指人们在受到客观环境和事物刺激后所产生的态度及内心体验。(一)情感高涨:(二)情感低落:(三)焦虑(四)情感倒错(五)病理性激情(六)病理性心境恶劣(七)情感淡漠,28,第三单元意志行为障碍,意志:指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其行为经过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一)、意志增强(二)、意志减退(三)、意志缺乏(四)、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区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五)、精神运动性抑制1、木僵状态2、违拗症(六)、强迫动作:强迫检查、强迫清洗、强迫性仪式动作,29,第四单元常见意识障碍,意识:临床医学一般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一种综合功能状态,使人们能自觉、正确而清晰的认识自我和周围环境,并结合既往经验,作出适当反应。1、睡行症(梦游症)(意识范围)2、谵妄状态(意识内容)自我意识障碍:1、人格解体2、交替人格3、双重或多重人格4、人格转换,30,常见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妄想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及癔症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31,精神病的原因,遗传因素个体素质社会因素生物因素机体的机能状态,32,一、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患者自知力基本丧失。,33,常见类型:,1青春型: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以及性轻浮为多见;2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3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为主;4单纯型:以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退缩、懒散为特征,治疗困难,预后不良;5未定型和其他型,34,偏执性精神障碍,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本病病因不明,起病一般在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病前人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本病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所察觉。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内容有一定现实性,并不荒谬,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病程演进较慢,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35,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共同的特点是:在两周内急性起病;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在23个月内痊愈。有的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性症状为主,如果病程不超过一个月,临床可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旅途精神病、妄想阵发:,36,心境障碍,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37,一、躁狂发作,其特点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三高症状)其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和复发性躁狂症。,38,二、抑郁发作,其特点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三低症状)。核心症状为1.情绪低落,感到绝望、无助、无用;2.兴趣缺乏;3.乐趣丧失.其发作形式: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39,三、双相障碍,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40,神经症,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其共同特征是: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41,神经症患者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但其起病不一定与重大精神创伤有直接联系,更多的是通过心理防御机制反映出既往的精神创伤或当前的心理冲突,有一部分神经症患者对其致病因素并无清晰认识,神经症的发展也不取决于精神应激的强度,多与患者的素质及人格特征有关。,42,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能觉察到或能体验到这种冲突,并感到痛苦,而且妨碍了心理及社会功能,但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43,神经症具有五大特点,1、意识的心理冲突病人能觉察到他自己正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用病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不能控制他认为应该控制的心理活动,明明意识到心理活动是自己的,但又控制不了,对此,病人表现焦虑、紧张、恐惧、不知所措。“我以前不是这样”,病人对症状有明确的自知力。2、精神痛苦喜欢诉苦是神经症病人的突出表现之一。有人称之为“诉苦病”。没有痛苦不是神经症,这种痛苦在他的求医行为中表现出来。3、持久性神经症是一种持久的精神障碍。CCMD3规定: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44,4、神经症妨碍病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功能。人生免不了有心理冲突,有心理冲突是正常的,没有心理冲突是异常的。每个人都经历过心理冲突的痛苦,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将冲突合理的解决,并使之成为他们建设性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而神经症的心理冲突不是这样,内容是固定的不变的,并总在原地踏步,也可以经常变,但都是从人生大事-到鸡毛蒜皮小事或者在几件小事上兜圈子,两个对立面互相强化,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社会功能。,45,神经症的心理冲突-是破坏性的。健康人的心理冲突-是建设性的。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这是一条阴性标准。假如我们没有这条标准单用心理冲突解释神经症,我们就无法去解释其他疾病导致的类神经症的症状。,46,描述性定义,心理冲突指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情感或欲望同时并存于一个人的心里,当事人既不能放弃其中之一,又无法在更高的水平上将二者整合或统一协调起来,从而体验着紧张、不安或其他不快,甚至痛苦.,47,神经症的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神经衰弱其它:吞咽困难、斜颈、痉孪、瘙痒、痛经(抑郁性神经症、癔症),48,一、恐怖症,恐怖症主要为3种类型:1、场所恐怖。2、社交恐怖。3、特定恐怖。,49,恐惧症(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的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有畏惧的忍受。单纯性恐怖(普通性恐怖)特殊性恐怖(复杂性恐怖),50,诊断一个恐怖症的临床病例,要符合以下三条:(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51,健康人与恐怖症病人的区别:积极面对和回避有人认为,恐怖症是把内在的恐惧变成对外在处境的恐惧。这种转移的好处在于能够逃避,外在的危险可以通过逃避而得救,或缓解。而内在的危险是很难解决的。,52,2、社交恐怖症(社会焦虑障碍)(1)符合恐怖症的诊断标准;(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53,3、特定的恐惧症(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2)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高处、黑暗、雷电、献血、外伤、手术、或尖锐的物品等。,54,社交恐怖症较多见,起病多在青春期,20岁以后起病的少见,与父母的教养有关,爱面子,注意影响。过分强调给人留下好印象。或父母不尊重晚辈,指责多,表扬少。多由老人带大,与同龄人接触少。常见形式有怕一对一的社交场合,与一群人混在一起时不严重。怕社交时脸红,害怕社交时晕倒,怕打咯,怕放屁,怕与人对视,认为人家看出他表情的不自然,甚至从别人的眼睛中看出别人对他的鄙视、厌恶。还有人害怕自己伤害了别人。社交恐怖症的核心是怕人,各种变异都与人有关系。,55,对症状的形成有两种解释:缺乏社交技巧和能力培养的锻炼病人的社交行为客观上是恰当的,是病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恰当。表面上是不自信,自卑,背后是对自己要求过高。,56,DSM-IV-TR.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00.,社交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害怕或回避社交场合害怕因自己的一些举动(或出现焦虑症状)而丢脸或难堪回避所害怕的社交情境,或忍受焦虑或痛苦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不合情理的非常痛苦,干扰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57,二、焦虑症,临床上可分为两种类型:1、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2、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症。,58,惊恐障碍:,临床表现:无法预料的和没有诱因的焦虑发作。发作在10分钟内达到高峰而在60分钟以内趋于消失。平均每星期发作2至4次。,59,惊恐发作:诊断标准,害怕失去控制,发疯,震颤或发抖,恶心,胸痛,气促感,窒息感,出汗,心悸,心率加快,口干,发冷或潮热,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一段时间有强烈恐惧或不适,突发并在10分钟内达到峰值,头昏,头重脚轻,60,2、焦虑性神经症,概念焦虑-指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心情,它并非由于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或其紧张情绪与恐慌程度与现实处境很不相称。,61,焦虑症系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惊恐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心悸、口干、气促、胸闷、出汗、尿频、尿急、及颤抖等,常伴有运动性不安。患病率为2.2%,其中41.3%为广泛性焦虑,33%为情境性焦虑,62,焦虑心理、生理、行为表现,心理:内心焦急、烦躁、紧张、害怕、惊恐;生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呼吸急促、口干、出汗、苍白、震颤、胸闷、胸痛、心悸、头痛、尿频、尿急等),及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入睡困难、噩梦等症状;行为:焦虑的运动表现,如患者抓耳挠腮、搓手顿足、翻弄衣物、坐立不安、不停走动。,63,焦虑作为精神病理现象有以下几个特点:(1)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病人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恐怖。(2)情绪不快乐和痛苦,有死在眉睫或马上要虚脱晕倒的感觉。(3)情绪指向未来,好像有某种威胁和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要发生。(4)实际上并没有威胁和危险,引起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程度完全不符。(5)躯体不适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4,归纳起来三方面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无名焦虑)精神运动性不安,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震颤,发抖。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发红发白、呕吐、尿急、尿频、无力等等。,65,三、强迫性障碍,又称强迫症,临床上可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类。(1)、强迫思维包括: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等。(2)、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和强迫性计数等等。,66,3、强迫性神经症,CCMD3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67,三个特征:,1、病人体验到思想或内在驱力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观的产物,他有受强迫的体验。2、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出现。3、有症状自知力,病人感到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态的,至少病人希望能消除强迫状态。,68,四、躯体形式障碍,此类障碍包括:1、躯体化障碍:是一组反复陈述躯体症状,相应的器质性检查均为阴性,并缺乏充分的生理机制,对症状的说明,解释只能从心理因素或无意识中的冲突来推测的神经症.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2、疑病症:以担心或相信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各种体检的阴性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消除对疾病的疑虑。3、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是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器官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4、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精神性疼痛、心因性背痛或头痛以及其他与情绪冲突有关的躯体形式的疼痛归入此类。,69,4、疑病性神经症,一、概念CCMD-3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病人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和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本症。本障碍男女均有,无明显家庭特点(与躯体化障碍不同),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70,根据疑病症的定义,我们可以把疑病症分为两类。一类是继发性疑病症,即疑病症继发于其它病,而疑病症只是这些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也不是这些病必有的症状。另一类是原发性疑病症,这包括以疑病症为主要甚至唯一表现的各种精神障碍,主要有疑病性神经症和疑病性人格障碍。,71,五、神经衰弱,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72,1、神经衰弱,定义: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多缓慢起病,就诊时往往已有数月的病程,并可追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偶有突然失眠或头痛起病,却无明显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近世纪,神经衰弱的概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随着医生对神经衰弱认识的变化和各种特殊综合征和亚型的分出,在美国和西欧已不做次诊断,我国神衰诊断也明显减少。,73,神经衰弱三组症状,(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精神易兴奋: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病人的主诉是脑子里乱想事,不论是工作、学习、看书看报、都可以引起很多杂乱的联想和回忆,这是一种主观体验,病人感觉到分心和控制不住,这种精神兴奋可以有诱因也可以没有诱因。百分之百的病人有失眠的主诉,之所以睡不着觉,原因是一躺在床上就胡思乱想,陈芝麻、滥谷子都出来了。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过敏:畏光,出门要戴眼镜。白天要挂窗帘。对声音过敏,一般的声音病人会感觉刺耳,裤带不能系紧,衣服不能太硬。健康人无所谓的刺激,他们却感到特别难受。,74,精神易疲劳:神经衰弱的易疲劳具有弥散性,他们干什么都觉累,总感觉休息不过来,我们把听音乐、看电视当作休息,他们不是,有人甚至觉得睡觉都累,埋怨床不好。神经衰弱的易疲劳带有情绪性,工作、谈业务、就觉得累,看病、和医生谈病情不觉得累。神经衰弱的疲劳不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这是与抑郁症的区别点。病人有抱负、有追求,不甘心混日子,可又觉得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75,(2)、情绪症状以烦恼烦躁多见,神衰的烦有一定的现实内容,常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烦恼,烦做饭,烦孩子,烦上学,烦工作,烦和人打交道等等。区别于焦虑症的烦,焦虑症缺乏明确的对象,病人说不清为什么烦。易激惹,容易生气和发怒,一点小事急的不得了,按奈不住情绪。常呈现情绪三部曲,发怒-后悔-压抑和控制-经过一段时间又来一次,伤害人际关系。易激惹的变形:1、容易伤感2、好打抱不平3、弥散性敌意心情紧张持续紧张不能松弛,伴有头疼。(3)、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头部不适感,头晕眼花、耳鸣。内脏功能障碍:消化系统和性功能最多见。,76,应激相关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临床上包括:一、急性应激障碍二、创伤后应激障碍三、适应障碍,77,一、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78,二、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79,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家中自缢,80,知道吗,孩子,你离开之后,你的奶奶、外婆、外公,伯伯、姑妈、姨娘、舅舅肝肠寸断,痛不欲生,谁都不能相信,我们最爱的瀚墨,走了,永远地走了,连一句再见也不说出。儿子,我最爱的宝贝,天空又开始飘着细雨,你躺在冰冷的地下,不知道冷不冷。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我担心你,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怕不怕?儿子,你走了,带走我们所有的希望,带走我们赖以生存的幸福。你的妈妈,天天以泪洗脸,你的爸爸,悲痛欲绝,我们还不敢把你离去的消息告诉最疼爱你的爷爷,我们还瞒着他。如果他知道自己最爱的孙儿,如今已阴阳相隔,不知道该遭受怎样的创伤。孩子,我最亲爱的孩子,爸爸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在盼你归来,但我们知道,你永远回不来了,你到了天堂,那里有鲜花,有蓝空,只是没有恐惧的地震。孩子,你回不来了,你曾经温馨的家如今已经倒塌在废墟里。,81,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哥哥,请您担当起照顾父母的重任,我来到这个世间,本就是来体会苦难,承受苦难的。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妻子,请你不要悲伤,抑郁,是我这三十年来,最亲近的朋友,抑郁带走了我,也就带走了所有的悲伤。假如,某一天,我死了,爸爸,请您不要哭泣,我真的活得太难了,人生为什么总是充满苦难,充满艰辛,充满离愁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妈妈,请您不要难过,短短三十年,我体会到了您对我的爱,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但是,我实在觉得活着太痛苦了,请您让我休息吧,真的,让我好好休息休息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儿子,那是我最幸福的事,我会让你妈妈,把我的骨灰,撒在曲山小学的皂角树下,爸爸将永远地陪着你,不弃不离儿子,你离开了,爸爸没有了未来,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憧憬,与您相聚,是爸爸最大的快乐假如,某一天,我死了,我的儿子,我还是要提到你,我们将不离不弃,永远在一起相信一个父亲,对你最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