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9452.doc_第1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9452.doc_第2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9452.doc_第3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9452.doc_第4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945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新建沥青混合生产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江苏鑫益隆道路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4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新建沥青混合生产项目建设单位江苏鑫益隆道路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严东成联系人严东成通讯地址镇江新区丁岗镇振岗北路38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12000建设地点镇江新区丁岗镇振岗北路38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c3039其他建筑材料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9000m2绿化面积(平方米)1000m2总投资(万元)3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05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搅拌机、运输工具等):原辅材料、生产设备详见表2、表3。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480t燃油(吨/年)1000t电(度/年)15万kwh/a燃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它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 1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概况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是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主要用途修筑公路路面。道路的建设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路的建设方便各个地区的联系,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物流,文化,产业都靠它带动,小则富民,大则富国。沥青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道路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江苏鑫益隆道路建设有限公司决定投资3000万元于镇江新区丁岗镇振岗北路38号新建年产20万吨沥青混凝土项目,该项目建设期为三个月,计划于2014年3月份开工建设,到2014年5月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营。为进一步做好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江苏鑫益隆道路建设有限公司于2013年4月委托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1980号)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在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及其它相关文件,并征求了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与产业政策相符性经查询发改委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不属于其中限制类或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建设项目。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要求。3、产品方案项目主要通过混合加工沥青、石料、水泥等原辅材料,生产沥青混凝土,年产量达20万吨。主要产品方案详见表1。表1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产品名称产量沥青混凝土20万t/a4、原辅材料供应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详见表2。表2 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材料名称数量(单位:t/a)沥青50000石料100000水泥500005、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3。表3 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lb4000型沥青搅拌楼1台2sap90cd型沥青摊铺机2台3dtv95c/75c沥青摊铺机1台4双铺轮振动压路机3台5胶轮压路机2台6、主要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详见表4。表4 建设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名称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设计能力备注主体工程生产区混凝土生产线建筑面积2000m2,年产20万t沥青混凝土新建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办公生活建筑面积1000m2新建贮运工程料仓沥青原料存放建筑面积700m2新建水泥原料存放建筑面积800m2石子堆场石子堆放占地1000m2公用工程供水系统厂区供水管网地下水供给新建供电系统厂区供电电网市政电网接入新建环保工程废气处理一级螺旋重力除尘效率40%新建二级布袋除尘器效率99.72%新建防风抑尘网/新建噪声控制隔声罩、减震垫等/新建废水处理化粪池2.4m3/d新建隔油池/新建固废处理固废堆放场所分类堆放新建绿化绿化面积1000m2绿化覆盖率11.1%新建7、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本项目新鲜用水量480m3/a,用水来自地下水。排水: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384m3/a,本项目食堂废水经本次评价提出的隔油池处理后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后处理,尾水用作厂区绿化用水,不外排。(2)供电本项目用电量15万kwh/a,来自前市政供电管网。(3)绿化本项目拟在厂界四周种植草坪和树木,计划绿化面积为1000m2,绿化率达到11.1%。(4)储运储存:水泥等粉状原料采用罐装车运输到厂区后,正压吹入相应原料筒仓内储存;砂、石子由运输车辆运至位于厂区东部的原料堆场内堆存;固体废物分类堆放于厂区固废堆放场所,定期清运。运输:厂内运输主要靠企业自备的人工车、皮带输送机等搬运工具;厂外运输采用汽车运输,不足部分由社会力量协助解决。8、选址合理性及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镇江新区丁岗镇振岗北路38号,厂区位于省道s338南侧,厂区北侧为荒地,距离长江5000m,厂区西侧和东侧为乡道,南侧为荒地。项目周边环境具体见附图2。选址合理性分析:对照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本项目用地性质属于建设用地,不属于其中禁止类和限制类用地,满足用地要求。根据对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的现场踏勘,厂址周围500m范围内无饮用水源保护地等特殊敏感点,项目选址合理。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办公值班室位于厂区南部,生产区和料仓位于厂区北部部和西部,石子堆场位于厂区东部。由于本项目原料堆场及生产区域起尘量较大,将办公值班室设置在厂区西南部(主导风向东风下风向)较为合理,厂区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3。9、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职工人数:厂区劳动定员30人;工作制度:年工作约200天,一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时数1600小时。10、环保投资本项目环保投资为40.8万元,占总投资(3000万元)的1.36,主要用于废水、废气、固废处理、噪声等治理,详见表5。表5 环保投资一览表名称环保设施名称环保投资(万元)备注废水隔油池+化粪池3新建废气防风抑尘网1新建螺旋重力除尘器10新建布袋除尘设施10新建食堂油烟净化设施0.8新建固废固废堆场收集点1/噪声降噪、隔声等设施10达标绿化绿化面积1000m25绿化率11.1%合计40.8/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本项目地处长江三角洲与宁镇丘陵的交界处,属丘陵地带,地势呈东低西高。地质构造属宁镇弧形断褶隆起带的东段,以侵蚀、剥蚀作用为主,上更新纪中细沙质亚粘土广泛分布于丘陵、全新纪的淤泥质亚粘土分布于河墁地带。根据有关钻探资料,该地区地层厚度和岩性比较均匀,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本区地震烈度为7级。评价区内地势平坦,稍有低丘,丘地高程20米左右,平均高程6米左右。镇江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土壤利用以稻麦两熟为主,部分为蔬菜和林地。2、气候特征工程所在地区地处中纬度,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具有长江下游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般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东风;冬季(一月)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东北东风;夏季(7月)主导风向为东南东风。3、气候特征工程所在地区地处中纬度,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具有长江下游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般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东风;冬季(一月)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东北东风;夏季(7月)主导风向为东南东风。4、水文特征附近地区主要地表水为长江和京杭运河。丁岗镇江段距长江口约5km,属于感潮河段,每日涨落各两次,涨潮平均延时3小时25分,落潮平均延时5小时25分,其水文特征如下:(1)水位及潮差历年最高洪水位:6.33m(黄海高程,下同)历年最低枯水位:-0.77m平均洪水位:5.20m平均枯水位:0.06m历年最大潮差:2.10m历年最小潮差:0.01m历年平均潮差:0.96m(2)流速最大流速:2.0m/l最小流速:0.5m/l平均流速:1.0m/l(3)流量最大洪峰:92600m3/s最大平均流量:43100m3/s(1954)多年平均流量:28600m3/s最小平均流量:21400m3/s最小枯水流量:4620m3/s年均径流量:8933亿m35、生态(1)陆域生态镇江新区原有的土地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区内的生态系统已基本改造成为农业生态系统,自然植被已基本破坏,仅残留以仅残留楝树、山槐、马尾松和次生林及草丛灌木等。区内已无大型哺乳动物和珍稀动物,主要为鸟类、蛇类、蛙类等小型动物。随着开发区的建设,可耕地逐步缩小,农业生态系统逐步发生变化。(2)水域生态水生生物群落根据1982和1992年的监测结果,长江镇江段水生生物群落为:浮游植物(藻类)群落组成共有62属(种),其中绿藻门25属(种),硅藻门21属(种),浮游动物36-46种。各采样点的浮游生物群落相似,无明显优势种。底栖动物8-10种。渔业水产资源长江谏壁段属长江下游地区,是现生成的一些淡水鱼类的起源地和发育中心。除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及团头鲂等已驯养的品种外,野生的白鲟、胭脂鱼、鲶鱿、鲴类等既是经济鱼类,又是我国特有种类。长江水域是洄游性鱼类的产卵、育幼及越冬场所,其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对长江渔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经调查,该江段鱼类品种为13目、25科、90多种。经济鱼类以鲤种鱼(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最多,共有46种,占51.5%。还有溯河性鱼类。如刀鱼、鲥鱼、河豚和鳗鲡等珍贵品种。珍稀动物长江下游珍稀物种资源丰富。白暨豚、中华鲟、胭脂鱼和白鲟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野生动物。白暨豚:哺乳纲,鲸类,鳍豚科。它是中华物种库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现存的5种淡水豚之一。198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将其列为世界最频危的动物之一。中华鲟和白鲟均为回游性鱼类。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西接南京,东临上海,北与扬州隔江相望,是江苏省13个省辖市之一。镇江下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及镇江新区,全市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人口296.2万,其中市区人口达113.1万,是长江三角洲一座集港口、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新兴城市。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镇江新区(即国家级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东部,是在1992年设立的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993年设立的镇江大港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于1998年6月正式成立的。镇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和江苏省镇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代表镇江市政府对新区的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管理。新区下辖丁岗、大路、姚桥三个镇和大港、丁卯两个街道,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人口21.7万,按国际惯例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镇江新区是苏南开发区中的后起之秀,经过18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镇江市投资密集度最高的区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2009年底,全区累计实现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0亿美元,到位外资超过50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551个,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47个。2010年至今,三年累计引进10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达36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1.1亿美元、利用内资400亿元。1、工业在新区这片制造业热土上,集聚了化工、造纸、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船舶配套等以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集群。其中:造纸产业方面形成了以金东纸业为核心,从造纸、造纸机械、造纸助剂到纸品深加工的产业集群;化工产业形成了碳酸钾、氢氧化钾、苯酐、邻苯二酚、草甘膦、丁苯胶乳、丁腈橡胶到有机硅单体、工程塑料粒子的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形成了从汽车缸体、减震系统到紧固件、车门锁等的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从信息家电、半导体照明到光通信的产业集群。 在每个骨干产业中,都有一批领军型企业,这些企业具有极强的号召力,为产业的集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可能。造纸产业有金东纸业、汽巴精化、金顺重机、金伦化工、东海纸业等企业;化工产业有奇美化工、罗地亚化学、优利德化工、联成化学、南帝化学、江南化工等企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有华东泰克西、kyb、阿文美驰、阿雷蒙等企业;电子信息产业有隆智科技、稳润光电、奥雷光电、爱邦电子、蓝宝石电子等企业;生物医药产业有吉贝尔药业、江大原生态、中兴药业、威特药业等企业;船舶配件产业有中船瓦锡兰、佳扬系泊链、中船现代、赛尔尼柯等企业;物流产业有中远远港物流、港集物流、池彬物流等企业。2012年,全区完成gdp378.04亿元,增长14.1%;规模工业销售1130.3亿元,增长20.5%;固定资产投资287.86亿元,增长2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05亿元,增长29.5%;到位外资6.27亿美元,增长33.1%。今年一季度,预计完成规模工业销售367.5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14.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亿元、实到外资2.4亿元。2、农业新区现有农村人口11.34万,农村劳动力6.54万,耕地面积10.43万亩,其中水田8.68万亩,旱地1.75万亩。紧紧围绕“万顷良田”建设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广品种改良、发酵床养殖、特种种养等技术,使我区高效农业面积增至6.2万亩,基本实现了“镇有千亩片、村有百亩方”的目标。为了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今年初,新区通过实施富民增收“万千行动计划”,稳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经营性收入,较快增长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逐步增加保障性收入,全面提高全区农民收入水平。2011年,农业增加值6.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72元,同比增长18.5%。预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5050元,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413元。2012年建设万顷良田姚桥片区2.49万亩吨粮田;开展大路、姚桥1.3万亩高产示范方建设,项目区粮食单产由482.75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亩产增加3.6%。全区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4500亩以上,按照亩均增收1万元计算,增收4500万元。万人城保行动:征地农民转城保实现“应保尽保”。2012年新增转城保1.39万人;新增征地农民直接进入企业职工养老5400人。3、教育现有建制中小学11所,其中,7所中心小学中有省级实验小学3所、4所初级中学中有省级示范初中2所,全区实现了无村(完)小,100%小学生就读于城镇中心小学,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在省级品牌学校就学率达61%。全区11所注册幼儿园中,省示范幼儿园7所,省优质园比例超过60%。我市中小学在职教职工总数为907名,离退休教职工总数为789名。截止2012年,我区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77.8%,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比例达88.64%。拥有镇江市学科带头人7名,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52名,市教坛新秀11名,区骨干教师114名。义务教育呈现高位均衡发展态势,基础教育质量不断优化,与城区学校差距不断缩小,窗口学校不断涌现,形成了姚桥中心小学珠心算、新区大港中学田径、新区实验小学武术、网球、大港中心小学乒乓球等在全国、省、市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亮点。新区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4、公路镇江新区地处公路交通网络最完善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对外交通极为便捷,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公路联运中心,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货物集散和中转基地。2005年通车的润扬长江大桥,全长35.66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悬索斜拉组合桥,和正在筹建的五峰山过江通道、泰州过江通道一起构成镇江境内的3座跨江大桥。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根据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2年例行监测资料,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下表6。表6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单位:mg/m3内容so2no2tsp浓度范围0.0110.0320.0190.0370.0960.192平均值0.02030.02510.135(gb3095-1996)二级0.150.080.3从上表数据可知,评价区域内so2、no2和tsp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的要求,说明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总体良好。2、地表水质量本项目所在地附近主要水系为长江,根据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2年对长江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详见表7。表7 长江水质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除ph)项目phcodtpnh3-n石油类1#断面7.8150.150.6680.012#断面7.26140.161.1730.033#断面7.4113.50.130.1520.05标准值(类水质)69150.10.50.05监测结果显示,长江水质存在程度不同的常规因子超标情况,cod、tp、nh3-n指标值相对较高,水质已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主要原因是长江船舶航运产生污染以及内河超标水注入等。3、声环境质量根据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2年对镇江新区的例行监测资料,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良好,区域环境噪声现状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对建设项目所在厂址周边环境现状的踏勘,建设项目厂址周围500m范围内有丁马里和严家村,项目附近无文物保护、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等敏感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表8 建设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环境空气丁马里e300(gb3095-2012)中二级严家村n400环境噪声200米内无居民(gb3096-2008)中2类地表水长江n5000大河(gb3838-2002)类京杭运河w6500中河(gb3838-2002)iii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根据江苏省环保厅1998年颁布的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建设项目所在地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常规大气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数值见表9。表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u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二级标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300so2年平均60日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日平均801小时平均2002、水环境长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38-2002)中的类水标准,京杭运河执行iii类水标准,具体数据见表10。表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除ph外为mg/l)水体类别phcodbod5石油类总磷(以p计)氨氮长江类6-91530.050.10.5京杭运河iii类692040.050.51.03、声环境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见下表。表11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 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项目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见下表。表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二级(kg/h)颗粒物12015m3.5kg/h1.0非甲烷总烃12015m104.0食堂产生的油烟参照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试行)表2中小型规模标准,即无组织排放最高浓度监控限值为2.0mg/m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不低于60%。2、噪声建设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标准,噪声限值详见下表13。表1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夜间70db(a)55db(a)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详见表14。表1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别昼间夜间2类60db(a)50db(a)3、固废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4、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食堂废水经隔油池与职工冲洗废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后,尾水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后与职工冲洗废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尾水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无需总量申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烘干料仓沥青加热加热石料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1。干拌计量取料计量取料计量取料料仓料仓g1g3g4湿拌出料粉料除尘g2图1 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原料:本项目生产所需要的原料有石料、水泥、沥青,其中粉料原料采用罐装车运输到厂区后,正压吹入相应原料筒仓内储存;石料由运输车辆运至位于厂区东侧的石料堆场内堆存;沥青采用罐装运输到厂区后储存于沥青罐中存放于位于厂区西侧的料仓中。为避免起风天气堆场产生的无组织粉尘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石料堆放场采用钢棚结构。 加料:石料、粉料、沥青分别加热后储存于各类料仓中,按照一定比例计量取料,其中先将各种不同颗粒大小的石料计量取出后干拌,然后加入粉料及沥青进行湿拌。 成品:生产出的混凝土成品由混凝土运输车直接装运,送往施工工地。 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工程分析1、项目建设期工程污染分析由于本项目租用土地为净地交付,项目不涉及拆迁环境污染,施工期污染主要来自土建施工阶段。土建阶段主要进行打桩测桩、建筑物土建施工、道路修建、公共设施建设及内外装修等。其主要污染物有噪声、扬尘、废水及固体废物。施工期间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2)、施工裸露地面易产生的扬尘和水土流失问题;(3)、施工机械及车辆排放的废弃物;(4)、施工产生的废土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5)、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2、污染物排放分析(1)、施工期噪声污染分析噪声影响主要来自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开挖、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浇注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等。大坝施工时使用的推土机、碾压机等,施工时噪音可达90db,这些噪声和震动对作业人员及施工区200米外的人员影响较大。混凝土拌合系统工作时可产生90-100db的噪声。交通运输系统的噪声可达80-90db。施工机械噪声主要属于中低频噪声,因此只考虑扩散衰减。类比同类工程,通过计算得出不同类型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见表15。表15 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 leqdb(a)施工机械距 离10米30米60米80米100米200米300米自卸汽车105.095.589.486.985.079.075.5推土机83.073.567.464.963.057.053.5装载机91.081.575.472.971.065.061.5挖掘机80.070.564.461.960.054.050.5手推车77.568.061.959.457.551.548.0拌和机89.580.073.971.469.563.560.0水泵81.279.771.269.865.461.058.4离心水泵91.081.575.472.971.065.061.5蛙式打夯机91.081.575.472.971.065.061.5从表中可看出,不考虑噪声叠加的情况下,在不同距离的声环境评价区域内搅拌机、推土机等机械噪声超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施工人员噪声防治措施:做好施工组织规划工作,使强噪声源远离施工人员生活居住区,同时应给砂石筛分、拌合系统等作业面一线噪声源附近施工的工作人员发放噪声防护用具,以减轻噪声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损害。(2)、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排放分析从施工占地现状来看,由于前期开发区的土地平整,地表无植被覆盖而呈裸露状态,因此项目施工极易产生扬尘污染,施工导致地面扬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二是来自来往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主要污染因子为tsp。根据类比调查资料可知,施工及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对路边30米范围以内影响较大,路边的tsp浓度可达10mg/m3以上。在大风天气,扬尘影响范围可达下风向的100米以上。必须采取洒水抑尘措施,降低扬尘影响程度。(3)、施工期废水排放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土石方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各种车辆冲洗水,集中收集后用于施工场地抑尘。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平均施工人数20人,人均排放生活废水40l/d计,则施工期的生活废水排放量为0.8t/d。废水中cod浓度约为250350mg/l,ss浓度约为150200mg/l。预计本项目的施工期不超过3个月,项目施工期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72t,cod排放量为0.01800.0252t,ss排放量为0.01080.0144t。施工期的生活废水一般是无组织分散排放的,很难做到集中排放,因此在施工期现场的管理上应采取一定的污染防治措施,考虑项目运营后生活污水也需集中处理,排放废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可在施工阶段设计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施工期生活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后达放排放。(4)、施工期固废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废渣土及废弃的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等。根据施工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挖掘的土石方主要用于回填,基本不排放,因此不存在土石方运输和排渣过程的污染。根据类比资料,按本项目施工人员20人,每人产生生活垃圾量为0.8kg/d,本项目施工期不超过3个月计,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为1.44t。在施工期现场的管理上应采取一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对此部分固废进行集中收集,统一有序排放,不宜与施工废弃建筑材料一同排放。(5)、生态影响由于前期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平整,而现在规划的各企业多处建设阶段,区域内地表多裸露状态,植被覆盖率较低,本应具备的现代工业景观尚建设到位,景观美感较差。而裸露地表土质较为疏松,极易飘尘;厂内建筑物建设过程粉状建筑材料的堆存挡护不当,以上这些情况,在雨季由于大雨的冲刷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问题。二、营运期工程分析1、废气 石料堆场产生的粉尘本项目运营期所使用的原料主要为石料、粉料、沥青,其中,粉料、沥青由散装罐车密闭运输至场地,由散装罐车自带的气力系统直接将粉料、沥青吹入各自筒仓内储存。因此,本次评价主要针对石料堆场产生的扬尘。起尘量计算公式如下:堆场起尘:装卸扬尘:式中:q1堆场起尘量,mg/s; q2堆场装卸扬尘,g/次; 风速,m/s;s堆场面积,m2; 空气相对湿度%;本次评价取60%; 物料湿度,本次评价取5%; 车辆吨位t;取10t/辆; 煤装卸高度m;取1.2m。表16 石料堆场计算参数及堆场起尘量表堆场物料年原料用量堆场表面积空气平均湿度%原料平均湿度%起尘量t/a石料堆场100000t/a1000m26051为减小堆场无组织粉尘的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环评提出建设单位在石料堆场四周设置挡风抑尘网。根据环保要求,挡风抑尘网的高度应高出堆场高度20%以上为宜。采取以上抑尘措施后,可有效抑尘80%以上,石料堆场无组织粉尘排放量约为0.2t/a。 石料、粉料料仓进料及石料干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g1、g2、g3)石料料仓及石料干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产生量约为1t/a,粉料料仓粉尘产生量约为1t/a。本项目石料料仓及干拌过程采用螺旋重力除尘和布袋除尘设施进行除尘,评价针对粉料仓提出同样采用螺旋重力除尘和布袋除尘措施,产生的粉尘经处理后由15m排气筒高空排放。除尘效率为99.72%,经除尘后粉尘排放情况见下表。表17 项目粉尘排放及除尘器设置情况生产线产污节点废气量(m3/h)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t/a)除尘效率(%)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t/a)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石料料仓+石料干拌锅400015.63199.720.160.0028粉料仓400015.63199720.160.0028根据以上分析,石料及粉料料仓、石料干拌过程产生的粉尘经相应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有关颗粒物的排放标准。 沥青加热产生的废气(g4)本项目用的沥青原料,属于石油沥青,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可溶于三氯乙烯的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并含有少量的苯并a芘,苯并a芘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沸点300,搅拌过程中,沥青温度在150左右,此时会挥发出沥青烟,部分苯并a芘随沥青烟挥发到大气中,它释放到大气中以后,总是和大气中各种类型微粒所形成的气溶胶结合在一起,在8微米以下的可吸入尘粒中,吸入肺部的比率较高,经呼吸道吸入肺部,进入肺泡甚至血液,导致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曾经蒸馏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挥发成分甚少,但仍可能有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未经挥发出来,本项目加热过程温度约为150,废气影响因子主要为非甲烷总烃和沥青烟。其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的量以原料的0.005%计,则本项目非甲烷总烃年产量为2.5t,本次评价提出该部分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由15m高排气筒高空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情况见下表。表18 非甲烷总烃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物名称废气量(m3/a)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t/a)处理方式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t/a)非甲烷总烃0.28108902.5集气罩收集902.5据同类工厂实测报告:沥青罐,油温在210230浸油,设备顶部沥青烟气浓度196.2226.9mg/m3;相灿主编的有机化合物污染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指出,每吨石油沥青在加热过程中可产生苯并a芘气体0.100.15g,我们取其平均值为0.125g;根据相关资料,沥青烟中苯并a芘的在含量可达2.53.5%。参考同类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烟气无组织排放的量每出料一吨沥青混凝土将会产生约0.228mg的沥青烟,以及6.84g苯并a芘。根据相关资料,沥青烟中苯并a芘的在含量可达2.53.5%。沥青烟中苯并a芘气体排放情况见下表。表19 沥青烟中苯并a芘气体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处理方式排放量(t/a)沥青烟0.2集气罩收集0.45610-4苯并a芘气体6.2510-3集气罩收集1.36810-6沥青烟主要由气、液两相组成。液相部分是十分细微的挥发冷凝物,粒径多在0.11.0m 之间,气相是不同气体的混合物。对于这种浓度不高又极为分散的沥青烟雾,用常规的方法不可能将其完全的净化处理,目前正在研究得以应用的净化治理方法有四种类型,即燃烧法、电捕法、吸附法和吸收法。表20 沥青烟气处理方法名称优点缺点燃烧法与空气接触可完全燃烧,能耗高、不经济电捕法捕集效率高二次污染严重吸收法设备简单,维护方便易燃,净化效率不高吸附法工艺简单,净化效率高系统阻力较大上述方法中,吸附法的优点是投资省,处理率高,能达到90%以上,适用于烟气量小的企业。根据本项目烟气量较小的特点,推荐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收集的沥青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妥善处理失活后的活性炭,广东工业大学工程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效率为250g/kg活性炭,据此估算,项目一年将产生约0.8t的失活活性炭,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解吸再生回用。为了杜绝沥青油烟的无组织排放,沥青油烟的收集系统建议建设方从自身生产工艺改进和通风排气专业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委托具有相应能力和资质的设计部门对油烟收集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如可在成品仓和提升机两处烟气排放口进行局部密封,配套集气净化处理设施,净化措施可采用活性炭做吸附剂。因此,环评要求,建设方应在成品仓和提升机两处烟气排放口进行局部密封,尽量减少沥青烟气的无组织排放,并在拌合机顶部引入一套集气净化处理设施,处理后通往排气筒。净化措施可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或者固定床吸附器吸附,性价比相对较高,处理效果稳定达标。根据以上内容分析,本项目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和沥青烟经收集后处理后,排放浓度及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有关颗粒物的排放标准。燃油燃烧废气本项目燃油用量为1000t/a。根据环境统计手册,燃油燃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qso2=20sw/; q烟尘=1.8w/式中: q污染物排放量(kg); s含硫率,0#柴油取0.2; w耗油量(t); 燃油密度,0#柴油取0.86。经理论计算可得,燃烧一吨柴油,排放4.65kg的so2,1kg烟尘。no2的排放量根据柴油燃烧反应方程式来算,已知柴油的含氮率为0.02%,因此,每燃烧一吨柴油,会产生0.66kgno2。参考同类柴油燃烧装置,燃烧一吨柴油大约会产生1.2万m3的废气。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可以得出,此工段柴油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为6000m3/h,从风机总量中分配分量。食堂油烟 本项目食堂提供30人就餐,食堂灶头每天使用6h、排风量以1000m3/h计,人均食用油使用量按照每人每天50g计算,食堂油烟的挥发率为2.5%,则油烟的浓度为6.2mg/m3,产生量为0.0375kg/d(11.25kg/a)。油烟产生后,本次评价提出经过油烟处理装置处理,去除效率按照80%计算,则处理后油烟浓度为1.28mg/m3,排放量为0.008kg/d(2.25kg/a),达标排放。2、废水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水产生;仅对地面进行清理,不对地面进行冲洗,无地面冲洗废水产生;对罐车进行简单的清理,不冲洗。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废水产生情况项目职工定员30人,全部在厂区住宿,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住宿职工用水定额取100l/d人;年工作日200天,则项目生活用水量为3m3/d(600 m3/a),产污系数以0.8计,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4m3/d(480m3/a),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nh3-n。建设项目水平衡图见图2。职工用水食堂用水化粪池隔油池用于厂区绿化蒸发、植物吸收自来水32.50.50.50.10.42.00.42.4图2 项目水平衡图(m3/d)废水去向:本项目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本项目主要高噪声设备为拌和楼、空压机、罐车,项目主要高噪声设备一览表见下表。表21 本项目主要高噪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声级值db(a)所在车间(工段)名称距最近厂界距离m1搅拌楼1套90生产工段202空压机3台80生产工段23建议项目单位采取以下噪声治理措施: 尽量选择低噪声和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生产设备,并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使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在设备的基础与地面之间安装减振垫,减少机械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染。 合理布局,合理布置厂内各功能区的位置及车间内部设备的位置,将高噪声设备尽量安置在厂区中间位置以增加其距离衰减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加强厂区绿化工程,特别是厂界处应种植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植物,以增加其对噪声的消、吸作用。4、固废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沉淀池沉渣以及除尘器收集的粉尘。(1)办公区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s1依照我国生活污染物排放系数,按1kg/人.天计算,本项目职工30人,年工作日200天,则本项目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6t/a。本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厂区内及办公室设置生活垃圾箱,将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至村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不得长期堆存,随意倾倒,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2)沉淀池产生的沉渣s2污水处理设施污泥:隔油池及化粪池污泥,根据本项目污水处理量估算污泥产生量约为10t/a(含水率75),委托环卫部门清运。(3)除尘器收集的粉尘s3本项目经除尘器去除的粉尘量为1.9944t/a,返回生产系统作为原料。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的处置,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石料堆场粉尘0.2t/a(无组织)0.2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