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pdf_第1页
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pdf_第2页
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佟黧争 公务员喇度 鞋圄食钰肓b 趣傍崖渝颖今懈 口王洪涛,薛明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1 2 3 0 0 0 ) 公务员是国家、社会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肩负 着管理社会、履行责任和提供服务的重任。2 0 0 6 年1 月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我国公务员范 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公务员队伍扩大,管理范围扩展。 其作用与重要性也更加凸现。使得公务员队伍素质如 何,直接影响政府效能和信度。而心理素质是公务员诸 多素质中具有基础性的素质,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公 务员能否正确有效地实施管理行为。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公务员心理健康,指公务员这个特殊群体的成员 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工作的 适应性、积极性和幸福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 1 ) 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公务员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 解,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正 确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信乐观,确立生活目标。 并努力向目标靠近。在挖掘自身潜能时,对自己无法补 救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 2 ) 能保持坚强的意志。公务 员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具有坚强的意志。在 挫折、困难、逆境面前不气馁,百折不挠。切实有效地处 理困难与挫折,对自己充满信心。( 3 )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 制自己的情绪。公务员在突发事件前沉着冷静,不会惊 慌失措;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不会喜怒无常;平常愉 快积极的情绪状态多于消极的情绪状态,即使遇到挫 折心情不愉快时也能很快调适。( 4 ) f l 色保持良好的人际 关系。指公务员乐于与人交往,用真诚、信任、宽容和理 解的态度与人相处,尊重、信任、关心、帮助谅解、合作 等肯定的态度多于对人怀疑、嫉妒、仇视、指责等否定 的态度。( 5 ) 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指不会产生非份的期 望,不会苛求自己,不会因为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而心 理失衡。( 6 ) 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地满足 个人的需求。公务员靠个人的努力获得地位、权力和金 钱,不违背道德和法律,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侵害。 以上各个方面互相补充,公务员如果做不到。则会 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 0 0 5 年7 月发布的行业心 理健康问题报告显示,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2 9 3 的 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仅次于金融业( 3 3 7 ) 和家电 业( 3 0 9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有数 据表明,该院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占了约 1 0 ,数量比其他任何一个职业的患者都高。【2 以上两 个数据虽然未必十分准确。但也折射出我国公务员队 伍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存 在,不仅会影响公务员个人的身体健康和政治进步,也 会影响到政府管理的效率和社会公共管理的公正性。 影响到整个政府系统的工作效能和政府在公众,t l , 目中 的形象,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见关注并 深入研究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公务员增强对心 理疾病的免疫与调试能力。强化公务员心理素质具有 现实性和必要性。 二、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 自私心理。指公务员的利己主义心理。有些公务员 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只关心自身需要,强调自身感受, 办事注重功利,讲求回报,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缺 乏社会责任感。其后果是容易利用职权牟取私利。产生 腐败。 嫉妒心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嫉贤妒能”。有些公 务员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心里就不舒服,想方设法限制 他人的发展。只有别人不如自己,心里才会舒畅。这种 心理得不到纠正,不仅不利于组织的团结与发展,也可 能转化为政治职业道德问题,甚至产生犯罪的情形。 多疑心理。即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敌视心理或戒 备心理。有些公务员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对自己要 求高评价低,缺乏自信,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遇事往 往会无端猜疑,过多忧虑烦躁,影响工作和身体健康。 紧张心理。感到工作繁重、压力巨大,每天都在繁 忙中度过;或担心被他人取代和超越而缺乏安全感,进 而导致精神紧张,对未来感到焦虑甚至绝望。长此以往 容易导致神经衰弱。影响工作效率,甚至无法正常工 作。 失落心理。有些公务员不满足于自己的人际关系 情况、工作地位或收入现状,导致内心受挫,情绪低落, 工作热情减退,工作态度不好。有些人可能会离开公务 员队伍,有些人则可能铤而走险走上行贿受贿道路。 收稿日期:2 0 0 6 - 5 1 4 作者简介:王洪涛( j 9 舻) ,男,黑龙江桦南人,东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教师,研究方向为公共 人力资源管理;薛明( j 9 晒一) ,男,辽宁锦州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副主任,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创新。 4 1 万方数据 特权心理。有些公务员特别是领导级公务员手中 掌握一定的人、财、物等实权,就高人一等。把公权变成 满足私欲的筹码。公权私用、公物私享。逐渐堕落远离 群众。自我膨胀,不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独断专行。 以上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 重危害,因此,必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 地加以解决。 三、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 公务员工惟噬质的静殊性 首先,作为一名公务员,他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 政府和国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 范,一言一行都要求理性和谨慎。作为公共利益的代 表,公务员必须摒弃私心,保持公共性,但这种要求与 公务员作为自然人的本性相冲突。 3 】对公务员的理性 要求与规范压抑了公务员的个性发展和对自由的追求 容易造成公务员苦闷、压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存在:其 次,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受到很多非可控因素的影响。导 致公务员产生对未来的失控感;最后,作为公共利益的 代表,公务员承担着巨大的公共责任,但现实中许多公 务员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地承担起公共责任。公共责任 的重大和个人能力有限之间的冲突,导致公务员苦闷、 悲观、失望。 4 】 ( = ) 工作压力增大 目前,政府部门面i 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对公务员的 要求越来越高,公务员如果缺乏忧患意识,不思进取, 甘于平庸,随时都可能被淘汰出局。公务员制度改革中 实行的问责制、公开选拔制等措施给公务员带来了巨 大的压力,使公务员产生对个人能力、地位、成就焦虑 担心和对未来迷茫的心理。应该说。适度的压力可使人 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机体活力增强。但压力过大或 长期得不到缓解,一旦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 不良后果。这是形成心理适应困难甚至心理疾病的重 要原因。如果公务员缺乏压力调适能力,受困于工作压 力的公务员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各种生 理疾病,而生理疾病反过来又会导致心理方面的种种 不适。 ( 三) 激烈竞争带宋的压力 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大批精英进入了政府部门, 公务员群体竞争越发激烈。这种竞争虽然有利于我国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公务员素质,但也给公务员带 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原有的权力地位、个人成就的焦 虑,对未来的忧愁等,难以排解。与传统的干部人事制 度相比,公务员制度具有显著的竞争激励机制。每个公 务员本应有正常的竞争心理,接受公平竞争的结果,而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的公务员虽有强烈的竞争愿望 及行动,却无健康的竞争心态,胜利时狂傲自负。失败 时怨天尤人,消极嫉妒,个别人甚至做出丧失理性,损 人害己的行为。 ( 四) 侉统文化声皇负面氍响 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公务员产生心理健康问 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官场等 4 2 佟赫荦 公务员制度 级森严观念和明哲保身的官场文化。严重制约了公务 员队伍中思想感情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上下级之间,同 事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公务员形成健 康的心理机制;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以忍为善,“忍 文化”在中华民族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形成了中国人 自我封闭的性格,即使对一起工作的同事,也多采取 “远交近闭”的策略。巨大的孤独感和封闭式的自我压 抑,造成部分公务员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 互) 人际哭莱困扰 当前,很多公务员受困于工作环境中复杂微妙的 人际关系,在相互矛盾、猜忌、冲突的人际关系中,人们 之间疏远和敌对,常常会感到心理不安、情绪紧张。尤 其在部门利益分配、分工合作、职位升迁阶段,为了让 利益天平倾向自己,公务员之间容易形成恶性人际关 系。有些公务员习惯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相 互之间表现出较强的戒备心,出现人人自危、如履薄冰 的感觉,干起工作缩手缩脚。公务员如果长期处在这种 信任度低、猜疑不安的工作环境中。容易感到精神压 抑、心情苦闷,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 六) 不正常的用人钒翩 人是制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塑造什么 样的人,好的制度可以使心理不健康的人变得健康。不 好的制度则会使心理健康的人变得不健康。我国公务 员队伍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与目前一些政府机关 中不正常的用人机制密切相关。部分政府机关中,在人 才选拔、晋升过程中不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 是通过拉关系、走后门等方式进行的导致许多没有能 力的人得到提升,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受到压制。如果不 能迅速建立起公平的用人机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 就会产生抱怨,紧张、失落等心理就会随之产生。 四、解决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一) 加大心疆健庶问题研究力度,宪叱琨疏导 赢统 要解决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就要正视其存在问 题的严重性,加大对问题研究的力度。各级行政学院和 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研究其预防和优化问题。提高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科学 性。 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务员心理 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如:在公务员培训中增加心理教 育内容,开设行政伦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定期开 展心理知识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聘请心理医生进行 健康讲座,介绍心理调节方法。建立专门性的咨询热线 和咨询网站,设立咨询机构,为公务员提供心理咨询。 如:河北省石家庄市财政局在其财政信息网上开辟了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栏目“心性飞扬”。不仅及时回答 公务员关心的心理健康疑问,而且分专题介绍有关心 理健康知识。帮助公务员对症治疗,收到了比较好的效 果。目前,“心性飞扬”栏目已成为石家庄财政信息网 ( 全省财政系统均可浏览) 点击率最高的栏目。 ( = ) 加疆思想欺育和业务培训 万方数据 王洪涛,薛明: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化解公务员的心理问题,优化公务员的心理素质。 应做好公务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调 适公务员的心理问题,帮助公务员弄清产生思想问题 的主客观原因,清除他们的不满情绪或对立心理,使其 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肯定成绩,赞赏 优点,引导公务员找回自信,振作精神,达到解决思想 问题,调动公务员积极性,保持公务员队伍稳定的目 的。加强思想教育,使公务员端正态度,认清自身工作 的特殊性和公益性。加强自我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要求自己,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正确 认识、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剔除不应有的失落、自私、 特权等错误心态。 同时,要加强对公务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及 时、有效、多样的培训方式。使公务员迅速地掌握先进 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提升工作能力,以使公务员能 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担负 起行政责任。解除其心里的紧张和焦虑。 ( 三) 建五健康向上的纾改组织文化 健康文明的行政组织文化。对公务员队伍心理健 康意义重大。适当的、健康的业余爱好能够起到放松紧 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 用。因此,要经常组织公务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娱乐 活动,令其生活更加充实,营造和谐团结的气氛,避免 心理上滋生失落感。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发扬批 评与自我批评传统,革除不必要的迎来送往。对投机拍 马者,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者坚决清除,对爱岗敬业、政 绩突出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在组织中形成一种清正、开 明、活泼、向上的氛围,这些对公务员队伍的心理健康 十分有益。 ( 四) 曹墟和臀的人际哭系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 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主观 幸福度越高,心理问题症状越少。 s 】因此,正确的人际 交往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的人际沟通对维护健 康的心理十分重要。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公务员要 加强自我修养,对工作中的分歧和争议,能够宽容和理 解。公务员还应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对人不苛 求;主动发现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主动关怀 和帮助别人,从中体会到做人的价值。公务员通过良好 的人际交往,不仅可以与人交流经验。还可以获得更多 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与推心置腹的朋友、同事在一起。 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更能够从中得到启发、疏导 和帮助。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 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学会与周围的人群合作。杓建 开明民主的上下级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同事之间的 关系,构建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和工 作。 ( 互) 延壹公务员心疆测域连用钒制 由于所担负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对公务员的心理 素质有特殊的要求。如情绪的积极性与稳定性、社会的 适应性与挫折的耐受性等,因此,有必要建立不同岗位 和级别的公务员职务说明制度和心理素质指标体系, 使公务员心理素质考核规范化。随着心理测试技术接 近成熟,应该尽快引入到公务员考试录用与晋升考核 当中,通过心理测试技术,把住公务员进入政府的关 口。了解被录取的公务员的心理结构。为公务员制定个 人生涯计划,为培养使用公务员提供重要参考。如:上 海市招录国家公务员。海关关员、法院审判员、司法行 政人员及公安局招录新警员。面试都增加了心理测试。 在对公务员选任或提任时。要实现人岗相宜,不仅要考 核公务员的政治思想品质,还要考核其心理素质,公务 员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在政务活动中所表 现出来的政治、道德行为有极大的相关性,有了积极、 健全的人格支持,良好的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才能一 以贯之。 ( 穴) 建五完善声g 公务员用人机制 解决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关键是改革政府用人机 制。让每个公务员有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包括以公 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 选择权和监督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 制。以能力、业绩和公论为核心。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 确政绩观,有利于公务员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考核 评价机制;以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