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学检查PPT课件.ppt_第1页
听力学检查PPT课件.ppt_第2页
听力学检查PPT课件.ppt_第3页
听力学检查PPT课件.ppt_第4页
听力学检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力学检查P&Q2015,作者:裴根旺,1,解剖基础,2,增压效应,鼓膜的增压效应:鼓膜有效振动面积约55mm2,镫骨足板面积约3.2mm2,相差约17倍。听骨链的杠杆作用:锤骨柄与砧骨长突1.3:1,1.3倍此外:鼓膜振幅与锤骨柄振幅之比2:1,即鼓膜弧形杠杆作用可使声压增高1倍,3,听力传导通路,空气传导,4,听力传导通路,骨传导:绕过外耳中耳直接刺激耳蜗移动式压缩式骨鼓径路:人听自己说话,5,听力检查的方法,主观测听音叉试验,纯音听阈、阈上功能测试,言语测听客观测听:声导抗测试,电反应测听,耳声发射,6,音叉检查tuningforktest,最常用256Hz及512Hz音叉位置放置:音叉气导距离外耳道口1cm,音叉方向骨导放置在颅面中线或鼓窦区Rinne试验Weber试验Schwabach试验Gelle试验宾氏试验音叉柄置于鼓窦区,堵耳后是否声音变大,传导性耳聋无变化,正常或感音神经聋变大。,7,Gelle试验:正常阳性,耳硬化症或听骨链固定阴性。,结果分析,8,纯音听阈检查puretoneaudiometryPTA,主观检查气导听阈代表中耳传音功能骨导听阈代表内耳功能平均听阈:500Hz、1000Hz、2000Hz三个频率的听阈相加后除以3,9,低频250Hz语频500HZ2000Hz高频4000Hz声压级SPL听力级HL感觉级SL单位都是dB,10,检查过程,1KHz2KHz4KHZ8KHZ250HZ500HZ1KHz,如果相邻的倍频之间听阈差值20dB,则应加测半倍频程(750Hz1500Hz3KHz6KHz)儿童从2KHz500Hz开始测先测试好耳上升法降10升5升降法升5降5,11,改良HW法,12,影响因素,技术因素:听力师环境噪声校准耳机类型耳机的清洁受试者因素:耳专科情况,反应倾向,先测哪侧耳,患者的位置堵耳效应:戴上耳机后,骨导阈值发生改变(降低)的现象,低频明显。耳耵聍也可发生。插入式耳机可避免。原因:可避免耳道塌陷,耳间衰减值较大,可较少掩蔽的可能。,13,纯音听阈结果标记,14,听力曲线分类,15,结果分析,传导性耳聋:气骨导差大于10dB,且骨导在正常范围。感音神经性耳聋:气骨导一致(小于等于10dB)且都在正常范围之外。混合性耳聋:气骨导差大于10dB,但骨导在正常范围之外。,16,常见疾病的纯音听阈图变化,外耳道耵聍鼓膜穿孔听骨链异常耳硬化症2000HzCarhart切迹,17,常见疾病的纯音听阈图变化,噪声性耳聋4000Hz切迹药物中毒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外耳道塌陷:可影响各频率,高频明显,如6000Hz陡降,18,一张纯音听阈图你能看到多少?,1:听力是否正常2:耳聋的性质3:耳聋的程度4:听骨链情况5:预后情况,19,掩蔽,耳间衰减骨导0dB,气导3040dB影子听力如何判断是否掩蔽?检测耳的气导减去非检测耳的骨导是否大于耳间衰减值。采用对侧掩蔽,20,掩蔽的方法,阶梯法平台法,21,掩蔽,最小耳间衰减值最小掩蔽级:能使非检测耳阈值发生改变(上升5bdB)所需的最小掩蔽噪声强度。有效掩蔽级:当在一侧耳同时给纯音(或言语声信号)和噪声时,能使该纯音(或言语信号)阈值发生改变的噪声强度。耳阈值。最大掩蔽级:不发生过度掩蔽的最高掩蔽强度,22,气导初始掩蔽级:非检测耳气导听阈30dB,进一步掩蔽加20dB如何判断需不需进一步掩蔽:掩蔽若测试耳听阈20dB,需进一步掩蔽骨导初始掩蔽级,非检测耳气导听阈20dB堵耳效应15dB(250HZ,500HZ需要,传导性耳聋不需要),进一步掩蔽加20dB,23,气导掩蔽总结,24,骨导掩蔽总结图,25,过度掩蔽,非检测耳的有效掩蔽级耳间衰减值检测耳骨导5dB,26,纯音阈上听功能测试,感音性神经耳聋:感音性聋是蜗性病变,重振阳性;神经性聋是蜗后听神经病变。响度重振试验: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Metz重振试验法,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法病理性听觉适应现象:音衰变试验,Bekesy自描听力测听,镫骨肌反射音衰减试验,27,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alternatebinauralloudnessbalancetestABLB,28,Metz重振试验metzrecruitmenttest,同一频率纯音听阈和声导抗镫骨肌声反射阈之间的差值为7595dB。60dB有重振为蜗性聋100dB为蜗后聋,29,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法shortincrementsensitivityindexSISI,测试受试耳对阈上20dB连续信号中出现的微弱强度变化(1dB)的敏感性,以5秒出现一次,计算20次中的正确识别率耳蜗病变时,敏感指数80%100%正常耳及其他聋,敏感指数0%20%,30,音衰变试验tonedecaytest,先以听阈声级测试受试耳1min,1min内均可听到,结束,听不到提高5dB,直到1min内均可听到为至,结束时计算刺激声与听阈之间的差值正常耳05dB耳蜗性聋1025dB神经聋30dB以上,31,Bekesy自描听力测听,32,镫骨肌反射音衰减试验stapedialreflexdecaytest,在镫骨肌反射测试中,以声反射阈上10dB连续刺激10s,正常的声反射收缩保持稳定水平,蜗后聋不能维持,计算其幅度减少为初期一半时所经历的时间耳蜗聋及正常偶有轻度衰减蜗后性聋有严重衰减现象,多为3秒,不超过5秒,33,声导抗检测法,反映中耳、内耳、听神经、脑干听觉通路功能声阻抗:传递时受到的阻力。声导纳:被介质吸收的传递的能量。二者总称声导抗。声导抗受三种因素影响:质量,劲度(弹性)及摩擦力(阻力)质量主要影响传导高频。劲度主要影响传导低频。质量:鼓膜及听骨的质量,基本恒定。摩擦力:听骨被韧带及肌肉悬吊,甚小。劲度受鼓膜、韧带、中耳肌张力及中耳空气压力决定,是影响声导抗的主要因素。,34,总模块图,35,鼓室图低频(226Hz)单成分鼓室声导抗测试,补偿静态声导纳:Ytm(tympanicmembrane)耳道等效容积:Vec(earcanal):正常0.51.5cm3左右,双侧相似。峰补偿静态声导纳:峰Ytm鼓室图峰压:TPP(tympanogrampeakpressure):峰值时对应的压力。鼓室图梯度(tympanogramgradient)宽度:TW(tympanogramwidth):梯度:峰值任何一侧50daPa处的声导纳值与峰值的差,或峰值两侧50daPa处的声导纳值的均值与峰值的比,宽度是指声导纳值等于峰值一半两点之间的距离,36,分型,A型中耳功能正常钟形;峰值出现在0dapa;峰值幅度0.3-1.6ml,多见于正常耳As型低峰型峰值幅度小于0.3ml,多见于耳硬化,听骨固定及鼓膜明显增厚等中耳传音系统受限时。Ad型高峰型峰值大于1.6ml,多见于鼓膜萎缩、愈合性穿孔、听骨链中断及咽鼓管异常开放。B型平坦型平缓;幅度小于0.3ml,多多见于鼓室积液、耵聍阻塞。C型鼓室负压型形态正常,偏负压超过-150dapa,幅度正常,多见于咽鼓管功能障碍、鼓室负压。,37,38,高频鼓室图678Hz或1000Hz多成分鼓室声导抗测试,低频鼓室图反应中耳系统的劲度特性高频反应中耳系统的质量:鼓膜及听骨链特性,39,咽鼓管功能测试,鼓膜正常:引出鼓室图后,嘱咐做vasalva动作,峰压点将移动,然后做几次吞咽动作,峰压点回原始值。鼓膜穿孔:,40,镫骨肌反射,人耳受到足够强度及足够刺激时间的声音时可引起镫骨肌收缩声反射阈值:70-100dBSL镫骨肌反射的中枢只到达脑桥,属于皮层下中枢,大脑听觉中枢病变所致听觉障碍不一定影响声反射。检测内容:反射阈,振幅,潜伏期,衰减,图形分同侧(不交叉)和对侧(交叉),41,总反射通路,42,反射通路,43,监测耳相同,给声耳不同分同侧、对侧给声耳相同,监测耳不同分交叉、非交叉,44,声反射衰减,45,镫骨肌反射的意义,估计听敏度鉴别传导性聋与感音神经性聋:反射存在提示无传导聋,个别除外,例如:咽鼓管功能不良,急性中耳炎早期及消散期。蜗后病变潜伏期延长。若单侧潜伏期大于140ms,两侧相差超过40ms提示蜗后病变。确定响度重振及病理性适应识别非器质性耳聋:可辅助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为蜗性听觉通路及脑干疾病提供参考,46,周围性面瘫的诊断:定位病变在镫骨肌支的近端还是远端。非器质性聋:声反射阈为纯音听阈上15dB或低于纯音听阈,高度怀疑假性听力损失。,47,鉴定脑干病变,主要分析交叉非交叉一侧反射异常:为交叉反射异常,单座式。病变在给声耳同侧上橄榄复合体。两侧反射异常:a传入病变:一侧交叉和一项非交叉异常,对角式。病变在给声耳同侧的听神经、蜗核或严重耳蜗损害。b中枢病变:双侧交叉反射异常,水平式。病变为斜方体平面脑干病变。c传出病变:一项交叉,一项非交叉反射异常,垂直式,病变为监测耳同侧中耳或面神经。,48,鉴定脑干病变,三项反射异常:两项交叉及一项非交叉反射异常,倒L式。a传入病变:面神经及听神经合并病变b中枢病变:斜方体及蜗核平面的脑干中线病变或为听神经及蜗核病变或为上橄榄复合体病变。c传出病变:严重的中耳病变。所有声发射均消失a传入病变:严重的双侧感音神经性聋b中枢病变:广泛的的脑干尾部病变c传出病变:双侧中耳疾患。,49,考题,右单侧传导性耳聋?,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50,耳声发射OAE,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刺激声频率耳声发射SF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51,特点,耳蜗性聋且听力损失超过2030dBHL时,诱导耳声发射消失中耳传音结构破坏时,外耳道内亦记录不到耳声发射蜗后性耳聋未损及耳蜗时,耳声发射正常。,52,DPOAE的判断标准,各频率在噪声上3dB作为DPOAE引出的标准正常为DP图表现为两峰一谷曲线。DP10,SNR3为正常。,53,上图中最顶部实线代表听力损失第95%百分位的反应,中间实线以下代表听力损失第5%百分位的反应,二者之间围成为阴影部分。最底部曲线代表噪声曲线。若受试耳DPOAE幅度位于95%百分位实线之上,可以说明该耳听力是正常的。若位于5%百分位实线之下,可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