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巨子胡政之.pdf_第1页
报业巨子胡政之.pdf_第2页
报业巨子胡政之.pdf_第3页
报业巨子胡政之.pdf_第4页
报业巨子胡政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姓名、职称: 王塞室塾援 一 独创性声明 小人郧1 币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卜进行的研究:i :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j ,文i 1 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l l i 1 、= 包含j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4 一文的说 法:“在张季鸾已经同蒋介石发生密切关系,吴鼎昌已经钻进蒋介石政府之际, 胡政之同蒋介石只是在1 9 3 5 年1 1 月曾经一度晤谈,还没有深入的接触。1 9 3 8 年8 月胡自上海南下,去创刊香港版。为准备退路,1 9 4 1 年3 月又创刊桂林版。 约有五六年的时间,他没有和蒋介石接触。胡政之同蒋介石发生关系,是在张 季鸾去世以后。胡政之对蒋介石的态度和张、吴迥然不同。胡政之和蒋介石的 关系,远不如张季鸾之密切。私下谈话,胡对蒋常有尖刻的评语。 这也是胡、 张之间的矛盾之一。曹世瑛转述徐铸成的回忆说,“胡生前,曾屡次对张的政 治态度表示不满。认为张太靠拢蒋,说:办报应该和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 1 9 4 1 年9 ,月6 日张季鸾因病去世,胡政之到了重庆,1 9 4 2 年补缺为“国 民参政员 ,1 9 4 5 年初,抗日战争已经接近胜利,胡政之要进一步实现他的计 划,为四馆添置新机器。据“旧大公报”一文说:“胡政之起了向蒋介石敲竹 杠的念头。在一次蒋介石约见他的时候,袖交蒋介石一封信,请准大公报 申请购买二十万美元的官价外汇,准备抗战胜利后购买新机器,以装备复员后 的大公报。” 曹世瑛对这段历史作了如下评议:“胡政之购买官价外汇是犯了一次严重的 错误,因为购买官价外汇是一种不等价交换。抗战爆发后,沿海都被封锁,对 外贸易陷于停顿,不能得到外汇,因而黑市暴涨。国民党政府用空运出口钨砂, 因而持有少量外汇。美金官价外汇每元牌价为法币2 0 元,黑市时时波动,要高 一二十倍不等。这样大的数字大公报是担负不了的。 胡政之申请购买官 价外汇还有一个原因:香港营业亏累,沦陷时仅以身免;桂林焦土撤退,财产 损失不赀。重庆版出版时间最久,很有积蓄,但不是胡政之赚来的,他有自卑 感,:便想出一个“便宜 的办法,没想到因此陷于被动,付出了政治代价。胡 本人似乎并不觉得这样干是错误的。“据金诚夫说:胡从美国一次来信说二十 千芸生曹谷冰( 1 9 2 6 1 9 4 9 的旧( 大公报) 转引自曹世瑛大公报与胡政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汇编,文史资料选辑第9 7 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 9 8 5 年 圆曹世瑛大公报与胡政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汇编,文史资料选辑。 第9 7 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 9 8 5 年 固自曹世瑛大公报与胡政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汇编,文史资料选 辑第9 7 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 9 8 5 年 报业巨子占月政之 万美金不足,还要重庆馆再向蒋介石要二十万美元,我们几个人考虑后没有同 意办理。 可见胡政之当时- - , 6 , 要发展大公报,其它一切都置之不顾了。 胡政之向蒋介石申请到的2 0 万官价美元的下落是很清楚的。1 9 4 5 年胡政 之在美国停留时向华尔德史考脱公司订购了一部新型轮转机,后来这台机器 虽然运回国内,但是并没有启用,解放初期被判归南方日报报社,抵偿港版欠 债。到底大公报有没有被这2 0 万美元收买,仅从此后大公报韵言论立 场中就可以找到答案了。但正是这2 0 万美元,直接导致了徐铸成的离去,对于 当时心绪尚佳的胡政之是抗战之后的第一次打击。胡政之之所以要在1 9 4 7 年强 调“本报民国十五年接办以来,即未尝和任何党派或个人发生金钱上的关系” 也有为这件事情澄清的意思。其实就事论事,虽然是官价外汇,但是也是大 公报出资购买的,购到以后也并没有像孔宋一般倒卖物质,而是用于购买印 刷设备。蒋介石当时是国民政府主席,胡政之向他申请购买官价外汇也是合情 合法的事情,蒋介石批准的动机自然不可问,但是胡政之的初衷却是可以俯仰 无愧的。 如果说官价美元事件还可以解释为因业务需要的话,随即发生的国大代表 事件就使得胡政之真是百口莫辩了,但是原因还是他为了保全大公报不得 不自污。1 9 4 6 年l o 月,蒋介石宣布召开国大,以便选举总统和制订宪法。青年 党和民社党要参加,民盟宣布不参加,胡政之本人的意思乃是最好可以缓开。 李纯青在回忆大公报的经历时曾提及此事,他说,胡政之曾对入讲,国大 开幕前,蒋介石召见他,当时傅斯年在座,蒋当时很不高兴,傅斯年说:“政 之先生,你究竟是跟着国家走,还是跟着共产党走,今天应该决定了。 胡政 之只好去会上签了个名,然后就回了上海,再没有开会。因为当时中共和民盟 都决定不参加,所以对于参加了会议的其它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向都很反感。 关于此事,四十年代,周恩来在延安还有一个说法:“关于国大,有些无党派 的人士被蒋套住。l1 月1 1 日,有些社会贤达本来是去请求蒋允许国大延期的, 蒋吓唬说:明天不开就要亡国了。贤达又请再延几天,蒋说,好,为了尊重你 们意见,延长三天,那你们一定要参加了。胡政之说,不参加,大公报会 。自曹世瑛大公报与胡政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汇编,文史资料选 辑。第9 7 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 9 8 5 年 胡政之对天津馆编辑部同仁的讲话转引自周雨大公报史第3 7 1 页江苏古籍d ;版社1 9 9 3 年版 报业巨子胡政之 受压迫,参加了又怕无有销路”据李纯青的回忆,胡政之在国大开幕式后 回到上海,在社评委员会上说道:“为了大公报的存在,我个人只好牺牲, 没有别的办法,希望你们了解我的苦衷,参加国民大会不是我的本意,我是被 迫的”。当时的胡政之是“面色惨淡、两眼红涩、声调近于嘶哑,我们从来没有 见过他如此沮丧和可怜 。固 胡政之虽然和蒋介石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但是对于这位性情喜怒无常的 总裁还是颇为了解的。比起张季鸾的期之尧舜,王芸生的毫无顾忌而言,胡政 之对蒋介石更多是敬而远之。可是此时的蒋总裁已经不是早年还算是可以礼贤 下士的蒋总司令了,随着权势的膨胀,蒋介石的性情越发暴戾,可以想见,即 使是张季鸾还在,估计交情也会不终,何况胡政之呢? 好在周恩来以他超凡的睿智和气度表达了对胡政之的理解。这样一来,国 大代表的问题后来才没有被过多的提起。 四十年代后期的胡政之已经是年近花甲的老人,大陆两极对立的格局已经 超过了他能够承受的负荷,而此时的大公报也因为游移不定,同时遭到来 自国共双方的抨击。在谈到胡政之的时候,人们经常引用段出自范长江1 9 4 6 年初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讲话中的话:“他对我说? 做新闻记者,做报人,最 重要的是一个诚字,各方面要诚,不能不诚。”固但是如果仅此如此引用, 和范长江的原意是大相径庭的。这段话的全文的这样的:“十多年前,大公报 的总经理胡霖,就是前次参加旧金山会议的胡霖,他来找我,因为要同益世 报竞争,所以最好把我拉走。当时益世报是个天主教徒报纸,是大公 报的一个主要劲敌,他把我叫去,对我说做新闻记者,做报人,最重要的 是一个诚字,各方面要诚,不能不诚。我当时以为很对,就在他那里作了 较长时期的新闻工作,后来看清了他自己不诚,他所作所为,只为少数人打算; 面子上诚恳,实际上不诚垦。重要关头欺骗群众大公报是少数地主资 产阶级的报纸,有时侯为人民说几句话,取信于民;重要的地方就欺骗人民, 麻醉人民 。1 9 4 6 年的范长江乃是新华社副社长,他的讲话虽然有些过“左”, 但是也的确可以反映当时一部分共产党人眼中的大公报和胡政之是什么形 。李纯青为评价( 大公报) 提供史实周雨主编大公报人忆旧第3 1 6 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 9 9 1 年版 。李纯青为评价( 大公报) 提供史实周雨主编犬公报人忆旧第3 1 7 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 9 9 1 年版 范长江论人民的报纸新闻研究资料第1 1 期,1 9 8 2 年展望出版社 回范长江论人民的报纸新闻研究资科第1 1 期,1 9 8 2 年展望出版社 报业巨子胡政之 象,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具有周恩来那样的智慧和胸襟。 胡政之本人有没有看到这篇报告不得而知,但是可耻的 社评他 肯定是读过的。在矛盾重重,依违两难的心态下,他最终决定远走香港。1 9 4 8 年2 月,胡政之从上海到香港,把全力恢复香港大公报作为自己一生的“最 后的奋斗。复刊的筹备工作异常艰苦,带来的资本只有5 万美元,为了取得足 够外汇,为了给自己的理想报纸留一条后路胡政之已不顾一切。他甚至接受王 宽诚以两万美金入股,全然不在意任何后果,也全然不顾报社有不得随意接受 社外资本投入的规章。香港时期的胡政之似乎处于一种难以名状的亢奋之中, 他曾经说道:“我已经是6 0 岁的人了,这次香港复刊,恐怕是我对事业的最 后开创。”1 9 4 8 年3 月l o 日在同人宿舍楼的平台上,港馆召开了第一次编辑 会议,胡政之说道:“大公报再有五年就要满五十岁了,我愿意全力再照顾 几年 。据李侠文回忆“为了一出版这份报纸报纸试版五次都不放心。他每 晚都来看试版,关心每一个环节,处处从旁想帮上一手。出版那天( 1 9 4 8 年3 月1 5 日) ,他等到拂晓开机,看到我们从机房拿来的第一份报纸,他兴奋地连 声说:恭喜! 恭喜! 这份报可以说是他的心血结晶。”固然而,香港大公报 收入不多,却开支浩繁,一时陷入财政困难。胡政之将申请公价外汇从美国购 回的卷筒机向银行作贷款抵押,艰难维持着报纸的运作。其后,卷筒机运到广 州,变卖用作还款。胡政之晚年以自己生命换来的香港版大公报的延续, 为这家他付出了三十年心血的报刊留下了一线生机。1 9 4 8 年4 月2 4 日胡政之正 在工作时,肝硬化病暴发,4 月2 7 日他回到上海治疗,1 9 4 9 年4 月1 2 日,胡 政之在上海与世长辞,时年6 1 岁。1 9 4 1 年张季鸾过世时,于右任的悼辞是“不 自顾其穷,不自惜其病,不自恤其死,念念在国家,念念在职务”用于胡政之 也是恰如其分的。 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弯胡政之两先生周雨大公报史第3 8 2 页 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弯胡政之两先生周雨大公报史第3 8 3 页 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周雨人公报史第3 8 2 页 报业巨子胡政之 结曙 这篇论文虽然以胡政之个人为题,但是似乎可以从胡政之身上透视到像他 这样兼具士人风骨和现代意识技术的报人在近代中国环境中尽力奋斗的群像。 胡政之之所以可以成为报业全才,之所以得以成为报业巨子,其根本原因正是 他将报纸视为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最佳手段,而其全方位的成就乃是全身心的投 入使然。 对胡政之先生的一生的评价,笔者认为还是以方汉奇教授的论断最为不刊之 论。“对于胡政之这样的一位爱国的,敬业的,和共产党人有过很好的私交,对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做过公正和客观报道的旧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我以为应 该肯定其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和影响,对他的思想上存在的阶级和认识上的 局限,则应给人予充分的理解,可以评骘是非和得失,而不宜过分的责备和苛 求。, o 方汉奇一代报人胡政之新闻与写作2 0 0 5 年第1 期 报业巨子胡政之 参考文献 专著: _ 周雨主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 9 9 1 年版 一 顾卫民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东方出版社2 0 0 0 年 周雨大公报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3 年 _ 徐铸成徐铸成传记三种学林出版社1 9 9 9 年 一 方汉奇等( 大公报) 百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 - 徐铸成徐铸成传记三种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学林出版社1 9 9 9 年 一 翊勋蒋党真相电子版( 原书山东新华书店1 9 4 8 年6 月初版) _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汇编,文史资料 选辑,第9 7 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 9 8 5 年 _ 新闻研究资料第1 1 期,展望出版社1 9 8 2 年 论文: - 方汉奇一代报人胡政之新闻与写作2 0 0 5 年第1 期 向武,赵战花报业巨子胡政之今传媒2 0 0 5 年第5 期 王鹏胡政之先生二三事文史精华2 0 0 2 年第7 期 一 胡政之谈民元报业人物杂志第1 9 4 7 年1 l 期,转引自付阳胡 政之与1 9 1 6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